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9两会科技科技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450349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3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2019两会科技科技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聚焦2019两会科技科技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2019两会科技科技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聚焦 2019 两会科技科技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在强国中的地位和 作用,发表了许多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我国科 技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为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强国建设 提供了重要遵循。 深刻把握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 近年来,在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科技 事业密集发力、 加速跨越,科技创新工作成绩斐然、 硕果累累。天宫、 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对党和 国家的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与此同时,也必须清 醒看到,我国科技创新领域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此,习近平总书 记在中国

2、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 的讲话强调指出,我国科技创新“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 第一,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势逼人。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 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 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 技强国的基石。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不足、 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相对明显。例如,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依旧薄 弱,科学理论、原创思想等方面成果较少,尤其是能够心无旁骛、持 之以恒在基础理论领域方面深耕的人才队伍缺乏。 科技管理体制仍需不断完善。 科技管理体制是影响国家创新体系 建设、科技资

3、源分布、科技成果评估等众多领域的关键因素。目前, 我国科技管理体制仍有待优化。比如,科研经费管理过细过死,报表 和审批缺乏灵活性, 给正常科研活动造成延误; 科研经费投入过分注 重应用研究, 对基础研究的成果考核缺乏长远眼光;科研项目多头管 理,统筹力度不够,政府、企业、专家分工不明,行政命令过度干预 具体科研工作,影响了科技创新效率。 科技人才发展工作机制还需不断健全。比如,顶尖基础研究人才 和团队比较匮乏;全社会对鼓励、包容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不够; 科研人才使用方面,论资排辈现象比较突出,重资历,轻能力,照顾 平衡的多,而破格提拔优秀人才少。当前,形势不容许我们在科技创 新发展方面有丝

4、毫的犹豫, 我们必须要直面问题、 迎难而上才能在科 技创新方面把握大势、抢占先机。 第二,科技创新遭遇的挑战逼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 块链、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加速突破应用,重构全球创新版 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进口芯片金额高达 2300 亿美元,花费几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进口金额的两倍。尤其 值得关注的是, 2018 年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实施精准打击,禁止 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销售元器件,让“ 缺芯少魂 ” 的问题,再次严峻地 摆在国人面前。 因此,当前科技创新遭遇的挑战不容乐观,应对这些挑战,除了 我们正确的对外政策外,更主要的还要靠我们自身国家的综

5、合实力, 而国家综合实力中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回归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唯有 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核心技术,才是有效应对各种外部挑战的强国之 道。 第三,科技创新担负的使命逼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 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当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科技强国战略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 都更加迫切。然而,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依然面临 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瓶颈, 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 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仍然薄弱, 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 大差距。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告诫,“ 抓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 望,不可亦步亦趋,当有只

6、争朝夕的劲头” ,并且强调指出, “ 一个国 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 凭人口规模、领土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 是科技落后。 ” 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实力,科技安全保障国家安全。进 军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已是重任在肩,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当责无 旁贷,全力投身创新实践,勇攀科技发展高峰。 系统论述科技创新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具有丰富内涵, 主要体 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强调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 发展,科技创新战略储备一直是推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

7、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的战略地位与作 用,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生动形象地喻为“ 国之重器 ” 。数据显示,习 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17 次提到 “ 科技” ,特别是在 “ 加快 建设创新型国家 ” 部分,短短 300 多字中提到了9 次“ 科技” ,还提到 了 5 次“ 技术” ,这充分彰显了大国重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分量。 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更将科技创新上升到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 的高度来阐释。他曾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近 代以来,中国屡屡被经济总量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为什么?其实, 不是输在经济规模上,而是输在科技落后上。”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 家是否能强大

8、、企业是否能兴旺、人民生活是否能更美好,都与科技 创新息息相关。可见,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 技战略作支撑。 第二,确立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 目标引领航向, 科技描绘蓝图。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应遵循“ 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到 2020 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 年时使我国进入 创新型国家前列, 到新中国成立 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 “ 三步走 ” 战略创造性地将科技创新的近期目标与远景目标联系起来, 既立足现实又高瞻远瞩, 开启了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新篇 章。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以 “ 三个面向 ” 进一步指明了

9、科技创新的方向, 擘画了系统推进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的路径构想。一要坚持面向世界科 技前沿,要求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前列。二要坚 持面向经济主战场,要求加强科技供给,加快经济发展动能转换。三 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必须强化战略导向,更好服务创新发展。 这“ 三个面向 ” 揭示了科技创新战略目标的发展路径。“ 面向世界科技 前沿” 要求我们不要取得一点科技成果就妄自尊大、沾沾自喜,必须 审时度势,弥补差距; “ 面向经济主战场 ” 要求我们必须把满足人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 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 要求我们

10、坚持走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 第三,明确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离不开标 志性科技成果的诞生。 这需要在科技创新的一些重点领域尽早取得突 破,尤其是需要 “ 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 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两个 方面,一是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二是将工程科技形 象比喻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的有力杠杆。具体而言,既要从当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出发努力,在 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研究领域的一些重 大科学问题上开辟新前沿新方向,又要重

11、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 造技术、新材料技术、 新能源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的新一轮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因此,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既需要我们甘于坐冷 板凳,努力在前瞻性基础研究方面下功夫,又需要我们自觉树立工匠 精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瞄准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 工程科技问题,打好主动仗。 第四,揭示科技创新的建设规律。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不仅需 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制度等软件保障。多年来,我国一直 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 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 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 关于这个问题, 习近平

12、总书记在讲话中 强调, “ 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 和制度藩篱,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 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 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 流。” 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和社会增 加研发投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和科技 成果的违法犯罪行为; 完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加大资本 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第五,营造科技创新的人才环境。“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 人。”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

13、科技创新的优先位 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 创新 驱动实质就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关键在人” 。不可否认,实现科 技创新,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而“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 置之则愈匮 ”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极端重视营造人才发挥作用、施 展才华的良好环境。他强调,要“ 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 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 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 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 。此外,对于已经成长 起来的科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 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 资

14、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 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 要让领 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 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 更大的经费支配权、 更大的资源调动权,防止瞎指挥、乱指挥。” 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习 近平总书记为开辟我国 “ 天下英才聚神州, 万类霜天竞自由 ” 的科技创 新人才新局面所下定的决心。 具有引领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引领我国推进科技创 新,建设科技强国的精神旗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在理论价值方面。 其一,这些论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 “ 我

15、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 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 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为我国科技 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 这既恪守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品格, 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哲学精髓。 其二,这些论述是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宏观布局 和战略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坚持新发展理念还是坚持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无论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还是坚持推动国防和军队现 代化,无论是坚持统筹推进 “ 五位一体 ” 总体布局还是坚持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都需要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作为

16、国家的坚强后 盾与坚实支撑。 在实践价值方面。 其一,为我国制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根据我国科技事业实际发展需要提 出来的,它既具有时代性, 又具有科学性。这为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 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其二,为我国科技工作者实现科技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习近 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 增强“ 四个自信 ” ,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 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 将创新主动权、 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 己手中。这为广大科技工作者选准方向和题目、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上提供了基

17、本遵循。 其三,为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需要推动全球科技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科学技术 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不拒众流, 方为江海 ” 。任何时候,科技要想实现自主创新,就绝对不能“ 关起门 来搞” ,而是要 “ 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 。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顺应了时代要求,体现了创新本质, 有助于中 国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有助于其他国家借鉴中国的科技发展经验。 聚焦 2019 两会科技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两院院士大会召开的讲话中,从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

18、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战略高度深刻 阐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阐明了顺应潮流、抓住 机遇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着力点,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 向,提供了行动遵循,意义重大而深远。 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形势紧迫而严 峻。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 学技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战略支撑作用。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要 矛盾已经发生转变,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经 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依赖更加强烈。适应和引领经济 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本要 靠创新。鉴于此, 习近平总书记指

19、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伟大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 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从国际视野看,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球科技 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 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创新成为现代社会最显著的标志。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 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 人民生活福祉。 ”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用两个“ 从来没有 ” 高度概括了 科学技术对于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深刻影响,可谓一语中 的,道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直抵问

20、题的要害和 实质。然而,反观现实,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 问题。比如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机制 和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阻碍了我国科技进步与科技 创新。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科技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未得 到根本改变,这与我们完成由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转变的历史使命 不相适应,亟待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 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 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 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这是因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 是民族

21、进步之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 业,使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任务更加紧迫而严峻。明者随事而制, 智者因事而化。面对新的形势,回应新的挑战,我们要紧紧抓住世界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发展机遇,把握世界大势, 抢占历 史先机,直面突出问题, 破解现实矛盾, 弥补发展短板, 以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的精气神加快行动、奋起直追,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发 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破解难题,抓好科技创新的五大着力点。 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打好科技创 新这场硬仗、攻坚战呢?习近平总书记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全局高度

22、,给我们指出了推动科技创新的五大着力点。 第一,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 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 着力支 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 革、动力变革, 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潜藏着无限可能与不竭 能量。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思想, 从增强第一动力的战略高度, 深化科技创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 改革要动力,靠创新增活力,实现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第二,矢志不移自主创新, 坚定创新信心,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自强不息的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和鼓 舞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奋斗

23、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在当今世 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并白热化的状态下,唯有创新才是制胜的利器, 谋创新就是谋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 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靠自身的力量去攻克、研发和创造。只有坚 定创新信心,瞄准科技前沿,勇于攻坚克难,不断攀登科技高峰,闯 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 自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才能把创新主 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上拥有 一席之地。 第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提升创新体系效能, 着力激发创 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 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

24、的领域。” 这是因为,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 产力的时代, 科学技术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创新创造与发展潜能,成为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精神富矿,亟待挖掘和深度开发。 为此,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 敢于啃硬骨头, 敢于涉险滩,闯难关, 不断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挖掘潜能。紧紧围绕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科技创新主攻方向,破解一切制约科 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推动改革再深入,创新不止步,最大 限度地激发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活力。 第四,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贡献中国智慧, 着力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的时代,资本、 商品、

25、贸易、技术、信息、人才都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自由流动与优化 配置,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因此,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 有全球视野、世界胸怀。海纳百川,方成其大。实施自主创新,必须 在全方位开放环境下纵深推进,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积极主动融入全 球科技创新网络, 在全球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的大平台、大格局中历 炼和培育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以博 采众长、融会贯通的方法智慧,广泛汲取各种科技创新的能量,全面 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优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 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 第五,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焦人才, 着力 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26、创新是第一动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人才是 一切创新活动的发动者、承载者、实施者,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和活力 所在。“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 新时代 中国要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人才强国战略。 为此,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此为指导做好各项人 才工作,而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往往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所 以,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 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 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为天下英才点亮奋斗的灯塔, 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的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高质量发展阶段。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力量,没有创新就没有真 正意义上的发展,就没有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有活力的发展。 在各方面创新中,科技创新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要充分认识科 技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把推动科技创新、 建设科技强国摆在更加 重要的战略地位,找准着力点,持续聚焦发力,汇聚创造创新的磅礴 伟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