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中国建筑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5.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65799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中国建筑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中国建筑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中国建筑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中国建筑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中国建筑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中国建筑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中国建筑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5.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语言表达专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熟悉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每一梁每一柱的作用他都能 讲得头头是道。 B针对古建筑上信笔涂鸦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彻 底解决这个痼疾。 C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无与伦比的建筑体系。 D为大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我区组建了科学健身指导团,深入农村和社区进 行现场辅导和培训,把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简单易学的科学健身项目送到广大农民群众中去, 让社区农民真正感受科学健身带来的活力和魅力。 解析 : 选 D A 项, “出神

2、入化” , 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此处使用对象错。 B 项, “信 笔涂鸦” ,比喻字写得潦草,常用作自谦之词。C 项,“无与伦比” ,伦比,类比。没有能够比 得上的。 本句只是强调中国建筑的独特性, 并且用 “无与伦比” 也与事实不符, 故错。 D 项, “喜 闻乐见” ,喜欢听,乐意看。符合语境,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冼星海是中国著名音乐家,他在音乐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不仅过 去起过重要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B市文物局组织了 39 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验收。 C清华大学是梁思成一生钟情的地方,美丽的校

3、园不仅记载了他成长的足迹,而且留下 了父亲梁启超的身影。1915 年至 1923 年,梁思成在这里学习生活了约八年多。 D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他 都坚持创作。 解析:选 A B 项,习惯的说法是“对进行验收” ,而不能是“对通过验收” ,介 词搭配出现错误;C 项,“约”与“多”语意重复;D 项,前后句式不协调,把“生活条件再 不好”改成“生活条件有多不好” 。 3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 兄之间属于一家的关系。 B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

4、,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 分内部空间而已。 C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 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D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解析:选 D “可译性”并非比喻。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小时候,每逢你来我们家,爸爸都为我们拍摄玉照,让我们的美好瞬间长期保存。 B如此奇葩的建筑,简直令人难以想象,敢问这些建筑的设计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C这对小夫妻青梅竹马,感情基础牢固,今日去民政部门办理结婚手续,正式缔结金兰。 D如果你的名字忝列美国名刊社交名册之中,恭喜你,你

5、是真正的美国蓝血贵族。 解析:选 B A 项,“玉照”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B 项,“敢问”是谦辞,表示自谦 或尊敬地向对方询问问题, 正确。 C 项, “金兰” 用作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 不能用于夫妻。 D 项,“忝列”是“有愧于”之意,谦辞,此处谦敬失当。 5 概括下面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给 “中国的建筑体系” 下一个合适的定义。 (不超过 50 字)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 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 : 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 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 答: 参考

6、答案: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分布地区广大的、在世界各民 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建筑的这种 “文法” 有一定的拘束性, 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 能有多样的表现。 _,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有诗、词、歌、 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_。“大文章”如 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阁。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 粹做点缀装饰用的。_,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

7、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 们都具有中国建筑的特性。 答: 参考答案:也如同做文章一样 有“大文章”或“小品” 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 7观察下面丰子恺的漫画建筑的起源 ,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并写出两点启示。 答: 参考答案:内容:一个孩子正在专心地搭积木,他垒出了一个门,旁边是散落的积木。 启示:解放孩子的双手,还给孩子发展个性的空间; 培养创造性,要从小做起。 二、阅读理解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中国建筑的“文法” 梁思成 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 。中国建筑就具有 特殊的“文法” 。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

8、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 国系统的“梁架” 。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 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 “斗”和臂形短木的“拱” ,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 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 ,而斗、拱、梁、 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词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作“斗拱” 。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 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 孟子里就有“榱题数 尺”之句,意思说

9、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 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 全座建筑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 算。宋时把每一结构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 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中国建筑的 “文法” 还包括关于砖石、 墙壁、 门窗、 油饰、 屋瓦等方面, 称作 “石作做法” “小 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 。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 瓦坡的曲面,翼状

10、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 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 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 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 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 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 “冷色” 而以金为点缀, 所谓 “青 绿点金” ,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 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

11、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 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 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 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 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 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 数千年来, 无论贫富, 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 一样, 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

12、应用 上。 8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 算出来的。 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 机。 C斗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 建筑物。 D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 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由原文中的句子“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 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可知 D 项错。 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

13、推断,正确的两项是( ) A如果说“彩画作做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 ,那么木柱和门窗上朱红或黑 色的漆料,就应该是它的“语汇” 。 B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 合而成的一个庭院。 C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 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 D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 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E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 象力和创造性。 解析:选 AE B 项,与原文的对应信息“无论是住宅、官署、寺

14、院、宫廷、商店、作 坊或若干相连的院落”意思不吻合。C 项,无中生有,原文对应信息为“这种庭院,事实 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 。D 项,主观臆断, 原文对应信息为“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 。 10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多种“文法” ,请列举其中的三种。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答题时首先要理解建筑“文法”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作答。第四自然段为过渡段,据其中的“还包括”的内容可以推知 本文阐述的建筑“文法” 。 参考答案:梁架做法(斗拱组合法)、瓦作做法、彩画作做法(青绿点金法)、院落组织法。 (答出任意 3 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