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0804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58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摘要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 GPS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问题,同时还介绍了 GPS 卫星定位系统的 组成、GPS 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GPS 控制网的构网特点和构网方式、GPS 控制网网 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控制网优化设计的目的就是在各种设计方案中选择即可满足精度、可靠性要求,又 能使整个建网费用最少。因而本文论述了控制网基准优化、精度估算、经费估算、可 行性分析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 介绍了GPS网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探讨了优化设计 的数学模型。并介绍了经典控制网优化的质量标准,经典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分类和方 法。通过比较,论述GPS网优化设计的特点和优点。 随着 GPS 网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

2、着手研究 GPS 网的优化设计问题,本为把 GPS 网与常规网比较,分析了他们的异同点。探讨了 GPS 网的优化设计问题。在 GPS 作业 前,应设计出一种比较实用的既能满足一定精度和可靠性要求,又有较高精度指标的布 网作业计划,这就是 GPS 网的优化设计问题 为了解决控制网优化设计问题, 得出在布网方案和平差模型方面都与经典网不同的 情况下, 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方法, 本文从经典控制网优化设计着手, 总结了控制网优化 设计的数学模型, 推导了控制网优化设计的精度估算指标、可靠性估算指标和经费估算 指标,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方法与具体步骤。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 实例。 关键词关

3、键词:GPS 控制网;优化设计;估算指标 II THE OPTIMIZATION AND DESIGN OF GPS CONTROL NETWORKS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 discussed the problem of optimal design of GPS network, It also presents the GPS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components、the basic principles of GPS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Network configuratio

4、n features and mode of GPS network characteristics、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GPS network net-shaped design. the purpose of the optimal design of GPS network is, in various design options select to meet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and it also enabled the least-cost network building. Th

5、u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trol network benchmark optimization、accuracy of estimates、funds of estimates、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other areas of theory and method, Introduced the methods and specific steps of optimal design of GPS network, Discusse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optimal design. And i

6、ntroduced quality standards of classical optimal design, the categories and method of classical optimal design. By comparison,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optimal design of GPS network. According to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GPS network,people start to notice the importance of the

7、optimization and design of GPS control networks. Comparing traditional networks with GPS on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ir difference an sinilarty.And discussion. The optimal design of GPS control network. Before the GPS Operating, Should design a more practical can meet the requests of some precision

8、and reliability,also have high precision of the cloth net operating plan, This is the problem of optimal design of GPS network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ptimal design of GPS network, the method of optimal design of optimal design of GPS network is obtain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uch more di

9、fference between GPS network and traditional network not only in strategy of designing network, but in adjustment models as well. From optimal design of traditional network, the paper sums up the optimized mathematical model of GPS network, and derives the accuracy estimation indicators and reliabil

10、ity estimation indicators and cost estimation indicators of optimal design of GPS network.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sums up methods and specific steps of optimal design of GPS network. Finally, an application example. Key word: GPS network; optimal design; indicators of estimation III 目录目录 第第 1 1 章章

11、 绪论绪论1 1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1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 1.3 本文的工作.2 第第 2 2 章章 GPSGPS 概论概论 3 3 2.1 GPS 卫星定位系统组成.3 2.1.1 GPS 工作卫星及星座3 2.1.2 地面监控系统4 2.1.3 GPS 信号接收机5 2.2 GPS 卫星定位基本原理.6 第第 3 3 章章 GPSGPS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8 8 3.1 GPS 网的简介8 3.2 GPS 控制网网形设计的一般原则.10 3.3 GPS 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内容.12 3.3.1 GPS 控制网基准的优化设计12 3.3.2 GPS 网的

12、精度设计.13 3.3.3 GPS 控制网可靠性设计15 3.3.4 经费估算.20 3.3.5 实例.20 第第 4 4 章章 GPSGPS 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方法与具体步骤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方法与具体步骤 2222 4.1 GPS 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方法.22 4.2 GPS 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具体步骤.23 第第 5 5 章章 GPSGPS 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与实例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与实例 2323 5.1 GPS 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23 5.2 大同矿区 GPS 控制网设计实例.23 5.2.1 任务来源及工作量23 5.2.2 测区概况.24 5.2.3 布网方案.25

13、IV 5.2.4 方案比较.28 5.2.5 所选方案的精度分析31 第第 6 6 章章 经典控制网的优化设计经典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3535 6.1 简述 .35 6.2 控制网的质量标准 .35 6.3 优化设计的分类和方法 .36 第第 7 7 章章 GPSGPS 控制网较经典控制网优化的不同控制网较经典控制网优化的不同3939 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 4040 致谢致谢 414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4242 1 第第 1 1 章章 绪论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20 世纪80 年代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出现给大地测量带来了

14、一场 新的革命,由于其具有控制点间不需要相互通视、测量速度快、精度高、能全天候作 业等常规测量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在城市或工程控制网的测量中,它基本已取代了 常规的测量方法,因此对GPS控制网的设计与优化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在测绘学科方面,控制网的优化设计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课题之一。随着对控制 网的质量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Baarda提出了评价控制网质量的三项标准, 即精度、可靠性(即抵抗观测粗差及其影响的能力)和经济性,并于1971年首先引入 了准则矩阵的概念,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和精密的精度标准。Grafarend对控制网优化 设计问题作了广泛的理论研究,提出了现己为国际上

15、所公认的四阶段优化分类概念, 系统地应用了各种数学规划方法来解决控制网优化设计问题。近年来,随着GPS技术的 出现,由于其具有控制点间不需要相互通视、测量速度快、精度高、能全天候作业等 常规测量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GPS无论是在布网方案还是 在平差模型方面,都与经典网有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网的优化设计和常规控制网的 优化设计有很多的不同。例如:经典网的一级优化时,要求网的几何角度为60 度左右, 这对网的精度是十分重要的,而GPS网的精度与网形基本没什么关系。再如:经典网在 网形设计之后注重对观测权的优化设计,而GPS 网则不同,因为在GPS 观测过程中, 当整周模糊度

16、确定之后,再延长观测时间,观测量的权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了。因此 对GPS网的优化设计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建立控制网已经非常普遍。GPS 控制网技术设计是进行定 位的基础性工作,它是依据测量任务书提出的网的用途、精度、密度和经济指标,结 合国家有关测量规程的规定,经过现场踏勘,在确定的地形、地物、交通等条件下, 对控制网的坐标基准投影面、投影带、网形、外业观测调度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并 根据所设计的控制网图形和所选择接收机的精度进行控制网精度、可靠性的估算。在 各种设计方案中选择即可满足精度、可靠性要求,又能使整个建网费用最少。达到控 制网优化

17、设计的目的。本论文将阐述研究 GPS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2 1.2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美国着手设计与实验的第二代工作卫星改进系统(BLOCKIIR) ,于90年代后 发射,计划发20颗,新系统的定位精度可达1mm。前苏联自1978年10月开始,发射自己 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实验卫星,计划90年代中期建成GLOANSS工作星座, 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三个感到平面上。欧洲空间 局(ESA)正在筹建民用导航卫星系统,包括在赤道平面上的6颗同步卫星(GEO)和12 颗高椭圆轨道(HEO)卫星的混合卫星星座,我国也正

18、在筹建双星定位系统,由2颗同 步卫星确定平面位置的导航系统。近年来,GPS精密定位技术在我国也得到蓬勃发展。 就目前看来,我认为GPS将在用途、自动化程度、公测速度、定位精度等各方面进一步 的发展。 对于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和参考资料,优化设计的方法 也是各种各样,因而为了得出最优化的设计方法,并使优化过程简便快捷,还需要继 续对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做进一步的研究。 1.31.3 本文的工作本文的工作 我将重点讨论GPS网基准的优化设计和GPS网图形结构强度的优化设计。 通过经典控制网和GPS控制网的对比,进一步了解GPS控制网的特点和优点。 通过对控制网的进一步优化

19、,可以减少外业内业工作量,尤其能提高精度、提高 可靠性、减少经费。因而我将学习讨论GPS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方法和具体步 骤。 论文写作之前,本人查阅了各种有关不同GPS控制网优化设计方面的资料,和相关 的经典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文章,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我的研究基础是建立 在这些资料之上的。通过这次论文的写作,自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不同GPS控制网的设 计,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 由于个人水平有限,肯定存在很多不妥之处,望理解并加以指教! 3 第第 2 2 章章 GPSGPS 概论概论 2.12.1 GPSGPS 卫星定位系统组成卫星定位系统组成 GPS(Global Posit

20、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建立的一个卫星 导航定位系统,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全天候、连续、实时的三维 导航定位和测速;另外,利用该系统,用户还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时间传递和高精度的 精密定位。 GPS 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 2.1.12.1.1 GPSGPS 工作卫星及星座工作卫星及星座 由 21 颗工作卫星和 3 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 GPS 卫星星座,记作(21+3)GPS 卫星 星座。 24 颗卫星均匀分布在 6

21、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倾角为 55 度,各个轨道平面之间相距 60 度,即轨道的升交点赤经各相差 60 度。每个轨道平面内各颗卫星之间的升交角距相 差 90 度。 在两万公里高空的 GPS 卫星,当地球对恒星来说自转一周时,它们绕地球运行二 周,即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 12 恒星时。这样,对于地面观测者来说,每天将提前 4 分 钟见到同一颗 GPS 卫星。位于地平面以上的卫星颗数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最少可以见到 4 颗,最多可以见到 11 颗。在用 GPS 信号导航定位时,为了解算测站的 三维坐标,必须观测 4 颗 GPS 卫星,称为卫星星座。这 4 颗卫星在观测过程中的几何 位置分布对定

22、位精度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某地某时,甚至不能测得精确的点位坐标, 这种时间段叫做“间隙段” 。但这种时间间隙是很短暂的,并不影响全球绝大多数地方 的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实时 导航定位测量。 GPS 工作卫星的编号和试验卫星基本相同。其编号方法有:按发射先后次序编号; 按 PRN)卫星所采用的伪随机噪声码)的不同编号;NASA 编号(美国航空航天局对 GPS 卫星的编号) ;国际编号(第一部分为该星发射年代,第二部分表示该年中发射卫星的 序号,字母 A 表示发射的有效负荷) ;按轨道位置顺序编号等。在导航定位测量中,一 般采用 PRN 编号。 4 在 GPS 系统中,GPS 卫星的作用如下: (1

23、)用 L 波段的两个无线载波(19cm 和 24cm)向广大用户连续不断地发送导航 定位信号。每个载波用导航信息 D(t)和伪随机码(PRN)测距信号进行双相调制。用于捕 获信号及粗略定位的伪随机码叫 C/A 码(又叫 S 码),精密测距码(用于精密定位)叫 P 码。由导航电文可以知道该卫星当前的位置和卫星的工作情况。 (2)在卫星飞越注入站上空时,接收由地面注入站用 S 波段(10cm 波段)发送到 卫星的导航电文和其他有关信息,并通过 GPS 信号电路,适时地发送给广大用户。 (3)接收地面主控站通过注入站发送到卫星的调度命令,适时地改正运行偏差和 启用备用时钟等。 GPS 卫星的核心部件

24、是高精度的时钟、导航电文存储器、双频发射和接收机以及微 处理机。而对于 GPS 定位成功的关键在于高稳定度的频率标准。这种高稳定度的频率 标准由高度精确的时钟提供。因为秒的时间误差将会引起 30cm 的站星距离误差。 9 10 为此,每颗 GPS 工作卫星一般安设两台铷原子钟和两台铯原子钟,并计划未来采用更 稳定的氢原子钟(其频率稳定度优于) 。GPS 卫星虽然发送几种不同频率的信号, 14 10 但是它们均源于一个基准信号(其频率为 10.23G) ,所以只需启用一台原子钟,其 Z H 余作为备用。卫星钟由地面站检验,其钟差、钟速连同其他信息由地面站注入卫星后, 再转发给用户设备。 2.1.

25、22.1.2 地面监控系统地面监控系统 对于导航定位来说,GPS 卫星是一动态已知点。星的位置是依据卫星发射的星历 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算得的。每颗 GPS 卫星所播发的星历,是由地面监控 系统提供的。卫星上的各种设备是否一直沿着预定轨道运行,都要由地面设备进行监 测和控制。地面监控系统另一重要作用是保持各颗卫星处于同一时间标准GPS 时间 系统。这就需要地面站监控各颗卫星的时间,求出钟差,然后由地面注入站发给卫星, 卫星在由导航电文发给用户设备。 GPS 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控站。 (1)主控站设在美国本土科罗拉多。主控站的任务是收集、处理本站和监控

26、站收 到的全部资料,编算出每颗卫星的星历和 GPS 时间系统,将预测的卫星星历、钟差、 状态数据以及大气传播改正编制成导航电文传送到注入站。主控站还负责纠正卫星的 轨道偏离,必要时调度卫星,让备用卫星取代失效的工作卫星。另外还负责监控整个 地面的工作,检验注入给卫星的导航电文,监控卫星是否将导航电文发给了用户。 5 (2)三个注入站分别设在大西洋的阿松森岛、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岛和太平洋的 卡瓦加兰。任务是将主控站发来的导航电文注入到相应的卫星存储器。每天注入三次, 每次注入 14 天的星历。此外,注入站能自动向主控站发射信号,每分钟报告一次自己 的工作状态。 (3)五个监控站除了位于主控站和三

27、个注入站之处的四个站以外,还在夏威夷设 立了一个监控站。监控站的主要任务是为主控站提供卫星的观测数据。每个监控站均 用 GPS 信号接收机对每颗可见卫星每 6 分钟进行一次伪距测量和积分多普勒观测,采 集气象要素等数据。在主控站的遥控下自动采集定轨数据并进行各项改正,每 15 分钟 平滑一次观测数据,依此推算出每 2 分钟间隔的观测值,然后将数据发送给主控站。 2.1.32.1.3 GPSGPS 信号接收机信号接收机 GPS 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 信号,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 GPS 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 测量出 GPS 信

28、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 GPS 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 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静态定位中,GPS 接收机在捕获和跟踪 GPS 卫星的过程中固定不变,接收机高精度 地测量 GPS 信号的传播时间,利用 GPS 卫星在轨的已知位置,解算出接收机天线所在 位置的三维坐标。而动态定位则是利用 GPS 接收机测定一个运动物体的运行轨迹。GPS 信号接收机所位于的运动物体叫做载体(如航行中的船舰,空中的飞机,行走的车辆 等) 。载体上的 GPS 接收机天线在跟踪 GPS 卫星的过程中相对于地球而运动,接收机用 GPS 信号实时地测得运动载体的状态参数(瞬间三维位

29、置和三维速度) 。 接收机硬件和机内软件以及 GPS 数据的后处理软件包,构成完整的 GPS 用户设备。 GPS 接收机的结构分为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两大部分。对于测地型接收机来说,两个单 元一般分成两个独立的部件,观测时将天线单元安置在测站上,接收单元置于测站附 近适合的地方,用电缆线将两者连成一个整机。也有将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制作成一 个整体,观测时将其安置在测站点上。 GPS 接收机一般用蓄电池作电源。同时采用机内机外两种直流电源。设置机内电池 的目的在于更换外电池时不中断连续观测。在用机外电池的过程中,机内电池自动充 电。关机后,机内电池为 RAM 存储器供电,以防止丢失数据。 近几年,

30、国内引进了许多种类型的 GPS 测地型接收机。各种类型的 GPS 测地型接 收机用于精密相对定位时,其双频接收机精度可达 5mm+1ppmD,单频接收机在一定距 6 离内精度可达 10 mm +2ppmD。用于差分定位其精度可达亚厘米级。 目前,各种类型的 GPS 接收机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便于野外观测。GPS 和 GLONASS 兼容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接收机已经问世。 2.22.2 GPSGPS 卫星定位基本原理卫星定位基本原理 将无线电信号发射台从地面点搬到卫星上,组成一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无 线电测距交会的原理,便可由三个以上地面已知点(控制台)交会出卫星的位置,反 之利用三

31、颗以上卫星的已知空间又可交会出地面未知点(用户接收机)的位置。 GPS 卫星发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 GPS 接收机在某一时刻同时接收三颗以上的 GPS 卫星信号,测量出测站点(接收机天线中 心)P 至三颗以上 GPS 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 GPS 卫星的空间坐标,据此利用距离 交会法解算出测站点 P 的位置。如图 2-1,设在时刻在测站 P 用 GPS 接收机同时测得 i t P 点至三颗 GPS 卫星 S1,S2,S3 的距离 P1,P2,P3,通过 GPS 电文解译出该时刻三颗 GPS 卫星的三维坐标分别为,j = 1,2,3。用距离交会的方法求解

32、 P 点 J X J Y J Z 的三维坐标(X,Y,Z)的观测方程为: (2-1) 21 21 21 2 1 2222222 2 2323232 3 ()()() ()()() ()()() XXYYZZ XXYYZZ XXYYZZ 图 2-1 GPS 定位原理 在 GPS 定位中,GPS 是高速运动的卫星,其坐标值随时间在快速变化着。需要实时 地由 GPS 卫星信号测量出测站至卫星之间的距离,实时地由卫星的导航电文解算出卫 7 星的坐标值,并进行测站点的定位。依据测距的原理,其定位原理与方法主要有伪距 法定位,载波相位测量定位以及差分 GPS 定位等。对于待定点来说,根据其运动状态 可以将

33、 GPS 定位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静态定位指的是对于固定不动的待定点, 将 GPS 接收机安置于其上,观测数分钟乃至更长的时间,以确定该点的三维坐标,又 叫绝对定位。若以两台 GPS 接收机分别置于两个固定不变的待定点上,则通过一定时 间的观测,可以确定两个待定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又叫相对定位。而动态定位至少有 一台接收机处于运动状态,测定的是各观测时刻(观测历元)运动中的接收机的点位 (绝对点位或相对点位) 。 利用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测距码)或载波相位,均可进行静态定位。在实际应用 中,为了减弱卫星的轨道误差、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以及电离层和对流层的折射误 差的影响,常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的

34、各种线性组合(即分差值)作为观测值,获得两 点之间高精度的 GPS 基线向量(即坐标差) 。 8 第第 3 3 章章 GPSGPS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3.13.1 GPSGPS 网的简介网的简介 GPS 设计与施测的依据主要是测量任务书和 GPS 测量规范。由于 GPS 测量属于一门 新型的正在发展的技术方法,因此规范中某些条款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商榷。但是,GPS 测量规范仍旧是我们进行 GPS 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应按照 GPS 测量规范的统一标准, 进行 GPS 网的设计和制定外业工作方案。 (1)GPS 网的构网特点 GPS 网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其核心是如何高质量低成

35、本完成既定的测量任务。 GPS 网的设计包括网形构造、精度、基准等方面的设计。此外,对于外业工作具体实施, 还应考虑观测时段、时间、测站位置的选择,接收机的类型及数量,交通后勤等因素。 目前的 GPS 控制测量,基本上都是采用相对定位的测量方法。这就需要两台以及 两台以上的 GPS 接收机在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连续跟踪相同的卫星组,即实施所谓同步 观测。同步观测时各 GPS 点组成的图形成为同步图形。 不同台数 GPS 接收机同步观测一个时段,便组成以下各种同步图形结构,如图 3-1 所示。总之,当 T 台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同步图形由 n 条基线构成,其中 n 为 n=T(T-1)/2 (3-1

36、) a.2 台接收机 b.3 台接收机 c.4 台接收机 d.5 台接收机 图 3-1 同步图形示例 同步图形构成 GPS 网的基本图形。而在组成同步图形的 n 条基线中,只要(T-1) 条是独立基线,其余基线均为非独立基线,可有独立基线推算得到。由此,也就在同 步图形中形成了若干坐标闭合差条件,称为同步图形闭合差。由于同步图形是在相同 的时间观测相同的卫星所获得的基线解构成的,基线之间是相关的观测量。因此,同 步图形闭合差不能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但它可以反应野外观测质量和条件的好坏。 在 GPS 测量中,与同步图形相对应的,还有非同步图形或称为异步图形,即由不 同时段的基线构成的图形。由异步

37、图形形成的坐标闭合差条件称为异步图形闭合差。 当某条基线被两个或多个时段观测时,就形成了重复基线坐标闭合差条件。异步图形 9 闭合条件和重复基线坐标闭合条件是衡量精度、检验粗差和系统差的重要指标。 (2)GPS 控制网的构网方式 GPS 网是由同步图形作为基本图形扩展延伸得到的,当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时,网 形结构随之会有不同的形状。GPS 网的布设就是如何将各同步图形合理的衔接成一个有 机的整体,使之达到精度高,可靠性强,且作业量和作业经费少的要求。GPS 网的布设 按网的构成形式分为:星形网、点连式网、边连式网、网连式网。按其作业方式可分 为:同步作业方式网、基准站同步作业方式网、快速定位作

38、业方式。下面我按照布网 的形状,逐一讨论各种构网方式的优劣。 1)星形网 星形网的图形如图 3-2 所示。这种网在作业中只需要两台 GPS 接收机,作业简单, 是一种快速定位作业方式,常用在快速静态定位和准动态定位中。但由于各基线之间 不构成任何闭合图形,所以其抗粗差的能力非常差。一般只用在工程测量、边界测量、 地籍测量和碎部测量等一些精度要求较低的测量中。 2)点连式网 图 3-2 星形网图形 所谓点连式网,就是相邻同步图形间仅由一个公共点连接成的网,其网形如图 3-3 所示。 任一个由 m 个点组成的网,由 T 台接收机观测,则完成该网至少要 n 个同步图形: (3-2) 1 1 T Tm

39、 INTn 例如,当 m=30 时,采用 3、4、5 台接收机最少同步图形分别为 14、9、7。网的必 要观测基线数为 m-1,而网中 n 个同步图形总共由 n*(T-1)条独立基线。 图 3-3 点连式 GPS 网 显然,以这种方式布网,没有或仅有少量的异步图形闭合条件。因此,所构成的 图形抗粗差能力仍不强,特别是粗差定位能力差,网的几个强度也较若。在这种网的 10 布设中,可以在 n 个同步图形的基础上,再加测几个时段,增加网的异步图形闭合条 件的个数,从而提高网的几何强度,使网的可靠性得到改善。 3)边连式网 边连式布网方法是指相邻同步图形之间通过 2 个公共点相连,即同步图形由 1 条

40、 公共基线连接。 任一个由 m 个点构成的网,若用 T 台(T3)接收机采用边连式布网方法进行观 测,则完成该测量任务的最少同步图形个数 n 为 (T3) (3-3) 2 1 T Tm INTn 相应观测获得的总基线数为 n*(T-1)*T/2 其中独立基线数为 n*(T-1),而网的多余观测基线数为 n*(T-1)-(m-1) 。边连式 构网图形如图 3-4 所示。 图 3-4 边连式网 比较边连式与点连式布网方法,可以看出,采用边连式布网方法有较多的非同步 图形闭合条件,以及大量的重复基线边,因此,用边连式布网方式布设的 GPS 网的几 何强度较高,具有良好的自检能力,能够有效发现测量中的

41、粗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4)网连式网 所谓网连式布网方法,是指相邻同步图形之间有两个以上公共点相连接,相邻同 步图形之间存在互相重叠的部分,即某一同步图形的一部分是另一同步图形中的一部 分。 这种布网方式通常需要 4 台或更多台的 GPS 接收机,这样密集的布网方法,其几 何强度和可靠性指标是相当高的,但其观测工作量以及作业经费均较高,仅适用于网 点精度要求较高的测量任务。 3.23.2 GPSGPS 控制网网形设计的一般原则控制网网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由各种构网方式可以看出,在 GPS 作业前,应设计出一种比较实用的既能满足一 定精度和可靠性要求、又有较高精度指标的布网作业计划,这就是 GP

42、S 网的优化设计 11 问题,因而网形设计的一般原则为: (1)要充分考虑建立 GPS 控制网的应用范围。对于工程建设的 GPS 网,应该即考 虑勘测设计阶段的需要,又要考虑施工放样等阶段的需要。对于城市 GPS 控制,既要 考虑近期建设和规划的需要;又要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扩展 GPS 控制网的功能。例如,因为 GPS 测量具有高精度和不要求通视的优点,有的城市已经 考虑将城市 GPS 网建立成为兼有监测三维形变功能的控制网。这样既可以为城市建设 提供发现隐患、预防灾害的极有价值的信息,也有利于充分发挥 GPS 网和测绘工作在 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采用分级布网方案。适

43、当地分级布设 GPS 网,有利于根据测区的近期需要和 远期发展分阶段布设,而且可以使全网的结构呈长短边相结合的形式。与全国均由短 边构成的全面网相比,可以减少网的边缘处误差的积累,也便于 GPS 网的数据处理和 成果检核分阶段进行。分级布网是建立常规测量控制网的基本手法,因为 GPS 测量有 许多优越性,所以并不要求 GPS 网按常规控制网分很多等级布设。例如,大城市的 GPS 控制网可以分为三级:首级网中相邻点的平均距离大于 5km;次级网中相邻点平均距离 为 1-5km;三级网相邻点平均距离可小于 1km,且可采用 GPS 与全站仪相结合的方法布 设。对于小城市,分两级布设 GPS 网即可

44、。为提高 GPS 网的可靠性,各级 GPS 网必须 布设成由独立的 GPS 基线向量边(或简称为 GPS 边)构成的闭合图形网,闭合图形可 以是三边形、四边形或多变形,也可以包含一些符合路线,GPS 网中不允许存在支线。 GPS 网的网形设计的有关问题将在下节中讨论。 (3)GPS 网中应不存在自由基线。所谓自由基线是指不构成闭合图形的基线,由于 自由基线不具备发现粗差的能力,因而必须避免出现,也就是 GPS 网一般应通过独立 基线构成闭合图形。 (4)GPS 网中的闭合条件中基线数不可过多。网中各点最好有 3 条或更多基线分支, 以保证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使网的精度、可靠性均匀。 (5

45、)GPS 网应以“每个点至少独立设站观测两次”的原则布网。这样不同接收机数 测量构成的网之精度和可靠性指标比较接近。 (6)为了实现 GPS 网与地面网之间的坐标转换,GPS 网至少应与地面网有 2 个重合 点。研究和实践表明,应有 3-5 个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地面点作为 GPS 网的一部分, 以便 GPS 成果较好的转换至地面网中。同时,还应与相当数量的地面水准点重合,以 提供大地水准面的研究资料,进行 GPS 大地高向正常高的转换。 (7)为了便于观测,GPS 点应选择交通便利、视野开阔、容易到达的地方。尽管 GPS 网的观测不需要考虑通视的问题,但是为了便于用经典方法扩展,至少应与网中

46、另 12 一个点通视。 3.33.3 GPSGPS 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内容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内容 GPS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是实施 GPS 测量的基础性工作,它是在网的精确性、可靠性 和经济性方面,寻求 GPS 控制网设计的最佳方案。根据 GPS 测量特点分析可知,GPS 网 需要以一个点的坐标为定位基准,而此点的精度高低直接影响到网中各基线向量的精 度和网的最终精度。同时由于 GPS 网的尺度含有系统误差以及同地面网的尺度匹配问 题,所以有必要提供精度较高的外部尺度基准。 由于 GPS 网的精度与网的几何图形结构无关,且与观测权相关甚小,而影响精度 的主要因素是网中各点发出基线的数目及基线的权阵。

47、因此,提出了 GPS 网形结构强 度优化设计的概念,讨论增加的基线数目、时段数、点数对 GPS 网的精度、可靠性、 经济效益的影响。同时,经典控制网中的三类优化设计,即网的加密和改进问题,对 于 GPS 网来说,也就意味着网中增加一些点和观测基线,故仍可将其归结为对图形结 构强度的优化设计。 综上所述,GPS 网的优化设计主要归结为两类内容的设计: (1)GPS 网基准化的优化设计; (2)GPS 网图形结构强度的优化设计,其中包括:网的精度设计、网的抗粗差能力 的可靠性设计、网发现系统差能力的强度设计。 3.3.13.3.1 GPSGPS 控制网基准的优化设计控制网基准的优化设计 GPS 控

48、制网技术设计是进行 GPS 定位的基础性工作,它是依据测量任务书提出的 GPS 网的用途、精度、密度和经济指标,结合国家有关测量规程的规定,经过现场踏 勘,在确定的地形、地物、交通等条件下,对 GPS 控制网的坐标基准(投影面、投影带) 、网形、外业观测调度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并根据所设计的控制网图形和所选择 GPS 接收机的精度进行 GPS 控制网精度、可靠性的估算。在各种设计方案中选择即可满足 精度、可靠性要求,又能使整个建网费用最少。达到控制网优化设计的目的。 经典控制网的基准优化设计是选择一个外部配置,使得达到一定的要求,而 GPS 网的基准优化设计主要是对坐标未知参数 X 进行的设计

49、。基准选取的不同将会对网的 精度产生直接影响,其中包括 GPS 网基线向量解中的位置基准的选择,以及 GPS 网转 换到地方坐标系所需的基准设计。另外,由于 GPS 尺度往往存在系统误差,因此应提 13 出对 GPS 网尺度基准的优化设计。 1) 位置基准设计 研究表明,GPS 基线向量解算中作为位置基准的固定点误差是引起基线误差的一个 重要因素,使用测量时获得的单点定位值作为起算坐标,由于其误差可达数十米以上, 所以选用不同点的单点定位坐标值作为固定点时,引起的基线向量差可达数厘米。因 此,必须对网的位置基准进行优化设计。 2) 尺度基准设计 尽管 GPS 观测量本身已含有尺度信息,但由于 GPS 网的尺度含有系统误差,所以, 还需要提供外部尺度基准。 GPS 网的尺度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