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68765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2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红高粱罗汉大爷红高粱罗汉大爷 (对应学生用书 P92)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确凿(zo) 2.袒露(tn) 3血痂(ji) 4.痉挛(jng) (二)多音字 1畜Error! 2.监Error! 3嚼Error! 4.栅Error! 二、写准字形 1.Error! 2.Error! 3.Error! 4.Error! 5.Error! 6.Error! 三、用对词语 红高粱是最能反映莫言风格的一篇奇作。小说以一块块的感觉画面组合而成,形成一个以独特 感觉为基础的“红高粱”世界。从题材看,小说取材于作者家乡的抗日生活,写作目的也很明确,在小 说结尾处作者表示:“谨以此书召唤那些激荡在我

2、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我 是你们的不肖子孙, 我愿扒出我的被酱油腌透了的心, 切碎, 放在三个碗里, 摆在高粱地里。 伏惟尚飨! 尚飨!”在小说里,作者以家乡的红高粱作为背景,以活生生的感觉记忆为笔锋,描写了家乡的抗日生 活画面。无边无际的高粱地红如血海,血海中,有着生命的野合,有着活剐的血腥,有土匪的出没,有 英勇的伏击。与以往的“抗日文学”不同, 红高粱摒弃了种种思想框框的制约,抹去了单纯乐观的 色调,把家乡的抗日生活重新放置在民族的自然发展和充满血腥的历史过程中去。后来有人惊叹地评价, 红高粱把抗日题材“拖出了困海” 。不仅如此, 红高粱还为我国当代的“战争文学”拓

3、出了一条 新路。 节选部分前的情节:土匪司令余占鳌(“我爷爷”)带着儿子豆官和自己的队伍,在公路旁边的高粱 地里等待伏击日本鬼子的车队。 节选部分重点表现的是罗汉大爷从忍气吞声、沉默温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转变为一 个愤怒、仇恨的反抗者的故事。 节选后的情节:余占鳌等人在公路边埋伏,追述奶奶拉着余占鳌和另一支抗日队伍(国民党系统的 冷队长)一起喝掺有罗汉大爷血的高粱酒,共同盟誓,为罗汉大爷报仇,打日本鬼子;再追述罗汉大爷 怎样被日本鬼子活活剥皮杀害的。从罗汉大爷被日本人残酷剥皮而死开始,到余占鳌愤而拉起土匪队伍 在胶平公路边上伏击日本汽车队,发动了一场全部由土匪和村民参加的民间战争,

4、体现出一种民间自发 的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欲望,弱化了历史战争所具有的政治色彩,将其还原成了一种自然主义式的 生存斗争。 1流传 留传 例 句 这是爷爷留传下来的一块宝石,到鉴宝节目一亮相,我家有宝贝 的消息就流传开了。 辨 析 流传:指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去。 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2祈求 乞求 例 句 每到“七夕” ,姑娘们要举行各种仪式,虔诚地祈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 慧的巧手,乞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 辨 析 祈求:指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乞求:指请求给予。 四、积累成语 1踉踉跄跄:走路不稳。 2吃里扒外:受着这一方的好处,暗地里为那一方尽力。“扒”也作“爬” 。

5、 (对应学生用书 P93) 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莫言 简介:莫言(1955),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出身于农民家 庭,小学未毕业即辍学, 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 年 2 月应征入伍,先后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班, 获文艺学硕士 学位。1980年开始创作。2011 年荣获茅盾文学奖。 2012 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 学奖,获奖理由是 “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 合在一起” 。 作品 : 长篇小说 红高粱家族 天堂蒜薹之歌 十三步 酒国 丰乳肥臀 檀香刑 生 死疲劳 蛙等十一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爆炸 野骡子 欢乐等二十四部, 短篇小说枯河 白狗秋

6、千架 拇指铐等六十余篇。 评价:“寻根文学”作家。 赞美喷涌不尽的生命 高密东北乡给予莫言童年更多的是饥饿和孤独,但是也给予莫言一笔取之不尽的精神财 富。正是故乡给予的饥饿与孤独使他走向了文学,走向了市场,走向了世界。 红高粱取材 于作者家乡的抗日生活,以童稚观点回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莫言在红高粱 家族的献词中写道:“谨以此书召唤那些激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 魂和冤魂。”让那些已经丧失原始、粗犷的生命活力,沉浸在功利中卑微地苟活着的人们而 羞愧吧! 本文通过对罗汉大爷由顺从到反抗过程的叙述,塑造了一个忠厚老实,但为了自己的自 由安宁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尊严,敢于反抗

7、、敢于斗争的农民形象,讴歌了他粗野不羁的生 命力和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精神。 赏情节 1课文是怎样写罗汉大爷由顺从到反抗的变化过程的? 明确 赏人物 2试分析罗汉大爷这一人物形象。 明确 性格特点具体分析 诚实忠厚 说他诚实忠厚、 勤劳耐苦, 是因为他是 “我家” 的老伙计, 多年来一直为 “我 家”不怕苦不怕累地干活。“这是东家的牲口,不能拉。”“你珍贵着使唤, 这两头骡子,是俺东家的。”这些话表现了他对“我家”的忠心耿耿。 勇敢不屈 说他坚韧不拔、勇敢抗争,是因为在“长官”无情地抽打之下,“跑的念 头越来越强烈” ,想跑回“属于他的那个酒香扑鼻的院落” ,重新过上安宁而自 由的生活。为救回两

8、头骡子而被骡子踢伤,他愤怒地举起铁锹向骡子铲去,怒 骂着:“畜生!你这个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你这个里通外国的狗杂 种!”这充分体现了他不屈不挠、疾恶如仇的性格。 赏语言 3“罗汉大爷只穿一件单衫,袒露的胸膛上布满被枪口戳出的紫红圆圈” ,句中的“紫 红圆圈”透出怎样的信息? 明确 透出了罗汉大爷对东家的忠诚。 4“那个接骡的老头儿还未走,罗汉大爷对他说:你珍贵着使唤,这两头骡子,是俺 东家的。”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 十分疼惜东家的骡子,为下文写逃跑后又回去救骡子作了铺垫。 5“中年人把那盒烟装进监工口袋里。监工好像全无觉察,哼了一声,用手掌压压口袋, 转身走了。”这里为什么

9、不亮“中年人”的身份? 明确 中年人救了罗汉大爷。这位中年人是谁,设下了悬念。 6“骡子暴怒地左旋右转,保护着自己的领地。它们竟然认不出主人啦。”这情节有什 么作用? 明确 为下文罗汉大爷牺牲作了伏笔。 7“你怕了吗?畜生!你的威风呢?畜生!你这个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你这 个里通外国的狗杂种!”这些话有什么用意? 明确 道出了铲伤骡子的真正原因。骡子成了汉奸、走狗、监工的代名词。同时也体 现了人物的性格。 赏技巧 8本文用什么样的手法开头?有何好处? 明确 倒叙手法。好处:借用老太太的口吻重新回顾那段如火的历史,一是增强故事 的真实性、可信度;二是制造悬念,等待英雄们出场,增强了故事的

10、趣味性。 9罗汉大爷的事迹与县志(县志是作者虚构的)的记载有出入,试分析文中设置县志这一 细节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小说的文本和县志(也是作者虚构的),哪个叙述是“事实”呢?作者虚构了两 种“事实”让读者评判,为了什么目的呢?当然作者是偏向文本的“事实”的。县志的陈述, 是对革命战争以及其中人物传统的“定义” ,是历史教科书似的“事实” 。而作者却要颠覆这 样的“事实” ,颠覆以往对“战争”“英雄”的“定义” ,从战争的微观舞台民间的视角, 建构自己的叙述与评价体系,还“战争”“英雄”本来的面目(当然这样的“面目”也是作者 自己的判断)。 在红高粱中,日本人最终在“青杀口”的高粱地里残忍地杀害

11、了“我罗汉爷爷” 。 据统计,在整个战争期间,直接被日军杀害的大概为 3 500 万人。 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伤疤至今隐隐作痛,另一方面中日民族友好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我们究竟应当如何面对这一矛盾?谈谈你的观点。 观点一:历史仇恨必须牢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曾多次遭受外敌入侵。但像日本这 样以灭亡中国为目标,采用极端野蛮、卑劣手段,对中国人民实行屠杀蹂躏的罪恶行径,却 是旷古未闻,空前绝后。忘记历史仇恨,就是数典忘祖,怎么对得起千千万万惨死在日军屠 刀下的冤魂?又怎么对得起无数惨遭日军蹂躏践踏的华夏姐妹? 无论过去、 现在, 还是将来,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及其残渣余孽都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敌人。

12、 对于日本近年来政坛频频的出现为侵略战争翻案、为战犯招魂的倒行逆施的做法,我们必须 保持高度警惕,绝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观点二:必须反对将历史问题扩大化,盲目反日、排日的思潮。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 长期的友好交往历史。在中国崛起的今天,我们应该以世界大国的心态去处理中日关系。从 民族的、 长远的利益出发, 我们必须发展中日友好关系, 不要把日本人民等同于日本军国主义。 在国与国的关系上,一方面,我们要广结朋友,积极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另一方面,对 于与中国存在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国家、民族要学会增进互信,求同存异,互利双赢,友 好相处,共同发展。这才是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公民的成熟心态。 (对

13、应学生用书 P94) 文学史评红高粱 传统的小说制作都有一定的路数,其中一条就是对某些固定主题和模式的重复。因而, 在对小说的分类中,人们往往用爱情小说、战争小说、武侠小说、黑幕小说等专用术语来确 定小说的性质。这种情形意味着小说创作总是在重复过去同类性质小说的模式,并由此花样 翻新,讲述着本质相似内容不同的故事,从深层意义上说,创作就是一种变相的复制。 红高 粱的文本设计也是从复制开始的。这部小说的基本情节是“我爷爷余占鳌带着他的人马去 打日本鬼子” 。这个故事模式已为所有的中国读者熟知,因为多少年来,人们不止一次地看到 类似的小说和电影。在写法上, 红高粱似乎也试图遵循传统的创作原则。首先

14、,传统小说 创作原则强调故事性,讲究悬念设计。莫言则在小说一开头就写道:“1939 年古历八月初九, 我父亲这个土匪种 14 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 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14 岁的小孩、传奇英雄、伏击汽车队,这简洁的概括性交代,已 足以引起读者对战斗故事的兴趣,并同时可能推想出少年英雄的出色表现、英雄司令的出奇 制胜等等动人的情节。其次,传统小说强调真实。一是通过叙述状态的真实感来抹去小说本 身固有的“回忆性”所带来的不真实感,二是通过加强细节真实造成一种可感的如在目前的 阅读效果。 红高粱在这两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首先,它将事实上迟于小说的故事用一

15、种 正在进行的语态表现出来,并让“我父亲”以亲历者的姿态去目击它,感受它。由此也将过 时的故事转化为读者感觉中的现时情景。其次,细节真实被高度重视。细节几乎成了表达的 主要内容。“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类似的细节是红高粱细节 描写的基本情态。这种对人物近距离的观察无疑也增强了小说的现实感。 “移出背景”是红高粱对现实日常语境的反叛。日常生活总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伦理 关系、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以及历史文化为背景的,景物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构成背景。但 红高粱中,一望无际的红高粱正是人物活动的空间,也是人物活动的背景。人们就在这 里厮杀,在这里调情,在这里喝高粱酒打日本鬼子。这种背景因

16、为没有外显的人文色彩会使 读者感到新奇,并且暂时忘记了世俗生活中的种种规则,忘记人与人之间的你争我斗,甚至 忘记被人们在现实中称做善与美的东西。当读者领略到其中豪侠的和风流的故事后,还会将 这个背景看成是理想的乐园,拉开了与世俗生活的距离。因为这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监 督,也没有世俗生活中的烦恼忧愁,它给人的是一个可以自由舒展自我的环境。厌恶现实约 束的读者还会将它当做精神自由的家园。而它所产生的恰恰是精神世界的浪漫主义和审美主 义。 (选自金元浦、杨茂义读者:文学的上帝接受美学 与文本解读 ,载文学新思维下卷,江苏教育 出版社 1996 年版) 红高粱中的人物 豪爽直率、朴实中带着野性我爷

17、爷 “我爷爷”是一个血性汉子。他虽然鲁莽但是真诚,豪爽直率,朴实中带着野性,粗犷 中藏着细腻,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他的男子汉形象成了一种新的标志。他为母亲的不贞而 杀了母亲的和尚情人,说明他有强烈的道德观,他为爱情而杀单家父子,又矛盾地表现出他 挣脱道德束缚、自私自利的一面:“谁是土匪?谁不是土匪?能打日本就是中国的大英雄。” 激烈的陈词体现了他豪气万丈的爽直;面对亲叔叔余大牙奸污玲子姑娘的事实时他下意识地 包庇行为 说明他受着血亲的牵绊,亦有着难以割舍的人情包袱;“滚你娘的,一个学生娃娃,也 想管辖老子” ,突出了他性格上的暴躁易怒和自我;“冷麻子要是敢耍弄咱,我就去把他的脑 袋揪下来!”是

18、他刚硬、血气的一面;面对敌人时的安抚人心、静待时机表现出他冷静、足 智多谋的一面;他对邻村人趁火打劫又见死不救的行径大加痛骂和拳脚相向,一方面说明他 性格的暴烈,更说明了他的疾恶如仇;看到大屠杀后的尸横遍野,“那副绿锈斑斑、丧失了 人的表情的青铜面孔” ,表现出他对丧失了乡亲的沉痛哀伤;他在求张辛一为父亲看诊时的悲 楚、绝望和希望的交错,揭示出他传承香火的传统思想。这样一个多面化性格的人物显然具 有扁平型人物所不具备的真实性和丰富性。 个性解放的先驱,妇女自立的典范我奶奶 奶奶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 她出嫁时渴望“枕在男人强壮的手臂上” ,表现出 她对美、对力量的追求;她在高粱地里的野合是

19、她对世俗的挑战、对自我的解放和对爱情的 追求;她在敌人面前的装疯卖傻是她机智的一面;她劝爷爷“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言语 表现了她的深明大义和敏锐的政治目光 ; 罗汉大爷被抓后, 她 “伫立” “凝视” “扑地跪倒” “磕 头”“掬酒”等一系列的行为里有着果决和愧疚的矛盾心理;她送十四岁的豆官上战场伏击 敌人,是她痛恨敌人、大义豪气的一面;她在余占鳌试豆官的胆时脸色由“苍白”而“更加 苍白” ,描绘出一个为人母者对子女的柔软关爱;她死前的幻想与现实的混沌交错,表现了她 对生的眷恋和对情人、儿子的不舍。她临死前的呐喊“我只有按着我自己的想法去办,我爱 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

20、自己做主”是对她一生追求的囊括。 这种多方面零散的片段描写最终汇合成我们对奶奶这个典型形象的整体把握,她“是抗日的 英雄,也是个性解放的先驱,妇女自立的典范” 。 (时间:40 分钟 满分:57 分) 一、基础巩固(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天到了,行将就木的落叶任秋风卷起,到处飘零,而连绵的秋雨不停地下着,这一 切勾起了游子们绵绵的乡愁。 反对克隆技术的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害怕克隆出“本拉登”式的人物,其实这只 是杯弓蛇影。 当你养尊处优、春风得意的时候,一定要居安思危,决不能丧失忧患意识。 王芳嫂子在家也确实不容易,常常吃里扒外,家

21、里外面的事弄得利利索索,赢得了村 民的一致称赞。 读者保持怀疑精神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师心自用,竟将 古今作者悉数踩在脚下,美其名曰“推倒百代圣贤,开拓万古心胸” 。 进入高中后,孩子们通常会进入自主阅读阶段,学校在此时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 深入、更个性化的阅读,将事半功倍。 A B C D 解析:行将就木: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不能用于形容“落叶” 。杯弓蛇影: 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在这里应用“杞人忧天” 。吃里扒外:指受着这一方的好处,暗 地里却为那一方尽力。不合语境。 答案:A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认识到,关注民生

22、是干部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否则,不关注民 生,就很难说是一个称职的干部。 B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主体圈梁合龙,这标志着世界上最 大的天文望远镜进入全面的设备安装。 C步入景区,游客们在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领略完全不同的江南文化和特色民居建 筑。 D 7 月 7 日, 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 2022 年第 24 届冬奥会的候选城市名单, 北京榜上有名。 解析:A 项,“否则”和“不关注民生”重复,删去一个即可;B 项,成分残缺,“安装” 后添加“的阶段” ;C 项,“江南文化”和“特色民居建筑”是包容关系,“领略民居建筑” 不能搭配。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

23、体的一句是( ) A敬请广大读者赐稿,来稿请寄:长沙市玉兰花路 88 号读书编辑部郭亮敬启。 B您的文章我已经拜读了,另外这文章里有几处错误,我已经给您斧正了。 C在信的最后,该公司的人事主管恭敬地写到:“经理一职,尚祈俯就。” D苏先生说:“今日有缘相聚,实在不易。您是马齿徒增,我是碌碌半生,怎不让人感 慨!” 解析 : A 项, 敬启 : 敬辞, 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 适用于工作关系。 用在编辑自身不妥当。 B 项,斧正:用于请对方修改文章,敬辞。此处用于自己不得体。C 项,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 某种职务,敬辞。使用正确。D 项,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用于别人不得 体。 答

24、案:C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集“人性”“兽性”于一体的红高粱 。 虽然这部神话并没有旺盛地燃烧到最后,但毫无遮掩地宣泄着双方自己的生命欲望。 创造了“我爷爷”和“我奶奶”新的神话。 并进行着人类灵魂家园的毁弃和革创。 有着浓重的乡土气息。 A B C D 解析:通读这五句话,可知这段话谈论的话题是红高粱 ,可以确定应为首句,然后 具体说明红高粱这部书的特点,由两句中的“神话”可以知道两句联系紧密, 由“虽然这部神话”可知应放在前,由中的“并”可知紧承说神话的特点,最 后总结。 答案:A 二、阅读鉴赏(33 分) (一)课内阅读(19 分) 阅读从“为了

25、为我的家族树碑立传”到“骂不绝口,至死方休” ,回答问题。 5文中老太太的山东快板和县志的记载起到了什么作用?(4 分) 答:_ 答案: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等待着英雄们的出场。 6文中为什么要提到高粱和烧酒?(5 分) 答:_ _ 答案:高粱和烧酒是激情的象征,所表现的精神与农民顽强的生存意志和不屈的斗争精 神融为一体。 7由后两段文字可以看出罗汉大爷是一个怎样的人?(5 分) 答:_ 答案:忠厚老实、不屈不挠,面对死亡毫无惧色。 8怎样理解“我奶奶什么事都敢干,只要她愿意”? (5 分) 答:_ 答案:(提示)敢恨敢爱、崇尚自由,也可以从反面理解。 (二)课外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

26、章,完成文后的题目。 丑 兵 莫 言 1976 年冬天,排里分来几个山东籍新战士,除王三社外,都是小巧玲珑的身材,白白净 净的脸儿。王三社,真是丑得扎眼眶子,与其他人站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 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我刚提排长,意气洋洋,神气得像只刚扎毛的小公鸡。我不但在军事技术、内务卫生方 面始终想压住兄弟排,就是在风度上也想让战士们都像我一样(我是全团有名的“美男子”), 可偏偏来个丑八怪,大煞风景。丑兵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喜欢提建议,口齿又不 太清楚,常常将我的姓“郭”读成“狗” 。我对他的反感与日俱增。 小豆子他们几个猴兵,天天拿丑兵开心,稍有

27、空闲,就拉着丑兵问:“哎,老卡(卡西莫 多),艾丝美拉达没来找你吗?”丑兵既不怒,也不骂,只是用白眼珠子望着天。 有一天中午,全排正在吃饭,小豆子他们对着丑兵笑,我瞅了丑兵一眼。真没想到,这 位老先生竟然戴了个脖圈!这是什么脖圈哟!黑不溜秋,皱皱巴巴,我撇了撇嘴,转过脸来。 小豆子看到我的脸色,端着饭碗猴上去。 “哎,老卡,”小豆子指指丑兵的脖圈说,“这是艾丝美拉达小姐给你织的吧?”丑兵 的眼睛里仿佛要渗出血来,他把一碗豆腐炖粉条扣在了小豆子脖子上,小豆子吱吱哟哟叫起 来了。 我把饭碗一摔,对着丑兵就吼道:“把脖圈撕下来!你也不找个镜子照照!马铃薯再打 扮也是土豆!” 他瞪了我一眼, 慢慢地解

28、开领扣, 仔细地拆下脖圈, 装进衣袋, 嘴里嘟哝着 : “脖 圈是俺娘给织的,俺娘五十八了,眼睛不好”他抽抽搭搭地哭起来,两个肩膀一个劲儿 地哆嗦。大家把责备的目光投向小豆子,小豆子低下了头。 丑兵要求到生产组喂猪,连里同意了他的请求。三年过去了,我被提升为副连长,主管 后勤,又和丑兵打起交道来了。 1979 年初, 中越边境关系紧张。 连里召开动员会, 抽调一批老战士上前线。 刚开过动员会, 连队就像开水般沸腾起来, 决心书、 请战书一摞摞地堆在连部桌子上, 有的还写了血书。 下午, 我到猪圈去,想看看这个全连唯一没写请战书的丑兵。丑兵正在给一只老母猪接生,浑身是 脏东西,满脸汗珠子。看着他

29、这样,我原谅了他。 晚上,支委会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丑兵闯了进来。他浑身湿漉漉的,赤脚穿着一双 沾满粪泥的胶鞋,帽子也没戴,一个领章快要掉下来。他说:“请问连首长,这次是选演员 还是挑女婿?”大家面面相觑。“像我这样的丑八怪放出的子弹能不能打死敌人?扔出的手 榴弹会不会爆炸?”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说,“我长得不好看,但我也是解放军战士!我也要 上前线!” 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开完欢送会,我思绪万千,向丑兵住的房子猪圈旁边一间小 屋走去。见我进来,他慌忙站起来连声说:“副连长,快坐。”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喂好的 小猪抱进一个筐子里 : “这头小猪生下来不会吃奶, 放在圈里会饿死的, 我把它抱回来单养

30、。” 我说:“小王,咱们就要分手了,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千万别憋在肚子里。”他沉 吟了半晌说:“副连长,不打出个样来,我不活着回来。我要求来喂猪是看好了这间小屋, 它能给我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他拿出 一沓手稿接着说:“这是我根据我们家乡的一位抗日英雄的事迹写成的。他长得丑,小时天 花落了一脸麻子, 后来他牺牲了” 他把手稿递给我, 我翻看着, 从那工工整整的字里行间, 我仿佛看到一个憨拙的孩子沿着红高粱烂漫的田间小径走过来。“副连长,我要上前线了, 这部稿子就拜托您处理吧。”我紧紧地拉着他的手,久久地不放开。几个月后,电台上、报 纸上不断传来激动

31、人心的消息,我希望能听到或看到我的丑兄弟的名字,他的名字始终未出 现。丑兵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编辑部来信邀作者前去谈谈,丑兵却杳无音讯。 终于,小豆子来信了。他左目已瞎,右目只有零点几的视力,他向我报告了丑兵的死讯。 小豆子在信中写道:我和三社并肩前进,不幸触发地雷,我眼前一黑,倒了下去。不知 过了多久,我感觉被人背着慢慢爬行。我问:“你是谁?”他瓮声瓮气地说:“老卡。”我 挣扎着要下来,他不答应。后来,他越爬越慢,我意识到不好,赶快喊他,摸他。我摸到了 他流出来的肠子。我拼命地呼叫 : “老卡!老卡!”他终于说话了,伸出一只手让我握着 : “小 豆子不要记恨我那碗豆腐炖粉条”他的手无力地滑

32、了下去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郭排长看不起丑兵,小豆子他们嘲笑丑兵,丑兵王三社就自暴自弃,迫不得已向连里 要求到生产组喂猪,最后连里批准了他的这一要求。 B小说中的“我”对丑兵的态度经历了厌恶、愧疚、惦念、感动几个心理过程,“我” 渺小的形象与丑兵的高大形象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 C小说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和富有特色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主动 请战的情节就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丑兵参战的决心。 D这篇小说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歌颂了以丑兵为代表的当代最可爱的人,语言活 泼,运用比喻修辞,带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富有表现力。 解

33、析 : A 项, “自暴自弃” 不正确, 他这样做是为了有一个读书写作的环境 ; B 项, 不是 “鲜 明的对比” ,应是衬托,而且我也不是“渺小”的形象;C 项,不全面,还有动作描写、神态 描写。 答案:D 10概括小说中的丑兵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5 分) 答:_ _ _ _ 答案:丑兵是一位外表丑心灵美的英雄。朴实憨厚,胸怀博大。面对新排长的歧视、 战友的奚落,他不怒也不骂,甚至被叫为卡西莫多也不介意,还自称“老卡” ;他以博大的胸 怀,原谅了曾嘲笑过他的小豆子,郭副连长等人。为人热情,做事认真。对任何事情都热 心得让人厌烦, 喜欢提建议。 要求调到生产组喂猪, 工作上尽职敬业, 不怕辛

34、苦。 富有理想, 爱国勇敢。当连里讨论参加对越自我反击战的人选时,他主动请缨,上前线打击入侵者。受 到战友们的歧视,但是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在养猪场读书写作;在战场上为救小豆子而牺牲。 11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有画蛇添足之嫌,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6 分) 答:_ _ _ _ _ 答案:(示例一)我不认为最后一段多余。理由:表现人物:通过小豆子的叙述,得知 丑兵是为了救小豆子而牺牲的,更加突出了丑兵的形象,使读者全面了解这个人物。照应 情节 : 丑兵临终前请求小豆子原谅,交代两人矛盾的最终解决,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合理。 凸现主旨:丑兵不丑,他拥有美好的品德。真正的丑,并不在人们的脸上或身上,

35、真正的丑 只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示例二)我认为最后一段是多余的。理由: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应该给读者留下思 考和想象的空间,不宜太多太实。从情节结构看,上一段已交代了情节发展的结果,丑兵 牺牲了,最后一段没有特别情节需要,可去掉。从主题表现看,去掉之后,不影响主题的 阐述,戛然而止会留有余韵,耐人寻味。 三、语言表达(12 分) 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母校想邀请他回校为同学们做一次文学讲座。请你以该 校“红高粱”文学社的社长王晓丽的身份拟写一份邀请函。要求:为讲座确定一个主题; 格式规范;实际字数不超过 100 字。(6 分) 答:_ _ _ _ _ 答案: 尊敬的莫言老师: 您好!

36、我校将于 2018 年 10 月 18 日下午两点举行“红高粱”文学社大会,特邀您参加并作“文 学与故乡”的主题讲座。敬请光临。 “红高粱”文学社社长王晓丽 2018 年 6 月 27 日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著名作家莫言近日在一次主题讲座中坦言,他早期作品写得特别顺,是因为对故乡风貌 和人物太熟悉了。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他觉得写作难度大了,_。莫言还表示,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作家。现在年轻的作家要写出属于他们的当代小说。当今作家想要被 所处时代孕育成著名作家、伟大作家,_,而是要以“在场者”的姿态切入当下,在时 代大潮下直击时代命题,展现社会变迁,反映民间疾苦,讴歌人性光辉。现在的问题恰恰是, _, 只写吟风弄月、 不着边际的东西, 比如玄幻神魔鬼怪, 唯考虑能不能挣钱、 会不会火, 追求短、平、快式的创作,却不曾观照当下,写出当今时代中最人性、最悲悯的那些故事。 答:_ _ _ 答案:因为对当下农村生活有隔膜了(因为对当下农村生活不熟悉了) 就不能做时 代的旁观者 一些作家严重脱离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