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四单元 4 《大学》节选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3576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四单元 4 《大学》节选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四单元 4 《大学》节选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四单元 4 《大学》节选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四单元 4 《大学》节选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四单元 4 《大学》节选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四单元 4 《大学》节选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四单元 4 《大学》节选 Word版含解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经典原文 4 大学节选大学节选 课后训练一起提高一起提高 一、基础知识巩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知止而后有定 定:决定。 B.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著:显露。 C.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开辟。 D.无诸己而后非诸人非:不对的。 解析:A 项,定,目标,志向。C 项,辟,有偏向。D项,非,批评。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其机如此 B.此之谓自谦 C.大学之道D.小人闲居为不善 解析:B项,古义,自我满足。今义,自己表示谦虚。C 项,古义,古代天子设立的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教 以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

2、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 院。D项,古义,独处。今义,在家里住着没有工作做。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在明明德B.所谓诚其意者 C.上长长而民兴弟D.意诚而后心正 解析:C项是形容词作动词,敬重。其他三项是使动用法。 答案:C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如见其肺肝然 见君子而后厌然 B.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得复见将军于此 C.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人之视己 D.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解析:A 项,助词,用于词尾,表示比拟;助词,用于副词、形容词之后,表示状态。B 项,介词,在,表处 所。C

3、项,介词,对于;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 项,所以;旧的,原来的。 答案:B 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2) , ,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 ;慈者, 。 (4)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 , 。 答案:(1)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2)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 (3)所以事长也 所以使众也 (4)上长 长而民兴弟 上恤孤而民不倍 二、阅读能力培养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 69 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

4、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 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 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 形于外

5、,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 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止而后有定 止:终止。 B.致知在格物格:推究。 C.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形:表现。 D.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谨慎。 解析:A 项,“止”应为“最高的境界”。 答案:A 7.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的一项是(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有所好

6、乐,则不得其正 A. B. C.D. 解析:不是直接阐释,是“小人”的做法,是从反面说明。排除这三句即可。 答案:B 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去旧更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C.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否则,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理。 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 解析:D 项,理解不正确,原文是“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并没有说这类人也要“慎独”。 答

7、案:D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解析:在这三个语句中,翻译的重点是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如“明明德”中第一个“明”,“诚于中”的 “诚”,“形于外”的“形”;文言句式,如“未之有也”等。 参考答案:(1)古代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2)所看重的反而疏远了,所疏远的却厚待于他,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 (3)这就是所说的内心真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015 题。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

8、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 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 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 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 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 亦悖而入

9、;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 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 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 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 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

10、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 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 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 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 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 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选自大学第十一章) 注絜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伐冰之家:指丧祭时能用冰保存遗体 的人家。是卿大夫类大官的待遇。

11、百乘之家:拥有一百辆车的人家,指有封地的诸侯王。 1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毋以事上( ) (2)仁者以财发身( ) 参考答案:(1)对待 (2)发展 1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 A.制伏 B.战胜 C.能够 D.严格限定 (2)畜马乘不察于鸡豚。( ) A.查看 B.觉察 C.关注 D.仔细看 答案:(1)C (2)C 12.下列各项的文言句式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是( ) A.民之父母 B.克配上帝 C.不与同中国D.灾害并至 答案:A 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

12、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答案示例:所谓平定天下在于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兴起孝 顺自己父母的风气;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形成尊重长者的风气;在上位的人怜恤孤幼,老 百姓也同样不会背弃这一美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絮矩之道”。 14.秦誓中认为做国君的人应该具有的品质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示例:忠诚信义 15.根据文意,探究“絜矩之道”的真正内涵。 答案示例:絜矩之道包含了以身作则,推己度人,内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身份高的人要有示范 作用;不将自己的情绪强加在他人身上;君主要注重修

13、养德行,注重仁德;国家要以仁义为利益。 参考译文:所谓平定天下在于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兴起 孝顺自己父母的风气;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形成尊重长者的风气;在上位的人怜恤孤幼, 老百姓也同样不会背弃这一美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凡是处于上位的人的某种作为为我所厌恶,就不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处于下位的人;凡是处于下 位的人的某种作为为我所厌恶,就不用这做法去对待处于上位的人;我若厌恶前面的人的作为,就不用 这种做法去对待后面的人;我若厌恶后面的人的某种做法,就不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前面的人;我若厌恶 右边的人的某种做法

14、,就不用这种做法去对待左边的人;我若厌恶左边的人的某种做法,就不用这种态 度去对待右边的人。这就叫作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诗经说:“快乐的国君啊,是人民的父母。”人民喜爱的,他也喜爱;人民憎恶的,他也憎恶,这 样的国君就可以称得上是人民的父母。诗经说:“高大的南山,岩石巍峨耸立。显赫的尹太师,百 姓都看着你。”握有国家大权的人不可不谨慎,邪僻失道就会被天下人诛戮。诗经说:“殷朝没有 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与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请用殷朝做个鉴戒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所以,君子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道德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

15、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 有财富才能供使用。 道德是根本,财富是枝末。假若轻根本而重枝末,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而实行劫夺之术。 所以,君王聚敛财富,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这正如说话悖逆道理,也会有 悖逆道理的话回报;财货悖逆情理而来,也会悖逆情理地失去。 尚书康诰说:“只有天命是不会常保的。”这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 天命。 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人当作宝。”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 只是把仁爱亲人当作宝。” 尚书秦誓说:“假若有这样一位大臣,忠厚老实而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有容 人之量。别人有本领,就如同他自

16、己有一样;别人德智兼备,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是实 实在在能容纳。用这种人,是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人民的,而且还是有利的啊!相反,假若别人有本领, 他就妒忌、厌恶人家;别人德智兼备,他便想方设法压制、阻挠,使君主不知道他的才德,这实实在在 是不能容人。用这种人,不仅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人民,而且可以说是很危险!”因此,有仁德的人会把 这种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们驱逐到边远的四夷之地去,不让他们与自己同住在中原。这说明,有仁 德的人能爱护好人,也能憎恨坏人。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优先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 人而不能罢免,罢免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就是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

17、,厌恶众人所喜欢的, 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做国君的人有正道:必定遵循忠诚信义,以获得 天下;若骄奢放纵,便会失去天下。 生产财物也有正道:要让生产财物的人多,消费财物的人少;要让生产财物的人勤奋,消费财物 的人节俭,这样,国家财富便会经常充足了。仁爱的人用财富来提高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 为代价去聚敛财物。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 却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孟献子说:“具备马匹车辆的士大夫之家,就不该 再去计较养鸡养猪的小利;祭祀能够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养牛养羊牟利;拥有百辆兵车的诸侯

18、 之家,就不要去收养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还不如有偷盗自家府库的家臣。”这意 思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利为利益,而应该以道义为利益。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 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 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道义 为利益。 三、表达能力提升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0个字。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龙 ,就

19、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 。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 ,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 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题型沿袭近年来的语境填句,所选文段为自然科学类说 明文字。通过处后一句“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和处前“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 为”,可推出处应填“想变成什么颜色”。处前有“其实”一词,通过前后句的语境可知,下文应填 一个表转折意思的句子, 据此可推出,处可填“事实并非如此”。处需填写一句总括性的话,结合下 文“是决定因素”,这里应该填“是需要外在条件的”或“会受多种因素影响”等类似的句子。 答案示例:想变成什么颜色 事实并非如此 是需要外在条件的 17.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 言连贯,不超过 50 字。 解析:先仔细阅读图表,理清图表内容,搞清“听”“说”“读”“写”的关系;再根据题目要求“概述语言现象 的基本特征”;形成答案注意“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50 字”的答题要求。 参考答案: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 促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