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001).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0313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00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00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00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00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00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00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001).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7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 始皇 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 :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 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 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 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 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

2、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 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 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 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 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 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 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 昔之论封建者

3、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 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 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 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 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 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 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 : 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 ,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

4、话做出的 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 【参考答案】 汉高帝和张子房是反对分封诸侯的,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封韩信等人为诸侯王,所 以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 【试题分析】 考生解答此题时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题干中明确说明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 “作者判断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指作者对文章中所提及到的人物的态度, 也包括作者对文中 所叙述事情的态度。这些观点态度不是读者阅读时的认识,而是作者在行文中的流露。 (1) “分析观点态度” 指根据文意分析作者情感产生的原因, 分析支撑作者观点的论据。 (2)“概括观点态度”指根据作者

5、对事物或事理的具体描述和阐释体会作者的意思, 揣摩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观点。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表达形式是多样的,有的是开篇明义,直抒胸臆的 ; 有的寄寓故 事,含而不露的;有的通篇叙述,卒章显志的;但有一点往往是一致的,那就是作者的 观点态度多是文中议论性的句子。大家要注意甄别筛选,以便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该考点现在在高考中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分值一般为 3 分。 但也有以主观题形 式考查的,如典例。其常见的考查角度有:作者对文中人物的态度;作者对文中事物的 观点;文章的写作目的与主旨;作者抒发的情感。这一考点常常与“归纳内容要点,概 括中心意思”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具体来

6、说, 我们可以通过把握以下方面来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以及做出 正确的选择: 一是删繁就简,锁定重点。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把握文中表述的重点信 息。大篇幅文段的叙述重心是什么,议论性文字体现在哪里,这些都要搞清楚,然后将文中 不是直接体现作者观点的文字首先剥离, 从保留下的关键的信息中分析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 度。 二是留心结语,仔细推敲。现在高考文言文的取材大多是人物传记,在这样的文章结尾 大都有一段议论性的评价语言,这往往是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所在。如例题中结尾处的“故 柳宗元曰”,史记的文段结尾常有“太史公曰”这样的话,其实这就是作者在表达自己 的观点或立场。因此,大

7、家一定要仔细审读文章结尾部分,从中推敲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是综合分析,简要概括。有些文段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并没有通过抒情或议论表达出 来,而是蕴含在了所叙述的人物事件之中了。这就要求大家综合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 去脉,然后从事件的细节中分析提炼出隐藏信息,进一步简要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是借“题”解“文”,妙用技巧。文言文阅读题用来命题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 句,试题中对文章做分析概括的文字,一般也涉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 借“题”解“文”是了解文章大意的一个重要技巧,甚至总结出“倒读”一法,从列在后面 的分析概括中巧妙寻找解读原文的钥匙,这也不无道理。 五是审视答

8、案,再查疏漏。审视答案常用的方法有 : 代入法。将所选答案放回原文中, 看看是否合理。析错法。说出自认为错误的一项的错因。否定法。先假设自选的答案不 对,予以否定,若否定不了时,表明答案准确无疑。 命题陷阱: 1不尊重原文,随意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文中作者身上,从而拔高或贬低作者的观点。 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片面地对观点态度加以评价。有时作者的观点态度不够明显或 分散在文章各处,出题人故意断章取义,抓住只言片语,乱加褒贬。 一、课内阅读 阅读荆轲刺秦王(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 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

9、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 :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 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 :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 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 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10、的一项是( ) A血濡缕 濡:浸湿,沾湿。 B人不敢与忤视 忤:逆。意思是躲着对方目光。 C请辞决矣 辞决:辞别,告别。 D士皆瞋目 瞋:发怒。 2请对选文中出现的五处“以”字做分类梳理。 3中国古典小说中通常每一回都有一个回目,比如水浒传的第十五回回目为“杨志押 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回目的主要功能是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某回书的故事梗概。 形式上一般采用两个基本对仗的句子。请按照提示,为选文写一个回目。 4第段中荆轲对太子丹说“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而第段中在易水河畔他却又 唱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达的意思是不是前后矛盾的?请阐释一下你的理解。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11、成问题。 目录序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 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 之路塞, 所以大乱” ; 其说既美矣。 卒以谓 “此书战国之谋士, 度时君之所能行, 不得不然” ; 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 ; 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 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 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

12、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 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 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 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 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 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 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13、。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 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 ; 使后世之人皆知 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 ; 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 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至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之起,二 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 阙:损伤 B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 强:强迫 C偷为一切

14、之计而已 偷:苟且 D然后以禁,则齐 齐:一致 6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明作者“崇先王之道”“抑谋诈之术”观点的一组是( ) A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 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 B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故论作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C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 D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 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二段可以看出,刘向认识到了“谋诈”之害,但是他又为战国时的谋士们开脱, 认为在当时形势下,

15、他们不能不那么做。而作者不同意刘向的后一观点。 B第三段以孔孟为例,有力地否定了刘向“不得不然”的观点。孔孟与策士们生活于 相同的年代,却能阐明先王的治国之道,看来并不是非用“谋诈”之术不可。 C作者认为战国策宣扬“谋诈”之术,而邪说会危害正道,所以应该把它废弃禁绝 ; 但考虑到它的史料非常丰富,又认为不能毁掉。 D作者尽管与刘向意见相左,但依然能客观地肯定刘向的长处,遗词十分委婉,充分 表现了对前代学者的尊重。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译文: (2)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译文: 一 什么身份”等。表示

16、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引进动作、行为 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 同“与”,可译为“和”“跟” ; 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 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 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 省去。 表示承接关系, “以” 前的动作行为, 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 “而” 或省去。 表示目的关系, “以” 后的动作行为, 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 “而” “来”“用

17、来”“以致”等。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依据这些解释,分类进行梳理 即可。如“皆白衣冠以送之”中的“以”连接的是“白衣冠”和“送”,可见这里的“以” 是目的连词,来。 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解析】【解析】为选文写回目,即给文段总中心概括,并用对偶的句式表述出来。本段文字介 绍的是荆轲刺秦王,太子丹和众位宾客前来送行。这样抓住易水送别,壮士出行的特点 进行概括即可。如太子心急促壮士,荆轲救国登车行等。 4示例:不矛盾。两段中都表现出荆轲一定完成刺秦使命的决心。 示例:有矛盾。荆轲本有自己的安排,想等待自己

18、找的助手来协助完成任务,他预计 还要返回燕国,但太子丹要求他尽快出发,而且安排秦武阳协助他,荆轲预感使命难以 完成,所以唱出了“一去不返”的悲壮歌曲。(意思对即可) 二 5A 【解析】【解析】 “阙”应为“缺少、缺失”意。结合最后一段“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 十篇云”可推测此句中“阙”为“缺少、缺失”之意。 6D 【解析】【解析】A 中以反问句的形式肯定了二子的做法,能表明作者“崇先王之道” ; 是刘 向的观点。B 中不正确,正确。C 中不正确,正确。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共三十三篇,崇文馆藏书阁总目录称(现在)缺失了一十一篇。 我在(许多)士大夫家里探访寻求,才全部得

19、到了这部书,订正其中的错误,并且对那些不 能考据的篇章保留疑问,这以后战国策33 篇可谓又完整了。 (我)写下序言道:刘向为这本书作序,说周朝祖先(叙曰:周室自文、武始兴) ,指 导教育百姓,整顿法令制度,所以天下太平;等到春秋后期, (诸侯)采用权谋狡诈(的治 国措施) ,并且(施行)仁义之政的途径堵塞,因而天下大乱 ; 这种说法已经很好了。 (序言) 最后告诉(我们)这本书提及的战国谋士,揣摩当时君王能够施行的(政策) ,不能不这样 ; 可以说是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且不能确实相信自己判断的人。 孔孟所处的时代,离西周初年已经几百年,文王武王用过的法令制度已经散失,原先传 承的风俗薪火已经熄

20、灭很久了 ; 这二人竟特别阐发先王的治国体系,告诉我们(仁义)是不 可变更的, 哪里是要迫使天子及其后人做不能做的事呢?也不过是要根据他们遇到的时代特 点以及与以前不同的情形,来制定当代的法令制度,使之不违背先王的旨意罢了。 炎黄二帝、尧舜禹三王治理天下,他们遭遇的情形、法令制度本不相同,但是他们治理 国家天下的心愿,处理事物的主次、始终、先后关系的方法,不曾有什么不同啊。孔孟的学 术门径就是这样。法令,是用来适应变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 ; 王道,是用来建立国家根本 的, 不能保持一致 ; 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 所以孔孟捍卫这个, 哪里是喜欢发表不同见解呢? 只是不肯无原则地附和、取悦世人的好

21、感罢了。 (他们)可以说是不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 且确实相信自己判断的人。 战国时期那些四出活动宣扬自己主张的游士就不这样。 (他们)不明白王道可以崇奉, 而甘愿接受轻易劝服他人的游说之术。他们筹划的办法、集中的精神,把投机取巧当作一切 谋略的核心罢了。 所以他们论述诈谋的便利却避而不谈不成功的方面, 大谈交战的好处却隐 瞒它的祸端。那些一个跟着一个施行的,没有不是在诈谋中获利又难于承受它的祸害,在交 战中得胜,又难于承受它的损失的人。最后到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些人,依靠 诈谋而丧失性命 ; 而任用他们的诸侯以及秦国,也是国家败亡。这种人就是当世的大祸害是 非常明显的,但一般人还有明

22、白这一点。只有先王的治国体系,能够顺应时代变化, (虽然 根据它)制定的法令制度不同,可是验证起来没有瑕疵,使用起来也不用担心滋生流弊,所 以古代的圣贤没有拿“王道”来换取“诈谋” 。 有人说:“如此不正当的学说,会危害光明正道,应该把它抛弃得远远的来斩断祸根。 这样书的不消灭,能行吗?” (我的)回答是:“君子禁绝邪说的方法,本来就是要向天下 人阐明其说法,让当今的人都知道这种学说不能采纳,这以后禁止就会完全彻底 ; 让当今的 人都知道这种学说不能实施,这以后提防就会很清楚明白 ; 哪里一定毁灭这些书呢?把它抛 弃得远远的来禁绝,并不比这样好。因此孟子的书中,有记载神农的言论的,有记载墨子言 论的, 都是记载后否定它的。 至于这本书刊印, 上溯连接到到春秋, 下到楚国建立, 记载 245 年时间纵横家的行事,本来就不能搁置。 ” 这本书高秀注释有 21 篇,有人说 32 篇,崇文总目录只留有 8 篇,现在保存有 10 篇。 编校史馆书籍官曾巩作的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