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金属的化学性质.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60549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1金属的化学性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3.1.1金属的化学性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3.1.1金属的化学性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3.1.1金属的化学性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3.1.1金属的化学性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1金属的化学性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1金属的化学性质.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学习资料整理总结 课前预习金属的化学性质(1)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相关知识点的回顾1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大约公元前40001000年,人类进入金属时代。先是 器时代,到了公元前2000年就进入 器时代,直到20世纪 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金属元素占总元素的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第二位是 。大多数金属以 态存在,原因 。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请举例说明:3根据初中所学内容填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举例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盐置换反应金属与酸反应4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与金属的化学

2、性质有什么联系?二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1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哪些?2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什么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或密封在固体石蜡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如何正确取用金属钠?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时,反应产物如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三预学中的疑难问题 课堂互动金属的化学性质(1)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从原子结构的观点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3了解钠的保存方法及取用方法二学习过程1观察、思考、归纳(1)钠的切割方法:取:用 夹取,吸:用 吸干煤油,切:小刀在 切去表面的 并切 大

3、的一粒,回:将 。(2)钠的物理性质状态颜色硬度来源:学科网密度熔点延展性【探究活动】学生活动,教师点评2金属钠的化学性质(1)钠与氧气反应钠在常温下与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钠在空气中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2)钠与水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分析(或结论)(1)(2)(3)(4)(5)(3)钠与酸反应金属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推测一下钠与盐酸反应与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谁强?【探究活动】学生活动,教师点评【教师释疑】不管是钠与水反应还是与盐酸反应,实质上都是与H+反应,由于盐酸中的H+大得多,所以钠与盐酸反应剧烈得多。【思考与交流】(1)钠如何保存?能否用手拿

4、取金属钠?为什么?(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3)钠着火能否用水来灭火?应如何处理?(4)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时会发生改变,如金属钠与氧气反应,常温下会生成氧化钠,点燃时会生成过氧化钠,你能再举出一至两例因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的改变,而导至反应产物不同的吗? 三提高训练(1)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采用下法:2NaNO3+6Na=4Na2O+N2试说明为什么不采用钠在氧气中燃烧的方法而采用此法制Na2O的原因(2)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是金属

5、先熔化;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绿色火焰;燃烧后得白色固体;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 B C D(3)有人说“钠是一种还原性很强的金属,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化学反应方程式 。 课后评价金属的化学性质(1)班级 姓名 学号 1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是A铜 B铁 C铝 D钛2通过你的观察和推理,判断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保存在水中 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3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AN

6、a BNaCl CNaOH DNa2O4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 ANaOHBNa2OCNa2O2DNaHCO3 5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B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C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DNa、K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6钾(K)与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K比Na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A因为K的活泼性强,所以钾应该保存在煤油BK在空气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且产物是K2OCK 与水能够反应,但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但产物都有氢气DK可以

7、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 7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来源:学科网钠浮在水面上;钠沉在水底;钠熔化成小球;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发出嘶嘶的声音;滴入紫色石蕊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 B全部 C D*8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为A氧化钠 B过氧化钠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9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上、下跳动 *10将一小块钠投入到NH4Cl溶液中,产生的气体是A

8、O2和H2 B只有H2 C只有NH3 DH2和NH3 11能否把钠保存在汽油里或四氯化碳(CCl4)中?说明理由。12用11.5g金属钠放入水中,要使100个水分子溶有1个钠离子,则需加水多少克?13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 mL澄清的饱和石灰水的试管里,试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14有一块表面氧化成氧化钠的金属钠,总质量为5.22g,投入到94.98g水中,待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氢气0.2g求(1)其中含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2)反应后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5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擦干其表面的煤油,然后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钠在溶液中与水反应的实验现

9、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溶液中的实验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金属的化学性质(1) 作业答案: 课前预习一相关知识点的回顾1、铜、铁、铝合金、4/5、铝、铁、化合、金属最外层电子较少,在化学反应时很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2、绝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金属基本上都有金属光泽、金属是良的导电体和导热体、金属一般具有较好的延展性。3、略 4、原子结构示意图略,最外层电子分别为1、2、3个,相对较少,导致在化学反应时,它们很容易失电子,表现很强的金属性。但由于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存在有差异,所以金属性也相应有所差异,为NaMgAl.二预学能掌握的内容1钠的物理性质状态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延

10、展性固体银白色质软小低好2金属钠的化学性质(1)取:用镊子从煤油中夹取,吸: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切:小刀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切去表面的氧化层、并切黄豆大的一粒,回:将所切剩余部分放回原瓶。(2)因为金属钠很活泼,极易与空气中的水及氧气反应。(3)常温下与氧气生成氧化钠,加热是生成过氧化钠(4)2Na2H2O2NaOHH2,2Na2H2O2Na+2OH-H2 课堂互动二学习过程1观察、思考、归纳1、煤油中或密封在固体石蜡中,因为金属钠很活泼,极易与空气中的水及氧气反应。2、镊子、滤纸、玻璃片或表面皿,氧化层、黄豆,所切剩余部分放回原瓶。3、略2金属钠的化学性质(1)方程式略,现象:钠在空气中剧烈

11、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的固体。(2)钠与水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现象分析(或结论)(1)浮钠的密度比水小(2)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钠熔点低(3)游反应中有气体生成、反应剧烈(4)嘶各种摩擦声(5)红生成产物呈碱性(3)金属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钠与盐酸反应剧烈得多。【思考与交流】1、因为金属钠很活泼,极易与水及氧气反应。2、,氧化剂为水,还原剂为金属钠。3、不能,钠与水剧烈反应,应用沙子扑灭。4、碳与氧气反应、二氧化碳与烧碱反应三提高训练1、因为Na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Na2O2,而此法在N2环境中, Na2O不会继续氧化为N

12、a2O2。2、C 3、不正确,因为钠首先应与水反应,然后NaOH再与硫酸铜反应,得到氢氧化铜。 课后评价1、A 2、D 3、B 4、D 5、A、D 6、A、D 7、D 8、D 9、D 10、D 11、因为汽油易挥发、易燃;CCl4的密度比钠的大12、909 13、钠浮在水面上、迅速溶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在水面上不停地打转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最终消失,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试管壁发热。14、0.62 8.8% 15、钠浮在液面上,很快熔化成小球,钠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2Na+2H2O=2NaOH+H2 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2NaOH+CuSO4=Na2 SO4+Cu(OH

13、)2(蓝色) 课前预习金属的化学性质(2)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相关知识点的回顾1金属与氧气反应是否一定要加热?举例说明:2镁、铝属活泼金属,但生活中有许多镁、铝制品,为什么?3写出铁与氧气、氯气、盐酸及硫酸铜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二预学能掌握的内容1金属铝的化学性质(1)铝能在纯氧中燃烧,化学方程式是 ,而将打磨及不打磨的铝箔放在洒精灯上加热至熔会有什么现象呢?(2)镁、铝表面的氧化膜是如何形成的?其实用价值如何?而铁等金属形成的氧化膜为什么没有这种作用?(3)写出铝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情况。(4)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2金属铁的化学性

14、质铁与冷、热水是否反应?与水蒸气是否反应 ?若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预学中的疑难问题123 课堂互动金属的化学性质(2)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铁与水蒸气及铝与碱溶液的反应原理。2、了解铝的化学性质上的两性特征。 3、注意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学习过程1钠、镁、铝、铁、铜的金属性的强弱(1)钠、镁、铝、铁、铜与氧气反应元素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Na燃烧,发出 光,放热,生成 色的固体Na+O2=Mg发出 光,放热,生成 色的固体Mg+O2=Al燃烧,发出 光,放热,生成 色的固体Al+ O2=Fe燃烧, 四射,放热,

15、生成 色的固体Fe+ O2=Cu紫红色的铜变成黑色的氧化铜Cu+O2=(2)钠、镁、铝、铁与水的反应与冷水剧烈反应的金属是 与冷水反应不明显,与热水反应明显的金属是 与冷水不反应,与热水微弱反应的金属是 ,与冷水、热水都不反应,只与水蒸汽反应的金属是 。(3)利用上面信息中列出以上几种元素金属性的强弱顺序 。【探究活动】学生活动,教师点评【教师释疑】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和水反应越容易,金属的活泼性越强,反应越剧烈,金属的活泼性越强。【思考与交流】(1)相同物质的量的钠、镁、铁、锌、铝与足量的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体积比为多少?你从中得到何种启示?(2)写出铁与水蒸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氧化剂

16、和还原剂,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来源:Zxxk.Com2铝的化学性质(1)铝的化学性质 ,具有较强的 ,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 而稳定存在于空气中。(2)铝的化学性质最典型的特牲是具有 ,即既跟 反应,又与 反应。【探究活动】学生活动,教师点评【教师释疑】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理解为不是一步反应结果,而是多步反应的结果: 2Al+6H2O=2Al(OH)3+3H2 , Al(OH)3+NaOH=NaAlO2+2H2O,因而只有水为氧化剂。【思考与交流】(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及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除去氧化膜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所观察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

17、象?(2)铝制餐具为何不能蒸煮或长期盛放酸碱咸物质?(3)为什么无论等物质的量的铝与酸反应还是与碱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比是1:1,试从电子得失或化合价升降方面加以分析?(4)镁、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3,所以镁的金属性小于铝是否正确?三提高训练1、把等质量的金属镁分别放在(1)氧气,(2)空气,(3)二氧化碳气体中完全燃烧,得到的固体质量分别是W1,W2,W3,三者的大小关系是DAW1W2W3 BW1=W2=W3 CW3W1W2 DW3W2W12、将mol钠和mol铝一同投入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gmL-1,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B C D 课后评价金属的化学性质(2)班级 姓名

18、 学号 1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2把燃着的镁条放入下列气体中,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N2 B.CO2 C.Cl2 D.He3镁粉中混进少量铝粉,将Al粉除去,可选用的试剂是A.盐酸 B.CuSO4溶液 C.NaOH溶液 D.H2O 4两份铝粉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则这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A.1:2 B. 1:3 C.3:2 D.1:15同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将

19、钠投入足量水中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些小孔,再加入足量水中C.将钠投入足量稀硫酸中D.将钠投入足量稀盐酸中6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铝的活泼性差 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7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来源:学科网BAl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 并不滴落*8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共存的是 A Fe3+、NO3-、Cl-、Na+ BBa2+、Mg2

20、+、HCO3-、AlO2-NO3-、Na+、K+、CO32- DNO3-、K+、AlO2-、OH-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H-AlO2-H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10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A1:1 B1:2 C 1:3 D 3:211请你设计至少两种方法除去细小的铁颗粒中混有的细小的铝颗粒。 12CO2不支持燃烧具有绝对性的吗?请举例说明?由此你可得出燃烧一定要氧气参与吗

21、?13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操作方法是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 。(4)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 ,是因为 。(5)干燥管中盛装是的物质是 ,作用是 。(6)试管中收集气体是 ,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

22、须对该气体进行 ,方法是 。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14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CO2气体,然后在其中倒入10mL浓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了,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原因 ;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 。写出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 。金属的化学性质(2)作业答案: 课前预习一相关知识点的回顾1金属与氧气反应不一定要加热?如钠在常温下可以与氧气生成氧化钠。2因为镁、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了保护作用。3略 二预学能掌握的内容1金属铝的化学性质(1)略,将打磨及不打磨的铝箔现象都是熔化但不滴落

23、。(2)这两种金属很活泼,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在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对内部起到保护作用。铁等金属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疏松,不能对内部金属起到保护作用。(3)略(4)略2金属铁的化学性质铁与冷、热水不反应,但与水蒸气反应,化学方程式略。 课堂互动二学习过程1(1)(填表)略(2)钠、镁、铝、铁(3)NaMgAlFeCu【思考与交流】(1)1/2/2/2/3,如果形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为+1价,每2mol金属生成1molH2,如果为+2价,每1mol金属生成1molH2,如果为+3价,2mol金属生成3molH2。(2),还原剂为铁,氧化剂为水2(1)活泼、还原性,氧化膜。(2)两性,酸、碱。

24、(1)这是因为薄膜的氧化铝的熔点(2050)高于铝的熔点(660),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熔化的铝仍不会滴落,因为铝很活泼,磨去原来的氧化膜后,在空气中又会很快的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这也正是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2)碱能与氧化铝及铝反应,氯离子都能破坏氧化膜。(3)因为被氧化的铝元素化合价都是升高3价,被还原的元素氢都是降低1价。(4)判断金属性强与弱的根本因素不是失电子的多和少,而是难和易。三提高训练1、C 2、C 课后评价1、B 2、D 3、C 4、D 5、B 6、D 7、A、C 8A、B 9、C、D 10、A 11、方法一:可以使用NaOH溶液洗

25、涤混合物,铁与NaOH溶液不发生反应,而Al可溶于NaOH溶液。2Al2NaOH2H2O2NaAlO23H2,经过滤、洗涤可以得到铁。方法二:可以使用磁铁将混合物中的铁吸引出来而留下杂质铝。方法三:向混合物中加FeCl2溶液,Al与FeCl2反应:2A13FeCl23Fe2AlCl3,用水洗涤并干燥。12、不是绝对的,如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燃烧不一定要氧气参加。13、(1);Fe;H2O(2)在玻璃管口A处接一断乳胶管,乳胶管头上连一段玻璃管,并将管口没入水中,用酒精灯火焰微热烧瓶底部,如果能够观察到没入水中的玻璃管口有气体逸出,停止加热后,玻璃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水柱不回

26、落,则标明该套装置气密性良好。(3)为硬质玻璃管内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防止爆沸事故的发生。(4)先点燃酒精灯,产生水蒸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防止先点燃酒精喷灯所导致的Fe与O2的反应。(5)碱石灰干燥剂;除去反应产生的H2中的水蒸气。(6)H2;验纯;用试管收集一试管气体,靠近火焰酒精灯火焰,如果发出的声音是“啪”的爆鸣声,则证明产生的氢气不纯(含有氧气),如果是“噗”的声音,则证明是纯净的氢气;防止点燃时,氢气因含有氧气而爆炸。 14、易拉罐又鼓起来;易拉罐中的CO2与浓NaOH反应,致使易拉罐内气压降低,从而使易拉罐被大气压压瘪;浓NaOH与易拉罐(Al)反应产生H

27、2,随着易拉罐内H2量的增多,易拉罐内气压增大;CO22OH- CO32-H2O;2Al2OH-2H2O23H2课前预习金属的化学性质(3)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相关知识点的回顾1化学上将 集体定义为1摩尔(1mol)。2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物质的量(n)的关系是 。3摩尔质量(M)与物质的量(n)的关系是 。4气体摩尔体积(Vm)与物质的量(n)的关系是 。5物质的量浓度(C)与物质的量(n)及溶液体积的关系是 。6物质的量浓度(C)和溶液质量分数的换算关系是 7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摩尔质量(M)、气体密度()、气体摩尔体积(Vm)的关系 。8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定义 。阿

28、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 之比,即V1/V2 = 。同温、定容时,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 之比,即P1/P2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 之比,即1/2=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 倒数比,即V1/V2= 。二预学能掌握的内容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 ,也等于各物质的 之比根据上述关系,正确列出下列关系H2Cl2=2HCl化学计量数比粒子数之比物质的量比物质的质量比气体体积比三预学中的疑难问题123 课堂互动金属的化学性质(3)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

29、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2使学生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及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二学习过程(1)物质的量与其它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mo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个。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该气体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

30、的量浓度为_ mol/L(3)化学方程式前的的计量数与微粒个数、物质的量、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是 。【探究活动】学生活动,教师点评【教师释疑】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之间的数目关系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又叫做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思考与交流】进行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应根据题意,明确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解什么,从而合理选择比例量的单位列比例式时应注意,不同物质使用的单位可以不同,原则是”上下一致,左右对应。”计算时须按以下步骤进行:1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2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3

31、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4根据原理进行计算请依据上面步骤完成以下两题:(1)完全中和010 mol NaOH需H2SO4的物质的量,质量分别是多少?(2)46 g Na与足量的H2O反应,计算消耗的水的质量,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三提高训练1将065 g锌加到50 mL 1 molL1盐酸中,计算:(1)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2)若反应完成后,溶液体积仍为50 mL,这时溶液中的Zn2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2.3g钠溶于多少克水中,才能使每10个H2O分子中溶有一个Na+? 课后评价金属的化学性质(3)班级 姓名 学号 10.05mol/L某金属氯化物20mL,

32、恰好与20mL0.1mol/L的AgNO3溶液反应,则该金属氯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 XClB. XCl2 C. XCl3 D. XCl4 *2将5g铝、镁、铁三种金属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反应完全时共放出氢气2.8L(标况),则三种金属物质的量之和为 A等于0.125mol B可能小于0.125mol, 也可能大于0.125moC小于0.125mol D无法确定3200mL0.5mol/L的盐酸与14.3gNa2CO3xH2O恰好完全反应,且生成正盐,则x值为A. 5 B. 6 C. 9 D. 104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KOH溶液,分别使相同体积Fe2(SO4)3溶液、FeSO

33、4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沉淀,则FeSO4溶液、Fe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2 B1:3 C3:1 D1:15物质在相互反应时 ()A. 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B. 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 它们的质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D. 它们物质的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6将10.2克镁 铝 混合物溶于4mol/L的盐酸500ml中,加入2mol/L的NaOH溶液,使得到的沉淀达到最大量,则需此NaOH溶液的体积 是: A、1000ml B、500ml C、1200ml D、800ml7将一定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若放出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物质的量

34、之比为 A 1:1 B2:3 C3:2 D8:9815克A物质和10.5克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7.2克C物质、1.8克D物质和0.3摩E物质,则E的摩尔质量是 A.111克/摩 B.100克/摩 C.55克/摩D.105克/摩9.1mol Al放入足量盐酸中,铝完全反应。计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生成H2的物质的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及其质量。10现有和的混合物13.7,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剩余固体质量为10.6,剩余固体与某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1)原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2)剩余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

35、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11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氧化膜、并用针刺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然后放入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待钠块反应完全后,在容器 中仅收集到1.12 L氢气(标准状况),此时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g,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 L,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050molL-1(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氢气的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3)作业答案课前预习来源:学。科。网Z。X。X。K一相关知识点的回顾1把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约6.021023)个粒子,2N = nNA 3m = nM 4V = n Vm 5物质的量浓度 cB = nB / V 6c=1000w/M 7M=Vm8定义: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物质的量,V1/V2 = n1/n2,物质的量,P1/P2 = n1/n2,相对分子质量,1/2= M1/M2,相对分子质量之倒数比,即m1/m2=M1/M2,体积比,相对分子质量,V1/V2=M2/M1二预学能掌握的内容微粒数之比,物质的量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