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输出缩微品(COM)和计算机输出光盘(COLD)双套保存数字档案的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453876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40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输出缩微品(COM)和计算机输出光盘(COLD)双套保存数字档案的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输出缩微品(COM)和计算机输出光盘(COLD)双套保存数字档案的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输出缩微品(COM)和计算机输出光盘(COLD)双套保存数字档案的技术规范.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计算机输出缩微品(COM )和计算机输出光盘(COLD )双套 保存数字档案的技术规范 Digital records output on microfilm and laser disk based on COM-COLD dual recording (征求意见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将数字档案输出到黑白缩微胶片和光盘上,进行 COM-COLD双套保存的技术 要求和应用规范,以保证数字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 本标准适用于文本、图形、图像等形式的数字档案。 本标准不适用于音频、视频、三维图形、动态图像等形式的数字档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2、。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159.1 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 1 部分:一般术语(GB/T 6159.1 2003,ISO 6196-1:1993,MOD ) GB/T 6159.2 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 2 部分:影像的布局和记录方法(GB/T 6159.2 2011,ISO 6196-2:1993,MOD ) GB/T 6159.3 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 3 部分:胶片处理(GB/T 6159.3 2003,ISO 6196-3:1997,MOD ) GB/T 6159.4 缩微摄影技术词

3、汇第 4 部分:材料和包装物(GB/T 6159.4 2003,ISO 6196-4:1998,MOD ) GB/T 6159.5 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5 部分:影像的质量、可读性和检查(GB/T 6159.5 2011,ISO 6196-1:1993,MOD ) GB/T 6159.7 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 7 部分:计算机缩微摄影技术(GB/T 6159.7 2011,ISO 6196-1:1993,MOD ) GB/T 6159.8 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8 部分:应用(GB/T 6159.8 2003, ISO 6196-8:1998,MOD ) GB/T 7516 缩微摄影技术图形符号( G

4、B/T 7516 2008,ISO 9878:1990,MOD ) GB/T 15737 缩微摄影技术银- 明胶型缩微品的冲洗与保存 GB/T 17294.1 2008 缩微摄影技术字母数字计算机输出缩微品质量控制第 1 部分: 测试幻灯片和测试数据的特征(ISO 8514-1:2000,IDT) GB/T 17294.2 2008 缩微摄影技术字母数字计算机输出缩微品质量控制第 2 部分: 方法( ISO 8514-2:2000,IDT) GB/T 18444 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贮存(GB/T 18444 2001,idt ISO 5466:1996) GB/T 19474.1 2004 缩

5、微摄影技术图形 COM 记录仪的质量控制第 1 部分:测试画 2 面的特征( ISO 11928-1:2000,MOD ) GB/T 19474.2 2004 缩微摄影技术图形 COM 记录仪的质量控制第 2 部分:质量要 求和控制( ISO 11928-2:2000,MOD ) GB/T 20494.1 2006 缩微摄影技术使用单一内显示系统生成影像的COM 记录器的质量 控制第 1 部分:软件测试标板的特性(ISO 14648-1:2001,IDT) GB/T 20494.2 2006 缩微摄影技术使用单一内显示系统生成影像的COM 记录器的质量 控制第 2 部分:使用方法(ISO 14

6、648-2:2001,IDT) GB/Z 20650 缩 微 摄 影 技 术缩 微 品 的 法 律 认 可 性 ( GB/Z 20650 2006, ISO/TR 10200:1990,MOD) DA/T 38 2008 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6159.1 、GB/T 6159.2 、GB/T 6159.3 、GB/T 6159.4 、GB/T 6159.5 、GB/T 6159.7 、 GB/T 6159.8 和 DA/T 38 200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字档案 digital records 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档案信息

7、资源,包括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产生的档案信息、电子档案 等。 3.2 计算机输出缩微品 computer output microform;COM 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将数字档案输出为缩微品的过程。 3.3 计算机输出光盘 computer output laser disk;COLD 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将数字档案存储到光盘的过程。 3.4 COM-COLD 双套保存 COM-COLD dual recording 利用 COM 和 COLD 技术,将数字档案及相关数据并行输出到缩微胶片和光盘上,产生相 互关联的两套 产品进行保存。 3.5 COM-COLD 组合系统 modular COM-COLD

8、 recording 在 COM 生产装置中加入COLD 组件形成的系统,用于实现数字档案COM-COLD 双套保存。 3.6 标板 target 由文字、数字、 图形等内容组成的数字图像,输出到缩微胶片上,用于反映数字档案的 内容和某些特性,帮助判断缩微品质量和COM 系统工作状况,方便缩微品利用。 3 4 总则 4.1 建议对数字档案进行COM-COLD 双套保存,以实现其长期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 4.2 应保证 COM-COLD 双套保存的所有信息在缩微品和光盘的生产、保存、利用过程中完整、 可用且不可更改。 4.3 COM-COLD双套保存的缩微品和光盘上的信息存在内容差异时,应优先采

9、用缩微品。 5 COM-COLD双套保存基本要求 5.1 COM-COLD双套保存时,输出到缩微胶片和光盘上的数据应源于相同数字档案。 5.2应建立相同数字档案所在缩微品与光盘的关联关系。 5.3应使用专门的应用程序对COM-COLD 双套保存的数据和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5.4 应按照一定规则在缩微品上输出时间戳(见6.3.4 ) ,以利于保证其凭证性价值。光盘 上应按相同的规则使用时间戳。 5.5建议并行实施COM-COLD 双套保存的两个过程, 若无法并行实施, 应首先进行COM 输出, 随后进行COLD 输出。生产过程宜使用COM-COLD 组合系统进行。 5.6应保证 COM-COL

10、D 双套保存的同一数字档案在缩微品和光盘上内容一致,显示效果相 似。 5.7应针对 COM-COLD 双套保存过程制定合理的工作规划。各环节均应有原始工作记录。需 报废的缩微品和光盘,其报废过程应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6 计算机输出缩微品(COM ) 6.1 基本原则 6.1.1 湿法处理的银 - 明胶型缩微品具有不可逆、稳定、寿命长等优点,具备凭证性属性。 建议将 COM 技术应用于数字档案长期安全保存工作。 6.1.2缩微品类型的选择应根据技术条件和应用需求,遵循能容纳下所有信息的基础上缩 微品最小化的原则。常见缩微品类型及应用参见附录A。 6.1.3 利用 COM 技术

11、制作缩微品各工作环节应遵循GB/Z 20650 提出的程序和建议,还应按 照 6.3.4和 6.3.7的规定输出制作缩微品的时间戳和缩微品印章。 6.2 检索标识和索引 6.2.1 检索标识 6.2.1.1 应在卷片前后标识区或平片标头区输出不需要放大即可阅读的标识信息,以利于 缩微品辨识。 6.2.1.2 可在缩微品正文区输出无需放大即可直接辨认阅读的闪现靶标,以对不同档案内 容进行划分。闪现靶标可以是空白画幅,或可直读的文字、数字等。 4 6.2.1.3每份缩微品上应具备至少一种检索编码或标记,包括条码、光点等,以满足计算 机检索等多种检索方式的要求。 6.2.2 索引 6.2.2.1 应

12、对每份缩微品建立内部索引,并制作成内部索引标板输出在缩微品上,以便于 对档案在缩微品上的影像进行定位。 6.2.2.2 多份缩微品上保存的档案存在内在联系时,可建立多份缩微品之间的主索引,并 制作成主索引标板输出在相关的每份缩微品上。主索引不应替代内部索引。缩微品的使用不 应依赖主索引。 6.3 标板 6.3.1 标板制作及输出 6.3.1.1 标板应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成数字图像,其格式应符合COM 设备的技术要求。标 板示例参见附录B。 6.3.1.2 为便于标板的阅读,文字宜使用黑体,在能容纳下标板全部内容的情况下,选用 最大字号。同时,为方便缩微品的阅读,可将盘号标板等制作为正像。 6.

13、3.1.3 卷式缩微胶片上标板一般输出在前后标识区,缩微平片上标板一般输出在标头区 和影像分布区最前部及最后部。用于对某一页或几页数字档案进行说明的图形符号标板等一 般输出在被说明影像之前。数字档案输出到35mm 卷式缩微胶片上需使用不同的缩率时,应 在前标识区按所用的最低缩率输出一次测试标板,在后标识区按所用的每种缩率各输出一次 测试标板或在每次缩率变动时输出一次测试标板。 6.3.1.4 应统一规划确定标板的输出顺序。图1 给出了卷式缩微胶片前后标识区标板输出 示例。图2 给出了缩微平片标板输出顺序示例。 12 卷片开始盘号标板测试标板关联标板时间戳缩微品制档案原件缩微品缩微品制著录标板索

14、引标板其他说明 标板作批准书证明印章作说明信息标板 12 其他说明索引标板著录标板缩微品制缩微品档案原件缩微品制时间戳关联标板测试标板盘号标板卷片结束 信息标板作说明印章证明作批准书标板 图 1 卷式缩微品前后标识区标板输出顺序示例 5 图 2 缩微平片标板输出顺序示例 6.3.2 测试标板 测试标板用于帮助判断缩微品质量和COM 系统的工作状况。 应根据 COM 设备类型按照相 关标准要求制作测试标板。图形COM 设备测试标板可按GB/T 19474.1 2004 的要求制作, 字母数字COM 设备测试标板可按GB/T 17294.1 2008 的要求制作,使用单一内显示系统生 成影像的CO

15、M 设备测试标板可按GB/T 20494.1 2006 的要求制作。 6.3.3 关联标板 关联标板用于体现COM-COLD 双套保存的缩微品和光盘间的关联关系。关联标板应列出 与本缩微品对应的全部光盘的编号等信息。 6.3.4 时间戳 时间戳用于标识缩微品制作日期等信息,以利于保证缩微品的凭证作用。根据需要, 时 间戳也可包含具体的制作时间。 时间戳一般输出于卷式缩微胶片前后标识区或缩微平片标头区,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 也可输出于每一画幅中。 建议日期格式为YYYY-MM-DD (年 - 月-日)。时间使用24 小时制,格式为hh:mm : ss (时:分:秒)。当需要在每个画幅中输出该画幅

16、的输出时间时,时间宜显示至1/100 秒。 6.3.5 缩微品制作批准书 缩微品制作批准书应明确指出授权制作单位、制作缩微品的档案范围等信息,且包含审 批单位印章和审批单位领导签名。 6.3.6 档案原件证明 档案原件证明用于证明输出在缩微胶片上的数字档案真实、完整,排列顺序准确无误等, 且包含单位印章和责任人签名。 时间戳著录标板缩微平片编号 测试标板缩微品制 作批准书 缩微品 印章 档案原 件证明 缩微品制 作说明 索引标板 , , , , 标头区影像分布区 关联标板 6 6.3.7 缩微品印章 缩微品印章用于标识缩微品生产环境,以保证缩微品的凭证作用。缩微品印章内容应包 含输出地点、 C

17、OM 设备品牌及型号、胶片类型、缩微品极性、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曝光量、 缩率和其他需要标识的内容。 6.3.8 缩微品制作说明 缩微品制作说明用于证明缩微品制作过程严谨,符合相关标准等, 且包含相关责任人签 名。 6.3.9 著录标板 著录标板用于反映缩微品输出的数字档案内容。著录标板应包括本缩微品所输出档案的 著录信息。 6.3.10 索引标板 内部索引标板用于对档案在缩微品中的影像进行定位。内容包括序号、 档号、 起始缩微 号等。 如本缩微品所在的系列缩微品已建立主索引,应输出主索引标板,内容包括缩微品编 号等信息。 6.3.11 图形符号标板 图形符号标板用于标明缩微品制作过程中有关数

18、字档案状态、缩微品制作和使用的信息 等。图形符号见GB/T 7516 。 6.3.12 其他说明信息 如需输出数字档案的其他说明信息应一并制作成标板。 6.4 缩微胶片 应使用安全片基、高解像力及具有中、高反差性能的银明胶型黑白缩微胶片。 6.5 输出过程 6.5.1 转换处理 输出文件应满足COM 设备对文件格式、 色彩模式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如需进行转换处理, 应保证转换前后数字档案内容一致。 6.5.2 缩率 应根据缩微胶片规格、字符大小及图像质量等因素来确定缩率,选择的缩率应保证缩微 品上的影像还原后清晰可读,具体要求见附录C。 6.5.3 尺寸及影像排列 缩微品画幅、影像区和进片距尺寸

19、应符合要求,影像排列方式应考虑阅读习惯等因素, 具体要求见附录D。 6.5.4 分幅合幅 数字图像按所选缩率不能输出到一个画幅内,或使用更高的缩率输出会影响到影像清晰 7 度时,应分幅输出。相邻数字图像按所选缩率能合并输出到一个画幅内时,也可合幅输出。 具体要求见附录E。 6.5.5 编排 编排时应根据缩微胶片规格、输出内容、分幅合幅、 影像排列方式等因素,按照缩微胶 片上各区段的设置排列图像。各区段设置见附录 F 。 6.5.6 预检查 输出前应对已编排好的数字图像进行输出效果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数字档案的内容完 整性及排列顺序、数字图像方向、分幅合幅情况、标板内容及编排位置等。 6.5.7

20、 输出 6.5.7.1 输出前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首先输出测试标板,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价 COM 系统的工作状况。 a)对 COM 设备、胶片冲洗机进行保养和维修后; b)冲洗胶片的化学药品发生变化时; c)冲洗条件发生变化时; d)任何不利于系统操作的情况发生后。 6.5.7.2 缩微胶片存储环境和使用环境的温湿度存在差异时,使用前,应对缩微胶片进行 温湿度平衡调整。缩微胶片应先平衡温度后再开封,然后进行相对湿度平衡。温湿度平衡时 间视缩微品的体积和温湿度差的大小而定。 6.5.7.3 每盘卷式缩微胶片应按附录F中的规定留出片头和片尾,按顺序输出编排好的数 字图像。 6.5.7.4 输

21、出过程中出现任何错误都应将整盘(张)缩微品重新制作,重做时宜使用与原 缩微胶片同一型号的缩微胶片,通过原 COM 设备输出。 对于制作时间非常重要的缩微品,在 重做后,应将原缩微品和重做缩微品一同保存,且重新制作的缩微品中应包含“重做”说明 标板。 6.6 冲洗 冲洗缩微胶片时应充分注意处理设备内的危害物。冲洗用水应经过净化或软化处理。冲 洗方法和步骤见GB/T 15737 。 6.7 质量检查 为保证缩微品的质量,冲洗完毕后应进行外观、密度、解像力、内容、硫代硫酸盐残留 量等项目的检查,具体要求见附录G 。 6.8 多份制作 如需制作多份相同的缩微品,应使用同一COM 系统和同一型号缩微胶片

22、连续输出,并根 据实际时间输出每份缩微品的时间戳。 6.9 片盒标签 缩微品片盒标签上应包含全宗号、案卷号、片盘号等内容,COM-COLD 双套保存时,缩 微品片盒标签上还应注明“COM -COLD 双套保存”字样及与本缩微品相关联的全部光盘编 号。 8 6.10 缩微品保存 缩微品的保存应符合GB/T 18444 的要求和建议。 用于长期保存的缩微品不得提供利用。 7 计算机输出光盘(COLD ) 7.1 光盘选择 应使用档案级光盘,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DA/T 38 2008 第 4 章的要求。 7.2 光盘数据组织 7.2.1 说明文件 说明文件用于存储光盘的相关信息,如光盘编号、光盘类型

23、、保管单位、制作单位、制 作时间、拷贝份数、保存内容等。说明文件以文本形式存储在光盘根目录下。 7.2.2 数字档案 应统一规划数字档案在光盘中的存储结构,按一定规则将其分类集中存储。 应在光盘根目录下建立一个子目录保存与本张光盘关联的COM 缩微品的所有标板。 7.2.3 关联文件 关联文件用于存储COM-COLD 双套保存的光盘和缩微品间的关联关系,关联文件以文本 形式存储在光盘根目录下。 7.2.4 其他文件 如需保存数字档案相关的其他文件,其存储结构应进行合理组织。 7.3 光盘刻录 在即将刻录光盘时,方可拆除光盘盒或串轴盒的外包装。光盘刻录机的选择,及光盘刻 录的工作环境、刻录方式、

24、刻录速率等应符合DA/T 38 2008 第 6 章的规定。 7.4 光盘检测 光盘刻录完毕, 应对光盘错误率和不可校正错误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和检测指标应符合 DA/T 38 2008 第 8章的规定。 7.5 光盘标签 光盘的标签面上应含有光盘刻录日期、批次或喷墨打印的条形码及光盘编号等内容, COM-COLD 双套保存时,光盘标签上还应注明“COM-COLD 双套保存”字样及与本张光盘相关 联的全部缩微品编号。存在内在联系的数字档案保存到多张光盘上时,应标明光盘总数和每 张光盘的顺序号。 光盘标签的制作方式、所用油墨等应符合DA/T 38 2008 第 5 章的规定。 7.6 光盘备份 为

25、保证数据安全,应制定规范合理的光盘备份策略,进行多套备份,并注意异地保存。 9 7.7 光盘保存 光盘保存的环境、存放方式等按DA/T 38 2008 第 9 章的规定。 8 COM-COLD双套保存的凭证性利用 8.1 建议使用第一代COM 缩微品进行凭证性目的利用。 8.2缩微品上的时间戳和缩微品印章是其进行凭证性利用的重要依据。 8.3 如对 COM-COLD 双套保存成果的真实性存在争议或怀疑,应首先对缩微品进行考证。应 查考缩微品制作的工作记录,比较受检缩微品和相同条件下产生的其他缩微品的时间戳、缩 微品印章,以及胶片的外观、极性、光泽度、厚度、银盐涂层等物理特性。在确认其真实可 信

26、后加以采用。 10 附录 A ( 资料性附录 ) 缩微品类型及其应用 目前 COM 系统产生的缩微品主要有:16mm 卷式缩微品、 35mm卷式缩微品、 A6幅面平片 等,根据需要也可制作成A6幅面封套片、 开窗卡。 不同类型的缩微品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制定 COM-COLD 双套保存规划时,对缩微品类型的选择主要从技术条件和实际应用需求两方 面考虑, 既要考虑所使用的COM 设备能够产生的缩微品类型,也要考虑所处理的对象的具体 情况。 A.1 16mm 卷式缩微品 16mm 卷式缩微品系用16mm 宽的卷式缩微胶片制作而成。按照本标准的规定操作,一盘 长度为 30.5m 的 16mm 卷式

27、缩微胶片, 一般可输出2600 个缩微影像。 此类缩微品主要用于输 出内容长、连续性强、页面尺寸为A3以下的文档。 A.2 35mm 卷式缩微品 35mm 卷式缩微品系用35mm 卷式缩微胶片制作而成。按照本标准的规定操作,一盘长度 为 30.5m 长的 35mm 卷式缩微胶片,一般可输出560 个缩微影像。此类缩微品多用于输出技 术图样、地图、报纸等大幅面文档。 A.3 A6幅面平片 A6幅面平片的外形尺寸为105mm 148mm ,一般可输出1、 49、98、270、420 个缩微影 像。 A6 幅面平片具有组织方式灵活、分发方便的特点,多用于输出书刊、杂志、学术论文 等篇幅不长、内容连续

28、性不强的文档。 A.4 A6幅面封套片 A6幅面封套片系由16mm 或 35mm卷式缩微品裁成条片,再插入 A6幅面的透明封套制作 而成,便于存档资料的更新,或与A6幅面平片混合存档并提供利用。 A.5 开窗卡 开窗卡是一张82.5mm 187mm 的纸卡, 上面开有一个窗口,并在窗口处嵌有一幅缩微影 像。开窗卡可以是直接输出制作,也可以是由35mm 卷式缩微品裁切装帧而成,多用于输出 技术图样和地图等大幅面文档。开窗卡具有提供利用方便的特点。 11 附 录 B ( 资料性附录 ) 标板示例 为使缩微品上各类标板格式统一,减少重复性工作,在进行 COM 输出工作前, 可制备测 试标板和图形符号

29、标板,便于编排时直接调取,还可制备各类文字标板(如著录标板、 关联 标板等)的模板,便于编排时调取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关内容。 B.1 卷式缩微胶片盘号标板示例 186 B.2 缩微平片编号示例 标头区 1006 12 B.3 时间戳示例 示例 1: 2011-06-28 示例 2: 2011-06-28 16:38:22 示例 3: 2011-06-28 16:38:22 13 B.4 关联标板示例 关 联 与本缩微品关联的光盘编号为: 003、004。 B.5 缩微品制作批准书示例 缩微品制作批准书 现批准(授权)制作馆藏全宗的永久(长期) 档案的缩微品,目录号,计卷(件)。 单位: (印

30、) 单位领导:(签名) 年月日 14 B.6 档案原件证明示例 档案原件证明 以下所输出全宗年至年的卷档案,为我 馆珍藏的真实原件(对复制件输出时加有说明标板)。输出者、编排者 对原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排列顺序核准无误。 单位: (印) 责任人:(签名) 年月日 B.7 缩微品印章示例 缩微品印章 输出地点: COM 设备品牌及型号: 胶片类型: 缩微品极性: 检索方式: 曝光量: 缩率: 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 15 B.8 缩微品制作说明示例 缩微品制作说明 全宗名称(号) : 本盘缩微品依据标准制作。 按正常操作规程,以忠实于原文为原则,严格按照档案的排列顺序 进行输出。 本缩微品无人工

31、修整和接片。 各制作工序均有原始工作记录在案,以备查考。 编排人: (签名) 输出人: (签名) 冲洗人: (签名) 质检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B.9 著录标板示例 著 录 内 容 全宗名称: 全宗号: 目录号: 类别: 年代: 保管期限: 密级: 本盘胶片的案卷起止号:由卷起卷止 16 B.10 主索引标板示例 主索引 序号起止案卷级档号盘号 1 4-2-005 186 2 4-2-010至 4-2-013 186 3 4-2-026 186 4 4-2-037 187 5 4-2-042 188 6 4-2-045至 4-2-049 188 B.11 内部索引标板示例 内部索引 序号档

32、号起始缩微号序号档号起始缩微号 1 4-2-001-001 0011 n+1 4-2-005-015 0512 2 4-2-001-0020026 n+2 4-2-005-0160535 3 4-2-001-0030038 n+3 4-2-005-0170551 n 4-2-005-0140499 17 附 录 C ( 规范性附录 ) 缩率 C.1 16mm 卷式缩微胶片 C.1.1 缩率建议在1/15 到 1/30 范围内选择。 C.1.2 同一盘胶片应使用相同的缩率。应在缩微品印章中注明缩率。 C.2 35mm 卷式缩微胶片 C.2.1 数字档案的等效纸张尺寸为A系列尺寸时, 建议使用1/

33、30 、1/21.2和 1/15 的缩率, 见表 C.1。数字档案的等效纸张尺寸为其他尺寸时,可按能容纳下全部页面的最小A系列尺 寸处理。 注 1:这里数字档案的等效纸张尺寸是指数字化之前纸质档案的尺寸,或电子档案的页面尺寸。 注 2:这里仅仅考虑了缩率因素。 C.2.2 需分幅输出时,分幅输出的数字图像应使用相同的缩率。 C.2.3应在每个画幅内影像区外左下角位置标注出缩率的具体值,并在缩微品印章中注明 本盘胶片使用的最低缩率。 表 C.1推荐用于A系列尺寸数字档案的缩率 数字档案等效纸张尺寸 mm 缩率 A0:841 1189 A1:594 841 A2:420 594 A3:297 42

34、0 A4:210297 C.3 A6缩微平片 49和 98 个画幅格式的缩微平片缩率一般为1/24 , 另外,根据数字档案等效纸张的尺寸、 总体质量和字符的大小,可以选择其他缩率。270 和 420 个画幅格式的缩微平片缩率应为 1/48 。 1/ (21.2 ) 0 +0.85 +1.2 1/ (30 ) 0 1/ (30 ) 0 +1.2 1/ (21.2 )0 +0.85 1/ (15 ) +0.6 0 1/ (21.2 ) +0.85 0 1/ (15 ) +0.6 0 1/ (15 ) +0.6 0 18 附 录 D ( 规范性附录 ) 尺寸和影像排列 D.1 尺寸 D.1.1 16

35、mm 卷式缩微胶片 16mm卷式缩微胶片上画幅尺寸如图D. 1 和表 D.1 所示。同一盘缩微胶片上相邻两画幅 之间的间隔应相等,且不应小于0.5mm 。影像区在画幅内,影像区与画幅边缘之间应留有一 定间隔。 图 D.1 16mm 缩微胶片 表 D.1 画幅尺寸 16mm 卷式缩微胶片 尺寸 mm 全幅 (a1b1) 半幅 (a1b2) D.1.2 35mm 卷式缩微胶片 35mm 卷式缩微胶片上画幅、影像区和进片距尺寸如图D.2 和表 D.2 所示。 图 D.2 35mm 缩微胶片 a1 b2b1 -1.0-1.0 0 13.3 0 18.5 -1.0 0 9.8 -1.0 0 13.3 t

36、 b4 b3 a3a2 19 表 D.2 画幅、影像区和进片距尺寸 35mm 卷式缩微胶片 尺寸 mm 画幅 (a3b4) 影像区 (a2b3) 30.4 (max ) 41.0 (max) 进片距 (t ) D.1.3 A6缩微平片 A6 缩微平片常见布局及其尺寸如图D. 3 和表 D.3 所示。相邻两画幅之间应留有一定间 隔,以便于辨识。影像区在画幅内,影像区与画幅边缘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隔。 图 D.3 A6缩微平片 表 D.3 缩微平片常见布局及其尺寸 画幅 数 行 数 列 数 标头区最大宽度 a4 mm 影像分布区 (a5b5) mm 画幅尺寸 (a6b6) mm 底边空白区 a7 mm

37、 左边空白区 b7 mm 49 7 7 12.5 87.5 140 12.5 20 40.5 40.5 98 7 14 12.5 87.5 140 1012.5 40.5 40.5 270 15 18 6 93.75 139.5 6.25 7.75 40.5 40.5 420 15 28 6 93.75 140 56.25 40.5 40.5 1 8.25 95133 95133 0.5 7.5 0.25 -1.0-1.0 00 32 45 52-1.2 0 0 +0.2 a4 b5 b6 a5 a6 a7 b7 20 D.2 影像排列 缩微胶片上影像排列方式应符合阅读习惯,便于缩微品利用。

38、D.2.1 卷式缩微胶片 卷式缩微胶片上影像应按图D.4 所示方式排列。优先采用B 种方式。 12 1112 2 2 2 3 2 4 2 5 32333435 12 1112 2 2 2 3 2 5 2 4 32333435 1 2 1112 2 2 2 3 2 4 2 5 32333435 图 D.4 卷式缩微胶片影像排列 D.2.2 A6缩微平片 建议将缩微影像横向排列,第一个缩微影像位于缩微平片影像分布区左上角,后续的影 像按照从左至右,从上一行至下一行的顺序依次排列;也可将缩微影像纵向排列,第一个缩 微影像位于缩微平片影像分布区左上角,后续的影像按照从上至下,从左一列至右一列的顺 序依

39、次排列。如遇从右向左阅读的档案时,第一个缩微影像可位于影像分布区的右上角。 图 D.5 和 D.6 给出的示例为270个和 420 个画幅格式的A6缩微平片上的影像排列方式。 1A 2A 1B 2B 胶片开始 1A 1B 2A 2B 胶片开始 1A 2A 2B 胶片开始 1B 单行式(字体为从左向右横写) 单行式(字体为从右向左竖写) 单行式(字体为从右向左横写) 21 注 1:缩微平片不显现网格线,相邻两画幅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隔,以便于辨识。 注 2:第一代和奇数代的复制片的切角位于右上角,切口位于左侧边。偶数代复制片的切角位于左上角,切口位于右侧边 图 D.5 270个画幅格式A6 缩微平片

40、的影像排列 注 1:缩微平片不显现网格线,相邻两画幅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隔,以便于辨识。 注 2:第一代和奇数代的复制片的切角位于右上角,切口位于左侧边。偶数代复制片的切角位于左上角,切口位于右侧边 图 D.6 420个画幅格式A6 缩微平片的影像排列 标头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标头区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1234567891011 12 13 14 15 16 172819 20 21 22 23 2425 26 2718 22 附 录 E ( 规范性附录 )

41、 分幅和合幅 E.1 16mm 卷式缩微胶片 E.1.1 数字图像按本盘胶片所选缩率不能输出到一个全幅画幅内时,应分幅输出。分幅输 出的数字图像应按照阅读顺序排列。分幅处应至少留有宽度为等效纸张25mm 的重叠。 E.1.2 相邻数字图像按本盘胶片所选缩率能输出到一个画幅内时,也可合幅输出。合幅输 出的影像间应有一定间隙。 E.2 35mm 卷式缩微胶片 E.2.1数字图像需采用更高的缩率输出到一个画幅内会影响影像的清晰度时,应分幅输出。 分幅输出的数字图像应按照阅读顺序排列。分幅处应至少留有宽度为等效纸张100mm的重 叠。分幅系列的每幅都应在该画幅内影像区外右下角位置标注出分幅序号。分幅系

42、列的第一 个画幅应记作1/n ,接下去的画幅应记作2/n 、3/n 等( n 为分幅数)。 E.2.2 如果连续两个或多个数字图像按表C.1 建议的缩率能够输出到一个画幅内时可合幅 输出。图E.1 所示为常见的合幅输出影像排列方式。合幅输出的影像间应有一定间隙。 2 34 12 1 图 E.1 合幅输出影像排列示例 E.3 A6缩微平片 E.3.1 数字图像采用更高的缩率输出到缩微平片的一个画幅内会影响影像的清晰度时,可 以采用双画幅方式输出。 E.3.2 数字图像输出到缩微平片时,若数字图像尺寸太大,采用双画幅方式也不能一次完 整输出该图像时,可以按照图E.2 所示的方法a) 、方法 b)

43、、方法 c)进行顺序分幅输出, 在连接处保留宽度约为等效纸张25mm 的重叠区。 胶片开始 23 图 E.2 分幅输出的标准排序 E.3.3 数字图像输出到单一画幅格式的缩微平片时,在不影响影像清晰度的前提下,可合 幅输出。 24 附 录 F ( 规范性附录 ) 区段设置 F.1卷式缩微胶片 每盘缩微胶片分片头、前标识区、正文区、后标识区和片尾五个部分。图 F.1 给出了卷 式缩微胶片区段设置示例。 图 F.1 卷式缩微胶片区段设置示例 F.1.1片头 每盘缩微胶片片头应留出不少于700mm 的空白片作护片和引片。 F.1.2 前标识区 前标识区应包括下列标板: a)“卷片开始”标板; b)如

44、本缩微胶片内容是续接前一缩微胶片的内容,则须输出“接上盘”标板; c)盘号标板(可直读) ; d)测试标板; e)关联标板; f )时间戳; g)缩微品制作批准书; h)档案原件证明; i )缩微品印章; j )缩微品制作说明; k)著录标板; l )索引标板 ; m) 其他说明信息标板。 F.1.3正文区 正文区应包括数字档案及相关标板,数字档案应按照正确顺序排列。正文区与标识区之 间应输出23 个空幅。如采用靶标闪现检索,宜在靶标两侧输出空幅。 F.1.4后标识区 片头前标识区 后标识区 空幅正文区 正文区 空幅 片尾 , , 25 后标识区应包括下列标板: a)其他说明信息标板; b)索

45、引标板; c)著录标板; d)缩微品制作说明; e)缩微品印章; f )档案原件证明; g)缩微品制作批准书; h)时间戳; i )关联标板; j )测试标板; k)盘号标板(可直读) ; l )如本缩微胶片内容需续接到下一缩微胶片上,则须输出“转下盘”标板; m) “卷片结束”标板。 F.1.5片尾 每盘缩微胶片片尾应留出不少于700mm 的空白片作护片和引片。 F.2 A6缩微平片 每张缩微平片分标头区和影像分布区。图F.2 给出了缩微平片布局示例。 图 F.2 缩微平片布局示例 影像分布区 标识区著录区序号区 标头区 索引 标板 26 F.2.1标头区 标头区分为标识区、著录区和序号区。

46、 F.2.1.1 标识区 该区域用于标注与缩微平片标识相关的信息,包括时间戳、密级等。 F.2.1.2 著录区 该区域用于标注与缩微平片内容相关的著录信息。 若著录信息较多, 也可使用缩微平片的第一个画幅,但应避免因输出该标板而造成需要 增加一张缩微平片的现象。 F.2.1.3 序号区 该区域用于输出缩微平片编号、序号等信息。 缩微平片编号既可使用数字,也可使用机读字符或光学代码,输出于该区域的右上端。 多张缩微平片上保存的档案存在内在联系时,可使用一组连续的序号进行标注,输出于 该区域的左上部分。序号可以是分数形式,分子表示这张缩微平片在本组连续的缩做平片的 排列位置,分母表示这组缩微平片的

47、总数( 如 1/5 ,2/5 ,, 5/5) 。 F.2.2 影像分布区 影像分布区用于输出数字档案。前几个画幅输出标板,包括测试标板、缩微品制作批准 书等。在标板后, 数字档案按照正确顺序输出。最后一个或几个画幅为索引区,输出索引标 板。 27 附 录 G ( 规范性附录 ) 缩微品质量检查 G.1 概述 G.1.1 缩微品记录的影像应保持档案信息的原貌。除输出的标板外,不得丢失和增加任何 信息。 G.1.2 使用图形 COM 设备的缩微品质量检查的操作规范应符合GB/T 19474.1 2004和 GB/T 19474.2 2004 的规定。 G.1.3 使用字母数字COM设备的缩微品质量

48、检查的操作规范应符合GB/T 17294.1 2008 和 GB/T 17294.2 2008 的规定。 G.1.4 使用单一内显示系统COM 设备的缩微品质量检查的操作规范应符合GB/T 20494.1 2006 和 GB/T 20494.2 2006 的规定。 G.2 密度 G.2.1 使用图形 COM 设备的缩微品的密度应按照GB/T 19474.2 2004 中 5.2.3的规定进行 检测,密度值应符合表G.1 中的要求。 表 G.1 可以接受的密度范围 胶片类型处理Dmax不小于Dmin不大于最小密度差 银- 明胶型常规1.00 0.15 片基密度0.90 银- 明胶型 完全反转 或

49、直接正性 1.50 (优选 1.80 ) 0.20 片基密度 1.30 G.2.2 使用字母数字COM 设备的缩微品的密度应按照GB/T 17294.2 2008 第 6 章的规定进 行检测,密度值应符合表G.2 中的要求。 G.2.3 使用单一内显示系统COM 设备的缩微品的密度应按照GB/T 20494.2 2008 第 6章的 规定进行检测,密度值应符合表G.2 中的要求。 表 G.2 允许的密度极限一览表 胶片类型处理Dmax不小于Dmin不大于最小密度差 银- 明胶型常规0.75 0.15 片基密度0.60 银- 明胶型 完全反转 或直接正性 1.50 (优选 1.80 ) 0.20 片基密度 1.30 G.3 解像力 G.3.1使用图形 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