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农村局2021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总结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县农业农村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把开展送技术服务、指导农业生产作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日常工作来做。通过微信、电话、下乡指导等形式,对全县设施蔬菜、水果、中药材基地进行了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和基地标准化管理、早春倒春寒预防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并解答管理人员所提出的在生产上遇到的难题
2、全面保证全年产量目标任务。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3. 85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达15. 3万吨。县财政安排奖补资金1000万元,改造设施蔬菜大棚1000亩,完成蔬菜种植面积41万亩,产量130万吨,产值41.1亿元。特别是为了确保山区脱贫群众稳定增收,落实到户直补资金604万元,持续推动蔬菜上山,扶持群众种植豆角4. 5万亩,亩均收入超过5000元,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金豆角。持续推进武山县省级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续建工作,在城关、洛门、马力、山丹、四门等8个乡镇规划建设示范基地20万亩。依托洛门牟坪、桦林赵坪矮化密植示范园、咀头高山樱桃园、四门金地燃气樱桃采摘园,着力打
3、造果品区域产业带,全县果品种植面积6. 92万亩,总产量6万吨,产值3. 93亿元。持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建成了沿安南川、杨河军民等13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中药材4.4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1.9亿元。全县共实施16个农业保险品种,投保农户3.15万户,其中已脱贫建档立卡户2. 173万户,累计实现签单保费810.62万元,支付赔款63.69万元,从中直接受益农户815户次。积极推行“旅游+农业”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油菜花海、田园采摘、农家乐园等乡村旅游产业,全县累计发展农家乐145户,旅游专业村10个。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参与农
4、业全产业链建设,带动技术、资本、人才向农业全产业链聚集,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188家,各级示范社达到170家。全县家庭农场达到176家,各级示范性家庭农场达到44家。建成农产品仓储保鲜库4座,新增储藏能力2169吨。全县有效期内的“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1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2个,绿色A级食品16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陇上农庄生产的“一级冷榨亚麻籽油荣获“2021广州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陇上农庄的“紫苏籽油”入选2021年“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目录。努力打造美丽宜居生态乡村。全面完成了龙台镇董庄村、马年村2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洛门镇改口村、温
5、泉镇田河村和四门镇南坪村、下湾村4个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以及31个县级示范村的建设任务,加快推进杨河镇乡村建设市级不范镇建设,不范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改造卫生户厕7882户,其中无害化户厕3324户、普通卫生户厕4558户,农村常住人口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80%,行政村卫生公厕实现全覆盖。回收废旧农膜1145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 2%;处理尾菜13.5万吨,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45%;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14.3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65.6%、综合化利用率达到85%O大力开展城乡共治百日攻坚“六大行动”和“一爱一为”志愿服务活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500多吨、水塘111 口、沟渠57
6、0多公里,拆除塌房烂院、废弃棚圈等1056处,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全力夯实农业项目建设。坚持把农业项目建设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三农”工作提质增效。今年来,实施灾毁农田项目3个、修复面积3. 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个,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1万亩、节水灌溉1万亩,已完成90%以上建设任务。大力实施旱作农业项目。在12个乡镇推广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2.2万亩,完成任务的101. 67%O项目区良种率、地膜覆盖率均达到100%,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90%以上。遴选8家服务组织按就近原则建立堆肥场地18处,完成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区5.91万
7、亩,加速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持续深化现代农业综合改革。对各村集体资产进行折股量化,量化资产总额11. 7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4. 6亿元。344个村全部设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了登记赋码颁证工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刻章、开户、挂牌工作顺利完成。颁发股权证9. 25万本。全县344个村累计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994万元,共排摸整治搂荒地3.39万亩。新增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2. 01万亩,全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累计达到25.4万亩,占总承包地面积的29. 2%0县乡村三级共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25起,调处率达到100%o全面提升农业技术技服务水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2万亩
8、配方肥施用面积29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1.2万亩,平均肥料利用率达到40.5%。设立小麦、马铃薯、玉米、谷子等农作物品种试验7个。全县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率达到45. 6%,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4. 2%,农药利用率达到43. 1%,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扶持武山县鼎胜农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引进植保无人机1台,在全县小麦条锈病、玉米草地贪夜蛾、二代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危害关键时期,开展统防统治。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安装高空测报灯13台,布设诱捕器1万套,发放应急防治农药1.5吨、技术挂图及明白纸2.5万余份。全面完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阶
9、段性既定任务,向省农科院提交稀缺古老种质资源22份,已有21份入围国家种质资源库。培育高素质农民750人(其中:经营管理型250人,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500人)。加大农业综合执法监管力度。全年排查农资经销门店、III摊点485家(次),发现各类违法违规问题150余个,现场责令整改113个,批评教育15个,向岷县移交生猪非法调运案1起,立案处罚21起,已全部办结,罚没款金额累计18.97万元。积极开展私屠滥宰和畜禽调运案件调查核实工作,立案查处9起,扑杀非法调运、染疫动物52头(只)。同时强化源头治理和执法监管,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管控,全县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达100%o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抽检和专项监测工作22批次,共抽取蔬菜样品1052个,检测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