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一轮教师用书(PDF):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 .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370727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一轮教师用书(PDF):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一轮教师用书(PDF):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一轮教师用书(PDF):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一轮教师用书(PDF):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一轮教师用书(PDF):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一轮教师用书(PDF):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一轮教师用书(PDF):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 .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 真题多维细目表 考题设分考查内容 年份题号分值体裁朝代作者考点 试题结构素养要求 分 分 诗歌唐代王 建 考点 填空题 考点 简答题 文化传承与理解 审美鉴赏与创造 分 分 诗歌唐代李 颀 考点 填空题 考点 简答题 文化传承与理解 审美鉴赏与创造 分 分 诗歌唐代白居易 考点 填空题 考点 简答题 文化传承与理解 审美鉴赏与创造 分 分 诗歌宋代刘克庄 考点 简答题 考点 简答题 文化传承与理解 审美鉴赏与创造 分 分 词元代张伯淳 考点 填空题 考点 简答题 文化传承与理解 审美鉴赏与创造 总计考点 考点 考点 平均分值 分 分. 分 占比 考频 题/ 卷 题/ 卷

2、题/ 卷 考点 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考点 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考点 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 鉴赏 考点 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命题规律与趋势 考查内容 .中国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中国古代词曲的鉴赏能力 考频赋分 .每卷必考 诗词曲随机选考 . 分 题型难度 . 道填空题 道简答题或 道简答题 .中等难度 命题特点 .突出两个重点:诗歌内容包括形象、情 感等诗歌艺术包括修辞方法、表现手 法、语言技巧等 .重视能力的考查选材不拘属性(名家与 否、时代因素) 解题方法 .读懂诗歌紧扣材料 .以诗歌材料为起点通过联想想象对点 答题 命题趋势 .突出素养考出

3、“功夫” 突出诗歌鉴赏 所能体现的核心素养如健康的审美情 操、中华文化的精神、语言感悟的敏感水 平、艺术思维的独特方式等 .核心能力成为“新秀” 诗歌的核心能 力包括语言感悟力、形象敏感力、分析 概括力、准确表达力、创新思维力等 对 诗歌创新思维方式的领悟力或将成为 命题关注的重点之一 备考建议 .认真研读诗歌鉴赏基本知识积累方法 .倡导每天读一首诗力求读懂积累审美 感悟力 年高考年模拟 版(教师用书)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清单一诗歌形象 类 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 寓着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 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 对于

4、叙事诗而言诗 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 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 “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鉴赏诗歌只有了解了诗歌所塑造的形象才能正确评价其 内容深入领会其情感 因此高考常常以“形象鉴赏”为切入 点来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即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 形象中的思想情感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类 别概念阐释命题方式答题思路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 形象分两类: 一是抒情主人 公 自 己 的 形 象二是诗歌 所刻画的人物 形象 ()这首诗(词)塑造了 一个怎样的形象? 试加 以分析 ()诗(词)中的人物形 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试 加以概括

5、(或分析) ()请简要概括(或分 析)诗(词)中诗人(作 者)的形象特点 描摹人物概 括人物特征 揭示人物的品 格、情操、思想 感情等 景物形象 景物是指诗歌 中描绘的自然 景物和人文景 物 诗 ( 词 ) 中的景物形象 是情中之景 有单个景物形 象也有由多 个景物形象组 合成的意境 ()这首诗(词)营造了 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表达了诗人(作者) 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词)为我们 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这首诗(词)描写了 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 诗人 ( 作 者) 怎 样 的 情感? 本 诗( 词 ) 用的意象 描绘了一 幅的画面 营造了一 种的氛围

6、从而表达了作 者 的 情 感 (心情、心境) 起到 了 的 作用 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多 指 咏 物 诗 (词) 或 杂 诗 中的物象 这 些物象有的带 有 诗 人 ( 作 者) 的主观色 彩有的通过 诗人 ( 作 者) 人 格 化 的 描 写曲折地表 现 诗 人 ( 作 者) 的品格和 思想感情 ()联描绘了怎样 的形象? 试加以分析 ()前句体现了怎 样的品性? ()诗人(作者) 借 形象传达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 总结概括诗词 中所歌咏的物 象:结合诗词 分析物象的特 点关注描写用 语及评价用语 的感 情 色 彩 结合诗人(作 者) 自身经历、 写作背景剖析 所托之情或志 在诗歌鉴赏中人物形

7、象是“形象”类试题的考查重点因 此我们有必要熟悉下表中的几种形象类别 形象类别相关例句 () 傲视权贵、傲岸 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 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 形象 () 心忧天下、忧国 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 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 寄情山水、归隐 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王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 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王维的山居

8、秋 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 达了作者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 怀才不遇、壮志 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 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无限不禁悲伤得 流下眼泪 诗歌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 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 矢志报国、慷慨 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 两位作者的许多诗歌都反 映出他们忠心报国却不被重用的情感 如示 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 送别友人、思念 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 () 献身边塞、反对 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都表现 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 兵车行则反

9、映了他体察人民疾苦反对统 治者的穷兵黩武的思想感情 () 缠绵悱恻、爱恨 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 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 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诗歌形象”类试题总体阅读与解答的思路如下表: 步 骤方 法说 明 第一步找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词语) 第二步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第三步联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 第四步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道旁稚子 宋郑 獬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注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

10、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注 骭():肋骨亦指小腿 ()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稚子”形象? 诗人刻画这一形 象的主要手法是什么? 解析 从“怕寒”“啼”“赤立”“饥”“无寸缕”等可概括出“稚 子”的形象特点 诗句把孩子与动物作比较这就是表现手法 答案 稚子形象:瘦弱、饥寒交迫 手法: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用稚子和凫鹜、百鸟作对比凫 鹜肥过稚子鸟有毛而人无衣突出了稚子的悲惨处境 ()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 从对“稚子”的描写中不难看出诗人的同情 要结 合诗句分析 答案 体现了诗人对饥寒交迫的稚儿的深切同情如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体现了诗人对稚子的深 深怜惜对

11、统治阶层的愤恨之情如“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 缕为汝衣”是对统治阶层只知掠夺、不顾百姓生死行径的 控诉 清单二诗歌语言风格 种 所谓诗歌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 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美学 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 艺术特色 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同一位诗人在不同时期的作 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在此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 给某位诗人冠以“婉约派” 或“豪放派” 的头衔并非说这位 诗人的全部作品都是这一种风格只是说明这位诗人的作品 整体上呈现某种风格 我们在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时还是 应当“就诗论诗” 语言风格和诗词的风格往往有一致的地方

12、诗词作品的 风格包括其意境(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语言 语言风格种 类繁多但就高考而言我们须注意了解下列几种常见的语 言风格 语言风格风格特点相关示例 质朴自然 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 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 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语言 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 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 点但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陶潜的饮酒:“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语言质朴无华 但于平淡中蕴含深意 含蓄隽永 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 “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 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 性的“空白”含有深意 藏而不露 这种风格的诗 歌不直接表露情思而是 将其藏在形象中让读者 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如李商隐的

13、夜雨寄北:“君 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 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 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 间的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 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 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续表 语言风格风格特点相关示例 清新雅致 一般以新颖轻巧的构思、 生动活泼的语言描摹大 自然的清幽秀美抒写轻 快、隽永的情思 一般要 求不蹈袭不做作少粉 饰有新意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 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小 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 套 给 人 一 种 清 新 的 愉 悦之感 绚丽飘逸 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 莫测具有绚丽飘逸之美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 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 河落九天”

14、 婉约细腻 这种 风 格 往 往 体 现 出 “曲、细、柔”的特点即曲 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 情细如抽丝 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 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 多愁” 幽默讽刺 此在诗词中多指诙谐、风 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 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 未 冷 山 东 乱 刘 项 原 来 不 读书” 雄浑壮阔 气势浑厚磅礴意境高远 雄伟 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 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 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 豪迈奔放 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 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 远气势峥嵘

15、境界缥缈 极目无垠 如李白的将进酒北风行 秋浦歌想象奇特用语夸 张这些诗的特色与李白豪放 的性格相一致 再如苏轼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被公 认为第一豪放词 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 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 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 三勃发于笔端 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 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 苦恨 繁 霜 鬓 潦 倒 新 停 浊 酒杯” 悲慨凄怆 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 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 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 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此为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冲和淡泊闲逸、静穆、淡泊、深远 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 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 鸟时鸣春涧中” 旷达洒脱 疏狂

16、不羁通脱豁达潇洒 飘逸高洁特立 既“尽 人事”又“安天命”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 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 官和权贵的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 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年高考年模拟 版(教师用书)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 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 解答此题考生要对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有所 了解 杜甫后期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中形成了以沉郁

17、顿 挫为主的诗歌艺术风格 例如杜甫的 登高:“ 万里悲秋 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 杯”诗中借江边萧瑟苍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晚年的不幸 遭遇和深沉悲愤的心情 掌握了这些再参看注释不难作 出正确回答 答案 这首诗的风格特征是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诗 人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 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解题方略 .思维定向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 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世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 风格不一样如李白是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 但有时 候我们不熟

18、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 有的清新雅致等等 .答题步骤 步骤一 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豪迈雄奇、沉郁 顿挫、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 幽默讽刺等) 步骤二结合诗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步骤三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清单三诗歌情感 类 诗歌一般借助于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情感传达诗人 的思想这些情感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 我们读诗、 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 础也是读诗、赏诗的根本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都是为诗人抒 发情感服务的 因此赏析诗歌的情感就成为诗歌鉴赏的重点 也成了高考考查的焦点

19、 我们对诗歌传递的情感进行梳理和归 类是为了让诗歌鉴赏变得易于掌握便于操作从而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情感类型具体表现举 例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如杜牧的过华清宫(其一)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白居易的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 担忧 如杜甫的登楼:“花近高楼 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 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 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 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续表 情感类型具体表现举 例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的龟虽寿 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丑奴儿书

20、博山道中壁 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的示儿、文天祥 的过零丁洋 年 华 消 逝、 壮 志 难 酬的悲叹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 怀古 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如杜甫的兵车行 抒发理想不为人知的愁 苦心情 如屈原的涉江 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思亲念友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苏轼的江城子(十 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的闺怨、欧阳修的 踏莎行(候馆梅残)、李白的 子夜吴歌秋歌 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孟 浩然的过故人庄 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的扬州慢、刘禹 锡的乌衣巷 借古

21、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 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的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恋 如柳永的雨霖铃、王维 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 的金陵酒肆留别 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 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 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 队七万多人 专

22、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解析 此题从“情怀”的角度设题切入点是捕捉和主旨 密切相关的意象如“飞将”“沙场”“匹马”等通过这些意象把 握诗歌的整体氛围品味诗眼所在的词句如“更催”“莫遣”等 综合多方面多角度明确“情怀”作答 答案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 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 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清单四诗歌的主要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诗歌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 达诗歌的内容 一首诗歌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 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因此分析语言、理解诗歌内容时

23、必 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 巧四大部分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仅要准确判断诗歌所运 用的手法还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对诗句的赏析 往往与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考查 表 达 技 巧 表达 方式 记叙 议论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说明 描写 正面、侧面详写、略写工笔、白描 细节、心理、外貌、语言、动作 动静 ( 动 静 结 合、 以 动 写 静、 以 静 写 动、 以 声 衬静)等 修辞 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互文、顶真、双 关等 表现 手法 联想、想象、对比、类比、象征、

24、衬托、烘托、渲染、铺垫、悬念、用 典、赋比兴、虚实结合、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等 结构 技巧 起承转合 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首尾呼应等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诗歌鉴赏重点 考查描写、抒情同时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技巧与表现手法有交叉 之处 .描写 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 方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技巧 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 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 .抒情 抒情方式阐 释示 例 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 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 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 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 情方式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 “

25、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 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 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 自己的高尚情感 续表 抒情方式阐 释示 例 间 接 抒 情 触 景 生 情 触景生情往往是情由景 引起同样的景往往唤起 类似的情 它须具备三个 条件:一是要有能够唤起 情感 活 动 的 客 观 世 界 (景)二是创作主体要具 备一定的、能因客观世界 激发出主观感情的心理灵 敏感三是创作主体要有 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因此生 成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杜甫的登高首联突出 秋天寥廓凄凉的特征景中渗 情 颔联视野开阔写出夔州 山城的地理特点“触景” 是 具体的又是宏观概括的 颈 联写自身所处的境况

26、“万 里作客” “百年多病” 尾联 写由萧瑟的秋天和苍莽的山 水及自身的境况共同唤起的 感情 “ 艰 难 苦 恨 ” “ 潦 倒” 就景而言万木摇落的 深秋、荒凉僻远的山城本来 就有一种压抑苍凉的况味而 这种况味和杜甫自身的“老” “病” “艰难” 的处境融合扩 展使悲怆情调愈见浓郁 间 接 抒 情 寓 情 于 景 寓情于景常常是情感先 行诗人将情注入所描写 的景中不同的情会给景 物着上不同的感情色彩 即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 藏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 射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 使所描写的景物渗透着某 种主观感情色彩从而生 成意境 如欧阳修的戏答元珍:“春风 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

27、惊笋欲 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 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 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诗中枝 上的橘欲抽芽的笋都隐含一 种新兴的萌发的希望虽暂时 受到压抑仍保持昂扬的胸襟 这正是欧阳修这种政治家的宽 解和远见他的思想感情外射 到山城早春的景物中使景物 着上温暖鲜明的色彩读之使 人精神振奋 情 景 交 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 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 “物我合一”的境地分不 清哪是“景”哪是“情” 如“ 大漠孤 烟直 长河 落日 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分 不清作者在画里还是画外景 物与人融合为一 ( 杭州五县七校高三期中联考)阅读下面两 首诗回答问题 论诗五首 清赵 翼 (其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

28、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其四)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这两首诗讨论了诗歌的评论与创作问题作者分别得出 了怎样的观点? ()比较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解析 ()其三中的“须凭自主张”和“随人说短长”表明 了作者关于诗歌评论的观点:要有自己的主张不可人云亦云 其四中的“三分人事七分天”强调了“天”的作用 结合“力取” 可知所谓的“天”指的就是灵感 意思是诗歌不可全靠脑力来创 作灵感的作用不可小视 古人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 得之” 年高考年模拟 版(教师用书) ()表现手法的范围很大找到切入点是前提 从表达方式看 这两首诗都是以议论入

29、诗 再者诗中无写景无抒情所以表现 手法就是议论 前诗后两句的意思是:矮子看不到戏台上的表 演只好随着大家说好或说歹并没有自己的见解 从反面来诠 释“自主张”的意思 而首句则直接点明观点 后诗中有时间变 化过程(少时到老)属于记叙且两个时间段的感受也不同 最后点明“七分天”的观点 答案 ()前诗表明评论诗歌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后诗表明诗歌创作要放松心态灵感自会从天而降 ()同:以议论为主 异:前诗以议论开篇“只眼须凭自主张”亮明观点 然后用比喻 的修辞方法将见识低下而评诗比作矮人看戏生动地再现了因 见识浅陋而没有定数、人云亦云的情况从而表明诗歌评论要有 自己的主张的观点 后诗以记叙开篇用对比手

30、法将少时与老 时对诗歌创作的不同感受进行对比突出诗歌创作心态应该放 松的观点 解题方略 .思维定向 了解常见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表达意见 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 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答题步骤 步骤一指出诗歌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基本特点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此种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 步骤三简析该表达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修辞方法 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方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拟人、拟 物)使描

31、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设问来突出诗的主 旨采用双关、反复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高考对于修辞方法的 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做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只是就共 性的作用说说而已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金王 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亭皋:水边的平地 忘机:消除机心 机心巧诈 之心 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 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解析 赏析诗句的妙处可从诗句选景、所用的修辞方法 或表现手法、炼字等方面切入 结合

32、题目可抓住“写山水的妙 处”这个切入点分析它使用的修辞方法(比拟) “晓云”二句 以拟人手法描绘山间朝暮变化 “瘦”字写山腰清晰而又柔和的 线条“肥”字点出秋雨之后水面宽阔之景 答案 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 “晓云散去山腰 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 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 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狭窄 解题方略 .思维定向 ()了解常见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能够根据诗句做出准确判断即判断修辞方法时应有理 有据不可无中生有 .答题步骤 步骤一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方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步骤三

33、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方法的艺术效果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它有广狭之分广义的表现 手法等同于表达技巧而高考通常考查的是狭义的表现手法 它主要包括: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 大、联想、想象、象征、衬托、用典、对比等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 元好问 酒冷灯青夜不眠 寸肠千万缕两相牵 鸳鸯秋雨半池莲 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天远雁翩翩 雁来人北去远如天 安排心事待明年 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这是一首摇曳多姿的恋情词上片结句“分飞苦红泪晓 风前”与柳永词中的名句“ ” 有异曲同工之妙 ()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 解析 ()抓住“红泪”和“晓风”这两个意象作答 ()

34、答题思路为:明确表现手法找出与表现手法相关的词句具 体赏析该手法在内容、情感方面的作用 答案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填“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亦可) ()烘托 以“酒冷”“灯青”烘托其内心的悲凉 寓情于 景 秋雨入池池莲带雨若含红泪为鸳鸯分飞而苦 池莲滴 雨摇风可怜又可爱以此表达女主人公送别时内心的愁苦与 悲伤 虚实结合将离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片实写一 对恋人由不忍分离到终于分离的过程 下片由实写眼前的分 离而转到虚写盼望团圆之期着意描绘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 寂寞 解题方略 .思维定向 ()了解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联系背景材料作答 表现手法往往与作者情感联系

35、在 一起因此 有些诗歌要通过背景材料才能读懂表现手法 的作用 ()欣赏诗歌不能离开诗歌整体 在赏析表现手法时不要 忘了在关键处点明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题步骤 步骤一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步骤二结合诗句说明诗中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步骤三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结构技巧 古诗词的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 化 具体来说就是一首诗词是如何开头、展开、变换、衔接、结 尾的 技巧有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首尾呼应等 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

36、消夜永! 注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 寒声: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 简要说明 解析 解答本题可遵循以下思路: 从哪些地方去寻找线索? 题干中有什么暗示? 线索指什么? 词中往往以什么为线索? 线索的作用具体指什么? 答案 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 上阕写的情景发生 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 深、人去、夜寂静时 解题方略 .思维定向 ()了解诗歌中的常用线索:以时、空为线索以人、物为线 索以事件为线索以景物为线索 ()指出具体线索并借助线索理清诗歌思路把握诗

37、人思想情 感进而说明线索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味诗歌的构思之妙 .答题步骤 步骤一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 步骤二阐述内容的转换、景与情的关联 步骤三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清单五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方法 修辞美化语言的技巧 好的诗歌语言要求凝练、优 美表达准确富有感染力 修辞方法正是为了这种表情达 意的需要而使用的一种语言技巧 修辞方法也是高考诗歌 鉴赏题常考的表达技巧之一 修辞方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 部分:一是辨认修辞格如“总为浮云能蔽日 一句用了何 种修辞方法”二是阐释运用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或作用如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 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要想准确

38、解答“ 修辞方法类” 试 题考生必须熟练掌握考试说明 中规定的九种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另外 古诗中经常用到的双关、互文、顶真等考生也不应该忽视 修辞格概 念特 征相关例句作用解说 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 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 喻、暗喻、借喻 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富有 真实感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 里一 青 螺” ( 刘 禹 锡 望 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 比作银盘里的青螺 色调淡雅 山水 浑然 一体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 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 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 形象生

39、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 知合 断 魂” ( 林 逋 山 园 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 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 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 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 表达的事物 借代有部分代 全体、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 替人等 语言简练含蓄 以简代繁 以实 代 虚 以 奇 代 凡 以 事代情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 瘦”(李清照如梦令) 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 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了词人的伤 感情怀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 程度等进行扩大或缩小的 描述 更

40、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白 发 三 千 丈 缘 愁 似 个 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白发竟 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 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 对或相近的意思 形式上语言简练整齐对 称有音乐美内容上表意 凝练抒情酣畅淋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 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 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 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 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 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 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渲染气氛强调内容加重感 情节奏鲜明语

41、势磅礴痛 快淋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 致远天净沙 秋思)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排比创设了典型环境 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反复 有意将某些字、词(语)重现 于同一句或同一首诗里 可以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 种感情使读者获得深刻的 印象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 淮 近 酒 家” ( 杜 牧 泊 秦淮) 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 在一起构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 既柔和幽静又迷蒙冷寂 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 法说出来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 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 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 临江横槊曹公” (阿鲁威 双调 蟾宫曲 问人间谁

42、是英雄)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叙述 三国人物英雄业绩的内容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 意思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引 人深思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 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的必 然引人深思 双关 有意使用某些词语利用其语 音和语义的关系使之同时兼 指两种事物并在特定的语言 环境中构成双重意义 双关分谐音双关和语义双 关 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 如“莲子”谐“怜子” “清如水”谐“情如水” 利用双关使情感表达 含蓄委婉 年高考年模拟 版

43、(教师用书) 续表 修辞格概 念特 征相关例句作用解说 互文 把属于一个诗句的意思分 写到两个诗句中解释时要 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 其特征是“文省而意存” 能使语言简洁明快能增强 语句的对称性和韵律感使 意境更深韵味更浓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 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 李龟年) 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 即“(当年我)常 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 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 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顶真 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下一 句的开头使临近的句子头 尾相连上递下接 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 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 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 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 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朱 淑真秋夜) 末句紧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 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一以贯之顺势而 下进一层地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 忧的心理 拈连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