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4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精练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469172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4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精练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4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精练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4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精练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4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精练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4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精练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4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精练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4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精练含解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 (时间:45 分钟 分值:47 分) 题组一 专项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上课时,总想着考试能得多少分,要上什么样的好大学,学什么样的好专业,心猿意马, 想入非非,这是考试复习的大忌。 B.“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习近平总书记的评价,道出了这一泽被后世的战 略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意义。 C.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夸夸其谈者海阔天空,自我陶醉,但牛皮终究要吹破;实干家都默默 无闻,不在话下,却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D.出版社出于版面篇幅的考虑删减了很多译文, 这让译

2、者很生气。 因为译者费尽九牛二虎之 力才拿到这个本子的翻译权,并且花费了很多心血。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C 项,不在话下: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 当然,不值得一提。此处误用,可以改用“埋头苦干” 。A 项,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专, 变化无常,好像马跑猿跳一样。B 项,泽被后世 : 恩惠遍及后代的人民。D 项,九牛二虎之力 : 形容很大的力量。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文章风格看, 庄子奇幻, 孟子雄辩, 荀子浑厚, 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 千秋。 B.我们不应该将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视为洪水猛兽。 如果我们不坚持改

3、革开放, 我们的 社会和经济发展就没有出路,这在“十八大”之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C.痴迷于搞研究的他不愿装修新居,说装修好了就得打扫、维护,时间花得太不值,末了还 引经据典道:“这就叫不为物役 。” D.许多儿童的确具有绘画天赋, 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学习过素描, 但笔下的人物却有鼻子有眼, 形象生动逼真。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D 项,有鼻子有眼:形容把虚构的事物说 得很逼真,活灵活现。适用对象错。A 项,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 有特色。B 项,洪水猛兽:比喻极大的祸害。C 项,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4、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表彰大会, 并会见获奖的代表, 反映 了党和政府对于教师的尊重和教育的重视。 B.“二十四孝”近日被图文并茂地展示在安徽六安市街头,引发了民众的争议,大家普遍认 为其中的“愚孝”与时代脱轨,传统文化应在扬弃中继承。 C.他酷爱历史,读完了学校图书馆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史书, 资治通鉴就看过不下三遍, 因而与人聊起历史典故来左右逢源、信手拈来。 D.省民政厅转变服务职能, 结合实际简化行政审批手续, 只要按照要求带齐相关材料, 审批、 办证倚马可待,最大限度地方便人民群众。 解析 扬弃 : 哲学上指事物在新陈代谢

5、过程中,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 消极因素;抛弃。A 项,“对”和“对于”都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在一般情况下, 能用“对于”的地方能改用“对” ,如:他对(对于)集体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十分关心。 但“对”和“对于”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 首先,“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当“对”含 有“对待”“向”等意思时,“对”不能换成“对于” 。如:“老师对我就像对待她的亲生 孩子一样。” 其次, 当 “对” 用在副词之后时, “对” 不能换成 “对于” 。 如 : “对事不对人。” 再次,“对”多用于口语,而“对于”的色彩庄重些,更适合于书面语。此处应用“对” 。C 项,左右逢源 :

6、 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形容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此 处用错对象。D 项,倚马可待: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 捷,文章写得快。此处用错对象。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生活的心酸并没有击败李明对音乐的执着, 他很感激老天能够给他这样的经历, 让他不断 坚强,对音乐更加热爱。 B.已经见过不只一个国内的教授,在美国或者加拿大靠做豆腐过得挺滋润。 C.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只是在一念之差的事,但结果却往往大相径庭。要想将来不后悔,就要 在那一刻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D.然而谁都不会否认, 真正支撑起楼市, 给予房

7、地产行业持续发展信心的往往还是那些在价 格上掂斤播两的刚需。 解析 掂斤播两:形容过分计较小事。A.心酸:心里悲痛。此处应用“辛酸” ,指痛苦。B. 不只:不但,不仅。此处应用“不止” ,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C.一念之差:一个念头 的差错(多指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此处应用“一念之间” 。 答案 D 题组二 组合练 (2017杭州二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6 题。(5 分) 【甲】巍巍祁连横贯甘、青两省交界,蜿蜒如卧龙。它是那样的挺拔,山峰陡峭,棱角 分明,直刺蓝天;它是那样深邃,层峦叠嶂,山重水复,气象万千;它又是那样美丽,白雪 皑皑,银光闪闪,朝晖夕阴。 【乙】大自然又是变换莫测的,

8、早晨过沟时还是涓涓细流,清 澈见底,让人情不自禁地捧起清凉的水洗把脸;下午归来时,因上游冰雪融化或突降暴雨, 沟内洪水下泄,波涛汹涌。 祁连山的美妙和神奇吸引着地质工作者前往探索。尽管在野外考察充满了神奇和乐趣, 却也是单调枯燥和艰难危险的。 有时浓雾迷漫, 辨不清方向 ; 有时突遇大雨, 山洪暴发。 【丙】 但是艰难困苦阻挡不了地质工作者的脚步:山越高,意志愈坚;岭越远,胸怀愈宽。 5.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层峦叠嶂 B.朝晖夕阴C.变换 D.尽管 解析 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应为“变幻” ,意为不规则地改变。 答案 C 6.文段中画横线的甲

9、、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甲 B.乙 C.丙 解析 乙处,第一个逗号应为冒号,整个句子为总分关系。 答案 B (2017湖州调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8 题。(5 分) 【甲】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 ,不懂韬光养晦, 不能自用其才。 【乙】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出了 自用其才的标准。他说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 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这是很有见地的经验之谈,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 人们眼光更为深邃,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 【丙】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

10、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 就是要学会刚愎自用,方能成才。 7.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韬光养晦 B.沉浮C.深邃 D.刚愎自用 解析 刚愎自用指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 听不进一点儿别人的意见。 含贬义, 感情色彩不对。 答案 D 8.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甲 B.乙 C.丙 解析 乙处,引号改为书名号,因为是诗篇名。 答案 B (2017杭州一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0 题。(5 分) 【甲】太平桥镇水围村,邱少求翻出家中珍藏的资料,浏阳古乐在资料扬起的灰尘中一 一还原头戴方巾身穿蓝衫的乐生,

11、奏响手中的八音乐器, 邱之稑所创的浏阳古乐声响起, 八音齐鸣, 绕梁不绝。 已入耄耋之年的邱少求, 仍然有心再跳上一段舞, 但已腿脚不便。【乙】 他感慨不已:“我已经是最后一代学习古乐的邱家人了” 。 眷恋,遗憾,以至叹息的情感, 浓缩在这句简短的话语中,一段精致的人文就此尘封。 一并尘封的, 还有那错落有致的大宅院。【丙】 邱先坦铺开自己亲笔绘制的老屋原貌图 学堂岭,数十栋厅堂,回廊,青翠障目,云雾缭绕,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繁华昔日皇封 院,尽付丹青一纸中” ,惊叹,大气,芜杂的风景,尽在这句简练的诗文中,一段精美的地 理就此再现。 9.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12、.还原 B.绕梁不绝C.错落有致 D.芜杂 解析 芜杂意为杂乱无章,没有条理。此处应为“繁杂” ,强调的是多而杂的风景,与后文 的“简练”对应。 答案 D 10.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甲 B.乙 C.丙 解析 乙处,最后的句号提到后引号的前面。 答案 B (2017嘉兴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2 题。(5 分) 【甲】随着几场大雨的到来,原来那些瘦削的河流开始变得丰满起来,澎湃起来,欢快 起来。水的到来使得那些几乎干涸得奄奄一息的河流骤然有了活力,有了汹涌澎湃的力量, 河流就像由一个羸弱的少年突然长成一位健壮的汉子, 而且是一位不修边幅的莽

13、撞汉子, 带 着放荡不羁的野性横冲直撞。【乙】 这种成长的过程是短暂的 : 一场大雨就能改变河流的模样。 你在湿热的天空下沿河道走着,猛地遭遇一阵狂风,紧接着看到黑云密布,天地昏暗。 这时,生长在河道边挺胸直腰的树儿立即被风刮得东歪西倒,几乎要匍匐于地。 【丙】燕子、 蜻蜓乱飞,天也越来越黑,黑得如漆如墨,黑得令人窒息发慌。狂风稍歇,昏暗中大雨瓢泼 似的从天而降。 1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丰满 B.奄奄一息C.骤然 D.放荡不羁 解析 “放荡不羁” 指行为不受约束或不检点, 多指人的一贯表现和性格。 应为 “狂放不羁” , 意为任性豪放,不受约束,偏重形容

14、人的性情、气质。 答案 D 1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甲 B.乙 C.丙 解析 乙处,冒号应改为逗号,此处无提示说明的意思。 答案 B (2017绍兴调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4 题。(5 分)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 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 的雨的交响曲。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 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 【甲】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 自天而降,是

15、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乙】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 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丙】在 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 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 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盛气凌人。 13.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迫不及待 B.端庄C.偶尔 D.盛气凌人 解析 “盛气凌人”多形容傲慢自大,以骄横的气焰压人,适用对

16、象限于“人” ,不能形容 事物。可用“咄咄逼人” ,意思相近,但既可指人也可用于事物。 答案 D 14.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甲 B.乙 C.丙 解析 句号应改为感叹号,语气强烈。 答案 A (2017金华一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6 题。(5 分) 【甲】谁都知道陕北是历史上的兵家纷争之地,以至各个朝代兴修的古道纵横交错。眼 前这个文安驿竟是西魏大统年间所治,如今望去大约占地一百亩,古时是有城墙围堰的,而 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了。 但不知何时树立的一道浓缩陕北风情的石质牌坊, 宽宽阔阔地立在古 道北侧,一眼望去就知道里面当是一处古风荡漾的老地方

17、。 【乙】果然,穿过牌坊就见有层 层叠叠的窑洞顺坡而造,悄悄张扬着陕北独有的风韵。 【丙】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一孔 孔窑洞的式样略有差异,有的伸出齐齐的前檐,似将关中民居掖进了黄土崖 ; 有如游牧风俗 与农耕文化的精妙结合 ; 有的压嵌着层层石板,粗糙而不失规整,泛着比黄土还硬朗的色泽 ; 有的是青石砌就的门脸,敦敦实实而一丝不苟,纵横的纹路且把富足展现。 15.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至 B.断壁残垣C.树立 D.敦敦实实 解析 “树立”多用于抽象的事物,应为“竖立” ,用于具体的事物。 答案 C 16.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18、2 分) A.甲 B.乙 C.丙 解析 第一个分号应改为逗号。 答案 C (2017杭州二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8 题。(5 分) 【甲】京剧青衣唱腔流派纷呈 : 梅派雍容华贵,婉曲逶迤,透露着大气 ; 尚派阳刚挺拔, 顿挫分明,寓峭险于深厚;荀派俏丽轻盈,清秀俊美,泼辣谐趣;而程派幽咽婉转、跌宕起 伏的唱腔则是京剧界公认的旦行中的最高水平。 【乙】这些,谁又能吃得准、悟得深、讲得透。 【丙】唱青衣的人很多,喜欢青衣的人也很多 ; 然而真正懂得青衣意蕴的人却不多。青衣不 同于花旦三月繁花的绚烂妩媚, 也不同于老旦一暮秋水的波澜不惊。 青衣有着细腻柔婉的闺 中情愫,又有绵长如缕的缱绻愁思和哀怨。岁月的风霜消耗了她曾经的明媚,也赋予了她繁 华脱尽见真淳的独有气质和韵味。 17.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跌宕起伏 B.然而C.波澜不惊 D.消耗 解析 “消耗”多指精神、力量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应为“消磨” ,指使意志、精 力等逐渐消失。 答案 D 18.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甲 B.乙 C.丙 解析 句号应改为问号。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