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49435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导学案(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导致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破坏的人为因素及其后果。2.了解20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并能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说明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3.掌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及其严重后果。4.了解人类大型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从而警醒人们注意自己的行为。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1常见的生态破坏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造成土壤侵蚀、土地沙化、森林枯竭、_等,从而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的_和_。2土壤侵蚀加剧(1)概念:土壤侵蚀加剧是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_的加入

2、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的侵蚀。(2)后果:在侵蚀区,耕作层流失后,土层变薄,_能力降低,干旱时易加剧旱情,暴雨时易形成山洪。沟谷侵蚀的发展,容易诱发_、_、_灾害,在远离侵蚀区的下游,增加_的发生频率。3土地荒漠化(1)人为因素:主要是_、乱砍滥伐、_等不合理耕作而造成的植被破坏与地表裸露,从而加快土壤风蚀和雨蚀的速度。从世界范围看,_和不适当的_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2)危害: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_的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问题。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1随着工业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带来的灾害越来越多,其中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导致的损害

3、是区域性的,而_、臭氧层耗竭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所带来的损害则是全球性的。2全球气候变暖(1)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_的增加。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破坏和大气中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2)后果:全球气候变暖导致_上升,加上“_”现象一再发生,给各国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3)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和危害主要有:一是造成_上升;二是加剧洪涝、_和其他气象灾害;三是影响农业和_;四是影响_。(4)气候变暖对我国的主要影响主要有农业减产和海平面上升。3臭氧层空洞(1)臭氧层破坏:臭氧具有非常强的吸收_的功能,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是_等。目前南极上空已出现了臭氧层空洞。(2)危害

4、: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到达地面的_增加,会损坏人的免疫力,使_、白内障患者增多,_的发病率增加。4物种灭绝:人类活动对_、_的大规模破坏和对_的过度利用等,造成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人类大型工程诱发自然灾害,如许多大城市面临着严重的_、_等问题。人类采掘地下资源造成地面沉降、_和地裂缝等地表失稳现象。人工边坡也经常出现_、滑坡等地表失稳现象。大型水库蓄水后,容易诱发_。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图”,完成13题。1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2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主要人为因素是()A农业活

5、动 B工业生产C破坏植被 D修建梯田3有关我国土壤侵蚀的区域问题,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重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D东北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考查点2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阅读下列漫画,完成46题。4漫画中说明了()A人类活动破坏了对流层 B人类活动破坏了高层大气C人类活动破坏了平流层 D人类活动破坏了臭氧层5臭氧层正在不断减少的人为原因是()A核电站的建设造成的 B制冷工业造成的C热电工业造成的 D常规能源使用造成的6保护臭氧层的措施有()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B禁止喷气式飞机在平流层飞行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D减少甲

6、烷的使用量方法技巧练方法图示法理解记忆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大气中CO2浓度含量增加将会产生的后果有()全球陆地面积减小温带草原地区气候变干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高纬度地区蒸发量加强,降水更少A B C D方法技巧一、选择题1如果下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修建了水利工程开辟了运输线加固了防洪大堤 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A B C D下面为一组剖面示意图,该组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至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图回答23题。2图示t4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水年径流量变化情况

7、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B年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C洪峰流量减小,且出现频率降低D春夏季流量增大,秋冬季流量减小3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下降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A B C D4根据“上海市地下水水位与地面沉降关系图”,判断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降水不断减少 B过度抽取地下水C第三产业发展快 D建筑物高度增加下图为“北京天津地形及地下水位剖面”,读图回答56题。5据图

8、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地下水为潜水B地下水位线的起伏只由地形引起C北京地下水位最高D图示滨海地区海水入侵严重6北京和天津城区的地下水位状况,容易导致的危害是()A洪涝加剧 B盐碱化加重C滑坡增多 D地面沉降,地面建筑坍塌题号123456答案二、综合题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地区地面沉降的分布特点为_、_。其中沉降平均速度最快的地区出现在_附近。(2)导致图示地区地面沉降最直接的原因是_。由于地面沉降,可能给A地区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解决地面沉降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答案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知识清单草原退化发生频度成灾强度人为因素保水、蓄水山崩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

9、过度放牧开垦草地过度放牧旱作农业土地生产力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海平面厄尔尼诺海平面干旱自然生态系统 人类健康紫外线氟利昂紫外线皮肤癌传染病森林草地生物物种地面沉降地裂缝塌陷崩塌地震基础达标练1B2.C3.D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植被覆盖率越高,土壤损失率越小,因此可以看出二者之间为负相关。第2题,人类破坏植被后,会加剧水土流失。第3题,我国西北地区以风蚀为主,东南地区因人类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西南地区以地质灾害为主,东北地区因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4D5.B6.A第4题,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第5题,臭氧层的破坏是由于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所致。第6题,积极研制新型

10、的制冷系统减少氟氯烃的排放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技巧练ACO2浓度含量增加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加快,因此沿海低地被淹没,喜马拉雅山雪线升高;同时蒸发加强,中纬度温带草原地区有可能退化成荒漠,高纬度地区气流上升加强,降水可能增加。综合提升1C2.A3.D4D5.B根据图中灾害所发生的区域判断,多发生在落基山以东和中央大平原之间,可以判断为沙尘暴。由于该地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过度垦殖是产生沙尘暴的主要原因。6B上海使用地下水较多,在地下水开采过量的地方,因地下水的补给量不足以补充地下水的抽取量,会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严重时就会造成地面沉降。

11、7(1)分布不均多中心宁河(2)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环境问题:地面沉降导致地下排污管道遭到破坏,致使市区出现污水外溢;沿海地区海水倒灌,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导致地面建筑物受损等。措施:雨季和汛期对地下水进行回灌;跨流域调水、兴建水利设施(如水库蓄洪等)扩大地表水用量以缓解地下水超采的压力;节约利用地下水(如适当调高水价、循环用水等);防止地下水的污染;提高利用率。解析本题紧扣一个问题地面沉降。图示是我国华北平原地区,该地区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少,而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导致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进而导致地面沉降。1分别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洪峰流量和洪水水位值为左右纵坐标作图,根据

12、表中相应数值作柱状图或折线图进行对比即可。2随着年代的推移,洪峰流量减小,而相应水位却在波动中升高。(P24)1造成公害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重金属、汽车尾气等。2近几十年世界上较重要的公害事件:美国噪声污染事件:1981年,在美国举行的一次现代派露天音乐会上,当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响起后,有300多名听众突然失去知觉,昏迷不醒,100辆救护车到达现场抢救。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噪声污染事件。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1984年12月3日,坐落在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一座存贮45吨异氰酸甲酯贮槽的保安阀出现毒气泄漏事故。1小时后有毒烟雾袭向这个城市,形成了一个方圆25英里的毒雾笼罩区。

13、一周后,有2 500人死于这场污染事故。在这一污染事故中,有15万人因受污染危害而进入医院就诊,20多万人双目失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1986年4月26日凌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组反应堆突然发生核泄漏事件,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云团随风飘到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瑞典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剂量超过正常情况的100倍。事件使乌克兰地区10%的小麦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水源污染,前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大受其害。当时预测,这场核灾难,还可能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因患肺癌和骨癌而死亡。(P25)气候变暖对家乡的影响可从气温、降水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生长期、干湿状况以及对气象灾害的影响情况等方面来思考。(P26)氟利昂会使臭氧分解,从而破坏臭氧层,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造成人类与其他生物免疫力被破坏,病害的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增加。(P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