[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九 第24讲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48448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九 第24讲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九 第24讲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九 第24讲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九 第24讲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九 第24讲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九 第24讲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九 第24讲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第24讲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A组 时间:20分钟分值:42分题组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2015安徽皖南八校联考,9)“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外轮得行驶中国领海,根据天津条约,外轮得行驶长江。商旅乐其便捷,趋之若鹜,于是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下列有利于改变这一现象的事件是()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C.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D.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2.(2015北京朝阳上学期期中,13)19世纪60年代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与发昌机器厂的不同点有()资金来源 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办厂地点 是否使

2、用机器生产A.B.C.D.3.(2014北京西城质检,38)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 D.大生纱厂4.(2014山东滨州一模,39)鸦片战争后,作为第一批开埠通商城市的福州及其周边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35年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

3、运进来。”到20世纪20年代,“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并且获利颇佳”。材料二建立原料基地,设立农产品加工工厂也是农业生产结构性变动的一个表现。福建沿海平原盛产蔗糖商人施景辉等人集股20万元,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司”。该公司以高价采购甘蔗,“各乡闻风而起,遂多种蔗,即以新洲而论,所种视往年增三分之一,各乡略同”。材料三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为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大机坊备有布机30部,年产量1万匹;小机坊也备有数部,年产量500匹。其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

4、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1)依据材料,概括开埠通商后福州及其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以上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上述变化。(4分)题组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5.(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14)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A.清末“新

5、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6.(2015四川资阳质检,5)1901年张之洞、张謇等人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指出:“今日中国讲富国之术,若欲以商务敌欧美各国,此我所不能者也;若欲以工艺敌各国,此我所必能者也。”这反映出当时中国部分封建官员()A.主张与外国展开商战收回利权B.仍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C.认识到工业强国的重要性D.已找到当时中国贫弱的根本原因7.(2014天津和平质检,6)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政府扶

6、持国民经济的发展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B组 时间:20分钟分值:3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2015北京西城质检,40)李鸿章认为:“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下列符合此设想的洋务派活动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京师同文馆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建设近代海军2.(2015贵州贵阳一模,6)下表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丝、茶出口概况简表。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作物种植转而种桑养茶。这一现象反映了()184

7、3年1855年茶1300多万斤8400多万斤丝1000多包5600多包A.农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中国出口贸易占优势地位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 D.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3.(2015河北邯郸一模,16)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年间,宝山县江湾南境客商投资建厂者,自棉织以外,凡金、木、玻璃、卷烟以及化学制造之属略备。这反映出该地区()A.以棉纺织业为主 B.工业门类齐全C.地理位置优越 D.自然经济解体4.(2015贵州遵义联考,13)黄逸峰等编著的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中指出:“1905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

8、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环境相对安定B.“实业救国”成为主要思潮C.清政府政策的支持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5.(2014山东临沂质检,8)下表是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表。该表反映了()年份丝茶其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18711873年87.2%12.8%18911893年51.5%48.5%A.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B.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西方的丝茶制造业开始超过中国D.西方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二、非选择题(共18分)6.(2015浙江杭州质检,27)张謇是晚清的状元,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他致力于发展实业,虽然最终未能实现其理想,但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精神

9、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1895年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材料二国人但知赔款为大漏卮(漏洞),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每年输出,以棉货一项论,已二万一千余万两,铁已八千余万两,暗中剥削,较赔款尤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棉铁两业,可以操经济界之全权。(振兴实业)在棉铁,而棉尤宜先。通(南通)产之棉,力韧丝长,冠绝亚洲。张季子九录材料三当时洋纱还不能占领整个中国市场,华商纱厂所得利润不算微薄

10、。计每年每股100两,可以得到余利22两,利润率高达22%。从状元到资本家材料四1913年,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确有关于社会农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画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至于铁矿需本(资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藉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以赡贫民之生活。现在世界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以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实业之梦张謇传(1)材料一中张謇的观点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一种思想?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

11、这一思想的原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9年张謇创办的近代企业的名称。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张謇在南通发展棉纺织业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6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张謇在发展实业方面提出了哪些有益的观点。(不得摘抄原文)(6分)A组 题组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B从“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可以看出列强通过近代航运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而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中国近代航运发展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故B项正确。2.A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首先,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与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都属于近代工业,都使用机器生产,都位于上海,故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A项。3

12、.B题干反映的是官督商办的近代企业,据所学可知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应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A项是军事工业,C、D两项是近代民族工业,B项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故B项正确。4.答案(1)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卷入世界市场;出现了近代工业;农业生产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2)开埠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3)开埠通商带来了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了开放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加速了近代化进程。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1)问,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提取每则材料的

13、关键词,概括得出。第(2)问,应从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角度回答。第(3)问,材料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据此进行回答。题组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5.D抓住题干中“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D项正确。6.C据材料“若欲以商务敌欧美各国,此我所不能者也”可知其不主张商战,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中体”,不能反映仍坚持“中体西用”理念,故B项错误;据“若欲以工艺敌各国,此我所必能者也”可知其主张工业强国,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7.A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南京

14、国民政府时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A项正确。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自1931年起,日本开始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故B、C两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B组 一、选择题1.B材料中李鸿章希望培养“精熟西文者”,京师同文馆的设立即主要是为了培养翻译人才,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不符。2.C结合材料可知一些地区的农民是从种植粮食作物转为种植经济作物,不能体现农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的只是农产品出口增加,无法得出B项结论;农产品大量出口,促使农民种植经济作物以出售,故C项正确;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故D项错误。3.B仅依据材料无法推测出该地区

15、是否以棉纺织业为主,故A项错误;该地区轻重工业都有所涉及,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故B项正确;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4.C依据材料可知,19051908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清末新政的推动,故C项正确。5.B丝茶是中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其出口的数量应是比较稳定的,这是隐含的信息。而材料中,丝茶比例下降,而其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比例上升,说明中国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世界市场,选B项。中国此时的农业生产技术并没有很大进步,因而竞争力并不会增强,故A项错误。西方丝茶制造业并未超过中国,故C项不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二、非选择题6.答案(1)思想:实业救国。原因:对西方学习认识的不断

16、深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2)名称:南通大生纱厂。理由: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棉纺织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的突出性;南通出产优质棉花;棉纺织业利润高。(3)观点:严格限制官办企业,鼓励民办企业的发展;在平等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外资发展重工业;加强经济立法。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张謇是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由此可以判断;第二小问从向西方学习和民族危机的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即可。第(3)问根据“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可以归纳出主张严格限制官办企业,鼓励民办企业的发展;根据“至于铁矿需本(资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藉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赡贫民之生活”可以归纳出主张在平等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外资发展重工业;根据“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可以归纳出主张加强经济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