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语文新导学人教必修五精练:第一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2课时 针对性训练 含答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0238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语文新导学人教必修五精练:第一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2课时 针对性训练 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春语文新导学人教必修五精练:第一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2课时 针对性训练 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春语文新导学人教必修五精练:第一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2课时 针对性训练 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语文新导学人教必修五精练:第一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2课时 针对性训练 含答案.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一课第一课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导学号 16502010 A迤逦:缓慢前行,文中有颠沛流离的意思。 恁地:这么,那么 按酒:下酒的菜 B干碍:关涉,妨害 省得:明白 结果:杀死 C顶礼:敬礼,致敬 向火:生火 碎琼乱玉:细碎的石子,文中比喻地上的雪 D接风:设宴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推故:推托 央浼:恳求,请托。 【解析】 向火:烤火。碎琼乱玉:细碎杂乱的玉。 2对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D )导学号 16502011 A越来越紧,越来越大的风雪,已成了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自然背景,烘托了人物的思 想感情。 B通过大风雪的描写,

2、渲染了气氛。 C由于风雪的变化,层层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深化了主题。 D自然景物的描写能给小说抹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析】 “给小说抹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对。 3课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导学号 16502012 A开头细致地描写了陆谦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而且和 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引出下文李小二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 的发展。 B 第二自然段写陆谦和富安的动作, “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 , “随后又一人闪入来” , 两个“闪”字,说明二人动作敏捷,身手不凡。

3、 C林冲在草料场的一系列行动,叙述得非常详细。既表现了林冲细心缜密的性格,又 说明草料场起火并非林冲疏忽所致, 自然揭示出陆谦等人的借刀杀人的阴谋, 使情节发展具 有合理性。 D林冲在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 过来靠了门。”为下文陆谦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因此陆谦等人只 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为“逼”林冲奋起反抗,手刃仇敌提 供了行动的前提。 【解析】 “闪”字说明二人行为诡秘,怕人看见。 4课文中写了两次偷听谈话,一次是李小二的妻子奉丈夫之命有心去听,听了“一个 时辰” ,却仅听到没头没尾的半句话:“都在

4、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 ;一次是林冲伏在 庙门内,无意之中在刹那间,却听清了陆谦等三人的全部对话。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分析 不当的一项是:( D )导学号 16502013 A第一次是陆谦等人在小酒店里密谋策划害人的亏心事,贼人心虚,怕人听到,只能 暗中窃语;李小二妻子的隔墙之耳,当然不易听清。 B第一次如果完全听清了陆谦等人的密谋,那么下面的故事发展就会索然寡味;但要 是连半句也听不到,那么情节也就无法曲折起伏地开展下去了。 C第二次林冲是在风雪之夜的山神庙里,陆谦等三人放火成功,压根儿也想不到深夜 冷落萧条的山神庙里会有人,更想不到会是林冲 ; 加之这是在他们自以为阴谋得逞、按捺不 住

5、内心狂喜时的私下畅吐,免不了得意忘形,毫无顾忌 ; 林冲仅隔庙门,当然听得清清楚楚。 D第一次详写,泼墨如云,毫不过分;第二次略写,惜墨如金,恰到好处。 【解析】 第一次略写,第二次详写。 5对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分析得最正确的一项是( D )导学号 16502014 A因为草料场被烧,已无宿身之地,只得上了梁山。 B是因为杀了陆谦、富安等人,罪责难逃,不得不投奔梁山。 C是因为林冲已认识到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本质,对它不再抱有任何幻想的缘故。 D是反动统治者一“逼”再“逼” ,“逼”之不已的结果,也是尖锐的矛盾斗争发展 的必然结果。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导学号 16502015 A我国明清两代产生的与神话题材小说不同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杰出的长篇小说有三 国演义 水浒 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 B古代除传奇、章回小说以外,还有一种笔记体小说,如南朝刘义庆的周处 、清 代林嗣环的口技等。 C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总称“三言” ,保存了不少宋 元“话本” ,但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 。即文人模仿“话本”的故事形式所编写的作品。 D 水浒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农民起义斗争的作品,它描写了以林 冲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 【解析】 应为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