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征文3篇推荐.doc

上传人:花红百日终凋零 文档编号:4378548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征文3篇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征文3篇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征文3篇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征文3篇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征文3篇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征文3篇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征文3篇推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征文3篇推荐【篇一】父母常对我说:你出生在了一个好时代,从小就生活在蜜罐子里,是多么幸福啊!1992年的盛夏,骄阳似火,我出生在了巴山深处一个国有钢铁企业的干部家庭。尽管我出生时企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甚至有时候工资都发不出。但父母毕竟都有工作,小时候我还是能够过上比很多同龄人更好的生活:有自己的玩具、零食,不用像农村的小伙伴那样翻山越岭去上学。更值得回味的是:父母每年都会买一两个胶卷为我和全家拍照片,于是我便有了几百张记录自己成长的彩色照片。每当闲暇时候,翻看着一张张照片:童年的纯真,少年的青涩,青年的成长,一幕幕美好的回忆又呈现在了眼前。2001年,正是新世纪的第一年,这一

2、年我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父母所在的企业由于连年亏损,再加上国家淘汰小钢铁,被关停了。父亲因为是教师被移交地方分配到一所乡镇中学,母亲成了下岗工人。企业关停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坏事,但在经历最开始的阵痛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母亲也做起了小生意,家里的经济条件一天天变好了。当时很多厂里的叔叔阿姨也因企业关停不得不走了出去。后来,遇到他们,他们总是说:早就该出去了!打破了铁饭碗,市场经济才能好起来,我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2008年是最值得回味的一年,这一年无论是国家还是我家都发生了许多大事。无论是年初的冰雪灾害,还是海外的奥运火炬传递受阻,无论是五月的汶川地震,还是八月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都

3、让我们有悲,有喜。这一年,我忽然长大了很多。当我看到无数军人冒着无情的风雪为赶着回家过年的人们开辟道路时,看到那么多电力工人不顾冰雪对生命的威胁爬上高高的铁塔修复电缆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当我看到成干上万的海外华人为保护奥运火炬而集结在一起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当我从电视上看到灾区房倒屋塌,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失去家园、失去亲人,整个神州大地都在为汶川之伤而疼痛时,当看到所有中国人和国际友人不顾一切投入到这场人与自然灾害抗争的战役中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当鸟巢上方的火炬熊熊燃烧,当来自五大洲的朋友用不同颜色的脚印踏出一条五彩之路的时候,当中国奥运健儿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勇于拼搏,获得了奖牌金牌双双

4、第一的好成绩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感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顽强、坚韧和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这一年我家的喜事就是从以前租住的小平房搬进了县城130平方的新居。干净整洁的花园小区,科学合理的室内布局,漂亮的装修,崭新的家具,哪一样都让人满意,父母的脸上挂满了笑容。2011年我考上了一所本省的一本院校,虽然没有达到父母211、985的要求,但我爷爷还是很高兴,因为加上我父亲、姑姑,我们家已经有三个大学生了,而我是考得最好的。我爷爷常常给我讲,当年他虽然小学只读了三年,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全县仅有的两所初中中的一所。那时只要初中毕业,就能找到工作,可那个时候他却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失了学,这成了他一生最大

5、的遗憾,所以他一辈子最愿意最高兴做的事情就是送子孙读书。2015年我大学毕业了,在到哪儿工作上我却与父母有了极大的分歧。父母希望我能去大城市发展,我却想回到家乡。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的父老乡亲都是那么令我依恋。犹豫一年后,我下定决心辞了外地的工作,回到家乡参加了公招考试。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所报的职位。父亲感慨:只有如今的新时代才有这样公平的考试机会,你赶上了好时代啊!如今回家乡工作将近两年,无论是在办公室处理文件,接待来访群众,还是下乡扶贫,工作紧张而充实,细细梳理走过的这些年,经历的这些事,正应了父亲那句话幸逢这个美好的时代!【篇二】我出身在90年代初的农村,童年的记

6、忆是从老街开始的,每逢双号老街就会特别热闹,用我们的“土话”说叫“赶场”,关于老街,对我来说,有种特殊的感情。“胡豆开花菜籽黄,城巴佬下乡来赶场,鸡蛋鸭蛋嘿实买,还要扯把鹅儿肠。”一首童谣仿佛又把我带回了那个年代。依稀记得,每次赶场的头一天,我就会兴奋得睡不着觉,跟奶奶念叨着明儿一大早叫醒我。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和奶奶大手牵小手,打着煤油灯从十几里外赶到老街上凑热闹。小时候家里很穷,奶奶常常会背着地里刚种出来的花生、玉米,平日里舍不得吃的土鸡蛋,熬夜剥出来的棉花到老街集市上人最多的地方去卖,这时候我就会乖乖蹲在旁边,祈祷着奶奶费力背来的东西能早点被买主看上,伸着小脑袋“看稀奇”一样观察老街熙熙攘

7、攘人群中各种好吃好玩的,有排队等着剃发剃胡须的老大爷,有吆喝着卖布织衣服的小商贩,有讨价还价争得面红耳赤的顾客,还有令我垂涎的摆在摊子上论个叫卖的包子各式各样的商品,形形色色的路人,都成为了儿时里老街赶场的重要记忆,在这里,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也演绎着最凡俗、最生动的人间烟火。快到中午了,该收摊的收摊,回家的回家,老街上的人流渐渐稀疏,奶奶的东西也卖得差不多了,每次卖完奶奶总会将换来的两分、一毛、两毛、五角的纸币小心翼翼地折叠好,整齐地放在一个缝制的小粗布袋里,再三检查后系在裤腰带上,回家的时候“犒劳”我这个小跟班,或是买一根冰棍儿,两根儿芝麻杆,或是舔一根薄荷糖,那个年代吃上一个都能回味好

8、久。如今,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和网络平台的日益发达,人们不再是要等到赶集日再去老街买东西了,一些原生态的交易方式逐渐被微信、支付宝等现代化方式取代,从超市到购物商场到各种网上购物平台,线上线下的购买方式丰富和充实了人们的生活。二十多年过去了,全国各地乡镇上依然流淌着像老街这样的赶场习俗,赶场像块磁铁,把方圆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人们聚拢在一起,自由买卖,不仅能使群众购买到质优价廉、称心如意的商品,同时也为乡镇经济发展带来繁荣。现在奶奶八十多岁了,在党的好政策下买上了农村养老保险,每月也有固定的“零花钱”,奶奶再也不用辛苦背着东西去老街上卖了,但常常听她老人家说“社会变好了,生活也变好了,我们要

9、感谢共产党!”后来我到了县城上班,繁忙之余也常回乡下看望奶奶,如今,奶奶偶尔还会去老街赶赶场,让日常乏味无聊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我想,赶场,赶的是一种习惯,一种人间烟火,一种不变的情怀。【篇三】时光荏苒,当我拾起记忆碎片,慢慢拼凑,却发现记忆中的东西如纸张制造一样从暗暗泛黄到雪白无暇,个中的变化不仅仅是自己的成长,更多的是周围的变迁。打我依稀记事起,我本家的一位叔叔每天总会扛着锄头从我家门前经过,他的名字却也不能明说,在此我且尊称他为“扛锄头的男人”吧,因为我见证了他肩上锄头从新到旧直至消失的整个过程。每次叔叔从我家门前经过,我都会问:“叔叔、你为啥要扛着锄头呀?”叔叔很快回应:“因为要吃饭啊

10、,不种地就只能饿肚子。”对于那时的我而言,并不懂得什么叫“饿肚子”,最多只能从长辈们口中的“吃树皮、啃葛根”中寻找丁点对比,虽说我记事那时的农村生活条件不甚优越,至少土豆、红薯加上大米能够让人吃饱,况且每逢栽秧、收谷还能够吃上新鲜猪肉,因此对于叔叔口中的“饿肚子”真是难以理解。当我上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时,每月的3、6、9赶场日,叔叔总会扛着锄头,步行上街进行修补,回家时也会惯例的从荷包里掏出“熊字饼”给我吃,我也总会问:“叔叔,你把饼干给我吃,你不怕饿肚子吗?”他说:“现在有杂交水稻,粮食产量增加不少,有的吃了。再说,现在也没有屠宰税了,我们还可以自由杀猪吃肉了。”我虽不懂什么叫杂交水稻,但是

11、从叔叔变粗的胳膊上可以看出,应该都是好东西。当我读小学高段的一段时间中,叔叔不再扛着锄头上坡挖地了,而是跟村社的群众一起,沿着撒好的石灰印去挖山了。从此以后,我上学就再也没有走过曲曲折折的小路了,而是和同龄的孩子在宽阔的公路上边打闹边长大。也没多少光景,刚跑熟悉的公路也变成了水泥路,路上来来往往的大人们,也愈发开心。不知过了几多年月,叔叔肩上的锄头已经由之前崭新黝黑,修修补补,已然变薄发亮。不同以往的是,叔叔不再着急对锄头加厚修补,取而代之的是叔叔再次从我家门前经过时,口中居然优哉游哉哼起了小曲儿。我不解地问到:“叔叔,你的锄头都快坏了,你为啥还这么开心?”叔叔面带笑容的说到:“小东西,你不知

12、道吗?现在我们农民不仅不用交农业税,反而还能拿补助,家里的粮食也能够运出去变成钱了,所以不怕锄头坏了。”顿时,困顿我良久的疑问也得到了答案,难怪叔叔家的土墙房,变成了水泥砖砌的双层房。不仅仅是大家不用交农业税,更多的是农民能够在土地上大做文章,也能够到外面的广阔天地中打出一片属于的自己的成功天地。当我读初中时,在叔叔的肩上再也看不到锄头了,取而代之的是手里面加油前行的耕地机了。每次叔叔看到我,总会跟我闲聊,总也离不开几句话:“娃儿,你要好好读书额,读了书就懂科学技术,就像这个耕地机,一耕一大片,速度还挺快,要是不读书就啥也不懂。”是呀,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记得小时候考试用的卷子,还需要老师在蜡纸上一笔一划刻印,现在却可以直接用机器打印就可以了.当我读高中时,我的叔叔,不再耕地了,而是在原来的土地上,盖起了农家乐,养起了鱼,他的坐骑也是从以前的“三八大”杠换成两轮摩托,再由两轮摩托变成面包车,再到现在拥有小轿车,这一切的变化不仅证明了叔叔的勤劳肯干,更是证明祖国变得富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孩子就读更多选择,生病住院医疗报销,出门远行飞机火车相随.叔叔的锄头已不再,一同丢弃的还有农村贫困生活的帽子,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向我们迎面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