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张衡传.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24033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张衡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13课张衡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13课张衡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13课张衡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13课张衡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课张衡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张衡传.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张衡传造机巧,浑天望万里;著文章,二京名千秋。他是科学家,在科学上成就非凡,有地动仪、浑天仪,研究过阴阳历算;他是文学家,在文学上著作等身,有西京赋东京赋等二十余部作品;他是政治家,在政治上令行禁止,很有建树。郭沫若先生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美字体二京赋横空出世倾倒朝野,“地动仪”妙手雕成传唱古今。赏美文千古孤独张衡墓访亲南阳,与主人谈南阳名胜。主人道:“我们小右桥就是东汉张衡故里,至今存有张衡墓。”出于对一代科学巨匠的仰慕,第二天,我便由主人的孙女、一个叫丹丹的十三岁女孩儿带领,骑车直奔张衡墓。院内空寂,抛却了浮世的喧嚣,十分幽静。拜殿前

2、的石像,把我带回了东汉。一个静静的夜晚,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那是一个多梦的夜晚,孩子们在父母的怀里好梦连连。而这个孩子却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寂寞的苍穹下,他孤独地寻觅着,他看清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这晚,这个孩子也做了一个梦。为了这个梦,他追寻了一辈子。这孩子就是张衡。他观测了中原地区能看到的2 500颗星,绘制了我国第一幅比较完备的星座图。张衡多才,在天文、地震、文学、机械制造、历法、绘画、地图绘制、数学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全面发展之人物”。他曾任太史令、尚书等职

3、。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计里鼓车、指南车等。他一生献身科学,不追求名利。正因如此,张衡走上了寂寞的人生路。东汉时期,经过“光武中兴”,社会治安、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繁荣兴旺的背后,却掩盖了豪强地主的骄奢淫逸,强征豪夺。张衡冷眼看世态,作二京赋,铺写京都景象,规模宏大,讽谏当时王侯的奢侈。十年磨剑,只为正义一呼!这就是张衡!他有高尚的人格和异乎常人的深度思考。光武帝刘秀称帝初期,奉“谶纬”为国典。张衡奋起展开了反对谶纬神学的斗争。汉顺帝阳嘉二年(133)张衡上书驳图谶疏,直接要求汉顺帝用行政命令禁绝图谶。在当时,为了科学和真理,孤身奋争的张衡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走过耀眼夺目的浑天仪、地动仪模型

4、,眼前的张衡墓可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除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的修建,墓园仅存一丘荒冢与几块古碑了,墓冢苍苍,松柏萎萎,残碑横立。肃穆中,凭吊的我形单影只。微风徐徐,我似乎听到您与谗臣面红耳赤的争论;荒草深处,我看到一双双慌乱的眼睛。汉顺帝曾在帷幄中让您讽谏“左右”,宦官恐怕危及自己,都在给您使眼色。虽然您巧妙地回避了汉顺帝的垂问,却无意中树了敌。那些宦官一起诋毁您,于是,您的命运便在诋毁中沉落。虽然您的地动仪在公元138年准确无误地测出500公里以外的陇西的地震,但您还是为“光武中兴”后的衰落而郁郁寡欢走出墓冢,无意中发现有几个石臼、石磨、石碾散落在杂草丛中,这些已被遗忘的什物,却在漫长的

5、人类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尘世、名利与权势,在岁月长河里人是这样卑微与渺小;而一个人的人格,却升华得无比高大。于是,拂去浮华,我不由得回头再看一眼张衡。(原文有删节)课内素材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名人张衡张衡是东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研究过地理学,计算过圆周率,是写赋名手,也是有影响的画家。他制造的浑天仪,打破了传统天体说;他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张衡不但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施政有方的政治家。永和初年,张衡曾经出任过河间相,历经三年,为百姓所称道。他一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他常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耻智之不博。”为此,他多次婉拒朝廷

6、征召。安帝慕名求贤,由公车特征张衡,授命他为郎中,又迁官太史令。张衡在朝廷供职期间潜心研究天文、阴阳、历算,制作浑天仪、候风地动仪。他做官期间,不趋附权贵,所任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也不在意。同时,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且有毅力,孜孜不倦,贡献卓越。运用角度“品格”“毅力”“理想”等。运用示例没有掌声,没有喝彩,生活在风雨中,生活在挫折里。这,就是成功了的英雄;在逆境中走过的人,才经受得住挫折的考验,才懂得尊重一丝一缕的劳苦,才懂得去奉献,他们是伟大的。张衡的背后是什么?成功!只要说起张衡,人们就会想起他发明的比欧洲早1 700多年的地

7、动仪。可你是否知道,张衡是天文学家的同时还是一位文学家、画家,真可谓是饱学多识,才华横溢。那么张衡成功的背后又是什么呢?“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没有逆境,就没有成功!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这固然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但最主要的是他具有严谨的学习方法和顽强的毅力。他呕心沥血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也表现在他以后的科学研究上。在他开始制作候风地动仪时,曾遭到一些人的讽刺,但他毫不动摇,终于制成了地动仪。其实,纵观古今中外,诸多成功,哪一项不是在逆境中奋发,哪一项不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奋斗的结晶呢?且从容且淡静读张衡传有感范晔的后汉书张衡传

8、中,谈到张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好个“从容淡静”,这是一种理想的心态,天下举凡成就卓越者,莫脱得了这四个字所蕴含的大境界。何谓从容的心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是一种从容;“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一种从容;“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是一种从容;“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从容;“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是一种从容从容,是一种理性,一种坚忍,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只有从容,才能临危不乱;只有从容,才能举止若定;只有从容,才能化险为夷;只有从容,才能宠辱不惊;只有从容,才能风云在握诸葛亮在诫子书

9、中有这样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需要“从容淡静”的心境。唯有从容淡静,才能活出潇洒、活出自由、活出旷达。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终生仕途黯淡,但他以从容的心态,“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令万世敬仰,成为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狂歌五柳前”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决然归隐田园,“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诗意地栖居在这个纷扰繁杂的世界里的一片净土上,淡泊宁静,其从容风度冠绝古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身贬荒凉瘴疠之地,过着囚徒般的生涯,仍能孤身一人泛舟畅游赤壁,“诵明月之

10、诗,歌窈窕之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从自己的灵魂里分化出一个客人,与自己畅谈人生哲学,留下了前后赤壁赋这样的千古华章。他们是生活的成功者,因为他们拥有了一份且从容且淡静的心境。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问天下所疾恶者疾恶:痛恨坏人B衡乃诡对而出 诡对:不用实话对答C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无征:没有应验D视事三年 视事:官员到职工作解析:A项,疾恶:痛恨。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虽才高于世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 验之以事C公车特征拜郎中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因入京师,观太学 伺者因此觉知解析:B项,均为介词,都为

11、“用”之意。A项,表比较,比/表范围,在方面;C项,动词,征召/动词,应验;D项,表顺承,接着/介词,凭、靠、根据。答案:B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妙尽璇机之正(尽:形容词用作名词,全部)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C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名词用作状语,当时)D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特)解析:A项,“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研究透了。答案:A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 B公车特征拜郎中C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D常从容淡静解析:A项,不行,古义:没有去(应荐);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B项,特

12、征,古义:特地征召;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C项,骄奢,古今意义相同,都是“骄横奢侈”。D项,从容,古义:稳重,举止得体;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答案:C5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解析:A、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答案:B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译文:_(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译文:_(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译文:_解析:翻译句子时,注意找出句子中的文言知识点,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第(1)句的翻译点是被

13、动句,注意“举”“辟”的翻译;第(2)句的翻译点是“奇”的活用;第(3)句的翻译点是宾语前置。答案:(1)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不去应召。(2)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3)自从有书典记载以来,还从来没有这件事。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蔡邕传范晔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

14、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交当世。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詈曰:“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谟,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僖!以乐

15、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

16、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选自后汉书蔡邕列传,有删节)【注】菟:同“兔”。驯扰:顺服,驯伏。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B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

17、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C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D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解析:“不寝寐者七旬”是一个主谓结构,意思是“七十天不卧睡”,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据语境,兔子是呆在草屋旁边,“有菟驯扰其室傍”是一个结构,不能断开,再排除C项。答案:B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党:“乡”是古代地方行政单位

18、,所辖范围历代不同;“党”是古代地方组织单位,古代五百家为党。二者合而称“乡党”,指乡里、家乡,文中是指乡族朋友。B“六经”是指诗经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六部经典,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也是指的这六部经书。C“族人”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族”和“人”组成,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族人”。“族”,灭族,古代一人犯罪而诛灭其整个家族成员的酷刑。D搢绅:“搢”有“插”之意;“绅”是指古代仕宦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搢绅”意即把上朝用的笏插到“绅”中,代指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解析:B项,把孝经改为乐经。答案:B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常侍徐璜等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

19、明皇帝,由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但进京途中,蔡邕走到偃师就假称生病,回家了。B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请他赴宴,他走到门口却离去了,是因为他从弹琴者的琴声中听出了杀意,这正是他妙操音律的表现。C蔡邕被司徒桥玄请入自己的幕府,在东观研究修撰史书,蔡邕认为经书离圣人的境界很远,文字又有很多错误,因此请求修正。D王允将汉武帝不杀司马迁类比自己不杀蔡邕,意在强调如果留下蔡邕,自己将会像汉武帝受到司马迁毁谤一样受到蔡邕毁谤。解析:C项,“圣人的境界”错,原文是蔡邕认为经书离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答案:C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译文

20、:_(2)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译文:_答案:(1)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鸣叫的蝉,蝉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为之进退不停。(2)王允大概要不久于人世了吧?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难道能够长久吗?【参考译文】蔡邕字伯喈,是陈留圉人。他年轻时知识渊博,以师礼侍奉太傅胡广。他喜欢文章、数术、天文,善于弹奏音乐。蔡邕性情忠实孝顺,母亲曾经久病三年,蔡邕如果不是寒暑节气变化的时候,不曾解开衣衫,七十天不卧睡(去照顾母亲)。母亲去世后,他在坟墓旁边盖屋住下,行为举止都依照礼的要求。有温顺的兔子顺从地呆在他的屋子旁

21、边,又有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远近的人都觉得这些很奇特,很多人前往观看。他和叔父堂弟住在一起,三代不分家,乡里的人都敬重他的义节。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专权肆行,他们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蔡邕不得已,走到偃师,便托词生病回到家乡了。他在家闲居,沉迷于古代文化,不和世人交往。建宁三年,被召到司徒桥玄府上任职,桥玄对他很尊敬。后来国君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在东观研究修撰史书。又升为议郎。蔡邕认为经籍距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文字错误多,一般的文人牵强附会,贻误后来的学子。熹平四年,就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请正定“六经”文字。灵帝批准了,蔡邕就用红笔亲自写在碑上,

22、使工人刻好立于太学门外。中平六年,灵帝去世,董卓担任司空,听说蔡邕名气大,召他为官,蔡邕推说有病不能去。董卓大怒,骂说:“我有杀人之权,蔡邕纵然骄傲,也不过是转足之间的事而已。”又急令州郡征召蔡邕到府,蔡邕没有办法,到了,代理祭酒,很受敬重。董卓看重蔡邕的才学,对他非常客气,每到举行宴会,往往令蔡邕鼓琴助兴,蔡邕也有心出力帮助。当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大家酒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回去了。仆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因为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敬重的人,主人急忙亲

23、自追上去并且追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把情况详细地告诉了他,大家都感到茫然。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鸣叫的蝉,蝉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为之进退不停。我内心很紧张,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显露在琴声中的杀心吗?”蔡邕笑着说:“这就完全符合了。”等到董卓被杀后,蔡邕在司徒王允家做客,蔡邕无意中谈起此事,深为叹息,并在表情上流露出来。王允怒斥他,立即逮捕蔡邕并把他交给廷尉去治罪。蔡邕上书谢罪,请求只刺面砍脚,以便继续修成汉史。在朝官员们很多人同情营救他,但都未奏效。太尉骑着快马去见王允,对他说:“蔡邕是当代少有的奇才,对汉朝的史事很熟悉,应该让他续成后汉史,修成一代典籍。况

24、且他一向以忠孝著名,所犯罪行又无确切事实,杀了他恐怕会失去人心吧?”王允说:“过去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出毁谤的书,流传于后世。现今国家中途衰落,国家政权不稳固,不能让奸邪谄媚的臣子在幼主旁边写文章。这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太尉退出来对人说:“王允大概要不久于人世了吧?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难道能够长久吗?”王允后悔,想要阻止却来不及了,蔡邕于是死在狱中,终年六十一岁。官员学者没有不为此而流泪的。北海人郑玄得到这一消息感叹说:“关于汉代的史事,还有谁能匡正呢!”兖州、陈留等地都画他的像来称颂他。三、创新语用11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处

25、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西晋文学家左思受张衡二京赋的启发,决定撰写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嘲笑左思不自量力,说即使费力写成,也一定毫无价值。_。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反复修改,花费了整整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左思用行动证明:_。解析:处需要填写的内容应该是左思面对陆机的嘲笑的态度。从处需填写的句子后面的内容来看,左思并未因陆机嘲笑而放弃,而是积极努力,终于成功,根据这个意思可填写相应的内容。处需要填写的内容应该是对左思成功因素的总结,“广泛查访了解反复修改”说明他认准了目标,“花费了整整十年的心血”说明他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据这些内容可以

26、总结。答案:(示例)左思毫不气馁成功来自认准目标,持之以恒12将下面的一个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候风地动仪是公元132年张衡利用惯性原理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以摆和杠杆机械为主要结构模式来测定地震的方向感知地震的仪器。(1)_(2)_(3)_解析:首先,简化成分,找出句子的主干:候风地动仪是感知地震的仪器。然后把长定语单独取出,进行分解。最后根据一定的关系正确排列。答案:(示例)(1)公元132年张衡发明制造了候风地动仪。(2)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感知地震的仪器。(3)它利用惯性原理,以摆和杠杆机械为主要结构模式,测定地震的方向。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目前,中国在科学仪器的研究和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对外依赖过高,应对遏制能力脆弱,失去了科技发展的优先权,为此中国科学院呼吁国家启动实施“张衡工程”,尽快掌握科学仪器的核心技术,促进中国科技自主创新。(1)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答:_(2)请结合上面材料,并根据最后的总结句写两个句式一致的句子,作为“张衡工程”的宣传语。答:_答案:(示例)(1)科学院呼吁启动“张衡工程”,振兴科学仪器事业。(2)独智,就是要有自己的“不长在别人的肩膀上”的头脑;独行,就是要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的风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