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自治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合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雅的产生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雅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礼为衡量的标准。而只有雅的观念产生,雅乐与俗乐之间才开始真正有了区分。在雅乐的生产过程中,“艺术加工”有着重要的作用。雅乐有些是专业艺人的创作,有些却是对俗乐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俗乐”的概念,是依“俗”的原始含义经过漫长的发展衍变而自然形成的,期间没有经过刻意的艺术加工,因而保留的原始的、民间的东西多一些。如果俗乐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与改造,能够遵从礼的规范,就变成了雅乐。如诗经中
2、的国风,很多都是乡间的俗乐,但它们经过乐官的加工后,就成为能在正式场合演奏的雅乐了。对俗乐的艺术加工,实际上涉及材料选择、金属铸造、丝竹加工、协调音律、乐曲创作、舞蹈编排,以及最后的审查、修订等诸多生产领域与环节。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与社会分工程度,加工才能顺利进行。可以说,只有社会分工的出现,才使得从事精神生产的人脱离了物质生产,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专业的精神生产,并因此而具有了很高的专业文化修养。如“大师”“乐师”等专职乐官的出现,就使得音乐的生产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同时也为雅乐的艺术加工活动提供了专业的人才保障。而札记乐记:“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荀子王制
3、修宪命,审诛赏,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大师之事也。”更是从制度上为社会分工和艺术分工找到了依据。因此,在由俗到雅的音乐生产过程中,艺术加工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雅乐的生产过程中,由俗向雅的艺术加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艺术加工,一是间接的艺术加工。直接的艺术加工,就是针对音声、曲调、节奏、辞句等等所作的直接修改。如周代的乐官所进行的剔除邪音的工作,就是直接的艺术加工。间接的艺术加工主要表现在对不同方言的诗歌进行翻译过程中的加工。原来的作品,所用的语言可能是极为通俗的方言。但由于翻译者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在翻译作品时,会自觉地根据自己的修养,将通俗的言辞雅化,再呈现给贵族
4、统治者。这种加工,更多是依靠文人的自觉意识来雅化作品。如钱穆在中国民族之文字与文学一文中说:“鄂君子皙泛舟新波,越人拥楫而歌,鄂君不知越歌,乃召译使楚说之。此所谓越歌而楚说之者,其实即俗歌而雅说之者也。”可见,在雅乐的生产过程中,艺术加工是无时不在的,它是由俗向雅转变的关键因素。由于它的存在,俗乐可以转为雅乐。同时,雅乐中也可能会包括着俗乐。雅乐与俗乐之间这种复杂的相互包容关系,正是艺术加工得以产生并长久存在的原因。综上所述,由俗到雅的艺术加工在雅乐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经过了艺术加工的音乐不一定就是雅乐,但雅乐的产生,却一定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摘编自何涛“艺术加工”在雅乐生产过程
5、中的重要作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雅乐与俗乐真正开始有所区分,是在雅的观念产生之后,而雅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又以符合礼的规范作为衡量标准。B . 只有一部分雅乐来源于对俗乐的艺术加工,其他的雅乐则出自专业艺人之手,这些艺人在创作之初就已经考虑到礼的要求。C . 俗乐之所以能够较多地保留一些原始的、民间的东西,是因为它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并没有经过刻意的艺术加工。D . 大师、乐师等乐官的主要职责,是遵循艺术的规律,将采集到的乡间俗乐加工为能在正式场合演奏的雅乐。(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对俗乐的加工涉及诸多生产领域与环
6、节,这表明雅乐产生时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分工程度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B . 只有脱离物质生产,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专业的精神生产,从事音乐生产的人才能创作或者加工出雅乐。C . 雅乐的艺术加工活动需要那些具备专业文化修养的人才,而专职乐官的设立就为此提供了专业的人才保障。D . 如果要从制度上为社会分工和艺术分工寻找依据,可以参考礼记荀子等先秦时期留下的一些文献资料。(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经中的大雅小雅都是雅乐,就是一些原本源于俗乐的国风篇章,也通过乐官的加工成为了雅乐。B . 在周代乐官对俗乐进行的艺术加工之中,直接修政包括了剔除邪音的工作,这里的“邪
7、是相对于“礼”而言。C . 钱穆所谈论的“越歌而楚说之”从艺术加工的角度看属于间接修改,是指俗乐经由诗歌翻译的过程转变成了雅乐,即所谓“俗歌而雅说之”。D . 雅乐和俗乐并非泾渭分明,雅乐之中可能存在俗乐,俗乐可以转变为雅乐,艺术加工使得二者之间产生了一种复杂的相互包容关系。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5分)2. (11分) (2019高三上莱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七年春,擢山西提学佥事。未行,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有朝觐官赍册之奏。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
8、便。”彝宪大恚,与继咸互讦奏。帝不听,乃孑身赴任。十年,除湖广参议,分守武昌。以兵捣江贼巢兴国、大冶山中,擒贼首吕瘦子,降其党千余人。诏兼佥事,分巡武昌、黄州。击退贼老回回、革里眼等七大部于黄陂、黄安,筑黄冈城六千余丈。十五年,贼已陷武昌,左良玉拥兵东下。继咸遇良玉于芜湖,激以忠义。良玉即还,恢复武昌。廷议吕大器来代,继咸仍督屯政。大器、良玉不协,长沙、袁州俱陷,仍推继咸代之。甫抵镇而京师陷。福王立南都,颁诏武昌,良玉不拜诏。继咸致书言伦序正,良玉乃拜受诏。继咸入朝,高杰新封兴平伯。继咸曰:“封爵以劝有功。无功而封,有功者不劝。跋扈而封,跋扈愈多。”许之。因赴阁责可法不当封杰,士英嗛之。继咸既
9、与士英隙,所奏悉停寝。明年正月,继咸言:“省土木之功,节浮淫之费。戒谕臣工,后私斗而急公仇。请再下宽大之诏,解圜扉疑入之囚,断草野株连之案。”王降旨俞其言。江东人乃由是交口言继咸、良玉倡和,胁制朝廷。会都下又有伪太子之事,良玉争不得,遂与士英辈有隙。继咸疏言:“太子真伪,非臣所能悬揣。真则望行良玉言,伪则不妨从容审处,多召东宫旧臣辨识,以解中外之疑。”疏未达,良玉已反。继咸归,集诸将,遂约与俱拒守。继咸劝梦庚旋师,不听。继咸已为效忠绐赴其军。至明年三月,终不屈,乃杀之。(节选自明史袁继咸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
10、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B . 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C . 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D . 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进士,是在科举制度中由皇帝在宫廷中主持的最后一级考试殿试中的及第者。B . 伯,是一种官爵称谓。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C . 江东,古代所指
11、范围不一。文中的“江东”,指长江下游的南岸地区,亦可称为江左。D . 东宫,封建时代太子或皇帝嫡长子所居住的宫殿,可借指太子本人或皇帝的嫡长子。(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 . 袁继咸见识不凡,敢于直言。他敏锐地意识到了张彝宪关于朝觐官员登记注册的奏章可能会引诱天下人争做无耻之事,上疏进行批驳。B . 袁继咸善于用兵,破贼杀寇。他在湖北任职时,先捣毁了长江流域的贼巢并活捉贼寇首领,又击退了贼将老回回等七大部兵力的进攻。C . 袁继咸讲求大义,屡劝良玉。他用忠君报国的道理鼓舞左良玉,使左回师恢复了武昌;他还写信劝说不拜诏的左良玉接受福王的诏令。D . 袁继咸忠心为
12、国,多次谏诤。他多次给福王进言:要将封爵授予劝降有功的人;希望福王勤俭节约,宽大待人;恳请福王相信左良玉。(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器、良玉不协,长沙、袁州俱陷,仍推继咸代之。甫抵镇而京师陷。因赴阁责可法不当封杰,士英嗛之。继咸既与士英隙,所奏悉停寝。3. (8分) (2017高三下贵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西江月苏轼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注】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
13、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层霄:弥漫的云气。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B .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C .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
14、喧闹和生机。D . 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2) 请从表达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 4. (6分) (2019高三上遂宁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逍遥游中宋荣子已经达到“_,_”的境界,所以能认清物我,辨明荣辱,但庄子依然评价他“犹有未树也”。 (2) 行路难其一中“_,_”两句,连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3)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后,用“_,_”两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赞美锦绣山河
15、人才辈出。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5. (12分) (2019高二下扬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野草莓吉布鹰升妈妈松土的时候,找到了一只雏野鸡!听到这个消息,我乐不可支,情不自禁地拍掌,惊喜地跳起来。“雏野鸡要喂什么?”我问。“当然是喂小小的、白白的蚂蚁蛋,小蚯蚓和麦粒也可以。”尔果说。“要是我爸回来就好了。他可以帮我喂雏野鸡,也能编竹篓什么的,把雏野鸡放在里面多好。”我说。“关雏野鸡的竹篓我倒是可以给你编,不过养雏野鸡很辛苦。再说,你不是要跟你爸到外地读书吗?”“是啊可是,我想这儿的家。”“不过上学最重要。你看,像我这样的,想到县城读书都没有条件。你呀,
16、还是听你爸的吧。”“尔果,你说我奇怪不?我不想离开这里,但又想看看城市是什么样的。”“瞧你,想这么多干什么,你又想你爸了。”我的确很想念在远方工作的爸爸,望着渺茫的远方,我的眼里噙了幸福的泪。我说,“尔果,要是我真的到外面读书了,咱们要多长时间才能见面?要是那所学校里的孩子欺负我,咋办?”“不会的,你怕什么!”此时,我们的羊群已经迈着细碎的步子从山冈下来。葱绿的山冈,湛蓝的天空挂了几朵雪白的云。山冈下广袤的坡地上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燕麦已经抽出了穗子,在风中如波浪起伏。不一会儿,夕阳西斜,羊群从山冈归来。每天这个时候,羊儿们都知道该回家了。风轻轻吹,送来一阵阵草木清香。山地岩石和树林投下的阴影越来
17、越长。归鸟的叫声渐渐沉寂。“嘟霍嘟霍”的声音传来时,我想到了妈逮住的那只雏野鸡。我们赶着各家的羊儿往村子方向走去。羊道上,羊儿们迈着细碎的步子,腾起了一阵阵细细的尘灰。村子里,木板房疏疏落落,一缕缕炊烟升腾。房子附近,广袤的土地里紫色和雪白的洋芋花如星星密布。牧羊人吆喝着羊往山下走去。不一会儿,羊儿们回到了棚舍里。“哥,你回来了?”阿依高兴地说,“妈带回了一只漂亮的小鸟。”“你说的那只小鸟不是雏野鸡吗?”我问。“不是。”阿依回答。“那是什么呢?”我问。“我不知道,但小鸟很漂亮。妈说它叫兹兹瓦沙。”“你吃的野草莓是妈采来的吗?”“当然是了。”妈是没有时间去采野草莓的。再说,妈劳作的地方是没有野草
18、莓的。我进了屋,妈正在烧火煮饭,我问她:“妈,你不是逮了一只雏野鸡吗?”“是啊!可是被伍萨要走了。”妈说的伍萨是个会养野鸡的孩子,他家和我家隔了一条小河。我没想到妈逮住雏野鸡的事一下子被全村人知道了。妈往火塘里加柴,说:“伍萨是专门拿这只兹兹瓦沙来换雏野鸡的。你看,这只兹兹瓦沙多漂亮!”“我才不管,我要雏野鸡。雏野鸡养大了,可以用来逮其它的野鸡。”“孩子,你养不活雏野鸡。与其这样,不如让别人去养。”“我不干,谁说我养不活!”我几乎哭了出来。“伍萨怕你伤心。为了逮住这只兹兹瓦沙,他差点儿从悬崖上摔下来。”“妈,这怎么说?”“兹兹瓦沙把巢筑在陡峭的悬崖上。伍萨爬上悬崖,用帽子扣住那只小鸟,下来的时
19、候脚滑,幸好他抓住了崖上的一根树枝。”妈说,不时“噗噗”地吹着火塘,然后抬眼望着我,“那些野草莓也是长在悬崖斜坡上的。他去采来这一竹篓的野草莓花了好几个小时,多不容易呀。”我看了看竹篓里的草莓,一颗颗色鲜而饱满。“人家拿野草莓和小鸟来换,你还哭,亏你还是个小伙子,就这么小气,叫人笑话。”妈注视着我,“再说,你爸要带你上学了,你哪有时间养雏野鸡呢?”“城里是没有野草莓的。孩子,你快吃吧。”那只“兹兹瓦沙”扑棱棱振翅飞起来,却被困在竹篓里。阿依手指着竹篓,说:“哥,我们把它放了吧,它好可怜!”我望了望阿依说:“好吧!”“兹兹瓦沙”扑棱棱从我手里飞走,高兴地飞过我家上空,飞向远方。阿依吃着野草莓,望
20、着小鸟消失的远方说:“小鸟多高兴,它会感激我们的。”我也从竹篓里抓了一把野草莓放进嘴里吃了起来,甜甜的,很是舒心。(节选自小溪流,有改动)(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通过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几个乡村孩童的形象,尓果的多知多能,伍萨的勇敢善良,阿依的憨态可掬,都跃然纸上。B . 文章中有多处对乡村环境的细致描写,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表现小说主旨不可或缺。C . 小说开始部分写“我”与尓果的交谈,交代了“我”即将离开农村到城里上学,这是下文“我”放掉小鸟的主要原因。D . “我的眼里噙了幸福的泪”,这里的“幸福”是因为“我”
21、即将到城里上学,能够学到知识,还能看到在远方工作的爸爸。(2) 请结合全文情节,简要分析“我”在雏野鸡、小鸟事情上的心理变化过程。 (3) 请结合全文,探究文章以“野草莓”为题的妙处。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8分)6. (18分) (2016高一上湄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做人当如邵逸夫他曾拍摄过一千多部经典电影,打造了一个无法重现的电影王国神话,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他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内地等地都有巨额捐赠,合计金额已超过三十亿元。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他当之无愧可称为第一人。1990年,为表
22、彰他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其名字为一颗新发现的行星命名。这颗行星的名字叫“邵逸夫星”。邵逸夫的成功在于他的时时克已和博大的胸怀。他是一个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除了有善于经商的精明头脑外,克勤、克俭的人格魅力更是赢得大家爱戴的关键所在。尽管他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他干一样、专一样,从不懈怠。他从最卑微的职位做起,一步步奋斗,最终成为电影公司的大老板。他熟悉电影制作几乎每个环节的工作。从剧本、摄影到导演、演员的选聘以及化妆、剪辑,他样样在行,而在影片推广、发行、剧院管理方面更是行家里手。邵逸夫工作非常勤勉,精力过人。他看电影之多,也堪称一最。中国的外国的,文的武的,
23、好的差的,他逢片必看。他借此了解电影动态,以确定题材,制定拍摄计划。年轻时曾有一天看9部片子、一年看700部片子的纪录。邵逸夫说:“我天生喜欢看电影。”其实,这是一种执着和投入的表现。为了树立邵氏影业的良好形象,他对影片的质量严格把关。出现劣片,往往亲手烧掉,毫不手软。他说:“在早期,我整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邵氏出品,必属佳片。”邵逸夫自己制片相当严谨,绝不拍劣片。据称,邵氏在37年间,烧掉的影片以十部计。邵逸夫的容人之量更是员工最佩服的地方。他大胆起用仅30岁的李翰祥,拍摄了卖座率极高的影片貂蝉。该影片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1963年在事业高峰期的李翰祥离开邵氏到台湾另谋
24、发展,并带走大批技工好手,几乎动摇了邵氏根基,但邵逸夫爱才如命,70年代允诺他重返邵氏,这或许只有邵逸夫能够做到。多年来,邵逸夫一直稳居香港超级富豪排行榜上,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该用回到民众。”这位以“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为人生信条的影视巨子,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02年,邵逸夫捐资创立的“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该奖每年颁布一次,奖金100万美元,颁奖始于2004年。由于其设奖宗旨和巨额奖金足以媲美声名显赫的“诺贝尔奖”,因而一设立就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杨振宁说:“邵逸夫奖的设立
25、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大事。”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为此他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祖国内地。平均每年拿出1亿多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于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正如他所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教育为立国之本,邵选夫为此多年来尽心尽责,不遗余力。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邵逸夫捐助内地科教文卫事业的资金达25亿元,捐助项目超过3000个,其中80以上为教育项目。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全国各地。几年来邵逸夫还不顾耄耋之年
26、多次亲临大江南北视察捐赠项目。根在宁波的邵逸夫对故乡也倾注了很大的爱心。1987年后,他不仅多次回乡探亲访问,还先后捐资4000多万元帮助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这些项目包括位于宁波大学西区的邵逸夫图书馆、逸夫教学楼、逸夫剧院以及其祖居地康乐园等。(选自周晓玲做人当如百岁老人邵逸夫,有删改)(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先生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把一颗新发现的行星命名为 “邵逸夫星”。B . 本文对邵逸夫先生的奋斗历程、博大克己、兼济众生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评价,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令人尊敬的当代企业家形象。C . 邵逸夫
27、乐善好施,他的邵氏基金会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因为他对教育乃立国之本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D . 邵逸夫有容人的雅量,他一手培养的李翰祥带着大批技工人手离开邵氏,给邵氏以沉重的打击,可后来邵逸夫却原谅了他,仍然重用他。E . 邵逸夫工作勤勉,精力过人,干一样、专一样,曾从最卑微的职位起步,对电影制作的各种工作极为熟悉,这为他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邵逸夫的精神品质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 杨振宁说:“邵逸夫奖的设立,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大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他为什么这样说?(4) 邵逸夫先生说:“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该用回到民众。”对于他的这一说法,你
28、是否同意?请联系社会现实,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五、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7. (2分)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思想内核忠于现实,艺术地、真实地反映现实,并反过来深远地、潜移默化地现实,这是长久以来现实主义创作的神圣职责。只有始终保持现实生活客观、科学的认知和判断,现实主义才能充满生机。因此,我们不能 , 必须紧贴时代,融入时代的洪流,在自身的发展方向上,并实现新的突破。A . 影响就抱残守缺寻觅B . 反响对故步自封寻觅C . 反响就抱残守缺寻求D . 影响对故步自封寻求8.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 为
29、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公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B . 中国能否快速推广电子商务的应用,不仅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渡过金融危机,还关系到中国抓住机遇缩小与世界经济的差距。C . 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涵着我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D . “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60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只要时时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9.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
30、剪裁。 , 。 ,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A . B . C . D . 10. (3分) (2015高二上广东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31、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文人的狂言狂事,数也数不清。但细分文人之狂,_,一种是才狂,一种是疯狂。才狂,不难理解,也可以说一般文人都恃才而狂,是性情之狂。而疯狂就需区别待之:有的是不随流俗执着个性的佯狂,_。当然,我们不能片面否定文人之狂,_。正如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及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文人的狂性情,怎么看,也都是中国文脉里一道别样的风景。11. (5分) (2017安庆模拟) 下面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示意图,请写一段话说明它的内涵,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六、 写作 (共1题;共5分)12. (5分) (2
32、019高二上北京期中)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成见”一词,多指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执不变的看法。对于“成见”,你有什么样的思考、见解或主张?请就此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700字以上。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1、1-2、1-3、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5分)2-1、2-2、2-3、2-4、3-1、3-2、4-1、4-2、4-3、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5-1、5-2、5-3、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8分)6-1、6-2、6-3、6-4、五、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7-1、8-1、9-1、10-1、11-1、六、 写作 (共1题;共5分)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