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俄乌冲突中的网络较量分析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安全向更广领域扩展,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军事斗争新的角力场。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是一场标准的“热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然而冲突双方在网络领域的较量同样激烈异常。关键词:俄乌冲突;网络较量;网络控制力一、网络控制力较量所谓网络控制力较量,是指敌对双方通过对网络使用的较量,来取得军事斗争主动权的一种对抗活动。军事安全领域的互联网控制分为对外和对内两种。对外控制,即限制或切断敌对国家的互联网,使其游离于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之外;对内控制,即为了本国的军事或信息安全,主动切断国际互联网或限制其某些功能。2022年俄乌冲突中,支持乌克
2、兰的美西方就曾与俄罗斯斗智斗勇展开网络控制力的较量。据俄罗斯电视台报道,自2022年2月24日下午5时起,该台就一直遭受网络攻击,其中约27%来自美国。2月25日,俄新社、卫星通讯社等俄罗斯媒体报道称,匿名黑客组织在海外社交媒体推特上宣布对俄罗斯发动“网络战争”,声称对俄罗斯电视台遭受的网络攻击负责。美西方主动进攻,对俄罗斯展开互联网使用权的限制或剥夺。这是美国等网络强国针对其他国家霸凌与控制的惯用伎俩。据报道,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凭借自己的互联网优势就曾威胁对俄罗斯进行断网。同时,世界计算机软件行业巨头美国微软公司亦紧跟政府步伐,在其WindoWS11/10应用商店中下架了“今日俄
3、罗斯电视台”(RT)的移动应用,以此切断俄罗斯主流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声音。另外,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推特账号也被美西方关闭。美西方对俄罗斯互联网使用权和网络发言权的限制与剥夺多管齐下,来势汹汹。俄罗斯积极防御,对本国互联网使用进行监督和管控,化解抵御美西方的网络控制。一是加强监管。调集情报部门、宣传部门和司法部门,加强对互联网特别是社交网站的监管力度,搜集情报信息,收集网络舆情,动用法律武器,有效防范和应对反动信息、负面舆情和极端思想通过社交网站传播泛滥,影响本国民众和社会稳定。正是由于监管有力,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民众对政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力度都远高于乌克兰。二是主动断网。在军事斗争中,制网权处于
4、弱势的一方,有时会主动切断本国网络系统与国际互联网的联接,或者限制某些国外平台、网站在该国的使用,以达到维护国内稳定的目的。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就曾多次演练主动断网,一方面为应对美西方有可能的断网行动提供应急演练,另一方面试图发现存在的问题隐患并寻找解决办法,收到了较好效果。二、网络舆论战较量所谓网络舆论战,就是通过互联网及其社交平台设置议题,引导国际国内舆论朝着有利于己方、不利于对方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己方在国家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站上舆论制高点,处于有利地位,并最终取得政治或军事斗争胜利的一种网络宣传舆论较量。在2022年的俄乌冲突中,网络舆论战同样未能缺席,冲突双方在该领域的较
5、量依旧精彩纷呈,而期间发生的顿巴斯地区教堂着火事件就是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性事件和一个典型的网络舆论战战例。当地时间6月4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发推曝出一段宗教建筑着火视频并指出:“成为难民庇护所的东正教圣地斯维亚托戈尔斯克拉夫拉修道院主殿在俄罗斯袭击后着火。这是一个真正的俄罗斯野蛮世界邪恶的笑容,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就此事在即时通讯软件TeIegran1.上发表声明指责俄罗斯:“我们期待联合国和教科文组织作出公正合理的回应,俄罗斯必须被彻底孤立,它必须为罪行负责。”俄罗斯方面也深知网络舆论的巨大危害,立即以牙还牙、展开反击。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
6、副代表波利扬斯基在推特上转发了同一视频并指责:“乌克兰军队从顿巴斯的斯维亚托戈尔斯克撤出,并用燃烧弹瞄准了另一座东正教堂。乌克兰军队犯下了又一个可怕罪行,他们肯定会违背一切事实和常识,把他归咎于俄罗斯。”利用教堂着火事件作为议题,乌俄双方在网络平台上就舆论引导和控制一攻一防、展开较量,这是典型的网络舆论战与反舆论战,目的是把对方置于国际舆论和道义的不利地位,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为己方在军事和政治斗争中争取主动服务。止匕外,还有布恰镇平民死亡事件。该事件在互联网上迅速流传,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间舆论哗然。乌克兰指责俄罗斯对无辜群众进行大屠杀,扬言要追究俄罗斯战争罪。虽然俄罗斯力证该事件纯
7、属乌方自导自演、恶人先告状,但美西方还是不由分说,藉此对俄打出了新一轮攻势组合拳: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二是为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三是大肆指责俄罗斯搞种族灭绝;四是推动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暂停俄罗斯在人权理事会成员资格的决议。由此可见,不管平民死亡事件真相如何,美西方都找到了制裁俄罗斯的借口,其目标已经达成,至于事件真相其实并不重要,这就是网络舆论战的威力。三、网络心理战较量所谓网络心理战,就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心理战为手段,对敌对方发动网络心理进攻,力求击垮敌对方民众的心理防线,从而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对敌军事或政治斗争较大胜利的一种心理较量。在2022年俄乌冲突中,敌对双方通过网
8、络媒介进行的心理战较量此起彼伏、激烈异常。冲突之初,围绕“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底在哪儿”的问题,俄乌双方在网络平台上唇枪舌剑、虚虚实实,就是一场典型的网络心理战。由于对军事上处于劣势和防守地位的乌克兰来说,大敌当前,身为一国之主的总统是否在国内与全国军民同仇敌性共同御敌显得尤为敏感和重要,假如连总统都“跑路”了,那对乌方军心民心的动摇可想而知,作为总统的泽连斯基也非常清楚这一点。为了凝聚人心士气、坚定抵抗意志,泽连斯基率先发起网络心理战防御。当地时间2月25日晚,泽连斯基在社交平台Te1.egran1.上发布视频表示乌克兰总统和政府官员目前仍在基辅,他们会继续坚守在这里。26日7时57分,泽连
9、斯基再次在该网站发布自己于首都基辅街头拍摄的视频,呼吁保卫国家。泽连斯基的主动防御一定程度上坚定了乌克兰军民的抵抗意志和决心。针对泽连斯基在网络心理战上的主动出击,俄罗斯不甘落后。2月26日13时许,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在社交平台TeIegram上发布消息称,他从一位乌最高拉达议员处获知,泽连斯基已于当地时间25日离开基辅,他从乌克兰首都发出的所有呼吁都是提前拍摄。一时间,泽连斯基到底在哪里显得莫衷一是、扑朔迷离,乌军民无所适从、人心浮动,俄罗斯在网络心理战上后发制人、反败为胜。时间过去还不到一周,俄罗斯这次主动出击,发动网络心理战进攻。当地时间3月4日,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再次透露泽连斯基下
10、落,说他“身处波兰而非乌克兰”,乌军民的焦虑和失望情绪进一步加剧。为了不让负面情绪蔓延,乌克兰被动进行网络心理战应对。3月5日,泽连斯基匆忙出来反驳,声称自己从未离开过基辅,俄方简直“血口喷人”。然而,乌克兰军民的无助情绪似乎并无多少改善,反倒是俄方在网络心理战的助攻下军事行动加快推进。止匕外,还有蛇岛守军“全部阵亡”事件、莫斯科号巡洋舰爆炸沉没事件等作为俄乌双方心理对抗的焦点事件,都曾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上被广泛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心理战效应。结束语:网络较量是2022俄乌冲突的重要组成部分,较量警示我们,网络安全涉及网络控制力安全、网络软件安全、网络舆论安全和网络心理安全等多个方面,只有树立大网络安全观,才能更好维护本国军事安全和国家安全。参考文献:1范勇鹏,韩沁雯.俄乌冲突网络信息战的特征与启示J中国信息安全.2022,(06):76-79;2李恒阳.俄乌冲突网络对抗及其对网络空间安全的影响J.中国信息安全.2022,(06):83-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