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安置房小区及配套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46986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9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最全安置房小区及配套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最全安置房小区及配套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最全安置房小区及配套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第二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测量工程 二、土石方及工程 三、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四、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五、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六、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七、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八、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九、屋面及防水保温工程 十、门窗安装工程 十一、外墙工程施工方案 十二、内墙抹灰施工方案 十三、块料楼地面工程施工方案 十四、给、排水消防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十五、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十六、井室工程 十七、化粪池工程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三、计量保证措施 四、上岗人员的控制

2、 五、技艺评定准则 六、工程交验控制 七、季节性施工质保措施 第四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安全目标 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三、建立管理组织 四、健全现场施工管理制度 五、检查制度 六、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七、安全保证措施 第五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环境保护目标 二、环境保证体系 三、环境保护措施 四、降低噪音环境保护 五、管线保护措施 第六章工程进度与计划措施 一、施工进度计划 二、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三、施工进度计划管理与工期保证措施 第七章资源配备计划 一、物质保证 二、材料员 三、物资的供应 四、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 五、运输 第八章技术负责人及其他主要人员 第九章

3、施工设备 第十章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第十一章有必要说明的其他情况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安置房小区及配套设施工程施工,建设地点位于本项目地点,计划工期 120日历天,工程质量达到合格。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招标文件。 2、本工程施工图纸,实地踏勘现场及周边环境情况资料。 3、国家颁布的最新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有关规程、规定和要 求。 4、 施工项目目标管理办法 、

4、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的暂行规定等文件。 主要图集、标准、法规、规程、规范 本工程施工我公司将贯彻现行建筑施工规范要求。对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质 量评定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确保工程达到优良工程。应用本工 程的主要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5、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建设项目管理规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范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及设计规程 混凝土夏季施工施工规范 建筑事故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建筑施工现场噪音限值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实施目标 (1)质量目标:严格按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及图纸设计要求施工

6、,确保本工程质 量达到市优质工程。 (2)工期目标:根据甲方要求,本工程总工期为120 日历天。我公司郑重承诺: 在无重大图纸修改的情况下决不延误工期。 (3)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争创“泸州市安全优质工程”,将死亡和重伤事故率控制 在“0” ,轻伤事故率控制在0.1%以下。 (4)文明施工目标:坚决贯彻执行泸州市建筑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规定, 按我公司的文明施工规则组织管理,并与其他单位积极配合,力争达到“泸州市文明 施工现场”。 5、环保卫生目标:不污染环境,不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 第二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及

7、技术措施 一、测量工程 1、测量人员及测量设备配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 拟定选配经验丰富的测量技术员,负责整个过程的测量放线 工作。具体详见下表: 测量设备配备表 序号名称型号数量精度用途备注 1 全站仪TGS-710 1 2 坐标、角度测量 2 精密水准仪S3 1 2,8 75 8 100 2 梁、拱、壳 8 75 8 100 3 悬臂构件 2 75 2 100 3) 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 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待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4)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撑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 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

8、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当承受施工荷载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 为不利时,必须经过验算,加设临时支撑。 (2) 拆除之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并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测试结果达到规定时 方可批准拆模。 (3) 如必须暴露在大气中,则应保证混凝土受冻前的临界强度。 (4)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外,还应考虑保温措施,拆模 之后要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不超过20,以免发生温差裂缝。 (5) 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如果模板设计无 规定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的顺序进行,以及“先拆非承重的模板, 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撑的顺序进行拆除。 (6) 拆除的模板必须随

9、拆随清理,以免钉子扎脚,或阻碍通行和发生事故。 (7) 拆模时,拆模区应设警戒线,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 (8) 拆模不能采取猛橇、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顶模。 2. 各类模板拆除的安全技术 (1) 基础拆模 基坑内拆模,要注意基坑边坡的稳定,特别是拆除模板支撑时,可能使边坡土发 生震动而坍方。拆除的模板应及时送到离基坑较远的地方进行清理。 (2) 现浇楼板及框架结构拆模 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如下: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除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除 梁侧模拆除梁底模。拆下的模板不准随意向下抛掷,要向下传递至地面。已经松动 的模板,必须一次拆除完,不可中途停歇,以免落下伤人。 模板立柱有多道水平拉杆。应先拆除

10、上面的,按由上而下的顺序拆除,拆除最后 一道拉杆,应与立柱模板同时拆除,以免立柱模板倾倒伤人。多层楼板模板支撑拆除 时,下面应保留几层楼板的支撑,可根据施工进度、混凝土度强度增长的情况、结构 设计荷载与支模施工荷载的差值通过计算确定。 3. 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1) 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模板和支撑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2) 拆模顺序一般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 分。重大复杂模板的拆除,事先要制定拆模方案。 (3) 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上层楼板正在浇灌混凝土时, 下一层楼板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再下层楼板的支柱,仅可拆除一部分

11、;跨度4m及 4m以上的梁下均应保留支柱,其间距不得大于3m 。 (4) 快速施工的建筑梁、板模板,例如35d 完成一层结构,其底模及支柱的拆 除时间,应对所用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分层进行核算,确保下层楼板及梁能安全承 载。 (5) 模板拆除后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清理干净,板面涂刷脱模剂, 分类堆放整齐,以利再用。 (6) 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应有稳定的立足点。 (7) 支设临空建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 (8) 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临边或洞口,应按规定进行防护。 (9) 拆除模板支撑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规范,并经技术部门批准后, 才能进行。 (10) 拆平台模时,不得一次性

12、将顶撑全部拆除,应按顺序分批拆,以免模板在 自重荷载体作用下发生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11) 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专人监护,拆模必须干净彻底,不得保留 有悬空模板。 五、悬空作业时模板支撑和拆除的注意事项 1. 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 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安装、拆卸模板。结构复杂的 模板,装、拆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2. 支设高度在3m 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 的可用马凳操作。 3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定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 设支架。模板上有预留洞时

13、,应在安装后将洞盖住。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临边或 洞口,应按规定进行防护。 4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5模板支撑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 行。 6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人监护。拆模必须拆得干净彻底,不得保 留有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六、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本工程钢筋品种和规格繁多, 制作前要求专业技术熟悉图纸,了解设计图中各分 部各项钢筋种类、型号、数量以及各构件的搭接方式和锚固长度倍数。规范认真做好 钢筋翻样,对复杂节点的钢筋要求进行放样,把技术问题超前解决。要求技术人员应 根据图纸结构分区、分

14、部配套翻样,并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好钢筋加工计划,以满足分 区的施工需要。 尺寸线。根据弹好的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 求,应进行处理。 (二)钢筋焊接 1、本工程柱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梁筋采用双面电弧焊搭接焊。 2、双面电弧焊 梁钢筋采用电弧焊, 选用交流弧焊机, 焊机型号为 BX3-315。焊接时尽量双面焊。 钢筋搭接焊时,级钢筋和3 号钢材采用 E43焊条,级钢筋焊接采用E50焊条。焊 接端钢筋应预弯,并使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两主筋之间应用两点定位焊固定; 定位焊缝与搭接端部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mm 。焊接时,应在搭接焊形成焊缝中引弧; 在端头收弧前应填满弧坑,

15、并使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的始端和终端熔合。 (三)钢筋绑扎 对于部分梁、 板钢筋可采用冷搭接头。 梁、板同一截面的接头均控制在50% 以内; 对于柱竖向钢筋采用一层一搭接,连接接头按设计要求错开。梁、板底部钢筋均在支 座处搭接,梁顶及板面钢筋跨中搭接,接头最短距离必须大于1.31d 。凡主梁与次梁 同一标高时,主梁底主筋在下,次梁底主筋居上。现浇楼(屋)面板板底短向钢筋在 下,长向钢筋在上,板面短向钢筋在上,长向钢筋在下。 单梁钢筋的绑扎时,应先支好梁的底模,放好主筋,在主筋上画出箍筋的位置, 按所画的位置套好箍分散开,再穿上架力筋。然后在两端和中间分别绑好几个箍筋, 使骨架成型后再按画好的线绑扎

16、箍筋。箍筋的开口应错开。 柱子的钢筋,应先接好主筋(对焊搭接时),在主筋上分好箍筋间距,把已套好 的箍筋按画线绑扎好。 箍筋的开口应在四角分布并相互错开。转角处的绑扎应成八字 型,确保主筋绑扎到位。框架梁位置上下各50cm左右(或柱子净高1/6 高度)范围 内箍筋应加密,加密处箍筋间距为10cm 。主筋接头应相互错开。 梁的钢筋应先支完梁的底模板后再绑梁的钢筋。绑梁筋时,应按图示的规格、型 号先绑扎主筋。梁的主筋应放在柱子主筋的内侧。梁的主筋穿好箍筋放在梁底模上, 按分好的间距先绑两端和中间的箍筋各23 根,然后穿上负筋绑主梁的骨架。框架 梁在柱子两侧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一般是10cm ,加密区

17、一般是跨度的1/6 ,在柱子部 位的梁的箍筋不绑,第一个箍筋应距柱子外皮5cm 。主梁钢筋绑完后再绑次梁钢筋, 具体措施与主梁相同。一般情况下,次梁主筋应放在主梁的主筋上。 板的钢筋绑扎应支完顶板后,在顶板分好钢筋的间距,按间距布置钢筋。双向受 力的板的钢筋,一般短向钢筋在下边,和钢筋在上边。受力钢筋伸入支座(梁内)的 长度与梁宽相同。板的纵横钢筋绑扎时,边缘处应绑严,中间处的十字交叉可隔一个 绑一个。绑扎楼板均应加支撑铁,按梅花型2m的间距设置。 (四)钢筋的制作 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工程 (1) 主控项目 1)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的规定抽取 试件作力学性能

18、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 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 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 3) 当发现钢筋脆断、 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 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4)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HPB235 级钢筋末端应作 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 倍, 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 倍; 当

19、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 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 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作不大于 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 倍。 5)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第4 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 应为 135;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 倍;对有抗震等 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

20、 倍。 (2) 一般项目 1)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 HPB235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 级、HRB400 级和 RRB400 级钢筋的冷拉 率不宜大于是 1。 3)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 (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 箍筋内净尺寸5 钢筋安装工程 (1) 主控项目 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

21、J107 、 钢 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 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3)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一般项目 1)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 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 2)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 、 钢 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 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3)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

22、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 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 倍 d(d 为纵向受 力钢筋的较大直径 ) 且不小于500mm ,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 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 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 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 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当无法避开 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直

23、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 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 不应大于 50。 4)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 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 长度为 1.311(11 为搭接长度 ) , 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 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 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 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梁类、板

24、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 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根据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绑扎搭接受力钢筋的最小搭 接长度应根据钢筋强度、外形、直径及混凝土强度等指标经计算确定,并根据钢筋搭 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等进行修正。为了方便施工及验收, 给出了确定纵向受拉钢筋最小 搭接长度的方法以及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最低限值及确定了纵向受压钢筋最小搭接 长度的方法以及受压钢筋搭接长度的最低限值。 5)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

25、,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 倍;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 倍,且不应大于 100mm ;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 倍,且不应大于 200mm ; 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 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 范围 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 (mm) 绑扎钢筋网 长、宽10 网眼尺寸20 绑扎钢筋骨架 长10 宽、高5 受力钢筋 间距10 排距5 保护层 厚度 基础10 柱、梁5 板、墙、壳3

26、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 钢筋弯起点位置20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5 水平高差+3.0 注:A、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 值; B、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 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 倍的尺寸偏差。 (五)其它注意事项 本工程梁板主筋保护层厚度为:基础35mm 、梁柱 25mm 、板 15mm ,为保证钢筋保 护层的准确,柱采用带轧丝的预制水泥砂浆垫块绑扎,对梁板采用预制水泥砂浆垫块; 对于双层钢筋网楼板,均应加支撑铁,按2m的间距设置。 对于加工成型后的钢筋应分区、 分层、分部位、分施工顺序堆放整齐, 并

27、按规格、 形状及数量等挂牌标识,以备分批转运,防止钢筋半成品因长期堆放导致型号混乱。 七、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基础和主体采用商品混凝土。 1、施工部署 本工程全部采用现拌混凝土,先施工柱分项,后施工梁、板分项,柱、梁、板 采用现拌混凝土。 根据施工工序及工期安排,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若混凝土浇筑较 大,白天不能浇筑完成不能留置施工缝时,现场管理人员分成两班,每班12 小时, 各专业有关领导及施工人员跟班作业,负责检查,同时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2、施工方法 1.1 准备工作 钢筋的隐检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 情况无误。 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

28、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 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 在支模的同时,向合同商混公司提交各规格强度的混凝土进场计划以保证浇筑 的各项进度要求。 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 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清理模板内残留物,确保模板内无杂物,仔细检查井字架 加固情况。 各流水段结合部位施工缝均采用多层板(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切口) 分隔。 1.2 主要措施 浇筑每部位混凝土前预先上报配合比,待监理确认后方可

29、进行浇筑。 施工缝处理措施 所有施工缝均采用多层板(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切口)分隔,在下一 流水段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施工缝处理,处理前先在混凝土边缘弹通线,用无齿锯切 割以保证施工缝顺直,切割时严格控制切割深度,以防触动钢筋,施工缝浮浆层剔除 后混凝土浇水湿润,施工缝处理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 后进行。 施工缝留置位置 底板须连续浇筑,尽量不留施工缝。柱施工缝留在梁下皮以上1cm 。楼梯施工缝 留在楼梯所在楼层休息平台、上跑(去上一层)楼梯踏步及临侧墙宽度范围之内,另 一方向为休息平台宽度的1/3 处。 混凝土浇筑 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泵连续浇筑。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内

30、的杂物和钢 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予以堵严。 地下部分柱基混凝土采用人工浇筑,每四根柱为一循环单元,循环浇筑,每次浇 筑高度根据现场使用振捣棒(50 棒或 30 棒)而定,为其有效长度的1.25 倍(50 棒 应为 43.75cm,取 40cm ;30 棒应为 33.75cm,取 30cm ) 。地上部分框架柱采用井子架 结合人工浇注。 每次浇筑厚度根据现场使用振捣棒(50 棒应为43.75cm,取 40cm ;30 棒应为 33.75cm , 取 30cm ) ,下灰厚度采用尺杆配手把灯控制。 1.3 施工顺序 清理:在混凝土浇筑前先用一台12立方米空压机将模板内杂物吹扫干

31、净。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一般要求 本工程分区流水施工,每一流水段内混凝土连续浇筑,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尽 量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先填以30-50mm 厚的同配比减石子砂浆。 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 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使用 30、50 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型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 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 倍(50 棒应为 52.5cm;取 50cm ,30 棒 应为 40.5cm 取 40cm ) 。振捣上一层

32、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 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够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振捣时间以 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垫层混凝土浇筑 基槽验收合格后,钉控制桩(8m 3 8m )采用人工手推车进行混凝土浇注。混凝 土震捣采用平板式震捣器震捣,混凝土振捣密实后, 以钢筋棍上标高及水平标高小棉 线为准检查平整度, 高的铲掉,凹的补平, 用水平的刮械利平, 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 最后用铁抹子压光。混凝土养护采用蓄热法养护已浇筑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 膜,两层阻燃草帘被。 底板混凝土浇筑, 底板混凝土采用现拌混凝土,为保证底板整体性,混凝土一次连续浇

33、筑完毕,尽 量不留垂直施工缝。 底板混凝土标号C30 ,坍落度 5-10cm,必须保证底板混凝土的各性能指标。 尽量降低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按框架格顺序浇筑, 每框架格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 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展,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倾 倒混凝土方向与浇筑方向相反。 梁柱及梁底部位要用 3050 托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密时不得触动钢筋 和预埋件。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棒点。 浇筑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 1.5-4m 刮械刮平, 用木抹 子抹平,并拉线检查板面

34、平标高,严格控制平整度,尤其墙醉根部。 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 先振实底板混凝土, 达到踏跳位置后再与踏步混凝土 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浇筑过程中设专人清理落地灰及玷污成品上的混凝土颗粒(配 水管接消防立管)。 混凝土养护 打完垫层、底板后立即铺设塑料薄膜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并且在其上面铺设两层阻 燃草帘被,柱子拆模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将柱子包裹好进行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7 昼夜,其中有抗渗要求的 (1.2mpa)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 昼夜。大体积混凝土养d。 试块制作: 常温时制作 28d标养试块及备用试块, 同条件试埠(

35、顶板两组,一组用于 1.3MPa , 一组用于拆模;墙体一组1.2MPa 同条件) 。同条件试块置于现场带篦加锁铁笼中做 好养护,详见冬期施工方案 。 3、质量要求 3.1 商品混凝土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 3.2 混凝土的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及本方案的要求。 3.3 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规定。 3.4 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3.5 在预留洞宽度大于1m的洞底,在洞底平模处开振捣口和观察口,避免出现 缺灰或漏振现象。 3.6 钢筋、模板工长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设专人看钢筋、模板。 3.7 浇筑前由生产部

36、门经常注意天气变化,如有大雨缓时开盘并及时通知搅拌 站。如正在施工中天气突然变化,原则是小雨不停,大雨采取防护措施。其措施是: 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面用塑料薄膜覆盖,正在浇筑的部位采用搭设防水棚。 3.8 浇筑时要有专门的铺灰人员指挥浇筑,切忌“天女散花”,分配好清理人员 和抹面人员。楼板必须用1.54m刮杆刮平。 3.9 记好混凝土浇筑记录。 3.10 允许偏差 序 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 检验方法 高层框架高层大模板 1 轴线位移 柱、墙、 梁 5 5 尺量检查 2 标高 层高5 10 用水准仪或尺量 检查 全高30 30 3 截面 尺寸 基础+15 +15 尺量检查 柱、墙、梁-10

37、-10 4 柱墙垂直 度 每层5 5 用 2m 托线板检 查 全高 H/1000 且 不 大 于 30 H/1000 且 不 大 于 30 用经纬仪或吊线 和尺量检查 5 表面平整8 4 用 2m 靠尺和楔 形塞尺检查 6 预理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10 10 7 预埋管、 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 移 5 5 8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偏移5 5 9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偏移15 15 10 电 梯 井 井筒长、宽对中心线 +25 -0 +25 -0 井筒全高垂直度 H/1000 且 不 大 开 30 H/1000 且大于 30 吊线和尺量检查 6、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序号名称、现象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38、1 蜂窝(混凝土 结构局部出现 酥松、 砂浆少、 石子多、石子 之间形成隙类 似蜂窝状的窟 窿) (1)混凝土配合比 不当,或砂、石子、 水泥材料加水量计 量不准,造成砂浆 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 间不够,未拌合均 匀,和易性差,振捣 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 料过高未设串筒使 石子集中,造成石子 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 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 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 料高度超过 2m 时设串筒或溜槽; 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 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 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 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 11.5h,沈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 避免出现“烂脖子”。 处理方法: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 1:2.5 水 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