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教版九年级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49217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沪教版九年级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导学案含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在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4.总结微粒的性质。【学习重点】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2.总结微粒的性质。【学习难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自学导航】 阅读教材 ,完成以下问题:探究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物质是由肉眼_的、_的微粒构成的。探究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1.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实验1: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

2、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到溶液甲。 观察到的现象:_, 得到的结论:_。 再向溶液中慢慢滴加浓氨水 观察到的现象:_, 得到的结论:_。 备注:浓氨水是 色、有_味 体,有 性, 显 性,可以使 色的酚酞试液变成 色。 实验2:重新配制甲溶液。在烧杯B中加入3mL-5mL浓氨水,用 一个大烧杯把两烧杯的溶液罩在一起(如右图所示) 观察到的现象: ,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得到的结论: 。 该实验是否需要做下图1所示的对比实验,理由是 , 该实验做下图2所示的对比实验,其目的是 。2.总结:微粒是在不断地 的。 下列事件可以用此解释的现象有: ,不能解释的现象有: (填字母), a.花园里闻

3、到花香 b.落叶纷纷 c.长期堆煤的墙变黑了 d.尘土飞扬 e.雪花飘飘 f.柳絮轻飞 g.糖放到水里,溶解了。 影响微粒运动快慢的因素是 , 越高,微粒运动的速率越 , 可以解释的现象有: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 b.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 溶解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探究三:微粒之间有空隙1.探究微粒之间有空隙的实验 【实验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其液体体积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可以得到的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_,不同微粒之间的空隙_(填“相同”或“不同”)。【实验2】,哪一支注射器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 。 得到的结论: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

4、,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 的空隙比较 。所以气体往往比较 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 被 压缩。 2.总结结论:微粒之间有 。 (1)影响微粒之间空隙大小的因素之一是 , 越高,微粒之间空隙 越 ,可以用此解释的现象有:a.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b.温度升高时水银温度 计的汞柱上升 c.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 d. 工业上可将大量的气体压入 钢瓶 e.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后体积缩小。 (2)影响微粒之间空隙大小的因素-之二是 , 越大,微粒之间空隙 越 ,可以用此解释的现象有:a. 工业上可将大量的气体压入钢瓶 b水蒸气遇 冷变成水滴后体积缩小。综合以上探究,我们可以总结出微粒的基本性质:1.

5、_;2._;3. _;【巩固训练】1.下列事实体现出微粒的什么性质?打开醋瓶就可以闻到醋味_;液化石油气能压缩在钢瓶中_;一滴水里约有十七亿亿个水的微粒_;2.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 50mL酒精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_100mL; 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体积_100mL;50g酒精和50g水混合后质量_100g;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微粒之间的空隙_构成干冰的微粒之间的空隙;构成液氧的微粒之间的空隙_构成氧气的微粒之间的空隙。3.在沈阳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我们认真完成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请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要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通常是把导管口

6、插入水中,然后双手紧握锥形瓶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请你回答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什么?(用微粒的观点解释_)_ _。【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构成氧气和构成液态氧的微粒区别是 ( ) A.质量不相等 B.体积不相等 C.空隙不相等 D.种类不相等2.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碘微粒质量不变 B.碘微粒运动速度不变C.碘微粒体积变小 D.碘微粒间隔变大3.下列现象,能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运动的是 ( ) 食盐溶于水后,水变成咸了 红墨水滴入水中,水变红了 打开香水可以闻到香气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试液变红了 A. B. C.

7、 D.4.将高锰酸钾粉末溶于水后,再将所得液体倒入烧杯中,结果烧杯中的全部液体都呈浅紫红色,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运动到水的微粒之间去了B.构成水的微粒变成了高锰酸钾的微粒C.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仍然存在 D.物质是可分的5.下列现象主要用微粒之间的空隙来解释的是 ( ) A蔗糖溶解 B.荷花飘香 C.酒精挥发 D.热胀冷缩6.以下学习、生活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是 ( )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 D.海绵能吸水7.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墙内开花墙内香微粒在

8、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微粒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微粒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微粒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8.下列现象能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的是 (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纷 D.冬天,白雪飘飘9.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些字比刚写时 ( ) A.容易擦掉 B.难擦掉C.难易相同 D.不能肯定10.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的轮胎内气不能打得太足,否则在热的马路上轮胎易发生爆炸, 这主要是因为 ( ) A.微粒空隙变大 B.微粒数目增加 C.微粒体积变大 D.微粒质量变大11.酒精擦到

9、手臂,感觉到凉爽,是因为 ( ) A.酒精吸走了人体内的水分 B.酒精与人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C.酒精吸收人体热量,且不断运动,由液态变成气态挥发到空气中去了 D.酒精由汗毛孔进入了体内12.在全国人民抗击SARS(非典)的战役中,人们总结了预防的一系列措施如:开窗通 风 不随地吐痰 进入传染区要戴防护口罩等。这主要是根据微粒的哪些性质( ) A.微粒很小 B.微粒之间有空隙 C.微粒可以再分 D.微粒在不停运动二、填空题13.对于物质的构成现在我们已经知道;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 构成的;微粒是在 ;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 。14.将 的高锰酸钾加入水中振荡,试管中的液体变成了 ,这

10、说明构 成高锰酸钾的微粒 到水中去了。15.不同的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 ,在 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 。16.水、水蒸气、冰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 ,空隙 。17.如右图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约2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糖,水面将 (填 “上升”或“不变”),在玻璃杯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水平线。 当糠块溶解后,液面比水平线 ,原因是 。18. 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 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 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 达

11、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 得出的结论有 ; ; 。 三、简答与探究题19.用微粒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酒香不怕巷子深”等俗语说明了 ; 25m3的液化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20.取一根约30cm长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先往玻璃管中加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使其达到玻璃管容积的1/2。 若再滴入水,使其充满玻璃管,用手堵住开口的一端,颠倒数次,其液体体积会 (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若滴入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重复上面的确实验,其液体体 积 会_(同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21. 新年联欢会上,“化学谜”小红在

12、为大家变魔术 “神奇的荷花”请仔细观察图中的道具后回答: 过一段时间后,白色的纸荷花逐渐变成了 ; 请你用学过的有关微粒的观点解释此现象: 。22.把分别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放在桌面上,如图所示, 小心地向两个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不要搅动,观察到的现 象是: ,该实验说明 。23.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示放在实验 桌上: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仪器A的名称是 ,该仪器的主要 用途是 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实验说 明 。2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通常是先把导管口插入水中,然后双 手紧握试管外壁

13、,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请你回答这种做法 的依据是什么?_ _。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探究一:看不见 极小探究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1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无明显现象 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无 刺激性 液 挥发 碱 无 红 C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 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微粒在不断运动,并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溶液变红 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浓氨水有挥发性、浓氨水显碱性。 不需要,因为配制甲溶液时已证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排除空气中的某种成分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可能 。2.总结:运动 a c g 、bdef 温度 、 温度

14、、快探究三、微粒之间有空隙 减小 空隙 不同 吸入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 小 、 大 、容易 不易 2.总结结论: 空隙(1) 温度 温度大(2)压强 压强 小 综合以上探究,我们可以总结出微粒的基本性质: 1.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2.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3.微粒之间有空隙【巩固训练】1.微粒在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微粒很小2.等于小于等于大于小于3. 手握锥形瓶,使瓶内气体受热,微粒运动速率增大,间隔变大,气体体积膨胀,能从导管口逸出【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C 2.D 3.C 4.B 5.D 6.D 7.B 8.B 9.B 10.A 11.C 12.D二、填空题:13.(1)微粒 (2

15、)不断运动的 (3)空隙14.紫黑色 紫红色 运动15.小 大16.相同 大小不同17.上升 低 微粒之间有空隙 18.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微粒之间有空隙 微粒的种类不同运动速率不同三、简答与探究题19.(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微粒之间有空隙,且气体微粒间的空隙较大20.(1)不变 (2)变小 不同种物质的微粒之间空隙不同21.(1)红色 (2)氨的微粒运动到滴有酚酞试液的纸荷花上,使其变红22.热水先完全变红 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率加快23.(1)胶头滴管,吸取滴加少量液体。(2)对比,便于观察到明显的现象。(3)滤纸条上出现红色的斑点,且试管口先变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4.温度升高时,空气中微粒运动速度加快,微粒之间空隙变大,宏观上体积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