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49280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高中同步测试卷(四)集训4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电子式中,不正确的是()ANa BNa C DHCa2H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下列关于电子式的说法错误的是()A每种元素的原子都可以写出电子式 B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与它的离子符号相同C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加方括号表示 D电子式就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式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原子与氯原子反应生成NaCl

2、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B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离相当小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D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C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吸热反应 D只要有化学键的断裂,一定发生化学反应6一定条件下,氨气与氟气发生反应:4NH33F2=NF33NH4F,其中NF3分子构型与NH3相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白烟产生 BNF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NH4F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上述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

3、于共价化合物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非极性键B硫酸分子中有H和SO两种离子C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族元素可能形成离子键,也可能形成共价键D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实质都是电性的相互作用8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氧气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水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Q1Q2Q3 B2Q1Q22Q3 CQ1Q22Q3 D2Q1Q22Q39下列物质中,从化学键的角度看,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这种物质是()ANaOH BCH4 CSO2 DH2O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4、()AP4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B氯化钠溶于水,生成Na和Cl,属于化学变化C在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D在反应O32KIH2O=2KOHI2O2中,参加反应的所有臭氧都做氧化剂11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B物质燃烧可看作是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C氮气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化学键,故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12下图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

5、化,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500 mL 2.0 molL1 HCl和500 mL 2.0 molL1NaOH的反应符合图1,且放出热量为E1B500 mL 2.0 molL1 H2SO4和500 mL 2.0 molL1Ba(OH)2的反应符合图2,且吸收热量为E2C发生图1能量变化的任何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DCaO、浓硫酸分别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符合图113根据下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 mol H2的共价键形成放出436 kJ能量B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吸收能量C1 mol H2(g)与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g)释放能量24

6、5 kJD1 mol H2(g)与 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1 mol H2O(g)的能量14下列各组所有的元素组合,既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又可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是()AH、C、O、Na BH、K、O、S CH、N、O DH、O、S15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类型的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下列对化合物碘化磷(PH4I)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B这种化合物加热时,可能产生有色气体C这种化合物的电子式为D这种化合物可以和烧碱发生反应16下列变化一定为放热反应的是()A1 mol气态水变为1 mol液态水放出44 kJ的热量B2HI(g)H2(g)I2(g),生成1 mol I2需

7、要吸收14.9 kJ的能量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12分)已知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X和Z位于同一周期,Y的阳离子和Z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Y2Z2与H2Z或XZ2反应都能生成单质气体Z2。(1)写出元素名称:X_,Y_,Z_。(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Y2Z2_,XZ2_。(3)用电子式表示Y2Z的形成过程:_。18(12分)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的特征信息如下表:元素元素的特征信息A最

8、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B和E同主族C1 mol C单质与冷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1.2 L氢气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的周期数E负一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1)元素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的产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2)元素B和元素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该化合物属于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构成该物质的微粒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3)已知元素A、E能形成一种四原子分子,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19(10分)(1)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充分燃烧

9、的产物不污染环境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2)已知Na2SO410H2ONa2SO4nH2O(10n)H2O。将装有芒硝(Na2SO410H2O)的密闭聚乙烯管安装在房屋的外墙内就能达到白天蓄热,使室内保持较低温度,晚上把白天所蓄的热量放出,使室内保持温暖的目的。则白天和晚上的能量转化方式是白天将_能转化为_能,晚上将_能转化为_能。(3)已知拆开或形成1 mol化学键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叫做该化学键的键能,单位kJmol1。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用结构式表示为试根据下表中的化学键键能计算反应P4(白磷)5O2=P4O10中的能量变化:_。化学键PPPOO=OP=O键能/

10、kJmol119836049858520.(18分)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7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石蜡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墨水液面高低判

11、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序号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氧化钙与水左低右高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分搅拌)?铝片与烧碱溶液左低右高铜与浓硝酸左低右高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是_。(3)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

12、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形管里的现象是_。(6)方案三实验的U形管中的现象为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75700061解析:选B。NaCl的电子式为Na。2导学号75700062解析:选C。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化学反应中会产生新的物质并伴随能量的变化,但物质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如N2(g)3H2(g)2NH3(g)。3导学号75700063解析:选D。电子式应该是在元素符号周围标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4导学号75700064解析:选A。金属钠和非金属氯气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后,各原子都变成稳定

13、结构的离子,所以A项正确;在离子键中,既有阴、阳离子的相互吸引,又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所以B项错误;稀有气体原子既难失电子,又难得电子,所以C项错误;在离子交换过程中生成新的离子键,但无电子的得失,如Na与OH结合成NaOH,所以D项错误。5导学号75700065解析:选D。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项正确;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B项正确;很多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或点燃才能发生,C项正确;化学反应中既有反应物的旧化学键断裂,又有生成物的新化学键形成,D项不正确。6导学号75700066解析:选D。反应中的化合价变化为N:33,F:01,NF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

14、还原产物,NH4F是离子化合物。7导学号75700067解析:选B。Na2O2中含有非极性键,A项正确;硫酸分子是共价化合物,各原子之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不存在H和SO,B项错误;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位于周期表中的A族,可以是H,也可以是Na、K等,与卤族元素可能形成共价键或离子键,C项正确;离子键和共价键都是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电性作用,D项正确。8导学号75700068解析:选D。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是一个释放能量的反应,所以生成水释放的能量大于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9导学号75700069解析:选A。A中NaOH的电子式为NaH,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

15、价键;B、C、D中都只含有极性共价键,无离子键。10导学号75700070解析:选D。P4为单质,A项错误;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氯化钠溶于水,只有离子键断裂,没有新化学键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分子,共价化合物中有的不含有分子(如二氧化硅),有的却含有分子(如水、氯化氢等),C项错误;臭氧中的三个氧原子是按照一定方式结合的,虽然反应后有两个氧原子化合价没有变化,但臭氧作为一个整体,化合价发生变化,D项正确。11导学号75700071解析:选C。氮气分子内部存在很强的化学键,故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12导学号75700072解析:选A。

16、图1表示放热反应,选项A是放热反应,故正确;图2表示吸热反应,选项B是放热反应,故错误;选项C,一些放热反应需加热才能发生,故错误;选项D,浓硫酸溶于水虽然会放出热量,但不属于化学反应,故错误。13导学号75700073解析:选B。对同一个化学键来说,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形成时放出的能量相等,A正确;H2在O2中燃烧为放热反应,B错误;QQ(吸)Q(放)(436 kJ249 kJ)930 kJ245 kJ,说明该反应释放出245 kJ能量,C正确;放热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D正确。14导学号75700074解析:选C。A、B两项中含有钠元素和钾元素,与H、O、C(或S)元素可分别形

17、成钠、钾两种元素的碳(或硫)酸氢盐,均为离子化合物,A、B不正确;C中可形成硝酸铵,是离子化合物,也可以形成硝酸,是共价化合物,C正确;D中的元素组合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不正确。15导学号75700075解析:选C。主族元素形成的同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相似。通过对比碘化磷(PH4I)和NH4Cl的性质,可知A、D对;加热时PH4I分解生成的HI可分解产生I2,B对;电子式应为,C错。16导学号75700076解析:选D。A项,H2O(g)=H2O(l)不是化学反应;B项中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如果断裂化学键时吸收的能量比862 kJ多,则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为放热反应,故C项不一定为放热反

18、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正确。17导学号75700077解析:由题意知,Z可形成Y2Z2和H2Z,则Z可有1价、2价,因此Z为O,Y为1价,且Y的阳离子和Z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此Y为Na;Na2O2与XO2反应可生成O2,因此X为C(碳)。答案:(1)碳钠氧(2) (3)18导学号75700078解析:元素A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设元素A的原子最外层有x个电子,则x(8x)2,x5,A为N或P。因为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A为N;1 mol C单质与冷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1.2 L H2,则C为Na;D

19、位于第3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的周期数,D为Al;E的负一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E为Cl;又B和E同主族,则B为F。答案:(1) 离子键、共价键(2)NaF离子FNa(3) 19导学号75700079解析:(1)燃料燃烧均发生氧化反应,不能作为优点。(3)P4O10分子中,每一个P原子形成3个PO键和1个P=O 键,共形成12个PO键和4个P=O键。反应放出的能量成键放出的总能量断键吸收的总能量12 mol360 kJmol14 mol585 kJmol16 mol198 kJmol15 mol498 kJmol12 982 kJ。答案:(1)(2)太阳化学

20、化学热(3)1 mol P4燃烧生成P4O10放出2 982 kJ热量20导学号75700080解析:(1)根据温度计示数判断铝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实质是金属与H反应。(2)当化学反应完成后,随着热量的散失,烧杯里溶液的温度会降低。(3)石蜡受热熔化,小木片会脱落,由此推知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4)U形管里左右红墨水液面高低由左右管里气体压强的相对大小(外界大气压恒定)决定,当左管内气压大于右管内气压时,红墨水液面会左低右高,当左管内气压小于右管内气压时,红墨水液面会左高右低。(5)根据现象推知,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铜与浓硝酸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6)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发生吸热反应,使锥形瓶里气体温度降低,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使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1)放热2Al6H=2Al33H2(2)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3)石蜡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4)低于(5)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6)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