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2.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0375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2.pptx(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复习风向标从近三年的全国卷考查情况看,字音、字形、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连续多年没有直接设题考查;考查的重点是成语、病句和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对成语、病句、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由以前的单独命题变为2018年的“一拖三”式的组合命题,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6-,预习做真题,洞悉高考怎么考 1.(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

2、航程 6 208 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 ,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 ,并可根据需要 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7-,“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

3、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做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应俱全 一览无余 易如反掌 东山再起 B.应有尽有 一览无余 轻而易举 再接再厉 C.一应俱全 一目了然 轻而易举 东山再起 D.应有尽有 一目了然 易如反掌 再接再厉,答案,解析,-8-,答案,解析,-9-,答案,解析,-10-,答案,解析,-11-,答案,解析,-12-,学案一,学案二,多角度辨析成语是否误用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要准确、快速解答成语

4、题,一方面要多积累,正确理解成语;另一方面要掌握高考成语题的常见命题设误角度,掌握辨析技巧。高考对成语的考查一般从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张冠李戴、语意重复、谦敬错位、搭配不当等角度设置迷惑项。备考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弄清语境切忌望文生义 成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的,所以要弄清成语的来源,不能望文生义,如“文不加点”的意思是文章写成不用涂改,形容写文章写得很快;“火中取栗”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当而一无所得;“万人空巷”指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13-,学案一,学案二,典题1下面都是近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错用成语,看看它们错在哪。,“望尘莫及”指只望见走在前面的

5、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此处望文生义。,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语境中体现不出“艰难”“困苦”的环境。,-14-,学案一,学案二,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此处误理解为“不与邻居合作”。,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此处误理解为立场“不一致、相反”。,-15-,学案一,学案二,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此处误理解为“化解了,解决了”。,-16-,学案一,学案二,答案,解析,-17-,二、弄清色彩切忌褒贬不分 成语作为一种定型词组

6、或短句,有其固定的感情色彩,如“趋之若鹜”,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但也有一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感情色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明目张胆”,原形容很有胆识,敢作敢为,含褒义;现在形容公开地、无所顾忌地干坏事,成了贬义词。这些都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案一,学案二,-18-,典题2下面都是近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错用成语,看看它们错在哪。,倾巢而出:出动全部力量,多用于贬义。,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贬义词。,学案一,学案二,-19-,学案一,学案二,-20-,答案,解析,学案一,学案二,-21-,三、弄清对象切忌张冠李

7、戴 有一些成语有固定的适用对象,如“炙手可热”只能用来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罄竹难书”多用来形容罪恶,“不瘟不火”只能用来形容表演,等等。使用成语时要特别注意其适用对象。 典题3下面都是近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错用成语,看看它们错在哪。,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妙。此处用来形容大自然,适用对象错误。,学案一,学案二,-22-,温文尔雅:指态度温和,举止文雅。此处用来形容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属适用对象错误。,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该成语不能用于形容灾情,此处适用对象不当。,学案一,学案二,-23-,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使恰到好

8、处。此处用来形容人的形体,属适用对象错误。,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栉风沐雨”适用对象是人,不能是斗笠。,学案一,学案二,-24-,学案一,学案二,-25-,学案一,学案二,答案,解析,-26-,学案一,学案二,四、弄清含义避免语意重复 成语若使用得当可收到言简意赅之效,若不注意成语和句子中其他词语的比较对照,就容易造成语意重复。如“我们学校有许多莘莘学子”,“莘莘”含有“众多”的意思,与“许多”重复;如“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芸芸众生”原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句中“普通”与之重复。,-27-,学案一,学案二,典

9、题4下面是近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错用成语,看看它错在哪。,参考答案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与前面“从根本上”重复。,-28-,学案一,学案二,答案,解析,-29-,学案一,学案二,成语误用的其他几个角度 1.谦敬错位 成语的使用须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例如:,“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全力相助”。,-30-,学案一,学案二,2.轻重不分 有些成语词义较轻,有些成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成语,既不能违背语境逻辑,也不能违背事理逻辑,以避免

10、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例如:,“日理万机”指每天处理大量要务,形容政务繁忙(多指高级领导人),此处用于“李老师”,属于大词小用。,-31-,学案一,学案二,3.不合语法 有时,成语误用是因为没有注意其语法功能,因为成语在与相关词语搭配时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如能否带宾语,能否充当某个成分,应该与哪类词语搭配,等等。如果使用时不顾其规则,就容易造成不合语法的错误。例如:,“出奇制胜”指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泛指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出奇制胜”可作谓语,不能带宾语。此处“出奇制胜”后面带了宾语“敌军”,是语法错误。,-32-,学案一,学案二,4.多义误用 许多成语或出自古代寓言,或出自历史故事,

11、或出自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在掌握或运用它们时一定要注意追根溯源,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所以当它们使用本义时,我们不能视其为误用。例如:,“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这里正好适合使用本义,是正确的。,-33-,学案一,学案二,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思,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这就决定了它们能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例如:,“淋漓尽致”只理解为“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因而认为不适合句

12、中的语境。其实,“淋漓尽致”也可形容暴露得很彻底,用来形容“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对伪科学的揭露恰到好处,是正确的。 诸如此类的两用成语,还有很多,如:“龙飞凤舞”既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左右逢源”,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34-,学案一,学案二,5.相近的成语误用 有些成语由于字音、字形或词义相近,使用时极易混淆,设题者专门找此类成语来迷惑大家,因而必须区别这类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例如:,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此处应改成“耸人听闻”。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类似的还有“不孚众望

13、”和“不负众望”、“临危受(接受)命”和“临危授(交付)命”、“一诺(诺言)千金”和“一掷(扔)千金”。,-35-,学案一,学案二,从八个角度辨析近义词语 近义词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词典里的意思差不多,在具体使用上却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词义的轻重不同、词义的侧重点不同、使用的范围大小不同、适用的对象不同、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语法功能不同、构词要素不同等。准确辨析近义词语,须抓住这些细微处并多角度分析。,-36-,学案一,学案二,一、从词义轻重不同的角度辨析 典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句中的横线处。 (1)善于 擅长 相同点: 不同点: 例

14、句:这位电影导演 运用美术中的色彩和构图,表现电影的气氛、意境和思想内涵。,两者都有“在某方面有特长”的意思,都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面。 “擅长”是独具某种特长,表示在某一专业方面特别精通;而“善于”含有在某一方面好一点的意思,并不含有“特别精通”之意,程度比“擅长”差得多。 选“擅长”。,-37-,学案一,学案二,(2)魂不守舍 失魂落魄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手机持有者哪怕只是半天时间不见手机,都会 ,这种现象被称为“手机依赖症”。,两者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 “魂不守舍”可形容精神不集中,词义轻;“失魂落魄”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为失常,词义较重。 选“魂不守舍”。,

15、-38-,学案一,学案二,(3)妄自菲薄 自暴自弃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人怕的不是厄运和灾难,而是 。人有理想很重要,但不要太理想化,及时变通、及时调整很重要。,两者都有“看轻自己”的意思。 “妄自菲薄”侧重过分地看轻自己,形容自卑,词义轻;“自暴自弃”侧重甘于落后或堕落,词义重。 选“自暴自弃”。,-39-,学案一,学案二,(4)无可非议 无可厚非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有人认为,地铁作为公共服务场所,市民前来纳凉 ,地铁工作人员只须对有不文明行为的纳凉者做善意提醒。,两者都表示“不能多加指责”的意思。 “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无可厚非”表示虽有缺点

16、,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选“无可厚非”。,-40-,学案一,学案二,二、从词义侧重点不同的角度辨析 典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句中的横线处。 (1)从而 进而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近年来交通事业迅速发展, 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两者都是连词。 “从而”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 选“从而”。,-41-,学案一,学案二,(2)柔韧 柔顺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看看驮着雪的墨绿勃发的常青树,看看杨柳 而不干枯的枝条,你一定不会否认冬天绝不是一片死寂。,两者都有“软”的意思。 “柔韧”,柔软而有韧性;“柔顺”,温柔和顺

17、,多指人的性情。 选“柔韧”。,-42-,学案一,学案二,(3)悔过自新 痛改前非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真正 的人是不会哭的,而是默默地用实际行动向公众道歉,以此证明自己改错的决心。,两者都有“改正错误”的意思。 “悔过自新”重在未来,强调重新做人;“痛改前非”重在过去,强调错误改正得彻底。 选“悔过自新”。,-43-,学案一,学案二,(4)含糊其词 闪烁其词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办案人员在抓捕犯罪嫌疑人陈某后,发现陈某总是左顾右盼,回答问题 ,心不在焉。,两者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的意思。 “含糊其词”重在说得含混不清;“闪烁其词”重在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选“闪烁其词”

18、。,-44-,学案一,学案二,即学即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对有些贪官而言,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更便于其 。无怪乎有些官员被查出犯罪事实时,会让一些善良的人感到震惊。 (2)我们深知,歌舞剧类文艺要做好人民的文化伴侣,靠花拳绣腿、 不行,靠投机取巧,自我炒作也不行。 (3)学术不端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的 的行为。 A.沽名钓誉 欺世盗名 窃名盗誉 B.欺世盗名 沽名钓誉 窃名盗誉 C.窃名盗誉 欺世盗名 沽名钓誉 D.窃名盗誉 沽名钓誉 欺世盗名,答案,解析,-45-,学案一,学案二,三、

19、从使用范围大小不同的角度辨析 典题3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句中的横线处。 (1)抚养 扶养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我国婚姻法第20条规定:夫妻有互相 的义务。这是法定义务,不因双方约定而免除。,两者都有“供养”的意思。 “抚养”指保护并教养,多用于长辈对晚辈,范围小;“扶养”一词有“帮扶、供养”之意,范围大。 选“扶养”。,-46-,学案一,学案二,(2)从来 向来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 没有像抗日战争这样,动员程度如此广泛,民族觉醒如此深刻,民族精神如此振奋。,两者都有“从过去到现在”的意思。 “向来”运用范围较广,后面跟肯

20、定式和否定式都可以;“从来”含有“一贯”的意思,后面多跟否定词。 选“从来”。,-47-,学案一,学案二,(3)别具一格 别开生面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11月27日,一场 的“农业知识竞赛”在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举行,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两者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 “别具一格”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别开生面”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选“别开生面”。,-48-,学案一,学案二,(4)大吹大擂 自吹自擂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印度的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于2015年6月成功下水,这让一

21、向视印度为盟友的美国为之 了一番。,两者都有“吹嘘”的意思。 “大吹大擂”吹嘘的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自吹自擂”只能是吹嘘自己。 选“大吹大擂”。,-49-,学案一,学案二,四、从适用对象不同的角度辨析 典题4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句中的横线处。 (1)灌注 贯注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为主题的革命历史展更多地 了爱国热情和民族复兴的梦想,这必将掀起新一轮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热潮。,两者都有“融入”“投入”的意思。 “贯注”指精神、精力等集中,如“把精力贯注到学习上”;而“灌注”指浇进,注入,多用于具体的事物,也用于心血、感情等抽象

22、事物。如“这些成绩的取得,灌注着老师的心血”。 选“灌注”。,-50-,学案一,学案二,(2)对于 关于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有人读了几本 政治经济学的书,便自诩是经济领域的专家。,两者都是介词。 “对于”,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关于”,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全句的修饰语;或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定语。表示关涉或范围,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 选“关于”。,-51-,学案一,学案二,(3)青云直上 扶摇直上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如果下半年铜需求正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回暖,那么铜价就会 。,两者都表示上升得高,上升得快。

23、 “青云直上”侧重地位迅速升得很高,“扶摇直上”侧重事物上升得快。 选“扶摇直上”。,-52-,学案一,学案二,(4)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近年来,随着对母婴消费的重视,我国婴幼儿家电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不过有关调查发现,由于相关标准缺失,市场准入门槛低,导致有些产品 ,质量参差不齐。,两者都有“两种东西混在一起,难以分辨”的意思。 “鱼龙混杂”适用的对象是人,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鱼目混珠”适用对象是物,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选“鱼目混珠”。,-53-,学案一,学案二,即学即练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基层领导干部要做

24、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不仅要头脑灵活,尽职尽责,更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理论 。 (2)1942年,河南省发生严重旱灾,庄稼几乎绝收,数百万受灾民众 故土,踏上了漫长的逃荒之路。 (3)不少文艺工作者被市场经济大潮 着前行,无法保持淡泊的心境,使作品沾染上铜臭气,自己也沦为了市场的奴隶。 A.素养 背离 裹挟 B.涵养 背弃 裹挟 C.素养 背弃 挟持 D.涵养 背离 挟持,答案,解析,-54-,学案一,学案二,五、从感情色彩不同的角度辨析 典题5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句中的横线处。 (1)大事 大肆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临近节日,商场 促销,引导消费者购买。,两

25、者的意义相近,都有“大力从事某件事”的意思。 “大事”是中性词,指大力从事。“大肆”是贬义词,指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选“大事”。,-55-,学案一,学案二,(2)如虎添翼 为虎添翼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由网络催生的数字化生产与传播、数字化管理与消费,让新型传媒产业 ,成为成长最快的文化产业形态,传统的传媒产业也纷纷搭上互联网快车。,两者都表示增添了力量。 “如虎添翼”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含褒义; “为虎添翼”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含贬义。 选“如虎添翼”。,-56-,学案一,学案二,(3)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在“互联网+”时代,我市

26、国税局在职工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把廉政提醒做到了“ ”。,两者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的意思。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细致周密,含褒义;“无所不至”多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选“无微不至”。,-57-,学案一,学案二,(4)孤注一掷 破釜沉舟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人生有种种选择。对于幸运儿来说,选择是面对诸多机会的主动进取;对于冒险家来说,选择是 的赌博。,两者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 “孤注一掷”偏重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含贬义; “破釜沉舟”偏重在下决心决一胜负,含褒义。 选“孤注一掷”。,-58-,学案一,学案二,六、从语体色彩不同的角度辨析 典题

27、6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句中的横线处。 (1)表彰 表扬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 2018年度全市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两者都有“赞扬”的意思。 “表扬”的对象一般为好人好事,“表彰”的对象是伟大功绩或壮烈事迹。“表扬”方式较方便,可书面,可口头;“表彰”方式较严肃、庄重。 选“表彰”。,-59-,学案一,学案二,(2)万马齐喑 死气沉沉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高考改革,“不拘一格”才能避免 ;建立健全“多元考录”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多样化、多元化的需求。,两者都形容没有一点生气。 “万马齐喑”是书面语,“死气沉

28、沉”是口语。 选“万马齐喑”。,-60-,学案一,学案二,即学即练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真正的君子不像那些 的伪君子,害了人还要往自己的脸上涂脂抹粉。 (2)体验式德育教育注重自我体验与反思,这种方式比起 地说教更易于学生接受。 (3)古人论文,讲究气贯长虹,力透纸背;今人为文亦应有丹田之气,不可 。 A.道貌岸然 装腔作势 一本正经 B.道貌岸然 一本正经 装腔作势 C.一本正经 装腔作势 道貌岸然 D.一本正经 道貌岸然 装腔作势,答案,解析,-61-,学案一,学案二,七、从语法功能不同的角度辨析 典题7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

29、填到例句中的横线处。 (1)满足 满意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释放改革红利, 群众期许”是最近这段时间比较流行的口号。,两者都表示达成了某种愿望。 “满足”是从需求角度来说的,“满意”则从心愿角度来说。“满足”,句中常为使动用法,如“满足人民需要”。而“满意”不能这样用。 选“满足”。,-62-,学案一,学案二,(2)燃眉之急 迫在眉睫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民间说唱是在历史上产生,并以活态表演或文本记录的形式流传于民间的、以说唱形式演绎故事或刻画人物的传统表演艺术。但这些民间艺术传承状况不容乐观,抢救性保护整理工作 。,两者都表示紧急。 “燃眉之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名词性短语;

30、“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已经到了十分紧急的关头,形容词性短语。 选“迫在眉睫”。,-63-,学案一,学案二,(3)不约而同 不谋而合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会谈,双方不仅深入讨论双方在政治、经贸领域共同关心的话题,还 提到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肖邦。,两者都表示不用商量而想法一致。 “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谋而合”是动词,可以做谓语。 选“不约而同”。,-64-,学案一,学案二,八、从构词要素不同的角度辨析 典题8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例句中的横线处。 (1)化装 化妆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近日,媒体报道了一女民警 成白领在医院擒扒

31、手的故事。,两者都是动宾式的动词,都有“改变”的意思。 “化装”指改变装束、身份,如“他化装成算卦先生”。“化妆”专指用化妆品修饰容貌,使美丽。 选“化装”。,-65-,学案一,学案二,(2)不孚众望 不负众望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作为公益型国企,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行业一定要心系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要 ,为民谋利,为国争光。,两者都包含“大家的期望”的意思。 “不孚”,不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不辜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选“不负众望”。,-66-,学案一,学案二,(3)一文不名 一文不值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收藏爱好者们经过一番仔细研究,最后认为这种所谓的“长江

32、奇石”实际上 。,两者都指很少,一点都没有。 “一文不名”,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一文不值”,指一文钱都不值;“值”,价值。 选“一文不值”。,-67-,学案一,学案二,(4)见危授命 临危受命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句:古人云,见利思义, ,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两者都是在危难之际的行为。 “授命”,献出生命;“受命”,接受任命。 选“见危授命”。,-68-,学案一,学案二,即学即练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中,我们 不想停下匆忙的脚步,走出城市,去细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北京老舍茶馆、成都顺兴老茶楼都是当地的著名茶楼,在

33、经营理念、服务水平等方面,两者各有特色, 。 (3)如何处理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值得思考。没收学生手机只是 ,还需要深入学生心灵,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A.何曾 不分轩轾 釜底抽薪 B.何尝 不相上下 扬汤止沸 C.何尝 不相上下 釜底抽薪 D.何曾 不分轩轾 扬汤止沸,答案,解析,-69-,学案一,学案二,成语辨析是高考的重点,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考点。如何准确辨析成语?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成语的含义和语境结合起来。 成语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语境,换句话说,一个成语必须用于适合它“生存”的语言环境,才能发挥出它独特的表意功能,否则很有可能弄巧成拙。因此成语辨析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准确把握语境,二是正确掌握

34、成语的含义。我们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这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语境)该成语是什么意思?(成语含义)成语含义和语境是否协调一致?(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是我们准确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70-,学案一,学案二,-71-,学案一,学案二,-72-,学案一,学案二,纠错分析 在这个题目中,“我”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比,分歧集中在句和句上。句“卓尔不群”的意思是“优秀卓越,超出常人”。而语境需要的意思是“不能性格孤僻”“要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语境需要的是“孤傲不群”。“我”仅看

35、到了“卓尔不群”的“不群”的意思。“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望文生义。“激浊扬清”,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师出无名”,出兵打仗而没有正当理由,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理由。此处望文生义。,-73-,学案一,学案二,思路规范 第一步,审读语境,体会所给的语句需要一个什么意思的成语。 第二步,审读成语,看成语是否符合语境需要。关注成语含义、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多个方面。 第三步,通读体会,看成语的意思和语境是否吻合,有没有落入命题人设置的“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不分”“搭配不当”等陷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