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存款银行业务走势分析.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448197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蓄存款银行业务走势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储蓄存款银行业务走势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储蓄存款银行业务走势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蓄存款银行业务走势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工作总结/金融类工作总结 储蓄存款银行业务走势分析 储蓄存款走势分析1999年是储蓄政策变化最大的一年,先是第七次下调了储蓄存款的利率,后又征收储蓄存款利息税。这一系列政策使得储蓄存款的余额也在异乎寻常地变化着,尤其是7月份成了一个转折点。就全国来说,7月份比6月份减少了25亿元,下降的幅度为近几年所罕见,8、9两个月的储蓄存款净增额虽然有所增加,但10月份又开始大幅度下降。 那么,下一步的储蓄存款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近日笔者对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营业部1999年的储蓄存款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 储存形式改变余额变化多由于连续七次调低了储蓄存款的利率,又开征了储蓄存款利息税,征收利息税虽然

2、不是降息,但对广大储户来说扣除20的利息税,就等于一年期的储蓄存款利率又降低了08个百分点。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因为利率太低,所以现在居民有了剩余钱时,再不会像过去那样为图多赚些利息,立即存入银行,因为现在早存几天甚至早存几个月能多赚多少利息都不明显了。一些居民之所以还到银行参加储蓄,是因为一是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二是放在家里不安全。 居民储蓄愿望减弱,使得储蓄额开始下降。尤其是在利息税开征前的10月份,表现得更为突出。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营业部,储蓄存款余额比9月份下降了5433万元,与9月份相比,下降了032个百分点,为今年首次出现储蓄存款下降的月份,下降幅度也是近几年来最大的一次。

3、调查中发现,在此之前,从6月份开始储蓄存款开始呈微量增长的态势。这是由于今年5月国家出台启动股市的政策之后,居民对股市预期高涨,大量的资金流入到了股市。据有关人士分析,全国流入股市的储蓄存款在1000亿元以上。7月份后,股市火爆开始趋缓,居民的资金又开始流向银行储蓄,储蓄存款开始逐月递增,7、8、9三个月分别净增1979万元、3194万元、3873万元。 10月份即开征利息税的前一个月,储蓄存款下降也在情理之中。因为马上就要开征利息税,把钱存入银行和放在自己家里差别没有多大,在没有选择好理想的投资渠道之前居民就把钱放在了家里。同时又遇第三期国债销售,居民觉得不管是三年期、还是五年期,也不管利率

4、比银行储蓄能高多少,反正不用征收20的利息税就划算。这样热了国债、冷了储蓄,导致了10月份的储蓄存款余额下降。 储蓄将会回升重在解疑虑据调查,截止到1999年10月底,全国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59270亿元,占到了商业银行总存款的58。储蓄存款的增长幅度之快无疑给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宽松的资金营运环境,但也带来了消费市场疲软,企业产品积压,经济效益滑坡,下岗人员增多等弊端,制约了工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几年先后出台了许多措施,引导、分流居民的储蓄资金,鼓励消费和投资,以扩大消费、启动市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如增加工资,连续七次降息,征收利息税,实行存款实名制等

5、等,但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机制薄弱,居民的后顾之忧比较大,这些措施目前收效不大。尽管利率一降再降,居民的利息收入所剩无几,可就是捂紧口袋不敢消费。 对储户的调查表明,居民保持家庭一定的储蓄量的原因在于: 住房制度改革,告别了福利分房,实行货币购房后,买一套中档住房至少需要一个家庭8年的收入。要想拥有自己的住房,就得省吃俭用地攒钱;医疗制度改革,手里没有钱到医院就看不成病,如果是住院就得先交几千元的押金,治疗期间帐上必须保留充足的资金,否则就会停医停药。为预防不测,大部分家庭都需要储存这部分“专用资金”;现在孩子上学的费用也今非昔比,一个普通家庭只能供得起一个学生上学。若是特殊学校或是上大学,对于正常收入的家庭来说,没有几年的积蓄,就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受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的影响,现在没有退休和退休后眼前能领到退休金的人员,都精打细算,勤俭持家,有剩余钱就积攒起来;婚嫁观念的改变需要全家人“集资”,子女结婚成了每个家庭的一道“难关”,包括购房和结婚时的花费,对一般家庭来说至少是全家人10年的收入。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利率很低,居民仍将参加储蓄。目前储蓄存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居民对开征利息税还不是很适应,刚开始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金融类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