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教案整理.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1136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教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教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教案整理.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理知识体系明目标学法 1.依据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了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 运用民族地区发展的成就分析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 原则。 3分别从含义、 内容、 核心和优越性四方面分析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4知道我国宗教政策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5 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 政策。 考点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系统知识 学扎实 1知道 我国形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把握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措施 (1)国家角度 政治 基础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代表大会

2、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基本 原则 坚持和完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基本 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自治权 政策 保证 坚持和完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尊重和保 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 (2)公民角度 尊重信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履行义务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执行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3理解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含 义 各民族一律平等,都依法 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 文

3、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 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 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 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 处、友好往来、 互相合作、 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 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 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 荣 的义务的大团结局面 原 因 在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 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 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 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 的主人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 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 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 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 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 兴的必然要求 4把握 我

4、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地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内 容 自治 地方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 机关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 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自治 权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其范围、 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政治、 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原 因 必然 性 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优越 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有利

5、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细解题点 考清楚 结合具体事例,考查对民族关系的理解 例 1(2017 全国卷 )某社区有汉、回、白、彝、傣等二十多个民族居住。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都 一起欢庆,“同过民族节,众筹百家宴”。在泼水节大家到民族团结广场相互泼水祈福,在火把节组织篝火 晚会一起载歌载舞,在开斋节一起吃馓子、油香该社区各族群众同过民族节() 是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实现了多民族地区社区组织的自我完善 是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 AB CD 解析 二十多个民族同过民族节,体现了平等

6、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也体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 相互交融, 符合题意;各族群众同过民族节与各民族共同繁荣无关,且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选;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C 易错辨析 在民族原则上的几个“注意点 ” 原则注意点 民族 平等 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间发展程度是一样的 民族平等不仅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平 等 民族平等不仅是指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平等地履行义务 民族 团结 民族团结不仅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 结 各民族 共同 繁荣 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 各民族共同繁荣

7、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 文化的共同 繁荣 结合典型示例,考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例 2(2016 全国卷 )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 培养。例如,截至2015 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5 个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有兼 通藏汉双语的法官799 名,约占全区法官总数的62%。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 民族地区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 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 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相互沟通和团结 确定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的地位 AB CD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

8、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 培养 ”。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群众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参与诉讼的权利,也有 利于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团结,故 符合题意;变通执行权是民族自治机关享有的权力,自 治地方的人民法院不享有自治权,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双语法官的培养,与民族语言能否成为民族自 治机关公务语言无关,排除。 答案 C 过关训练 练全面 12017 年 1 月 14 日,“中华民族一家亲” 中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电视晚会在“塞上湖城”银川 举行。晚会通过一个个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节目,热情讴歌了各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和睦相处、凝心聚力、 守望相助、

9、和谐发展的幸福生活,充分表达了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由衷热爱和共创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中 华民族一家亲”体现了() 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实现了民族团结 各民族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实现了民族平等 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国消除了民族矛盾,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AB CD 解析: 选 B“中华民族一家亲” 节目热情讴歌了各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和睦相处、凝心聚力、守望相 助、和谐发展的幸福生活。这体现了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实现了民族团结,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 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正确; 中的 “相同 ”说法错误; 中的 “消除 ”说法错误。 2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

10、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47 个聚居民族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 了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正是这 种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这表明() 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B CD 解析: 选 C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 制度保障, 错误; 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项。 32017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

11、法颁布实施33 周年。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B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政府 C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D国家统一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解析: 选 AA 项是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认识;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B 项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国家统一,C 项错误; 自治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D 项错误。 4西藏自治区成立50 年来,充分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依法保障西藏人民继 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自由。由此可见,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 一切从实际出

12、发,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事务 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 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能够协调少数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 AB CD 解析: 选 D自治机关不是所有本行政区域内的事务都能决定,错误;自治机关不包括司法机关,不 能独立行使司法权,错误;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充分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保障西 藏人民继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自由,既说明自治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也说明它能 协调少数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 正确且符合题意。 5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捍卫了祖国统一、推动了历史进步,形成 了源远流长的“大一

13、统”思想,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 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B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C有利于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有利于确保少数民族享有高度自治权 解析:选 C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是艰苦创业,而不是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 项错误; 处理民族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各民族共同繁荣,B 项错误;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发展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 项符合题意;高度自治权由特别行政区行使,D 项错误。 考点二我国的宗教政策 系统知识 学扎实 1把握我

14、国的宗教政策的四个着力点 政策注意点 实行宗教 信仰自由 政策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非鼓励公民信教。国家既保护信仰宗教的 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在宪法、法 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宗教活动。宗教不能干预国家行政、 教育、司法等。中共党员、共青团员不能信教。宗教信仰自由是宪 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依法管理 宗教事务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 的渗透 坚持独立 自主自办 的原则 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支持宗教

15、界在平 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 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积极引导 宗教与社 会主义社 会相适应 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 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 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做到“两个要求”“两个支持”。 也不是说宗教已经不存在消极作用,而是通过对宗教进行引导,限制 其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 2.理解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三个要求 (1)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宗教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的差

16、异,并不影响其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 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应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 作用。 (2)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应用分析 想明白 热点 2017 年 9 月 7 日,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主要在维护公民 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界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

17、社会和谐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即明确宗教活动场所法 人资格和宗教财产权属、明确遏制宗教商业化倾向。同时,规范了宗教界财务管理和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 捋顺了中国宗教事务中亟待解决、急需厘清的关系,如宗教界与政府、宗教活动与社会公共安全、宗教弘传 与国家意识形态、宗教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等多方面的关系。 结合材料,分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宗教工作的原因。 分析 (1)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 一样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长期以来,一些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

18、进行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 (4)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有利于加强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 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细解题点 考清楚 结合具体事例,考查对宗教政策的理解 典例 (2015 全国卷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划拨专项经费,大力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截 至 2014 年 9 月,全区 1 787 座寺庙实现了国旗、报纸、文化书屋和广播电视全覆盖,1 735 座寺庙通了路, 1 730 座寺庙通了电,1 662 座寺庙通了水,1 736 座寺庙实现了通信覆盖。上述做法() 表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保障了公民宗教信仰自

19、由的权利 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提供了有利条件 有利于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AB CD 解析 材料给我们的信息是西藏自治区大力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这有利于发挥宗教的积 极作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是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具体体现, 当选。材料信 息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无关,不符合题意;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只是表明我 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并不能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排除。 答案 D 解题技法 概括主旨,对接知识、秒杀送分题 概括材料主旨,即“划拨经费支持寺庙建设”,依据设问可知本题命题意图,然后结合教材知识,逐项 进行分析即可筛选

20、出正确答案。 过关训练 练全面 1我国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后者意味着,要求宗教界人 士和信教群众()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 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AB CD 解析: 选 D宗教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是非科学的,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也不可能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 是对我国宗教政策的曲 解; 符合题意,故选D 项。 22017 年 8

21、月 29 日,蒋坚永副局长会见了以日本立正佼成会会长庭野日旷为团长的“日宗和”代表团 一行。蒋坚永表示,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将一如既往鼓励和支持中国宗教界加强与日本宗教界的交流、交往 与合作,为促进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促进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作出积极的贡献。这表明() A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B国家鼓励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宗教场所传教 C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D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与外国宗教势力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解析: 选 C我国宗教局鼓励和支持中国宗教界加强与日本宗教界的交流、交往与合作,表明我国政府 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故选 C 项;A、

22、D 两项不符合题意, B 项不符合我国宗教政策, 均排除。 3近年来,宗教界发扬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关怀社会、服务人民的传统美德,在搞好自养的基础上, 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慈善事业作贡献。这充分说明我国() A宗教对精神文明建设起促进作用 B应鼓励公民信教 C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D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解析: 选 C材料说明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故C 项符合题意; A 项说法错 误,宗教活动的消极意义是主要的,宗教对精神文明建设起促进作用的说法不科学,排除;D 项说法错误,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排除;B 项说法错误,对于公民信教我国

23、不鼓励也不反对。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1近年来,西藏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创新“合作社能人贫困户”“党支部能人 贫困户”等精准扶贫模式,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牧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西藏人民 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西藏精准扶贫() 增强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贯彻了共享理念,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有利于消除各民族经济生活的差异 AB CD 解析: 选 A“西藏精准扶贫”带来了西藏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与民族区域自治无直 接关系,是当地采取了正确的扶贫方式的结果,排除 ;“ 消除 ” 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24、; 正确且符合 题意。 2近几年,中央在政策、财政和金融支持等方面不断向西藏发出“大礼包”,对加快西藏发展、稳定西 藏局势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中央向西藏发出“大礼包”旨在() A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 B扩展人民权利,维护国家统一 C加强民族关系,促进同步发展 D消除民族矛盾,实现民族平等 解析: 选 AB 项错在 “ 扩展 ”上; C 项错在 “同步 ” 上; D 项错在 “ 消除 ”上;故 A 项正确。 3国务院发表的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指出,在目前西藏21 名全国人大代表中,藏族和 其他少数民族代表有14 名。在西藏34 244 名地方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31

25、901 名,占 93% 以上。白皮书这一内容表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B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在西藏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D通过积极引导,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解析: 选 B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有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在西藏地方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 民族代表占绝大多数,这表明我国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是平等的,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故选 B 项;A、C、 D 三项不符合题意。 42017 年 9 月 1 日,京新高速(北京 乌鲁木齐 )正式通车,祖国大西北,尤其是新疆进入高速时代。 京新的通车,实现了新疆与内地快速连接,同

26、时使既有的新疆内部运能得到释放,为新疆煤炭资源开发与外 运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京新高速建成通车的积极影响让我们更加确信()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民族区域自治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保证 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人民始终不渝的追求 AB CD 解析: 选 C京新高速的通车,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巩固我国平等团 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正确; 与题意不符,排除。 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学 习、使用和发

27、展本民族语言的自由和权利。这表明政府() 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原则坚持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原则努力消除各民族 之间的差异 AB CD 解析: 选 B“保障少数民族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的自由和权利”,体现了少数民族拥有使用 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权,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 正确;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政策,错 误;民族差异不可能消除,错误。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加 快民族地区奔向全面小康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让各族人民真正富足,才能催 生安定团结、和谐共生的政治局面。让各族人民真正富足

28、必须()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充分发挥各民族、各地区的特长和优势 保证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享有自治权 AB CD 解析: 选 C要让各族人民真正富足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巩固平等 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各民族、各地区的特长和优势, 正确; 错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错误,民族自治地 方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才有自治权。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自治权的制度

29、。下列属于民族自治机关的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B湖北省鹤峰县铁炉白族乡人民政府 C西藏自治区人民法院 D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 选 D民族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A 项不是民族自治地方,排除;自治地方不 包括民族乡,B 项排除;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不是自治机关,排除C 项。故选D 项。 8截至目前, 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批准地方性法规和作出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共 300 件,其中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23 件,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 148 件,内容涉及政权建设、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文化教育、文物保护、生态环保等各个方面。这些法规、决议、决

30、定的制定() 表明在西藏只有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行使自治权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扩大了民族自治区政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职责范围 说明民族自治区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力 AB CD 解析: 选 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人大及政府,故错误; 这些法规、决议、决定的制定,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经济发展等权益进一步实现,有利于 巩固发展新型民族关系, 正确;扩大政府职责范围的说法错误, 不选;自治区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地方性 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体现了民族自治区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力,正确。 92

31、017 年 5 月 1 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 周年。 70 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在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这充分证明了() A我国各民族实现了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B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有利于共同繁荣 C我国逐渐消除了民族差别,实现了民族融合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解析:选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 年来的辉煌成就, 充分证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应选 D 项。 A 项“同步 ”说法错误, B 项 “高度自治 ” 说法错误, C 项 “消除 ”说法错误,均应排除。 102017 年 9 月 11 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

32、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宗教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经验交流会上强 调,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 中国化方向。这就要求()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科学精神,要求宗教界人士和 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支持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对外开放,加强宗教事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对教规 教义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AB CD 解析: 选 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就要用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进步要求

33、、符合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 不符合题意。 11据统计,我国目前有佛教寺院1.3 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 万人。其中藏语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约12 万人,活佛1 700 余人,寺院3 000 余座。巴利语系佛教的比丘、长老近万人,寺院1 600 余座。信教群众的 宗教信仰需求得到满足,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材料表明() 在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积极鼓励和支持群众信仰宗教 宗教文化得到了国家的尊重和保护 我国重视提高宗教界人士的社会地位 AB CD 解析: 选 B佛教寺院、神职人员众多,说明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也说明我国宗教文化得到了国 家的尊重和保护, 正

34、确;我国并不鼓励和支持群众信教,错误; 不符合题意。 12目前,西藏共有各类宗教场所1 700 多处,僧尼4.6 万多人,学经、辩经、受戒、灌顶、修行等传统 宗教活动和寺庙学经考核晋升学位活动正常进行,有数百名宗教界人士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在 政府中任职。这说明我国() 注重提高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坚持宗教与政治相结合,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 尊重信教群众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AB CD 解析: 选 D“传统宗教活动和寺庙学经考核晋升学位活动正常进行,有数百名宗教界人士当选为各级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在政府中任职”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35、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尊重信教群 众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 当选; 不符合题意;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 年 9 月是第 31 个民族团结月,通过回顾历史,同学们了解到,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 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当前要着力增强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 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材料二西藏和平解放60 多年来,国家把方针政策同西藏实际紧密结合,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

36、展道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全力维护西藏社会和谐稳定。 请运用民族、宗教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维护西藏和谐稳定。 解析: 维护西藏的和谐稳定需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要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营造各民族一家 亲的社会氛围。 答案: 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 义民族关系。 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维护西藏和谐稳定提供 制度保障。 要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7、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 主义社会相适应。 国家要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营造各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充分保障下,新疆各族人民更加平等地享有参 与管理国家的权利,掌握了管理新疆社会、主宰自己命运的当家作主的权利,成为新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财富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各族人民的民族特性和传统文化受到充分的尊重、保护和大力弘扬,并随 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富有时代特征的丰富内涵。 材料二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发展了受援地经济,促进了当地就业,提升了基

38、层生活水平,加 强了人员往来和感情交流。19 个援疆省市累计实施援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项目3 120 个。拨付援助资金 337.4 亿元, 70%以上的援疆资金用于民生建设。在干部人才援疆方面力度空前,19 个援疆省市和援助单位共 选派第七批援疆干部3 260 多名,接近前六批的总和,进一步强化了新疆发展的人才支撑。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保障新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国家对口援疆工作对坚持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意义。 解析: 本题以新疆的发展为背景,考查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等知识。第 (1)问,首

39、先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个方面的内容,然后分别说明其对保障新疆各族人民当家作 主的作用即可。第(2)问,要明确材料中的“援疆 ”是直接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体现,同时结合三个原则之 间的关系,说明经济社会发展对实现民族平等和维护民族团结的积极意义。 答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充分保障了新疆各族人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 权,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保障了新疆各 族人民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借助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协商。我国实 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行使自治权,保障了新疆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我国实行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能够保证新疆城乡各族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是新疆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的途径。 (2)积极开展援疆工作,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加快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的 生活水平。内地对新疆的支援和帮助,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 族关系。开展援疆工作,有利于巩固民族平等的物质基础,尊重和保障各族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推动 民族平等更加充分地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