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353716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模块综合能力测评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了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的政策,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来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

2、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

3、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延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

4、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学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1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

5、”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B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和汉代相比趋向衰落,“九品中正”取士制度的影响,造成了“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渗透。C汉朝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注重三纲五常之教和孝道之教,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D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日渐形成它的特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D.由原文第一段中“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6、。”可知,选项内容是秦的文教政策,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无关。且“为家庭教育打下形成它的特色”表述错误,并非秦取得的建树。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所以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延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D汉魏六朝的家

7、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态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由原文第三段“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可知,B项错误的原因是因果倒置。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和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的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

8、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D汉朝经学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和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的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曲解文意,应是“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不包括“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犯了范围过宽的毛病。(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凝视崇高毕淑敏文学浮动于金钱与卑

9、微之中,躯体已被淹没,只剩下一颗苍老的头颅。这是一个崇尚“轻”的时代,从太太的体重到人生的信仰,从历史的评说到音乐的节奏,以“轻”为美已成为风范。一位研究历史的长者对我说,这一次金钱大潮对知识分子信仰的冲击力度,甚于以往历次政治运动。那时是别人看不起你,这一回是叫你自己看不起自己于是蔑视崇高成为一种“时髦”。于是我们的文学里有了那么多的卑微。文学家们用生花妙笔殚精竭虑地传达卑微,读者们心有灵犀浅吟低唱地领略卑微。卑微像一盆温暖而浑浊的水,每个人都快活地在里面打了一个滚儿。我们在水中荡涤了自身的污垢,然后披着更多的灰尘回到太阳底下。这种阅读使我们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原来世界已一片混沌,我们不必批

10、判自身,比起书中的人物,我们还要清洁得多哩!崇高的侧面可以是平凡,但绝不是卑微。对抗卑微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是一种构造精细又孱弱无比的生物,对大自然和对其他强大生物的惧怕,使人类渴望崇高。我很小的时候到西藏当兵,面对广漠的冰川与荒原,我体验到个人的无比渺小。那里的冷寂使你怀疑自身的存在是否真实,我想地球最初凝结成固体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山川日月都僵死一团,唯有人,虽然幼小,却在不停地蠕动,给整个大地带来活泼的生气。我突然在心底涌动起一股奇异的感觉我虽然草芥一般,却不会屈服,我一定会爬上那座最高的山。当我真的站在那座山的主峰之上时,我知道了什么叫作崇高。它其实是一种发源于恐惧的感情,是一种战胜了

11、恐惧之后的豪迈。也许是青年时代给我的感受太深,也许是我的血管里始终涌动着军人的血液,我对于伟大的和威严的事物,有特殊的热爱。我在生活中寻找、捕捉蕴涵时代和生命本质的东西,因为“崇高”感情的激发,有赖于事物一定的数量与质量。我们面对一条清浅的小河,可以赞叹它的清纯宁静,却与崇高不搭界。但你面对大海的时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它的澎湃会激起你对命运的沧桑感。我这里丝毫不是鄙薄小河的宁静,只是它属于另一个叫作“优美”的范畴。我常常将我的主人公置于急遽的矛盾变幻之中。换一句话说,就是把人物逼进某种绝境,使他处于面临选择的两难困惑之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遭遇无数次的选择。人们选择的标准一般是

12、遵循道德习惯与法律准则,但有的时候,情势像张开的剪刀刈割着神经,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置眼前的窘境。在这种犹疑彷徨中,时代的风貌与人物的性格就凸显出来。人们迟疑的最大顾虑是害怕选择错了的后果。所以说到底,还是内在的恐惧最使人悲哀。假如人能够战胜自身的恐惧,做出合乎历史顺乎人性的抉择,我以为他就达到了崇高。日新月异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层出不穷的“选择”场地,这是我们这一代作家的幸运。我常常在作品里写到死亡。这不单是因为我做过多年的医生,面对死亡简直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因为崇高这块燧石在死亡之锤的击打下,易于迸溅灿烂的火花。死亡使一切结束,它不允许反悔。无论选择是正确还是谬误,死亡都强化了它的力量。

13、尤其是死亡之前,大奸大恶,大善大美,大悲大喜,大彻大悟,都有极淋漓的宣泄,成为人生最后的定格。当年我好不容易爬上那座冰山,在感觉崇高的同时,极目远眺,看到无数耸立的高峰凝视远方,崇高给予我们勇气,也使我们更感到自身的微不足道。因为山是没有穷尽的。(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以“轻”为美的时代潮流中,蔑视崇高成为一种社会“时髦”,说明了新时代下人们的审美发生了改变。B清浅小河的清纯宁静是优美的体验,与崇高不搭界,而大海的广阔澎湃激起人们对命运的沧桑感,是崇高的体验。C文学作品传达卑微,有金钱利益驱动的因素,读者在阅读这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受到

14、影响,变得平凡。D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崇高被金钱和卑微日渐淹没的现状的分析,强调文学作品应该注重传达崇高的审美体验,才能凸显作品的价值。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由原文第四段可知读者在阅读这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受到影响,变得卑微,而不是变得平凡。5结合全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文中“卑微像一盆温暖而浑浊的水,每个人都快活地在里面打了一个滚儿。我们在水中荡涤了自身的污垢,然后披着更多的灰尘回到太阳底下”这句话?(6分)答:答案读者领略文学中的卑微,在温暖浑浊中感受愉悦,获得满足,麻痹自我,仿佛荡涤了自身的卑微感,实际却浑然不知自己已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更多的卑微。(6分,从比

15、喻的角度答题亦可,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文本内容去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句子所在的第四段讲的主要内容是文学家们传达卑微,读者们领略卑微。由此可知,句子“卑微像打了一个滚儿”指读者们领略了文学中的卑微,在温暖浑浊中感受到了愉悦;“我们在水中荡涤了自身的污垢”指读者们觉得阅读清除了自己身上的卑微感;“披着太阳底下”指读者从阅读中得到了更多的卑微感;且由后文“这种阅读使我们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我们不必批判自身清洁得多哩”可知,读者并不自知通过阅读得到了更多的卑微,反而觉得获得了满足,可见其麻痹了自我。6结合全文,说明文中“崇高”的含义。(6分)答:答

16、案崇高就是能够战胜惧怕,对抗卑微;崇高就是面对恐惧不屈服,就是战胜了恐惧后的豪迈;崇高的激发需要事物数量和质量的积累、刺激;崇高就是作出选择时合乎历史,顺乎人性;面对死亡、领悟死亡也是获得崇高体验的途径。(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词语“崇高”在文章中出现的语境去总结。由第五段“对抗卑微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对大自然和对其他强大生物的惧怕,使人类渴望崇高”可知崇高就是能够战胜惧怕,对抗卑微;由第六段“我虽然草芥一般,却不会屈服”“我知道了什么叫作崇高是一种战胜了恐惧之后的豪迈”可知崇高就是面对恐惧不屈服,是战胜了恐惧后的豪迈;由第七段“因为崇

17、高感情的激发,有赖于事物一定的数量与质量”可知崇高的激发需要事物数量和质量的积累、刺激;由第八段“假如人能够战胜自身的恐惧,做出合乎历史顺乎人性的抉择,我以为他就达到了崇高”可知崇高就是作出选择时合乎历史,顺乎人性;由第九段“因为崇高这块燧石在死亡之锤的击打下,易于迸溅灿烂的火花”可知,面对死亡、领悟死亡也是获得崇高体验的途径。(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传1929年,奥莉亚娜法拉奇出生于佛罗伦萨,她成长于一个不苟言笑的、充满斗士精神的家庭。父亲是坚定的意大利斗士,在二战期间积极反对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14岁那年,有一次当飞机投下炸弹的时候,

18、地板和墙壁都开始晃动,法拉奇和父亲躲藏在防空洞,由于太恐惧,法拉奇止不住啜泣起来。突然,父亲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并一字一句说出一句话:“女孩不要哭,也不许哭!”法拉奇性格坚韧顽强,这和父亲的教育密切相关。法拉奇一直很感谢母亲托斯卡法拉奇的激励。她多次回忆:“是妈妈,是妈妈告诉我,甚至是哭着告诉我: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变成你丈夫和孩子们的奴隶!要学习,去看看整个世界,要学习!”法拉奇最喜欢的家人是大伯,这是她的第一位,或许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大伯是一名记者,这对法拉奇走上记者之路影响重大。在奥莉娅娜的一生中,她都会引述大伯的忠诫:“在记者这一职业中,一直回响着这样一条铁律: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你的

19、读者感到厌烦!”受大伯此语的影响,后来法拉奇放弃研习已久的医学专业拿起了笔,从此写作成了她终身酷爱之事,尤其是在她曾采访过并深深挚爱的伴侣、希腊抵抗运动英雄、反对强权的斗士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于34岁死于车祸后。她亲历了二战,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作为记者,法拉奇的提问表现了一种唯其所有的犀利风格,她用语率直、尖锐、咄咄逼人,轰炸般的盘问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挑衅”,这种风格令全世界为之叫好,却令“大人物”害怕。她与全球六十多位国家政要的激烈交锋,曾令基辛格尴尬、令卡扎菲失言、令沙龙狂怒、令梅厄夫人敞开心扉1961年记者扎特琳采访法拉奇,说很多人说她卑鄙、凶狠。她睁大画着浓妆的眼睛,抚了一下头

20、发后,摆出一副清白的样子说:“凶狠是什么意思?说出实情?我觉得我很和蔼。采访一个人时我总是尽力挖出他最好的一面。好比画画的时候我尽力画他好看的地方。”扎特琳说也许她有时画了一幅不够公正的、负面的画像。她回答说:“那不是我的错,那就是他最好的一面。”有一种美德在她身上熠熠生辉,她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似乎永远不知道什么叫作服从。她说:“在夏娃摘苹果那一天诞生的,并非罪恶;那一天,诞生的是一种被称为不服从的光辉美德。”法拉奇代表了当今媒体所欠缺的东西把真相告诉权力的勇气。1967年她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非常出色。她报道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多次重大冲突,足迹遍布拉美、黎巴嫩、越南和科威特。

21、她就像一个无畏的战士一样,在这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奋勇前进。法拉奇罹患癌症多年后,于2006年9月14日夜间在佛罗伦萨结束了她77年的传奇人生。她的去世在意大利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诺致信其家属,对意大利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表示哀悼,前总统钱皮称颂法拉奇的一生是“勇敢、战斗和榜样的一生”。(摘编自中国青年杂志和“百度百科”,有删改)相关链接她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把文学与新闻分离,始终坚持反映矛盾交织的社会现实,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体味。一些人认为她是一个“直面历史的伟大记者”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批判者指斥她“蛮横无理和傲慢”,称其

22、文风“夸张”“浮华”,有强烈的“自我表现主义”。“911”事件后不久,法拉奇在意大利的晚邮报上发表了文章,措辞强烈地攻击伊斯兰教。这篇文章后来扩展成书,题为愤怒与骄傲,该书称伊斯兰文明是“一种野蛮落后的文化”。她的一些说法令西方媒体也感到失之偏颇。7下列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亲历者的法拉奇,在父亲的耳光和“女孩不要哭”的呵斥下,逐渐变得坚韧顽强,充满斗士精神。B作为年轻少女的法拉奇,在母亲“不要像我这样”哭诉的激励下,热爱学习,充满理想抱负,大胆放眼世界。C作为人生选择者的法拉奇,在大伯“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的忠诫下,弃医执笔,担当责任

23、,犀利审视世界。D作为无畏战士的法拉奇,面对强权和铁腕,毫不畏惧,绝不服从;面对战乱和冲突,她奋勇向前,报道真相。答案A解析A从原文第段“并一字一句说出一句话:女孩不要哭,也不许哭!”可知,法拉奇父亲说话时语气是坚定的,并非是在呵斥。选项A不符合原文意思。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影响法拉奇一生最深的人是她的大伯,而她把写作当成终身酷爱之事的引路人却是深深挚爱的伴侣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B很多人说法拉奇卑鄙、凶狠,这的确损害了她的“清白”,因为她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记者,已尽力展现了采访对象“最好的一面”。C法拉奇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永远不知道什么叫作服从。她经历

24、不凡,曾亲历第二次世界大战,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D意大利总统纳波里塔诺对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表示哀悼,他对法拉奇的评价还是公允的。答案D解析A“影响法拉奇一生最深的人是她的大伯”表述不准确,大伯对她的影响主要在职业选择上,她的父亲、母亲和伴侣也对她的思想性格和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B.因果分析不当,其中“展现了采访对象最好的一面”只是法拉奇自己的想法。C.原文第段相关表述为“她似乎永远不知道什么叫作服从”,选项删去了“似乎”,表达太过绝对。9关于法拉奇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将文学与新闻分离的问题,评论界众说纷纭,请结合材料与阅

25、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6分)答:答案历史上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与新闻没有分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法拉奇活着时被一些人认为是一个“直面历史的伟大记者”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其去世后被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诺称颂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更是最有力的最权威的证明。(3分)文学与新闻本来就是相融相生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脱离新闻的生活性和真实性也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同脍炙人口的西方古典文学荷马史诗,又如家喻户晓的司马迁史记,更不用说世界文学经典红楼梦脱胎于“明珠的家事”。事实上,新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只是应清楚一点:文学离不开新闻的真实,新闻不能脱胎于文学

26、的虚构。(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个人观点的阐述。解答时要回归原文与相关链接,找出与材料中的观点相关联的语段,整合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文学与新闻的关系是一个历史性的话题,二者的博弈实际上是可读性和严肃性的取舍问题。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是严肃的、客观的,不能掺杂太多文学性,但新闻又是给人看的,如果过于僵硬和冰冷,会让读者产生抗拒。法拉奇活着时被一些人认为是一个“直面历史的伟大记者”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她在新闻中融入了自己对世界的观照与感知,让冰冷的新闻有了温度,拉近了人与历史的距离。她将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的感染力相结合,产生了出乎意料的效果。结合文本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进

27、行阐述即可。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即可得出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兰亭记唐何延之贞观中,太宗以德政之暇,锐志玩书,临写右军真草书帖,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辩才之所。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诏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乃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

28、议便合。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辩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上,弄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年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才出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

29、前,谓弟子曰:“翼遗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辩才闻语,身便绝倒,良久始苏。翼即驰驿而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选自法书要录,有删改)注太宗:唐太宗李世民。辩才:高僧。檀越:佛家语,指施主。响拓: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募:招募B颇亦殊常 殊:不同C弟子又幼来耽玩 耽:沉溺D更不复安于梁槛上 安:放,藏答案A

30、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募:征集,征求。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仆射,官名,秦始置。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唐宋以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元废。B微服,通常指帝王、官吏等外出时为不暴露身份而换穿便服。C旬朔,十日为一旬;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为朔。旬朔指十天或一个月,亦泛指时日不长。D御史,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皆有御史,掌文书及记事。秦置御史大夫,有弹劾纠察之权。汉以后,御史专司纠弹。答案C解析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为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非常喜欢临摹王羲之楷书

31、、草书的书帖,一心想得到兰亭集序帖,所以接受了房玄龄的推荐,让萧翼前去办理此事。B唐太宗满足萧翼提出的条件,并让萧翼乔装打扮,混入寺内,接近辩才禅师并逐步取得他的信任。C辩才十分喜爱书法艺术,所以一眼看出萧翼的二王书帖虽是真迹,却不是上品,远比不上兰亭集序帖。D萧翼借辩才禅师外出的机会取走兰亭集序帖,后来禅师得知萧翼是朝廷御史,并已拿走了兰亭集序帖,一下子惊倒在地,很久才苏醒。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并让萧翼乔装打扮,混入寺内”错,从“臣请私行诣彼”“翼遂改冠微服”可知,并非唐太宗让萧翼乔装打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作公使,义无

32、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5分)译文:(2)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5分)译文:答案(1)如果公开前去讨要,从道理上讲是不能够获得的。我请求私下到他那里,但必须要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各种书帖几件。(2)萧翼于是拿出圣旨,把情况都告诉了他们。差人叫辩才来,辩才仍在严迁家,没有回到寺庙,突然被人追来呼喊,不知其中缘故。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如(1)中的“义”“诣”“杂”“三”。(2)中的“因”“宣示”“具告”“遽”。日积月累重点词语1寻讨此书,知在辩才之所。2臣请私行诣彼。3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

33、图。4弟子又幼来耽玩。5颇亦殊常。6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古文化常识1因谈论翰墨。2翼遂改冠微服。3遂经旬朔。4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参考译文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实行仁德之政的闲暇,立志收藏书法佳作,临摹的王右军楷书、草书的书帖,购置征集得十分完备,唯独没得到兰亭集序帖。寻找打听此书帖(书法字帖),得知在辩才的住所。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启奏:“我听说监察御史萧翼,是梁元帝的曾孙,有才艺,计谋多,可担当此次使命,必能得获此帖。”太宗就召见萧翼。萧翼奏道:“如果公开前去讨要,从道理上讲是不能够获得的。我请求私下到他那里,但必须要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各种书帖几件。”太宗依他说的给了。萧翼就改换帽子穿上平民的

34、服装,傍晚时走进寺庙,在巡廊里观看壁画,路过辩才的院子,停在门前。辩才在远处看见萧翼,就问:“施主是哪里来的?”萧翼便上前行礼叩拜道:“弟子是北方人,带有一些蚕种来卖,在寺里游历随意观看,有幸遇到禅师。”寒暄过后,(他们)言谈议论能说到一起。于是没过多久的时间。萧翼拿出自己效仿梁元帝画的职贡图给辩才禅师看,辩才禅师赞赏不已,又谈论文章、书法文字等。萧翼说:“弟子的先人,都留传二王的楷书书帖,弟子自幼以来沉溺研习,现在也有几帖随身带着。”辩才非常愉快地说:“明日你再来,可以带到这里欣赏观看。”萧翼如期前往,拿出二王的楷书书帖给辩才看。辩才仔细地观看,说:“这倒是真迹,然而不是佳作里最好的。贫僧有

35、一真迹,很是不同寻常。”萧翼说:“什么帖?”辩才曰:“兰亭集序帖。”萧翼假装笑着说:“几经混乱,真迹怎能还在呢?肯定是响拓本伪造的。”辩才说:“禅师在时保护爱惜,临终之际,亲手交给我。”辩才从屋梁上的暗槛内取出兰亭集序帖。自从给萧翼看后,辩才禅师就不再把兰亭集序帖藏于梁上的暗槛,与萧翼拿的二王的其他帖子,借来留下放在桌子上。辩才当时已八十多岁了,每天在窗下临摹学习数遍,可见他老了还如此好学。萧翼来往寺庙的次数多了,童子和徒弟们也不再猜疑了。后来有一天辩才出去到城里汜桥南严迁家做法事,萧翼就私自来到房前,对辩才的弟子说:“我把手绢遗失在床上了。”童子就马上为他打开门。萧翼就在案上取过兰亭集序帖,

36、及帝王府库的二王书帖,随即赶到永安驿。萧翼于是拿出圣旨,把情况都告诉了他们。差人叫辩才来,辩才仍在严迁家,没有回到寺庙,突然被人追来呼喊,不知其中缘故。等来后见到御史,原是好友萧翼。萧翼说:“皇帝有令派我来取兰亭集序帖。现在已得到了,所以传大师来作别。”辩才听到这句话,一下子便惊倒于地,很久才醒来。萧翼便驾乘驿马疾行,到京都上奏帝王,太宗大喜。(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蒿里行东汉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

37、之断人肠。注蒿里:乐府曲调名,是送葬的挽歌。群凶:指董卓等奸人。盟津:即孟津,今河南孟县南。雁行:鸿雁的行列,比喻观望不前的样子。嗣还:随即。句:指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刻玺:指公元191年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写了军阀之间的争权夺利,反映东汉末年动乱的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民遭受苦难的同情。B诗中暗含着诗人对割据势力的无比痛恨和要削平战乱,进而一举夺取汉朝政权的野心。C曹操的诗极为本色,蒿里行语言朴实,明白如话,沉郁悲壮,用质朴的形式展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D从结构上看,本诗可以分为上下两节:上节写原因,下

38、节写结果。答案B解析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从诗中来看,诗人主要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不仅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并没有“一举夺取汉朝政权的野心”。15诗歌在抒发情感方面丰富且有变化。请梳理分析。(6分)答:答案这首诗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变化:由对关东讨伐董卓的诸将领的赞美,(2分)到对将领们为争夺利益而自相残杀的批评,(2分)再到对活在战乱年代的百姓的同情。(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行文思路的分析。梳理情感脉络:14句是对讨伐董卓将领的赞美,510句是对将领们为争利益自相残杀

39、的批评,最后几句是战乱年代对百姓的同情。白话诗歌关东的正义之士起兵讨伐董卓等奸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的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使诸路军互相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运用

40、比喻感叹人生短暂、年华易逝的诗句是:“,。”(2)屈原在离骚中声明“,”,表达了诗人嫉恶如仇,宁可遭遇死亡或者流放,也绝不愿意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答案(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解析注意“譬”“溘”“诞”“殇”等字的正确书写。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历代歌咏杨柳的篇什,早在诗经中就出现歌咏杨柳的诗句。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诗歌中诗人常借咏柳以赋别情。杨柳多生长在岸边水旁,在

41、岸边水旁杨柳前离别,送行者眼前是典型的离别环境,如“()”,诗中描写了昔日在杨柳岸边的情景。在诗歌中诗人还常借杨柳喻春天,以杨柳比美,如“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诗中描写了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画面。在诗歌中诗人常借杨柳抒发伤春之情,倾诉隐衷。如“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在诗歌中诗人也常借杨柳撩惹游子思乡之情,如“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诗中描写了要安心作客,不要动。杨柳与诗歌的关系,因为不仅是杨柳本身固有春的使者的特性而受人们喜爱,而且还因为给它赋予了人格化的美的属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尊崇。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仅是因为给杨

42、柳赋予了人格化的美的属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尊崇,而且还因为它本身固有春的使者的特性而受人们喜爱。B不仅是因为杨柳本身固有春的使者的特性而受人们喜爱,而且还因为给它赋予了人格化的美的属性而广泛受到人们的尊崇。C不仅是因为杨柳本身固有春的使者的特性而受人们喜爱,而且还因为给它赋予了人格化的美的属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尊崇。D不仅是因为给杨柳赋予了人格化的美的属性而广泛受到人们的尊崇,而且还因为它本身固有春的使者的特性而受人们喜爱。答案C解析A、D两项属于递进关系内容颠倒,且D项中语序不当,将“广泛”调整到“尊崇”前;B.属于语序不当,将“广泛”调整到“尊崇”前。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

43、项是(3分)()A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B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D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答案B解析B与前文“杨柳多生长在岸边水旁”“杨柳前离别”契合。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充栋盈车流连忘返莼鲈之思前襟后裾B层见叠出流连忘返霜露之思表里相依C层见叠出依依惜别霜露之思前襟后裾D充栋盈车依依惜别莼鲈之思表里相依答案D解析层见叠出:比喻事物很多。充栋盈车:形容书籍很多。第一处语境突出诗文多,故选“充栋盈车”。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依依惜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第二处是离别语境,

44、故用“依依惜别”。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霜露之思:对父母先祖的思念。前文说诗人“常借杨柳撩惹游子思乡之情”,故第三处应用“莼鲈之思”。表里相依: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前襟后裾:形容年幼时兄弟间关系密切。第四处讲的是杨柳与诗歌的关系,故用“表里相依”。20某淘宝店家发错了客户订购的货物,下面是一封致歉函,其中有五处不恰当的表述,请指出并改正,使文段语言简明、连贯、得体。(5分)尊敬的顾客:您好,首先在此向您表达发自内心的由衷歉意。因为我们的疏忽,客服发错了货物,给您带来了麻烦,请多多笑纳。由此产生的运费,将由我们全部负责,同时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我们将惠赠您一份小小的礼物,请您收下就行!欢

45、迎您再次帮助本店。答:答案“发自内心的由衷歉意”改为“由衷的歉意”;“笑纳”改为“担待(包涵、海涵)”;“惠赠”改为“赠(敬赠)”;“请您收下就行”中,去掉“就行”;“帮助”改为“光临”。(改对一处1分)解析“发自内心”和“由衷”语义重复,去掉一个。“笑纳”是希望别人接受,是敬辞,不符合语境。“惠赠”是指接受别人赠与,是敬辞,适用对象应是对方,应改为“赠送”“敬赠”。“就行”改变了请求的本意,应删去。“帮助”不适合用于顾客的行为,“光临”更适合。21下图是某班级考察大蜀山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答:答案本次大蜀山考察活动

46、要求事先温习相关地质内容,小组讨论确定好考察内容,备好行装;(2分)考察期间主要活动有参观、听讲座和知识抢答;(2分)考察结束后以组为单位上交考察日记。(2分)解析作为活动构思的介绍,应注意到活动的准备、实施以及作业包括的内容,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陈述。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你想过把“青春”与“色彩”联系起来吗?你想为你的青春描一笔与众不同的色彩吗?请以“我青春的色彩”为题,写一篇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抒情特色鲜明的文章,诉说你的经历、你的志趣、你的梦想要求: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写作指导本题是一则命题作文,要想正确立意,首先我们来寻找“关键词”,明确“我青春的色彩”的含义。“青春”指的是青年时期,“色彩”指各种各样的颜色,“青春的色彩”是比喻的说法,指青年时期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生活丰富多彩。由此可以判断出来出题人的意图,就是要求考生借色彩颂扬青春的精神,用精练的语言写出对青春的热爱和赞美。另外,从题目看“我青春的色彩”限定了要使用第一人称;从文体看,题干要求写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抒情特色鲜明的抒情文体。考生在写作时可截取高中几个生活片断,写出高中生活的紧张而富有情趣,也可以写抒情散文,借古人诗词歌赋来增加文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