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第五部分月考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35938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56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第五部分月考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第五部分月考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第五部分月考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第五部分月考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第五部分月考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第五部分月考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第五部分月考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三月考试卷二 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 宋朝给我们留下了 “幽云十六州” “澶渊之盟” “靖康之耻” 这样的负面记忆, 其积贫积弱、昏聩无能的形象牢牢地刻在人们心中。然而,宋朝的生产力水平和 社会繁荣程度乃当时世界之最。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荣景象,千年后的今天仍让 西方人惊叹不已。 宋朝靠兵变建立,为了防范武将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其政权,宋朝统治者实行 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策略,千方百计削弱武将手中的权力,武将地位大大降低。 实行兵将分离、将从中

2、御,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极大阻碍了作战效能。过 去由武将把持的行政、财政、司法权力交到了文臣手中。建立枢密院,削弱武将 兵权,将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每次出征前,由幽居深宫的皇帝和二三大臣,依 据主观臆测,制定作战阵图,交给统兵作战的将领遵照执行,而这也极大抑制了 武将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统治阶级有无斗志、进取心和高明的战略,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崛起的重要因 素。从宋太宗开始,过去高度重视和依赖军事与武力的传统发生转变,强军强国 的意识逐渐被追求文治和稳定的思想取代,以和缓战的思想逐步形成。宋朝自太 宗后期始,即不再以积极防御、开疆拓土为能事,军队转而以维护域内统治为主 要任务,军队与边

3、防的意义和价值随之降低,主流意识逐渐对战争手段产生怀疑、 抵触和排斥的态度。“澶渊之盟”的缔结,使宋朝统治者自认为一劳永逸地寻找 到了“化干戈为玉帛”之路,从此更倾向于以和的方式解决边患威胁。 宋朝的军队的规模不可谓不大,国防投入不可谓不多。然而庞大的军队与慷 慨的投入却没有锻造出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实力。究其原因,其兵员构成和军队组 织结构上的缺陷不容忽视。宋代的兵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招募,宋代募 兵的对象主要是流民和饥民。二是抓夫,在军情紧急、兵员枯竭的情况下,也实 行强制征召。三是配隶,即让罪犯充军。从中可以看出,宋代士兵的来源多是三 教九流之徒,各类人员混杂,士兵地位极低。致使很少有

4、人愿意当兵,即使被迫 当兵也想方设法逃亡。“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成为社会共识。军队的整体 组织结构上推行禁军、厢军互补的制度,随着禁、厢互补制度的异化,特别是厢 军逐渐转变为吸收消化不合格禁军的重要载体,厢军成为禁军的养老之地,战斗 力严重退化。 安史之乱爆发到唐朝走向衰落后,中原王朝重要的战略要地辽东、河套河西 走廊一带,还有蓟北之野等产马良地全部丢失。而燕云十六州地区被辽占领后, 更是使宋失去了传统上最重要的防御生命线东段和中段长城。过了幽燕十六 州, 便是八百里平川, 北宋已经无险可守, 辽突破长城阻隔后, 挥师南下更为便利, 因拥有长城以内农业区的各种经济资源,可为军事行动提供充足

5、的补给,极大地 增强了军事优势。 历史是一面镜子,富不简单地等同于强。一个缺乏尚武精神、没有强大国防 力量作后盾的民族,即使经济再强大繁荣,也同样丧权辱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宋朝统治阶级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策略大大限制了武将的权力,武将的 地位却并没有实质变化,指挥的机动性并没有受到限制。 B宋朝统治者实行消极防御、以和缓战的战略,在“澶渊之盟”后,战争手 段被逐渐放弃,军队与边防的意义和价值随之降低。 C 宋朝的兵员素质不高, 军队组织结构僵化落后, 致使宋朝兵虽多而战力弱, 庞大的军队与较少的经费投入没有得到预期效果。 D养马场和战略要地的丧

6、失,使宋军缺少了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和屏障;此 消彼长,敌对方的资源得以丰富,军事优势增强。 答案答案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原文第二段中提到武将的 地位大大降低,指挥的机动性也受到了极大限制。B.“战争手段被逐渐放弃”与原 文第三段意思不符,应为“主流意识逐渐对战争手段产生怀疑、抵触和排斥的态 度” 。C.“庞大的军队与较少的经费投入”有误,原文第四段中的信息为“国防投 入不可谓不多”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一段指出宋朝国富军弱的现象,第二、三、四、五段分别从四个方 面分析了宋朝军弱的原因,最后一段提出警示国富不

7、等于国强,振聋发聩。 B第二段指明宋朝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策略,削弱武将兵 权,防范武将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其政权。 C第三段首句是本段的中心句,然后举例论证。第二、三两段主要是从宋朝 统治者的主观意识角度分析导致宋朝军弱的原因。 D第四段指明宋朝军队组织结构上的缺陷,造成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 钉”的社会共识;第五段指明了战略要地的丧失也削弱了宋朝的军事力量。以上 两段是从客观角度分析宋朝军弱的原因。 答案答案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结构思路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强加因果,根据原 文第四段可知,“宋代士兵的来源多是三教九流之徒想方设法逃亡” ,这才造 成了“好男不当兵,好

8、铁不打钉”的社会共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宋朝的社会繁荣和“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等负面记忆,对现实都有借 鉴意义,能促使我们反思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 B以文制武策略,致使武将地位下降,加之剥夺了武将行政、财政、司法等 权力,极大挫伤武将戍守边关、报国杀敌的积极性。 C宋朝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繁荣程度成为当时世界之最,而崇文抑武、以文 制武策略及以和缓战思想并没起到积极作用。 D宋朝国富军弱的历史启示我们:富不简单地等同于强。我们在建设强大、 繁荣经济的同时,也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 答案答案 C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C 项中

9、“崇文抑武、以文制武 策略及以和缓战思想并没起到积极作用”理解错误,这样的策略及思想对“国富” 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现在看,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以某省为例,深度贫困 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 。“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 困发生率高。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 22%以上;深度贫困县贫 困发生率在 15%以上,高于全省贫困县平均水平近 9 个百分点;深度贫困村贫困 发生率接近 35%,高于全省贫困村平均水平近 24 个百分点。“一低”即人均可支 配收入低。 深度贫

10、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650元, 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6元,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928 元, 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 50.7%、 36.2%、 49.7%。 “一 差”即基础设施和住房差。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中,村内道路、入户路、危房需 要维修和重建。“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 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 深度贫困地区在 2020 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脱贫攻 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摘自南方网) 材料二 20122016 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及发生率 材料三 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

11、是有一些贫困群众“不怕穷” ,也就是脱 贫的内生动力不足。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 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 国家统计局近期对云南八个市州“直过民族”贫困村进行调查,59.5%的受访 者对当前生活表示满意,35.2%表示一般,只有 5.3%的表示不满意。贫困程度这么 深,满意度还非常高,“不怕穷” 、安于现状是一个重要原因,宁可守着穷摊子, 也不愿干出新生活。 落后的观念、习俗,许多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精神 上的内生动力和物质上的脱贫,既有密切联系,也有一定区别。扶贫工作既不提 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急于求成,降低标准,我国有信心到 2020 年

12、打赢这场攻 坚战。 (摘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四 不同地区因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原因,致贫原因不尽相同, “个性化”扶贫无疑是一剂治疗贫困的良药。 扶贫“个性化” ,因地因人制宜是关键。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个体,在 致贫问题上存在差异性,唯有深入其中、量体裁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精准扶 贫的效用,全面助推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持续升温。个性化扶贫在政策的制定上, 要摸清家底,找出区域致贫的主要原因,借鉴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 法,对其可行性进行研判,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帮扶政策, 并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推进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扶贫项目上,要改变“帮 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

13、统观念,多研究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按照贫困程度、 产业发展进度、脱贫难易程度等,制定地区扶贫开发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把扶 贫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杜绝盲目扶贫。 (摘自大众日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深度贫困县的“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重、贫困发生率高,明显超过所在 省的平均水平。 B深度贫困县国内生产总值较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只有所在省平均水平 的一半。 C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问题重重,村内道路、入户路等基础设施和危房均需 维修和重建。 D深度贫困县的低保五保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贫困老人等三类人 口脱贫任务重。 答案答案 B

14、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B.“国内生产总值” 表述不 准确,原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且不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原文是“农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一、二用明确的数字指出我国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难点和现状,材料 三则对部分地区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 B 从材料二看, 20122016 五年间, 脱贫标准越来越高, 当年贫困人口减少、 年底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都呈直线下降趋势。 C 在扶贫过程中, 必须立足于各地实际情况, 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帮扶政策, 不能使用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

15、D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不同地区致贫原因也完全不同,只有实 行个性化扶贫才能改变贫困面貌,全面助推扶贫攻坚工作。 答案答案 A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B.“都呈直线下降趋势” 分 析不当,材料二表格中,2015 年贫困人口减少数比 2014 年、2016 年都多。C.“不 能使用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不当,由材料四可知,制定政策时应“借鉴 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其可行性进行研判” 。D.“不同地区致贫 原因也完全不同”概括不当,原文材料四说“致贫原因不尽相同” 。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个性化扶贫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 分) 答: 答案答案

16、找出致贫原因,精准扶贫。优化农村干部队伍,找准个性化发展 路径。借鉴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政策。改变“帮钱帮物” 的传统观念,推进产业扶贫。(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得 6 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个性化扶贫的具体措施主要集中在材 料四中,从中筛选相关信息,如“因地因人制宜”“深入其中、量体裁衣,才能 最大限度地激发精准扶贫的效用”“个性化扶贫在政策的制定上,要摸清家底, 找出区域致贫的主要原因,借鉴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要改变 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等,然后根据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分 点概括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17、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北京折叠(节选) 郝景芳 依言出现了。老刀迎上前去,依言看了看左右,没说话,带他去了隔壁的 一家小餐厅。两个穿格子裙子的小机器人迎上来,接过依言手里的小包,又带他 们到位子上,递上菜单。依言在菜单上按了几下,小机器人转身,轮子平稳地滑 回了后厨。 两个人面对面坐了片刻,老刀掏出信封。 依言却没有接:“你能听我解释一下吗?” “你没必要跟我解释,”老刀说,“信不是我写的。我只是送信而已。” “可是你回去要告诉他的。”依言低了低头。小机器人送上了两个小盘子, 一人一份,是某种红色的生鱼片,薄薄两片,摆成花瓣的形状。依言没有动筷子, 老刀也没有。信

18、封被小盘子隔在中央,两个人谁也没再推。“我不是背叛秦天。 去年他来的时候我就已经订婚了。我也不是故意瞒他或欺骗他,或者说是的, 我骗了他,但那是他自己猜的。他见到吴闻来接我,就问是不是我爸爸。我 我没法回答他。你知道,那太尴尬了。我” 依言说不下去了。 老刀等了一会儿说:“我不想追问你们之前的事。你收下信就行了。” 依言低头好一会儿又抬起来:“你回去以后,能不能替我瞒着他?” “为什么?” “我不想让他以为我是坏女人耍他。其实我心里是喜欢他的。我也很矛盾。” “这些和我没关系。” “求你了我是真的喜欢他。” 老刀沉默了一会儿,他需要做一个决定。“可是你还是结婚了。”他说。 “吴闻对我很好。 好

19、几年了。” 依言说, “他认识我爸妈。 我们订婚也很久了。 况且,我比秦天大三岁,我怕他不能接受。秦天以为我是实习生。这点也是 我不好,我没说实话。最开始只是随口说的,到后来就没法改口了。我真的没想 到他是认真的。” “所以,” 她给老刀夹了新上来的热菜, “你能不能暂时不告诉他?等我 有机会亲自向他解释可以吗?” 老刀很饿,但他觉得这时不能吃。“可是这等于说我也得撒谎。”老刀说。 依言回身将小包打开,将钱包取出来,掏出五张一万块的纸币推给老刀。 “一点心意,你收下。” 老刀愣住了。他从来没见过一万块钱的纸钞。他生活里从来不需要花这么大 的面额。他不自觉地站起身,感到恼怒。依言推出钱的样子就像

20、是早预料到他会 讹诈,这让他受不了。他觉得自己如果拿了,就是接受贿赂,将秦天出卖。虽然 他和秦天并没有任何结盟关系,只是被雇来送信,但他觉得自己在背叛他。老刀 很希望自己此时能将钱扔在地上,转身离去,可是他做不到这一步。他又看了几 眼那几张钱,五张薄薄的纸散开摊在桌子上,像一把破扇子。他能感觉它们在他 体内产生的力量。它们是淡蓝色的,和一千块的褐色与一百块的红色都不一样, 显得更加幽深遥远,像是一种挑逗。他几次想再看一眼就离开,可是一直没做到。 她仍然匆匆翻动小包,前前后后都翻了,最后从一个内袋里又拿出五万块, 和刚才的钱摆在一起。“我只带了这么多,你都收下吧。”她说,“你帮帮我。 其实我之所

21、以不想告诉他,也是不确定以后会怎么样。也许我有一天真的会有勇 气和他在一起呢。” 老刀看看那十张纸币,又看看她。他觉得她并不相信自己的话,她的声音充 满迟疑,出卖了她的心。她只是将一切都推到将来,以消解此时此刻的难堪。她 很可能不会和秦天私奔,可是也不想让他讨厌她,于是留着可能性,让自己好过 一点。老刀能看出她骗她自己,可是他也想骗自己。他对自己说,他对秦天没有 任何义务,秦天只是委托他送信,他把信送到了,现在这笔钱是另一项委托,保 守秘密的委托。他又对自己说,也许她和秦天将来真的能在一起也说不定,那样 就是成人之美。他还说,想想糖糖,为什么去管别人的事而不管糖糖呢。他似乎 安定了一些,手指不

22、知不觉触到了钱的边缘。 “这钱太多了。”他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我不能拿这么多。” “拿着吧, 没事。” 她把钱塞到他手里, “我一个礼拜就挣出来了。 没事的。” “那我怎么跟他说?” “你就说我现在不能和他在一起,但是我真的喜欢他。我给你写个字条,帮 我带给他。”依言从包里找出一个画着孔雀绣着金边的小本子,轻盈地撕下一张 纸,低头写字。她的字看上去像倾斜的芦苇。 最后,老刀离开餐厅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依言的眼睛注视着墙上的一 幅画。她的姿态静默优雅,看上去就像永远都不会离开这里似的。 他用手捏了捏裤子口袋里的纸币。他讨厌自己,可是他想把纸币抓牢。 老刀从西单出来,依原路返回。重新走早上的路

23、,他觉得倦意丛生,一步也 跑不动了。 宽阔的步行街两侧是一排垂柳和一排梧桐, 正是晚春, 都是鲜亮的绿色。 这些都是第三空间从未有过的。他让暖意丛生的午后阳光照亮僵硬的面孔也照亮 空乏的心底。 (有删改) 注 北京折叠:是科幻作家郝景芳的作品,于 2016 年 8 月 21 日获第 74 届雨果奖(被公认为科幻“诺贝尔”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该小说叙述的未来的北 京,被划分为三个空间。空间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同空间的人不能随意到其他 空间去。每过 24 小时,城市会发生折叠翻转。依言 : 第一空间某银行总裁助理, 曾被派往联合国帮忙组织培训,认识了来此实习的属于第二空间的年轻人秦天并 与之相恋

24、。老刀:第三空间垃圾工,年近五十,单身父亲,为了捡来的女儿糖 糖能上个好点儿的幼儿园,冒险一天之中穿越三个空间,替第二空间的秦天给身 居第一空间的依言送信。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老刀在餐厅将秦天托他送的信转交给依言,依言觉得有些难堪,她明白老 刀已经知道自己结婚的事情,因此一见面就先给他做解释,虽然老刀并不想多问。 B一万块钱的纸钞,处于第三空间的老刀从来没见过,而十万元,身居第一 空间的依言“一个礼拜就挣出来了” 。不同空间有鲜明对比,凸显了较大的贫富差 距,科幻小说实则在隐喻现实。 C虽然矛盾纠结,但利弊的权衡最终使老刀还是拿了钱,小

25、说对老刀此刻的 内心刻画得十分细腻,心理的微妙、人性的复杂,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D节选部分主要用大量对话、心理、动作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在情节发展 变化的过程中,老刀和依言两个人的性格、情感也得以逐步体现,人物形象显得 饱满丰富。 答案答案 C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利弊的权衡” 的分析不 准确,无“利弊的权衡” 。最终使老刀拿钱的是“现实的窘境” ,即生活拮据,而 这钱对女儿糖糖很重要这一原因。 8小说中的“老刀”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答: 答案答案 贫穷卑微,生活拮据。作为第三空间的垃圾工,无钱让女儿上好点 儿的幼儿园,只好铤

26、而走险去第一空间送信。深爱女儿,善良厚道。女儿是捡 来的,老刀却视若己出,还甘愿为其冒险;面对依言的央求,老刀觉得对不起雇 主秦天。想守底线,内心矛盾。本不想拿依言的钱,现实的窘境使他不得不做 出违心的选择。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主要抓住相关情节与人物 描写方法,还要结合文后“注”理解、分析、概括。如:“他不自觉地站起身, 感到恼怒。依言推出钱的样子就像是早预料到他会讹诈,这让他受不了。他觉得 自己如果拿了,就是接受贿赂,将秦天出卖。虽然他和秦天并没有任何结盟关系, 只是被雇来送信,但他觉得自己在背叛他” ,表明他善良、厚道;“他对自己说, 他对秦天没有任何义务,秦

27、天只是委托他送信,他把信送到了,现在这笔钱是另 一项委托,保守秘密的委托。他又对自己说,也许她和秦天将来真的能在一起也 说不定,那样就是成人之美。他还说,想想糖糖,为什么去管别人的事而不管糖 糖呢。他似乎安定了一些,手指不知不觉触到了钱的边缘” ,表明他内心的矛盾, 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做出违心的选择。 9小说结尾画线部分的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答: 答案答案 展现环境。晚春这些清新、明亮、温暖的景物,展现了第一空间的 美好和生机。烘托心情。此时的乐景,反衬出老刀违心地拿了钱后内心的空乏 和沉重。突出主题。通过老刀的切身体会,凸显了第一空间和第三空间的巨大 差距,隐喻了社

28、会阶层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解析解析 画线处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有: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 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 物作铺垫;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展开、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 象征和暗示。本处“一排垂柳和一排梧桐,正是晚春,都是鲜亮的绿色”突出体 现的景物特点是“鲜亮” ,表现第一空间的美好和生机;本来老刀的心情是“讨厌 自己” ,是沉重的,这里却是写“乐景” ,其实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凸显 了第一空间和第三空间的巨大差距,凸显了两个空间人们生活的差距,从而突出 社会阶层间无法逾越的鸿沟这一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

29、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尹焞字彦明。少师事程颐,尝应举,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焞曰:“噫,尚 可以干禄乎哉!”不对而出,告颐曰:“焞不复应进士举矣。”于是终身不就举。 靖康初,种师道荐焞德行可备劝讲,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户 部尚书梅执礼等人合奏:“河南布衣尹焞学穷根本,德备中和,近世招延之士无 出其右者。朝廷特召,而命处士以归,使焞韬藏国器,不为时用,未副陛下侧席 求贤之意。望特加识擢,以慰士大夫之望。”不报。 次年,金人陷洛,焞阖门被害,焞死复苏,门人舁置山谷中而免。绍兴四年, 止于涪。涪,颐读易地也,辟三畏斋以居,邦人不识

30、其面。侍读范冲举焞自代, 授左宣教郎,以疾辞。范冲奏给五百金为行资,遣漕臣奉诏至涪亲遣。六年,始 就道,作文祭颐而后行。 高宗渡江,赵鼎去位,张浚独相,上章荐焞,谓其所学所养有大过人者,乞 令江州守臣疾速津送至国门,复以疾辞。上曰:“焞可谓恬退矣。”诏以秘书郎 兼说书,趣起之,焞始入见就职。未几,称疾在告,除权礼部侍郎兼侍讲。 时金人遣张通古、萧哲来议和,焞上疏曰:“臣伏见本朝有辽、金之祸,亘 古未闻,中国无人,致其猾乱。今又为此议,则人心日去。不识陛下未尝深谋而 熟虑乎,抑在廷之臣不以告也?”又移书秦桧言:“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 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天下之人痛恨

31、切骨,金人狼 虎贪噬之性,不言可见。天下方将以此望于相公,觊有以革其已然,岂意为之已。 甚乎。”疏及书皆不报,于是焞固辞新命。引年告老,转一官致仕。十二年,卒。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注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奸臣蔡京把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等保守 派官员视为奸党,称为“元祐党人” ,加以打击。程颐名列其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 发左衽之忧/ B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 发左衽之忧/ C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

32、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 发左衽之忧/ D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 发左衽之忧/ 答案答案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廷”和第一个“天下”都是名词,不可 连在一起,中间应停顿,排除 A、B 两项。根据句意可知,第二个“天下”不能做 前句的宾语,应为“有被发左衽之忧”的主语,需在其前面停顿,排除 C 项,故 选 D 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发策,指发出的策问。古代科举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称 为策问,内容常关涉国家大事。 B处士,古代指有才能而不

33、被赏识、不被重用的官员,后来也泛指有才德而 隐居不愿做官的读书人。 C布衣,即麻布制成的衣服,古代平民不能着锦绣之服,多着布衣,因而常 用“布衣”来借指平民。 D致仕,指古代官员交还官职,即退休。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 ,源于 周代,汉朝以后形成固定制度。 答案答案 B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有才能而不被赏识、不被重用 的官员”错误,“处士”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这里不指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尹焞敬待老师。他因不愿诋毁老师程颐而放弃科举考试;朝廷征召他,他 祭祀老师之后才上路。 B尹焞德才兼备。户部尚书梅执礼等人认为

34、,在学问和品德方面,近年招揽 的士人没有能超过他的。 C尹焞淡泊仕途。他多次受到举荐和征召,但屡次推辞,皇上认为他“恬退” 而授予“处士”之号。 D尹焞反对议和。金人遣使议和,他上书朝廷并致信秦桧,直言陈述和议的 危害,但都没有得到回复。 答案答案 C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皇上认为他“恬退”是在授 予“处士”之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使焞韬藏国器,不为时用,未副陛下侧席求贤之意。(5 分) 译文: (2)不识陛下未尝深谋而熟虑乎,抑在廷之臣不以告也?(5 分) 译文: 答案答案 (1)致使尹焞隐藏了治国才能,不能被朝廷任用,不符

35、合陛下急切求贤 的本意。 (2)不知道是陛下未曾深入谋划仔细考虑呢,还是朝中的大臣没有把其中的利 害告诉您呢?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关键词为 : “韬藏” ,隐藏 ; “国器” , 治国才能;“副” ,动词,符合;“侧席” ,急切,指坐不安稳,形容求贤心切。(2) 关键词为:“不识” ,不知道;“抑” ,连词,或者、还是;“以” ,介词,把;“以” 的宾语省略。 参考译文 尹焞字彦明。年少时拜程颐为师,曾参加进士考试,发出的策问有诛杀元祐 党人的议题,尹焞说:“唉,还可以凭借这求得俸禄吗!”没有答题就走了出来, 告诉程颐说:“我不再参加进士考试了。”于是尹焞终身不再参加

36、科举考试。 靖康初年,种师道推荐尹焞,说他德行高尚,可以安置在皇帝身边以备劝勉 讲论,皇帝将他召到京城,但他不想留下,皇帝赐号“和靖处士” 。户部尚书梅执 礼等人联合上奏:“河南平民尹焞做学问穷究事物的根源本质,品德具备中正平 和的特点, 近年招募延揽的士人没有能够超过他的。 朝廷特意征召, 却只是赐号 处 士让他回去,致使尹焞隐藏了治国才能,不能被朝廷任用,不符合陛下急切求 贤的本意。祈望皇上对他特别加以赏识提拔,来抚慰士大夫的愿望。”皇上没有 回复。 第二年,金兵攻陷洛阳,尹焞全家被害,尹焞昏死而后又苏醒,门人把他抬 到山谷中才得以幸免。绍兴四年,他停留在涪州。涪州,是程颐研读周易的 地方

37、, 他开辟了三畏斋来居住, 周围的人都不认识他。 侍读范冲举荐尹焞代替自己, 授为左宣教郎,尹焞称病辞谢。范冲奏请赠给尹焞五百金作为路费,派遣漕臣拿 着诏令到涪州亲自送他启程。 绍兴六年, 他才开始上路, 写文章祭拜程颐之后才走。 宋高宗赵构渡江南迁,这时赵鼎已经离任,张浚独自做宰相,递上奏章举荐 尹焞,说他的学问修养有远超时人的地方,请求下令江州的守臣迅速将他从水路 送到京城,尹焞又一次称病辞谢。皇帝说:“尹焞可说是安于退让啊。”下诏让 他做秘书郎兼说书,催促他启程,尹焞才入朝进见就职。不久,尹焞称病告假, 授予代理礼部侍郎兼侍讲。 这时金国派遣张通古、萧哲来与宋朝议和,尹焞上奏章说:“我看

38、到本朝遭 遇辽、金战祸,自古以来未曾听闻,中原地区没有能人,以致奸滑之徒作乱。如 今又要进行和议,那么人心将一天天远离。不知道是陛下未曾深入谋划仔细考虑 呢,还是朝中的大臣没有把其中的利害告诉您呢?”又给秦桧写信说:“现在北 国使臣就在朝堂之上, 天下人忧虑愤恨, 如果和议一旦达成, 他们一天天更加强大, 我们一天天更加疲弱,日渐被剥削,天下有沦为夷狄之地的危险。天下人痛心怨 恨深入骨髓,金人如狼虎一般贪婪侵夺的本性,不言而喻。天下人正把这件事寄 希望于您,希望有办法改变现状,哪里料到已经这样做了。太严重了。”他的奏 章和信都未获回复,于是尹焞坚决辞却了新的任命。请求告老还乡,转任一个官 职后

39、退休。绍兴十二年,尹焞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崇义里滞雨 李贺 落漠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注 南宫:尚书省,诗中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投的吏部。签筹:古代 报时用的竹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歌以“谁家子”引出,仿佛是自问之语,实则包含着诗人极度的忧愤。 B诗人虽处于人生壮年,但由于长期漂泊,思乡之愁已使自己头发花白。 C“瘦马”以下四句由直接抒情转入景物描

40、写,笔触细致,紧扣题目“滞雨” 行笔。 D遥望南宫,旧帘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虚实结合,意境幽 静冷寂。 答案答案 B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B.“思乡之愁已使自己头发花白” 不正确, 诗中说的是“梦泣生白头” ,意思是诗人梦见自己满头白发,不禁暗自悲泣,并不 是诗人真的已经满头白发了。故此题答案为 B。 15该诗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答案答案 诗人客居他乡,心中满怀忧愤,枕着剑匣入眠,在梦中驰骋沙场, 实现了封侯之愿。寄托着诗人投笔从戎、立功封侯的渴望和对远离家乡、遭遇 人生坎坷的忧愤。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含意的分析能力。这类题目解

41、答时一般要结合诗人身 世追求和诗歌的写作背景来分析。 首先解说句子含意, “忧眠枕剑匣, 客帐梦封侯” 意思是诗人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梦中实现了封侯的愿望。然后体会句子蕴 含的情感,“忧” ,表明诗人内心充满忧愤之情;“客” ,表明诗人此时客居他乡,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枕剑匣”“封侯”则表明诗人有投笔从戎的愿望,并且希 望能够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梦”却表明,诗人的愿望只能在梦里实现,再结合 上文分析,可知表达出诗人对人生坎坷的愤懑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42、这与出师表 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诗 “ , ” ,从植物的变化写出早春的景 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 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 答案答案 (1)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 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 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 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 )但秉承 的文明理念、拥

43、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 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的 一些基本特点,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 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 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 ,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 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 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

44、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 , 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B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C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D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答案答案 C 解析解析 亘古不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亘古不变: 从古到今,永不改变。语境强调的是“气质” ,不存在是否绝灭,故第一空选“亘 古不变” 。朴素无华:指人的朴素朴实。质朴无华:指人或物的内在的气质特点。 此句想表达石头的特点, 故第二空选 “

45、质朴无华” 最为恰切。 “休戚相关” 和 “息 息相关” 区别在于, “息息相关” 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 可以指人, 也可以指物 ; “休 戚相关” 适用面比较窄, 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 集团、 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 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文中强调的是摩崖的内容与形式同环境的关系, 应选“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发扬长处,避开短处。相得益彰:两者相互配合 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此句想表达石头和纸张各自发挥自己 的长处,故应该填写“扬长避短” 。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

46、许多不同 的样式。 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 发明了。 C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组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 样式。 D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 样式。 答案答案 D 解析解析 A话题不一致,上句主语是“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 ,下句主语变 成了 “中国人” ; B.被字句的使用使上下句句式不一致 ; C.根据文意, 本文是在讲 “石 头上的书法” ,“石头”与“书法”是结合为一的,而不是机械的组合,所以,应 该是“石头与书法”的“结合”而不是“组合” 。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

47、的一项是(3 分)( ) A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 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 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 文字相抵抗的书写形式。 D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抗衡纸张上的文 字的唯一书写形式。 答案答案 B 解析解析 A 中途易辙, “青铜文明” 缺少谓语陈述, 下句却又开始了新话题。 “青 铜文明” 前要加上 “在” 。 C.搭配不当, “抵抗” 修改为 “抗衡” 。 D.语序不当, 将 “唯 一”

48、放置在“可以”前面。 20下面是一位高三同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自荐信(节选),信中有五处不当,请 找出并作修改。(5 分) 自荐信 尊敬的学校领导、考官: 你们好!我是学校 2016 级应届毕业生,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 出时间审视我的材料;我十分希望能够通过贵校自主招生考试进而实现在贵校学 习的梦想。 从小到大听见无数周围人对贵校的溢美之词,更加深了我对贵校的印象,所 以我十分希望能够进入贵校的专业学习。 展望过去, 期望将来。 如果能进入贵校学习, 我希望能使自己收获真挚的友情, 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从而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提升。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9 年月日 答: 答案答案 “审视”改为“审核” ;“进而”改为“从而” ;“无数周围人” 改为“周围无数人” ; “溢美之词”改为“赞美” ; “展望”改为“回顾”或“回 首”“回望” 。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及准确的能力。作答本题,考生需要先明晰这 是一封自荐信,要紧扣“自荐”的特质。在语言表达上,涉及对方的表达,尽量 多用敬辞;涉及自身的表达,则应恰当运用谦辞。“审视”意为仔细地看,而 此处语境为审查核对材料,因此应改为“审核” 。“进而”意为继续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