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整理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0653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6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整理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整理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整理版.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精读课文知识点复习 1.新闻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新闻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 3.新闻的语言: 准确、简明。 4.新闻的表达方式: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描写、抒情。 5.新闻的特点: 真实、及时、准确 6.新闻的电头组成及作用:组成: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作用:强调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新闻体裁 分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其中用来考查考生的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是消息。一篇消息稿一般由标题、导语、主 体、背景、结语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要统一考虑,统一布局,层次清楚,逻辑严谨。 消息的标题,其作用是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

2、里获得所需的信息。标题拟写要求是:准确概括,反映新闻事实,简要评价事实, 语言表述简明得体。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最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 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 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将导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或补足导语中未出现的新闻要素,以便读者全面、完整地了解消息的内容;同时在导语所概括的 新闻事实之外,增补新的内容,用以扩充消息的信息量,扩大读者的视野,提升新闻主题的高度。 这种结构方式被称为新闻(消息)写

3、作的“三度反复”。意思是,对同一新闻事件,从标题到导语再到主体,分三步呈递进式 展开叙述: 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告事实,起索引作用。是导语的概括。 导语:第二次叙述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是主体的概括。 主体:第三次叙述事实,展开、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 据此,考查该考点的常有题型主要有:表述题:限定字数为新闻拟一个简洁的标题;找出一则消息的导语。概述题:限 定字数将一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限定字数用一句话概括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信息;从语段中筛选出两条主要信息; 限定字数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观点。在新闻概括题中,考生只要抓住理解、概括、表述三个关键词就可以了。 例 1下面是一篇新闻

4、报道的主体部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 字。 汶川蓥华镇中学初一(1)班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她说:“在下面,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 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 另一个被埋在废墟里的名叫罗瑶的女孩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睡着,结 果她战胜了死神。 答案:文学艺术(书和乐曲)使死神却步;或:文学艺术(书和乐曲)使生命更加坚强;或:她们靠书、乐曲战胜死神。 透视:这是一道概述题。试题材料来自汶川大地震中的一篇新闻报道,要求考生用不超过10 字的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信息。 报道中被压在废墟里的两名女孩,一名靠看书缓解心中的

5、害怕;另一名则靠哼乐曲激励自己不要睡着。结果两人都凭顽强的意志 战胜死神最终获救。正确答案(示例)为“文学艺术(书和乐曲)使死神却步”。解答这道题,考生要注意三点:一是题干要求: 概括的信息不能超过10 个字; 二是两名女孩的共同点: 两人都是凭坚强的意志战胜死神最终获救;三是用综合性强的术语包含 “书” 和“乐曲”。 题目演练 1.阅读下面文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给其拟一个新闻标题。 北京奥运会 2008 年 8 月 8 日隆重开幕, 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近日从月球轨道传回一 段祝福语音。“嫦娥一号”的祝福语: “今天,全世界最灿烂、最夺目的城市是我们伟大祖国的

6、首都北京!第29 届奥运会在北 京隆重开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主题将在北京一一呈现!中华文明的光彩将随着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展现 给世界各国人民!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林匹克精神将在北京完美演绎。我们祝愿,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 一届奥运会!”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 年 10 月 24 日发射升空,在此之前,科技人员录制好了一些语音数据储存在卫星中,每到 一些特定的日子,如元旦、春节等,“嫦娥一号”就会发回相应的语音。 我拟的标题是: 2下边这则新闻报道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5 月 18 日发布公告,决定20

7、08 年 5 月 19 日至 21 日为全国 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 月 19 日 14 时 28 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 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 级地 震) 答: 3根据下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 12 个字) 据台湾媒体报道,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于13 日下午 3 时 40 分许返抵台北。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桃园机场发表讲话 表示,亲民党带着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的愿望回到台湾。宋楚瑜说,这次访问期间看到大陆

8、的很多变化,也看到大陆乡亲和我 们一样,都愿意追求和平。 我拟的标题是: 4导语是对消息核心内容的概括。请在下面这则消息的横线上补写导语。 抗日战士聚徐州 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记者了解到, 9 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 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 岁,最小的也已83 岁。值抗日战争胜利60 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 沦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前日上午, 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了。这些耄耋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历,激昂慷慨, 还激动地唱起了 救 亡军歌曲。 导语: 5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9、不超过15 字) 。 新华社北京 3 月 23 日电 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 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 少年的身心健康。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立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违法游戏 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上述电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 新闻标题: 6.请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 (不超过 12 字) 北京时间 2005 年 1 月 18 日 3 时 16 分,中国第 2

10、1 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 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 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 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我拟的标题是: 7.用一句话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基本信息。(不超过 20 个字,不含标点) 莫斯科时间 4 时 30 日 11 时 59 分(北京时间4 月 30 日 15 时 59 分) ,经过两天太空飞行后,载有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 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的“联盟TM 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到达目的地后,蒂托感慨地说:“我爱太空!”今年 2 月, 蒂托与俄航空航天局签订了赴国际空间站旅游的合同,并为此支付了两千万美

11、元。 答: 8.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 10 月 17 日电今日凌晨 4 时 33 分,在经过115 小时 32 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 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答: 9. 根据新闻内容,修改新闻标题。 新疆:严处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者1.8 万人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11 月 29 日电新疆林业公安、武警5 年来共打击处理非法捕杀、盗卖野生动物违法犯罪人员1.8 万人, 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32 亿元。近 5 年来,新疆共查处非法捕杀野生动物案件331 起,违法狩猎案240 余起,非法盗卖野生

12、动物 及其产品案 441 起。 答: 2 、芦花荡 (一) (P16 至 18 页)“第二天,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语段选自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 2读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i ( ) 3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老头子机智勇敢的性格。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主题思想。 记叙了老头子用计将鬼子引进陷阱,并消灭鬼子,替大菱报了仇的壮举,歌颂了老头子智勇双全,爱憎分明的英雄行为。 5.“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这里是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进钩子圈而故意装害怕的样子,

13、表现出老头子的机智。 6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 7“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粗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用“找”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对敌人的憎恨,也写出敌人的胆怯和愚蠢。 8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老头子为大菱报仇后的轻松,愉悦的心情和镇定乐观、充满自信的性格,流露了作者对老英雄的赞美 之情。也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 9试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并写出来。 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

14、英雄啊! 我真是小看了他。你看他,毫不畏惧、足智多谋。剥莲蓬吃,是在引诱鬼子。水上有血, 水下顶有机关!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的鼻子在转。他真有本事,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有 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这英雄的故事,早日养好伤, 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鬼子。 (二) (P9 至 12页)“夜晚, 敌人发了愁。” 1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既点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又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运用 拟人,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

15、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2文中加粗的“敌人的愿望”指什么? 防止有人给苇塘的队伍运送粮草,企图扼杀苇塘内的抗日队伍。 3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充满自信的性格。 4选文写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主要表现在什么上?用自己的话概括。 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5请在选文中画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语句,并且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每天夜里, 编算着使自己高兴 也使别人高兴的事”。“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明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 自

16、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功过都是由这一点发出来的。 6概括选文的内容 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及老头子这一英雄形象。 7加横线的段落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写出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 8.“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这句话中的 “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否换成 “干瘦得像老了的枯树”? 为什么 不能。原句表明老头子虽瘦却精神饱满,充满活力、无所畏惧;改句贬义色彩太浓,有损人物形象。 9.怎样理解“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一句? 通过交代老头子的眼睛特点,赞美白洋淀人民。 10加粗词语“过于”是什么意思?用在这

17、里是否含有贬义?“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 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与 过,都由此生发。 11结合全文,分析一下“老头子”为什么能“像没事人”一样,心情悠闲地“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其中的“事情”指的是什么? 老头子乐观、自信。“事情”指如何消灭鬼子,保障部队供给等。 12选文最后一段,“敌人发了愁”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的封锁落了空:“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

18、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 飘出来”。 13苇塘里传出的歌声表现了苇塘中的人什么样的精神风貌?据此,你有什么感受? 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只有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 附: 1.芦花荡的体裁是:,作者是,派的代表人物。本文选自 2.小说的三要素是:。其中情节包括:环境可分为: 6、阿长与 一、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 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

19、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 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二、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 怀念吗?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一是儿时的眼光,二是写作时的眼光。后一种眼光是含蓄的。 “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 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

20、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 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 三、仔细阅读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 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 至轻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 肯做

21、,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 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 伟大的神力”。 四、阅读 (一) (P57 至 59页)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无益 ;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 消失了。 , 仁

22、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结合文意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无益: 2阿长来问山海经 ,体现她对“我”的,而“我”认为“” ,也就从来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 这次也只淡淡地回答,表现了“我”对阿长的,这些都为下文设下了伏笔和悬念。 3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了什么? 说明阿长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的善良、朴实。 4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惊喜、感激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5 选 文 画 横 线 句 子 的 表 达 方 式 是, 它 表 明 了 作

23、 者 对 阿 长 的 感 激 和 敬 佩 的 感 情 , 句 中 的 “ 这 ” 指 代。 6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感激、敬佩。 并且激发了我对书和文学的热爱。 7.补叙长妈妈的身世,作用是什么? 交代长妈妈地位低下,生活境遇悲惨,表达了“我”对他深深地同情。 8.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抒情。抒发了“我”对善良阿长的深情衷心地祝福,表达了对她的深深地怀念。 9.写叔祖的“疏懒” ,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

24、文简要加以说明。 答: 从侧面衬托阿长对孩子的关爱。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 的这套书。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10.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答: 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热心帮孩子解决疑难。 11.“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 字略加分析) 答: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因为他对山海 经盼望已久,阿长能买来,是

25、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原以为阿长没有学问,问也无济于事;也觉得阿长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 书的心情,所以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 12 “三哼经”是阿长对山海经的称呼,这与文中哪一句话相照应? 13作者写“我还很记得”阿长带书回来的情形,又反复写书的内容,这有何用意? 写出了当时的情形十分难忘,突出了这书给“我”带来的有益的影响:激发了我对书和文学的热爱。 14.关于长毛故事中的“空前的敬意”和买山海经故事中的“敬意”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对长妈妈的无知、愚昧、粗俗的调侃;后者是对长妈妈的热心、善良、关爱孩子的真诚感激、敬佩。 15.概括文段内容。 阿长为我买

26、来盼望已久的山海经和“我”对她的感激、敬佩、怀念之情。 16.为什么不写如何买山海经,而此前此后写不少? 为了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前面的铺垫(远房叔祖、求之不得的心情、念念不忘的渴慕等)写出了阿长使“我”大喜过望, 并且感到她却有“伟大的神力”的原因;后写“我”的心情、搜集的图书,写出阿长令人尊敬、感激的原因,她的热心对“我” 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17.本篇散文的感情由“讨厌” “憎恶”到发生“新的敬意”,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后文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突出 阿长关心孩子和“我”对阿长的感激、敬佩、怀念作铺垫。 (二)阅读“元旦古怪仪式”的相关文字,回答问题。 “哥儿,你牢牢记住! ”她极其

27、郑重地说。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 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 两摇, (动作描写 ) “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 (语言描写 )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动作描写 ) 。我惊异地看 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神态描写 ) 。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 ”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 (语言描写 )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神态描写 )

28、,同时将一点冰冷 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动作描写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 以下床玩耍去了。 1.“郑重”表明: 阿长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儿童新年祝福的话语上,她非常重视这件事。反映了她渴望幸福,期待祝福,善 良但又迷信。 2.元旦的古怪仪式包括:讲吉利话、吃福橘。 3.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连用四个短句,作用是:写出了阿长得到祝福后心满意足、欢天喜地 的情形。 4. 为什么我认为是“辟头的磨难”? 当时不理解她渴望幸福平安的心情,所以说是“磨难”。 五、题目 阿长与 ,有什么艺术效果? 表明文章前一部分用的是抑笔

29、;将一本书与一个保姆联系起来,令人好奇,吸引读者;以写作时的口气去写,显得亲 昵。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赞美阿长真诚善良,关心孩子,表达“我”对阿长的感激、敬佩、怀念之情。 7、背影 一、本文写了父亲为我送行并爬月台为我买橘子这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情,抒发了父对子的疼爱及子对父的感念之情。 二、文章写了几次背影,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重点写“爬月台的背影”?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开篇头点题,引起下文。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集中刻画,把情节推向高潮。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对“背影”的动态进行补充,深化主题。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照应开头,引人回味,增加感情的深度。 重点写“爬月台的背影”的原因: 父亲

30、艰难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最让“我”感动,最能体现父亲对“我”的爱。 三、我流了几次泪?为什么? 四次流泪: a、悲哀之泪: 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b、感动之泪: 望亲买橘,发现父爱。 c、感伤之泪: 分别不舍,父亲艰辛,体认父爱。d。伤心之泪: 再现背影,感情复杂,泪光莹莹。 四、词语理解。 1.“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中的“聪明过分”是什么意思? 这里指愚蠢,不懂事。 2如何理解“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中的“漂亮”一词? 这里指说话得体。 五、内容分析。 1、文中的“我”当年已二十岁了,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但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否赞成?为 什么?( 3 分) 答: 言之

31、成理即可(例:赞成。因为在父母眼中,无论儿女多大,永远都是他们的小孩子,父亲亲自送他,是父爱的表现; 反对。虽然父亲的行为表现了一种亲子之爱,但却无助于“我”的成长,甚至在一定程度还削弱我“我”独立生活的能力。) 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 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2 分) 不矛盾。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很轻松。(或故作轻松,为了不让孩子伤感。) 3、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和“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 ,请你说说两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2 分) 第一句是因父亲在如此困境下

32、还这样关心我,使我感动而流泪;第二句是因父子分别,想到父亲对自己的爱,想到今后父亲 艰辛而难过流泪。 4、文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我”带的是父亲为“我”所订做的“皮 大衣” ,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 分) 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突出三个“布”字,反映家时生活艰难、渗淡,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为“我”定做昂贵的紫毛大衣,反衬 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与慈爱。 5、文中写到了“我”的四次流泪,其实这四次流泪的含义有所不同,请在处(父亲爬月台买橘子)加上恰当的批注。(3 分) 第二次流泪, 是因为感动。 答理解、 感激、 同情、忧虑、忏悔均可。是父亲的形象最为感

33、人的地方,是他老态蹒跚地为“我” 来回买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点。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为之流泪? 6、结合下面两段文字,就你读了背影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9月 12 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由于多数学生反对,背影可能落选鄂教版语文教材。学生的理由是:背影中“父亲不 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 9月 14 日“搜狐网”:听到这个消息,台湾的年轻学子反应却是相当不以为然,而国文老师更是直呼不可思议。他们认为这 样做太无聊, 背影所传递的人性美、人情美是经久不变的“善与美”。 7、生活中,你有过为父亲而流泪的经历吗?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在空白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34、 “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泪中有理解,有关怀,更有无限的感激;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一把雨伞,为父 亲遮住外面的风雨。让这泪化作例:一阵清风,吹干父亲额头上的汗滴。 8.文章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中祸不单行,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下文写父亲的背影做铺垫。 9.“北京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父亲为什么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 我虽然已长大,已经不要紧了,而在父亲的眼里,我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10.第三段中“本已说定不送我”中的“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

35、 不好。 “说过”只是顺便一说,改为“好”语气不如原来坚定。而“定”表示已经决定了,更为恰当。 11.第三段最后“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 不重复。 “再三”表“多次” ,说明父亲多次对“我”关心。而“仔细”是一种状态,二者都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深情,不矛盾. 12.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这“不要紧”是指什么而言?“不好”指什么? “不要紧”是对我而言,也是对我的宽慰。“不好”是指别人去不放心,体现了对我的爱。 13.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打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

36、造的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六、课后题解 一、熟读课文,把四次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回答下列问题。 “我与父亲 他的背影。”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 “等他的 再.我的眼泪又来了。 ” 再:突出作者久久目送父亲渐渐离去的情形,表达“我”对父亲的依恋和牵 挂,隐含了作者的失落和伤感。 “我读到此处,黑布马褂的背影。 ”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

37、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 情烘托这个背影。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 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3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 父亲在信上

38、说到了“大去之期”,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含着眼泪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 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所以这一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 二、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 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 。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 。并从课文第六段中找出 一些 关键性语句 ,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语句 。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 2那年冬

39、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这一句点出事情起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笼罩在哀伤的氛围之中。 3.“我买几个橘子去”是这个片段内容的提要。 4.“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这是父亲过铁道之所以困难的一个因素,不然不至于如此艰难。 5.“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说明父亲是坚持要自己去的,这一处很关键。说明父亲觉得能为儿子尽心尽力才舒心。 6.“蹒跚”一词很关键,连平地走路都是蹒跚而行,可想而知上下月台更难了。 7.“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 下来了。”

40、这一句不仅是本段关键的一句,在全文也是关键的一句,全文的焦点就是这个背影。 8.“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这一句表现了父亲的心情,买橘子虽然辛苦,心里却很高兴。 9.“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 。 这一句能表现父亲对“我”的怜惜、体贴、关照。 10.“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一句又写背影,而且包含非常复杂的情意,所以也是关键性语句。 三、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请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简 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情真意切 ) 。 不要

41、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 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 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 父亲也看在眼里, 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 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进去吧,里边没人。 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

42、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 都为儿子着想。 四、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一个 20 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 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 你的看法呢?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 当时祖母去世了,父亲也失业了,这双重的打击使全家光景暗淡,大家的心情都不好受。“我”是一个20 刚出头的青年,情 绪上就更敏感、脆弱些。所以,文中的“我”的言行是可以理解的。 2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样说?你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 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说“聪

43、明过分” “太聪明”,是回想八年前在父亲面前那种心态太不应该了,父亲为自己跟人讲价钱,嘱托茶房,都出于爱 心,可是自己对父爱竟麻木不仁,一味自以为是,好像比父亲还高明,实在是太不聪 明了。 9、老王 (一) 阅读【 P77至 80 页】“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 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回答问题。 1.“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话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 不能。这里是夸张的写法,强调了老王的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瘦弱单薄、几乎没有活气的形态。 2找出文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他面如死灰 , 打上一

44、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突出了老王当时病情严重,样子怕人;也暗示出老王的不幸,关心他的太少 了 3为什么老王病危之际,还要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呢? 老王一生孤苦伶仃,作者一家对老王关爱较多,所以老王在病危之际,亲自来谢谢好心人。(也许他已经预感到自己不久将 告别于人世了。 ) 4从上文哪段可以看出作者一家曾经给予老王帮助?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 ” “转身进屋”的动作,是老王 比较熟悉的进屋拿钱,所以他赶忙说:“我不要钱。”这里也暗示出,作者一家是经常资助老王的。 5为什么想起老王就“总觉得心上不安”? 总觉得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关

45、爱太少。 6以上文字写了两层意思,第一层叙述了老王去世前一天硬撑着给“我”送香油、鸡蛋,第二层写的是作者内心的不安和 惭愧 。 7.“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文段最后一句话,请问: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她为什么 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作者为什么感到“愧怍”? 答:虽然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不好,但相比于身体有残疾,无固定收入、生活贫困的老王来说,作者感到自己 还是幸运的,这里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作者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8作者的善良是如何表现的? 接了鸡蛋、香油后给老王钱,担心他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上

46、不安。 9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为什么? 因为他病得皮包骨头、浑身无力,滞笨地转身,直着脚走路。我想像着他都要散架了。 10为什么说鸡蛋“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老王在重病的情况下仍拿鸡蛋给我,报答我对他的关照,令我非常感动,这份情谊无法用鸡蛋的数目衡量。 11.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也赶忙解释”两个“赶忙”意思一样吗?不一样 第一个“赶忙”的意思是:老王深知杨绛的为人,知道她去拿钱。老王的急忙制止表达了他对别人的感谢是没有条件的,是 真诚的。 第二个“赶忙”的意思是:表达自己对老王的感谢,一定要给钱。 12.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老王死的前一天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我”给

47、他钱,表现了老王和作者的善良。 (二) 以善良去体察善良。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对课文结尾的最后一句话, 应该怎样理解? 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 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 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 “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 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

48、,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 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结尾一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 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三) 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在表达上的好处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

49、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 悲酸和感动。 、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11、中国石拱桥 (一) 【P93 页】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还有北京丰台区附近的卢沟桥。” 、这段文字说明了我国石拱桥的四个特点。这四个特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有悠久的历史。几乎到处都有。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文中列举“旅人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用“几乎”限制“到处都有”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几乎”,程度方面的限定。强调石拱桥分布广泛,但不排除有些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性。用上“几乎”,符合实际,体 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