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四) 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68934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8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四) 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四) 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四) 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四) 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四) 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四) 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四) 含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检测专题检测(十四十四)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19 分分)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 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 ,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 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 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 ,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 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从

2、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 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 : “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 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 : “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 则籴贱, 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 籍从其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则籴贱, 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 籍从其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 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

3、弟,时人贤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 : “真伪不 可知, 使其真, 非自至不足为瑞, 愿还其献。 ” 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 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 : “真伪不 可知, 使其真, 非自至不足为瑞, 愿还其献。 ” 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 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 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 益甚不当贺从之。益甚不当贺从之。 仁宗始不豫, 国嗣未立, 天

4、下寒心而莫敢言。 谏官范镇首发其议, 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 : “臣昔通判 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 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光曰:“臣言此, 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 : “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 闻命,复上疏曰 : “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 仁宗始不豫, 国嗣未立, 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谏官范镇首发其议, 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 : “臣昔通判 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 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

5、敢及耳。 ”光曰:“臣言此, 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 : “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 闻命,复上疏曰 : “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 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 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 帝大感动曰:“送中书。 ”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 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 帝大感动曰:“送中书。 ”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 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 ”琦等拱手曰:“敢 不尽力。

6、”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 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 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英宗遂受命。 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 ”琦等拱手曰:“敢 不尽力。 ”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 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 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司马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 A 光言四方 光言四方

7、/见京师见京师/不见此人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 不知 天下皆知而朝廷独 不知/其为灾当益甚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不当贺/ B 光言四方 光言四方/见京师见京师/不见此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 不知 天下皆知而朝廷独 不知/其为灾当益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甚不当贺/ C 光言 光言/四方见四方见/京师不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 不知 天下皆知而朝廷独 不知/其为灾当益甚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不当贺/ D 光言 光言/四方见京师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 不知

8、天下皆知而朝廷独 不知/其为灾当益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甚不当贺/ 解析:解析:文段中“言”是标志词,后文“四方见” “京师不见”是 用近似对偶的句式对比列举了两种情况, 故 “四方见” 与 “京师不见” 中间应断开。据此断定选 文段中“言”是标志词,后文“四方见” “京师不见”是 用近似对偶的句式对比列举了两种情况, 故 “四方见” 与 “京师不见” 中间应断开。据此断定选 C。 答案:答案: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 A 左氏春秋 ,简称左传 ,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

9、备的编年体史书。 左氏春秋 ,简称左传 ,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B “甫冠”指刚刚 “甫冠”指刚刚 20 岁。古代男子岁。古代男子 20 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 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 “豆蔻” “耄耋”等。 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 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 “豆蔻” “耄耋”等。 C “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光抚养庞籍的儿子就像自己 “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光抚养庞籍的儿子就像自己 的兄弟一样。成语“义结金兰” “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的兄弟一样。成语“义结金兰” “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

10、 “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 ,用以表示旧日 的典章制度。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 “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 ,用以表示旧日 的典章制度。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 解析:解析:“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 答案: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 A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禀赋迥异。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 春秋的大意 ; “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 性。 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禀赋迥异。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 春秋的大意 ; “闻喜宴”

11、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 性。 B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 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 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C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 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 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 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 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 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 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在关乎国嗣的问题

12、上,他 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 解析:解析:“设譬引喻”错;异兽事件并没有提到“听从他的意见” 。“设譬引喻”错;异兽事件并没有提到“听从他的意见” 。 答案:答案: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分) (1)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 贵籴远输之忧。 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 贵籴远输之忧。(5 分分) 译文: 译文: (2)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 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 秋鼎

13、盛,何遽为不祥之事?(5 分分) 译文: 译文: 答案:答案:(1)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 耕种的人多, 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 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 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 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 耕种的人多, 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 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 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考查点:“制” “籴” “纾” ,大意考查点:“制” “籴” “纾” ,大意) (2)我先前所说,心想立即就会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这中 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么能立即做不吉祥的事呢? 我先前所说,心想立即就会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

14、这中 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么能立即做不吉祥的事呢?(考查 点:“即行” “寂” “遽” ,大意 考查 点:“即行” “寂” “遽” ,大意)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 待制。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的样子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 春秋 ,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 大意。此后,他整天手不释卷。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甲 科,这年他刚二十岁。他生性不喜欢华靡, “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 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 ” 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

15、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 待制。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的样子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 春秋 ,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 大意。此后,他整天手不释卷。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甲 科,这年他刚二十岁。他生性不喜欢华靡, “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 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 ” 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 司马光跟随庞籍,担任并州通判。麟州屈野河西良田颇多,西夏 人逐渐侵吞这一带土地, 已成为河东的祸患。 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 司马光建议说 : “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 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

16、慢缓和河东粮食 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 ”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麟州将领 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 籍因此获罪, 离开了麟州。 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 失,但没有得到答复。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 母亲一样, 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 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 司马光跟随庞籍,担任并州通判。麟州屈野河西良田颇多,西夏 人逐渐侵吞这一带土地, 已成为河东的祸患。 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 司马光建议说 : “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 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 价格昂贵

17、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 ”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麟州将领 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 籍因此获罪, 离开了麟州。 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 失,但没有得到答复。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 母亲一样, 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 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 (后来,后来,)司马光改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这时,交趾贡纳一种 奇怪的野兽,说是麟。司马光说 : “真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 司马光改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这时,交趾贡纳一种 奇怪的野兽,说是麟。司马光说 : “真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 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瑞之兆,希望退

18、还他们的所献之物。 ”他 又写了一篇赋进行讽谏。他又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有关部门说有 日食,按惯例,日食不满度数,或京师看不见,都应当上表祝贺。司 马光说 : “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 人所蒙蔽 ; 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 厉害,不应当庆贺。 ”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 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瑞之兆,希望退还他们的所献之物。 ”他 又写了一篇赋进行讽谏。他又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有关部门说有 日食,按惯例,日食不满度数,或京师看不见,都应当上表祝贺。司 马光说 : “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 人所蒙蔽 ; 天下的

19、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 厉害,不应当庆贺。 ”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 仁宗身体不好, 可国家的继承人还没有确定, 天下的人都很忧虑 却没有谁敢说话。 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 司马光在并州听说 后,也发表意见,并且赠送书信给范镇,劝他以死抗争。到这时,司 马光又当面对皇上说 : “我过去在并州做通判,所上的文书三章,希 望陛下果断笃行。 ”皇帝深思了很久,说:“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 作为继承人吗?这的确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 ”司马 光说 : “我说这个, 自己认为一定会招来死罪, 没想到皇上如此开明, 竟然接受了。 ”皇上说 : “这有什么不好,古今都有这

20、类事。 ”司马光 退朝后没有听说有诏令,就又上书说 : “我先前所说,心想立即就会 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这中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么 能立即做不吉祥的事呢?那些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 只是想在仓猝之 间,拉拢他们所看重的和友善的。 定策国老 门生天子之祸,能 说得完吗?”皇帝大为感动,说:“将司马光的上书送到中书省。 ” 司马光见到韩琦等说 : “诸公趁早商定,他日宫中半夜传出信札,把 某人作为继承人,全国的人不敢违背。 ”韩琦等双手作揖说:“不敢 不尽力。 ” 不久, 下诏让英宗负责宗正事务, 英宗一再推辞, 不肯答应, 于是被立为皇子,英宗又说自己有病不肯入宫。司马光说 : “皇

21、子推 辞富贵,已经快一个月了,可见他比一般人贤明得多。然而,对父亲 的召唤不答应, 君王征召却不肯应征, 希望以臣下的道义来责备皇子, 仁宗身体不好, 可国家的继承人还没有确定, 天下的人都很忧虑 却没有谁敢说话。 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 司马光在并州听说 后,也发表意见,并且赠送书信给范镇,劝他以死抗争。到这时,司 马光又当面对皇上说 : “我过去在并州做通判,所上的文书三章,希 望陛下果断笃行。 ”皇帝深思了很久,说:“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 作为继承人吗?这的确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 ”司马 光说 : “我说这个, 自己认为一定会招来死罪, 没想到皇上如此开明, 竟然接受

22、了。 ”皇上说 : “这有什么不好,古今都有这类事。 ”司马光 退朝后没有听说有诏令,就又上书说 : “我先前所说,心想立即就会 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这中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么 能立即做不吉祥的事呢?那些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 只是想在仓猝之 间,拉拢他们所看重的和友善的。 定策国老 门生天子之祸,能 说得完吗?”皇帝大为感动,说:“将司马光的上书送到中书省。 ” 司马光见到韩琦等说 : “诸公趁早商定,他日宫中半夜传出信札,把 某人作为继承人,全国的人不敢违背。 ”韩琦等双手作揖说:“不敢 不尽力。 ” 不久, 下诏让英宗负责宗正事务, 英宗一再推辞, 不肯答应, 于是被立为皇子

23、,英宗又说自己有病不肯入宫。司马光说 : “皇子推 辞富贵,已经快一个月了,可见他比一般人贤明得多。然而,对父亲 的召唤不答应, 君王征召却不肯应征, 希望以臣下的道义来责备皇子, 想必他一定会入宫。 ”英宗果然接受了征召。想必他一定会入宫。 ”英宗果然接受了征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19 分分)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 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 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

24、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 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 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 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 当是时, 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 莫敢言, 世宁愤甚。 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 : “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 外变。 ”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 迁江西副使。 当是时, 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 莫敢言, 世宁愤甚。 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 : “敕

25、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 外变。 ”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 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 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 保护之。 世宁乃亡命抵京师,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 保护之。 世宁乃亡命抵京师, 自投锦衣狱。自投锦衣狱。 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 卒不省。 系岁余, 言官程启充、 徐文华、 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 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 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 卒不省。 系

26、岁余, 言官程启充、 徐文华、 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 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 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 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 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 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 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

27、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 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 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 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 (摘编自明史摘编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列传第八十七)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 A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 巡按潘鹏执送江西 驰使令浙江 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索之

28、急/ B世宁已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 巡按潘鹏执送江西 驰使令浙江 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索之急/ C 世宁已迁 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 巡按潘鹏执送江西 驰使令浙江 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索之急/ 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 巡按潘鹏执送江西 驰使令浙江 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家人索之急/ 解析

29、:解析 : 抓住名词 “世宁”“福建按察使”“宸濠”“鹏” 及动词 “迁”“取” “诬” “执送” “系” “索” ,根据语法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抓住名词 “世宁”“福建按察使”“宸濠”“鹏” 及动词 “迁”“取” “诬” “执送” “系” “索” ,根据语法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答案:A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 A弘治,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 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弘治,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 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30、。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 ,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 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 ,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疏,又称“奏议”或“奏疏” ,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 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 ,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 “丁忧” ,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 后必须停职守丧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 “丁忧” ,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 后必须停职守丧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褒扬性的称号。 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等

31、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褒扬性的称号。 解析 :解析 : “谥号”分为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抑性的恶 谥三种。 “谥号”分为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抑性的恶 谥三种。 答案:答案: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分)( ) A 胡世宁通晓军事。 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 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 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 最后, 流寇被迫撤离。 胡世宁通晓军事。 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 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 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 最后,

32、 流寇被迫撤离。 B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 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 他。 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 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 他。 C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 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 狱。 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 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 狱。 D胡世宁举贤荐才,唯恐他们仕途不通达,有被罢官、考评中 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的,他连上奏

33、章推荐。 胡世宁举贤荐才,唯恐他们仕途不通达,有被罢官、考评中 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的,他连上奏章推荐。 解析 :解析 : “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应是“密令龙英、知州赵元 瑶逮捕了他” 。 “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应是“密令龙英、知州赵元 瑶逮捕了他” 。 答案:答案:B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分) (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5 分分) 译文: 译文: (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5 分分

34、) 译文: 译文: 答案:答案:(1)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胡世宁于是骑马 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 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胡世宁于是骑马 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考查点 : “道” “急” “画” ,大意考查点 : “道” “急” “画” ,大意) (2)(胡世宁胡世宁)与人说话,好像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 援引古今,切中要害。 与人说话,好像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 援引古今,切中要害。(考查点:“呐” “疏” “洞” ,大意考查点:“呐” “疏” “洞” ,大意)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胡世宁, 字永清, 浙江仁和人。 弘治六年考中进士

35、。 他性情刚直, 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 胡世宁, 字永清, 浙江仁和人。 弘治六年考中进士。 他性情刚直, 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朝廷朝廷)授予他德州推官的官职。岐王初登 王位,下属官吏骄横,胡世宁制裁了他们。 授予他德州推官的官职。岐王初登 王位,下属官吏骄横,胡世宁制裁了他们。 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 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 掠夺 财产, 胡世宁密令龙英、 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 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 三年守孝完后赴京。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胡世宁于是 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 来,才撤退走了。 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 太平知州李

36、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 掠夺 财产, 胡世宁密令龙英、 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 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 三年守孝完后赴京。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胡世宁于是 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 来,才撤退走了。 他升任江西副使。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 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胡世宁很愤怒。正德九年三月上书说 : “皇上 命令宁王只治理自己的封国, 不要干扰地方官府, 以期铲除作乱的根 源,灭绝无法设想的祸变。 ”宸濠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恼火,就罗列了 胡世宁的罪过,贿赂当权的宠臣们,非杀掉胡世宁不可。胡世宁当时 已升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就诬

37、蔑说他逃跑了,派 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到江西。 潘鹏把胡世宁全家人关了起 来,紧急追捕胡世宁。李承勋担任浙江按察使,暗中保护了他。胡世 宁于是逃跑到京城,自己投案住进了锦衣卫的监狱。 他升任江西副使。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 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胡世宁很愤怒。正德九年三月上书说 : “皇上 命令宁王只治理自己的封国, 不要干扰地方官府, 以期铲除作乱的根 源,灭绝无法设想的祸变。 ”宸濠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恼火,就罗列了 胡世宁的罪过,贿赂当权的宠臣们,非杀掉胡世宁不可。胡世宁当时 已升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就诬蔑说他逃跑了,派 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到

38、江西。 潘鹏把胡世宁全家人关了起 来,紧急追捕胡世宁。李承勋担任浙江按察使,暗中保护了他。胡世 宁于是逃跑到京城,自己投案住进了锦衣卫的监狱。 在监狱中他三次上书陈述宸濠大逆不道的罪状,最终无人理会。 关押了一年多,谏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人递上奏章搭 救他,才把他放出,贬往沈阳戍守。过了四年,宸濠果然造反,胡世 宁从贬戍地被重新起用,做了湖广按察使。不久升任右佥都御史,前 往巡视督察四川,因父亲去世回乡守孝。 在监狱中他三次上书陈述宸濠大逆不道的罪状,最终无人理会。 关押了一年多,谏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人递上奏章搭 救他,才把他放出,贬往沈阳戍守。过了四年,宸濠果然造反

39、,胡世 宁从贬戍地被重新起用,做了湖广按察使。不久升任右佥都御史,前 往巡视督察四川,因父亲去世回乡守孝。 胡世宁为人风格端庄、 峻严, 居官廉洁, 疾恶如仇, 而推荐贤人, 却唯恐他们仕路不通。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因罪被罢官;副使施儒、 杨必进在考评中被黜斥 ; 御史李润、副使范辂被当时大臣压制,他都 胡世宁为人风格端庄、 峻严, 居官廉洁, 疾恶如仇, 而推荐贤人, 却唯恐他们仕路不通。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因罪被罢官;副使施儒、 杨必进在考评中被黜斥 ; 御史李润、副使范辂被当时大臣压制,他都 连上奏章推荐。连上奏章推荐。(胡世宁胡世宁)与人说话,好像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 章时,却援引古今

40、,切中要害。他和李承勋关系很好,但议论政事从 不苟且迎合。起初议论“大礼”时他和张璁、桂萼意见一致,张璁、 桂萼感激他, 想拉他一把, 让他帮自己的忙, 胡世宁却不肯依附他们, 议论政事常常和他们意见抵触。 朝中大臣都忌恨他。 世宗皇帝对他始 终恩礼不衰。 与人说话,好像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 章时,却援引古今,切中要害。他和李承勋关系很好,但议论政事从 不苟且迎合。起初议论“大礼”时他和张璁、桂萼意见一致,张璁、 桂萼感激他, 想拉他一把, 让他帮自己的忙, 胡世宁却不肯依附他们, 议论政事常常和他们意见抵触。 朝中大臣都忌恨他。 世宗皇帝对他始 终恩礼不衰。 嘉靖九年秋天去世。被追赠为少保,谥号端敏。嘉靖九年秋天去世。被追赠为少保,谥号端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