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专题强化卷: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一) 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0186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8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专题强化卷: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一) 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专题强化卷: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一) 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专题强化卷: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一) 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专题强化卷: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一) 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专题强化卷: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一) 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专题强化卷: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一) 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语文专题强化卷: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一) 含解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一) 考点 14 理解文言词语 5 颗星 考点 15 概括内容和观点 5 颗星 考点 18 句式、翻译 5 颗星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00 分 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一、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丘,光禄卿同皎从兄子也。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 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丘神气清古,而志行修洁,尤善词赋, 族人左庶子方庆及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称荐之。长安中,自偃师主簿擢第,拜监察御史。 开元初,累迁考功员外郎。 先是,考功举人,请托大行,取士颇滥

2、,每年至数百人,丘一切核其 实材,登科者仅满百人。议者以为自则天已后凡数十年,无如丘者,其后席豫、严挺之为其次 焉。三迁紫微舍人,以知制诰之勤,加朝散大夫,再转吏部侍郎。典选累年,甚称平允。擢用山 阴尉孙逖、桃林尉张镜微、湖城尉张晋明、进士王泠然,皆称一时之秀。俄换尚书左丞。 十一年,拜黄门侍郎。其年,山东旱俭,朝议选朝臣为刺史以抚贫民,制曰:“昔咎繇与禹言 曰:在知人,在安人。 此皆念存邦本,光于帝载,乾乾夕惕,无忘一日。 而长吏或不称,苍生 或未宁,深思循良,以矫过弊,仍重诸侯之选,故自朝廷始之。”于是以丘为怀州刺史,又以中 书侍郎崔沔等数人皆为山东诸州刺史。至任,皆无可称,唯丘在职清严,

3、人吏甚畏慕之。俄又 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 二十一年,侍中裴光庭病卒,中书令萧嵩与丘有旧,将荐丘知政事,丘知而固辞,且盛推尚书 右丞韩休,嵩因而奏之。 及休作相,遂荐丘代崔琳为御史大夫。 丘既讷于言词,敷奏多不称旨。 俄转太子宾客,袭父爵宿预男,寻以疾拜礼部尚书,仍听致仕。 丘虽历要职,固守清俭,未尝受人馈遗,第宅舆马,称为敝陋。致仕之后,药饵殆将不给。上 闻而嘉叹,下制曰:“王丘夙负良材,累升茂秩,比缘疾疹,假以优闲。 闻其家道屡空,医药靡给, 久此从宦,遂无余资。 持操若斯,古人何远!且优贤之义,方册所先,周急之宜,沮劝攸在。 其俸 禄一事已上,并宜全

4、给,式表殊常之泽,用旌贞白之吏。”天宝二年卒,追赠荆州大都督。 (旧唐书)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 B.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 C.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 D.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科: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说登第。登科源于科举制度,当时的科举考试过后, 通过 发科榜

5、,即黄榜,来通知考生是否及第,所以登上科榜即表示录用。 B.弱冠:男子 20 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行冠礼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 比 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可用于女子。 C.致仕: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 致 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D.追赠,或作追封、追晋,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主要是实物形式的物质追赠和名称 职位等荣誉名声的精神追赠,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丘自幼聪颖

6、,尤善为文,很年轻便担任了奉礼郎,又由于神气纯朴,志行高洁,擅长辞赋, 深 得方庆和魏元忠赏识。 B.山东大旱,王丘自告奋勇出任怀洲刺史,与其他被任命为州刺史的人相比,他治理清明严格, 百姓官吏都敬畏他。 C.中书令萧嵩推荐王丘接任裴光庭,但他坚决予以拒绝并极力推荐韩休,后来,韩休又推荐他 当了御史大夫。 D.因为生病,王丘请求退休,并得到允许。但他离职后,生活困窘,以致生病后药物难以为继, 皇帝下召给与补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议者以为自则天已后凡数十年,无如丘者,其后席豫、严挺之为其次焉。 下制曰:“王丘夙负良材,累升茂秩,比缘疾疹,假以优闲。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7、完成下列小题。 王应麟,字伯厚,庆元府人,九岁通六经,淳祐元年举进士,从王野受学。调西安主薄,民 以年少易视之,输赋后时。应麟白郡守,绳以法,遂立办。丁父忧,服除,调扬州教授。初,应麟 登第,言曰:“今之事举子业者,沽名誉,得则一切委弃,制度典故漫不省,非国家所望于通儒。 “ 于是闭门发愤,誓以博学宏辞科自见,假馆阁书读之。 宝佑四年中是科。 应麟与弟应凤同日生, 开庆元年亦中是科,诏褒谕之。 帝御集英殿策士,召应麟覆考。考第既上,帝欲易第七卷置其首。应麟读之,乃顿首曰:“是 卷古谊若龟镜,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士贺。“遂以第七卷为首选。及唱名,乃文天祥也。召为 太常博士,擢秘书郎,俄兼沂靖惠王

8、府教授。 彗星见,应诏极论执政、 侍从、 台谏之罪,积私财、 行公田之害。 度宗即位,摄礼部郎官,草百官表。旧制请听政四表已上一夕入临宰臣谕旨增撰 三表应麟操笔立就丞相总护还辞位表三道使者立以俟应麟从容授之丞相惊服即授兼礼部郎 官、兼直学士院。寻转尚书兼给事中。左丞相留梦炎用徐囊为御史,擢江西制置使黄万石等, 应麟缴奏曰:“囊与梦炎同乡,有私人之嫌,万石粗戾无学,南昌失守,误国罪大。 今方欲引以自 助,善类为所搏噬者,必携持而去。 吴浚贪墨轻躁,岂宜用之?况梦炎舛令慢谏,谠言弗敢告, 今 之卖降者,多其任用之士。 “疏再上,不报。 出关俟命,再奏曰:“因危急而紊纪纲,以偏见而咈 公议,臣封驳不

9、行,与大臣异论,势不当留。”疏入,又不报,遂东归。诏中使谭纯德以翰林学 士召,识者以为夺其要路,宠以清秩,非所以待贤者。应麟亦力辞,后二十年卒。 (节选自宋史王应麟传)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旧制/请听政/四表已上一/夕入临/宰臣谕旨增撰三表/应鱗操笔立就/丞相总护还/辞位表 三道/使者立以俟/应麟从容授之/丞相惊服 B.旧制/请听政/四表己上/一夕入临/宰臣谕旨增撰三表/应麟操笔立就/丞相总护还辞位表三 道/使者立以俟应鱗/从容授之/丞相惊服 C.旧制/请听政/四表已上/一夕入临/宰臣谕旨增撰三表/应覷操笔立就/丞相总护还/辞位表 三道/使者立以俟/应麟从容授

10、之/丞相惊服 D.旧制/请听政/四表己上/一夕入临/宰臣谕旨增撰三表/应麟操笔立就/丞相总护还/辞位表 三道/使者立以俟应麟/从容授之/丞相惊服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应麟好学不辍。 王应麟不认同一些人只把学问作为敲门砖的做法,他在考中进士后,仍勤 奋读书. 还借来馆阁中的书阅读。 B.王应麟体察圣意。 王应麟受命参与策士的复试工作,因皇帝想把第七卷放在第一名,于是王 应鱗也大大夸赞了一番第七卷的作者。 C.王应麟敢于直言,彗星出现后,王应麟详尽地论述执政、侍从、台谏的罪责:王应麟也曾严 厉地批评左丞相留梦炎。 D.王应麟不恋权位。王应麟任尚书兼任给事

11、中时,奏疏数次呈上,皇帝都没有答复,王应麟辞 官归去。 后来皇帝派人去召回他,他也没有答应。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以年少易视之,输赋后时。应麟白郡守,绳以法,遂立办。 (2)况梦炎舛令慢谏,谠言弗敢告,今之卖降者,多其任用之士。 4.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父忧,遭逢父亲丧事。 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 丧事的那一天起,都应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孝一年,这叫丁忧。 B.太常博士,三国魏文帝初置太常博士,掌撰定五礼,议定王公大臣谥法等事。 晋以后沿置, 职 称淸要,而品级不髙。宋太常博士职守同

12、前代。 C.御史是记亊之官兼纠察之职。 秦汉称为侍御史,秦以御史大夫为侍御史之长,历代监察官的 首长或为御史大夫,或为御史中丞等。 D.翰林学士,唐代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被认为是“清要显 美”之官。宋代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初为桓伟辅国主簿。宋武帝起义兵,累迁御史中丞。性刚直, 甚得司直之体。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朝野莫不归附,鲜之尽心武帝,独不屈意于毅,毅甚恨焉。 以与毅舅甥,制不相纠,使治书侍御史丘洹奏弹毅辄宥传诏罗道盛。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 官,禁锢三年。山阴令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

13、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 此为大。谓宜从旧,于义为允。”从之。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 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臵之。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 输情,时人谓为“格佞”。十二年,武帝北伐。以为右长史。及入咸阳,帝遍视阿房、未央故地, 凄怆动容。前至渭滨,帝叹曰:“此地宁复有吕望邪?”鲜之曰:“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 市骨而骏足至。明公以旰食待士,岂患海内无人?”及践祚,迁太常、都官尚书。时傅亮、谢 晦位遇日隆,范泰尝众中让诮鲜之曰:“卿与傅、谢,俱从圣主有功关、洛,卿乃居僚首,今日 答飒,去人辽远,何不肖之甚!”鲜之熟视不对。鲜之为人通率,

14、而隐厚笃实,赡恤亲故。游行 命驾,或不知所适,随御者所之。尤为武帝所狎。上曾内殿宴饮,朝贵毕至,唯不召鲜之。坐定, 谓群臣曰:“郑鲜之必当自来。” 俄而外启尚书郑鲜之诣神兽门求启事,帝大笑引入。 景平中, 徐、傅当权。出为豫章太守。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窃谓人曰:“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 钟元常、王景兴之流。今徐、傅出以为郡,抑当有以。”元嘉三年,弘入为相,举鲜之为尚书 右仆射。四年卒。 (节选自南史郑鲜之传)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 尝宽假/ B.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

15、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 尝宽假/ C.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 尝宽假/ D.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 尝宽假/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帝是皇帝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 B.吕望即姜子牙,他与文王相遇渭滨,因功封于吕地,后代指辅佐国君的贤才。 C.神兽门,即神武门,又称玄武门。玄武主北方,后宫宫殿将北宫门称为玄武门。 D.践祚, 也称践位,在古代专门用来指帝王即位登基。践,

16、践履。祚,天祚、福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鲜之性格刚直,极尽官责。当时制度违背孝道,郑鲜之发现问题后指出,从而使病重的山 阴父老免罪。 B.郑鲜之敢于犯颜,直论是非。与皇帝交谈,他总是驳难,一定要让皇帝理屈词穷,才肯罢休; 皇帝有时感到惭愧,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 C.郑鲜之被人讥诮,不作分辩。 范泰当众讥讽他虽功劳不下傅亮、 谢晦,而地位和恩遇远不及 傅、谢;他只是看着范泰,并没有回应。 D.郑鲜之性情率真,行事随和。 他出游,有时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驾车的人随意去哪;皇帝举行 宴会故意不请他,他来奏事,最终也参加了。 4.把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

17、现代汉语。 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 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 少英伟,好书剑。 元至正初,为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 元末盗起,真聚众保乡里。十四年,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真赴告元帅府。帅受赂,反捕真。 逃居坭冈,举兵攻成,不克。久之,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惠。真击走常,杀仲刚。以功授 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守惠州。海寇邵宗愚陷广州。真以兵破走之,复其城。擢广东分省 参政,寻擢右丞。 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 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 广人赖以完。

18、先是真再攻成,诛仲玉而成卒固守。二十六年,复围成,募擒成者,予钞十千。成 奴缚成以出。 真予之钞。缘海叛者皆降。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故事者,不听。屡遣使由 海道贡方物于朝。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帅舟师取 广东。 永忠至福州,以书谕真,遂航海趋潮州。 师既至,真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 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永忠闻于朝,赐诏褒真日:“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 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尔真连数郡之众, 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永忠抵东莞,真帅官属迎劳,遂奉诏入朝。擢

19、江西 行省参知政事,且谕之日:“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三: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知所归者, 次也;负固偷安,身死不悔,斯其下矣。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可谓识时务者。”真顿首谢。 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 山东。九年致仕。 (选自明史何真传,有删改) 【注】尉佗,公元前 218 年,奉秦始皇命令征岭南,略定南越。秦亡后,汉高祖封其为南越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兵攻成,不克 克:取胜 B.真迎之胥江 迎:迎接 C.易乱为治者,上也 治:安定 D.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 逆:抗拒 2.下列对原文有

20、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真从小喜欢读书,又善击剑,有正义感。元末盗贼蜂起,他因此弃官返乡,组织地方武装, 保卫乡里。 B.何真有智谋,善作战,屡立战功。 他击败黄常,收复惠州;击败海寇邵宗愚,收复广州;击败熊 天瑞,保全了广州。 C.何真忠于朝廷元朝末年,中原大乱,他虽用兵岭南,依然不辞路远,屡次进贡于朝廷,官至资 德大夫、行省左丞。 D.何真识大局,不愚忠。他深知元朝大势已去,为让他治下的广东免于战乱,百姓得以安定的 生活,主动归顺明太祖。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 (2)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

21、迷之未远。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郑崇,字子游,本高密大族,世与王家相嫁娶。祖父以资徙平陵。父宾明法令,为御史,事 贡公,名公直。崇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弟立与高武侯傅喜同门学,相友善。喜为大 司马,荐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 书履声。” 久之,上欲封祖母傅太后从弟商,崇谏曰:“孝成皇帝封亲舅五侯,天为赤黄昼昏,日中有 黑气。 今祖母从昆弟二人已侯。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 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臣闻师曰:逆阳者厥极弱,逆阴者厥极凶短折,犯人者有乱 亡之患,犯神

22、者有疾夭之祸。故周公著戒曰:惟王不知艰难,唯耽乐是从,时亦罔有克 寿。故衰世之君夭折蚤没,此皆犯阴之害也。臣愿以身命当国咎。”崇因持诏书案起。傅 太后大怒曰:“何有为天子乃反为一臣所专制邪!” 上遂下诏曰:“朕幼而孤,皇太太后躬自养 育,免于襁褓,教导以礼,至于成人,惠泽茂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前追号皇太太后父 为崇祖侯,惟念德报未殊,朕甚愧焉。侍中光禄大夫商,皇太太后父同产子,小自保大,恩义最 亲。其封商为汝昌侯,为崇祖侯后,更号崇祖侯为汝昌哀侯。” 崇又以董贤贵宠过度谏,由是重得罪。 数以职事见责,发疾颈痈,欲乞骸骨,不敢。 尚书令 赵昌佞谄,素害崇,知其见疏,因奏崇与宗族通,疑有奸,请

23、治。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 欲禁切主上?”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上怒,下崇狱,穷治,死狱中。 (选自汉书七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框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 氏之福也 B.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 氏之福也 C.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 氏之福也 D.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 氏之福也 2.下列对

24、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B.“擢”,提升官职。古代表官职调动的词还有“拜”“除”“迁”“谪”“黜”等。 C.“孤”,古代指幼年父母双亡,也可用于王侯自称。 D.“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 “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 回 家乡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崇家与当时的望族王家世代通婚,家世显赫。后来,郑崇因与大司马傅喜有同门之谊,被 推荐做了官。 B.郑崇在做尚书仆射时,经常进谏,以至皇上对他的脚步声都很熟悉,说明

25、开始时皇上对他还 是比较信任的。 C.哀帝欲封皇太太后的从弟光禄大夫傅商爵位,郑崇引经据典,据理力争,得罪了傅太后,最 终也没有说服皇上。 D.尚书令赵昌知道郑崇被皇上疏远,就诬陷他与本族的人相勾结,行为不轨,要求皇上治他的 罪。最终郑崇获罪,死在狱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幼而孤,皇太太后躬自养育,免于襁褓,教导以礼,至于成人,惠泽茂焉。 译文:_ (2)崇又以董贤贵宠过度谏,由是重得罪。数以职事见责,发疾颈痈,欲乞骸骨,不敢。 译文:_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 题。 扈蒙,字日用,幽州安次人。曾祖洋,涿州别驾。祖智周,卢龙军节度推官。父曾,内园使。蒙

26、 少能文,晋天福中,举进士,入汉为鄠县主簿。 赵思绾叛,遣郭从义讨之。 郡县吏供给皆戎服趋 事,蒙冠服褒博,举止舒缓,从义颇讶之。转运使李谷谓曰:“蒙文学名流,不习吏事。”遂不 之问。 周广顺中,扈蒙知制诰。蒙从弟载时为翰林学士,兄弟并掌内外制,时号“二扈”。 宋初, 由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坐请托于同年仇华,黜为太子左赞善大夫,稍迁左补阙,掌大名市征。 开宝五年,连知贡举。 六年,复知制诰,充史馆修撰。 七年,蒙上书言:“昔唐文宗每召大臣论事, 必命人执笔立于殿侧,以纪时政,故文宗实录稍为详备。至后唐明宗,亦命端明殿学士以 及枢密直学士轮修日历,送史官。近来此事都废,帝王言动,莫得而书。 缘宰

27、相以漏泄为虞,昧于宣播,史官疏远,何得与闻 。 望自今凡有裁制之官,优恤之言,发自 宸衷、可书简策者,并委宰臣及参知政事每月轮知抄录,以备史官撰集。”从之,即以参知政 事卢多逊典其事。 九年正月,蒙上圣功颂,以述太祖受禅、平一天下之功,其词夸丽,有诏褒之。其后为卢 多逊所恶,出知江陵府。 太宗即位,召拜中书舍人,旋复翰林学士。 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太原还,转户部侍郎,加承旨。 雍熙三年,被疾,以工部尚书致仕。未几,卒,年七十二。赠右仆射。 自张昭、窦仪卒,典章仪注,多蒙所刊定。初,太祖受周禅,追尊四庙,亲郊,以宣祖配天。及 太宗即位,礼官以为舜郊喾,商郊冥,周郊后稷,王业所因兴也。若汉高之太公,

28、光武之南顿君, 虽有帝父之尊,而无预配天之祭。故自太平兴国三年、六年再郊,并以太祖配,于礼为允。太 宗将东封,蒙定议曰:“严父莫大于配天,请以宣祖配天。” 自雍熙元年罢封禅为郊祀,遂行其 礼,识者非之。 蒙性沉厚,不言人是非,好释典,不喜杀,缙绅称善人。多著述,有鳌山集行于世。 (宋史列传第二十八,有节选) 1.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扈蒙出身官宦世家,自小文才显露,先中进士,后任鄠县主簿;但此时的他还只是一文学名 流,对官场吏事不够练达,以至于怠慢了郭从义。 B.扈蒙为官几起几落。 宋太祖时由中书舍人升为翰林学士,却因曾请托同年仇华而被贬,后又 一路升迁成为重臣;不

29、过后来还是遭人憎恶而出京都。 C.太宗即位后,贬为江陵府知府的扈蒙被召回朝,先后任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 户部侍郎等职, 去世后还被追赠右仆射。 D.宋太宗时,有礼官援引先例,主张太宗以太祖配享祭祀上天,扈蒙对此赞同,并劝说太宗罢 封禅,改行以太祖配享祭天的礼仪,但此举遭众人非议。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县吏供给皆戎服趋事,蒙冠服褒博,举止舒缓,从义颇讶之。 (2)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太原还,转户部侍郎,加承旨。雍熙三年,被疾,以工部尚书致仕。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爽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 得罪武后,死高

30、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 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众谓柳氏有 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 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而自肆于山 水间,其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有云: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

31、游,游于是乎始。”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 因 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 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 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剌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 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 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士穷乃见节 义。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

32、 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故卒死于穷裔。 材不为 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 然子厚 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 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 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B.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 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

33、名人/ C.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 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D.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 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有名有字。柳宗元字予厚,名宗元;刘禹锡字梦得,名禹锡。韩愈称呼他们二人的字来 表示尊数。 B.进士第是乘兴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博学宏词是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之 一,属于制科。 . C.文中称呼韩愈死去的父亲为“皇考”,古称父母为“大人,“梦得亲在堂“指刘禹锡 的父母健在。 D

34、.集贤殿正字是官名,掌校勘书籍;监察御史是御史台的属官;集贤殿是收藏整理图书的机 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自幼精明聪慧,年纪很轻就已成才,后精通经史典籍和诸子百家,发表议论旁征博引, 令人折服。 B.柳宗元治政有方,深受百姓拥戴。柳州虽然地势荒僻,但他依乡俗制订政令,在刺史任上政 绩不凡。 C.柳宗元能急朋友之难。 刘禹锡被遣播州任刺史,播州比柳州更偏远,柳宗元上疏朝廷与刘禹 锡互换,得到批准。 D.柳宗元怀才不遇,在宦海中几经沉浮。韩愈认为,柳宗元长久被贬谪,穷困到极点, 反而成 就了他辉煌的文学事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5、 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故卒死于穷裔。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1.答案:1.A; 2.D; 3.B; 4.评议的人认为,从武则天以后共几十年,没有能比得上王丘的, 在 他之后的席豫、严挺之也比不上他。 皇帝下令说:“王丘一向富有才华,多次升迁担任了重要的官职,近来由于生病,才准许他 辞官过安闲的生活。 解析:2.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太绝对 3.王丘不是自告奋勇 4.参考译文: 王丘,是光禄卿王同皎的堂兄的儿子。父亲王同晊,左庶子。王丘十一岁时,应童子科考试 登第,当时所有的童子都是以背经文应

36、试,只有王丘独以文章考中,因此知名。 他二十岁时, 又 应试中举,拜奉礼郎。王丘神气清古,而且志行修洁,特别善于词赋。族人左庶子王方庆和御 史大夫魏元忠皆称扬推荐他。长安年中,他由偃师主簿提拔,拜监察御史。 开元初年(713),调任考功员外郎。 原先,考功举人,开后门拉关系盛行,取士很滥,每年达数 百人之多。王丘一一复核材料,登科的仅只有一百人。人们议论,认为从武则天以后数十年, 没有谁能赶得上王丘的,其后席豫、严挺之在其次。王丘三任紫微舍人,以主管制诰的勤谨, 加朝散大夫之职,又调任吏部侍郎。选拔人才多年,都很公平恰当,他提拔任用了山阴县尉孙 逖、桃林县尉张镜微、湖城县尉张晋明、进士王泠然,

37、都被世人称为一时之秀。不久换职尚 书左丞。 开元十一年(723),王丘任黄门侍郎,那一年,山东大旱歉收,朝廷从朝臣中选刺史去安抚贫 民,下旨道:“古代咎繇对大禹说:在知人,在安人。这都是说心上想着国家的根本,光大 帝业,小心谨慎,无一日遗忘。 但是长吏中有不称职的,百姓中有不能安生的,朕深思依循良好 的政治,来矫正过失,依旧要很重视诸侯的选拔。”这样就派王丘为怀州刺史,又派中书侍郎 崔沔等数人都去任山东诸州的刺史。到任,皆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只有王丘在职清严,官民又 敬又畏。 不久,又分管吏部选拔人才的工作,入台阁任尚书左丞。 父丧去职,期满,拜右散骑常 侍,仍管天子的诏书等制诰之事。 开元二十

38、一年(733),侍中裴光庭病卒,中书令肖嵩与王丘有老交情,将推荐王丘任宰相,王 丘得知坚决辞谢,并且极力推荐尚书右丞韩休,肖嵩也固请上奏,到韩休做了宰相,便推荐王 丘代崔琳任御史大夫。 王丘因不善言辞,奏对多不称皇上的心意。 不久调任太子宾客,袭父爵 为宿预男。不久带病拜任礼部尚书,后告老还乡。 王丘虽然历任要职,但却固守清廉,从不受人馈送,住宅车马,均是很敝陋的。 辞官归田以后, 病了连吃药的钱都有困难。 皇上闻知而赞叹,下书道:“王丘一向富有才华,累升要位,由于多 病,借此辞官在家。 闻其家道屡空,医药不给,长期做官,竟无余资。 持操如此,离古圣人何远! 王丘俸禄,应当全给,以此来表示殊常

39、的待遇,用来表彰廉洁之吏。”天宝二年(743)去世,追 赠荆州大都督。 2.答案 : 1.C; 2.B; 3.(1)百姓因为他年轻而轻视他,缴纳赋税延误了期限。王应麟禀告太守, 根据法令制裁他们,百姓于是立即缴纳了赋税。 (2)况且留梦炎违背命令,轻视谏言,正直的言论没人敢禀告朝廷,现在的卖国投降的人,多是 他信任重用的官员。 4.A 解析 : 2.读了第七卷后,王应麟认为其作者乃忠义之士,事实印证了他的判断。这说明王应麟 慧眼如炬。 3.注意重点词语“易“白”“绳”“舛“ “慢”“谠”的翻译。 参考译文: 王应麟,字伯厚,是庆元府人。九岁时通晓六经,淳祐元年考中进士,跟着王野学习。 调任西安

40、主簿,百姓因为他年轻而轻视他,缴纳赋税延误了期限。王应麟禀告太守,根据法令 制裁他们。百姓于是立即缴纳了赋税。遭逢父亲的丧事,守丧期满,调任扬州教授。当初,王 应麟应试考中,说:“现在的从事科举考试的人,为的是捞取名誉,一旦考中就放弃一切学习, 制度、典故全都不懂。这不符合国家对学识渊博的儒者的期望。”于是闭门勤奋读书,发誓 凭借博学宏辞科显露自己,借来馆阁中的书阅读。宝祐四年考中博学宏辞科。应麟与弟应凤 同一天出生,弟弟开庆元年也考中这一科,皇帝下诏褒奖他们。皇帝亲自在集英殿策问士人, 召来应麟参与复试工作。考核评定的等第已经呈上,皇帝想改把第七卷放在第一名。应麟读 完文聿后,就磕头说:“这

41、一份卷子中流露的古贤人之风义如龟和镜子(龟镜,龟可卜吉凶,镜 能别美丑,因以比喻可供人对照学习的榜样或引以为戒的教训。)一般可供人学习,忠义之心 如同铁和石头,臣敢为皇上得到国士而祝贺。”于是就把第七卷作为第一名入选。等唱名 时,(才知道) 那人是文天祥。 王应麟被召见担任太常博士,被提升为秘书郎,不久又兼任沂靖 惠王府教授。 彗星出现, 王应麟接受诏令深刻地论述执政、 侍从、 台谏的罪责,积聚个人财产、 卖断公田的危害。 度宗登上帝位, 王应麟代理礼部郎官,起草百官表。 依照旧制,百官要请求 皇帝亲自处理政务,四份奏表已经呈上。 一晚王应麟入宫(哭灵),宰臣传达诏令要求增加撰写 三奏表,王应

42、麟拿起笔立即写成。 丞相统领大军回朝, 需要三道辞去位子的奏表,使者站着等 候,王应麟不慌不忙写好交给他。 丞相惊叹佩服,立即授予他兼任礼部郎官、 兼任直学士院的 职务。 不久转尚书,兼任给事中。 左丞相留梦炎任用徐囊作御史,提拔江西制置使黄万石等人, 王应麟封还奏章(缴奏:给事中行使职权,驳正制敕之违失而封还章奏)说:“徐囊与留梦炎是 同乡,有重用私人的嫌疑,万石粗鲁暴戾,不学无术,南昌失守,他误国的罪责颇大。现在留梦 炎正想着任用他们以辅助自己,被他们搏击吞噬(搏噬:搏击吞噬,喻打击陷害)的有德之士, 一 定会相互扶持着离开。吴浚贪污轻躁,难道应该任用他们吗?况且留梦炎违背命令,轻视谏言,

43、 正直的言论没人敢告诉他,现在卖国投降的人,大多是他信任重用的官员。”奏疏两次呈上, 皇帝都没有有答复。王应麟出关等候命令,再次上奏说:“我因为情况危急而扰乱法纪,因为 持有偏见而违逆大家的议论,臣的封驳(封驳: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不好, 跟 大臣持不同的论点,依情势不应当留下。” 奏疏皇上,皇帝又没有答复,王应麟于是向东归去。 皇帝下诏让中使谭纯德拿翰林学士的职位召见王应麟, 有见地的人认为这是夺去他显要地 位,而拿清贵的官职宠信他,这并不是对待贤能的人的好法子。应麟也极力推辞,二十年后去 世。 4.“为父母守孝一年”错,丁忧,要守孝三年. 3.答案 : 1.D; 2.C;

44、3.A; 4.现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却被加上罪名,违背道义伤害事理(的事情), 没有什么比这更严重的了。 郑公道德纯朴,是先朝礼遇的人,好比前代钟元常、王景兴等人。 解析:2.玄武门是帝王宫殿的北宫门,而非后宫宫殿的北宫门。 3.病重的是山阴县令的父亲,免罪的是山阴县令。 4.参考译文: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郑鲜之闭门读书,专心致志,杜绝与人交往。起初做桓伟的辅 国主簿。宋武帝兴起义兵后,他逐步升为御史中丞。他性格刚直,很合乎司直的职务特点。他 的外甥刘毅在当时权力很大,朝野人士无不归附,郑鲜之尽心于武帝,唯独不肯屈从刘毅,刘 毅非常愤恨。 因为他和刘毅是舅甥关系,制度规定不能互相弹劾,他便

45、让治书侍御史丘洹奏表 弹劾刘毅擅自赦免传召的罗道盛。 当时的新制度规定,长吏因为父母的疾病离职,三年内不准 做官。 山阴令由于父亲生病探望而离职,郑鲜之因此上奏说:“现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却被加上 罪名,违背道义伤害事理的(的事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我以为应该依从旧章规定,在理 义上才恰当。”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武帝少年时就从军了,不曾涉猎学问,等做了宰相,很 羡慕风流文采。有时谈古论今,人们都是顺着他的意思说,不敢辩驳。而郑鲜之总是要驳难, 而且一定切中要害,不曾放松宽容他。与武帝说话,一定让他理屈词穷,然后才罢休。武帝有 时惭愧变了脸色,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当时的人们称赞他是 “纠正谄

46、媚的人”。 义熙十 二年,武帝北伐,以他为右军长史。等入了咸阳,武帝遍看了阿房宫、未央宫故地,凄怆动容, 前行走到渭水旁边,武帝又慨叹说:“此地难道还会有吕望么?” 郑鲜之说:“从前叶公好龙而 真龙出现,燕昭买骨而骏马到来。 明公您只要以诚恳态度待士人,还用担忧海内没有人才前来 吗?”武帝登基以后,他升任太常、都官尚书。当时傅亮、谢晦的地位和恩遇日益隆盛,范泰 曾经当众讥讽郑鲜之说:“您与傅、谢都跟随圣主在关中、洛阳立功,您还位居首席幕僚,今 天不振作,距离别人那么远,多么无能啊!” 郑鲜之一直看着他,并不回答。 郑鲜之虽为人通达 直率,但他敦厚实在,对亲朋故友都能赡养抚恤,乘车出游,有时自己

47、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随驾 车的人走向哪里。 他特别被武帝亲近。 皇上曾在内殿设宴饮酒,朝廷显贵全都到了,唯独不请 郑鲜之。 众人坐定以后,武帝对群臣说:“郑鲜之一定会自己跑来。” 果然,过一会儿,外面禀 报尚书郑鲜之来到神兽门请求奏事,武帝大笑引他进入宴席。景平年间,徐羡之、傅亮当权, 把他调出京城任豫章太守。当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私下对人说:“郑公道德纯朴,受先朝礼遇, 如同前朝钟元常、 王景兴等人一样。 现在徐、 傅调他出京为郡官,或许当有原因。” 元嘉三年, 王弘入京为宰相,举荐郑鲜之担任尚书右仆射。元嘉四年去世。 4.答案 : 1.B; 2.A; 3.(1)你何真联合数郡民众,竟然没有烦劳

48、一兵一卒,保全境域来归顺,即 使窦融李勣也不及你。 (2)掉转我的车子返回原路,趁着迷路还不算远。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 项“真迎之胥江”的“迎”,应 解释为“迎击”。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并概括的能力,A 项,元末盗贼蜂起并非他弃官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尔”译为你,“连”译为联合,“乃”译为竟然,“虽”译为即使。 (2)“回” 译为掉转,“岌岌” 译为高高的,“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少年英俊奇伟,喜好读书舞剑。元至

49、正初年,任河源县务副使,转任 淡水场管勾,弃官归乡。元末盗贼四起,何真聚众保卫家乡。至正十四年,同县人王成、陈仲 玉作乱,何真到元帅府告发。 元帅受贿,反而逮捕何真。 何真逃跑,率部众占据坭冈,发兵攻打 王成,没能取胜。过了很久,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守惠州。何真赶走黄常,杀死王仲刚, 因功绩授予惠阳路同知、 广东都元帅,镇守惠州。 海寇邵宗愚攻陷广州。 何真率兵打败赶走他, 收复广州,因而擢升广东分省参政,不久擢升右丞。赣州熊天瑞率水军几万人图谋对付何真, 何真在胥江迎战。 天降大雷雨,打断熊天瑞船上的桅杆,何真打败赶走他。 广州人靠何真得以 保全。 在此之前,何真两次攻打王成,讨伐陈仲玉而王成兵士坚守,至正二十六年,又围攻王成, 招募能擒获王成的人,奖给钞币十千。王成的奴仆绑缚王成出城。何真就给他钞币。沿海叛 乱者都投降。 当时中原大乱,岭外(与中原)交通隔绝,有人劝何真效仿尉佗旧事。 (他)没有听 从。多次派使者由海道向朝廷贡奉土产。积功迁升至资德大夫、行省左丞。洪武元年,太祖 任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水军攻取广州。廖永忠到福州,用书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