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能力测评卷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37946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75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能力测评卷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能力测评卷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能力测评卷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能力测评卷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能力测评卷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能力测评卷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第一单元能力测评卷 Word版含解析.pdf(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能力测评卷 对应学生用书 P19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谈谈现代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 “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 “发现” ,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 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 ,具有划时代 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 : 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 , 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 立言”变为“表现自己”

2、,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 ; 同时, “文章” 上升为 “文学” , 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 “审美品位” 。 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 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 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郁 达夫所说的“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 那个活生生的 “自我” 。 在郁氏看来, 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 “自 叙传” ,散文当然更不例外。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 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 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 ,还有林

3、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 ,指 的也都是这种“自我” 。 散文是一种 “实” “虚” 结合, 因 “实” 出 “虚” 的艺术。 所谓 “实” , 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 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之中,他 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 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 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 ,是构筑 整座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 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 。在这里, “真实” 是绝对的要求。 其记写应准确无误,

4、 取信后世, 力戒虚构编织, 矫情伪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 ,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 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 ,是不可率性改动的。 散文需要写“实” ,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 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 大胆进发, 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即是写 “虚” 。 写 “虚” , 又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 外的路,主“理” ,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 胜杂文、 随笔等走的即是此路 ; 二是在 “人类自身” 的观照上着力, 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 ,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

5、以情感的明 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即是此路。 (有删改) 1下列对“现代散文”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郁达夫认为现代散文是作家心灵的真实流露,它比以前的任何 散文都更能体现作家的个性。 B现代散文以白话代替了文言,在文字形式上实现了大的变革, 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 C现代散文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使散文这种文体获得了 思想的大解放而走向辉煌。 D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发现,使现代散文不 再只是“代圣贤立言”的文章。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张冠李戴,由 原文第一段可知,“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是由于散文在内容上 对“

6、自我”的发现。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散文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既要建立在作家的生活基础之上, 又要写出作家的情感、精神。 B现实生活是作家营造精神家园的基石,散文应该真实地表现这 种生活,而不能矫情、虚构。 C 散文的用意是表现出人的精神感悟和情感世界, 并以此打动人, 所以写实并不是散文的终极目的。 D杂文和随笔着力于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散文则着力 于表现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曲解文意,艺 术散文观照的是“人类自身” ,而不只是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3 分

7、)( ) A现代散文由于对“自我”的肯定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先秦 之后的古代散文却完全淹没了自我,是没有“心”的应时之作。 B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的“自叙传” ,因而 他的散文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 C只有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才会深沉动人,这样 的文章虚实结合,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 D现代散文之所以广受读者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作家能 依据“纪实性”原则,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挚的感情。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主观臆 断,由原文“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和“比从前 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可知

8、,中国古代散文也有“自我”存在;B.过 于绝对,“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错;C. 以偏概全,“只有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才会深沉动人” 错,在“人与社会”关系上着力,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的散 文一样可以动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海棠花未眠 刘荒田 清晨六时,静,连鸟声也不好意思霸占整个郊野,只在栅栏上抛 下几声啾啾,那是小山雀。也许是因为两只虎皮鹦鹉没来的缘故,浑 身碧绿的夫妻不必嚷嚷,单是在桉树丛中起起落落,就搅出一个小规 模的雨声簌簌的世界。松鼠照例连表演空中走电线时也不制造声响。 被松鼠一路咯吱的电线

9、反而忍不住,要变作风里的琴弦。门前的小小 风铃闷声不响,风太弱了。 今天是倾倒垃圾日,我把垃圾桶推到马路旁边去,过了中午,垃 圾车会开来,伸出机械臂,把一个个塑料桶清空。我的天!垃圾桶隆 隆滚过,我制造了类于大型载重汽车碾过的音效! 其实寂静并非从此刻开始。我也早就“自然醒”了,那时才四点。 随后,静由尚笼罩鱼肚白的远山蜿蜒而来。我在灯下读川端康成散文 花未眠 ,开头一段:“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 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入睡了。凌晨四点醒来, 发现海棠花未眠。”于是研究起花的睡眠来。 按川端康成在此文的界定,花开曰“醒” ,海棠之外,“有葫芦花 和夜来香,也有

10、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 那么,何谓“睡眠”?众所周知的例子是睡莲,睡眠时花瓣向上竖起, 闭合。白天盛开,是绝美的娇媚。查网上资料,川端康成指为“昼夜 绽放”的合欢花,作息时间和人类类似,白天“醒”时叶子上的小叶 都舒展平坦,夜里就寝,小叶片成双结对地折合,酷似含羞草。蒲公 英也这般。我愿意加入文学的因素,在川端康成的海棠花瓣洒上凌晨 的露珠,露珠在星光或者晨曦里闪烁,这就是睁得溜圆的璀璨眸子。 如此这般,“未眠”的花就神采奕奕了。当然,上述“睡”态是我们 的肉眼可以见到的,如果拿上仪器作精密的检测,花朵睡与醒,表征 肯定更多。据说有的花入睡后叶子的温度不一样,有的花爱午

11、睡。 问题来了,对大多数花而言,开放就是“未眠” ,那么,“睡眠” 就成为伪命题。我今天在推垃圾桶之前,特地到后院去查看了。雪白 的波斯菊从来没“睡”过,金黄的满天星,嫣红的虞美人和紫色的芍 药也是。扶桑的花信已过,乌黑的枯瓣不是委地,就是粘在枝桠,它 们长睡不醒。那么,多情苏东坡为海棠花而写的“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红烛照红妆”是多此一举了。而所谓“海棠春睡” ,干脆是形容杨 贵妃的惺忪之态的,和花的作息毫无干系。我从网上找出几幅“海棠 春睡图” , 连巨匠张大千之作在内, 左看右看, 找不出睡和醒的区别来。 我既缺艺术的悟性,又没经植物学的专业训练,平庸之眼只及平面和 表层。只是,如我这般

12、归类为“凡俗”的人,也许占了世间多数。川 端康成“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一句,换为凌 晨一点,下午五点,任何钟点,都不成问题,直到花瓣委地。 我毫无诗意地和垃圾桶打交道时, 一脑子依然是花的 “睡醒之辩” 。 从马路旁边往回走, 瞥见左边人家的前院, 木樨树下, 一朵白色花飘落, 如此巨大,吓我一跳,定睛看,是一只白腹鸟从枝下飞下,姿势过分 舒徐,引起我的误会。美丽的误会!鸟当了一回山寨版木樨花。同理, 凭借好风,花也能够冒充飞鸟。如此说来,过分计较花的“睡眠” ,未 必不是多事。 (人民日报 海外版)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13、A这篇散文叙事自然,抒情真诚,议论率真,谈古论今,托物言 志,写出了自己的生活虽没有诗意,却努力追求诗意的过程。 B文章第一段运用比拟、衬托的手法,既凸显了凌晨六点郊野的 静,又描摹出寂静之下万物的生趣,笔触细致,富有诗意。 C文中反复出现的垃圾桶和未眠的海棠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 出了现实生活的无奈,花的“睡醒之辩”只是艰辛生活的调剂。 D 文章第五段例举了波斯菊、 满天星、 虞美人等一连串从未 “睡” 过的花,从科学的角度否定了花“睡眠”这个命题。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基本能 力。A.“托物言志”错,文中作者是用大量笔墨探究花的“睡醒之辩” , 并没有

14、托物去写情写意;写出了“自己的生活虽没有诗意”错;作者 用大量笔墨探究花的“睡醒之辩”的过程本身就是追寻诗意的过程。 C.“花的睡醒之辩只是艰辛生活的调剂”错,文中并未体现作者 生活艰辛。D.“从科学的角度”错,由原文第五段“开放就是未 眠特地到后院去查看了”可知,这只是作者自己理解的角度。 5文章结尾写道:“如此说来,过分计较花的睡眠 ,未必不 是多事。”这句话有怎样的意蕴?请结合文本分析。(6 分) 答: 答案 作者认为过分计较花的“睡眠”是多事之举。(2 分)花的 “睡”与“醒”有自己的作息规律,川端康成笔下的“花未眠”是一 种文学化的表达,与海棠花是否真的未眠无关。(2 分)生活中能否

15、发 现“花未眠”之类的现象取决于人是否有诗意,而不在花本身的“睡” 与“眠” ,所以,不必过分计较花的“睡眠”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 能力。解题时,要先将句子的表层含意说出来,再结合文本去分析。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作者认为过分计较花的“睡眠”是多事之举。再结 合文本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文本中,花的“睡”与“醒”有自己 的规律,川端康成笔下的“花未眠”与海棠花是否真的未眠无关,而 作者去探究花的睡眠只是因为他对诗意的追求。 6文章以“海棠花未眠”为题,为什么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作者 探究花的“睡醒之辩”?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6 分) 答: 答案

16、从结构看,“海棠花未眠”是文章行文的线索,整篇文 章围绕作者读川端康成散文花未眠所思所感展开。从内容看, 探究“海棠花未眠”是行文的重点,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探究花的“睡 醒之辩” ,表现的是自己对“海棠花未眠”的理解。从主旨看,“海 棠花未眠”暗含主旨,代表的是对诗意生活的追寻,作者用大量笔墨 探究花的“睡醒之辩”的过程恰是迫寻诗意的过程。(每点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仔细阅读文本, 从结构、内容、主旨等方面思考作答。从结构上看,第 3 段“我在灯 下读川端康成散文花未眠于是研究起花的睡眠来” ,可知作者 读川端康成散文花未眠之后对“花的睡眠”有所思考和感触, “

17、海棠花未眠”是作者行文的线索;从内容上看,用大量的笔墨探究 花的“睡醒之辩” ,是具体写自己从“花的睡眠”中得到的思考和体会 到的感触;从主旨上看,第 6 段“我毫无诗意地和垃圾桶打交道时, 一脑子依然是花的睡醒之辩” ,可知作者探究花的“睡醒之辩”为 生活增添了诗意,表现了作者对生活诗意的追寻,从而暗含了文章主 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怀念陆蠡 陆蠡因为留下了海星 竹刀 囚绿记三本散文集,翻译了 不少外国书籍,而被誉为“绝代散文家” 。他更是一位崇高的爱国主义 者。1938 年,卢沟桥事变第二年,陆蠡来到已沦为“孤岛”的上海, 主持上海文化生

18、活出版社工作。他坚持斗争,出版了大量洋溢着爱国 主义激情的抗日书籍,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注意。1942 年 4 月 13 日,上 海中央巡捕房和法租界巡捕房联合派人到出版社,拿着陆蠡的照片, 指名要抓人。这时陆蠡恰好外出,巡捕们便入内翻箱倒柜大搜查,最 后带走了两个人和部分书籍。陆蠡回来后,为了营救被抓走的两位同 事, 找巡捕房交涉, 当即被拘捕, 不久转到日本宪兵队。 在日本人面前, 陆蠡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据说,有一次日本人提审陆蠡:“你 爱不爱国?”陆蠡坦然回答:“爱国。”又问:“你赞不赞成南京政 府(指汪精卫伪政府)?”他毅然回答:“不赞成!”再问:“依你看, 日本人能不能把中国征服?

19、”他断然答道:“绝对不能征服!”一字 一句,气壮山河。 后来, 陆蠡没有了音讯。 他的亲友四处寻找, 多方营救, 终属徒然, 他就这样在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似乎忘记 了这位杰出的天台人。但陆蠡在文学史上留下的业绩,不会因时间而 消逝。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陆蠡,重新认识他那带着浓郁乡土味的优美 散文和独具个性的人格魅力。 据说,陆蠡从小便显示出不同凡响的聪慧,有神童之称。7 岁时, 县知事到学堂视察, 命陆蠡作文, 他面无难色, 略作思索, 便提笔成文。 知事阅后,大为赞赏,当即掏出随身携带的所有银元,奖励陆蠡,一 时传为佳话。后来知事升至台州府任职,便向陆蠡父亲提出带陆蠡到

20、台州府读书。陆蠡 12 岁时,又由耶稣堂一位姓邵的先生带到杭州教会 学堂惠兰中学补习英语。第二年,跨越初中,直接考入之江大学附属 高中部。从此,陆蠡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以后,陆蠡相继进 入杭州之江大学、上海国立劳动大学读书,完成学业后先后在福建泉 州平民中学、上海南翔立迭学园、临海回浦中学任教,后来再到上海 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 在走南闯北的二十多年里,陆蠡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散文,这些散 文表达了他向往光明、追求快乐的美好理想。在三十年代的散文家中, 陆蠡的散文最是奇丽明朗,清新可诵。他的散文有许多写到故乡的山 水, 是天台山的神秀山水给了他聪慧和灵气。 故乡的山水、 童年的回忆, 一直是

21、他创作的源泉。写到故乡,陆蠡的笔端总是满蘸着深情。 陆蠡是一个地道的天台山人,他的血脉中涌动着天台山人特有的 激情, 这不仅体现在他的散文中, 更体现在他的为人品格上。 忠诚善良, 讲义气,富有正义感,不趋时媚俗,有一副热心肠,为朋友可以赴汤 蹈火。天台人所应有的优点,在陆蠡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平时,陆 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只知默默耕耘。 但在关键时刻, 总是挺身而出, 即使是在日本侵略者的淫威面前。诗人柯灵说:“他不趋时,不阿俗, 切切实实,闭门劳作,殷勤地献与世人。他是淳朴的,一个地道的山 乡人。这点淳朴使他在品格上显得高,见得厚,也正是他能默默地为 祖国献出生命的根基。”在他失踪以后

22、的半个多世纪中,许多熟悉或 者不熟悉他的人,一直不停地写纪念文章,最为敬仰、最为赞道的是 他的崇高心灵和无私品格。巴金先生在怀念他的文章中深情地写道: “我认识不少人,好的和坏的,强的和弱的,能干的和低能的,真诚 的和虚伪的,我可以举出许多许多。然而像他这样有义气、无私心, 为了朋友甚至可以交出生命,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我却见 得不多。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他可 以当之无愧。”这样的评价,可能在巴金先生的一生中再也没有献给 过第二个人了。 陆蠡虽然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伟人,但他是一个真正有骨气的天 台人,他以自己 34 岁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 。

23、我们 的时代需要陆蠡的精神,需要陆蠡那样的硬气和实干,需要那种知难 而上、百折不挠的信念。陆蠡的精神和他留下的绝妙文章,任何时候 都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与陆蠡的成就和历史地位相比,我们对他 了解得太少,宣传得太少,研究得太少。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应该 由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文章有删改) 7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日本人审问陆蠡时,陆蠡的表现是“坦然”“毅然”“断然” , 他态度明朗,回答斩钉截铁,正义凛然,一字一句,可谓气壮山河。 B陆蠡被巡捕房拘捕之后,不久便被转到日本宪兵队。后来,亲 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终无陆蠡音讯。他应该是死于日寇的屠刀

24、下。 C巴金对陆蠡有很高的评价,他对比了自己所认识的很多品德、 才干各异的人,认为像陆蠡这样有义气、无私心的人,再无第二个了。 D在陆蠡 34 年短暂的一生中,他经历了从求学、任教、主持出 版社工作到牺牲狱中的历程,用他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 “人” 。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曲解文意,原文第 五段巴金的原话是“见得不多” ,不是“再无第二个” 。 8陆蠡的“硬气”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5 分) 答: 答案 思想进步,坚持斗争。在沦为“孤岛”的上海,主持出 版社工作, 坚持斗争, 出版了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抗日书籍。 营救同事, 挺身而出。 在得

25、知同事被巡捕抓走后, 直接去找巡捕房交涉。 针锋相对,毫不畏惧。面对日本人的逼问,陆蠡直面回击,表现出大 无畏的英雄气概。(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5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陆蠡在沦为“孤岛” 的上海,主持出版社工作,坚持斗争,出版了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激 情的抗日书籍,这说明他思想进步,有硬气。他在得知同事被巡捕抓 走后,直接去巡捕房交涉,挺身而出,营救同事,这也是硬气的表现。 他面对日本人的逼问, 直面回击, 针锋相对, 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也是硬气的表现。 9有人说是陆蠡优美的散文打动了读者的心,使他留名青史;也 有人说是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读者,使他成

26、为人们永远怀念的人。你 认为呢?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4 分) 答: 答案 观点一:是陆蠡优美的散文使他留名青史。散文的内容: 多为故乡山水、童年回忆。散文的情感:字里行间无不涌动着他特 有的激情和深挚的眷恋。散文的主旨:表达了向往光明、追求快乐 的美好理想。散文的风格 : 奇丽明朗,清新可诵,充满乡土气息。(4 分) 观点二:是陆蠡的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人们永远怀念的人。富有 正义感,充满爱国热情。面对巡捕,面对日本人,他充满大无畏的英 雄气概。忠诚善良、淳朴厚道。他所保有的一个地道山乡人的本质, 是他能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根基。热心肠,讲义气。挺身而出,营救 同事, 不惜牺牲生命。

27、默默耕耘, 注重实干。 沉默寡言, 不趋时媚俗, “闭门劳作,殷勤地献与世人” 。(4 分) 观点三:人们永远怀念陆蠡,既是因为他的优美散文,又是因为 他的人格魅力。(理由见观点一、二处,4 分)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试题,答案并不唯一,可以选择题干 中两种观点中的一种,也可把题干中的两种观点综合起来作答。若认 为是陆蠡优美的散文使他留名青史,可从陆蠡散文的内容、主旨和风 格方面分析。若认为是陆蠡的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人们永远怀念的人, 可从其富有正义感,充满爱国热情,有充满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的方面; 忠诚善良、淳朴厚道等的方面;热心肠,讲义气,能挺身而出,营救 同事的方面;默默耕耘,注重实干等

28、方面分析。若认为是既因为他的 优美散文,又因为他的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人们永远怀念的人,则可综 合上面两种观点回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也。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 及长, 谲诡多计略, 膂力过人, 尤善骑射, 州里少年皆附之。 侯景之乱, 忠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每战却敌。 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 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 署忠为巴陵太守。 华皎之举兵也, 忠预其谋。 及皎平, 高宗以忠先有密启于朝

29、廷, 释而不问。 五年, 陈军北伐, 忠将兵出西道, 击走齐历阳王高景安于大岘, 逐北至东关, 克其东西二城。 进军蕲、 谯, 并拔之。径袭合肥,入其郛。进克霍州。以功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 复县侯,邑五百户。十一年,加北讨前军事,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步 骑趣淮南路。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 南将军给鼓吹一部入为领军将军,加侍中,改封梁信郡公,邑三千户。 出为吴兴内史,加秩中二千石。 及隋兵济江,忠自吴兴入赴,屯军朱雀门。后主召萧摩诃以下于 内殿定议,忠执议曰:“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 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待春水长, 上江周罗

30、殉等众军,必沿流赴援,此良计矣。”众议不同,因遂出战。 及败,忠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 信之,敕忠出部分。忠辞云:“臣处分讫,即当奉迎。”后主令宫人 装束以待忠,久望不至。隋将韩擒虎自新林进军,忠乃率数骑往石子 岗降之,仍引擒虎军共入南掖门。台城陷,其年入长安,隋授开府仪 同三司。卒,时年七十七。 (选自陈书任忠传 ,有删节) 注 郛:音 f,古指外城。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 军/给鼓吹一部/ B 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

31、 军给鼓吹一部/ C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 将军/给鼓吹一部/ D 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 军/给鼓吹一部/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大 意,然后再根据名词、动词或句中表停顿的词来判断即可。“忠”为 人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 A、C 项;“镇南将军”为官职名, 作“进号”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 B 项。选 D 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乡党,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 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B路,

32、中国古代一种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或地区;如辛弃 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 “烽火扬州路” 的 “路” 就是这个意思。 C“邑”和“秩”都是古代帝王对有功的臣子的赏赐,其中“邑” 属于赏赐给臣子的禄米粮食,“秩”是分封给臣子的封地。 D太守,官名,秦置郡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 政长官,隋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宋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明清 时专指知府。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邑”是赏赐给臣子 的封地,“秩”是禄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侯景作乱,任忠随主帅击败叛军和土匪的攻击,为坚守国土、 收复京城

33、立下汗马功劳,被皇帝授予荡寇将军的头衔。 B陈朝军队北伐,任忠从西路出击,击败历阳王高景安,将其追 赶到东关,因为有功被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赐邑五百户。 C隋军渡江南侵,任忠主张坚守,不宜出击,等待敌人粮断援尽, 我军后援到达,一定会打破敌军。但众人没有采纳任忠的建议,仓促 出战,导致失败。 D任忠向后主表示出城部署好军队后就立即迎接后主,结果任忠 向隋将韩擒虎投降,并带领韩擒虎的军队一起进入南掖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等待敌人粮断援尽”表 述错误,原文第三段是“断寇粮运” ,不是等待敌人粮食断绝,而是派 遣水军主动截断敌军粮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34、成现代汉语。(10 分) (1)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5 分) 译文: (2)忠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 信之,敕忠出部分。(5 分) 译文: 答案 (1)任忠小时候失去父亲,低微贫贱,不被乡里人所看重。 长大后,他狡诈多变,有许多计策谋略,体力过人。(得分点:孤微, 失去父亲,低微贫贱;为所,被动句;谲诡,狡诈;膂力, 体力。每点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2)任忠说:“陛下只有准备船只,向上游靠拢众军,我誓死侍奉 保卫陛下。”后主相信了任忠,命令他出宫部署安排。(得分点:就, 向靠拢;奉卫,侍奉保卫;敕,命令;部分,部署安排。每

35、点 1 分, 语句通顺 1 分) 日积月累 文言实词: 1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 2膂力过人 3忠坚戍晋熙,旋复京 4忠预其谋 5逐北至东关 6率众步骑趣淮南路 7客贵速战,主贵持重 8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 9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 文化常识: 1乡党 2路 3秩、邑 参考译文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是汝阴人。任忠小时候失去父亲,低 微贫贱,不被乡里人所看重。长大后,他狡诈多变,有许多计策谋略, 体力过人,尤其擅长骑射,州中的少年都归附他。侯景作乱,任忠率 领同乡几百个人,跟随晋熙太守梅伯龙在寿春讨伐侯景大将王贵显, 每次战役都击败敌人。当地人胡通聚众入侵抢劫,任忠与主帅梅思立 合力讨伐平

36、定胡通。恰逢京师陷落,任忠坚守晋熙,不久光复京师。 侯景之乱平定后,(任忠)被皇帝授予荡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为王,命任忠为巴陵太守。华皎起兵,任忠参与策谋。 等到华皎之乱平定的时候,高宗因为任忠在华皎叛乱前有密奏送达朝 廷,便放(了他)而没有问罪。五年,陈朝军队北伐,任忠率领兵马从西 道出发,在大岘击退齐历阳王高景安,追击败军直到东关,攻克他东 西两座城。 进军蕲、 谯, 并将它们都攻下了。 径直偷袭合肥并攻进外城。 又进军攻占了霍州。(任忠)凭借功劳被授予员外散骑常侍,并被封为安 复县侯,赏赐采邑五百户。十一年,任忠被加封为北讨前军事,并封 号为平北将军,率领各路步兵和骑兵前往淮南路。周朝派

37、遣王延贵率 领军队为援军,任忠大破敌军,生擒王延贵。后主即位,加封任忠为 镇南将军,供给一部鼓吹乐队。后入朝担任领军将军,加封为侍中, 又改封为梁信郡公,赏赐采邑三千户。后来出京做吴兴内史,加封为 秩中俸禄二千石。 等到隋兵渡过长江,任忠从吴兴入朝,军队驻扎在朱雀门。后主 召见萧摩诃以下大臣在内殿议事,任忠坚持说:“兵家认为客方与主 方形势是不同的,客方看重快速作战,主方就要看重持久稳重。我方 应该暂且增加兵力坚守宫城,派遣水军分别向南豫州和京口道,断绝 敌人运输粮草的通道。等到春天江水涨起来,上游周罗殉等各路人马 一定会沿江来援助(那时出击一定获胜),这是好的计策。”大家商议不 赞同他的意见

38、, 于是出战。 等到失败后, 任忠说 : “陛下只有准备船只, 向上游靠拢众军,我誓死侍奉保卫陛下。”后主相信了任忠,命令他 出宫部署安排。 任忠推辞说 : “等我把事情处理完毕, 立即迎接陛下。” 后主命令宫人准备好行装等待任忠,等了很长时间没到。此时,隋将 韩擒虎从新林进军,任忠就率领几个骑兵去石子岗投降他,并带领韩 擒虎的军队一起进入南掖门。皇城被攻陷,这一年任忠又攻入长安, 隋朝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不久病逝,享年七十七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

39、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 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五 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庾信:南北朝时南朝人, 文学家。历经侯景之乱。奉命出使北朝时,国土沦丧,被强留北朝, 永别江南。坎坷的生活使其出使前后的思想、创作发生变化。 14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 在东北方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 耸入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 绕的山中。

40、 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飘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 之意,又是借滞留异域的古人词客庾信来咏怀。 D尾联引入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 途多舛,没能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对 尾联理解有误,尾联庾信的典故是说他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 之感, 到了暮年一改诗风, 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 常发乡关之思, 其忧愤之情感动 “江关” , 为人们所称赞。 而非因 “没能少年成名” 而 “最 萧瑟” 。 1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分) 答: 答案 抒发了作者飘

41、泊流离的身世之感。暗寓自己的乡国之 思,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对庾信的凄凉身世表达了 深切的同情,并以庾信自比,抒发自己人生失意之感。(每个要点 2 分, 共 6 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清诗歌的核心思想尤其是诗歌蕴含 的核心内涵,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 南天地间”抒发了作者飘泊流离的身世之感;从“庾信平生最萧瑟, 暮年诗赋动江关”可以看出作者对庾信表达一种同情,暗示自己人生 失意;“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通过描写自己生活在三 峡一带已有多年,表明自己思念家乡。 白话诗歌 战乱之

42、际,我在东北方一带颠沛流离;辗转入蜀,更是居无定处 飘泊西南。三峡楼台高耸,似要遮住日月;湘贵交界,我与身穿五彩 衣服的五溪夷人共居同住。羯胡之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信赖;滞留异 域的词客哀叹时局动乱,不能回归故里。庾信一生处境最是凄凉寂寞, 他的晚年诗赋发乡关之思忧愤之情,轰动江关,传之千里。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 一联采用拟人化描写,表达了对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由衷的喜爱之情, 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 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 (3)陶渊明桃花

43、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两句是: “ , 。” 答案 (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3)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第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 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中国政府再次公布了“中国制造 2025”规划,中国智能制造正 迎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对于制造业来说,可谓机不可失,时 不我待。 各地公安机关联合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犯罪分 子如涸辙之鲋,惶惶不可终日。 在我的中学生活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的教导在我 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鼓励,带我走出迷茫。 报道

44、上说张爱玲身无长物,居所非常简单,没有家具、没有床, 她睡在活动铺盖上面。死后多日,发现她的警察说:“不记得她房子 有什么家具,只知道到处有很多纸张文件。” 斯坦利说,平均而言,每一位百万富翁作为一名学生时的考试 成绩都达不到许多名牌大学的分数线。另外,他们在大学时的成绩也 并不是出类拔萃的。 物质生活水平的确比过去提高了许多,这一定程度上让许多家 长对孩子的愿望予取予求,长此以往容易使孩子缺乏耐心和吃苦精神。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时不我待 : “我 待”是“待我”的倒装,等待我。时间不会等待我们,强调要珍惜时间。 此处强调应抓住机遇,用在

45、此处不合语境。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 车辙里的鲋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此处不合语境。空谷 足音 : 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音信、 言论或事物。 此处使用正确。 身无长物 : 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贫穷, 没有什么财产。此处形容张爱玲的境况恰当。出类拔萃:才干实力 能力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 形容卓越出众, 不同一般。 此处使用正确。 予取予求 : 原指我只取我所要求的, 后用来指任意索取。 此处用于对 “孩 子的愿望”是错误的。对象误用。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朱自清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地抒发了他渴望自 由,想超脱现

46、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讲述了旧中国正 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B在郁达夫诞辰 120 周年之际,20 个郁达夫研究院的专家、学 者和郁氏家属齐聚在郁达夫的故乡富阳,围绕郁达夫与现当代文学及 纪念馆建设相关议题开展座谈。 C散文的生命,在于不管在什么时代,都可以读出永恒的价值。 几十年前的囚绿记 ,放在今天的“文化地球”中,应该被赋予全新 的现代价值。 D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 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 之道。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搭配不当, “讲述 足迹”不搭配, 将“讲

47、述” 改为“留下” ; B.有歧义,将“20 个”改为“20 名” ;D.结构混乱,“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句式 杂糅,可删掉“解决” 。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据 说 秋 季 北 京 的 天 是 最 蓝 的 , 蓝 得 好 似 澄 澈 的 海, 。 。 。 , ,那样的 天亲近寂寞和悠闲,那样的天被畸形的繁华和病态的喧嚣扼杀了。没 有了那样的天,北京的秋天就仅仅是一个表现在日历牌上的季节,使 生活在用空调制造出来的暧昧温度里,很少出门的人忘记了它。 但我在北京生活这些年里,几乎没有感受到上个世纪里那些文 人笔下的北京的秋天里美好

48、的天 那样的秋天是与蚂蚁般的车辆和高入云霄的摩天大厦为敌的 如果天上有几朵白云,白云就像海上的白帆 那样的秋天是依附着低矮的房舍和开阔的眼界而存在的 如果再有一群白鸽在天上盘旋,鸽哨声声,欢快中蕴涵着几丝 悲凉,天也就更像传说中的北京秋天的天了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 连贯、 得体。 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 第一处填,对应前文的“海”排除 B、C 项 ; 第二处填,句式相同, 同时句子里出现了 “再” ; 第三处与前文形成转折, 应填 ; 第四处填, 对应后文的“那样的天亲近寂寞和悠闲” ;排除 A 项;选 D 项。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

49、文字语意完 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不论是文学性还是议论性的文章,都不能没有趣味,可一讲到趣 味,最现成的观念就是情趣。人们误以为趣味就只有情趣,殊不知, 。情趣,只是一宗,除此之外, 。这样的三分法,是机械的。 其实,在许多情况下,三者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有时是情趣与 智趣交融,有时是情趣与谐趣统一。情中有智,智中有情,情智交融。 如果光是从情感的角度来看, 。 答: 答案 趣味无限丰富(或:趣味绝不单一/趣味丰富多彩/趣味种 类很多) (至少)还有智趣和谐趣 显然是片面的(或:是不够全面 的/是有失正确的)(每句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情境补写的方式 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