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四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3567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6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四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四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四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四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四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四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5作业与测评:第四单元验收检测 Word版含解析.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验收检测 对应学生用书 P75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基础知识巩固(21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 分)( ) A接榫(sn) 毗邻(b) 柁墩(tu) 穹隆(qin) B轩楼(xun) 蚁冢(zhn) 倚重(y) 沮丧(j) C屋檩(ln) 坍缩(dn) 恍惚(hun) 溢出(y) D关隘(i) 殷红(yn) 墁地(mn) 迄今(q) 答案 B 解析 A“毗”读 p。C.“坍”读 tn。D.“殷”读 y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 A帷幕 流璃 混沌 模棱两可 B巢穴 捍卫 摞旋 苦口婆心 C遵循 提炼

2、辐射 臭名昭著 D拱券 阈值 膨涨 不可逾越 答案 C 解析 A流璃琉璃。B.摞旋螺旋。D.膨涨膨胀。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 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 。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 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 为 ,参以诗词的 ,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 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 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 A境界 模型 格调 B境界 蓝本 情调 C意境 模型

3、情调 D意境 蓝本 格调 答案 B 解析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 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结合语境此处应用“境界” 。模型:依照实物 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 多用于展览或实验。 蓝本 : 指著作所根据的底本。 结合语境此处应用“蓝本” 。格调: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 现;人的风格或品格。情调:指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 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结合语境此处应用“情调” 。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在一定条件下,科学知识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条 件变化了,原有

4、的科学知识会被人们用新的实践去检验, 会被修改或发展 成新的科学知识。但人们 要不断学习, 是因为原有知识统统“过期 或变质” , 是因为新条件下产生的新知识能使人们的知识、思维和智慧更上 一层楼。 A一旦而且/并非而 B如果从而之所以并非而 C只要进而/不仅而且 D虽然但是之所以不仅而且 答案 B 解析 所给句子较长,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只要能理解前后 内容的逻辑关系,不难得出答案。选词填空,首先要整体感知,其次要根据句意 和关联词辨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最后筛选正确答案。通读文段根据“ 是 因为”可以确定第处填“之所以” ,排除 A、C 两项;再根据“ 是因为原 有知识统统 过期

5、或变质 , 是因为新条件下产生的新知识能使人们的知识、 思维和智慧更上一层楼”可知,这两句之间是选择关系,不是递进关系,因此排 除 D 项。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本月剧场演出,有颇受儿童喜爱的传统经典神话故事木偶剧哪吒闹海 , 有大众 的由国家级演员表演的滑稽戏笑满人间 。 日前,在王立平的家中,记者与老人家畅聊三个小时,老人说得最多的是 他那些 的经典歌曲,记者也借此探听到众多音符背后的新鲜事儿。 无论平台做怎样的推广, 都比不上投资人口头传播的效果好, 其中, 陆金所、 积木盒子、蜂融网就是业内 的优质平台。 A有口皆碑 喜闻乐见 脍炙人口 B脍

6、炙人口 有口皆碑 喜闻乐见 C喜闻乐见 脍炙人口 有口皆碑 D喜闻乐见 有口皆碑 脍炙人口 答案 C 解析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 都称赞。有口皆碑 : 形容人人称赞。根据语境可知,句中用“喜闻乐见”恰当。 句中用“脍炙人口”恰当。句中用“有口皆碑”恰当。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江水进入水厂后,将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成为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 来水,最终被输送至全市管网,进入北京市千家万户。 B因突发山体塌方导致交通中断的川藏公路然乌沟路段,经过武警官兵连续 20 余小时奋战,被损坏的防雪走廊顶盖已成功破拆。 C核心价值观是指能

7、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 根本利益,对社会进步与变革起推动和维系作用的有特定内核的思想观念、道德 标准和价值取向。 D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用一本午后四时的啤酒为我们娓娓叙说了自己恋 爱、结婚、生子、照顾小孩,全书没有渲染,没有夸耀,静静地,如小溪般流淌。 答案 A 解析 B中途易辙。C.语序不当,“进步”与“变革” ,“推动”与“维系” 互换。D.成分残缺,在“小孩”的后面加上宾语的中心词“的生活” 。 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 到 90 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

8、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当噪声达到 95 分贝时,有 40%的人瞳孔放大,视力模糊;而当噪声达到 115 分贝时,多数人的 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 A所以,在噪声环境中长时间地活动,就很容易使人出现眼疲劳、眼痛、眼 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B因此,人如果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就很容易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 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C所以,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对于长时间处于噪 声环境的人来说,是很容易产生的 D因此,对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来说,时间长了,就很容易产生眼疲劳、眼 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答案 B 解析 作答本题时, 应注重两个方面

9、 : 一是语段的意思, 二是四个选项的区别。 语段主要介绍了噪声分贝的大小与人的视力的关系问题,由这些内容可知,该语 句应该表述的是人们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影响视力。 B 项的表述主体是 “人” , 与前文衔接最紧密,故选 B。 二、 阅读能力延伸(46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城市功能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城市的文脉上。所谓“城市文脉” ,就是 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指现代存在的文化,还包括过去的文 化。因此这两者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 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

10、的不同,这种传统就 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一座城市,尽管现在的文化很发达,如果过去的文化已 不复存在,或者从来没有这样的文化,要形成文化传统必定要假以时日,形成自 己的文脉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 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 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 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 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 别是在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城市被 破坏殆尽,延续数百

11、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有零星保存,也已岌岌可危。 例如,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建康(建业)作为南方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存在了三百多年,其功能基本不变,文脉得以延续。但到隋灭陈时 将建康城彻底毁灭,将地区行政中心迁往别处,当地人口几乎全部外迁,这座六 朝古都便从地图上消失了,尽管以后的南京是在这片土地上重建的,但除了战火 毁灭不了的古代遗址遗物外,还有多少六朝遗风?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城市功能同化、泛化,都要具有经济功能,要以生产为主;都要破旧立新,将传 统当垃圾清除,立新却缺乏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又经历了急剧扩张和大拆大建, 城

12、市功能同化、泛化的趋势加剧,甚至盲目确保不现实的发展目标。大批农村人 口进入城市,大量城市人口成为移民,能够传承城市文化的本地人口迅速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具有延续城市文脉的自觉性,不采取特殊的措施,文脉的 断绝是不可避免的。 正因为今天绝大多数城市的功能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原有的设 施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如果单从物质条件的需求看,城市多数原有设 施的确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由于长期不重视城市建设,不重视民生,过早地 剥夺了私有住房,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面临住房紧缺破败、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困 难。从经济效益看,大拆大建,增加建筑密度和容积显然更有利,也能更快满足 居民改善生活的强

13、烈愿望。像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石库门和弄堂,即使 以往有千好万好,但它们既不可能成为未来民居的主要模式,也不会得到多数人 的喜爱。城市居民反拆迁的抗争,大多不是对文化传统的守护或对旧居的依恋, 基本上都是经济利益和社会公正的诉求。 但为延续文脉着想,一座城市需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才能保 持城市的历史记忆。因为这些物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也是当 时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如果让城市的后人仅仅凭着文字和 图像去想象,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理解生动的历史,留下深刻记忆的。何况在物质 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居民的精神生活要求会不断提高,对国家和城市的记忆 正是他们所需

14、要的。这些记忆中还包含着我们今天不一定知道或理解的抽象的智 慧和价值观念,原物的保存才能给后人以破解或汲取的可能。即使是属于封建、 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也有必要适当保留一些,以便让后人了解历史 的另一面。 (摘自环球人文地理 ,有改动) 8与“城市文脉”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从过去到现在的文化及由此形成的传统。 B城市文脉能否形成与该城市的文化传统是否连续密切相关。 C一座城市只有保持自己的文脉不中断,城市的功能才有可能推到极致。 D城市文脉保持着城市的记忆,它不仅是精神的结晶,更是城市长期的物质 积累。 答案 D 解析 关系颠倒,原文是“

15、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 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 。 9对可能造成城市文脉断绝的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变革的时代,因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城市被破坏殆尽,城市的功能被 强制改变。 B每个城市都要有经济功能,以生产为主,城市功能同化、泛化,摒弃传统, 又缺乏创新。 C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大量移居农村,能传承城市文化的本地 人口急剧减少。 D急剧扩张和大拆大建,加剧了城市功能的同化、泛化趋势,不保存最低限 度的古物旧物。 答案 C 解析 “城市人口大量移居农村”错,原文是“大量城市人口成为移民” 。 10下面对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

16、项是( ) A中国现阶段由于城市原有设施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失去了存在的 必要,因而导致大多数城市的功能已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B保存城市旧物是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正面、反面的旧物都有必要保留一 些,这样才能给后人以破解或汲取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的可能。 C因为一座城市所有的古物旧物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也 是当时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故应予以保存。 D城市居民反对拆迁,大多既有对文化传统的守护或对旧居的依恋,也有经 济利益和社会公正的需求。 答案 B 解析 A因果倒置,原文“正因为今天绝大多数城市的功能已经发生不可逆 转的变化,原有的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城

17、市发展的需要” 。C.扩大范围,原文 “这些物”指的是“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 。D.与原文表意不一致,原文是“大多 不是基本上都是” 。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3 题。(12 分) 大自然的智慧 赵大年 蜘蛛天生就会结网捕食。它在体内制造黏性韧性很高又无色透明的“隐 形”蛛丝,选择蛾蝶蚊蝇等飞虫的林间通道巧妙织网,然后躲于暗处,一旦有自 投罗网者,信息立刻由蛛丝颤动传递给蜘蛛,它会迅速赶到,咬住俘虏,将自制 的麻药通过牙齿输入俘虏体内,使其丧失抵抗或逃跑的能力,再放心地把俘虏吃 掉。若有多个俘虏撞网,一时吃不完,则用蛛丝捆绑起来,下顿再吃。要问这些 本领和计谋是谁教它的?生物学家

18、也无法仔细解答,只好笼统地说是蜘蛛的本能。 其实,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奥秘知之甚少。聪明人不妨先学习大自然的智慧我 看编织渔网就是从蜘蛛那里学来的。网,真是个改变人生的巨大发明呀!人类自 从学会了张网捕鱼,至今已经衍生出多少有形和无形的网啊,公路网、铁路网、 航空网、法网、关系网、通信网、互联网天罗地网!只是忘了感谢蜘蛛。 亚马孙森林大蜘蛛的网可以缠住鸟雀,它再使劲扑棱也挣不断这神秘的 蛛丝。经测定,蛛丝的韧性强于钢丝,而且重量轻得多。已经有人在分析蛛丝的 成分, 都是蛋白质之类的有机物, 若能人工合成, 可能会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材料。 出于同样的想法,人们发现多种昆虫的外皮又薄又轻又有韧性,譬如

19、蝗 虫的“外骨骼” ,既能保护内脏和肌肉,又支撑全身,使蝗虫能轻盈地弹跳、飞翔, 这种外皮也是很好的材料呀。最近美国科学家研制的“昆虫皮肤” ,就是分析了昆 虫外皮的成分,取得甲壳素和若干蛋白质的配方,相当容易地进行了人工合成。 甲壳素也很容易获取,大量的虾壳、蟹壳、鱼鳞都能变废为宝。这种新材料的强 度与铝相当,却轻得多,成本也低得多,加水多少即可决定其柔软度,可制成任 何形状,替代塑料,可自然降解,保护环境。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在医学上也用 途广泛。 荷花莲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早就为人所知,我国文人以此比喻君 子的品格。德国科学家则仔细审视莲叶的表皮,在显微镜下,这层表皮上有无数 乳凸状的

20、颗粒,连水珠都不沾。把炭粉撒在莲叶上,用水一冲,洁净如初。他们 按照莲叶表皮的形状制作出一种具有 “自洁性能” 的薄膜, 用于车辆和建筑物表面, 一场雨或一阵风就可以清除浮尘,节省了许多人工。 为防野兽伤害,有巢氏教部族学习鸟儿“结木为巢,编堇而寝” ,住在树 上。燕窝、蜂房的结构完全符合力学原理,现代化的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取名鸟巢, 也是人们向鸟儿学习的一种纪念吧。粗略地想想,人类向大自然学习的事例多矣。 冷兵器时代的盔甲和现代装甲战车,大概是学习甲壳动物自我保护之法,譬如乌 龟、穿山甲。鱼体内有鳔,充气则浮,排气则沉,潜艇也学了这一招。军人的迷 彩服,一如动物的保护色。运动员阻力最小的游泳衣

21、,仿鲨鱼皮。蝶翅美丽的图 案移植到花布上,巧夺天工。乌贼也许是施放烟幕的祖师爷。跳蚤肯定是跳高的 绝对冠军,它的跳高纪录是自身高度的 600 倍,已经有人在研究跳蚤的膝关节了。 我写过一篇散文羡慕蜗牛 ,说的是住房困难时突发奇想,蜗牛怎么知 道生下来就应该背着一间房呢?此文获奖,是评委对敝人的同情。今天看来,学 习蜗牛者大有人在。部队行军带帐篷。成吉思汗远征军的马队带着蒙古包。美国 兵带着睡袋,在朝鲜的冰天雪地里钻进睡袋也就冻不着了,可惜他们聪明过了头, 既学蜗牛又学蚕作茧自缚,我们的志愿军只需在睡袋外面帮他们拉上拉锁就 足够了,抓个俘虏,举手之劳。 蒲公英给它的孩子们每人一把伞,随风飘去,播

22、种四方。胡杨树给它的 种子设计了辐射型的细毛,随风滚转到水土适宜处再扎根生长。蒺藜有点儿霸道, 让它的孩子浑身长满倒钩刺,钩住动物的腿脚或人的裤腿,可免费旅行,待到你 把它摘下,怕扎嘴又不敢吃,扔到地上,则“正中下怀” ,就地发芽。美哉蒲公英、 胡杨、蒺藜,它们共同的智慧,就是不让孩子挤在自己的“福荫”下生活,不要 子女跟自己争夺身边这点儿水分、 养料、 阳光。 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它们的生存理念, 偏要拥在闹市的雾霾下买高价房呢?世界大得很,好男儿志在四方,虚心学习大 自然的智慧吧,这是一门既古老又时髦的学问仿生学。 (选自人民日报 ,有改动)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23、(3 分)( ) A从虾壳、蟹壳、鱼鳞中可提取甲壳素,由它合成的新材料的强度与铝相当, 却轻得多,成本也低得多。加水后可制成任何形状。 B人类学习自然界中甲壳动物乌龟、穿山甲等的自我保护法,从而发明了冷 兵器时代的盔甲和现代装甲战车。 C亚马孙森林大蜘蛛网中的蛛丝成分都是蛋白质之类的有机物,它的韧性强 于钢丝。 D蜘蛛体内能够制造“隐形”蛛丝,并能够巧妙织网,然后躲藏在暗处,一 旦有自投罗网者,它就迅速赶到,咬住俘虏,先麻醉再将其吃掉。 答案 B 解析 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冷兵器时代的盔甲和现代装甲战车,大概是 学习甲壳动物自我保护之法,譬如乌龟、穿山甲” 。 12作者为什么将文章的标题取名

24、为“大自然的智慧”?请结合全文分析。(4 分) 答: 答案 因为人类从大自然那里学习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仅是大自然智慧中 的很小的一部分,人类还有很多东西要从大自然那里学习。(2 分)作者以此为题, 既凸显了书写的主体对象,又形象地表现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2 分) 解析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 示文章的主旨,串连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串全文的线索的作用。要完 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意和作用 两个方面来答。 13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大自然的智慧”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 响?(5 分) 答: 答案 人类从蜘

25、蛛织网捕食来学编织渔网。研制的“昆虫皮肤”是分析 了昆虫外皮的成分后进行人工合成的。按照莲叶表皮的形状制作出的薄膜,用 于车辆和建筑物表面。将蝶翅美丽的图案移植到花布上。古代人们学习鸟儿, 住在树上。 潜艇是学习鱼体结构仿制的。 阻力最小的游泳衣是仿鲨鱼皮制成的。 部队行军带帐篷是学蜗牛。(答出五个方面即可) 解析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它是领会文章中 心思想的前提,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首先仔细阅读文本,然后锁定文本中人 类模仿的相关信息,最后,再对人类模仿的具体实例进行概括归纳。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25 分) 细菌 美刘易斯托马斯 我们认

26、为,人类疾病的肇事者,是一群有组织的、现代化的魔鬼。而在这 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我们断定,它们干起坏事来该是饶 有兴致的。它们到我们身上逐利,它们数量太多,疾病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假如 我们成功地剿灭了一种疾病,总会有一种新的疾病伺伏在一旁,等着取代它的位 置。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也从来都只是那个庞大 的细菌王国相对漠不关心的对象。细菌致病并非常规,疾病通常是为共生而进行 的谈判无结果造成的,是因为共生双方中的一方越过了边界线。 有些细菌只是在产生外毒素时才对人类有害,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只 是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 白喉杆菌和白喉链球菌只有在

27、受到噬菌体侵袭时 才产生毒素。为毒素的产生提供密码的是病毒,未受感染的细菌是没有获得密码 通知的。我们染上了白喉,那是一种病毒感染,但病毒感染的不是我们。我们卷 入的不是一场跟毒素的直接对抗赛,而好像是无意中撞入了他人的麻烦。 有些微生物具有侵害人体的特殊能力, 如结核杆菌、 梅毒螺旋体、 疟原虫等。 但从进化论的意义上讲,它们能引起疾病或死亡,这对它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对大多数细菌来说,引起疾病也许是它们的祸事,它们要冒的生命危险比我们的 危险更大。一个人带上了脑膜炎病原菌,即使不用化学疗法,致命的危险也不大。 相比之下,脑膜炎病原菌运气不好碰到人身上,它们致命的危险可就太大了。大 多数

28、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只停留在人体的表面,在鼻咽部待着脑炎流行时,大 多数带菌者身上、鼻咽部就是病原菌待的地方。一般说来,它们在那儿对人是无 害的。只有在原因不明的少数人身上,它们才越过了界线。这时人菌两方就一块 儿遭殃了,而大多数时候,更遭殃的是脑膜炎病原菌。 大多数细菌一门心思在吃喝,它们不断改变着有机分子的结构,这样,这 些分子便可被用来满足其他生命形式的能源需要。总的说来,这些细菌相互之间 不可分离,以相互依赖的群落的形式生活在土壤或海洋中。有一些细菌在更专门、 更局部的关系中成了更高级生物的共生者,作为工作零件活在其组织中。如果没 有根瘤菌,豆科植物的根瘤就不会形成。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

29、群落成了动物营养 系统的一部分。当然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在一切生物里都是正式居民。 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 倒更像旁观者、 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 它们一有机会就侵入人体, 进行繁衍, 有一些会到达我们肌体最深处的组织,闯入血流,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作出 的反应使我们得病。我们身体中用以迎战细菌的火药这样猛烈,又牵涉这样多的 防御机制,它们对我们的危险性比入侵者还要大。我们周身都是爆炸装置,我们 全身布满了地雷。 是细菌带来的信息让我们受不了。我觉得,我们的大多数病很可能都是这 样得的。有些时候,滥杀的机制是有免疫作用的,但我们因一些信号就把自己

30、撕 毁成碎片, 我们在这些信号面前非常脆弱, 比在任何食肉兽群面前还脆弱。 实际上, 我们在受着自身的五角大楼的摆布。大多数时候是这样的。 (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 ,有删除) 注 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总称。 14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而在这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一句运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人们认为细菌是造成人类疾病的最主要根源。 B细菌对人类漠不关心,细菌致病往往是因为它与人类无法共生。 C细菌只有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而这些外毒素是对人类有害的,其 有可能导致人们产生疾病。 D大多数细菌为了一门心思吃喝不断改变着有

31、机分子的结构,而这些分子便 可被用来满足其他生命形式的能源需要。 E人类身上有足够的自我防御机制,迎战细菌的火药猛烈,但因为细菌的危 险性太大,人类还是免不了得病。 答案 CE 解析 C “细菌只有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 以偏概全, 原文说的是 “有 些细菌” 。E.结合文意,不是“细菌的危险性太大” ,而是人类对细菌的存在作出的 反应使自己得病。 15结合全文,简要说明第段的作用。(6 分) 答: 答案 内容上,说明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和态度;结构上,引出下 文对细菌和人类疾病二者关系的说明与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分析开头的作用,应 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

32、面作答。具体有以下几个角度:它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强调 了什么?是否起到点题作用?它与下文有何联系?据此再联系文本内容,就可以 概括出答案。 16科普文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 部分的特色。(6 分) (1)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 答: (2)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 陌生客。 答: 答案 (1)运用拟人手法,把脑膜炎病原菌作为头脑灵活的人来写,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它们选择安全部位来生存的能力。 (2)运用比喻手法,将细菌比作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形象地 说明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澄清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 解

33、析 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为了 使文章语言生动,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第(1)句中的“精明”本是形容人的 性格特点的,此处用来形容脑膜炎病原菌,显然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说明了 病原菌的特点 ; 第(2)句则将细菌比作 “旁观者” “流浪汉” 和 “偶来避寒的陌生客” , 表明了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17 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曾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至今畅销不衰。请根据 本文内容,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8 分) 答: 答案 文章内容与人类自身的生命、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起普遍关注。 知识性强,利于读者开阔眼界,激发思维。趣味性强,能够吸引读者。语言 通俗,

34、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读者理解。观点新颖独到,科学性强,有助 于读者消除头脑中固有的错误认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这本书能够畅销不衰,很显然是因为它具有 两个方面的魅力:一是内容上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二是语言的生动形象。 抓住这些,即可归纳出答案。 三、 语言表达训练(18 分) 18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个字)(6 分) 中央出台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要内容的禁令后,全国范围内的奢侈浪 费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由于公款消费明显减少,部分高档酒楼销售额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 春节期间北京市高档餐饮企业收入下降超过35%, 上海市下

35、降超过20%。 高档礼品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滞销。于是有人产生了“反对浪费,会不会抑制消费” 的疑虑。 其实,从中长期来看,国家减少公款消费,可以把节约的经费用在经济社会 发展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地方;老百姓摆脱了讲究脸面和排场的高档消费这个 沉重负担,可以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到学习、健身、休闲旅游等方面。这些最终都 会转化为更高质量的消费。 答: 答案 反对浪费, 会促进更高质量的消费。 (若回答 “反对浪费, 不会抑制消费” 得 2 分) 解析 本题要在理解两段文字内容的基础上,从两段文字中找出关键词,然 后进行概括。如第一段关键词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第二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更高质量的消费

36、。所以答题时,可将两个关键词,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概括即可。 192016全国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 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够决定花的 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 : 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 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更令人称奇的是 ,比 如有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就 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 pH 值发生了变化, ,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 答: 答案 (示例)在不同环境中会形成不同颜色 有

37、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数变 花青素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解析 题中所给文字是有关“花青素”的科普文段。第处后面为冒号,说 明后文是对该句的解释说明,第处是对“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 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的归纳概括。因此,第处可填“在不 同环境中会形成不同颜色” 。第处后面举了例子,“比如有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 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 ,由这句话可知该空应填“有些花的颜色 可以一日数变” 。第处根据前后句来判断,前句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 pH 值发生了变化” ,后句是“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 ,根据“pH 值变化花青 素变化花的颜色变化”的关系,可知,此处应填

38、“花青素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 20观察下面丰子恺的漫画建筑的起源 ,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并写出两 点启示。(6 分) 答: 答案 内容:一个孩子正在专心地搭积木,他垒出了一个门,旁边是散落的 积木。(2 分) 启示:解放孩子的双手,还给孩子发展个性的空间;培养创造性,要从 小做起。(4 分) 四、写作能力训练(15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以“交流”为话题,写一个作文片段或一篇文章。 要求:所写片段或作文在某一方面富有创新。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流。知识的交流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情感的交流可以 丰富我们的心灵,思想的交流则可以使我们变得深邃。交流使我们充实,交流使 我们精彩,交流使我们不断

39、发展。 答: 答案 (示例) “交流鱼”制作秘方 应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心灵美食公司”隆重推出一款大众美食交流 鱼。该菜的特点是:清香四溢,色味俱全,营养丰富,充满幸福、温暖之感。老 少皆宜,童叟无欺。为改善广大市民生活,特将制作秘方公之于众。 主料:鲜鱼一条约 2000 克。 佐料:宽容之心 30 克,自我剖析 25 克,换位思考 25 克,真挚感情 20 克, 善意的目光随个人口味添加,再加上理解、态度、谈话、事实、想法少许。 制作程序: 把鱼洗净,开膛剖肚,掏出内脏,放入“宽容之心” ,把鱼身放入沸水中煮到 三分熟,洒下“自我剖析” ,再用大火猛炖十分钟,此时是关键,待鱼身微微泛红,

40、放入“真挚感情” ,用“心灵之火”焖五分钟。 接着将“善意的目光”嵌入鱼目,在鱼嘴中放入“良好态度” ,此刻,鱼身通 红如湖中金鲤,欲跳龙门 ; 薄薄的蒸气如山中白雾缥缈,迷雾将鱼笼罩,美不胜收 ; 然后在鱼身上淋上“换位思考” ,菜盘中配制“深刻的理解” ,再浇上“诚恳的谈 话”“内心的想法”“客观事实”等三种调料,微火细煨,直到鱼通身散发“幸 福之气” ,泛着“真挚感情”的热力,赤红的鱼鳞“闪着思考之光” ,嘴露“良好 态度” ,碟中“内心的想法”散出阵阵清香,飘出缥缈白雾,便大功告成了。端上 餐桌,香气经久不散,吃一口,美味无比,心中忧愁与不快顿失。 食用本公司推出的“交流鱼” ,您心中的代沟、误会、偏见会随之消除。广大 消费者朋友,请尝尝本公司的“交流鱼”吧,它将使您收获幸福与温暖! 公司承诺:吃“交流鱼” ,代代沟通。 此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属于“心灵美食公司”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