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综合过关(1) 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65542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9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综合过关(1) 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综合过关(1) 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综合过关(1) 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综合过关(1) 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综合过关(1) 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综合过关(1) 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特训:综合过关(1) 含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综合过关(1)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的俗语。“私”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分的问题。 西方的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团体,团体是有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 模糊。这种格局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在西方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说他 将要“带了他的家庭”来看你,指的是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在中国,这句话是模糊 得很,“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子侄一大批,“自家人”可 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近的人物。 为什么我们对家庭这个概念这样不清不楚呢?

2、因为我们的社会结构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 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推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 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 薛宝钗,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 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 中国传统 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方社会,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进入团体得 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 在西方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

3、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 一圈圈推出去。儒家最讲究的是人伦,“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 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 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以礼克服,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 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 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以“己”作为中心的,并不是个人主义, 而是自我主义。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 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

4、抹煞个人。 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族,为了族可以牺牲国,为 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这和大学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 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条理 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路线、 正面和反面的说法。 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 己的界线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糊两可了。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 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为公的。 在西方社会里,做人民的无法逃于该团体之外,像一根柴捆在一束里,他们不能把国家弄 成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于是他们有宪法、有法律、有国

5、会。在我们传统里,“群”的 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 的德行。 (选自差序格局,有删改) 1.下列关于“差序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由自己向外推出去,一圈一圈,波及和自己有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 它愈推愈薄,关系越来越疏远。 B.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家庭可以小到只包括一家三口,也可以达到囊括所有亲戚,这个圈 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 C.差序格局常常要求一个人做到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表现为由内而外的推浪形式, 把 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界定得很清楚。 D.在传统的差序格局社会中,要求每个人“克

6、己”“修身”做到“本立而道生”, 从己到家, 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就会是一条通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西方社会,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得给父母交膳宿费,这是团体格局意识的体现,他们对谁 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分得很清楚。 B.西方社会里,任何个人无法逃于团体之外,他们不能把国家弄成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这 是因为有宪法、法律、国会的约束监督。 C.与中国的差序格局相比,西方团体格局的主要问题是权利问题,争的是权利, 主张团体内 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 D.朋友说要带全家来看望你,如果这个朋友是西方人,你就能明确知道客人的数目;如果

7、这个 朋友是中国人,你就可能不确定会来几个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看起来是社会公德问题,其实是“私”的 问题,说到底,与社会的差序格局密不可分。 B.我们的“家”讲人情冷暖,有钱有势时可以容纳所有亲戚,大家攀关系、讲交情,其乐融融; 一旦“树倒猢狲散”,就让人感到世态炎凉。 C.中国传统社会也倡导牺牲精神,不过牺牲是为“公”还是为“私”不好确定, 站在任何一 个圈里,向外看来是为私,向内看也可以说是为公。 D.儒家讲求“伦”“推”的前提是先承认“己”,对于“己”,得以礼克服,克己就是修身;君 主不同,应该“先治

8、其国,后齐其家,再修其身”。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而今“一带一路”在和平之上又添加了合作共赢的内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全新理 念,这是丝路意识、丝路共识的要义所在。相信“共商共建共享”“利益共同体”“责任共 同体”及“命运共同体”等“中国原则”与“中国倡议”的深度阐释与广泛传播,会让世界 认识到“中国思想”的价值,并通过倡导“一带一路”体现出中国提供丝路公共产品的能力, 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认同中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立场和“中国主张”。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包容发展。“一带一路”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国的“和”文化基因, 并向世界表明,中国之所以能够破解 “修昔底德陷阱

9、” (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 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是因为 “中华民族的血液 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 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选自马丽蓉丝路新韵,新华网) 材料二: 一带一路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协同带动了国内京津冀、 长江经济带、 珠江经济带等区域经 济体的共同发展。 2016 年 7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 交通运输部、 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了 中 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在“十三五”期间进 一步推动完善我国高铁网络建设。

10、 铁路总里程:一带一路(不含中国) 铁路总里程:一带一路(不含中国)同比(右轴) 图 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总里程(不含中国) (左柱)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公里 (中柱)我国普通铁路营业总里程/公里 (右柱)我国高铁营业总里程/公里 图 2 我国铁路营运里程 (选自2017 年全球及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 材料三: “成都契合了几大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北京社科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张柏瑞表 示,在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成都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城市:作为历史上 “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北丝绸之路”的货源供应地,一直以来成都与“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和地区的人文

11、合作密切:地处“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处,成都不仅 是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国际性门户城市,还是沟通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长江经济带被认 为是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而成都将在这项战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完美契合“西部 大开发”“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几大战略的成都,自然成为西部地区的核心及首要 城市之一。 (选自成都:引领西部发展,成都日报) 材料四: 卡特彼勒公司在其近期发布的一带一路:共赢的愿景和承诺的白皮书中说,“一带一 路”倡议将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提升生产效率以及对全球化的参与,同时为世界其他地区 带来巨大的机遇。 一些嗅觉敏锐的跨国公司将依靠此前在中国的布局而从中

12、获益,甚至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比如像卡特彼勒这样的重型设备制造商该公司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全球企业之一,并 逐步将其位于中国的工厂建成其海外规模最大的制造基地;他们还在中国设立了全球技术研 发中心,并帮助和扶持该行业上游的本地基础零部件制造商成为一流企业;同时,卡特彼勒很 早就意识到要将其在中国的业务打造成一支供应和服务全球市场的核心力量。 这一切都为该 公司如今能够共享“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夯实了基础。 卡特彼勒在其白皮书中提出了创新、协作、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和利益相关方参与五 个关键因素,倡导企业在这些方面作出切实的努力,以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并获益。 他还指出,开放与包容是“

13、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与核心,在未来五年和更长时间内,政府、 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对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和愿景极其必要和重要,呼吁各 方为了实现“共赢”而需做出最大限度的协作。 (选自新丝绸之路的机遇,中国新闻周刊,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图一可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总里程(不含中国)在1989到1990的同比增长率最大。 B.1990 年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总里程数(不含中国)迅速回落到上世纪 80 年代的水平。 C.从 2008 年到 2016 年,我国普通铁路营业总里程数和高铁营业总里程数总体均呈现上升趋 势。 D.随着高速铁路

14、网的建设,2016 年我国高铁营业总里程在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中所占比例 约为六分之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够对“中国原则”“中国倡议”进行深度阐释与广泛传播,那么越来越多的人一定 可以理解、认同“中国主张”。 B.优越的地理位置、完美契合几大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都是成都成为西部地区核心及首要 城市之一的重要原因。 C.跨国公司已经在 “一带一路” 战略中获益,因为它们之前就在中国布局,甚至成为这项战略 重要的参与者。 D.四则材料从多个角度,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等方法,来论证“一带一路”所体现出 来的“中国思想”价值。 3.根据材料四,简要

15、说明跨国公司想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获益,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冷脸 冯骥才 南门外有位铁匠,四十多岁,怪人,他从来不笑,脸总阴着,外号冷脸。 他不是脾气怪才没 笑脸;他打小就没笑过,无论嘛事,人都笑了,甚至捧腹大笑,笑破肚子,他也不笑。 他那张脸就 像用铁皮敲出来的盘子,又黑又硬,赛个铁面人。 没人知道他的事。 后来,不知打哪儿传出一段他不会笑的根由,说他爹是钉马掌的,他四 五岁时候,站在一边看他爹钉马掌,那马忽然犯起性子,一尥蹶子,后蹄子踢在他脑袋上,他挺 在床板上不动劲不睁眼,滴水不进。 大夫来一号脉,说没命了,顶多三天阎王爷就把他领走;可 三天后他没走

16、,还有气,七天过后,居然睁开眼醒过来,翻身下地,走路说话吃喝拉撒一切照旧, 就少一样不会笑了;人说他的笑脸给阎王爷留下了。这说法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对不对, 没人敢去和他核对。 不会笑是怪人,怪人还有更怪的事,就是好听相声,怪不怪事?听相声就为了笑,他不笑听 相声为了嘛?练笑吗?谁也弄不明白。 冷脸不赌不嫖不贪杯,干完活,有点清闲,就钻进说相声的园子,找个凳子一坐,听几段。 园子里的人都认识他那张半死不活的冷脸,这张脸好像专和说相声的找别扭;说相声就怕人 不乐,你不乐等于人家的包袱不哏,活儿使得不绝,栽人家面子。 在天津卫,谁要和说相声的作 了对,就找几个人坐在园子里死活不乐,成心呛火。这一来,

17、冷脸可就跟说相声的较上劲了。 天津说相声的高手如林。开头,一个个跑到南门外来,看谁能把冷脸逗乐了,结果个个丢盔卸 甲,掉头回去。于是南门外有句歇后语:说相声逗冷脸自找别扭。 只有冷脸自己不知道这句话。 北京挨着天津,这怪人怪事传到北京的相声圈子。北京有不少高手;不信世上还有一个 逗不乐的人,就来了一逗哏一捧哏的两位。 这两位早先在厂甸、 天桥一带扬名立腕。 先甭说 “说 学逗唱” 的功夫都是超一流,单凭长相就不一般。 逗哏的又高又瘦,像个瘦猴,人偏姓侯;捧哏 的又矮又肥,像个胖猫,人偏姓毛,江湖给他俩一个绰号叫“毛猴”。北京不是还有种拿蝉蜕 做的那种人见人爱的小玩意儿“毛猴”吗?这外号就在北京

18、叫得山响。毛猴来到天津,在南门 外的喜福来开说。头一天,台下就坐满了人。冷脸听到信儿也来了。 不少人都知道毛猴是冲冷脸来的,只有冷脸自己完全不知道。 毛猴上来,在台上一站,一高一矮一瘦一肥一精一傻,就惹得哄堂大笑。 毛猴他俩往下一 看,心里咯噔一下,满屋子七八十张热烘烘笑脸里,有张脸赛铁板;又黑又硬又阴冷,甭打听, 这 就是那个冷脸。 他俩想:今儿是不是真遇到克星了?可是毛猴是二十年老江湖,嘛都见过,先不 管这脸,轻轻快快有说有笑之间,啪地甩一个包袱,甩得意外、漂亮、逗哏,人全笑了,惟独冷 脸不笑。毛猴目光都扫见了,相互递个眼神,表面不当事,接着说笑,不经意中又使一个包袱, 这包袱使得又巧又妙

19、又绝,看出了老到,引得大家大笑,可冷脸还是没笑。 毛猴见了,还不当事, 接着再来;下边的包袱是毛猴拿手的听一百次得笑上一百次。毛猴一使,全场爆笑,笑声 要掀去屋顶,毛猴再看,冷脸居然赛个睁着眼的死人。 毛猴觉得不好,知道今儿弄不好要栽在天津卫了。 心里没根,接下去就有什么算什么了。 老段子、新段子、文段子、二荤段子,加上不停的现挂,直说得脑门流汗,嗓子冒烟,冷脸还是 那张冷脸。 最后,那个逗哏的瘦猴索性对着冷脸抖一个砸锅卖铁似的包袱,说:“这位爷,您要 是再不笑,我俩可真要脱裤子了。” 全场又一阵大笑。冷脸忽然站起身,板着面孔拱拱拳说:“您二位说得真棒,谢您们了, 我退了。”话说完,起身离座走

20、了。到了也没露出个笑脸。毛猴两个站在那儿下不了台,这算 栽到家了,只好耷拉脑袋回北京。 自打毛猴走后,没人再敢往南门外说相声。人们把冷脸愈说愈神,好像冷脸是天生的相 声杀手。 可奇怪的是打那天起,不单南门的相声园子,全天津的相声园子里,没人再见过冷脸。 有人说他远走高飞了,可有人说他哪儿也没去,还在南门外打铁,只是决不再听相声了。 (选自小说月报2015 年第 10 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第段记叙冷脸不会笑的传说,既让读者了解到他因曾受到过严重伤害而不会笑的真正原 因,也为人物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B.第与段中,冷脸

21、在观众面前被毛猴当做“包袱“笑料,实在难为情,但为了风度,还是用反 讽的语气称赞毛猴的表演,板着脸,带着怨恨离场。 C.毛猴竭尽所能,用高超的艺术表演,逗得观众开心不已,但就是不能令冷脸发笑。 在第(8)段 中,观众的开心与冷脸的冷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小说着意刻画“冷脸“肖像,表现人物对生活的冷峻态度。 由“赛个铁面人“赛个睁着眼的死 人“等肖像描写,可见冷脸迟钝麻木,心如死灰。 2.小说在刻画冷脸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含蓄丰富,发人深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两点启示。 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 家世二

22、千石。 浚博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 晚 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 使容长戟幡旗。”众威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 令有不亷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邀乃大会佐吏,令女于 内观之。 女指浚告母,邀遂妻之。 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 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大, 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 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

23、 金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 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 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或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 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 船于蜀,其木柿蔽江而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粱益诸军事。 时朝议威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冏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 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

24、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 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 帝深纳焉。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1.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 千人/ B.那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 千人/ C.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 千人/ D.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 千

25、人/ 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学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千石”为汉郡守俸禄。“两千石”分为中二千石、真二千石和比二千石,州刺史和郡 太守为真两千石,牧是中两千石,比真两千石高一级。 B.“变节”和苏轼的方山子传“稍壮,折节读书”一句中的“折节”同义,都是“改变原 来的志趣和行为”的意思 C.“转”有时指的是“迁官转任”,例“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 有时意思为贬官,如“转除”“转任”“转补。 D.“疏” 指奏章,亦指上奏章。 古代相关词语不少,如疏稿,奏章的草稿;疏直:上疏直陈;疏奏, 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疏陈,上疏陈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

26、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浚志向远大。 曾在盖房时,在自家大门前留有几十步宽的空间以备将来容纳长戟幡旗, 受 到众人的嘲笑。 B.王浚精通治理,恩威并用。任职广汉时因施恩深得百姓依赖;任职益州时,又因施威使异族 不得不归顺。 C.王浚工作得力。 武帝谋伐吴时,他受命大造连舫大船,巨船用木材建城,树起高台,开通向四 方大门,城上可以骑马往来。 D.王浚敢于进谏。武帝谋划伐吴之事,但朝廷百官却都劝阻皇帝讨伐吴国,王浚力排众议,上 书皇帝分析利弊得失,力主伐吴。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大,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

27、所,则强敌也。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注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祢:祢衡,东汉人,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 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中“况复”递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朋友的人生不如意融 合起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怜惜。 “柳条春” 暗含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 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 B.颔

28、联主要写苏秦当年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 白发。一“尽”、一“新”,两相映照,苏秦的凄苦之状如在眼前。 C.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 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 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 D.尾联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 “羞” 中 寓愤,对于贤才遭弃的政治现实表示了愤慨。 2.结合全诗,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诗中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 答案 1 答案:1.C; 2.B; 3.D 解析 : 1.张冠李戴,“权利与义务”划分清楚的是团体格局,

29、差序格局中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是 模糊的。 2.因果倒置,“于是他们有宪法、有法律、有国会”是结果。 3.理解不当,所有人都要先修身。 2 答案:1.B; 2.B; 3.要有较敏锐的觉察力,并且最好提前布局。具有创新、协作、可持 续发展、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和政府、研究机构做出最大限度的协作。 解析:1.B 项,“铁路总里程数(不含中国)迅速回落到上世纪 80 年代的水平”错误,铁路总 里程数并未回落,较之 80 年代有显著增长。故选 B。 2.A 项,说法过于绝对,文中说 “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 认同中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立场 和 中国主张”,这只是一种希望;C 项,以偏概全,根据材料四

30、第 2 段,可知 “跨国公司已 经获益” 错,获益的只是 “一些嗅觉敏锐的跨国公司” ;D 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下定义 的方法。故选 B。 3.注意根据材料中的句子“一些嗅觉敏锐的跨国公司将依靠此前在中国的布局而从中获益, 甚至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卡特彼勒在其白皮书中提出了创新、协作、可持续发展、风险管 理和利益相关方参与五个关键因素,倡导企业在这些方面作出切实的努力”“在未来五年和 更长时间内,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对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和愿景极其 必要和重要,呼吁各方为了实现共赢而需做出最大限度的协作”概括答题要点。 3 答案 : 1.C; 2.冷面如铁,阴沉黑硬。他从来不笑,

31、脸总阴着,又黑又硬又阴冷,别人听相声 放声大笑,惟独他赛个睁着眼的死人,即使退场时,也没有笑脸。 喜听相声,热爱生活.他好听相声,有点清闲,就钻进说相声的园子。听相声就为了笑,而笑 是对生活热爱的表现;虽然他冷脸不笑,但内心还是渴望笑声,热爱生活。 心思细腻,心地善良。毛猴精彩的相声逗得观众开心不已,却在冷脸身上栽了跟头.面对毛 猴的讨饶,冷脸明白自己成了看热闹的主角,主动称赞对方,起身离场,为对方找台阶。 在知道 自己成了相声杀手、没人敢往南门外说相声时,为观众和演员考虑,从此不再进相声园子。 自尊自爱,情趣高雅。冷脸不赌不嫖不贪杯,只有干活的空闲去听听相声;在知道自己成了 别人的谈资、相声

32、杀手时,马上主动离场,放弃自己的喜好,再不进相声园子。 3.放手也是一种爱(从冷脸的放弃进相声园子的角度)。 微笑面对生活(从冷脸成为别人看热闹的角度反向)。 冷峻也是个性(从冷脸面对生活的冷峻角度)。 包容和尊重(从观众看热闹的心态角度)。 功利的艺术,终会伤害观众,失去观众(从毛猴等表演者的目的,最终失去观众冷脸的角 度)。 生活不全是笑声(从冷脸和观众的角度)。 解析:A 项,冷脸不会发笑的真正原因谁也不知道,文中对传说只是表述为“这说法听起来像 那么回事,对不对,没人敢去和他核对”; B 项,联系后文冷脸再不去相声园子的情节,可以看出,冷脸称赞对方是真心的,为对方找台 阶,并没有带着怨

33、恨; D 项,冷脸虽然冷面如铁,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生活热情和丰富的内心活动,他喜欢听相声,他 能从毛猴的讨饶中分析自己的处境,并主动称赞对方,起身离场,再也不进相声园子。由此可 见,冷脸是热爱生活的,心地也很善良,有着较丰富的内心活动。 4 答案:1.D; 2.C; 3.B; 4.羊祜兄长的儿子羊暨对羊祜说:“王浚做人的志向大,奢侈不节 制,不能过于信任,应该有用以节制他的方法。” 假如孙皓突然死了,更换了贤明的国君,文官武将各自有了合适的位置,那么吴就变成强敌 了。 解析:1.原文标点: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 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2.转除:升

34、官;转任:转换所任职务;转补:迁调官职,以补缺额。 3.理解有误,任益州刺史时,怀柔安抚招来的不同风俗的人,用威严信用待人,异族境外,大多 前来归顺投降。并非施威迫使异族归顺。 4.【参考译文】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地人。 家世中有人做过太守。 王浚博览古籍,姿容相貌俊美,不注重名 声品行,不被乡里人称道。 后来才改变了原来的志行,开通豁达,很有大志向。 曾盖房,大门前 留有几十步宽。 有人问他为什么留下太多地方,王浚说:“我想使门前容下长戟幡旗。” 众人 都笑他,王浚说:“陈胜说过,燕雀哪知道鸿鹄的志向。”州郡征召他为河东从事。官吏中不 廉洁的人,都听到消息自行离去。 刺史燕国人徐邈有个女儿淑

35、贤有才,挑选丈夫尚未出嫁。 徐 邈于是广泛地召集下属官吏,让女丿儿在里面观看他们。 女儿指着王浚告诉母亲,徐邈于是把 女儿嫁给他。 后来参征南军事,羊祜深深理解厚待他。 羊祜兄长的儿子羊暨对羊祜说:“王浚 做人的志向大,奢侈不节制,不能过于信任,应该对他有所限制。”羊祜说:“王浚有大才,我 将要帮他实现愿望,必定可以任用。” 转任车骑从事中郎,有见识的人说羊祜能推举有良才的 人。 被任命为巴郡太守。巴郡与吴国边境相邻,兵士们以劳役为苦,生男孩大多不养活。王浚 于是使条令严厉,使徭役宽松,那些生育的人,都让他们休整并免除徭役,这样活下来的有几 千人。转任广汉太守,实施恩惠仁政,百姓依赖他。等到贼

36、人张弘杀了益州刺史皇甫晏,朝廷 调王浚任益州刺史。 王浚设计谋划,全部诛杀了张弘等人,因为有功被封为关内侯。 怀柔安抚 招来的不同风俗的人,用威严信用待人,异族境外,大多前来归顺投降。征召授职为右卫将军, 授官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很知道王浚有奇谋,于是暗中上表留王浚,于是又任益州刺史。 武帝谋划伐吴,下诏令王浚修造舟船。 王浚于是建造大船相连的船,一百二十步见方,载两 千多人。用木材建城,树起高台,开通向四方的大门,城上都可以骑马往来。又在船头上画上 鹚鸟的头及怪兽,用来恫吓江神。舟船的规模之大,自古没有过。王浚在蜀造船,砍削下的木 片遮盖了江面向下游漂流。不久授王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37、 当时朝廷的议论都劝阻伐吴,王浚就上书说:“我多次查访吴楚的异同,孙皓荒淫凶暴,荆 扬的人不论贤愚没有不抱怨的。 况且观察时机运数,应该迅速征伐。 如果现在不讨伐,天意的 变化难以预料。假如孙皓突然死了,更换了贤明的国君,文官武将各自有了合适的位置,那么 吴就变成强敌了。我造船七年,逐渐会有腐朽败坏的,再说我已七十岁,离死已不远。这三条 有一项不顺,就难于图谋了,诚恳地希望陛下不失时机。”皇帝深深接受他的看法。 5 答案 : 1.B; 2.对丘为落第的怜惜与同情。首联用一“怜”字直接表达对丘为不得志的怜 惜和同情;颔联借用典故抒发自己对丘为盘资耗尽困于长安、返回时忧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 境的怜悯。 依依惜别之情。 “柳条春” 暗写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送别之际,朋友正值人生 的低谷,伤别之情就愈为强烈了。 惭愧愤慨之情。尾联中诗人认为自己作为朝廷官员,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 廷,自愧不如孔融,深深自责。同时于“羞”中寓愤,暗含着对贤才遭弃的政治现实的愤慨。 解析:B 项,“颔联写了苏秦”错误,颔联是用典,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 耗尽的窘况。一“尽”、一“新”,两相映照,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