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S理论下的数学归纳法概念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47415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POS理论下的数学归纳法概念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POS理论下的数学归纳法概念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POS理论下的数学归纳法概念教学设计.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 - APOS 理论下的数学归纳法概念教学设计 摘要: APOS理论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数学概念教学理论。在美国,它广泛地应用于 高等数学的各个学科,并得到实验论证,而其他国家以及国内各学者也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本文旨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给出高中阶段数学归纳法的图式,并分析总结学生理解数学归纳法 的认知障碍,最后,以数学归纳法这一内容为例,在APOS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为APOS 理论的具体应用以及概念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字: APOS 理论概念教学数学归纳法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它在数学研究乃至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 应用。在高中阶段,数学

2、归纳法是证明数列、不等式等相关问题的有力工具之一。 但由于教师对概念教学的轻视、忽视,对概念常常是“蜻蜓点水”, “一语带过”,或 者直接给出定义,然后就匆匆进入解题环节,希望在解题训练中得到概念的掌握。 这样,学生往往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命题,也”掌握”了一些证明题目的技巧, 但对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以及合理性并不理解,只是按照数学归纳法证明的两个步骤 机械硬套进行证明。学生非但没有领悟到数学归纳法的精妙之处,在解题中更出现 了五花八门的概念性错误,得不偿失。 新课标提出, 数学教学中“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 “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 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3、要“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 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 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 的教育形态”。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概念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呢? 二、APOS 理论 数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前影响力较大的数学认知理论是由著名学者 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他认为1, “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 作用发生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 “数学 的认识是一种活动和反省抽象的过程”。 “认识的获得是从一个较初级的机构过渡到 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这

4、里所指的结构,除了我们平时理解的知 识点及其网络外,首先是指形成各知识点的稳定的关系模式,即图式”。 20 世纪八十年代,数学教育学家杜宾斯基等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一门 新的数学概念教学理论APOS 理论。他们认为,数学的认识是需要心理建构的, - 2 - 而这一建构的过程需要经历四个阶段2:操作( action) 、过程( processes ) 、对象 (object) 、图式( schemas ) 。具体来说: “操作”是指对感知到的对象进行心理转换3,让学生亲身感受概念的直观背 景和概念间的关系。这里的对象实质上是一种外部刺激,它可以是具体的操作、运 算或者学习者的简单思维操作;

5、 反复进行操作,并让学生对操作的过程进行反思,完成对操作的心理建构。学 生已不需借助具体的外部刺激,而能够在心中准确地描绘出操作的过程,并能指出 过程中的关键之处,此时,便完成了“过程”阶段;实际上,“操作”阶段与“过程” 阶段是存在一定交叉的,它们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教师对概念的内涵相关问题提出设问,将操作以一种顺其自然的逻辑的方 式引向所学的数学概念,当学生能够将过程看成一个整体,认识到它能够作为一个 独立的个体与其他知识进行运算、推理、证明,学生便获得了一个数学“|对象” ;此 时,也可认为学生获得了单个“图式” ; 经过提炼和拓展, Ed Dubinsky 提出“图式”的形成要经历三个

6、阶段3:单个 图式、多个图式、图式的迁移。单个图式阶段的特点就是只注意离散的操作、过程 和对象,而把具有类似性质的其他知识点隔离开来;整体图式阶段就是注意了各个 图式中蕴涵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衔接,这时个体就能把这些知识点组成一个整体; 然后只有到了迁移阶段,个体才能彻底搞清楚在上一个阶段中提到的相关知识点之 间的相互关系,并建构出这些点之间内部结构,形成一个大的图式,并最终能判断 哪些问题存在于这个图式,哪些问题超出这个图式的范围。 在美国,APOS 理论广泛地应用于高等数学的各个学科,并得到实验论证。 它的 科学性得到了美国同行的肯定。在其他国家,学者们也研究如何运用APOS 理论。 在国

7、内,福建师大郑秀云4、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兰冲5 等人均对 APOS 理论在 教学的指导作用作了探讨与研究,特别是华东师大的张伟平博士6,以抛物线为实 例做了实证研究,论证了APOS 理论的有效性。 本文旨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数学归纳法这一内容为例,在APOS 理论指导 下进行教学设计,为APOS 理论的具体应用以及概念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三、APOS 理论下的数学归纳法图式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指相对稳定以动作为主的认知结构组织,这里 的动作既包括实际动作, 也包括了抽象化了的在思想上展开的动作 1 。 而张奠宙指出, 图式的实质是“除了我们平时理解的知识点及其网络外,首先是指形成

8、各知识点的 稳定的关系模式 1 ” 。而 Ed Dubinsky 提出“图式”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单个图 式、多个图式、图式的迁移 3 。 - 3 - 正确的图式是学生学习概念的目标之一,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同时更是教师 在课堂外首先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但由于图式是学习者的 “认知结构” 或者是“知 识点之间的关系模式” ,它是属于个人的,每个人所认知的同一个数学概念在头脑的 反映往往是不同的,因此本文仅试图给出在高中阶段,数学归纳法的单个图式应该 包含的内容,具体如下: 1、数学归纳法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有限次的验证和一个递推的证明,来完成非常多次 或无限次的验证, 也即“奠基成立 +递推关系

9、无穷成立” ;证命题( )P n对从 0 n 开 始的所有正整数 n成立成立的示意图是: 0 ()P n成立,其中 0 n 可以为: 0,1,2; 0 0 () (1) ( )(1) P n P n P kP k ; 0 0 (1) (2) ( )(1) P n P n P kP k 推至 n为很大或无限的情况; 2、数学归纳法有两个步骤:(1) (归纳奠基)证明当 0101 , ,nnn n n n(均为自然数)时 命题成立; (2) (归纳递推) 假设 1 (,)nk kn kN时命题成立, 证明当1nk 时命题也成立。 完成此两个步骤, 即可断定命题对从 0 n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 n成立

10、; 使用数学归纳法时,这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3、第二个步骤的目的既不是要证明命题( )P k成立,也不是要证明命题(1)P k成立, 而是要证明“递推关系( )(1)P kP k”成立,即是要证明“当( )P k成立时,则 (1)P k成立”这一命题;在证明过程中,并不关心命题( )P k是否成立; 4、证明命题( )P n对所有正整数 n成立,可分两部分证明: (1) 证明( )P n对 0101 , ,nnn nn n(均为自然数)成立(代入验证); (2) 证明( )P n对 n均成立(使用数学归纳法) 。 5、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整数有关的命题的一种方法,往往由不完全归纳法猜想出问 题的

11、结果,然后使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它可以解决数列、等式、不等式、几 何证明等问题。 四、学生的认知障碍分析 在学习数学归纳法之前,学生已具备数学归纳法的萌芽与相关经验,例如:小 学的数数、找一列数的规律等;他们也具备了利用代表性元素来代表任意多的、无 - 4 - 穷多的元素的经验,如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用“垂直面内两条相交直线”来 代替“垂直面内所有直线”,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仍会产生各种问题与困惑。 那么, 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要先对学生数学归纳法的认知障碍进行分析。 通过文献 78910 的阅读,发现学生的错误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明确第一步的“奠基基础”作用,验证时出现两

12、个极端:一种是总感势 单力薄不保险,想多验几个数值;一种是认为,证明的主要部分在第二步,因此第 一步验证引不起重视,出现不认真演算,初值验证不当甚至不进行验证的问题;有 时题目中要求奠基条件有多个,但仅机械地验证了一个初值;或认为验证的初值始 终是“(1)P” ; 2、 对第二步的证明充满疑惑, 不清楚要证明的是一个递推关系 “( )(1)P kP k” 成立,而认为要证的结论怎能当条件使用,以致于无从下手;或表面套用数学归纳 法的框架,但把“( )(1)P kP k”的蕴含关系的论证,理解为“(1)P k为真”这 一结论的证明,导致在证明过程中没有使用归纳假设而出错; 3、学生数学知识欠缺,

13、具体操作困难;数学归纳法所解决的问题有等式、不等 式、三角、数列及几何等问题,要求学生具有相关的知识储备,特别是第二步证明 要用到其它方法,需要学生一定的运算变形,解题技巧等相关的能力,否则第二步 的证明将难以实现,例如学生常弄错从k到1k项数的跨度; 4、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弱,在证明过程中使用未经假设或不成立的条件,或 者归纳理由不充分而导致出错。 五、APOS 理论下的数学归纳法概念教学设计 1、操作阶段 问题 1 等式 2222 (1)(21) 123() 6 n nn nnN成立吗?如果成立,请给出 证明;如果不成立,请举出反例。 要看其是否成立,不妨先代入几个数尝试一下。 教师与学

14、生共同代入简单的数,如1,2,3n,发现结论成立, 由此猜想命题可能 成立。教师提出问题:一一验证的方法是不可行的,那要怎样证明此命题成立呢? 设计意图对于此类问题,学生之前已有接触,其本质是要求数列 2 n的前 n项和, 看似简单,但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要运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证明较为困难。这 样,便有利于将学生的思维推向“寻求新方法来解决旧问题”,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 识的欲望。 问题 2 如图,有(100)n n个相同的骨牌如下图所示排成一排,要用尽量少次的操 作使骨牌全部倒下,应该如何摆放骨牌? - 5 - 由学生说出或教师引导指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摆放骨牌,使 得每两个骨

15、牌的间距小于骨牌的高度,则只需要操作一次(将第一个骨牌或将最后 一个骨牌推倒),即可将骨牌全部推倒。 进而向学生设问: 你如何向别人证明 (表述) 你的游戏一定能够成功(所有的骨牌均能倒下)? 学生通常的回答是:第一块被外力推倒,第一块倒下时能压倒第二块,第二块 倒下时能压倒第三块,如此一直下去,(100)n n个骨牌便全部倒下,继而顺 势提出问题 3。 问题 3 保证骨牌能够“一直倒下去”的原因是什么呢? 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让学生说出原因是:前一块骨牌倒下,则可让后一块骨牌 倒下。师生共同总结能够一次推倒骨牌的条件:(1)第一张牌倒下;(2)前一张牌 倒下,可推出后一张牌倒下;教师指出,第二

16、个条件实际上是一个递推关系,并板 书如下: 设计意图数学归纳法是一种抽象度较高的方法,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时不容易接受, 因此,通过直观简单的思维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学归纳法的思维特点,同时不断抛 出问题,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让学生自己寻找概念与直观操作的契合点,建构属于 自己的直观感知。 2、过程阶段 问 题4 沿 着 问 题2解 决 的 思 路 , 重 新 思 考 问 题1 , 如 何 证 明 等 式 2222(1)(21) 123() 6 n nn nnN成立?是否可以将等式本身看作是一系 列“骨牌”,如 21 23 1 = 6 , 22235 1 +2 = 6 , 222347 1 +2 +3

17、 = 6 分别对应第一块牌, 第二块牌,第三块牌 ? 顺应问题 3 中得出的结论,师生共同得出证明此等式的思路:(1)证明第一个 等式成立;(2)证明若前一个等式成立,则后一个等式成立。同时教师强调,第二 第二张牌倒 前牌倒后牌倒 第三张牌倒 前牌倒后牌倒 第一张牌倒 前牌倒后牌倒 - 6 - 步的证明是要证明一个递推关系的成立。 问题 5 第一步的证明很容易,但第二步的证明应该如何表述? 教师通过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步实际上是一个命题,它的前提是什 么?结论是什么?“前” 、 “后”等式应该如何表示? 得出:第二步实际上是要证明“若某个等式(假设为第k个等式)成立,则下 一个等式(即

18、第1k个等式)成立”。 师生共同完成等式 2222(1)(21) 123() 6 n nn nnN的证明,教师板 演证明过程,并指出,这样的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引入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 骤。 设计意图将直观感知的操作与抽象的等式证明联系起来,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实 现认知上直观到抽象的转换,引导学生将“奠基+递推无穷成立”的思想用在抽象 的数学证明中,逐步领会数学归纳法的思维方式与证明框架。 3、对象阶段 问题 6 通过刚刚的研究,你对数学归纳法有何体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命题成 立有哪几个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 (1) (归纳奠基)证明 n取第一个值 0 n 时命题

19、成立; (2) (归纳递推)假设 0 (,)nk kn 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1nk时命题也成 立。 完成此两个步骤,即可断定命题对从 0 n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 n成立。 由此建立起数学归纳法这一概念,并强调: 1、数学归纳法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有限次的验证和一个递推的证明,来完成非常 多次或无限次的验证, 也即 “奠基成立 +递推关系无穷成立” ; 证明命题( )P n 对从 0 n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 n 成立成立的原理示意图是: 0 ()P n成立,其中 0 n 可以为: 0,1,2; 0 0 () (1) ( )(1) P n P n P kP k ; 0 0 (1) (2) ( )(1)

20、P n P n P kP k 推至 n为很大或无限的情况; 2、第二个步骤的目的既不是要证明命题( )P k成立,也不是要证明命题(1)P k 成立,而是要证明“递推关系( )(1)P kP k”成立,即要证明“当( )P k成 - 7 - 立时,则(1)P k成立”这一命题;在证明过程中,并不关心命题( )P k是否 成立; 3、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整数有关的命题的一种方法;往往由不完全归纳法猜想 出问题的结果,然后使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它可以解决数列、等式、不 等式、几何证明等问题。 设计意图新获得概念后,马上对概念的原理进行总结概括,并对学生可能的认知 难点进行剖析强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

21、确的“图式”,获得新的数学“对象” |。 问题 7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为正整数时, 2 135(21)nn 。 变式 7.1 判断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上述问题的过程是否正确: 证明: (1)当1n时,左边 =1,右边 = 2 1=1,等式成立; (2)假设nk时,等式成立,即有 2 135(21)kk 则1nk时,135(21)2(1)1kk 12 (1 )1 (1 ) 2 kk 2 ( 22 ) (1 ) (1 ) 2 kk k 即1nk时等式也成立; 由(1) (2)可知等式对任何nN等式均成立。 变式 7.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111 122334(1)1 n n nn 。 设计意图

22、学生刚学习数学归纳法证明题目时,容易将此方法与一般的演绎证明方 法混淆,常出现证明过程看似天衣无缝,实则只是套用形式的现象。通过这一题, 让学生对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更加深刻:第二步实质上要证明的是“递推关系 ( )(1)P kP k” ,因此证明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归纳假设。 问题 8 8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 21 n n对 0 nn 的正整数 n都成立”时,第一步证明中 的起始值应取 _。 8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是正奇数时, nn xy 能被xy整除”时,下列过程中 正确的是 _。 验证1n时成立,由“nk(k为正奇数)时命题成立”推出“1nk时命题 成立” ; 验证1n时成立,由“n

23、k(k为正奇数)时命题成立”推出“2nk时命题 - 8 - 成立” ; 验证1n时成立,由“21nk(k为正整数)时命题成立”推出“21nk时 命题成立”; 验证3n时成立,由“21nk(k为正整数)时命题成立”推出“23nk时 命题成立”; 设计意图题 8.1 可让学生重视初值的验证, 并清楚初值不仅限于1;通过 8.2 题让学 生对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奠基成立+递推关系无穷成立”理解更深一层,突出其中 的“递推关系”本质是前一项成立后一项成立,而不是符号上的( )(1)P kP k。 4、图式阶段 问题 9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11111111 1() 234212122 nN nnnn

24、n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几题中已具备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经验,但对于初学者, “项”的正确变化是第二个步骤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证明本题第二步时易误写为: 当1nk时, 11111111 1 22122112221kkkkkkk ,则 1nk时命题成立。 通过本题,提醒学生关注项数的变化,培养观察项数的能力。 问题10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首项是 1 a ,公比是q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1 1 n n aa q,前 n项和的公式是 1(1 ) (1) 1 n n aq Sq q 。 问题 11 已知 n个圆中每两个圆都相交于两点,且无三个圆过同一点,用数学归纳法 证明:这 n个圆将平面划分成 2

25、2nn块区域。 问题 1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3 5 ()nn nN能被 6 整除。 问题 13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2 (1) 1 22 3(1)() 2 n n nnN。 问题 14 数列 n a中,已知 1 1a,当2n时, n a , n S , 1 2 n S成等比数列, 求 n a的 通项。 设计意图问题 1914 分别代表了数学归纳法适用的几类问题:等式问题、几何问 题(与正整数有关)、整除问题、不等式问题、数列通项或求和问题。通过上述题目 的求解,将数学归纳法与其他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构建整体“图式”。 六、反思与不足 本文仅从 APOS 理论的角度进行数学归纳法概

26、念的教学分析,在实践中运用的 - 9 - 效果如何,并不清楚。如有可能,可选取广州多所普通高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收 集传统教学与APOS 理论下教学学生对数学归纳法掌握情况的数据,并利用统计软 件 SPSS或 SAS 进行比较分析,进行实证研究,为APOS 理论的适用范围提供依据。 七、参考文献 1 李士锜。 PME :数学教育心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4-7 。 2Ed Dubinsky , Kirk Weller , Michael A。 Mcdonald , Anne Brown。 Some Historical Issues and Paradoxes Reg

27、arding the Concept of Infinity: an APOS-based Analysis: Part 1J。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2005。58: 335 359。 3 乔连全。 APOS : 一种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J 。全球教育展望。2001。3(3) :16:18。 4 郑秀云。 APOS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函数概念教学D 。福州:福建师大,2003。 5 兰冲。 APOS 理论下的函数概念认知及教学启示D 。武汉:华中师大,2006 6 张伟平。基于APOS 理论的数学概念教学探究J 。数学通讯,2006,15(1) :1-4 。 7 刘婷。高中生数学归纳法学习中的错误及教学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008, 37(3) : 116-119 。 8 李昌官。”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J 。中小学教学。2009(10) :37-39 。 9 胡彬。使用数学归纳法的易错点J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10(10) :55-57 。 10 武瑞雪。数学归纳法应用技巧及常见误区剖析J 。语数外学习。2007(11) :35-3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