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美文赏析大语文名家主题阅读张爱玲谈音乐素材2.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60060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美文赏析大语文名家主题阅读张爱玲谈音乐素材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美文赏析大语文名家主题阅读张爱玲谈音乐素材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美文赏析大语文名家主题阅读张爱玲谈音乐素材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美文赏析大语文名家主题阅读张爱玲谈音乐素材2.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音乐谈音乐 文/张爱玲 我不大喜欢音乐。不知为什么,颜色与气味常常使我快乐,而一切的音乐都是悲哀的。 即使是所谓“轻性音乐”,那跳跃也像是浮面上的,有点假。譬如说颜色 : 夏天房里下着帘子, 龙须草席上堆着一叠旧睡衣,折得很齐整,翠蓝夏布杉,青绸裤,那翠蓝与青在一起有一种 森森细细的美,并不一定使人发生什么联想,只是在房间的薄暗里挖空了一块,悄没声地留 出这块地方来给喜悦。我坐在一边,无心中看到了,也高兴了好一会。 还有一次,浴室里的灯新加了防空罩,青黑的灯光照在浴缸面盆上,一切都冷冷地,白 里发青发黑, 镀上一层新的润滑, 而且变得简单了, 从门外望进去, 完全像一张现代派的图画, 有一种

2、新的立体。 我觉得是绝对不能够走进去的, 然而真的走进去了。 仿佛做到了不可能的事, 高兴而又害怕,触了电似地微微发麻,马上就得出来。 总之,颜色这样东西,只有没颜落色的时候是凄惨的;但凡让人注意到,总是可喜的, 使这世界显得更真实。 气味也是这样的。别人不喜欢的有许多气味我都喜欢,雾的轻微的霉气,雨打湿的灰尘, 葱蒜,廉价的香水。像汽油,有人闻见了要头昏,我却特意要坐在汽车夫旁边,或是走到汽 车后面,等它开动的时候,“布布布”放气。每年用汽油擦洗衣服,满房都是那清刚明亮的 气息;我母亲从来不要我帮忙,因为我故意把手脚放慢了,尽着汽油大量蒸发。 牛奶烧烟了,火柴烧黑了,那焦香我闻见了就觉得饿。

3、油漆的气味,因为崭崭新,所以 是积极奋发的,仿佛在新房子里过新年,清冷、干净,兴旺。火腿咸肉花生油搁得日子久, 变了味,有一种“油哈”气,那个我也喜欢,使油更油得厉害,烂熟,丰盈,如同古时候的“米 烂陈仓”。香港打仗的时候我们吃的菜都是椰子油烧的,有强烈的肥皂味,起初吃不惯要呕, 后来发现肥皂也有一种寒香。战争期间没有牙膏,用洗衣服的粗肥皂擦牙齿我也不介意。 气味总是暂时,偶尔的;长久嗅着,即使可能,也受不了。所以气味到底是小趣味。而 颜色, 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 使人安心。 颜色和气味的愉快性也许和这有关系。 不像音乐, 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

4、到就已经过去了, 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我最怕的是凡哑林,水一般地流着,将人生紧紧把握贴恋着的一切东西都流了去了。 胡琴就好得多,虽然也苍凉,到临了总像是北方人的“话又说回来了”,远兜远转,依 然回到人间。 凡哑林上拉出的永远是“绝调”,回肠九转,太显明地赚人眼泪,是乐器中的悲旦。 中国的流行歌曲,从前因为大家有“小妹妹”狂,歌星都把喉咙逼得尖而扁,无线电扩 音机里的桃花江听上去只是“价啊价,叽价价叽家啊价”外国人常常骇异地问中国 女人的声音怎么是这样的。现在好多了。然而中国的流行歌到底还是没有底子,仿佛是决定 了新时代应当有新的歌,硬给凑了出来的。所以听到一两个悦耳的调子像蔷薇处处开

5、, 我就忍不住要疑心是从西洋或日本妙了来的。有一天深夜,远处飘来跳舞厅的音乐,女人尖 细的喉咙唱着:“蔷薇蔷薇处处开!”诺大的上海,没有几家人家点着灯,更显得夜的空旷。 我房间里倒还没熄灯, 一长排窗户, 拉上了暗蓝的旧丝绒帘子, 像文艺滥调里的 “沉沉夜幕”。 丝绒败了色的边缘被灯光喷上了灰扑扑的谈金色,帘子在大风里蓬飘,街上急急驶过一辆奇 异的车, 不知是不是捉强盗, “哗!哗!” 锐叫, 像轮船的汽笛, 凄长地, “哗!哗!哗! 哗!”大海就在窗外,海船上的别离,命运性的决裂,冷到人心里去。“哗!哗!”渐渐远了。 在这样凶残的,大而破的夜晚,给它到处开起蔷薇花来,是不能想象的事,然而这女

6、人还是 细声细气很乐观地说是开着的。即使不过是绸绢的蔷薇,缀在帐顶、灯罩、帽檐、袖口、鞋尖、 阳伞上,那幼小的圆满也有它的可爱可亲。 (原刊 1944 年 11 月苦竹月刊第 1 期,有删节) 【佳作赏析佳作赏析】 张爱玲的散文富于现代性的苍凉美学,她这篇写音乐的文字就让人们感受到了这种苍凉。 “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 到哪里, 似乎谁都不能确定, 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了, 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凡哑林上拉出的永远是绝调 ,回肠九转,太显明地赚人 眼泪,是乐器中的悲旦”等文字具有李清照婉约词般的凄凉与柔美,让人读后黯然神伤,唏 嘘不已。 【写作借鉴写作借鉴】 写音乐,却大谈特谈颜色与气味,然而写颜色和气味又并非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为 作者写颜色和气味是为了体现它们的愉快性,而这恰恰可以衬托出音乐的冷清。这种行文思 路可以取得“曲径通幽”的绝佳效果,值得我们中学生写作时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