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编辑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05699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编辑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编辑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编辑版.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 “文化”的界定 1.“文化”名称的来源(识记P3) : “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 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识记P5) ( 1)广义文化: 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的 “文化” 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人类文化学、文化哲学取广义的“文化” 定义) 三个要点: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

2、的综合概念; 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 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三个要点: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 文精神为内核的; 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识记P6) ( 1)文化产品:广义的

3、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 产品;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 能源资材等, 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 2)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 3)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 4)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 现时,这种含有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的类型性、文化事象的变异性) (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

4、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 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 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 7)文化政策:指在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 原则。 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 1.民族文化(识记P9)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 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 的特点,不同民族

5、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 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2.国别文化(识记P9) :它是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 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3.中国文化的性质(领会P9)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中国文化是 一种统一的文化,而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原因: ( 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 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6、,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 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 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着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 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4.两个文化层面(领会P10) 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 1.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领会P10) 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 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因此,我

7、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 化发展历程,只有在各阶段文化纵向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文化发展的规律,才能 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2.传统文化(识记P9) :中国的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 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3.文化传统(识记P9)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 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 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

8、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4.当前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错误态度的分析(应用P11、12) :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 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也有人认 为发扬传统就要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 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四、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1.课程性质: 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与中国文化史和人类文化学的区别:

9、(领会 P12) 2.目的任务:(应用 P12) (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 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 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 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3.基本内容: ( 1)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 ( 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 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 ( 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四分法)生产生活

10、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 5)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中的地位 ( 6)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 1.中国地理的简要概况 ( 1)中国地形地势的特点:(识记 P14)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 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阶梯:西部的青藏高原地势最高,号称“世界屋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历史上居住过吐 蕃和羌人。 第二阶梯:从青藏高原往东往北。分布着: 云贵高原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 四川盆地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居住着西南夷(

11、南);古巴人、氐人、羌人(北);汉人 (盆地中央) 。 黄土高原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山西高原(汾河谷地)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蒙古高原,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 第三阶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的三大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及海岛疆域。 ( 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领会 P16)中国地理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 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将大陆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 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 3)气候变化大势: (识记 P17) 著名学者竺可桢在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中指出气候大势是由暖变

12、冷的四个时期: 温暖期(前 3000前 1100) ; 寒暖交错期(前11001400) ; 寒冷时期( 14001900) “方志时期”; “仪器观测期” ( 1900 ) ( 4)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领会 P15) 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 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 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 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

13、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 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 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 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 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 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走向。 广阔地域的人群众多(领会P19) :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

14、陆 又一定是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中华 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在中国,战争是有的,但最终古 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 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 “天下”观念(领会P20) : “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 (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领会P20) 地缘: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对峙、 冲突、 融合中,走向发展。 自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就一

15、直存在着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这些北方的 少数民族从文献记载看,最早的人群是猃狁,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 以至蒙古、满族等。这些民族除满族外,基本上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 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的。在中原政治兴旺时,它们逡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 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王朝政治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 入主中原, 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在短暂的停滞后, 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隔一二百年或

16、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虽然这 样的反复,已经有许多次,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这就是中原文化在一直带动着各地域文化的同步发展, 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 4)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领会P21) 广阔的地域, 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姿回旋的舞台。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 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因 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了南北 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

17、与经济中 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 件之一。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1.大地域与地域文化的形成 ( 1)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识记P22)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 2)古代的“九州” 尚书之禹贡篇: (识记 P22) 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 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 青州(渤海、泰山之间) 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 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 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 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 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 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 ( 3

18、)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领会 P23) 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 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2.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 ( 1)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识记 P26) :先秦时期, 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 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与楚辞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 2)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致界线(四大基本经济区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 ) : (识记 P26) “山西”(关中)地

19、区 山东地区(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 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代)以北农牧交错地带 江南地区 ( 3)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观(领会P27) :有较大的改观,丹阳、毗陵、吴郡等地,已经属于开化之地; 岭南二十余郡,已经有南海、交趾等荟萃一方的人文、物产的都会。 3.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领会 P27) ( 1)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 ( 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 的发展。 ( 3)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第三节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

20、得失 1.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作为:(识记 P29) ( 1)农忙季节,不征调百姓服役,以保证粮食的丰收; ( 2)在大池塘捕鱼,不用过密的鱼网,以保护鱼类繁殖。而一些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都安排在秋季进 行,也是为了保护兽类的繁殖; ( 3)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候砍伐,朝廷甚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并把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在一定程度 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伤害; ( 4)皇家大量修建大规模的园囿和灵寝,也对保护环境起了相当的作用; ( 5)由政府提倡和领导的植树造林运动,使全国进行大面积绿化; ( 6) 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区有良好的植被状态。 2.古代利用自然

21、方面的成就(识记P30) :土地的开垦;水利的兴修;运河的开凿 3.古代利用自然的主要失误:土地的过当开垦;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4.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领会 P32) 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一些湖泊渐 趋淤塞, 而最终导致它们淤平的是黄河挟带的大量的泥沙。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为害更加严重。 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入海,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灾难;而淮河在此以前,一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 的“利河”。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更大的灾害。长 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为害,都与

22、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黄河由母亲河变为灾难河,固然与自然方面 气候变冷、植被不易恢复有关,但无视自然规律“自作孽”的人为因素还是更主要的。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1.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 ( 1)新石器时代(识记P34)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 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 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 东北各地。 早期:仰韶文化以前时期(前8000- 前5000年) 中期:仰韶文

23、化时期(前5000- 前3000年)因最早发掘的是河南省滢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彩陶文化。 晚期:龙山文化时期(前3000- 前2000年)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黑陶文化。 ( 2)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识记P35) :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2.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 ( 1)三皇五帝的传说(识记P36) : “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 共同处都是文化的发明者,如神农氏发明农业,有巢氏发明居室等。“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他 们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史记五帝本纪 。 ( 2)敬授民时(识记P38) :在上古时期,人们

24、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 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然而正式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人 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着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3.夏、商、西周:族群代兴历史的结束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 ( 1)尚忠的夏文化 年代:约前 21世纪 -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 特征: “遵命”、 “近人”而“远鬼神” ( 2)商代文化的宗教特征 年代:前 17世纪初 -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 特征: “尊神”、 “事鬼”, “先鬼后礼” ( 3)西周,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年代:前 11世纪中叶 - 前771

25、年 分封制的特点和意义(领会P42) : (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生存的权利; 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分封制是一个激励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领会P43) :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不时仅把农耕当作 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的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 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 还有它

26、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的周颂 、 大雅、 小雅中,保存了大量农 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4.春秋战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 ( 1)百家争鸣的特点(识记P45) :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 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时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像老师)而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百 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 2)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识记P45)和各家思想的特征(领会P45) :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

27、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仁”和孟子 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道家:重要人物有老子、庄子。老子的“无为”、 “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 神解放的观点。 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 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 平的法度智力国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 、慎到的“势”结 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墨家: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 “尚同

28、”、 “尚贤”、 “节用”、 “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 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阴阳家:战国时期的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 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名家 (又称刑名家) :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 邓析的 “以 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 “合同异”的争辩,都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它涉及的是 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和“实”)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1.开边拓土 ( 1)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识记 P51) 收复河套

29、地区的河南战役(元朔二年,前127年) 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元狩二年,前121年) 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元狩四年,前119年) ( 2)打击匈奴的后果: (领会 P51) 三次战役,迫使匈奴向西北边缘地区迁徙,基本解除了匈奴对汉西北地区的威胁。 引发了西域的打通。对匈奴的成功打击引发了西域的打通和“丝绸之路”的成型。 在相当大程度上耗费了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引起内政的变化和内在矛盾的激发。 对匈奴的打击,造成了匈奴族的分化和大漠以北“真空”地带的形成 ( 3)西域(识记P51) :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 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

30、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 4)丝绸之路(识记P51) :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新疆境内,经过 中亚、西亚直至欧洲。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 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 2.新王朝政治格局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1)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领会P53) :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 分封制的反复。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分封诸侯的做法彻底过时。经过 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

31、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 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 此正式形成。 ( 2)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领会P54) : 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家财在多少万以上的郡国豪富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之家迁往长安附近的 皇陵地区; 任用酷吏,惩治那些地方的豪侠; “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了丞相的权力。 ( 3)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领会P56) :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有 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孝 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三科取士是政治,也是文化行为,对

32、化导社会以文化立身、以 学问扬名,有着非常实在的作用。 ( 4)察举制(识记P56) :两汉选官方式的一种,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 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重学问。 察举制为中下层知识分子提供了入仕和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对当时社会的教化、引导作用是巨大的,对后 世科举制也有深远的影响。 ( 5)“文景之治”(识记P57) :西汉文帝、武帝统治时期,社会政治相对安定,经济文化有声有色,人 民生活有了相当提高,国家财力得以增强,呈现出封建社会以来少有的繁荣兴旺局面,同时也是封建政治较 为清明的时期,史称“文景

33、之治”。 ( 6)“独尊儒术”(识记 P59) :公元 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 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独尊儒术一方面是汉武帝制礼作乐、搞封禅的需求,一方面 是董仲舒 “ 大一统 ” 理论中加强中央集权与限制皇权的思考。虽然限制皇权未实现,其他实现了。从此,儒家 思想成为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对士人通经致用和读书为官思想影响深远。 ( 7)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领会P61)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经学之士与其他诸家地位均等,备顾问而 已。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内法外儒,安抚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学

34、的 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元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 不与民争利的言论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以十分严重,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 治如脱缰之马般向更腐败的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 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终始” 之说。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汉家的 “失 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渐传开来。于是王莽利用这种说法,代竿建立新朝。但王莽完全按照周礼 治理国家,所行的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无法生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 们议制度,以为礼制

35、一定,天下自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尧舜禅 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谁敢提起过。 ( 8)士大夫阶层的养成(领会P62) :两汉独尊儒术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士族阶层的养成。从汉武帝开始儒 学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在这个阶层 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 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 1.西晋灭亡引起的变动 ( 1)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领会P64)

36、 :统一西晋王朝的旋生旋灭,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 头的结果。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实际上是曹魏以来皇权建立不合法理的恶果。八王之乱争 夺皇权,弄到家族内部骨肉相残的地步,实在是政权的“继统”一事上失去了道德的表现。但继统问题的道 德沦丧只是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另一个 重要表现是奢侈腐朽。所以,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就是: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培育起的一个对维 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因此,西晋的灭 亡是必然的。 ( 2)永嘉之乱(识记P64) :八王之乱时,成

37、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 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 ,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 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 3)十六国(识记P66) :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 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 4)南朝士族政治及士族文化(领会P66) :东晋是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 了政权。东汉以后,是士族操纵地方权力,经西晋到东晋,中央权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手里。大族在政治及 其他方面的得势更助长了他们的门阀观念,士庶之别,判若

38、云泥。高傲的世家大族有一个心理依据,即他们 是书香门第。 士族起家于两汉经学,而国家需要经学之士的原因在于平治天下。但因此起家的士族在魏晋之 际却发生了转变。他们日益向虚旷的方面发展,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 形骸。当世家大族把政务实权避让出去的同时,也更牢固、更出色地把文化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 ( 5)玄学(识记P67) :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一般认为始于曹魏 的何宴、王弼。他们倡导玄学,竞事清谈。清谈的内容是谈玄论道,剖析妙理,提倡放荡,是老庄思想的发 展。 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 欺世,

39、 于是标举 “自然” 大唱反调, 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西晋立国后,一些清谈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 于司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2.开发江南的过程(领会P68) : 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一般所谓的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三国时的吴国开始的。东吴政府注意兴修 水利,疏通河道,农业和商业也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吴都建业成为繁华的都会。(江南大族阶层也随之出现) 永嘉之乱后上百万的北方农民迁移江南,为江南开发带来了生力军。南方的开发, 为后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提 供了一个稳固的经济后方。 3.佛教的传播 ( 1)佛教的传

40、播及南北特点(领会P70) :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 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 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魏晋之际, 佛教更在玄 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教义已经为大乘经论为主。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 教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 分的。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 。北朝“偏于教” ,其 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

41、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 利益,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 ( 2)般若学(识记P69) :这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 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僧肇。 ( 3)涅槃学(识记P70) :涅槃意译为“圆寂” ,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 的阶段等。在中国,涅槃学的代表人物是道生。 ( 4)神灭论(识记P71) :由佛教引起的争论。最富于观念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 神灭论最著名,在诸多争论中也最为激烈。 4.民族大融合 南北民族融合(领会P7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是

42、北朝的现象,也发生在南朝境内各民族 之中。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开发所至,也就是融合所至。北 方边地民族内迁的过程同样也是融合的过程。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对中原文化有较深的熏染。 就在混乱的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政权就已经开始仿照汉族王朝的政治文化模式,建立自己的国家体制,提倡 文教。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 第四节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 1.唐朝的开放精神及其影响 ( 1)政治制度概况 三省六部制(识记P75) :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 书省。中书省负

43、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是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 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统称尚书,各司其 职。 科举制(识记P76) :科举制是隋唐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新制度。大致分为制科和常科两类,制科有皇 帝临时安排, 以待非常之才, 官员和平民子弟都可参加。常科基本每年一次,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等六科。 其中进士一科要考经典、诗赋和时务策论,难度大、录取率低,中举后前程却好,所以特别受士子重视。 ( 2)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领会 P76) 尚武精神。 唐朝精良的府兵以北方传统为背景。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

44、善战的习性,是唐朝建立 赫赫武功的重要原因。 开放的民族政策。 崇佛教与重诗文。 ( 3)唐朝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的体现及给北宋带来的影响(领会 P80) :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异国之人, 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心态开放决定着唐王朝在处理与边地民族关系上,采取宽松的方 式。唐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 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唐代的边疆民族政策带来的历史结果,是北 宋立国的艰难,北方的辽、西北的夏,使它的边疆压力十分沉重。安史之乱及随后的藩镇拥兵自重,致使北 宋王朝忌讳武人。外有并立的敌

45、对政权,北宋不得不大量养兵;忌讳武将,又养就了一个庞大的食禄阶层。 两者及其他奢侈浪费,造成北宋财政的极度困难。这又引发了改革的浪潮并激起士阶层剧烈的党派之争。 2.唐宋间的社会文化变革 ( 1)两税法: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 ,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 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 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了多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 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两税法的实施,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后来两税法历 代相沿,至名不改。

46、两税法的作用(领会P81) :不仅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它还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改革,对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两税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 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两税法的核心是“ 为以资产为宗” ,他改变着将工商业视为浮末、不道德行为从而严加 限制的做法。也改变着将土地的占有,视为威胁国家安定从而严厉打击的旧做法。 ( 2)南方经济的高涨(领会P83) :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方转移。在南方的长江中 下游流域,“进入全面开发耕地的时期”,显示着实行新税法对农业开发的刺激作用。中唐以后,水稻业、经 济作物,还有盐业、矿冶业,南方都

47、有长足发展。生产的高涨一定带动商业贸易和都市文明的发展。在许 多交通要道,集市贸易空前发展,大运河和长江沿岸及东南沿海大都市纷纷出现,十分繁荣。长安、洛阳、 开封、扬州、成都、广州等都是当时著名都会,而且扬州、成都、泉州、明州等城市,都是随着区域经济的 发展而发达起来的,是富甲一方的经济中心。 ( 3)市井文化的兴起(领会P84) :城市不仅积累着财富,也荟萃着人文。市井文化方方面面,其中最适合 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新文艺的兴起,最能观察当时社会文化之一斑。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 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期”。戏剧的发达同样令人瞩目。 3.民族传统复归下士大夫的

48、文化振作 ( 1)中唐时期(识记P86) : “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由盛唐转入中唐时期,从中唐起,知识分子的思想 体系明显变化。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文化正统的意识,一是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中唐思想 界、文学界代表人物是韩愈、李翱、 柳宗元、 刘禹锡、 白居易等, 思想界的变化在这些人身上分别表现出来。 ( 2)古文运动(识记) :是中唐时期一场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主要倡导者是韩愈、柳宗元, 参加者有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白居易等。其主旨是为了恢复和发扬先秦、两汉散文质朴流畅的传统,使 散文更适宜于叙事、说理和抒情。因为先秦、两汉的时间比六朝更古,所以,文学史上称这次运

49、动为“古文 运动”。 ( 3)新乐府运动(识记P87) :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在中唐,经白居易、元稹的大力倡 导下,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批诗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一场规模不小的诗歌运动,史称“新乐府运动”。 它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实际是有意恢复诗经和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 4)新党旧党的分歧(领会P87) :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试图以种 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属于新党,以“扰民”、 “生事”、 “与民征利”为理由反对这种 变法的为旧党。新党代表士大夫积极有为的精神,旧党也不能简单视为“反动”。两派的分歧产生于对现实 的不同理解。 ( 5)王安石变法(识记)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企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 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 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保守派(旧党)的固执反对,新法推行迭遭阻碍,总的来说 推行新法是失败的。 ( 6)理学(识记P88) :理学是北宋兴起的一门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