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48503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 专题十六 第4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第45讲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时间:15分钟分值:32分题组一现代中国的科技1.(2015浙江稽阳联考,18)据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评论针对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2.(2015广东百校联考,17)1967年,英国太阳报发表文章中国的惊人的技术发展指出,如果允许文化

2、革命在196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继续进行,中国可能蒙受极大的损失,不是由于政治上的不统一,而是由于技术训练的中断。可见作者()A.看到了政治错误对科技发展的破坏B.主张中国继续推行“义务教育”C.赞成中国实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D.对中苏关系的恶化表现出忧虑3.(2014山东济南一模,20)“文革”期间,一大批有强烈爱国心与责任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等在恶劣环境下,努力工作,使我国科技成果依然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成果包括()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A. B.C.D.4.(2014福建莆田模拟,2

3、6)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 D.“三个面向”方针题组二新中国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5.(2015湖南长郡中学第三次月考,2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

4、体现这一精神的是()有教无类 颁布义务教育法“三个面向”思想 发展希望工程A.B. C.D.6.(2015广东惠州质检,18)“它还给了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那些在过去丧失了机会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教育。”“它”指的是()A.恢复“双百”方针B.恢复高考制度C.改革开放D.科教兴国战略7.(2014安徽合肥一模,29)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A.“百家争鸣”的方针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8.(

5、2014江苏南京二模,13)邓小平于1975年9月26日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为此,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制定了义务教育法A.B.C.D.B组 时间:20分钟分值:4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15山东聊城质检,29)1958年,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A.占据和

6、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2.(2015河北石家庄质检,25)1970年4月28日,阿尔及利亚人民报评论说:“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新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就”()A.说明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B.正式成为人类宇航事业的伟大开端C.标志着我国开始跨入了核国家行列D.使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世界先进国家3.(2015陕西西安质检,29)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

7、) 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B.听党指挥,服从分配C.上山下乡,扎根农村D.考研出国,自主创业4.(2015四川资阳质检,10)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5年重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A.长期 “左”倾冒进B.具有时代性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D.缺乏连续性5.(2014辽宁大连一模,20)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

8、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三下乡”“载人航天工程”C.“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三步走”“和平共处”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6.(2014福建厦门一模,21)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 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

9、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 D.C. D.7.(2014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联考,20)1968年3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专门班子,宣布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批判相对论,革相对论的命”。这表明()A.自然科学也具有阶级性B.相对论的科学性受到质疑C.“双百”方针遭到了破坏D.科学理论有了革命性发展二、非选择题(共18分)8.(2015广东湛江调研,38)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件数百分比件数百

10、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

11、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中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指出1619世纪中国科技落伍的根本原因。(4分)(2)据材料二说明德国此时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6分)(3)据材料三,列举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8分)A组 题组一现代中国的科技1.C根据材料信息“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即此事件粉碎了美苏对空间技术的垄断,“东方红一号”是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故C项正

12、确;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是粉碎了美苏对核武器的垄断,故A、B两项错误;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而在1984年以前,“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就已经打破了美苏对空间技术的垄断,故D项错误。2.A从“中国可能蒙受极大的损失,不是由于政治上的不统一,而是由于技术训练的中断”,可见其认为“文化大革命”对科技发展带来破坏,故A项正确;1967年中国尚未实现义务教育,故B项错误;从“中国可能蒙受极大的损失”来看,作者分析的是“文革”对科技文化带来的冲击和不利影响,而不是赞成什么,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苏关系,故D项错误。3.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1964年,发生在1

13、965年,发生在1967年,发生在1970年,属于“文革”时期的是。4.C题干材料反映的主题是科学和教育事业,1995年中国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与题意正好相符,故C项正确。题组二新中国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5.C材料主要强调教育要公平,而“三个面向”思想是关于教育的现代化主张,故错误;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义务教育法和希望工程有助于困难群体接受教育,故正确,选择C项。6.B从材料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教育”可知材料主要涉及教育领域,“双百”方针属于文艺领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给了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结合所学可知是指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故B项正确;改革开放主要是经济上的决

14、策,与教育无关,故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的,与题干材料所述不符,故D项错误。7.A据时间信息“1965年”,再结合毛泽东“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意见,可知毛泽东主张“百家争鸣”,故A项正确。8.B1965年,新中国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不符。1977年,在邓小平的倡议下,全国高考制度恢复;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的倡议和影响下,我国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和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故正确。选B项。B组 一、选择题1.C解题过程中应该抓住“1958年”和“原子弹”这两个有效信息。这一时期,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增加了我国的国防压力,就此可以

15、理解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美国和苏联。2.D1970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选D项。3.B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A、D两项是20世纪末以来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反映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情况。上山下乡、扎根农村反映了“文革”时期的情形。B项正确。4.B1949年及1985年的教育方针并不冒进,故A项错误。1949年的教育方针是服务于当时革命形势及国家建设的;1958年政治方面存在“左”倾,经济领域“大跃进”,故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5年改革开放,故教育面向世界

16、及未来,故B项正确。三个阶段教育方针中并未凸显“以人为本”的思想,故C项错误。不同时代教育方针有所不同但具有连续性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故D项错误。5.B注意关键词“教科文”,四个选项中,“关键词”全部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B项,A项中的“和平赎买”、C项中的“和平共处”、D项中的“三个世界”均不属于教科文事业。6.C核战争没有胜利者,核武器不是解决争端的根本因素,但发展核武器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核平衡,对制止战争起到一定的作用。7.C从时间“1968年”来看,此时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从“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批判相对论,革相对论的命”可以推断是在用阶级斗争的方法来处理科学问题,所以应该是违背了

17、“双百”方针。二、非选择题8.答案(1)变化:从世界领先到落后于世界(或从世界领先到逐渐衰落)。 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2)措施: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背景:德国完成统一;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3)成就:“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之旅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迅速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抓住材料一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来分析;第二小问注意审题,题干要求指出“根本原因”,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是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背景抓住材料二中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来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可抓住材料三中的信息来列举,联系所学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联系课本知识,可从改革开放、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教兴国等角度来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