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地基施工技术.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36062 上传时间:2025-07-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夯实地基施工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夯实地基施工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夯实地基施工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夯实地基施工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夯实地基施工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1-2夯实地基7-1-2-1公锤夯实地基重锤夯实是利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重夏夯击基土表面,使地基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密实的硬壳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本法使用轻型设备易于解决,施工简便,费用较低:但布点较密,夯击遍数多,施工期相对较长,同时夯出能量小,孔隙水难以消散,加固深度有限,当上的含水量稍高,易夯成橡皮土,处理较困难。适于地卜冰位08m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泡和度S,W6O的湿陷性黄土、杂填土以及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但当夯击对邻近建筑物有影响,或地下水位高于有效夯实深度时,不宜采用。重锤表面夯实的加固深度般为1.220m.湿陷性黄土地基经重锤表面夯实后,

2、透水性有显著降低,可消除湿陷性,地基土密度增大,强度可提高30%:对杂填土则可以减少其不均匀性,提高承载力。1.机具设备(1)夯锤用C20钢筋混凝土制成,外形为截头网惟体(图7-3),锤重为2O3Ot,底直径1.01.5m锤底面单位静压力宜为1.520kPa.吊钩宜采用自制半白动脱钩器,以减少M索的磨损和机械振动。图7-3钢筋混凝土夯谆构造1-2Omm唐钢板:24J00XIOmm角钢:3、4,5-8mm钢筋10Omm双向:()(rf)图7-4束锤夯打顺序I-夯位:2-心堂住直径(5)基底标裔不同时,应按先深后浅的程序逐层挖上夯实,不宜一次挖成阶梯形,以免夯打时在高低相交处发生坍塌。分打做到落距

3、正确,落锤平程,夯位准确,基坑的夯实宽度应比基坑每边宽O.2O3m,基槽底面边角不易夯实部位应适当增大夯实宽度。(6)重锤夯实填土地基时,应分层进行,每层的虚铺厚度以相当于锤底直径为宜。夯实层数不宜少于2层。夯实完后,应聘基坑、槽表面修整至设计标高。(7)重锤夯实在IO15m以外为建筑物振动影响较小,可不采取防护措施,在a5m以内,应挖防振沟等作隔振处理。(8)冬期施工,如土已冻结,应将冻土层挖去或通过烧热法将土层融解。若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夯实,应采取防冻措施,如在表面覆盖草垫、锯屑或松土保温。(9)夯实结束后,应及时将夯松的表层浮土清除或将浮土在接近最优含水量状态下更新用Im的落距夯实至设计

4、标高。(IO)根据经验,采用锋重2530t,锤底直径1.21.4m,落距44.5m,锤底静压力为2O25MPa,消除湿陷性的土层厚度为I21.75m,对非自重湿陷性(2)起重设备由于履带式起重机重心低,稳定性好,行走方便,多使用起重员为15、20、25、30、501的履带式起亚机(带摩擦高合器)(图7-8)。图7-8用履带式起重机强夯I-方快:2-自动脱的装置:3=起重臂杆:4-拉描:5-墙绳:6-废轮胎(3)脱钩装置采用履带式起亚机作强夯起重设备,国内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通过动滑轮组用脱钩装置来起落夯锤。脱钩装置要求有足够的强度,使用灵活,脱钩快速、安全。常用的工地自制自动脱钩器由吊环、耳板、销

5、环、吊钩等组成(图7-9),系由钢板焊接制成。拉绳一端固定在销柄上,另一端穿过转向滑轮,固定在悬臂杆底部横轴上,当夯锤起吊到要求高度,升钩拉绳I即拉开销柄,脱钩装理开启,夯锤便自动脱钩下落,同时可控制每次夯击落距一致,可自动身位,使用灵活方便,也较安全可靠。50图7-9强夯自动脱钩器I-吊环:2耳板:3-销环轴掂:4-销柄:5-拉绳(4)锚系设备当用起IR机起吊夯锤时,为防止夯锤突然脱钩使起选臂后倾和减小对臂杆的振动,应用TEOo型推土机台设在起重机的前方作地锚(图7-8),在起重机臂杆的顶部与推土机之间用两根钢丝绳连系锚旋.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不大于30,推土机还可用于夯完后作表土推平、压实等

6、辅助性工作。当用起重三角架、龙门架或起重机加辅助桅杆起吊夯锤时,则不用设锚系设备。4.施工技术参数(1)锤重与落距锤-M与落距h(m)是影响夯击能和加固深度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决定每击的夯击能量:。锤重般不宜小于8t,常用的为10、12、17、18、25t,落距一般不小于6m,多采用8、10、12、13、15、17、18、20、25m等几种.(2)单位夯击能锤重M与落距h的乘积称为分击能E(=Mh)e强夯的单位方击能(指单位面枳上所施加的总夯出能),应根据地基上类别、结构类型、载荷大小和要求处理的深度等综合考虑,并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在一般情况,对于粗颗粒士可取100o3000kNmm2;细颗取土

7、可取1500-4000kNmm2,夯击能过小,加固效果差;夯击能过大,不仅浪费能源,相应也增加费用(图7-10),而且,对饱和粘性土还会破坏土体,形成橡皮土,降低强度.从国内强夯施工现状来看,选用单击夯击能以不超过3000kNm较为经济。图7-10单击夯击建与有效加固深度的关系I-碎石土、砂土等;2-粉上、粘性土、湿陷性黄土S妈送包后早起赫画祇w夯击点布置及间距夯击点布置应根据基础的形式和加固要求而定.对大面积地基,一般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图7-11);对条形基础,夯点可成行布置:对独立柱基础,可按柱设置采取单点或成组布置,在基础下面必须布置令点。I4f-夺-0-图7-11夯点

8、布置(八)梅花形布i:(b)方形布置分击点间距取决于基础布置、加固土层厚度和土质等条件。加固土层厚、土质差、透水性弱、含水率高的粘性土,夯点间距宜大,如果夯击点太密,相邻夯击点的加固效应将在浅处登加而形成硬壳层,影响夯击能向深部传递:加固土层薄、透水性强、含水量低的砂质土,间距宜小些,通常夯击点间距取分锤直径的3倍,一般第一遍夯击点间距为59m,以便夯出能向深部传递,以后各遍夯击点可与第一遍相同,也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4)单点的夯击数与夯击遍数单点夯击数指单个夯点次连续夯击次数。夯击遍数指以定的连续击数,对整个场地的一批点,完成一个夯

9、击过程叫一遍,单点的夯击遍数加满夯的夯击遍数为整个场地的夯击遍数。单点务击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殳关系曲线确定,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I)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地较大时不大于100mm: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每夯击点之夯击数一般为310击。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一般情况卜,可采用23遍,最后再以低能量(为前几遍能量的1415,锤击数为24击)满夯遍,以加固前几遍之间的松上和被振松的表上层。为达到减少夯击遍数的目的,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适当加大每遍的夯击能,亦即增加每夯点的夯击次数或适当缩小夯点间距,以便

10、在减少夯击遍数的情况下能获得相同的夯击效果。(5)两遍间隔时间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以利F土中超冷孔隙水压力的消敢.待地基土稳定后再夯Kig.一般两遍之间间隔14周。对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不少于34周:若无地下水或地下水在-5m以下,或为含水员较低的碎石类土,或透水性强的砂性土,可采取只间隔1.2d,或在前一遍夯完后,将上推平,接者随即连续夯击,而不需要间歇。(6)处理范围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堰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且不小于3m,(7)加固影响深度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H(m)与强夯工艺有密切关系,法国梅那(Menard)氏曾提出以下公式估算:H

11、Wt(7-6)式中M夯锤重(I);h落距(m)。经国内外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测资料表明,采用梅那公式估算有效加固深度将会得到偏大的结果,实际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很多,除锤重和落距外,与地基上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地下水位以及强夯工艺参数(如夯击次数、铸底派位压力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国内经大量实测统计分析,建议采用以下修正公式估算,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珠(7-7)A,1.,M夯锤重力(kN):h一一落距(锤底至起夯面距离)(m);K一一折减系数,与土质、能级、锤型、锤底面积、工艺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粘性上取0.5;砂性上取0.7:黄上取O.35O.5O,5 .准备工作(I)熟

12、悉施工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掌握各项参数,现场实地考察,定位放线。(2)制定施工方案和确定强分参数。(3)选择检验区作强夯试验(4)场地整平,修筑机械设备进出场道路,使有足够的净空高度、宽度、路面强度和转弯半径。填土区应清除表层腐殖土、草根等。场地整平挖方时,应在强夯范围预留夯沉量需要的土厚。6 .施工程序强夯施工程序为:清理、平整场地一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而程一起重机就位、夯锦对准夯点位置一测量夯前锤顶高程一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脱钩自由下落进行分击,测量锤顶高程一往更分击,按规定分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一重灾以上工序,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一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测量场地高

13、程一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程序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一用低能显满务,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7 .施工工艺方法要点(1)做好强夯地基的地质勘察,对不均匀土层适当增多钻孔和原位测成工作,掌握十.质情况,作为制定强夯方案和对比夯前、夯后加固效果之用.必要时进行现场试验性强夯,确定强夯施工的各项参数。同时应查明强夯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损坏.(2)强夯前应平盛场地,周围作好排水沟,按夯点布置测量放线豳定夯位。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在表面铺052.0m中(粗)砂或砂砾石、碎石垫层,以防设备下陷和便于消散强夯产生的孔隙水压,

14、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后再强夯。(3)强夯应分段进行,顺序从边缘夯向中央(图7/2)。对厂房柱基亦可一排一排夯,起重机直线行驻,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放线定位即可接着进行卜.一遍夯击。强夯法的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土,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最后遍务完后,再以低能量满分一遍,如有条件以采用小夯锤夯击为佳。1613IO74J1714H852181512963115IZq6yITKr8,$,2161310,74r图7-12强夯顺序(4)回填土应控制含水量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如低于最优含水量,可钻孔灌水或洒水浸渗。(5)夯击时应按试验和设计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

15、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应准神,夯击坑内枳水应及时排除。坑底上含水量过大时,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在每一遍夯击之后,要用新土或周围的土将夯击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出。强夯后,基坑应及时修整,浇筑混凝上垫层封闭,(6)对于高饱和度的粉土、粘性土和新饱和填土,进行强方时.,很难以控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址在规定的范围内,可采取:1)适当将夯击能量降低:2)将夯沉量差适当加大:3)填土采取将原土上的淤泥清除,挖纵横盲沟,以排除土内的水分,同时在原土上铺50Cm的眇石混合料,以保证强穷时上内的水分排除,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矿渣等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等措施。通过强夯将坑底软土向四周挤出,使在夯点卜.

16、形成块(碎)m.并与四周软土构成曳合地基,一般可取得明显的加固效果。(7)雨季填土区强分,应在场地四周设排水沟、截洪沟,防止雨水流入场内:填土应使中间稍高:土料含水率应符合要求:认真分层回填,分层推平、碾压,并使表面保持1.%2%的排水坡度:当班填土当班推平压实:雨后抓紧排除积水,推掉表面稀泥和软土,再碾压:夯后夯坑立即推平、压实,使高于四周。(8)冬期施工应清除地表的冻土层再强夯,夯击次数要适当增加,如有硬壳层,要适当增加夯次或提高夯击功能。(9)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工作,包括检查夯锤重和落距,对方点放线进行曳核,检隹夯坑位置,按要求检食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等,并对各项参数

17、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质量控制的根据。8.历量控制(1)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锤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2)施工中应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3)施工结束后,检查被夯地基的强度并进行承载力检验。检查点数,每-独立基础至少有点,基槽每20延米有点,整片地基50100nf取点。强夯后的上体强度随间歇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检验强夯效果的测试工作,宜在强夯之后1-4周进行,而不亢在强夯结束后立即进行测试工作,否则测得的强度偏低,(4)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如表7-9所示。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表7-9项序检杳JF1允许偏基或允许自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1地基强度设计要

18、求按规定方法项目2地荏承教力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I务锋落距mm500钢索设胡志2住重%IX)林重一股3夯击遍数及顺序设计要求I计数法项目456夯点间距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离)前后两遍间歇时间mmJ500设计要求设计要求用钢尺冰用钢尺量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要进行施工安全、消防知识的教育和考核工作,对考核不合格的职工,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参加施工。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货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4、施工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戡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

19、戴安全帽。不许私自用火,严禁酒后操作。5、穿拖鞋、高跟鞋、赤脚或赤膊不准进入施工现场。6、穿硬底鞋不得进行登高作业。7,在高空、钢筋、结构上作业时,一定要穿防滑鞋.8、现场用电,一定要有专人管理,同时设专用配电箱,严禁乱接乱拉,采取用电挂牌制度,尤其杜绝违章作业,防止人身、线路,设备事故的发生。9.电钻、电锤、电焊机等电动机具用电、配电箱必须要有漏电保护装置和良好的接地保护地线,所有电动机具和线缆必须定期检查,保证绝缘良好,使用电动机具时应穿绝绿鞋,戴绝缘手套。10、工地施工照明用电,必须使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所有电器机具在不使用时,必须随时切断电源,防止烧坏设法.11、在用喷灯、电焊机以及必要生火的地方,耍填写用火申请登记和设专人看管,随带消防器材等,保证消防措施的落实。施焊时,特别注意检杳下方有无易燃物,并做好相应的防护,用完后要检查,确认无火后再离开.12、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不得上岗,非操作者严禁进入危险区域:特种作业必须持特种作业资格证上岗。13、凡2m以上的高处作业无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先挂牢后再作业。14、高处作业材料和工具等物件不得上抛卜.掷.15、从事高空作业人员要定期体验。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症、施痛病以及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