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生物分项汇编:专题12种群和群落【汇编】.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05431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1,02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生物分项汇编:专题12种群和群落【汇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生物分项汇编:专题12种群和群落【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生物分项汇编:专题12种群和群落【汇编】.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 2017-2019)高考真题生物分项汇编:专题12 种群和群落 专题 12 种群和群落 1(2019 全国卷 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 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 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 a、b、c 三条 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 h 之前, a 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 时,种群

2、增长不会出现 J型增长阶段 【答案】 D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可知,更新培养基时间间隔越短,细菌甲的种群数量随培养时间延长 数量越多。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3 h(对应 a 曲线)时,种群增长为J 型曲线,培养 基更新时间间隔为10 h(对应 b曲线)时,种群增长类似于J 型曲线,但增长速度较缓 慢,而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对应 c 曲线)时,种群增长为S 型曲线。 【详解】 细菌甲是异养生物,通过分解培养基中的有机物获得无机物,给自身提供养分, A 正确;更换培养基,为细菌提供了新的营养物质并除去了代谢废物,因此,培养基更 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 正确;根据

3、题图可知,在23 h 前, a 组细菌甲的生长曲线呈现J 型增长,说明a 组培养基中资源和空间充足,C 正确;由题 图曲线可知, 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 时,种群在早期会出现J 型增长阶段, D 错误。 故选 D。 2(2019江苏卷 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 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 【答案】 A 【解析】 【分析】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

4、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 繁殖的基本单位;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 种生物的总和, 群落中会发生演替与信息传递,其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 1) 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 信息的传递; ( 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与繁殖的基本单位,自然状态下由于存在突变与基因重组,因 此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A 正确;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 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 的植被虽然已经

5、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 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后原来的生存环境没有 被完全破坏,因此其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 错误;习性相近的物种的生活区 域在一定范围内重叠的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但超过一定范围,会影响资源的再 生能力, C 错误;两只雄性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 息的传递的作用,D 错误。 3(2019江苏卷 14)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 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 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 B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 Ct1

6、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 D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 【答案】 B 【解析】 【分析】由曲线图可知,a、b 均呈 S型增长曲线,二者的K 值相同,但由于培养条件不 同,二者达到最大细胞密度的时间不相同、 【详解】 a 批次若有大量细菌污染,则K 值会下降,与题图不符,A 错误; b 先达到K 值,可能是接种量高于a,B 正确;图中曲线是在通气的条件下绘制,t1时种群增长速率 最大,说明此时氧气充足,酒精发酵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故此时产生的酒精很少或 几乎没有, C错误;t2时,a、b均达到K值,但由于b条件下酵母菌数量首先达到K值, 故消耗的营养物质较多,则营养物质的剩余量相

7、对较少,D 错误。故选B。 4 ( 2019 浙江 4 月选考 12)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在K/2 时增长最快 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C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答案】 B 【解析】 【分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许的种群数 量的最大值。 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 存提供所需的资源。 【详解】在实际环境中,种群的增长呈逻辑斯谛增长,种群数量在K/2 时增长最快, A 选项正确;同一群落内,不同物种在同一环境中的

8、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B 选项错误; 环境容纳量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C 选项正确;在环境不遭受 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 值附近上下波动,故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 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D 选项正确。 5 ( 2018 海南卷 22)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 通常会发生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互利共生 【答案】 B 【解析】在一个群落中,当甲、 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两者构成竞争关系, B 正确。 6 ( 2018 江苏卷 13)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

9、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与阶段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答案】 D 【解析】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 错误;阶段的沙丘上草本植物 占优势,群落的垂直结构不明显,B 错误;阶段到阶段发生的演替是优势取代,不 是完全取代,所以阶段与阶段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完全相同,C 错误;阶段 为森林阶段,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 正确。 7 ( 2018 江苏卷 19)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 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

10、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 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 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 【答案】 B 【解析】松鼠适宜生存的环境是森林,因此农田的存在不利于松鼠的活动,缩小了其活 动空间, A 错误;生态通道有利于松鼠从农田进入适宜其生存的森林中去,因此利于保 护该种松鼠的遗传多样性,B 正确;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地理隔 离, C错误;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D 错误。 8 ( 2018 海南卷 25)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

11、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 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 的生长趋势,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 【答案】 C 【解析】大肠杆菌为异养生物,在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无法生存,硝化细菌为自养 生物,可利用培养液中的铵盐合成有机物,呈“S”型增长, C正确。 9 ( 2018 全国卷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 值前,密度对其增长

12、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 D 【解析】种群的S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等条件有限,因此种群的s 型增长是受资源 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A 正确;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种群 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B 正确;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密度大的,种内竞争较大,增长量相对较小,密度小的, 种内竞争相对较小,增长量相对较大,导致产量最终可能相同,C 正确;培养瓶中细菌 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达到最大,个体之间的斗争最强,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 制约也越强,D 错误。 10 (2018 全国卷 6) 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

13、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 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答案】 B 【解析】趋光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A 正确;黑光灯是一种特制 的气体放电灯,它发出330-400nm 的紫外光波,故黒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是通 过紫外光传递的,属于物理信息,B 错误;黑光灯诱捕的方法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 的种群密度,是一种根据昆虫趋光特点检测相对密度的方法,C 正确;黑光灯能诱捕多 种趋光性昆虫,从而可以

14、统计一定范围内趋光性昆虫的种类,D 正确。 11 (2018 浙江卷 4)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温度 B氧气的垂直分布 C光的穿透性 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 【答案】 D 【解析】随着水深的增加,溶氧量逐渐减少,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水温也会略有下降, 这些都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水生群落的垂直分层,A、B、C均错误;大气 中颗粒物含量, 不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所以不会影响水生群落的垂直分层,D 正确。 12 (2018 浙江卷 18)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最进行了调查之 后,又开展了连续4 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 值( 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

15、来种 群个体数量)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 年调查期间的种群致最变化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第 1 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第 2 年来乙种群数最不一定大于甲 C第 3 年来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 4 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答案】 D 【解析】 已知 L值 =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来种群个体数量。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 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数量,第1 年末甲种群的L值约为 1,说明其种群数量基本 不变,而乙种群的L 值等于15,说明其种群数量在增加,因此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 度不一定相等,A正确;第 2 年末甲种群的L值小于乙种群,但第2 年来乙种群数量

16、不 一定大于甲, B正确; 只要是 L值大于 10,种群的数量就在增加,据此分析图示可知: 第 3 年来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C正确;这 4 年中,甲种群的L值均为 15,说明 甲种群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每年增加的数量不相等,D 错误。 13(2017 新课标卷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 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答案】 B 【解析】使用样方法时不需要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A 错误 ;样方法都要做到随机取 样;由于个体数量少,

17、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B 正确 ;在用样方法调查时,取的样方过小或过 少,可能导致搜集到的数据较少,偶然性增大 ,因此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或者增加样 方的数量 ,C、D 错误 【考点定位】样方法 【名师点睛】样方法的注意事项 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 计上 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 取样原则及方法: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 m2、灌木 16 m 2、草本 1 m2; 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呈网状);常用五点取样法(如 图 1)和等距取样法(如图 2)。 14 (2017

18、新课标卷5)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 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 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答案】 D 【解析】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需要让该种家畜种群数量保持在K/2 水平, 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由图可知,甲、乙、丙数量没有达到K/2,丁超过K/2,选择 丁点可以使每次捕获后,家畜种群数量降低到K/2,保持最大增长速率,故选D。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S型增长模型。 【名师点睛】 考查种群数量

19、变化,要求考生对种群数量变化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时间 关系的变化曲线是解题的关键,把种群数量看成是时间,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 15 (2017 海南卷 19)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 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 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 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 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 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 【答案】 D 【解析】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

20、采食,破坏粮食作物,不 能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以及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AB 错。该 现象说明野生动物由于食物不足,正在觅食 ,不是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C错。该现象说 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保护区内资源不足,需要外出觅食,D 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变化 【名师点睛】明确种群数量变化会导致种内竞争,而环境资源有限是解题关键。 16 (2017 海南卷 18)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 害虫 A 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 虫 A 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新

21、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的出现使害虫A 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 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答案】 D 【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 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 也受到了抑制” 可以直接推出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A是不利的且乙的出 现使害虫 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ABC正确。由题目所给信息“ 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 受到了抑制 ” 可判断出乙和害虫A之间不存在互相抑制的关系,D错误。 【考点定位】群落结构 【名师点睛】没注意到害虫和植物之间不会存在竞争关系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 17( 2017江苏卷 5)某小组开展酵

22、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转速 150 r/min 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 S”型 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答案】 B 【解析】培养初期,酵母菌数量少,种内竞争弱,由于起始数量少,则生长缓慢,A 错 误;由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有限,转速150r/min 时,可预测种群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 后保持相对稳定,呈“S”型增长, B正确;培养液中酵母菌的计数应采取血细胞计数法, C错误;酵母菌的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 错误。 【考点定位】酵母菌培养

23、,血细胞计数板。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培养的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曲线图理解酵母菌在不同 时间变化的原因。 18 (2017 北京卷 3)酸雨指 pH 小于 5.6 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 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 的高度比对照组低

24、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可直接推出酸雨对楝树生长 的影响明显大于樟树,A符合题意, B不符合题意;楝树的生长受酸雨的影响,则一些 其他生物的生长也会受酸雨的影响,故酸雨能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C不符 合题意;楝树的生长受酸雨的影响,不能说明群落中其他树种都受酸雨的影响,D不符 合题意。 【考点定位】种群,群落 【名师点睛】充分利用题目信息“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 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判断出酸雨对楝树生 长的影响明显大于樟树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19( 2017江苏卷 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 一城

25、青山半城湖” 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 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 D 【解析】题干信息“ 生态效应逐渐显现” ,说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程度 显著提高, A 合理;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导致群落的物种组成更为复杂,B 合理; 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加,导致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种多样,C 合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 效应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 不合理。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

26、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程度与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呈正相关,同时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20(2017江苏卷 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 BD 【解析】 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 若选择草多的地方,蜘朱数量多, 则结果偏高,A错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于三北防护林,营

27、养结 构复杂,则其自我调节能力强,B正确;这两只猛禽追逐,是为了争夺食物鼠,表现为 竞争关系, C错误;不同高度均是喜鹊巢,不属于群落,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D 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样方法取 样的关键,理解种间关系的特点,理解群落垂直结构的含义。 21(2019全国卷 III 31)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 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由此可知, 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

28、型,且种群数量为时_,种群增长 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 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 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 _(填 “ 增大 ”“不变 ” 或“ 减小 ” )。若在 5 mL培养 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填 “ 增大 ”“不变 ” 或“ 减小 ” ),原因是 _。 【答案】( 1)S a/2 (2)减小不变K 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 【解析】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有J型曲线和S型曲线, 前者需要理想的条件,后者出现的原因是

29、由环境阻力。 【详解】(1) J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没有峰值。S型曲线中,由于环境阻力 (培养液有限、试管体积有限) ,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不变,该单细胞菌数量达到a不变, 即为 K 值,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种群数量为K/2 即 a/2 时,增长速率最快;达 到 K 值时,增长速率为0。 (2)若把上述单细胞菌接种到含5mL 培养基的试管中,由于培养液减少,营养物质减 少,故该菌的K 值会出现下降。若该菌的接种量增大一倍,则会较快达到K 值,但由 于培养液量不变,K 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故K 值不变。 【点睛】K 值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

30、数量的最大数量。 S型曲线中K/2 时增长速率最大。 22 (2018 海南卷 29)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 其中 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_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_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_ _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 _。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_ _法,理由是 _ 。 (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 _(答出两点即可) 。 【答案】(1)CAB (2)保证调查结论可靠标志重捕松鼠活动能

31、力强,活动范围内 (3)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 境 【解析】(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C 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A 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BN 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保证 调查结论可靠。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由于其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内,应 采用标志重捕法。 (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后一个 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3(2017 新课标卷31) (9 分) 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

32、种山鼠的危害。通常, 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 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 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 (3)理论上, 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地。天敌和 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 构是指 _ 。 【答案】(1)J (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 (3)捕食 (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

33、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解析】(1)理想环境条件下,种群呈J 型增长。(2)药物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 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苗圃中山鼠种群中 个体的迁出。 ( 3)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 各年龄期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增长的类型、种群的特征、种间关系 【名师点睛】第二问为失分点,题目比较灵活,对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要求比较 高。第四问考查年龄结构的概念,注意平时学习过程对课本中基础知识的准确掌握。 24 (

34、2017 天津卷 7) (12 分)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演替。与相比,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 具有更复杂的 _结构。 (2)火烧 15 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 木竞争时获得的_。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 _,以 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 种-面积 ” 曲线,作为 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 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 【答案】(1)次生

35、垂直 (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光逐渐减少 (3)阔叶树 (4)S 3 【解析】 ( 1)火烧后的林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草本灌木相比,针阔混交林生 物种类和数目多,具有复杂的垂直结构,对光能的利用更充分。(2)据图可知,火烧15 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光 逐渐减少。 (3)由于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所以火烧后补栽乔木树种,最 好种植阔叶树,以加快氮磷循环。(4)由于乔木、灌木、草本的个体大小逐渐减小,则 从曲线可知乔木物种数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最小样方面积是S3。 【考点定位】群落演替,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

36、考查群落演替的过程,要求考生理解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变化, 同时要结合乔木、灌木和草本的大小区别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应选取的样方面积。 25(2017江苏卷 26)(8 分)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 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 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 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演替。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信息求偶 ;雌蛙通常在近 岸水深 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

37、_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 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_。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_。若蛙 类与猛禽之间还存在1个营养级,请写出该营养级中2类不同纲的生物:_ _。 【答案】( 1)次生 (2)捕食和竞争 (3)物理等距取样 (4)浮游生物类 (5)底栖动物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蛇类、 肉食性鱼类、 鼠类(任写其中 两类) 【解析】(1)荒地存在土壤,适于植物生长,则该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杂食 性鱼类以昆虫为食,同时二者又有共同的食物水草,所以二者间存

38、在捕食和竞争关 系。 (3)青蛙的叫声属于物理信息,1030cm 的草丛呈长方形,则调查蛙卵密度的方法 是等距取样法。 (4)水草和浮游生物都处于第一营养级,表现为竞争关系,当水草腐烂 后,则浮游生物类最先快速增殖。(5)由图可知,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的 生物有底栖动物类、杂食性鱼类和滤食性鱼类。蛙处于第三营养级,猛禽与蛙类之间存 在 1 个营养级,则该营养级为第四营养级,处于该营养级的生物有蛇类、鼠类、肉食性 鱼类等。 【考点定位】群落演替,种间关系,信息传递,食物网。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区别初生演替和次生 演替,理解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对其

39、他生物的影响。 三年( 2017-2019)高考真题生物分项汇编:专题0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专题 03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1(2019 全国卷 3)将一株质量为20 g 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 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答案】 A 【解析】黄瓜幼苗可以吸收水,增加鲜重;也可以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合成相关的 化合物。也可以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增加细胞干重。植物光合 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并没有增加黄瓜幼苗的质量,故黄瓜幼苗在光 照下增

40、加的质量来自于水、矿质元素、 空气。 综上所述, BCD 不符合题意, A 符合题意。 故选 A。 2(2019 全国卷II2) 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 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答案】 B 【解析】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葡萄糖,A 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 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B 正确;马

41、 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ATP,C 错误; 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酸味会减少, D错误。 3(2019 全国卷 III4)若将 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 株黄化苗。那么, 与萌发前的这n 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储 藏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

42、利用的物质,所以种子 萌发过程中, 呼吸作用强度增加,而有机物因呼吸作用消耗而总量不断减少。综上所述, BCD 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故选 A。 4(2019 天津卷 2)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 D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答案】 B 【解析】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形成麦芽糖,不消耗能量,A 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在幼嫩组织中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需要 ATP 提供能量, B 正确;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需要光能,不需要ATP 功能, C 错误;乳酸菌无 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

43、变成乳酸,不需要 ATP 供能, D 错误。因此, 本题答案选 B。 5(2019江苏卷 17)如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 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 B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C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 D实验验证了该种蓝藻没有叶绿素b 【答案】 D 【解析】 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纸层析后, 形成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 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 黄绿色。由图 可知,菠菜含有四种色素,蓝藻(原核生物)只含有叶绿素a

44、 和胡萝卜素。研磨时加入 碳酸钙是为了保护叶绿素,A 错误;层析液可以由石油醚、丙酮和苯混合而成,也可以 用 92 号汽油代替, B 错误;层析时,为了防止层析液挥发,需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 C 错误;由图可知,蓝藻只有两条色素带,不含有叶绿色b, D 正确,故选 D。 6(2019 浙江 4 月选考 15)将豌豆根部组织浸在溶液中达到离子平衡后,测得有关数据 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通氧状况与根细胞吸收Mg 2+的量无关 B若不断提高温度,根细胞吸收H2PO4 -的量会不断增加 C若溶液缺氧,根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会抑制NO3 -的吸收 D细胞呼吸电子传递链阶段产生的大量ATP

45、可为吸收离子供能 【答案】 D 【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豌豆根部组织细胞内的Mg 2+、H 2PO4 -和 NO 3 -的浓度均高 于外部溶液,故三种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消耗ATP,并且需 要借助载体蛋白。溶液通氧状况会影响根细胞的需氧呼吸,影响ATP 的合成,进而影 响吸收的Mg 2+的量, A 选项错误;不断提高温度,根细胞中需氧呼吸的酶的活性可能 会受到抑制,影响需氧呼吸合成ATP,进而影响根细胞吸收H2PO4-的量可能减少,B 选项错误;若溶液缺氧,豌豆根细胞厌氧呼吸为酒精发酵,会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C 选项错误;细胞呼吸的电子传递链过程是H 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并

46、产生大量ATP 的过 程,可为吸收离子功能,D 选项正确。 7(2019 浙江 4 月选考 27)生物利用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糖类和油脂,油脂的氧原子含量 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可用一定时间内生物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 数的比值来大致推测细胞呼吸底物的种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果蔬储藏于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上述比值低于1 B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与其正常时相比,上述比值会降低 C富含油脂的种子在萌发初期,上述比值低于1 D某动物以草为食,推测上述比值接近1 【答案】 A 【解析】果蔬中利用的能源物质为糖类,储藏于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产生CO2的 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应当等

47、于1,A 选项错误;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利用的 葡萄糖会减少,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相比正常时会降低, B 选 项正确;富含油脂的种子在萌发初期主要利用油脂为能源物质,故产生 CO2的摩尔数 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低于1,C 选项正确;某动物以草为食,则主要的能源物质 为糖类,则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接近1,D 选项正确。故错误 的选项选择 A。 8 ( 2018 全国卷 5)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答案】 C 【解析】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A 正确;食物 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 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 正确;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 H2O、CO2 和酒精,某些组织或器官是乳酸,C 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 中都可以合成ATP,D 正确。 9 ( 2018 北京卷 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 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 ,照光后DCI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