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一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一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59034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一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一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一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一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一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一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一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一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一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一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一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一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练习:阅读突破 第一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一 Word版含解析.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文精练一 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单文精练一 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连续性文本连续性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王殿卿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 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 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 汉字提出了疑问。“汉字落后论”者提出“汉

2、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认为汉字的出 路在于“拉丁化” ;“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 ;“儿童识字有害论” 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虽日渐式微,但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 世纪 80 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汉字行将就木” 。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 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 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 ; 在古人眼中

3、曼妙婀娜、 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 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 言耸听。种种现象表明,对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 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 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 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 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

4、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为了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 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 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 有的教学实验根据 “形、 音、 义” 三要素和儿童擅长 “形象记忆” 的特点, 探索 “从字形讲字义, 从生活讲汉字” 和 “因形分类、 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 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 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

5、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 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 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 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选自人民日报 2017 年 5 月 4 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末民初,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作为中华文化根基的汉字提出了疑问,其中有人提出了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 B.20 世纪 80 年代,仍有人认为“汉字行将就木” ,“汉字落后”“汉字难学”“儿童识字有 害”的观点还有一定市场。 C.在学习英语可以改变命运这种价值观念的影

6、响下,一些人只重视英语的学习,汉字教育受 到了直接冲击和削弱。 D.古人认为汉字形神兼备,今人认为汉字是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因而提 笔忘字的时候增多。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它既能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 感觉等,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相比的。 B.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拼音教学方法,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优点也有 缺点,不一定符合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C.近年来,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形成了“从字形讲 字义,从生活讲汉字”的汉字教学新理念。 D.为了让学

7、生对汉字感兴趣、生爱恋,甚至实现以字养德,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正尝试把每 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3.汉字面临哪些方面的危机?请概述。 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末民初以来,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 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D.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

8、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那么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B.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C.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 D.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3.如何利用汉字特点搞好汉字教学?请简要概括。 答: 答案精析答案精析 第一组 1.B A 项时间不准确,原文是“清末民初以来”。C 项前提不对,文中只是说“学习英语在一 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D 项因果倒置,原文是“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 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汉字, 现在变成了

9、电脑键盘、 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2.C 并不是“形成了”,文中只是说根据这些特点探索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 3.(1)历史方面:清末民初以来,有学者认为“汉字落后”“汉字难学”“儿童识字有害” 。 (2)现实方面:受到外语尤其是英语的冲击;信息化社会里,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减少,提 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社会对汉字、汉字教育重视不够。 第二组 1.A B 项曲解文意, 原文是 “在汉语与英语之间, 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 没有鄙视之意。 C 项逻辑错误,原文中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D 项偷换概念,原文说“汉 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并不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 础。 2.B “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错。从原文看,作者虽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 只是讲对拼音教学法进行反思,并没有说这种教学法就不适于汉字教育。 3.(1)汉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可以利用其表音特点,发扬和改进拼音教学法。 (2)汉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可以利用其表意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 汉字”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新途径。 (3)汉字具有文化意义,可以结合其文化基因,搞好汉字教育的文化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