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的经典结论.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13263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5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锥曲线的经典结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锥曲线的经典结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锥曲线的经典结论.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8 页 圆锥曲线神级结论 一、椭圆 1.(椭圆的光学性质)点P处的切线PT平分 12 PF F在点P处的 外角 . 2.(中位线)PT平分 12 PF F在点P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 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第二定义)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 . 4.(第二定义)以焦点半径 1 PF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 . 5.(求导或用联立方程组法)若 000 (,)P xy在椭圆 22 22 1 xy ab 上,则过 0 P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 00 22 1 x xy y ab .若 000 (,)P xy在椭圆

2、22 22 1 xy ab 外 ,则过 0 P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 12 ,P P,则 切点弦 12 PP的直线方程是 00 22 1 x xy y ab 6.(余弦定理 + 面积公式 + 半角公式) 椭圆 22 22 1 xy ab (0a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2 ,F F, 点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 12 F PF,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 12 2 tan 2 F PF Sb. 8.(第二定义)椭圆 22 22 1 xy ab ( 0ab )的焦半径公式: 10 |MFaex, 20 |MFaex( 1( ,0)Fc, 2( ,0) F c, 00 (,)M xy). 9.设过椭圆焦点

3、F作直线与椭圆相交,P Q两点,A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和AQ分别交 相应于焦点F的椭圆准线于,M N两点,则MFNF. 第 2 页,共 18 页 证明:xkyc, 22 222222222 22 120 xy ab kyb ckyb ca b ab 22222 222222 2 , POPO b ca bb cky y yyy ab kab k , 222222 222222 2 , POPO a ca b ka c x xxx ab kab k , 22 , NM PPQQ aa aa yy cc yaxyax ,00 MNMN MFNFMF NFxcxcyy, 易得: 4 2MN

4、 b xcxc c 10.(MN其实就在准线上, 下面证明他在准线上)过椭圆一个焦点F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 Q, 且 12 ,A A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 1 AP和 2 A Q交于点M, 2 A P和 1 AQ交于点N,则MFNF. 证明:首先证明准线, 1 AP和 2 PA公共点, 设 , PP P xy,, QQ Q xy,不妨设 PQ xx, 1 P P y k xa , 2 Q Q y k xa , 由 1 2 ykxa ykxa , 得交点 12 12 PQQPPQ PQQPPQ x yx ya yy a kk xa kkx yx ya yy ,由 22 22 1 yk xc x

5、y ab , 得 22222222222 20ba kxa k cxa c ka b,令 22222222 Mba kNba kc k, 22222 PQ a c ka b x x M , 22 2 PQ a k c xx M , 2 2 PQ b ck yy M , 2 PQ abkN yy M , 第 3 页,共 18 页 22 2 PQQP a b k x yx y M , 2 PQQP abckN x yx y M ,则 222 2 2 22 22 a b ka bkN a MM xa abckNab ckc MM , 再根据上一条性质可得结论。 11. (点差法)AB是椭圆 22 2

6、2 1 xy ab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 00 (,)M xy为AB的中点,则 2 2OMAB b kk a , 即 0 2 0 2 ya xb K AB 。 12. (点差法)若 000 (,)P xy在椭圆 22 22 1 xy ab 内,则被 0 P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 22 0000 2222 x xy yxy abab . 13. (点差法)若在椭圆 22 22 1 xy ab 内,则过 0 P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22 00 2222 x xy yxy abab . 二、双曲线 1.点P处的切线PT平分 12 PF F在点P处的 内角 . (同上) 2.PT平分 12 PF F

7、在点P处的内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 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同上) 3.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交 . (同上) 4.以焦点半径 1 PF为直径的圆必与以实轴为直径的圆相切 .(内切:P在右支;外切:P在左支) 第 4 页,共 18 页 (同上) 5.若 000 (,)P xy在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上,则过 0 P的双曲线的切线方程是: 00 22 1 x xy y ab .(同上) 6.若 000 (,)P xy在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 外 , 则过 0 P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为 12

8、 ,P P, 则切点弦 12 PP的直线方程是 00 22 1 x xy y ab .(同上) 7.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2 ,F F,点P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 12 F PF,则双曲线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 12 2 t 2 F PF Sb co.(同上) 8.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的焦半径公式: 1( , 0)Fc, 2( ,0) F c 当 00 (,)M xy在右支上时, 10 |MFexa, 20 |MFexa. 当 00 (,)M xy在左支上时, 10 |MFexa, 20 |MFexa(同上) 9.设过双曲线

9、焦点F作直线与双曲线相交P、Q两点,A为双曲线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和AQ 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的双曲线准线于M、N两点,则MFNF.(同上) 10.过双曲线一个焦点F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Q,且 12 ,A A为双曲线实轴上的顶点, 1 AP和 2 A Q交于点M, 2 A P和 1 AQ交于点N,则MFNF.(同上) 11.AB是双曲线 22 22 1 xy ab (a0,b 0)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 00 yx为 AB 的中点,则 0 2 0 2 ya xb KK ABOM ,即 0 2 0 2 ya xb KAB。(同上) 12.若 000 (,)P xy在双曲线 22

10、22 1 xy ab (0,0ab)内,则被 0 P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 第 5 页,共 18 页 22 0000 2222 x xy yxy abab .(同上) 13.若 000 (,)P xy在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内,则过 0 P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22 00 2222 x xy yxy abab .(同上) 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 (会推导的经典结论) 椭圆 1.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的两个顶点为 1( ,0)Aa, 2( ,0) A a, 与y轴平行的直线交椭圆于 12 ,P P 时, 11 A P与 22 A P交点的轨迹

11、方程是 22 22 1 xy ab . 证明: 111 ,P x y, 111 ,P x y,交点 00 ,P xy,由 1 1 2 2 y yx a xa y yxa xa ,得 2 222 1 00 22 1 y yxa xa , 又 22 11 22 1 xy ab ,则 22 00 22 1 xy ab 第 6 页,共 18 页 2.过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上任一点 00 (,)A xy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椭圆于,B C两 点,则直线BC有定向且 2 0 2 0 BC b x k a y (常数) . 证明: 3.若P为椭圆 22 22 10 xy ab a

12、b 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 1 F、 2 F是焦点 , 12 PF F, 21 PF F,则tant 22 ac co ac . 证法 1(代数) 证法二(几何) 第 7 页,共 18 页 4.设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的两个焦点为 1 F、 2 F, P(异于长轴端点)为椭圆上任意一点, 在 12 PF F中,记 12 F PF, 12 PF F, 12 F F P,则有 sin sinsin c e a . (上条已证) 5.若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 F、 2 F,左准线为l,则当021e时, 可在椭圆上求一点P,使得 1 PF

13、是P到对应准线距离d与 2 PF的比例中项 . 6.P为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上任一点, 1 F、 2 F是焦点,A为椭圆内一定点,则 211 2| | 2|aAFPAPFaAF,当且仅当 2 ,A F P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 7.椭圆 22 00 22 ()() 1 xxyy ab 与直线0AxByC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 22222 00 ()A aB bAxByC. 8.已知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 O 为坐标原点,P、Q为椭圆上两动点,且OPOQ. (1) 2222 1111 |OPOQab ; (2)|OP| 2+|OQ|2 的最大值为 22

14、22 4a b ab ; 第 8 页,共 18 页 (3) OPQ S的最小值是 22 22 a b ab . 证明 9.过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的右焦点F作直线交该椭圆右支于,M N两点,弦MN的垂直平分 线交x轴于P,则 | |2 PFe MN . 证明 第 9 页,共 18 页 10.已知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A B是椭圆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 0 (,0)P x, 则 2222 0 abab x aa . 11.设P点是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 1 F、 2 F是焦点,记 12

15、F PF, 则(1) 2 12 2 | 1cos b PFPF. (2) 12 2 tan 2 PF F Sb. 12.设,A B是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的长轴两端点,P是椭圆上的一点,PAB, PBA,BPA,,c e分别是椭圆的半焦距离心率,则有: (1) 2 222 2|cos| | s ab PA ac co . (2) 2 tantan1e. (3) 22 22 2 cot PAB a b S ba . 13.已知椭圆 22 22 10 xy ab ab 的右准线l与x轴相交于点E,过椭圆右焦点F的直线与椭圆相 交于,A B两点,点C在右准线l上,且BCx轴,则直

16、线AC经过线段EF的中点 . 第 10 页,共 18 页 证明 14.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则相应交点与相应焦点的连线必 与切线垂直 . 15.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交相应准线于一点,则该点与焦点的连线必与焦半径互相垂直. 证 16.(角分线定理 + 合比公式) 椭圆焦三角形中, 内点到一焦点的距离与以该焦点为端点的焦半径之比 为常数e(离心率 ). (注 :在椭圆焦三角形中,非焦顶点的内、外角平分线与长轴交点分别称为内、外点.) 第 11 页,共 18 页 17.(角分线定理)椭圆焦三角形中,内心将内点与非焦顶点连线段分成定比e. 18.(角分线定理

17、)椭圆焦三角形中,半焦距必为内、外点到椭圆中心的比例中项. 双曲线 1.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的两个顶点为 1( ,0)Aa, 2( ,0) A a,与y轴平行的直线交双曲 线于 12 ,P P时, 11 A P与 22 A P交点的轨迹方程是 22 22 1 xy ab . 2.过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上任一点 00 (,)A xy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双曲线 于,B C两点,则直线BC有定向且 2 0 2 0 BC b x k a y (常数) . 第 12 页,共 18 页 3.若P为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

18、0ab)右(或左)支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 1 F、 2 F是焦点 , 12 PF F, 21 PF F,则tant 22 ca co ca (或tant 22 ca co ca ). 4.设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的两个焦点为 1 F、 2 F, P(异于长轴端点)为双曲线上任 意一点,在 12 PFF中,记 12 F PF, 12 PF F, 12 F F P,则有: sin (sinsin) c e a . 5.若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 F、 2 F, 左准线为l, 则当121e 时,可在双曲线上求一点P,使得

19、1 PF是P到对应准线距离d与 2 PF的比例中项 . 6.P为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上任一点 , 1 F、 2 F是焦点,A为双曲线内一定点,则 21 | 2|AFaPAPF,当且仅当 2 ,A F P三点共线且P和 2 ,A F在y轴同侧时,等号成立. 7.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与直线0AxByC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 22222 A aB bC. 8.已知双曲线 22 22 1 xy ab (ba 0) ,O为坐标原点,P、Q为双曲线上两动点,且OPOQ. (1) 2222 1111 |OPOQab ; (2) 22 OPOQ的最小

20、值为 22 22 4a b ba ; (3) OPQ S的最小值是 22 22 a b ba . 9.过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的右焦点 F作直线交该双曲线的右支于,M N两点,弦MN 的垂直平分线交 x轴于 P,则 | |2 PFe MN . 10.已知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A B是双曲线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 相交于点 0 (,0)P x, 则 22 0 ab x a 或 22 0 ab x a . 第 13 页,共 18 页 11.设P点是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上异于实轴端点的任一点, 1

21、F、 2 F是焦点,记 12 F PF,则: (1) 2 12 2 | 1cos b PFPF. (2) 12 2 cot 2 PF F Sb. 12.设,A B是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的长轴两端点, 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PAB , PBA,BPA,,c e分别是双曲线的半焦距离心率,则有: (1) 2 222 2|cos| | |s| ab PA ac co . (2) 2 tantan1e. (3) 22 22 2 cot PAB a b S ba . 13.已知双曲线 22 22 1 xy ab (0,0ab)的右准线l与x轴相交于点E,过双曲线右焦点F的直线

22、 与双曲线相交于,A B两点,点C在右准线l上,且BCx轴,则直线AC经过线段EF的中点 . 14.过双曲线焦半径的端点作双曲线的切线,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则相应交点与相应焦点的连 线必与切线垂直. 15.过双曲线焦半径的端点作双曲线的切线交相应准线于一点,则该点与焦点的连线必与焦半径互相 垂直 . 过双曲线焦半径的端点作双曲线的切线交相应准线于一点,则该点与焦点的连双曲线焦三角形 中,外点到一焦点的距离与以该焦点为端点的焦半径之比为常数e(离心率 ).(同上) (注:在双曲线焦三角形中,非焦顶点的内、外角平分线与长轴交点分别称为内、外点).(同上) 16.双曲线焦三角形中,外点到一焦点的

23、距离与以该焦点为端点的焦半径之比为常数 e (离心率 ). (注:在双曲线焦三角形中,非焦顶点的内、外角平分线与长轴交点分别称为内、外点). 17.双曲线焦三角形中,其焦点所对的旁心将外点与非焦顶点连线段分成定比e. 18.双曲线焦三角形中,半焦距必为内、外点到双曲线中心的比例中项. 第 14 页,共 18 页 19. 已知椭圆 22 22 1 xy ab 上一点 000 ,Pxy,以直线与椭圆交于,M N两点,恒有 00 PMPN,则 直线横过 2222 002222 , abba xy abab 证明 19. 已知椭圆 22 22 1 xy ab ,不再椭圆上的一点P,过P做倾斜角互补的两

24、直线,与椭圆交于 ,A B C D四点,则,A B C D四点共圆 证明 其他常用公式: 第 15 页,共 18 页 1、连结圆锥曲线上两个点的线段称为圆锥曲线的弦,利用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来计算弦长,常用的弦 长公式: 2 12122 1 11ABkxxyy k 2、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任何直线均可写成0AxByC(,A B不同时为0)的形式。 3、知直线横截距 0 x,常设其方程为 0 xmyx(它不适用于斜率为0 的直线 ), 与直线:0lAxByC垂直的直线可表示为 1 0BxAyC。 4、两平行线 11 :0lAxByC, 22 :0lAxByC间的距离为 12 22 CC d AB 。

25、 5、若直线 11 :0lAxByC与直线 22 :0lAxByC平行, 则 1221 0ABA B(斜率)且 1221 0BCB C(在y轴上截距)(充要条件) 6、圆的一般方程: 2222 040xyDxEyFDEF,特别提醒:只有当 22 40DEF时,方程 22 0xyDxEyF才表示圆心为, 22 DE ,半径为 221 4 2 DEF的圆。二元二次方程 22 0AxBxyCyDxEyF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 0AC,且0B,且 22 40DEAF。 7、圆的参数方程: cos sin xar ybr (为参数),其中圆心为 ,a b ,半径为 r。圆的参数方程的主 要应用是三角换元:

26、222 xyrcosxr,sinyr; 22 xytcosxr,sinyr(0rt); 8、 1122 ,A xyB xy为直径端点的圆方程 1212 0xxxxyyyy; 切线长 :过圆 22 0xyDxEyF( 22 2 xaybr)外一点 00 ,P xy引圆的切线 的长为: 22 0000 0xyDxEyF( 22 2 xaybr) 第 16 页,共 18 页 9、弦长问题:圆的弦长的计算:常用弦心距d,弦长一半 1 2 a及圆的半径r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来 解: 2 22 1 2 rda;过两圆 1: ,0Cfx y、 2 :,0Cg x y交点的圆 (公共弦 )系为 ,0fx yg

27、x y,当1时,方程,0fx yg x y为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 抛物线焦点弦性质总结30 条 1. 以AB为直径的圆与准线l相切; 2. 2 12 4 p x x; 3. 2 12 y yp; 4. 0 90AC B; 5. 0 =90A FB; 6. 123 2 2 2 2sin pp ABxxpx; 7. 112 AFBFp ; 8. ,A O B三点共线; 9. ,B O A三点共线; 10. 2 2sin AOB p S; 11. 3 2 2 AOB Sp AB (定值); 12. 1cos p AF; 1cos p BF; 13. BC垂直平分B F; 14. AC垂直平分A

28、 F; 15. C FAB; 第 17 页,共 18 页 16. 2ABp; 17. 11 22 CCABAABB; 18. 3 AB P k y ; 19. 2 2 tan 2 y p x ; 20. 2 4A BAFBF; 21. 1 2 C FA B. 22. 切线方程 00 y ym xx 23 、AB是抛物线 2 20ypx p焦点弦,Q是AB的中点,l是抛物线的准线, 1 AAl, 1 BBl, 过,A B的切线相交于P,PQ与抛物线交于点M则有 结论 6 PAPB 结论 7 PFAB 结论 8 M平分PQ 结论 9 PA平分 1 AAB,PB平分 1 B BA 结论 10 2 FAFBPF 结论 11 2 min PAB Sp 二)非焦点弦与切线 思考:当弦AB不过焦点,切线交于P点时, 也有与上述结论类似结果: 结论 12 12 2 P y y x p , 12 2 P yy y 结论 13 PA平分 1 A AB,同理PB平分 1 B BA 结论 14 PFAPFB 结论 15点M平分PQ 第 18 页,共 18 页 结论 16 2 FA FBP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