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湘教版必修2成长训练: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53863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地理湘教版必修2成长训练: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地理湘教版必修2成长训练: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地理湘教版必修2成长训练: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地理湘教版必修2成长训练: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理湘教版必修2成长训练: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B.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C.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数量上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D.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速度加快,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而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却大大加快,所以B项说法错误,不选;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速度和城市人口数量上都大大超过发达国家,所以C项说法错误,不选;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速度加快,但与

2、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全适应,所以D项说法错误,不选。答案:A 2.下列关于城市特征与城市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口与产业密集,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B.人口流动,职业变化十分活跃C.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发达国家D.城市化本质是居民由从事第一、二产业转为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解析:本题考查对城市化含义的理解。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中级阶段,城市化明显表现为居民由从事第一产业转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乡村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到社会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题中D选项与城市特征、城市化进程完全不符。答案:D 3.在城市化进

3、程中,许多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城市职能单一化B.限制重工业的发展C.实现郊区城市化或建卫星城D.积极在新区建设新城市解析: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实现郊区城市化或建卫星城。答案:C 4.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可能很快的原因是()A.城市规划还没有经验B.科学技术水平不高C.人口的素质不高D.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解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可能很快的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答案:D 5.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发达国家市区失业人口成倍增加引发的B.发展中国家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导致的C.发达国家大城市经济发展逐渐接近极限所决定的D.发达国家人们对环境质量

4、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而形成的解析: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发达国家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而形成的。答案:D 6.下列城市化进程图分别表示()A.中国美国英国阿根廷B.阿根廷美国英国中国C.中国阿根廷英国美国D.阿根廷英国美国中国解析:四个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英国,其城市人口比重超过90%,其次是美国。中国和阿根廷城市化水平的差别是,阿根廷超过50%,目前中国没有。答案: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许多城市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78题。7.下列关于开发区在城市发展方面所起的作

5、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城镇规模增大B.城镇数量增多C.城镇人口增长D.大城市职能更加集中解析:在一些大中城市四周出现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新区的开发建设,使大量农村人口拥入城市,一些原有的大城市、特大城市,由于郊区的开发区建设也使中心区的商业、工业等职能得到分散。随之而来的是城镇规模增大,城镇数量增多。答案:D 8.下列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可能对附近原有大型工业基地的传统产业改造作出贡献的是()A.拉萨B.桂林C.巴西利亚D.沈阳解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使原有的工业结构升级。如沈阳、兰州、包头、太原、哈

6、尔滨等,传统产业的大型工业基地建设时间早,高新产业开发区将给它们的发展注入活力。答案:D 9.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年份(年)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19201.15.616.41.510.712.319403.64.842.91.613.610.519604.86.144.03.615.618.819807.94.464.26.225.919.3200011.14.471.62024.445.0(1)根据表中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出1920年至2000年发达国家(用线表示)和发展中国家(用线表示)

7、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折线图。(2)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水平_。(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的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被称为_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_。解析:第(1)动手绘图能力是很重要的,所以,这几年高考多有涉及。只要根据所给数据,先描出几个特殊的点,然后连线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数据分析概括能力,如果课本基础知识学的较好,此问也易于解决。第(3)问主要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回答时,易犯的错误是回答不够准确。如“逆城市化”说成了“反城市”等。答案:(1)如图(2)晚低(3)逆城市化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