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7游褒禅山记学案粤教版必修5.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58694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7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7游褒禅山记学案粤教版必修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7游褒禅山记学案粤教版必修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7游褒禅山记学案粤教版必修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7游褒禅山记学案粤教版必修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7游褒禅山记学案粤教版必修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7游褒禅山记学案粤教版必修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7游褒禅山记学案粤教版必修5.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7 游褒禅山记17 游褒禅山记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舍于其址( ) 庐冢( ) 褒禅( ) 音谬( ) 仆道( ) 窈然( ) 何可胜道( ) 王回深父( ) 【答案】 sh zhn chn mi p yo shn f 第 2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 1道 有碑仆道 ( ) 何可胜道也哉 (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 2 2舍 始舍于其址 ( ) 退避三舍 (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3 3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 良乃入,具告沛公 ( ) 乃

2、不知有汉 (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 4 4胜 何可胜道也哉 ( ) 沛公不胜杯杓 (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 战胜而得者 ( )) 5 5得 此予之所得也 ( ) 古人往往有得 ( )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 此言得之 ( )) 6 6然 有穴窈然 ( ) 然视其左右 ( ) 理固宜然 ( ) 吴广以为然 ( )) 7 7其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 距其院东五里 ( ) 独其为文犹可识 ( ) 问其深 ( )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 盖其又深 ( ) 则其至又加少矣 (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 其孰能讥之乎 ( ) 而予亦悔其随之 ( ) 既其出 ( ) 视

3、其左右 ( ) 谬其传 ( ) 咎其欲出者 ( ) ) 8 8常非常之观 ( ) 常在于险远 ( )) 9 9以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 【答案】 1.名词,道路 动词,说出 名词,风尚 名词,道义 名词,道理 2.动 词,居住 名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名词,房舍 动词,停止 3.副词,表判断,是 连 词,于是 副词,竟然 代词,你的 4.副词,尽 动词,禁得起 形容词,优美的 动词, 胜利 5.动词,得到 名词,心得,收获 动词,能够 形容词,适宜,正确 6.形容词词 尾,的样子 连词,然而 代词,如此,这样 形容词,对,正确

4、7.代词,那,指褒 禅埋葬地 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代词,它,指仆碑 代词,它,指洞穴 代词,那些, 指好游者 代词,它,指后洞 代词,他们,指游客 代词,他们,指古人 副词,加强反 问语气,难道 代词,指自己 助词,无义 代词,它,指洞壁 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代词, 那些, 指欲出者 8.形容词, 不平凡 副词, 常常 9.连词, 表并列关系 相当于 “而” , 表修饰 连词,因为 第 3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 1慧褒始舍于其址 ( )_ 2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_ 3 3莫能名者 ( )_ 4 4有泉侧出 ( )_ 5 5而其见愈奇 ( )_ 6 6则其至又加少矣 (

5、)_ 7 7入之甚寒,问其深 ( )_ 8 8常在于险远 ( )_ 9 9至于幽暗昏惑 ( )_ 1010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_ 1111火尚足以明也 ( )_ 【答案】 1.名词用作动词 居住 2.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3.名词用作动词 识其 本名, 弄清真相 4.名词用作状语 从侧面 5.动词用作名词 见到的景象 6.动词用作名 词 到达的人 7.形容词用作名词 深度 8.形容词用作名词 险峻僻远的地方 9.形容 词用作名词 幽暗的地方, 令人迷乱的地方 10.形容词用作动词 走到尽头 11.形容词用 作动词 照明 第 4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_

6、 今义:基数词,表数目。 2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_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3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 古义:_ 今义:常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学者 古义:_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 4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_ 今义:合用为连词。 5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起一事。 【答案】 1.十分之一。 2.不平凡。 3.相当于 “的缘故” 。 泛指求学的人。 4.两个词。于,介词,译为“对” 。是,代词,代“这件事” 。 5.到。 第 5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

7、 ) 译文:_ 2 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译文:_ 3 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译文:_ 4 4此予之所得也。( ) 译文:_ 5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译文:_ 6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译文:_ 7 7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 译文:_ 8 8其孰能讥之乎?( ) 译文:_ 9 9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译文:_ 【答案】 1.判断句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墓旁的屋舍。 2判断句 现在把“华”读为“华实”的“华” ,大概是读音上的错误。 3判断句 所说的华

8、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命名。 4判断句 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5判断句 这就是读书人不可以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采取的缘故。 6状语后置句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 往有心得。 7省略句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8固定句式 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9状语后置句 唐代僧人慧褒开始在此筑屋定居。 常识速览 识作者识作者 改革家和文学家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改革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 的改革家” 。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退居江宁

9、,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 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识背景识背景 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 1054 年 4 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 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 7 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文章说明要实现大理 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 ; 在研 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 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 成功, “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 我们

10、能做的只有“尽吾志” 。“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推行变法的思想基础, 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 “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 全文六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 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最后一段,说明记游的时间及作 者。 文脉梳理 【答案】 游华山洞的经过 借仆碑抒发感慨 文本深读 自主探究 1 1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_ _ _ 【答案】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 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 探究事理的本 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

11、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2 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 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_ _ _ 【答案】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 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 ; 险以远,则至者少”的道理,从“入之 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道理 ; 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 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 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

12、此可见, “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 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 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 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 3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_ _ _ 【答案】 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人治学的道理。这从 文章的组织结构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即 非一般的写景文字, 而具有学人的实证精神。 又

13、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 先写后洞幽深、 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 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 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 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 高境界。 合作探究 4 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这是王安 石在游山时的深刻感触。谈谈你的理解。 _ _ _ 【答案】 (示例一)本文的主题是 “有志才能成功, 立志乃成功之秘诀”

14、。 “而世之奇伟、 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论断可以为证。 (示例二)王安石的“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症结在于一个“随”字。 韩愈“行成于思,毁于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取“思”而舍“随” , 做到“三思而后行” 。 (示例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对我们个人来说,攀得越高,认识就越深远。 我们若充分运用“志”“力”“物”三个条件,就不会像王安石那么后悔了,一定能达到一 个理想的高度。 文白.对译文白.对译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 浮图 慧褒 始舍于 其 址, 褒禅山也叫华山。 唐代僧人慧褒开始在此筑屋定居, 而

15、 卒 葬 之。 以 故,其后 名之 曰 褒 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 禅。 今 所 谓 慧空 禅 院者, 褒 之 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墓旁 庐冢也。 的屋舍。 慧褒:唐代高僧。卒 葬之:死后葬在这里。 距其院 东 五里, 离那禅院东边五里, 所谓 华山洞者,以 其 乃 华 山 之 阳名之也。 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距 洞 百 余步,有 碑 仆 道, 其 文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 漫 灭, 独其 为 文犹 可 识,曰 “花 山”。 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

16、名称。 今言“华”如“华实”之 “华”者, 盖 音 谬 也。 现在把“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上的错误。 华山洞:南宋王象先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据下文“华山 之阳”,应作“华阳洞”。乃:表判断,有“为”“是”的意思。其文) Error! Error! 其 下 平 旷, 有 泉 侧出,而 记游者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 甚众, 所 谓 前 洞 也。 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 其:指前洞。记游:指 在游览处题字留念。 由山以上五六里, 有 穴 窈 然,入 之 甚 寒, 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 问 其 深,则 其 好

17、游 者 不 能 穷也, 谓之 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 后洞。 它“后洞”。 窈然:幽暗深远的样子。则: 即使。穷:尽,达到尽头。 余 与 四 我和同游的四 人 拥 火 以入, 入之愈深,其 进愈难,而 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 其 见 愈 奇。 有怠而 欲 出 者,曰:“不 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劲懈怠想要退出去的伙伴说:“如果 出, 火且尽。” 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 拥火:拿着火 把。拥,执、持。 遂 与 之 于是跟他们一起 俱出。 盖予 所至, 比 好 游 者 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 尚不能 十 一

18、。 然 视 其 左右,来 而 记 之 者 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 已 少。 已经少了。 盖:发语词,有“大概”的意思。不能 十一:不到十分之一。不能,不到。 盖 其又深, 大概洞越深, 则其 至 又 加少 矣。 方 是 时, 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中退出来的时候, 予 之 力 尚 足以入,火尚 足 以 明也。 既 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 其出, 则 或 咎 其 欲 出 者,而予亦 悔其随 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从 之, 而不 得极夫 游之 乐也。 他们,以致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加少:

19、更少。方: 当。是时:指决) Error! 于是 予 有 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叹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 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 以其 求思 之 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 深而无不 在 也。 深入,而且无处不在。 叹:感叹。得:心得,收获。求思: 探究,思考。无不在:没有不到的) Error! 夫 夷 以 近, 则游 者 众;险 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 以 远, 则至者少, 而世之 奇 伟、瑰 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 怪、非 常 之 观, 常在 于 险 远, 而 贵奇特、不

20、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 人之所罕至 焉, 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 夷:平坦。以:而。 观:值得观赏的景象。 故 非 有志 所以,没有志向 者 不 能至也。有志矣,不 随 以 止 也, 然 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 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 而 又 不 随 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 以怠, 至于 幽 暗昏 惑 而 无物以 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令人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 相 之,亦不能至也。然 力 足 以 辅助他,也不能到达。然而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 至 焉,于 人为 可 讥, 而在 己 为 有 有到达)

21、,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 悔; 尽吾 志 也, 而 不能至者,可以 无 悔矣, 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 其孰能讥之乎? 此予之所 得 也。 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随以止: 盲从别人) 而停止前进。昏惑:迷惑。力足以至焉:下面省去“而不至” 之类的话。意思是力量足以到达那里(却没有达到)。有悔: Error! 余 于 仆 碑,又 以 悲 夫 古书之不存,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 后 世之 谬 其传 而 莫能 名者, 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 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

22、以学 者不可以不深 (这类情形)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读书人不可不深入地 思而慎 取 之也。 思考、谨慎地采取的缘故。 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 悲:感叹。谬:弄错,使错。) Error! 四 人 者: 庐陵萧 君圭 君玉, 长乐王回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 深父, 余 弟 安国 平父、安上 纯父。 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庐陵:现在 江西吉安。) Error! Error!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 某记。 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氏王安石记。 至和元年:公元 1054年。至和,) Error! Error! 迁移学以致用 写法借鉴 1 1写作

23、特色 铺 垫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见事见理。前面的事和后面的理紧密结合,把深刻抽象 的道理谈得具体生动, 浅显易懂。 文章一开始介绍山名 “华山” , 记仆碑又突出 “花山” 二字, 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记游山,不记别的,只记游山洞。前洞略写,指出路近、地平、游者 众,为后面的写作做了铺垫 ; 后洞详写,突出路远、奇险、深寒、游者少,和前洞对比,并 交代退出情况,为后文议论做了有力的铺垫。 铺垫就是为主要人物出场、主要事件发生或作者观点的提出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 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 铺垫的作用 : 铺垫是主要情节或文章主旨的基石,能增加情节的张力或文章主旨的影响 力。 2

24、 2写法指导 (1)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2)可从情节发展的方向进行铺垫。一般有两种,正铺和反铺。正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 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作正面铺垫。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 出乎意料,又叫反面铺垫。 (3)可运用不同的手法进行铺垫。如运用伏笔铺垫、悬念铺垫(又叫垫衬)、铺陈铺垫(用 铺陈事物的方法渲染气氛, 制造声势)。 比如 红楼梦 中 “宝玉挨打” 是运用伏笔铺垫, “红 楼梦序曲”是悬念铺垫。 3 3迁移运用 请你运用铺垫的手法代某电视台向观众介绍某一著名演员。 _ _ _ _ _ 【写作示例】 朋友们,看过大决战 毛泽东和他的儿子 你好,太平洋!这几 部

25、影片的观众,可能会对演员把领袖人物说话学得活灵活现而感到惊奇。然而,很多人可能 并不知道, 在这几部影片中为饰演毛泽东、 周恩来、 邓小平等演员配音的竟是同一个人。 他, 就是空军政治部话剧团演员周贵元。 素材应用 1 1课内素材 最好不付出就能取得成绩, 最好不流汗就能登上事业的顶峰, 不少人还在做着这样的白 日梦。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已经指出 :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所 以,朋友们,不要再在平地观望了,到“险远”之地去寻求“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吧! 【应用角度】 “更上一层楼”“努力”“更好的风景”等。 2 2精彩应用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

26、层” ,想要到达最高层也 许很难,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己之志,在现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这个世 界上最美好的风景,永远在人迹罕至之处,险远之地。坐享其成,终将一事无成。欲有所获, 唯有马上行动。从平地出发,一步步向前行进,向上攀登,在荆棘坎坷中历练自己,追求那 片人生的美好。 佳作领悟 导读 : 晋祠一文运用了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晋祠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 风景说明描写的十分具体形象。形神兼美的特点十分明显。语言又形象、生动、流畅。对中 学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精美范文。 晋 祠 梁 衡 出太原向西南行五十里, 有一座山名悬瓮。 山上原有巨石, 如瓮倒悬。 山脚有泉水涌出

27、, 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 榭。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 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西周时, 年幼的成王姬诵即位, 一日与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 随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叶, 剪成玉圭形,说:“把这个圭给你,封你为唐国诸侯。 ”天子无戏言,于是其弟长大后便来 到当时的唐国,即现在的山西做了诸侯。 史记称此为“剪桐封弟” 。姬虞后来兴修水利, 唐国人民安居乐业。后其子继位,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唐国为晋国。人们缅怀姬虞的功绩, 便在这悬瓮山下修一所祠堂来祀奉他,后人称为晋祠。 晋祠之美,在山

28、美、树美、水美。 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拾级登山,探古洞, 访亭阁,都情悦神爽。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娇羞迷人。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曰周柏,一曰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 树皮皴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石阶旁,宛如老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围, 苍枝曲虬,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其 余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沧桑几经的风骨,人游其间,总有一种缅古思昔的 肃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

29、,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却一齐 向左边拧去 ; 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其余有 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 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 ; 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么多的 水,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珮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原来不是藏在 殿下,就是隐于亭后。更可爱的是水清得让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好, 游鱼、碎石,丝纹可见。而水势又不大,清清的波

30、,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 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玉栏倒影,织成了一条条的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 不绝。当年李白至此,曾赞叹道:“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 ”你沿着水去赏那 亭台楼阁,时常会发出这样的自问:怕这几百间建筑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的“三绝” 。 一是圣母殿。这是全祠的主殿,是为虞侯的母亲邑姜所修的。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 宋崇宁元年(1102 年),距今已有八百八十年。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在能找 到的最早实例。殿内宽七间、深六间,极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 木柱

31、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扣,远看飞阁流丹,气 势雄伟。殿堂内宋代泥塑的圣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国现存宋塑中的珍品。她们或梳妆、 洒扫,或奏乐、歌舞,形态各异。人物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专注,衣纹流畅, 匠心之巧,绝非一般。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二年(1087 年)。 八条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仍鳞片层层, 须根根,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之好与工艺之精。 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却在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 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面东西宽阔,南

32、北翼如。桥边栏杆、望柱都形制奇特,人 行桥上,随意左右,如泛舟水面,再加上鱼跃清波,荷红映日,真乐而忘归。这种突破一字 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是仅有的一例。 以圣母殿为主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古朴优 美,用工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之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胜瀛楼、景 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砌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荫之中,集造化与人工于一体。 就是园中的许多小品,也极具匠心。比如这假山上本有一挂细泉垂下,而山下却立了一个汉 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那水正注在碗 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

33、,却总不能满碗。和尚就这样,一天一天,傻呵呵地站着。还有清清 的小溪旁,突然跑来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埋入水 面,那气势好像要一吸百川。你顺着山脚,傍着水滨去寻吧。真让你访不胜访,虽几游而不 能尽兴。历代文人墨客都看中了这个好地方,至今山径石壁,廊前石碑上,还留着不少名人 题咏。有些词工句丽,书法精湛,更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这晋祠从周唐叔虞到任立国后自然又演过许多典故。 当年李世民就从这里起兵反隋, 得 了天下。宋太宗赵光义,曾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 979 年)在这里消灭了北汉政权,从而结束 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1959 年陈毅同志游晋祠时

34、兴叹道:“周柏唐槐宋献殿, 金元明清题咏遍。世民立碑颂统一,光义于此灭北汉。” 晋祠就是这样,以她优美的身躯来护着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她,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 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亮点亮点 1 1学结构 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安排文章内容。 介绍自然风景是按照由上到下、 由外到 内的顺序,介绍历史文物是按照由主到次、由点到面的顺序。 2 2学写法 本文说明与描写相结合, 生动、 活泼、 有趣。 如文章第 5 自然段对树的细节描写和拟人、 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树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 训练落实提升 1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sh)于其址 有碑仆(p)道

35、B盖音谬(mi)也 有穴(xu)窈然 C或咎(ji)其欲出者 瑰(gu)怪 D无物以相(xing)之 长乐王回深父(f) D D A 项,(p);B 项,(xu);C 项,(gu)。 2 2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组是( ) 则或咎其欲出者 或:或许 何可胜道也哉 胜:尽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 其文漫灭 漫:潦草不清 独其为文犹可识 识:辨认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尽,达到尽头 有怠而欲出者 怠:怠慢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非常 A B C D C C 有的人;模糊不清;懒惰,指懒于前进;尽,这里指尽情享受。 3 3下列各句加点字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用法,相同的

36、一项是( )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D D 例句中的“其”与 D 项中的“其”都用作副词,表反诘语气。其他三项中的“其” 都用作代词 4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 B A 项,古义 : 十分之一。今义 : 数字十一。C 项,古义 : 不平凡。今义 : 副词,很。D 项,古义:读书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 5对下面一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A “庐陵”“长乐”“临川”都是籍贯。 B “君圭”“君玉”前者为名,后者为字。 C “父”通“甫”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D作者自称为“某” ,表自谦。 D D D 项, “某”不是自谦, “王某”即王安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