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531433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目 录 目目 录录.1 前前 言言.1 1 总总 论论.3 1.1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3 1.2 评价的原则与目的 5 1.3 编制依据 5 1.4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7 1.5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 9 1.6 评价标准 14 1.7 项目外环境关系及控制污染目标与保护环境目标 18 1.8 环评工作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19 2 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现状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现状20 2.1 已建污水处理厂现状 20 2.2 已建污水处理厂工艺 22 2.3 已建污水处理厂污染源治理及排放情况 22 2.4 已建污水处理厂“三废”排放量23 2.5 原污水处理厂厂区环

2、境问题 24 3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25 3.1 项目基本情况 25 3.2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26 3.3 项目原辅料、能源消耗及设备情况 27 3.4 污水处理厂及排污口选址分析 30 2 3.5 污水处理厂总体设计合理性分析 32 3.6 本项目规模合理性分析 34 3.7 污水水质设计合理性分析 36 4.1 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73 4.2 地表水环境现状与评价 74 4.3 地下水质现状与评价 77 4.4 声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 79 4.5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80 4.6 底泥现状监测 80 4.7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 81 6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环境影响预

3、测及评价83 6.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83 7.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90 7.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预测 100 8 环境风险评价分析环境风险评价分析.107 8.1 环境风险识别 107 8.2 风险评价等级和范围 109 8.3 环境风险事故类型 109 8.4 环境风险源项分析 111 8.5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 111 8.6 风险事故防范措施112 8.7 应急预案 115 8.8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116 9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可行性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可行性.117 目 录 9.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 117 9.2 营运期的环境保护措施及论证 120

4、 9.3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 124 9.4 环保设施及投资估算 127 附图: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项目外环境关系及卫生防护范围图 附图 3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 附图 4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附图 5 镇现状企业及排污口分布图 附图 6 县工业园排水工程规划图 附图 7 镇总体规划及项目服务范围图 附图 8-1 现状监测布点图一 附图 8-2 现状监测布点图二 附图 9 县水系图 附图 10 县水土流失现状图 附图 11 县植被分布图 附图 12 县工业园总体规划图 附图 13 污水厂防渗布局图 附图 14 臭气处理系统设计图 附件: 附件 1 县发改局关于同意县工

5、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立项的批复 (发改审批2018350 号); 附件 2 县国土局土地预审意见国土建预审201351 号 附件 3 县规划局选址意见书(建选字第2013158 号) 附件 4县水务局关于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 论证报告书的批复(水发2019153 号) 附件 5生态环境局关于县农副产品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 复(环审批201830 号) 1 前 言 1、凭借自身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优越的区位发展条件,在新一轮经济周期 中具有相当的优势。国家发展重点转移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将给城市发展带来 重大机遇。为此,2015 年 3 月县人民政府以关于

6、县农副产品产业园区四 至范围及产业定位的批复(府发20154 号),设立了县农副产品产 业园区(以下简称县工业园区)。 2018 年 4 月,县工业园区通过了规划环评,并于 2018 年 4 月取得了 生态环境局县农副产品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批 201830 号)。园区的四至范围及产业定位为:东以鄢家河为界,南以鄢家河、谢家 庙为界,西以遂资眉高速为界,北以朝口河路为界,规划总面积为 4.177km2,产业以农 副食品产业为主。 根据调查,目前园区内有企业 3 家,分别是县大靖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资阳 市昊东食品有限公司、红旗丝绸有限公司,其余基本属于农村环境。外排废水主要

7、是农副产品清洗废水,办公生活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BOD、NH3-N、TP,产生 的废水进入厂区自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就近排入鄢家河。园区外有农副产品加工企 业 10 家,主要排水是产品清洗、设备的清洗排放的含盐分废水。镇现状企业及排污 口分布图见附图 5。 2、园区目前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根据规划环评,园区需建设污水处理厂,处理规 模为 2 万 m3/d,服务范围为县工业园区整个园区和场镇生活污水及场镇现 有企业产生的污水,可分期建设,规划建设的污水厂位于遂资眉高速公路西侧镇生 活污水处理厂内(园区外)。据此,根据园区规划和镇建设实际,县水务有限 公司决定投资 495 万元对原镇生

8、活污水处理厂进行改扩建,实施“县工业园区污 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本项目设计处理能力为 900m3/d,本项目服务范围为:县 工业园区现有企业和场镇现有企业产生的污水,镇生活污水。 初步设计推荐污水处理厂采用“机械格栅池+集水池+调节池+SIAR 厌氧反应池+好 氧组合池+深度生物滤池+中间水池+海沃特(HyWaT)复合生物处理滤池+人工湿地+紫 外线消毒”工艺,出水达到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 2 表 1 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标准后外排河。 3、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位于县镇青杠村 3 社,于 2013 年开始筹建, 2015 年投产,污水处理厂采用“格栅均

9、化池复合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工艺,设计 处理能力 600m3/d,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 B 标准,排 入河,服务范围为县镇的生活污水。该工程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 响评价报告表于 2013 年 9 月通过了专家评审,并取得环保部门的批复。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 务院令第 253 号文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形式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县水务 有限公司委托嘉溢安全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们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

10、场调查、资料收集、现状监测工作,在对区域环 境现状和对本项目工程分析和各专题研究后,依照导则要求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次评价只对污水处理厂工程进行评价,厂外污水管网不在本次评价范围本次评价只对污水处理厂工程进行评价,厂外污水管网不在本次评价范围。 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资阳市生态环境局、资阳市生态环境局、县水 务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3 1 总 论 1.1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1.1.1 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工业园区配套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 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

11、”第三十八条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第 15 款“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县发改局 以发改审批2018350 号文件同意项目立项开展前期工作。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1.2 项目选址与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规划符合性。、规划符合性。项目选址于县镇青杠村,属于在原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 项目位于县镇总体规划(2013-2030)确定的污水处理厂规划的位置,并已取得 了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颁发的选址意见书(建选字第2013158 号)(见附 件)。本项目在原污水处理厂内改扩建,不新增用地;原污水处理厂取得了县国土局 土地预审意见(国土建预审201351 号)同意项目选址

12、建设。 2、项目与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的符合性、项目与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的符合性 根据园区规划,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设置位于遂资眉高速公路西侧 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内(园区外),规划设计处理规模为 2 万 m3,项目选址于县镇青 杠村原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内,因此项目选址符合园区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图见 附图 1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审查意见指出:污水处理可分期建设,总规模 2 万 m3/d,园 区污水处理厂外排废水执行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 2016)中“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排放浓度。本项目根据园区建设进度,设计处理 能力 900m3/d,设计出水水质执行省岷江

13、、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51/2311-2016)中“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排放浓度,严格执行了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及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因此,本项目从选址、尾水执行标准、设计规模等方面均 符合园区规划及其规划环评的相关要求。 4 3、项目与、项目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及省工作方案的符合性分析省工作方案的符合性分析 项目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省工作方案的符合性分析见下表。 表表 1-1 项目与项目与“水十条水十条”及及省工作方案的符合性分析对比表省工作方案的符合性分析对比表 规划或文件主要内容符合性分析 水污染防 治行动计划 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强化经济技术开

14、发区、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集聚区 内工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方可进入污水 集中处理设施。新建、升级工业集聚区应同步规划、建设污 水、垃圾集中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2017 年底前,工业集聚 区应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 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逾期未 完成的,一律暂停审批和核准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 目,并依照有关规定撤销其园区资格。 水污染防 治行动计划 省工作方 案 新建、升级工业集聚区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 “三同时”制度,同步规划、建设和运行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 污染治理设施,集聚区

15、内的工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 处理要求后,方可排入集中污水处理设施。2017 年底前,工 业集聚区应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 控装置,涉磷工业集聚区应增加总磷自动在线装置。 本项目为县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 厂建设工程,旨在 集中处理园区生产 及生活废水。同时 环评要求园区污水 厂进水口及排污口 处安装自动在线监 控装置。因此,项 目符合水污染防 治行动计划及 省工作方案。 综上所述,项目符合园区规划,与“水十条”及省工作方案均符合。 1.1.3 园区排水工程规划 规划区现状无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园区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规划区内产生的污水种类主要为工业废水和生活

16、污水,根据规划的用地性质,园区 产生污水的地块主要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 地、物流仓储用地。 根据园区规划,在位于遂资眉高速公路西侧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内(园区外), 规划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 2 万 m3(根据引入企业排放废水量分期建设) ,为整个规划区服务,设计处理标准为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51/2311-2016)中“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标准。 工业污水排放主要采取重力流,与生活污水合流排放。工业生产和生活污水管网沿 道路埋地敷设。结合规划区的地形条件,园区污水经市政污水截留管汇集,由沿道路敷 设的污水截留主管汇入规

17、划建设的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的尾水排入河。 在园区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投入运行前,园区已建企业外排废水必须自建污水处 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或相应行业排放标准达 标排放。园区污水厂运行后,由入园企业自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 总 论 1996)三级排放标准或相应行业预处理标准,排放第一类污染物的企业,须在车间或车 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处实现达标排放,再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1.1.4 污水管网建设情况 县工业园区的建设还处于前期建设阶段,目前排水设施不够健全,尚没有建设 完善的污水管网,目前,园区入驻企业废水经自建污水

18、处理站处理达标排放。(园区企 业分布及现状排污口位置见附图 5)。 1.2 评价的原则与目的 本报告通过对该项目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和分析,查清当地环境质量现状,在 此基础上评价项目工程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提出有效 的污染防治措施。同时,对该污水处理厂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提出有效的污染防治措 施。通过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期达到以下目的: (1)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该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根据项目特点,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 对策和措施。 (3)通过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为项目施工期、营运期的环境管理以及城乡建 设及环

19、保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本着公开、公正原则,征询公众意见和建议. 本工程属于环保工程,但工程的施工期和运营期将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因 此,本次评价将针对该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问题,坚持以下原则: (1)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的持续协调发展原则; (2)结合规划,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工程内容及选址可行性合理性原则; 1.3 编制依据 1.3.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6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

2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0)国务院第 682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1)国务院令第 591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2)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 号); 13)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 号); 14)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川府 发20144 号); 15)省环境保护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关于印发省灰霾污染防治实施 方案的通知(川环发201378 号文); 16)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省工作方案的通知”;

21、 17)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资阳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1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保部 环发 201277 号,2012 年 7 月); 19)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国家环保部 环发 201298 号,2012 年 8 月); 20)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4)197号)。 1.3.2 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18

22、);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 2.4-2009);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 1 总 论 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 年第 21 号令); 1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保总局环发 200628 号)。 1.3.3

23、相关资料 (1)美富特环境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技术方案; (2)县发改局关于同意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立项的批复 (发改审批2018350 号); (3)生态环境局关于县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复 (环审批201830 号); (4)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选址意见书(建选字第2013158 号); (5)县镇总体规划(2013-2030); (6)县国土局土地预审意见(国土建预审201351 号); (7)县水务局关于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 报告书的批复(水发2019153 号); 1.4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4

24、.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根据工程特点和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状况,采用矩阵法对可 能受本项目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污染因子进行识别,见下表。 表表 1-2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 环境因素特征污染因子 项目 阶段 影响因素环境 空气 地表 水 地下 水 声环 境 生态 环境 环境空 气 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 施工作业-1-1-1施工 期材料运输-1-1 扬尘 噪声 PH、SS 、COD Leq(A) 占用土地 破坏植被 废水排放+1-1 废气排放-1 固体废物-1-1 运营 期 噪声-1 SO2 NH3 H2S SS、BO D5 COD、 氨氮、总 磷 Leq(A)/

25、注:“-”不利影响、“+”有利影响、3重大影响、2中等影响、1轻度影响。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施工期对大气环境有一定影响;将占用一部分土地,造成 8 地表植被破坏,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由于项目是在已有的污水厂改扩建, 因此这些影响很小。运营期对环境产生长期影响,主要是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环境空 气和声环境。 1.4.2 评价因子筛选 (1)施工期)施工期 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因素是噪声、扬尘、废水、水土流失和固废。 (2)运营期)运营期 地表水环境 现状评价因子:流量、pH、CODCr、BOD5、氨氮、硝酸盐氮、TP、氯离子等共 8 项。 预测评价因子:CODCr、NH3-N 及

26、TP。 地下水环境 现状评价因子: pH、硫酸盐、氨氮、溶解性总固体、钾、钠、钙、镁、碳酸根、重碳酸根、氯化物、 耗氧量共 12 个水质现状因子。 预测评价因子:CODCr、NH3-N。 大气环境 现状评价因子: 氨、硫化氢。 预测评价因子:氨、硫化氢。 声环境 现状评价因子:环境本底噪声等效连续 A 声级。 预测评价因子:厂界噪声等效连续 A 声级。 河道底泥环境 现状评价:镉、汞、铜、铅。 土壤环境 现状评价:pH、镉、汞、砷、铅、铬、铜、镍、锌。 生态评价因子:水土流失、土地利用、植被等。 固废评价因子:格栅渣、污泥和生活垃圾。 1 总 论 风险:主要为药剂存储、厂区事故管理措施及应急预

27、案。 1.5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 1.5.1 评价等级 (1)地表水评价等级)地表水评价等级 本项目处理规模为 900m3/d,水污染物当量 W 为 13140。主要处理生活污水和经企 业自行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或行业预处理标准的工业废水,废水 中主要污染物为 SS、COD、BOD5、NH3-N 等。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根据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要求,是由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 排放方式,影响类型确定的。污水处理厂尾水直接排放至河。其评价等级划分判据 见下表。 表表 1-3 水污染物当量计算一览表水污染物当量计算一览表 序号污

28、染物污染当量值水污染物当量 1COD4013140 2BOD5106570 3SS10821.25 4动植物油12053.125 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821.25 6氨氮31231.875 7TP0.5657 8色度(稀释倍数)302190 9PH69 表表 1-4 地表水评价级别判据地表水评价级别判据 判定依据评价等级 排放方式废水排放量 Q/(m3/d) 水污染物当量数 W/(无量纲) 一级直接排放Q20000 或 W600000 二级二级直接排放直接排放其他其他 三级 A直接排放Q200 且 W6000 三级 B间接排放- 由表得出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二级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二级。 (2)地

29、下水评价等级)地下水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项目为污水集 中处理项目,根据附录 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本项目属于 I 类建设项目。 项目厂区周围 100 米范围内没有居民,没有集中式饮用水源,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 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试行)中相关规定,项目周边农户取水点均属 10 于分散式饮用水水源,水源类型为地下水,应将取水点半径 3050m 范围划定为水源保 护范围;根据现场调查和业主提供的资料,本项目不在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内, 因此周边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属于不敏感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 表如下:

30、表表 1-5 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 环境敏感程度I 类项目II 类项目III 类项目 敏感一一二 较敏感一二三 不敏感二三三 综上,根据导则及当地实际情况可以得出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二级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二级评价要 求需要掌握评价区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含(隔)水层结构及其分布特征、地 下水补径排条件、地下水流场等。调查了解评价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规划;开展地 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基本掌握调查评价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 价。根据建设项目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及资料掌握情况,预测污染物运移趋势和对地下 水保护目标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

31、措施与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3)大气评价等级)大气评价等级 营运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污水处理厂格栅、生化处理系统、污泥脱水各 单元散发的臭气,属于无组织排放。根据项目建设选址周边大气环境进行的监测结果, 项目所在区域的氨、硫化氢均未检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18)中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大气环境评价工作进行分析。计算各污染物 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根据对其评价工作分级方法的规定,本次评价以工程作业产生的废气计算最大地面 浓度占标率 Pi,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

32、10%。 其中 Pi 的定义为: %100 oi i i C C P 式中: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o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次评价选用 GB3095-2012 中 1 小时平 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mg/m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判定如下表: 表表 1-6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1 总 论 一级评价Pmax10% 二级评价二级评价1%Pmax8%,固体产品为 20%-40%,碱化度 70%-75%。聚合

33、氯化铝与其它混凝剂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应用范围广,适应水性广泛。易快速形成大 的矾花,沉淀性能好。适宜的 pH 值范围较宽(59 间),且处理后水的 PH 值和碱度 3 建设项目概况 下降小。水温低时,仍可保持稳定的沉淀效果。碱化度比其它铝盐、铁盐高,对设备侵 蚀作用小。 PAM(聚丙烯酰胺):分为胶体和粉剂,根据品种又分为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胶 体产品为无色透明、无毒、无腐蚀。粉剂为白色粒状。两者均能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 剂。聚丙烯酰胺(PAM)分子量高达(103-107),水溶性好,可调节分子量并可引入各 种离子基团以得到特定的性能,是水溶性高分子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一种。 生石灰:外

34、形为白色,无定形,主要成分为氧化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 钙的天然岩石,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以及氧化钙(化学式:CaO,即 生石灰,又称云石)。污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增强混凝沉淀效果。 柠檬酸: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又名枸橼酸,无色晶体,常含一分子结晶水, 无臭,有很强的酸味,易溶于水。其钙盐在冷水中比热水中易溶解。在工艺中用作膜清 洗。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 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 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 2.130g/cm,熔点 318

35、.4, 沸点 1390。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pH 调节剂。 3.3.2 主要设备 本项目主要设备及设施详见表 3-4。 表表 3-4 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数 量 单 位 材质备注 一 集水池 A提升泵(潜污泵) WQ27-15- 2.2Z,Q=27m3/h,H=15m,P=2.2Kw 3台 二 调节池 A潜水搅拌机叶轮直径 620,N=4.0Kw,r=480rpm(配套手摇 葫芦,钢丝绳,起吊器,导杆,支架, 导轨) 2台过流 304 不 锈钢 B潜污泵(污水提升 泵) Q=25m3/h,H=28m,N=4Kw,配套 自耦装

36、置 3台铸铁两用一备 C液位控制仪 05m 1套 压力传感 式 D电磁流量计0100m3/h1套 E 手动葫芦起重量 0.5t,起吊高度 8m,配套安 装支架 1套 30 三SAIR 厌氧池 ASIAR 厌氧反应池 主体 15.00m4.00m4.00m 3台碳钢防腐 B高分海绵填料比表面积10000 m2/m3;填充率为 30%65%,微孔和粗孔的发泡体有很 强的表面吸附能力和吸水性 360m3 C填料支架与填料配套制作3套 D布水系统非标制作3套 E收水系统非标制作3套 F弱嗜盐菌种在盐度为 25生长最好,具有一 定的耐盐性能,可与嗜盐菌共存,同 时在盐度较低环境下也可生长 72m3 四好

37、氧组合反应池 A好氧组合反应池 主体 18.00m4.00m3.78m 3台碳钢防腐 B高分海绵填料比表面积10000 m2/m3;填充率为 30%65%,微孔和粗孔的发泡体有很 强的表面吸附能力和吸水性 240m3 C填料支架与填料配套制作3套 D布水系统 3套 E收水系统 3套 F弱嗜盐菌种在盐度为 25生长最好,具有一 定的耐盐性能,可与嗜盐菌共存,同 时在盐度较低环境下也可生长 15m3 G微孔曝气盘 260,材质 ABS 117套ABS HHIBR 反应区曝气 主管 与曝气盘配套3套 I硝化液回流泵Q=16m3/h,H=11.3m,P=1.1Kw3台铸铁 J循环型三相分离 器 过水流

38、量 15m3/h3套 K除磷反应区曝气 主管 与曝气盘配套6套 L中心导流筒DN3003套 M中心导流筒支架与中心导流筒配套3套 N排泥电动阀管径 DN100,功率 0.01Kw3套 O滤料0.51.2mm 粒径22吨 P滤头流量 1m3/h,材质 ABS48套ABS Q滤板与滤头配套3套碳钢防腐 R反冲洗水泵Q=44.7m3/h,H=10m,P=2.2Kw3台铸铁 S反冲洗电动阀管径 DN50,功率 0.01Kw3套 T液位控制仪 05m 3套 u污泥泵WQG8-26- 1.1,Q=8m3/h,H=26m,P=1.1Kw 3台 3 建设项目概况 五综合设备间 A罗茨风机 Q=9.35m/mi

39、n,N=15KW,P=49kpa 3台成品 B加药搅拌装置V=1000L,N=0.75KW2套组件 C加药泵080L/h,N=0.04Kw2台PVC 泵头 D轴流风机Q=826m3/h,n=1450rpm ,N=0.025KW4台玻璃钢 六贮泥池及脱水间 A叠螺污泥脱水机DS 标准处理量,浓度 612kg/h,P0.74Kw,外形尺寸 2400mm750mm1500mm 1台不锈钢 BPAM(阳)加药 搅拌装置 V=500L,N=0.75KW1套组件 CPAM(阳)加药 泵 Q=055L/h,N=0.03Kw1台PVC 泵头 D污泥泵Q=5m3/h,H=30m,N=0.37Kw,吸程 5m1台

40、过流材质不 锈钢 E浮球液位计05m1套 F潜水搅拌机叶轮直径 620,N=4.0Kw,r=480rpm(配套手摇 葫芦,钢丝绳,起吊器,导杆,支架, 导轨) 1台过流 304 不 锈钢 七中间池 A液位控制仪 05m 1套 B中间池提升泵WQ27-15- 2.2Z,Q=27m3/h,H=15m,P=2.2Kw 4台铸铁两用两备 八回用水池 A液位控制仪 05m 1套 B回用水泵Q=10m3/h,H=40m,P=2.2Kw2台铸铁自带变频 控制 九紫外消毒和出水明渠 A紫外消毒器a.设备功率:1.92KW b.消毒模块组:包含两个消毒模块, 每个模块 3 支灯管,每根灯管功率 320W 1套组

41、件 B巴歇尔流量槽小型 3 号1套套 C超声波明渠流量 计 1套 十电气控制系统 A电气控制系统系统装配1套 B线缆及其他电气 元器件 1批 32 3.4 污水处理厂及排污口选址分析 3.4.1 污水厂选址原则 1)污水处理厂应设于城市污水收集较集中以及城镇排水系统的下游、地势较低的位 置,便于镇域污水自流进入厂内,以减少管道投资和中途提升。污水处理厂与排放口位 置统一布置,并应尽量设在受纳水体附近,便于处理后的污水无需提升就近排入水体。 2)厂址位于城镇集中供水水源的下游,并保持足够的卫生防护距离; 3)位于工厂及居民区的下游和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侧; 4)宜选在地质条件较好、有适当坡度的地

42、段,以便于施工、减少土方量、降低造价, 并有利于污水处理流程高程上的布置,减少厂内提升。 5)污水处理厂选址应考虑污泥的运输和处置,宜临近公路和河流。厂址位置要有良 好的交通、水电供应条件,最好是双电源。 6)争取选址尽可能靠近再生水的用户,以进一步减轻环境的污染以及提高污水资源 化的效益。 7)应综合考虑当地政府规划、国土、城建和水利等部门的意见。厂址尽可能少占或 不占农田,尽量避开周边利用价值高的土地,尽量减少拆迁。 8)厂址不宜设在雨季易受水淹的低洼处,应保证排放渠道充分的行洪能力,使靠近 水体的污水处理厂不受洪水的威胁。 9)选址应有利于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立足近期,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43、,以最大程 度的满足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要求。 3.4.2 污水处理厂厂址合理性分析 项目选址于县镇青杠村,河北侧。就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选址方案, 有单独建设和与镇原有污水厂合建两种方案考虑,单独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需要新 征地、新建管网,并且需要专门的一套人马运行,而通过改扩建原有的镇生活污水 处理厂则可以使用原有的管网和部分厂房设备,土地也可以少征甚至不征。本项目选择 与镇原有污水厂合建的方案,选址在原有的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根据工业园区地形,地处浅丘地区,规划区西南为整个规划区的最低处,因此, 规划区污水依靠重力流汇聚于规划区西南侧位置,该位置为理想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位置。 3 建设项

44、目概况 该选址区为县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范围内,不需要新征用地,便于建设。 该选址区紧邻河,防洪条件良好,有利于排水;污水处理厂厂址现状高程高于 河历史最大洪水水位,满足防洪要求,不受洪水威胁。 该选址地远离城市居民聚居区,从县主导风向分析,项目位于主导风向的侧风 向,污水处理厂的废气对居民和规划区影响较小,符合环保要求。 该选址区不会影响取水安全。 环评认为,本项目选址符合县工业园区规划和近、远期的发展要求;交通、运 输、供水、供电条件便利;选址地位于主风向的侧风向,因此选址合理,符合规划,从 环境保护的角度合理可行。 3.4.3 排污口设置的环境合理性 根据规划环评要求,本项目尾水通过原有的污

45、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管道排入河。 入河排污口利用已有的排污口,因此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设置对防洪管理无影响,尾水管 亦无倒灌隐患。根据实地调查了解,现状排污口下游 5km 范围内没有饮用水源取水口, 因此,本项目污水厂尾水排污口设置从环境角度是合理的。 3.5 污水处理厂总体设计合理性分析 3.5.1 污水厂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污水厂厂区布置遵循如下原则: 1)功能分区明确,构筑物布置紧凑,减少占地面积。 2)总平面布置满足消防要求。 3)流程力求简短、顺畅,避免迂回重复。 4)配电房布置在既靠近污水厂进线,又靠近用电负荷大的构筑物处,以节省能耗。 5)辅助生产建筑物尽可能集中布置。 6)厂区绿化面积

46、30%,满足规范要求。 平面布置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应根据进水方向、排放水体位置、工艺流程特点及 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布置,既要考虑流程合理、管理方便、经济实用,还要 考虑建筑造型、厂区绿化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等因素。 根据污水处理厂功能的特点,本项目设计处理能力不大,人员需求为 2 人,因此不 设置办公楼。总平面布置在原有工艺布置的基础上依次展开,力求管线简短,布局合理。 34 厂区利用原有的人工湿地,实现污水处理和大面积绿化完美结合。 总平面设计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同时力求创造出一个环境优美的工作环境。附属 建筑物尽可能集中或成组布置以节约用地。有异味或有噪声的构筑物,在布置上相对隔

47、 离或通过绿化隔离。厂区内除道路、管沟、硬地等用地以外的地面均植草皮,力求不见 黄土,为整个厂区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建筑绿化、小品统一设计,使厂区内环境设计 实现园林化,达到功能使用和艺术要求的完美和谐。 为便于交通运输、消防、设备的安装维护,每个建(构)筑物间均有道路相通。 厂区给水由市政给水提供。厂区给水主要用于生活及消防等。给水干管管径 DN100,厂区内呈环网状,利于消防和安全供水。 厂区排水为雨污分流制,厂区雨水由道路雨水口收集后汇入厂区雨水管道,并就近 排入河流;厂内生活污水、生产污水、清洗污水、构筑物放空水等经厂内污水管道收集 后与进厂污水一并处理。 3.5.2 厂区竖向设计 厂区竖向设计原则: 1)污水经泵站提升后能自流流经各处理构筑物,并尽量减少提升扬程,节省能源。 2)出厂污水能自流排入受纳水体尽量避免提升,节省能耗。 3)尽量减少厂区填方量,节省投资。 4)便于与周边道路及环境衔接。 厂区现状地面自然标高 380385m 之间,地形平坦。南侧为河,厂区自然地面 标高高于 50 年一遇洪水位 355.86 米,确定平场后厂区标高为 380385m,满足防洪要 求。由此可见,在正常情况下,厂区不存在受洪涝的危害。在土方平衡的基础上,尽可 能减少构建筑物的基础处理、挖填方量。主要构(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