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457733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1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二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Br 80 I 127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 分) 本部分有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中国文化中的“文房四宝”所用材料的主要成分为单质的是 A笔B墨C纸D砚 A. AB. BC. CD. D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笔使用的主要是动物毛发,属于蛋白质,主要由C、H、O、N 元素组成,故A 错误; B墨中的炭主要是C 元素形成的单质,故 B 正确; C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糖类,由C、H、O 元素

2、组成,故C 错误; D砚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或碳酸盐,由C、Si、O、Na、K、钙等元素组成,故D 错误; 答案选 B。 2.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A. 乙烷B. 丙烷C. 乙醇D. 丙三醇 【答案】 D 【解析】 【详解】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该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在上述四种物质中,相对分子 质量最大的是丙三醇,其该分子中含有羟基的个数较多,因此其沸点最高, 故合理选项是 D。 2 3.下列物质中,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是 A. 苯B. 乙酸C. 乙醇D. 四氯化 碳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苯呈液态,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A 符合题意; B.乙酸易溶于水,B 不符合

3、题意; C.乙醇与水混溶,C 不符合题意; D.四氯化碳呈液态,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在下层,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羟基的电子式: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 2-丁烯的顺式结构:D. 2-丙醇的结构简式: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O 原子最外层有6 个电子, 其中 1 个成单电子与H 原子的电子形成1 对共用电子 对,因此羟基的电子式:, A 错误; B.乙烯官能团是碳碳双键,所以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 错误; C.2-丁烯的顺式结构应该是两个相同的H 原子或甲基 -CH3在碳碳双键的同一侧,所以其键 线式结构为

4、,C 错误; D.2-丙醇是羟基在物质分子主链的第2 号 C 原子上,结构简式为,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D。 5.下列有机物分子中,不可能 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3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分子中平面分子,分子在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A 不符合题意; B.甲苯可看作是苯分子中的一个H 原子被甲基取代产生的物质,也可以看成是甲烷分子中 的 1 个 H 原子被苯基取代产生的物质。苯分子是平面分子,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的分 子,若某一平面通过C 原子,分子中最多有2个顶点在同一平面,因此甲苯分子中不可能 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 符合题意; C.苯

5、乙烯可看作是苯分子中的H 原子被乙烯基 -CH=CH2取代产生的物质,由于苯分子、乙 烯分子都是平面分子,两个平面共直线,可能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 不符合题意; D.苯乙炔可看作中苯分子中的1 个 H 原子被乙炔基-C CH取代产生的物质,乙炔中与苯环 连接的 C 原子取代苯分子中H 原子的位置,在苯分子的平面内,由于苯分子是平面分子, 乙炔是直线型分子,一条直线上2 点在某一平面上,则直线上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上,因此 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 B。 6.下列物质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是 A. 新戊烷B. 2-甲基丙烷C. 邻二甲苯D. 对二甲 苯 【答案】 A

6、【解析】 【详解】 A.新戊烷只有一种位置的H 原子,因此其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A 符合题意; B.2-甲基丙烷有2 种不同位置的 H 原子,因此其一氯取代产物有2种, B 不符合题意; C.邻二甲苯有3 种不同位置的 H 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3 种不同结构, C 不符合题意; D.对二甲苯有2 种不同位置的 H 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2 种不同结构, 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 A。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 A. 淀粉能水解为葡萄糖B. 油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 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变性D. 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 素 C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淀粉是多

7、糖,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A 正确;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 的 甘油酯,属于天然有机物,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 错误; C.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不具有原来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物质的化 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因此鸡蛋煮熟过程是蛋白质变性,C 正确; D.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因此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 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8.关于丙烯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乙烯互为同系物B. 可合成高分子 C. 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D. 与 HBr 发生加成反应可能得到两种 产物 【答案】 B 【解析】 【分析】 A.根据同系物的概念判断; B.结

8、合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判断分析产物结构; C.丙烯中含有饱和碳原子和不饱和碳碳双键,根据物质分子结构判断; D.丙烯是不对称烃,与化合物分子加成时,根据原子结合位置与反应产生的物质辨析。 【详解】 A.丙烯与乙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 个 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A 正确; B.丙烯发生加聚反应产生,每个丙烯分子打开碳碳双键,然后这些 C 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高 分子化合物,故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B 错误; 5 C.丙烯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由于含有饱和C 原子,该C 原子上 含有 H 原子,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反应,C 正确; D.由于该烯烃为不对称烯烃,

9、因此与化合物分子HBr 发生加成反应,产物可能是 CH3CH2CH2Br,也可能反应产生CH3CHBrCH3,因此可得到两种产物, 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B。 【点睛】 烯烃是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若烯烃为对称烯烃,与单质、 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产物只有一种,若为不对称烯烃,在与化合物分子发生加成反应时,有 两种不同的加成方式,因此产物有同分异构体,在发生加聚反应是是断开不饱和双键的碳原 子彼此连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要注意其异同。 9.L-多巴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 L-多巴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分子式为C9H11O4NB. 能缩合生成高

10、分子 C. 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D. 核磁共振氢谱有8 个吸收峰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分子式为C9H11O4N,A 正确; B.该物质分子中含有氨基、羧基及酚羟基等多个官能团,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课发生缩聚反应 形成高分子化合物,B 正确; C.物质分子中含有酸性基团羧基、酚羟基,可以与碱反应;也含有碱性基团氨基,因此能够 与酸反应, C 正确; D.在物质分子中含有9 种不同位置的H 原子,因此核磁共振氢谱有9 个吸收峰, 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D。 10.将乙炔通入银氨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通过该实验可以区分乙炔和乙烯。化学方程式为: HC C

11、H+2Ag(NH3)2 + AgC CAg +2NH4 +2NH 3。乙炔银遇酸可放出乙炔。下列分析或推 测不正确 的是 A. 乙炔与银氨溶液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 乙炔中 C-H 键的活性比乙烯中C-H 键的活性强 6 C. 乙炔通入AgNO3溶液中也能发生类似反应 D. 2-丁炔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类似反应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乙炔与银氨溶液的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 反应, A 正确; B.乙炔通入银氨溶液,产生乙炔银白色沉淀,而乙烯不能发生该反应,说明乙炔中C-H 键 的活性比乙烯中C-H 键的活性强,因此通过该实验可以区分乙炔和乙烯,

12、B 正确; C. AgNO3溶液中 Ag +与银氨溶液中银元素存在形式不同,因此不能发生类似反应, C 错误; D. 2-丁炔的不饱和C 原子上无C-H 键,因此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类似反应,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1.研究 1- 溴丙烷是否发生消去反应,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中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 试管中也可能发生了取代反应 C. 试管中一定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 D. 若中试剂改为溴水,观察到溴水褪色,则中一定发生了消去反应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无论是否发生反应,由于乙醇具有挥发性,挥发的乙醇会被酸

13、性高锰酸钾溶液氧 化而使溶液褪色,若1-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产生的丙烯会被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 使溶液褪色, A 正确; B.试管中可能是1-溴丙烷与溶液中 NaOH 发生取代反应,产生1-丙醇, B 正确; 7 C.试管中可能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也可能发生取代反应产生1-丙醇, C 错误; D.若中试剂改为溴水,由于溴水与乙醇不能反应,因此若观察到溴水褪色,则中一定发 生了消去反应,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2.“ 异丙苯氧化法 ” 生产丙酮和苯酚的合成路线如下,各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X 的分子式为C3H8 B. Y 与异丙苯可用酸性KM

14、nO 4溶液鉴 别 C. CHP 与 CH3COOH 含有相同的官能团 D. 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苯酚和丙 酮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X 和 Y 发生加成反应产生异丙苯,则X 是丙烯,分子式是C3H6, A 错误; B.Y 是苯与酸性KMnO4溶液不能反应,而异丙苯由于与苯环连接的 C 原子上含有H 原子, 可以被 KMnO 4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因此可以用 KMnO 4溶液鉴别二者, B 正确; C. CHP 含有的官能团是-C-O-OH ,而 CH3COOH 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所以二者 的官能团不相同,C错误; D.苯酚在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容易溶于丙

15、酮中,因此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C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B。 13.我国学者研制了一种纳米反应器,用于催化草酸二甲酯(DMO )和氢气反应获得EG。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8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EG 能聚合为高分子B. 反应过程中生成了MG 和甲醇 C. DMO 分子中碳碳单键没有发生了断裂D. 1molDMO 完全转化为EG 时消耗 2molH2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EG 是乙二醇, 分子中含有2 个醇羟基, 因此能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A 正确; B.DMO 为草酸二甲酯,在反应过程中, DMO 中 C-O、C=O均断裂,则反应过程中生成了 EG

16、和甲醇, B 正确; C.DMO 为草酸二甲酯,在反应过程中,DMO 中 C-O、C=O 均断裂,没有断裂C-C 单键, C 正确; D.DMO 为草酸二甲酯CH3-OOC-COOCH3, DMO 与 H2反应产生 CH3OH和 CH3OOC-CH2OH、 H2O,1 mol DMO 反应需要3mol H2,若完全转化为 EG 时消耗 6mol H 2,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D。 14.下列实验内容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内容 A 鉴别乙醇与乙醛 9 B 比较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 C 说明烃基对羟基上氢原子活性的影响 D 说明苯环对取代基上氢原子活性的影响 A. AB. BC.

17、CD. D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K2Cr2O7具有强的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与乙醛,从而使溶液变为绿色,因此不 能鉴别乙醇与乙醛,A 错误; B.乙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中由于CH3COO - 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因此向该溶液中通 入 CO2气体可以溶解,不能证明酸性乙酸比碳酸强,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CO2气体, CO2、 H2O、苯酚钠反应,产生苯酚和NaHCO3,由于在室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因此可以 看到溶液变浑浊,因此只能证明酸性H2CO3苯酚,但不能证明酸性乙酸 H2CO3,B错误; C.乙醇与 Na 反应不如水与Na 反应剧烈,可以证明烃基对羟基上氢原子活性的

18、影响,C 正确; D.苯与溴水不能反应,而苯酚与浓溴水会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三溴苯酚白色沉淀,证明羟基使 苯环更活泼,不能说明苯环对取代基上氢原子活性的影响,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C。 第部分(非选择题共 58 分) 本部分共 5 小题,共 58 分。 15.为证明 C2H5X(X=Cl 、Br 或 I)中存在溴原子,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向 C2H5X 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均为无色溶液; 10 向 C2H5X 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均为无色溶液; 取中 。 (1)为对照实验,目的是_。 (2)写出中的化学方程式:_。 (3)补全中的实验

19、操作及现象:_,说明 C2H5X 中含溴原子。 【答案】(1). 证明 C2H5X 中没有游离的Br (2). C2H5Br+NaOHC2H5OH+NaBr (3). 取中上层溶液,加入足量稀硝酸至弱酸性,滴加AgNO3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 【解析】 【分析】 只有 Br -与 Ag+发生反应形成 AgBr 浅黄色沉淀;向C2H5X 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振荡后 静置,液体分为两层, 均为无色溶液, 说明 C2H5X 中无 Br -;向 C 2H5X 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充分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均为无色溶液,说明C2H5X 难溶于水,然后将溶液加热, 发生反应 C2H5Br+NaOH

20、C2H5OH+NaBr ,再将溶液酸化, 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 淡黄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中含有Br-,反应产生了AgBr 浅黄色沉淀。 【详解】(1)为对照实验,目的是证明 C2H5X 中没有游离的 Br -,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沉 淀反应; (2)中 C2H5Br 与 NaOH 水溶液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乙醇、Na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C2H5Br+NaOH C2H5OH+NaBr ; (3)要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溴元素,由于 Ag +与 OH-也会发生反应产生沉淀, 因此要先加入酸酸 化,然后再加入AgNO3溶液,若生成淡黄色沉淀说明,C2H5X 中含溴原子。 【点睛】本题考查了

21、卤代烃中卤素的存在及检验方法的知识。卤代烃中卤素以原子形式存在, 只有卤素离子才可以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产生沉淀,在检验之前, 一定要先酸化, 再加入 硝酸银溶液,根据产生沉淀的颜色判断所含的卤素种类。 16.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如下: 11 向 2 mL 浓 H2SO4和 2 mL 乙醇混合液中滴入 2 mL 乙酸后,加热试管A; 一段时间后,试管B 中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 停止加热,振荡试管B,油状液体层变薄,下层红色溶液褪色。 (1)为了加快酯化反应速率,该同学采取的措施有_。 (2)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 (3)试管 B 中溶液显红色的原因是

22、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中油状液体的成分是_。 (5)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证明该推测的实验方案是 _。 【 答 案 】(1). 加 热 , 使 用 催 化 剂(2). 增 加 乙 醇 的 用 量(3). CO3 2-+H 2OHCO3 -+OH- (4). 乙酸乙酯、乙酸、乙醇 (水) (5). 取褪色后的下层溶 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解析】 【分析】 (1)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可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 (2)根据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要提高乙酸转化率,可以根据该反应的正反应特点分析推理; (3)根据盐的水解规律分析; (4)根据乙酸、乙醇及乙

23、酸乙酯的沸点高低分析判断; (5)红色褪去的原因若是由于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所致,则可通过向溶液中再加入酚酞,观 察溶液颜色变化分析。 【详解】 (1)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由于升高温度,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使用合适的催 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或适当增加乙醇的用量,提高其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等; (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反应产生的乙 酸乙酯和水在相同条件下又可以转化为乙酸与乙醇,该反应是可逆反应,要提高乙酸的转化 率,可以通过增加乙醇(更便宜)的用量的方法达到; 12 (3)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 在溶液中,CO3 2-发生水解反应, 消耗水电离产生

24、的 H +转化为 HCO 3 -, 当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OH -)c(H+)所以溶液显碱性,可以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水解 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 HCO3 -+OH-; (4)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由于反应产生 乙酸乙酯的沸点比较低,且反应物乙酸、 乙醇的沸点也都不高,因此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会 沿导气管进入到试管B 中,未反应的乙酸和乙醇也会有部分随乙酸乙酯进入到B 试管中, 因此中油状液体的成分是乙酸乙酯、乙酸、乙醇(水); (5)红色褪去的原因若是由于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所致,则可通过取褪色后的下层溶液,滴 加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

25、证明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所致。 【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取、反应原理、影响因素、性质检验等知识。掌握乙酸 乙酯的性质及各种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反应现象是正确判断的前提。 17.有机物 A(C4H10O)可用作增塑剂、溶剂等。A 可以发生如下转化。 已知: R1-CH=CH-R 2R1-CHO+R2-CHO (1)按官能团分类,A 属于 _。 (2)A B 的反应类型是 _。 (3)A C 的转化中Na的作用是 _。 (4)写出 AD的化学方程式:_。 (5)F的结构简式是 _。 【 答 案 】(1). 醇(2). 取 代 反 应(3). 还 原 剂(4). CH3CH=CHCH3+H2O

26、(5). 【解析】 13 【分析】 A 分子式是C4H10O,该物质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反应产生D,D 发生信息反应产生C2H4O, 则 E 是 CH 3CHO,逆推可知D 是 CH3CH=CH-CH3,A 是 ,A 与 Cl2在光照 条件下发生饱和C 原子上的取代反应产生的可能是一氯取代醇,也可能是多氯取代烃;A 含有醇羟基, 与金属 Na 可以发生置换反应产生C 为; D 是 CH3CH=CH-CH 3,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产生高分子化合物F 是。 【详解】 (1)按官能团分类, A 是 ,属于醇类物质。 (2)A 是 ,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氯代醇;所以

27、 AB的反应 类型是取代反应。 (3) 与 Na 发生置换反应产生和 H2,在该反应中 Na元素的 化合价由反应前单质的0 价变为反应后中的 +1 价,化合价升高, 失去电子, 表现还原性,所以AC的转化中Na 的作用是作还原剂。 (4) A 是 ,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CH3CH=CHCH3和 H2 O, 所以 AD的化学方程式: CH3CH=CHCH 3+H2 O。 (5)F 是 2-丁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产生聚2-丁烯,其结构简式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醇的消去反应、取代反应的条件、反应产物即产物的性质、物质结构简 式是书写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掌握结构对性质的决定

28、作用及各类物质的官能团是本 题解答的关键。 18.A(C6H6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树脂、医药等。 14 以 A、B 为原料合成扁桃酸衍生F 的路线如下。 (1)A 的名称是 _;B 的结构简式是_。 (2)C()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 (3)D 的结构简式是_。 (4)写出 F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5)若 E分子中含有3 个六元环,则 E的结构简式是_。 以 A 为原料合成重要的医药中间体K 的路线如下。 (6)G H 的反应类型是 _。 (7)一定条件下,K 与 G 反应生成 、H 和水,化学方程式是_。 【 答 案 】(1). 苯

29、 酚(2). OHCCOOH(3). (4). (5). (6). (7). 还原反应(8). 3+3+H2O 15 【解析】 【分析】 I.A 与 B 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根据 A 的分子式 (C6H6O)及 C 的结构可 知 A 是苯酚,结构简式是,B 是 OHC-COOH ,C 与 CH3OH 在浓硫酸催化下, 发生酯化反应产生D 为,D 与浓氢溴酸再发生取代反应产生F 为 ;若 E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说明2 个分子的C 也可以发生酯化 反应产生 1 个酯环,得到化合物E,结构简式为。 II.A 是苯酚,A 与浓硝酸发生苯环上邻位取代反应产生 G 是 ,G 发 生还原反应产生H 为,H

30、 与丙烯醛CH2=CH-CHO 发生加成反应产生 , 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反应形成K:。 【详解】 I.根据上述推断可知: A 是 ,B 是 OHC-COOH ,D 是 ,E 是 F 是 。 II.根据上述推断可知G 为 , H 为 。 16 (1)A 是 ,名称为苯酚;B 是乙醛酸, B 的结构简式是OHC-COOH ; (2)羧酸的酸性大于苯酚,苯酚的酸性大于醇羟基,因此在物质C()中 羟基氢原子的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3)D 的结构简式是; (4)F 结构简式为 , 含有的酯基与NaOH 发生酯的水解反应产生羧酸钠 和 CH3OH、酚羟基可以与 NaOH 发生反应产生酚钠、H2O,含有

31、的 Br 原子可以与NaOH 水 溶液发生取代反应,Br 原子被羟基取代,产生的HBr 与 NaOH 也能发生中和反应,因此F 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NaOH+CH3OH+NaBr+H2 O; (5)若 E分子中含有3 个六元环,则E的结构简式是; (6) G 为,H 为。GH 的 反应类型是硝基被还原为氨基的反应,所 以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 (7)在一定条件下与 发生反应产生、 、H 2O,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可得3+3+H2 O。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的知识,涉及有机常见反应类型的判断、物质官能团 的结构与性质及转化关系等,掌握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是物

32、质推断与合理的关键。 17 19.化合物 K 是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由芳香族化合物A 制备 K 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结构简式是_。 (2)C 中官能团是 _。 (3)D E 的反应类型是 _。 (4)由 F生成 G 的化学方程式是_。 (5)C7H8的结构简式是 _。 (6)芳香族化合物X 是 G 的同分异构体,该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其苯环上 只有 1 种化学环境的氢。X 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写出符合上述要求的X 的结构简式: _。 (7)以环戊烷和烃Q 为原料经四步反应制备化合物,写出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其 他无机试剂任选) 。

33、 Q:_;中间产物1:_;中间产物2: _;中间产物3:_。 【答案】(1). (2). 碳碳双键羧基(3). 消去反应(4). +C2H5OH+H2O(5). (6). (7). CH3 C CCH3(8). 18 (9). (10). 【解析】 【分析】 由第一个信息可知A 应含有醛基,且含有7 个C 原子,应为,则B 为 ,则 C 为,D 为,E 为 , F 为, F 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 为 ,对比 G、K 的结构简式并结合第二个信息,可知 C7H8的结构简式 为; (7)环戊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环戊烯。 环戊烯 与 2-丁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然后与溴发生加成

34、反应生成。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 为 ,B 为,C 为 ,D 为,E 为, F为 ,G 为,对比 G、K 的结构简式并结合题中给 出的第二个信息,可知C7H8的结构简式为。 (1)A 的结构简式是。 (2)C 结构简式是其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和羧基。 (3)D E 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4) F 为 , F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形成 G和水,所以由F生成 G 的化学方程式是 19 +C2H5OH+H2O。 (5)C7H8的结构简式是 。 (6)芳香族化合物X 是 G 的 同分异构体,该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其苯环上 只有 1 种化学环境的氢。X 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说明分子中含有羧基 -COOH ,则符合上述要求的X 的结构简式:、 。 (7)环戊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与 NaOH 的 乙醇溶液共热,发生 消去反应得到环戊烯、NaCl、H2O。环戊烯与 2-丁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然后与 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其合成路线为 。所以 Q: CH3 C C CH3;中间产物 1:;中间产物2:;中间产物3:。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和合成的知识,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常见反应类型及反 应条件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注意题给信息的灵活运用。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