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限时练二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0252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限时练二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限时练二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限时练二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限时练二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限时练二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限时练二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限时练二含解析.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限时练(二)现代文阅读限时练(二) (限时 40 分钟 满分 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忘言得意” 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 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 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 : “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而必自远以证其 始。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 象、无称无名的“道” 。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 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 。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 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

2、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 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 ,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 ,还更多地强 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 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 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 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 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中国传统文 学艺术的创作论, 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

3、最注重得意于言外, 喜欢那些 “意 犹未尽”“韵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 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 : “论画以形似,见 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 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 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 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

4、一定 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 方面来说, 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 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 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如玄学本身,就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 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烦琐中解放出来, 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宋明理学正 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选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忘言得意” 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B“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

5、言,还可指形象 ; “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 C“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 自由。 D“得意”的深浅,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 的重要特点。 解析:选 B A 项,混淆概念。“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错,从原文最后一 段可以看出,文章最后提到的“义理之学”跟“忘言得意”不是一个概念。C 项,扩大范围。 原文只说到“忘言得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未提及它给“创作者” 也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D 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二段可知,文中论及的“中国传统 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是指“由外而内、

6、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 通明” ,而不是 D 项所说的“得意的深浅,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 得意”实质的依据。 B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 的特点。 C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 指出利弊。 D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对文艺欣赏的 影响,最后进行总结。 解析:选 B “可直接证明的特点”理解错

7、误,应为间接证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根据王弼的思想, 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 “近” “显” 之处, 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 B 对如何才能 “得意” , 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 但都强调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C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D 若不借用 “忘言得意” 的思维方式, 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经学中解放出来。 解析 : 选 C 无中生有。根据原文内容推不出“欣赏者的体会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这一结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门

8、 道 游 睿 大院里安静得要命。昨天晚上父母就已经给他说,今天他们要带着家丁们去干活儿。让 他自己在家和小普玩。他伸了个懒腰,跨出房门,看见小普正在院子里射箭。 那是一把自制的弓箭,用一根竹竿弯成弓,用一根麻绳做的弦。只见小普把一支箭放在 弓上,满满地拉开,然后一松手,十米开外的一只麻雀就落了下来。 他兴奋不已。“原来你还有这本事?”他说,“小普,我知道一个地方,有很多野兔和 山鸡,我带你去。” 小普立即直了身子说 : “少爷,我们去不了,我爹怕我把你带出去惹祸,就把门锁上了, 我出不去。”他走到小普面前说:“大门不是开着的吗?怎么会出不去?” 小普说 : “那是你们走的门, 我们家走的小门被

9、我爹锁上了。” 那道小门确实是锁住了。 小门就在大门的旁边。 大门宽敞开阔, 而小门却又矮又窄, 像个仆人一样跟在大门旁边。 在他们家里,只有主人才可以走大门,家丁们进出都只能走小门,小普也不例外。 他把手搭在小普肩上说:“多大点事儿啊,你和我一道走大门去。” 小普赶紧把他的手拿下来说 : “少爷万万不可。这可是咱大院的规矩,家丁走大门就犯 了大忌,得受罚的。” 他看着小普,小普一脸严肃。他笑着说 : “规矩还不是人定的吗?你就跟我去试试,看 看从大门走出去能怎样。” “小普,现在你听我两件事:第一,没有外人的时候,不准叫我少爷;第二,你现在站 好,让我背你。” 小普连忙摆手说:“少爷,哪一条

10、我都不能答应!” 他立马昂起头, 就在这一瞬间, 他背起小普就往门外跑去。 小普在他背上挣扎着说 : “少 爷,你快放下我,放下我!”他却一言不发,双手牢牢地把小普背在背上,一步一步迈向大 门。 虽然只有几步路,到了大门口,他却已经出了汗。待他放下小普,却发现小普哭了。小 普泪流满面地叫少爷。 他怒斥道,不准叫少爷,我长你才几天,叫哥。 小普看着他,好半天才低低地叫了声哥。他立刻笑了,把手搭在小普肩膀上说 : “小普, 我们本来都一样,没什么主仆之分,我们应该走一样的门,明白吗?” 小普一直看着他,好半天才点头说嗯。 但是他没有想到,就在第二天,他就被父亲送到外国读书了。因为走得匆忙,加上主仆

11、 之分,他没有来得及和小普告别。而这一去,就是整整七年。 七年后的这一天,当他不得不拖着行李箱回到家乡的时候,伴随他的,还有一个噩耗: 日军侵略了他的家乡,他的父母和家丁都被日军残忍杀害,唯有小普幸存,但小普却投靠了 日军。 他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 他无法想象小普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他在国外的几年学 习中,已经接受了比较先进的思想,作为组织的一员,他不得不化悲痛为力量,从事着一些 组织上的工作。 这一天,他化装成一个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来到了自家大院附近。他远远地看到,大 院的大门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只是门前多了日军的岗哨。不过大门紧闭,唯有大门旁低矮 狭窄的小门开着,一些日本兵在那道小

12、门里进进出出。 这时,一个戴黑帽子的人坐到了他的车上。“送我去院里。”那人说。他并不抬头,拉 着那个人就往院里走。当他走到大门口,日本兵向车上的人敬个礼,却拦住了他。车上的人 并不说话,递给他一张纸币。他接过钱掉头就走,走了几步,他又忍不住回头,看见戴黑帽 子的人昂首阔步,从大门走了进去。 他加快了步子,跑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才打开那张纸币。纸币中间,包着一张小纸条, 上面写着几句话 : 哥,谢谢你背着我走了一次大门,我后来才明白,家丁也可以走大门,也 可以选择正确的道路。小普。 他翻过纸条,只见纸条的背面,是组织期待已久的日军作战布点图。 他远远地回头看着那道大门,含泪笑了。 (摘编自小小说选

13、刊2016 年第 14 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小说以 “门道” 为题别具匠心, “门道” 是设计故事的关键, 同时对表现人物的个性、 表达小说的主旨,都起到重要作用。 B大门宽敞开阔,主人由此出入,小门又矮又窄,是家丁们的通道,家丁如果违规走 了大门,会受到处罚,这是歧视和压迫。 C他背着小普从大门口出去,等他放下小普时小普已经泪流满面,因为,小普从来没 有受过这样的优待,他十分感激少爷。 D他不想让小普称自己为少爷,要小普叫自己哥,这表明他与自己的父辈不同,他能 够平等地对待别人,包括家丁的孩子。 解析:选 C “因为,小普从来没

14、有受过这样的优待,他十分感激少爷”错,小普哭是 因为害怕自己被少爷背的事被人知道, 这个情节表明生活在大院里的小普, 深受大院等级观 念的影响,小小年纪已有一些奴性意识。 5小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解析 : 在这篇小说中,“他”是主要人物,小普是次要人物。小说的主要故事就是发生 在“他”与小普之间的,那么小普必然有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而从小普的身份、地位来说, 小普是仆,有奴性,但作为少爷的“他”反倒鼓励小普,两个人物在对比中,形象更鲜明。 从故事整体来看,小普是成长着的,从一个有奴性的人成长为为国家、民族战斗的革命者, 凸显了主题。 参考答案: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15、如小普不肯走大门,引出“他”背小普等情节;小普 传递情报,引出“他”看情报,理解小普等情节。突出人物个性。小普与“他”的交往中, 小普要守“规矩” 、称“少爷” ,“他”要破“规矩” 、求平等,两者形成对比,人物个性更 鲜明。丰富小说思想意蕴。在少年小普身上,我们看到了封建思想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 在 青年小普身上,我们看到了民族气节。(每点 2 分) 6 小说结尾说 “他远远地回头看着那道大门, 含泪笑了” , 这句话包含了他怎样的情感? 请联系原文予以探究。(6 分) 答: 解析 : 解答此题,主要要看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回到原文,梳理小说情节可知 : “他”化装成车夫回到自家大院附

16、近,发现日本兵占领了自己的家 ; “他”拉着黄包车把小 普送到门口,“他”被拦下 ; 小普不仅不是汉奸,还给了“他”日军作战布点图。从这些情 节当中,可以分析出“他”的情感,如“他”既因家被占领、国破家亡而难过流泪,又为发 现小普不是汉奸,兄弟二人能共同战斗而高兴等。 参考答案 : “大门”原本是自家的,如今被日军占领,自己却不能进去,触发了“他” 的国破家亡之痛。 “他” 为小普选择忠于国家、 民族, 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正确道路高兴。 曾经的兄弟被疑叛国投敌,如今真相大白,“他”感到十分欣慰。兄弟合作,共同担起抗 日救国大业,“他”感到十分振奋。(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三、实用类文

17、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24日从公安部交管局召开的全国视频会获悉, 今年以来, 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严抓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现象的治理, 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同比上 升 3.4 倍,因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 18%和 9.3%。 公安部数据显示, 近 3 年来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 约 9 成是机动 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为进一步整顿城市交通秩序,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创新管理举措。 各地要安排民警、 辅警在行人过街流量大和未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处执勤, 适时组

18、织执 法小分队加强重点路段、路口整治,加大现场查纠力度。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还要对非机动车 道、 人行横道及信号灯和标志标线进行全面排查整改, 确保交通信号设施有效、 科学、 规范。 公安交管部门还将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一同参与,如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公交车、 出租车等车辆驾驶人带头遵守让行规定 ; 会同文明办、团委等部门,动员各级机关、企事业 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以及文明交通志愿者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和体验活动等。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本地斑马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坚持零容忍、 全覆盖、 严执法,像治理酒驾一样,深入推进不礼让斑马线治理,牵引城市交通秩序整体提升,带动 市民文明素质和法治

19、意识整体提升。 (摘编自新华社今年因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 造成伤亡的事故同比下降 ,有删改) 材料二: 从长沙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辖区分布情况来看,岳麓区、雨花区、开福 区事故数量最多,占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数的 80%。 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时间分布情况来看,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 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高发时段为夜间 1824 时;雨花区则为上午 612 时居多, 其余时段分布较为平均。 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分布情况来看, 除天心区外, 其他 区域,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以 50 岁以上居多。 (摘编自红网

20、综合大数据告诉你“斑马线 上的安全”有多重要 ,有删改) 材料三: 江苏宿迁是一个地处苏北,在全国知名度并不高的地级市。然而,交通治理工作却走在 了全国前列, 甚至已经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私家车礼让率在 90%以上。 取得这样的成绩, 根本原因就在于交管部门有着较强的责任意识,不断创新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手段和新方法, 对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严管重罚,从而使私家车主逐渐养成了礼让斑马线的文明习惯。 (摘编自中国文明网礼让斑马线不应 “公”“私”有别 ,有删改) 材料四: 礼让斑马线的本意是深化城区交通秩序整治, 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和文明交通 意识, 让人人都可以享受秩序交通带来的好处。

21、我们不该单单纠结于目前实行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而应从自身做起,遵守秩序。对于交警来说,应对如何礼让行人有权威解读 ; 对于司 机来说,积极了解政策,严格遵法行车 ; 对于行人来说,也不应有恃无恐,应遵守交通规则。 斑马线的文明需要司机与行人共同维护。 对司机的违法行为坚决惩戒, 同时对于行人的违法 行为也绝不姑息。只有建立起车与人共同对规则的遵守和敬畏,心中都有了“火线” ,才能 真正实现斑马线文明。 (摘编自胶东在线礼让斑马线 彰显城市文明 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一第一段引用公安部交管局会议提供的相关数据,说明我国对机

22、动车在斑马线 前不礼让现象的治理效果明显。 B材料二介绍了长沙市发生涉及行人交通事故的一些数据,并分别从辖区、时间和受 害人年龄三方面介绍了这些事故的分布情况。 C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是江苏宿迁交通治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主要原 因,严管重罚是该地区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 D根据材料四可知,礼让斑马线的真正实现需要设定规矩并人人遵守,只有这样才能 真正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和文明交通意识。 解析:选 B 材料二从三方面介绍的是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的分布情 况,而不是涉及行人交通事故的分布情况。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从材料一看

23、,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多数是机动车的责任, 说明要实现斑马线文明,应重点解决司机违法问题。 B材料二的数据显示,在涉及行人事故占一般程序交通事故比和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 行人事故占涉及行人事故比中,死亡率均超过受伤率。 C 根据材料二中提供的数据, 我们能够了解到岳麓区与开福区在夜间 1824 时机动车 斑马线不礼让 50 岁以上行人造成的事故率应该较高。 D虽然四则材料针对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现象各有侧重点,但是材料一、四侧重 介绍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而材料二、三却侧重分析事故原因。 解析:选 A B 项,“死亡率均超过受伤率”错误,下折线显示在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 行人事

24、故占涉及行人事故比中,死亡率未超过受伤率。C 项,不能简单合并时间和年龄两方 面信息得出这一结论。D 项,材料二、三并不侧重分析事故原因。材料二侧重从长沙全市城 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的数据分析得出斑马线上的安全很重要的结论, 而材料三则 侧重用宿迁市交通管理上的成绩说明对不礼让斑马线行为严管重罚的效果明显。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礼让斑马线”这个问题上交管部门和司机、行人应有 的做法。(6 分) 答: 解析 : 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 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说明“在礼让斑马线这个问题上交管部门和司机、行人应有的做 法” ,注意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以及材料三中的句子“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原因就在于交管 部门有着较强的责任意识, 不断创新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手段和新方法, 对不礼让斑马线的行 为严管重罚,从而使私家车主逐渐养成了礼让斑马线的文明习惯”概括出第一点 ; 根据材料 四中“对于司机来说,积极了解政策,严格遵法行车 ; 对于行人来说,也不应有恃无恐,应 遵守交通规则”概括出第二点。 参考答案:交管部门:创新管理举措,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司机、行人:了解政策, 遵守交规。(每点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