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B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0251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B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B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B卷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B卷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B卷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B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B卷含解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B 卷)文言文阅读(B 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9 分) 谯国夫人者,高凉洗氏之女也。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夫人幼贤明, 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 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 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娉以为妻。融本北燕苗裔三 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 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 人莫敢违。 夫人总兵与长城侯陈霸先会于石。还谓宝曰 : “陈都督大可畏,极得众心。我观此人必 能平贼,君宜厚资之。”及宝

2、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至陈永定二年,其 子仆年九岁, 遣帅诸首领朝于丹阳, 起家拜阳春郡守。 后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 召仆至高安, 诱与为乱。仆遣使归告夫人,夫人曰 : “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遂发 兵拒境,帅百越酋长迎章昭达。内外逼之,纥徒溃散。仆以夫人之功,封信都侯。 后遇陈国亡,岭南未有所附,数郡共奉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高祖遣总管韦洸安 抚岭外,陈将徐璒以南康拒守。洸至岭下,逡巡不敢进。初,夫人以扶南犀杖献于陈主,至 此,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验知 陈亡,集首领数千,尽日恸哭。遣其孙魂帅众迎洸,入至

3、广州,高祖追赠宝为广州总管、谯 国公,册夫人为谯国夫人。皇后以首饰及宴服一袭赐之,夫人并盛于金箧,并梁、陈赐物各 藏于一库。每岁时大会,皆陈于庭,以示子孙,曰:“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 唯用一好心。今赐物具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 (选自隋书列女传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融本北燕苗裔/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 B融本北燕苗裔/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 C融本北燕苗裔/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 D融本北燕苗裔/三世为

4、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 解析:选 B 解题时,需要抓住关键词语。“守牧”是官职名称,指郡守州牧一类的地 方长官。“守牧”两个字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 A、D 两项;“诫约”是“告诫约束”的 意思,在句中做谓语,不可拆开,排除 C 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刺史:最初是地方主政官员,兼有检核问事及监察之职。刺史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 力手段。 B娉:古代婚礼“六礼”之一。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名字及出生年月日。 C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D册 : 册封,皇帝以爵位授给属国君

5、主、少数民族首领、异姓王、宗族、妃嫔等的制度。 解析:选 A 刺史最初不是“地方主政官员”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谯国夫人贤明通达,深孚众望。出嫁前在父母家时,就经常勉励亲族做善事,凭借 信义在本乡形成凝聚力,以至海南、儋耳两地千余洞部落前来归附。 B谯国夫人决断诉讼,法纪严明。协助丈夫冯宝处理政务,即使自己亲族的头领犯法 也决不宽容姑息,依法处置。此后政令顺畅有序,无人敢违。 C谯国夫人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引诱谯国夫人的儿子冯仆 一起作乱。谯国夫人不顾冯仆安危,率领酋长章昭达内外夹攻,最终平定了欧阳纥的叛乱。 D谯国夫人

6、忠于朝廷,诚心归顺。得知陈国亡国后,召集首领几千人终日恸哭。每年 部族大会时,她都以赤心忠君之意告诫子孙。 解析:选 C C 项,“率领酋长章昭达内外夹攻”错,原文为“帅百越酋长迎章昭达。 内外逼之” ,可翻译为“率领南越各部的酋长与章昭达配合,内外相逼” ,“迎”是“配合” 的意思,“酋长”是指“南越各部的酋长” ,而非章昭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及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5 分) 译文: (2)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5 分) 译文: 参考答案:(1)等到冯宝去世后,岭南大乱,夫人安抚团结百越各

7、部落,几个州都平安 无事。(得分点:“及”“卒”“怀集”“晏然”各 1 分,大意 1 分) (2)晋王杨广让陈国君主送信给夫人,把陈亡国的消息告诉夫人,让她归顺隋朝,并且 用犀杖和兵符作为凭证(信物)。(得分点:“遣”“遗”“谕”“信”各 1 分,大意 1 分) 参考译文: 谯国夫人,是高凉洗氏的女儿。(洗家)世代都担任南越的首领,统治占据着当地居住在 各个山洞的部落,一共有十几万家。夫人幼年时就贤德聪明,多谋略,出嫁前在父母家时, 就能安抚部众,能够行军用兵,镇服越地的各少数民族。(她)经常勉励亲族做善事,因此凭 借信义在本乡形成了凝聚力。(以至)海南、儋耳两地归附的部落多达千余洞。 梁大同

8、初年, 罗州刺史冯融听闻夫人有志向有品行, 就为自己的儿子高凉太守冯宝问名, 娶夫人为妻子。冯融本是北燕后代,三代担任守牧,(因为)在他乡做官,(因而)号令推行不 畅。至此,夫人告诫约束本族族人,使他们遵守公共礼制。常与冯宝一起参与决断诉讼,部 族头领有犯法的,即使是自己的亲族,也决不宽恕放纵。从此政令顺畅有序,无人敢违抗。 夫人率领部队与长城侯陈霸先在石会师。回来后对冯宝说 : “陈都督很可敬畏,极得人 心。我看这人一定能平定乱贼,你应当大力资助他。”等到冯宝去世后,岭南大乱,夫人安 抚团结百越各部落,几个州都平安无事。到了陈永定二年,她的儿子冯仆九岁时,(她就)派 冯仆率领各部首领到丹阳朝

9、拜皇帝, (冯仆)被从家里征召出来任阳春郡太守。 后来广州刺史 欧阳纥谋反,把冯仆叫到高安,引诱(冯仆)跟他一起作乱。冯仆派人回去禀告夫人,夫人说 : “我为人忠贞,到现在已经历经两代了,不能因为顾惜你就辜负国家。”于是发兵抗拒造反 军队入境,率领南越各部的酋长与章昭达配合,内外相逼,欧阳纥的军队溃败了。冯仆因夫 人的功劳被封为信都侯。 后来又遇到陈国灭亡,岭南没有归属的地方,几个郡共同尊奉夫人,称她为圣母,以保 护边境安定人民。隋高祖派总管韦洸安抚岭南,陈将徐璒占据着南康抗拒。韦洸到了南岭脚 下,徘徊不敢向前进。当初,夫人把扶南国出产的犀杖献给了陈国君主,到这时候,晋王杨 广让陈国君主送信给

10、夫人,把陈亡国的消息告诉夫人,让她归顺隋朝,并且用犀杖和兵符作 为凭证(信物)。夫人见到犀杖,知道陈国确实已经亡国,就召集首领几千人,终日恸哭。夫 人派她的孙子冯魂率领众人前去迎接韦洸进入广州,隋高祖追赠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 册封夫人为谯国夫人。 皇后把首饰和一套宴会时所穿的衣服赐给她, 夫人把这些都放在金制 的箱子里,连同梁、陈时代所赏赐的东西,各自收藏在一个仓库里。每年部族大会时,(夫 人把赐物)都陈列在庭院,让子孙们看,(对他们)说:“你们应该竭尽诚心归顺天子。我侍 奉三个朝代的君主,只是用一颗真心对待。如今朝廷赏赐的东西都保存在这里,这就是忠孝 的回报!希望你们都能记住这一点。”

11、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19 分)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 论语 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 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 : “是儿神气凝远, 目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 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从宋 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 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 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

12、平翻。豪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 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 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 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其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 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 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 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 廷中,玄极言无隐,

13、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 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 ; 史官中有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 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 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 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月戊戌,卒于崇教里 之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国公,谥曰文。 (选自元史欧阳玄传 ,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獠人熟玄名/弃兵

14、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 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B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 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C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 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D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 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解析 : 选 A 解答此题,一要注意上下文中的固定词语,“

15、兵仗”即兵器,再结合文意, 獠人熟知欧阳玄的名望,看到欧阳玄,于是扔掉了兵器,所以“兵仗”不可断开,排除 C、D 两项 ; 二要注意上下文意的整体贯通,“县官不为直”与“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形成反差, 才有獠人的械斗,故“反”必须断在下句,排除 B 项。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庠序,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孟子中有 :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B县尹,职官名。元代时县尹与达鲁花赤一同过问户口、垦田、词讼、捕盗、赋役等 庶政,县尹是庶政的实际主持者。 C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

16、术上专通一 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 致仕, 旧指交还官职, 即退休。 典籍中习见的 “致事” “致政” “视事” “告归” “乞 骸骨”等,也都指的是“还禄位于君” 。 解析:选 D “视事”指官员到职办公。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欧阳玄年少文才过人。黄冠师看其面相,推测他未来必是肩负朝廷重任者。部使者 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B欧阳玄明察善断、不畏权贵。县中许多长久难以决断的疑难官司,豪门大族不遵守 法律、虐待家奴的行为,欧阳玄都能公正判决。 C欧阳玄为官清廉,声名显著。武冈县有人聚众闹事,他能以清廉的官声正确处理, 亲自用祸

17、福之理开导他们,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D欧阳玄深受皇帝器重。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负责编修史书。为 使朝政扩大影响,他畅所欲言,毫无隐讳。 解析:选 D “为使朝政扩大影响”曲解文意。文中的“更张朝政”是改革朝政之意。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其地谕之。(5 分) 译文: (2)史官中有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5 分) 译文: 参考答案:(1)官吏们互相对视,脸色大变,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欧阳玄当天骑马带领 两人直接到达獠人争斗的地方劝导他们。(得分点 : “官曹”“相

18、顾”“单骑”“谕”各 1 分, 大意 1 分) (2)史官中有议论不公正的人,欧阳玄不以言辞与他们争论,等他们交上稿件,自己拿 起笔删改订正其不当之处,使全书统系自然归正。(得分点 : “口舌”“俟”“援”“窜定” 各 1 分,大意 1 分) 参考译文: 欧阳玄字原功。他的母亲李氏亲自教他孝经 论语 小学等书,八岁能背诵,开 始跟随同乡的先生张贯之学习,每天能记几千字,即能写文章。十岁时,有一位道士凝视欧 阳玄,对张贯之说 : “这个孩子神气凝远,目光逼人,以后会凭借文章冠绝当世,是国家的 栋梁之材。”说完就离开了,(张贯之)急忙追赶想与他讲话,已不知他的去向。部使者巡视 其县,欧阳玄以诸生的

19、身份拜见,部使者让他作梅花诗,他立刻作成十首,晚上回家,增加 到上百首,看见的人对此都感到很惊异。十四岁时,又跟随宋朝遗老学习作词章,下笔就能 写成文章,每次参加学校考试,总是位居前列。二十岁时,闭门读书数年,没有人见过他的 面,经史百家,没有不研究的。 延祐元年,下诏设科目选取人才,欧阳玄凭借尚书之学参加贡试。第二年,赐予他 进士出身,授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之职。调任太平路芜湖县尹。县中有许多疑难官司,长期 不能判决,欧阳玄察明了案情,都为之平反。豪门大族不遵守法律,虐待他们的家奴,欧阳 玄判决这些家奴脱籍为民。征调赋税及时,百姓乐意听从他的指令,政教风化非常盛行,飞 蝗唯独不入此县境界。改任

20、武冈县尹。武冈县控制着溪洞,此处蛮獠人杂居,安抚体恤稍有 违背(他们的心意),他们就拿起兵器造反。欧阳玄到任一个月有余,赤水、太清两洞聚集众 人相互攻杀,官吏们互相对视,脸色大变,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欧阳玄当天骑马带领两人直 接到达獠人争斗的地方劝导他们。到达的时候死伤者铺满道路,战斗还没有停止。獠人熟知 欧阳玄的名望,放下兵器,围绕着拜倒在马前,说 : “我们不是不惧怕律法,因为向县衙上 诉某事,县官不为我们伸张正义,反而用徭役横征暴敛搜刮我们,感情上无法忍受,才发泄 愤怒而拼死一搏啊。 没想到麻烦我们的清廉长官亲自前来。” 欧阳玄用祸福的道理开导他们, 回去为他们审理官司,獠人于是安定下来。

21、 (朝廷)征召欧阳玄为国子博士,升任国子监丞。致和元年,晋升为翰林待制,兼任国史 院编修官。当时正值有战事,欧阳玄领印代理国史院事务,每天在内廷值班,参与决策机要 事务,凡是远近的征调,(都由他)起草诏令、檄文。改革朝政,遇有不顺利的事情,在朝中 集中商议,欧阳玄畅所欲言,没有隐讳,对于科举制度的恢复,阻挠者非常多,他尤其竭力 争取。(朝廷)下诏修编辽、金、宋三史,召欧阳玄为总裁官,他制定凡例,使论撰者有所依 据 ; 史官中有议论不公正的人,欧阳玄不以言辞与他们争论,等他们交上稿件,自己拿起笔 删改订正其不当之处,使全书统系自然归正。至于论、赞、表、奏,都由欧阳玄执笔。五年, 皇帝因欧阳玄历仕

22、多朝,并且有编修三史的功劳,下旨晓谕丞相,越级授予他爵位和俸禄, 于是准备授予他为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欧阳玄请求退休,由于中原道路阻塞,打算经四川回乡,皇帝回复不答应。 当时将要大赦天下,宣他到内府。欧阳玄长期卧病,不能行走,丞相传旨,让他乘轿子到延 春阁下,这实在是不同于常例。这年十二月戊戌日,在崇教里的寓所去世,时年八十五岁。 皇帝赏赐办理丧事的财物很丰厚,追封他为楚国公,赠谥号为文。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9 分) 何并字子廉,为长陵令,道不拾遗。初,侍中王林卿通轻侠,倾京师。先是林卿杀婢婿 埋冢舍并具知之以非己时又见其新免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

23、传送。 林卿素 骄,惭于宾客,北度泾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并自从吏兵追林卿。行数十 里,林卿迫窘,及令奴冠其冠被其襜褕自代,乘车从童骑,身变服从间径驰去。会日暮追 及,收缚冠奴,奴曰 : “我非侍中,奴耳。”并心自知已失林卿,乃曰 : “王君困,自称奴, 得脱死邪?”叱吏断头持还,悬所剥鼓置都亭下,署曰 : “故侍中王林卿坐杀人埋冢舍,使 奴剥寺门鼓。”吏民惊骇,以为实死。 徙颍川太守,代陵阳严诩。诩本以孝行为官。郡中乱,王莽遣使征诩,官属数百人为设 祖道,诩据地哭,曰:“我以柔弱征,必选刚猛代。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是时颍川钟元为尚书令,领廷尉,用事有权。弟威为郡掾,臧

24、千金。并为太守,过辞钟 廷尉,廷尉免冠为弟请一等之罪,愿蚤就髡钳。并曰 : “罪在弟身与君律。”元惧,驰遣人 呼弟。阳翟轻侠赵季、李款多畜宾客,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 闻并且至,皆亡去。并下车求勇猛晓文法吏且十人,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 部。敕曰 : “三人非负太守,乃负王法,不得不治。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关,勿 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赵、李桀恶,虽远去,当得其头,以谢百姓。”钟威负其兄, 止洛阳,吏格杀之。亦得赵、李它郡,持头还,并皆悬头及其具狱于市。郡中清静。性清廉, 妻子不至官舍。数年,卒。 (选自汉书何并传 ,有删改) 注 建鼓,文中指

25、古时官署所挂的鼓。襜褕,指穿在外面的衣服。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以非己时又/见其新免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 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B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以非己时又/见其新免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 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C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以非己时/又见其新免/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 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D 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以非己时/又见其新免/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 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解析:选 C 回答问题,注重分析各选项之间不同停顿点的正误问题。

26、“林卿杀婢婿/ 埋冢舍并具/知之” ,判断这个停顿点是否正确,可以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杀婢婿埋冢 舍” 的主语是 “林卿” , “并” 指何并, 是 “具知之” 的主语, 因此此处断句错误, 排除 B。 “以 非己时又/见其新免故” , “又” 表示另一种情况, 应位于句首, 因此此处断句错误, 排除A。 “故 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 ,从动词“发”“举”的意思“揭发”“检举”可以知道,两个 动词之间不能停顿,排除 D。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饯行的礼仪。 B宾客,汉代时投靠在贵族、官僚、豪强门下的一种

27、非同宗的依附者。 C闾里,是古代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可借指平民。 D下车,官吏到达任所就职的行为,也指官吏到任并理政。 解析:选 D “下车”仅指“官员初到任” ,不包含“理政”之意。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何并秉公执法。侍中王林卿因杀人被免职,王林卿为了挽回颜面,派人砸毁了官府 的建鼓,但受到了何并的追捕。 B何并办事周密。他知道王林卿已经跑了,命令士兵割下骑奴的头颅,让众人因不知 实情而惊骇,以此震慑王林卿。 C何并不畏权贵。钟廷尉为弟弟钟威求情,要求从轻处罚,但何并仍派武官追捕,并 最终把不依处罚进函谷关,而仗着哥哥势力停留在洛阳的钟威杀掉

28、。 D何并善于治理。他担任长陵县令,政绩很好以至于道不拾遗;担任颍川太守时,处 置得当,使郡里局面清平安静。 解析:选 A “秉公执法”不准确,原文表示此前王林卿曾杀死过一个婢女的丈夫,把 他埋在墓舍里,何并全都知道这些情况,但认为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任职的时候,又看到他 新近被免去了官职,所以不想揭发检举他 ; “侍中王林卿因杀人被免职”错,原文只是说了 王林卿被免职,并未说原因。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并心自知已失林卿,乃曰:“王君困,自称奴,得脱死邪?”(5 分) 译文: (2)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5 分) 译文

29、: 参考答案 : (1)何并自己心里知道林卿已经逃走了, 就说 : “王君被围困, 竟自称是仆人, 难道想逃脱死罪吗?”(得分点:“失”“困”“脱”各 1 分,大意 2 分) (2)钟威所犯的罪多在大赦以前,将他赶进函谷关,不让他为害民间;如果他不进关, 就把他抓起来。(得分点:“驱使”“污”“收”各 1 分,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何并字子廉,担任长陵县令,(政绩很好,)治所里路不拾遗。从前,侍中王林卿与江湖 游侠互通声气,威震京城。此前林卿曾杀死一个婢女的丈夫,把他埋在墓舍里,何并全都知 道这些情况,但认为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任职的时候,又看到他新近被免去了官职,所以不 想揭发检举他,只

30、想让他不要逗留在自己境内罢了,便派属吏拿了名帖去遣送他。林卿一贯 骄傲,不愿在宾客前丢丑,向北经过泾河桥,叫一个骑马的仆人返回到衙门,抽刀砍烂了县 衙门柱子上悬着的鼓。何并亲自率领官吏和士兵追赶林卿。走了几十里,林卿走投无路,便 叫仆人戴上他的帽子披着他的外衣代替他, 自己坐上车子让骑马的仆人跟在后面, 他又换掉 自己的衣服从小路向前跑去。 恰好在太阳下山时何并追了上来, 把那戴着林卿帽子的仆人绑 了起来,那人说 : “我不是侍中,只是他的仆人罢了。”何并自己心里知道林卿已经逃走了, 就说 : “王君被围困,竟自称是仆人,难道想逃脱死罪吗?”于是命令手下砍下他的头颅带 回来,悬挂在破烂了的鼓上

31、,放在城里的亭下,写道 : “原侍中王林卿犯了杀人罪,他将被 杀之人埋在看守坟墓的房舍内,又叫仆人砍烂了衙门前的鼓。”官吏和百姓都很震惊害怕, 以为王林卿真的死了。 后来何并调任颍川太守,接替陵阳人严诩。严诩本来是凭孝行做官的。郡里出现骚乱, 王莽派人来征召严诩,官属里几百人为他饯行,严诩伏在地上哭起来,说 : “我是因为软弱 被征召,朝廷必然会选择刚猛的人来接替。接替的人一到,将会有倒下的人,所以难过。” 这时颖川人钟元担任尚书令, 兼任廷尉, 办事通权达变。 他的弟弟钟威做颖川郡的属僚, 非法获取千金。何并担任太守,见到钟廷尉时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钟廷尉脱下帽子替弟弟 请求减罪一等,希望早

32、些接受髡钳刑罚。何并说:“罪在你弟弟自己触犯了国君的法律。” 钟元害怕了,派人快马去召唤弟弟。阳翟的游侠赵季、李款供养着许多宾客,凭着气力侵夺 邻里,甚至奸污人家的妻女,抓着官吏们的短处,在郡里横行霸道,听说何并将要来了,就 都逃走了。何并一到任就寻求勇猛而且通晓法令的官吏近十人,派文官审理三人的案件,派 武官前往逮捕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安排。下令说 : “这三个人不是辜负了太守,而是违反了 王法,所以不得不惩治。钟威所犯的罪多在大赦以前,将他赶进函谷关,不让他为害民间; 如果他不进关,就把他抓起来。赵、李凶恶,虽然他们逃得很远了,也应杀其头,向百姓谢 罪。”钟威仗着他的哥哥,停留在洛阳,追捕的官吏杀了他。还在别的郡里抓到了赵、李, 取了首级回来, 何并把他们的首级和他们的全部罪状都悬挂在闹市上。 郡里出现了清平安静 的局面。何并品性清廉,妻子儿女不到官衙。几年后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