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备课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54077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备课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备课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备课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备课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备课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备课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理人教版必修2备课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备课资料一、世界人口最新数字中国人口网2005一0315 09:08:31今年7月n日是第15个世界人口目。二战后,世界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这一快速增长的趋势今天还在继续。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对地球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多年来,许多国家的政府为控制人口增长作出了艰巨努力。以下是摘自联合国人口司报告中的一些世界人口最新数字。世界人口70年增加了2倍:1930年全球人口大约为20亿,1960年上升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突破50亿,1999年达到60亿。目前,世界人口约为64亿。如计划生育措施有效实施,世界人口在2050年将有望被控制在89亿左右。世界

2、人口5大国:中国(13亿),印度(10亿),美国(2.97亿),印度尼西亚(2.23亿)和巴西(1.81亿)。世界人口目前年增长率为1.2,其中最不发达国家年增长率最高,达2.4。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人口年增长率分别为O.25和1.46。世界人口目前每年净增长7700万,每秒增加2人到3人。对世界人口年增长“贡献”最大的7国为:印度(21),中国(13),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印尼和美国(均为4)。世界各主要地区的人口排名依次为:亚洲(38.7亿)、非洲(8.69亿)、欧洲(7.26亿)、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5亿)、北美(3.29亿)、大洋洲(3300万)。其中,非洲人口增长最快,年增

3、长率为2.3。而欧洲人口在过去10年中一直在减少,每年平均负增长O.02。世界育龄妇女目前人均生育2.69个婴儿,大大低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均5个婴儿的水平。非洲妇女生育率最高,为4.91;欧洲最低,为1.38。世界人均预期寿命为65.5岁。人均预期寿命最高的地区为北美(77.4岁),最低的为非洲(48.9岁九婴儿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为非洲(8.85),最低的为北美(O.66)。艾滋病已成为影响世界人口状况的重要因素。截至去年底,全球共有约40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去年一年就有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创单年感染人数最高记录。去年全球共有近300万人死于艾滋病。世界人口总体趋老。目前,60岁及

4、以上的全球老年人口为6.06亿,2050年将达到近19亿。发达国家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目前占其人口的19,到本世纪中叶这一比例将高达32。届时,欠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在其人口中所占比例也将达到20。国际移民活动在本世纪上半叶仍将十分活跃。在此期间,美国、德国、加拿大和英国将是吸收移民最多的国家。、而中国、墨西哥、印度和菲律宾将成为人口的主要移出国。(记者杨志望新闻来源:新华网)二、60亿人口的挑战与机遇当人类跨过60亿人口大关时,一方面人口负担越来越重,一方面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人类将在这种挑战与机遇中走向新世纪,赢得光明前景。三、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重要环节从1974年的布加勒斯特世界人口大会到1

5、984年墨西哥城国际人口大会,再到1994年的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由于各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计划生育工作,世界人口控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孩子的数量降到了3个以下,世界人口年增长率降到了1.3,世界人口总数翻一番的时间也在不断向后推迟,但是,世界人口目前还在增长。今天,世界人口每年增长7800万,其中95的新增人口出生在发展中国家。众多的人口预测方案显示,世界人口仍将继续增长至少50年。世界人口达到静止状态时,将会超过100亿。面对快速增长的世界人口,联合国将1999年10月12日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旨在再次敲响人

6、口问题的警钟,提示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关注人口问题。控制世界人口过快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下一世纪的中国人口问题将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比较明显的是,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将面临人口总量高峰、人口老龄化速度的高峰、劳动力数量供给的高峰和人口城市化速度的高峰。根据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和发展态势,还可能出现新的人口出生高峰。与此同时,低生育率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开始逐渐显性化。如果这些问题同时叠加出现,将形成重大人口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带来环境、资源、能源等的紧缺或恶化。人口问题已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

7、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国际社会将人口控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目标,同时也将全球性的人口问题写进了各国政府的21世纪议程中。四、中国人口控制对世界的贡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将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未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定为基本国策,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下降到了90年代的更低水平,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下降到了10以下。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为未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创造了较好的人口环境。同时,中国的人口控制也为减缓世界人口的快速发展态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按照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全世界每年要增加7800万人口,4年要增加3.12亿人口,而中国在过去的20年中少生了大约3.5亿人口。另外,以1998年为例,中国人口数量的控制和人口质量的提高,使世界人口出生率下降3个千分点,总和生育率下降O.5,自然增长率下降3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下降6个千分点,出生预期寿命延长2岁,总人口翻一番的时间推迟5年。特别是,中国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人口转变的。五、以积极姿态面对人口问题“人口爆炸”并非空穴来风,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口问题仍将困扰着我们。然

9、而,世界人口并没有“爆炸”,“世界末日”也没有到来。相反,全球的经济仍然在增长,科技仍然在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在不断提高。在过去的30多年中,全球人口年增长率已经从2的高峰下降到了今天的1.3。60亿人口也给全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主张在实现经济增长、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及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大框架内解决人口问题,这表明,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也有了新的发展。虽然全球的发展不平衡,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的全球化为全面而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动力;虽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重。但人类社会对可持

10、续发展问题的理解、共识与合作也在不断深入;虽然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高峰已经过去了,人们仍能在21世纪看到稳定人口状态的前景;虽然60亿人口要消费,但也带来了强劲的生产动力和广阔的市场。面对60亿人口的客观现实,我们没有理由盲目乐观,但我们也不应杞人忧天。人口问题固然严重,但60亿人口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蕴藏着无限的智慧与力量,有着强大的解决人口问题的积极力量。只要各国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全球性的人口问题,共同寻求解决人口问题的良策,人类社会必将更加稳定、繁荣。六、21世纪全球人口新变化21世纪人口问题依然严峻,特别是上半世纪,出生率虽会有所下降,但

11、人口数量依然会有较大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依然是人口增长的主体。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全球的人口与家庭也将会出现新的变化趋势,其主要趋向是: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全球人口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5亿。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到2025年人口分布格局仍是亚洲居第一位,亚洲人口将达到49.0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7.65,lO大人口国中有6个在亚洲。非洲人口将超过欧洲,拉美人口将超过北美。人口大国的变化。到2025年,中国人口仍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50年,印度人口会超过17亿而跃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尼西亚人口将超过美国,成为仅次子中、印的第三大人口国。墨西哥、伊朗、越南都会成为上亿人口的大国。城镇人

12、口将超过乡村人口。1995年,全球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有380个,到2025年将增加到650个,占世界7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致使全球城镇人口大为增加。贫困人口增加。1995年,全球贫困人口为24亿,约占总人口的23。到2025年,全球贫困人口将增加到33亿,占总人口的33.8。人均寿命延长。1995年全球人均寿命为65.4岁,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均寿命将增加到72.5岁。家庭总数增加。1995年,全球家庭总数为13亿个,到2025年,将增加到21.5亿个,增长1倍多。家庭规模缩小。1995年,每个家庭平均4.3人,到2025年将减少到4人,其中发达国家不足3人。家庭模式多元化。除保留少

13、量三代人家庭之外,以两代人家庭为主体,但单身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不婚而居和不婚而育家庭均会增加。妇女生育率下降。1995年,每个妇女生育3.17个,到2025年降为2.36个,2050年将会不足2个。婴儿死亡率下降。1995年婴儿死亡率为5.9,2025年降到3.1,其中美国的婴儿死亡率会降到O.2。女性收入增加。1995年女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0,到2025年将上升为20,2050年可能达到40以上。七、计划生育在各国的发展早期的计划生育运动适应了妇女摆脱家务束缚、走向社会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妇女由于多生育带来的痛苦,同时也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本身的发展;几十年来,之所以有大批妇女能

14、积极地参与到经济活动和政治生活中来,妇女在社会、家庭的地位得到改善和提高,计划生育的开展功不可没。在欧洲,芬兰妇女在同工同酬、男女平等、就业机会、妇女参政、物质条件等各方面堪称世界之首。瑞士在1971年妇女获得选举权后,又制定了一系列男女平等措施。在生育方面,欧洲的产假时间较长,妇女有较多的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在教育方面,目前欧洲的许多大学里,男女学生数已逐渐趋向各占一半。婚姻家庭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尽管未婚同居仍是欧洲家庭形式的一大特点,但希望两性关系严肃,希望传统婚姻的比例越来越高。在亚洲地区,19751985年的“联合国妇女十年”以后,亚洲地区国家也开始重视妇女的利益。计划生育对妇女发展

15、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直接影响就是改善了妇女的健康。实行计划生育大大减少了因怀孕和分娩而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和疾病的危险性。计划生育通过帮助妇女推迟生育,或者防止未成年妇女的怀孕和生育来降低孕产妇死亡、患病的危险性。至1997年,计划生育已在全球大大普及,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计划生育在全球的发展很不平衡。发达地区的计划生育普及率仍很低,欠发达地区的避孕普及率为53,而最不发达地区的避孕普及率仅为20。尽管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过去的40年中总和生育率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下降。特别是在众多的欠发达国家中总和生育率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这与这些国家多年来着力开展计划生育有着密切

16、的关系。另外,计划生育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消除了非意愿怀孕,消除了相当一部分由于怀孕、分娩所造成的伤害。八、东亚和东南亚世界上老龄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欧洲是当今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不过,老龄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却是东亚和东南亚。在19701996年间,日本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即从7猛增到14。从本世纪初起,中国也将面临着同样的老年人口迅速增长。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韩国、台湾、泰国等由于生育水平的急剧下降,也将出现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这些地区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变化与欧洲部分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那些欧洲国家经历115年的时间,才达到目前的人口老龄化水平。迅速的老龄化

17、,使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很可能就健康保健支出、社会保障、代际平等问题发生经常性的激烈争论。出生率低俄罗斯民族百年后消失俄罗斯由于人口死亡率大大高于出生率,适龄的俄罗斯妇女平均仅生1.25个小孩,“灭族”的危机开始浮现。莫斯科大学教授兼著名人口学家鲍里斯提出警告,如果俄罗斯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的问题不受重视,俄罗斯民族将在21世纪末从地球上消失。他指出,1999年俄罗斯出生人口只有121.58万人,但死亡人口却高达214.03万人,如果持续下去,俄罗斯民族将在21世纪末从地球上消失。九、人口老龄化指数最高与最低的国家人口老龄化指数是指同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数的相对比值,即与每100名

18、014岁人口相对应的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对52个对象国的研究表明,2000年时,只有德国、希腊、意大利、保加利亚、日本等5国的老年人口数超过了O14岁的人口数。然而,到2030年时。预测的所有发达国家老龄人口指数都将超过100,其中几个欧洲国家和日本的老龄化指数将在200以上。最高的意大利、保加利亚、日本将分别达到261、244和231。目前,发展中国家的老龄化指数一般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这种格局很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如果发展中国家未来的生育率仍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老龄化指数的绝对变化就小。据预测,到2030年时,发展中国家中老龄化指数最低的马拉维、利比里亚、危地马拉、肯尼

19、亚等国,分别只有10、11、18、19。不过,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老龄化指数上升的潜力都较发达国家大。如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的老龄化指数分别从2000年的32、38、27上升到2030年的125、96、96。同期,中国的老龄化指数也将从27上升到91。十、国外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的立法http:/ 2002-08-02 15:04新浪文化进入20世纪以后,各国开始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和德国、意大利、瑞典等欧洲国家颁布了许多优生法律。美国是优生立法比较早的国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州立法对某些遗传性疾病患者进行强制性绝育。纳粹德国和墨索里尼的意大利等国出于担心

20、本国“劣等人口”大量增加.对“劣等种族”或“有缺陷人口”进行强制性绝育。纳粹德国还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由于优生学被种族主义的人口政策所利用,因此,以后的人口立法对“优生(Eugenics)”一词避而远之。二战以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出于对人口快速增长担心,颁布了控制人口的法律;同时,发达国家出于妇女健康和权利的考虑,也逐步使避孕、绝育和堕胎合法化。部分国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情况:1.墨西哥普通人口法(1974年颁布)共6条。第1条规定了法律的调整范围是“人口规模、结构、状态和分布”。第3条规定人口政策的具体内容。第5条和第6条规定国家人口委员会的组成和职权。1992年颁布的(普通人口法实施条例

21、,共3章、32条。第一章规定条例的调整范围为;人口政策的实施;人口政策与国家发展计划的协调;国家人口委员会的设置、性质和职责;国际移民;外国人在本国的活动;非法移民遣返。第二章规定人口政策,共4节。第1节人口计划,规定人口政策的目的“旨在影响国家的人口总量、人口动态以及年龄和性别结构,从而促进(全国)居民的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在执行(人口)计划的过程中,国家人口委员会应当在食品、健康、教育、住房、生态、就业和地区发展以及家庭、儿童保护等领域开展必要的活动。同时,应当对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有关问题给予适当的关注”。第2节计划生育,规定“计划生育是使所有人享有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自

22、由、负责地决定生育子女的数量和间隔,以及获得适当的信息和服务的权利”。“计划生育必须与健康、教育、社会稳定、公共信息服务以及其他旨在实现家庭个人富裕的相关服务相互结合、协调”。“计划生育教育信息必须让人们了解自由和负责地决定生育子女数量和间隔以及怀孕年龄的益处。与此同时,还应指导人们正确面对不育引起的健康问题,并提供治疗不育症方法的指导”。并规定公共部门提供的计划生育信息和服务应当是免费的。“禁止强迫人们使用他们不愿意使用的生育调节方法。当人们选择使用永久性的避孕方法时,提供服务的机构和部门应当事先征得受术者的书面同意”。第3节规定了有关家庭、妇女和被边缘化的群体。第4节规定了城市化和人口迁移

23、的政策。第三章规定了国家人口委员会的职责。2.秘鲁全国人口政策法(1986年颁布)除总章外,还包括5章55条。总章规定了法律的调整范围和基本原则。调整范围为“有关人口数量、结构、动态与分布活动”。立法基本原则是保护生命权、隐私权、自主决定生育子女数量的权利、国内自由迁移的权利等。并禁止把堕胎作为计划生育的手段。第一章目的,规定了立法目的为促进人口增长、结构、地区分布和社会发展之间平衡而和谐的关系;保障个人和夫妇行使自由和负责地决定生育子女的数量和间隔的权利,大幅度减少母婴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人口合理分布。第二章人口政策,共5节,规定了家庭、人口教育、宣传、健康与人口、人口分布等具体人口政策。规

24、定“有关计划生育方案的医疗、教育和宣传工作应保障父母和其他人员有选择节育和计划生育的手段的自由”。“禁止一切在计划生育中对个人进行强迫和操纵的行为。同时也禁止任何公共或私人机构对计划生育工作提附加条件”。第三章国家人口政策的协调,规定了政府各部门和国家人口委员会的职责。第四章监督,规定全国人口委员会与各部及其他主管部门协调制定规章,并进行监督。第五章最终条款和过渡条款,规定了法律的生效日期。3.土耳其人口计划法(1983年颁布)土耳其计划人口法共15条。第1条规定了立法的目的是“规定人口计划、终止妊娠和绝育的原则;准许采取紧急措施的情况;合格避孕节具的获取、生产和批准手续”。第2条规定“人口计

25、划即个人有决定其生育子女数量和时间的自由”,“人口计划是通过避孕措施来实现”。第3条规定执行人口计划的主要机关是卫生与社会福利部,但其他机关团体均应给予合作。第4条规定除医学治疗考虑以外,施行绝育手术需要成年人的申请。第5、6条对堕胎进行了规定。妊娠10周内允许堕胎,但lO周以后堕胎只能在妊娠危及母亲生命或伤害未出生孩子时才能进行。未成年人口智力低下人的堕胎需取得其本人和监护人的同意。第712条规定了对违反避孕、节育、堕胎规定的处罚。4.印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规定印度1951年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推行计划生育的国家。1971年通过了终止妊娠医疗法。此前,印度刑法典曾规定任何从

26、事非法堕胎的将处以下3年徒刑或罚款,如中期妊娠以后堕胎,将最高处以7年徒刑和罚款。终止妊娠医疗法废止了该条款的规定,允许基于保护母亲生命和健康以及防止畸形婴儿出生的堕胎,同时也允许把堕胎作为避孕的补救措施,但堕胎应限制在妊娠20周以内。超过20周的,除非妊娠危及孕妇生命并需要有两名医生同意,才能堕胎。印度政府多次强调堕胎不能作为计划生育或降低生育率的方法。由于存在旨在选择胎儿性别的堕胎,一些州还通过禁止胎儿性别鉴定的立法。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实施计划生育项目时对计划生育工作者和采取绝育、宫内节育器措施者进行各种奖励。中央政府很少制定惩罚性的措施,即使在19761977年“紧急状态时期”,许

27、多限制性的措施也是地方政府做出的。“紧急状态”时期最著名的邦法案是马特拉施特邦1976年通过的限制家庭规模法(即强制绝育法)。但该法没有得到总统批准。1977年,印度政府强调印度反对在全国或邦一级实行强制性措施。该法案只实施了一年多时间就废除了,但对以后的人口控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法案规定对3个孩子以上的,55岁以下的男性和45岁以下的女性实施绝育手术。如果怀孕在怀孕60天内将怀孕情况报告主管机关,并依据终止妊娠医疗法终止妊娠,要保证自该日起60天实施绝育手术。违反有关规定者将处以6个月至两年的监禁。十一、鼓励人口增殖政策和限制人口增殖政策这是以国家对待生育的态度和影响、干预生育的作用方向为

28、标识,将狭义人口政策的核心内容生育政策划分为鼓励人口增殖政策和限制人口增殖政策。鼓励人口增殖政策,就是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行政、法律和技术措施来影响、干预人们的生育行为,鼓励早婚、早育、多育,限制不婚不育,禁止或惩罚堕胎、避孕、溺婴、弃婴,以达到促进人口较快增长的目的。这类政策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前期始终占统治地位,后来在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相对人口过剩,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质量,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相对减少,曾一度在劳动者中间推行限制人口增殖政策,但时间不长,随着人口再生产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化,一些国家又转而实行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

29、目前实行这种人口政策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大洋洲和西亚地区,如法国、英国、瑞典、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科威特等20多个国家。限制人口增殖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多种措施鼓励人们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以降低人口增长速度,稳定或缩小人口规模的政策。这类政策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50年代,随着许多国家的独立、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导致了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矛盾的尖锐,促使众多国家调整了对待人口增长的态度,从过去长期推行的鼓励人口增殖政策变为限制人口增殖的政策,这是人类走向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也是20世纪下半叶发生的人类与自然发展史上的重

30、大转折。今天,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都走上了限制人口增殖政策的道路,如印度、中国、韩国、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及、加纳、赞比亚、卢旺达、乌干达、秘鲁、墨西哥、牙买加和日本等130多个国家。(摘自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一)作者:张纯元)十二、人口政策国家直接调节和直接影响人们生育行为和人口分布的法令和措施的总和。人口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人口政策是指直接调节人口再生产和迁移活动的法令,其目的在于影响人口诸变数沿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广义的人口政策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包括旨在直接影响人们生育行为和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政策和措施。有些社会政策,其直接目的并不在于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尽

31、管客观上对生育行为有一定影响,但不属于人口政策范围。一国的人口政策,总是从本国的具体的人口、经济、文化情况出发并与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相联系。鼓励增殖人口政策或控制人口政策都是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服务。军事的、民族的、宗教的因素也对制订人口政策有所影响。具体说来,人口政策包括:(1)有关调节生育率的要求和社会经济措施;(2)有关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要求和社会经济措施;(3)有关优生的要求和社会经济措施;(4)有关人口迁移(国内迁移和国外迁移)的政策和社会经济措施。各个国家对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倡优生优育,大都持赞成态度,因而,各国人口政策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鼓励或控制生育、鼓励或限

32、制国内移民和国外的移民入境或出境上。在社会主义国家,制订人口政策必须考虑以下基本原则:(1)有计划地使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有计划地提高人口质量,使社会成员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2)考虑人口惯性的作用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3)考虑制约人口再生产变动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4)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在生育问题上引起的经济利益和矛盾。1950、2002、2050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数据来源:美国人口咨询局,2002年世界人口发展里程碑中国人口网2005-03-15 09:08:31世界人口达到:人口总数公元年代(所需时间)10亿180420亿1927(123年后)

33、30亿1960(33年后)40亿1974(14年后)50亿1987(13年后)60亿1999(12年后)世界人口将可能达到:70亿2013(14年后)80亿2028(15年后)90亿2054(26年后)100亿2183(129年后)注:括号中的*年后指人口增长10亿所需的时间。(来自:联合国人口司)z/47019912004年世界人口主要统计指标年份年中人口数(百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9153842791.7199254202691.7199355062691.6199456072591.5199557022491.5199657712491.5199758402491

34、.5199859262391.4199959822391.4200060672291.4200161372291.3200262152191.3200363142291.3200463962191.3数据来源:根据美国人口咨询局(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19912004年世界人口数据表整理编辑: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服务部2003年底艾滋病流行的前15位国家非洲排序国家占总人口的百分比1斯威士兰38.82博茨瓦纳37.33莱索托28.94津巴布韦24.65南非21.56纳米比亚21.37赞比亚16.58马拉雅14.29中非共和国13.510莫桑比克12.21

35、1坦桑尼亚8.812加蓬8.113科迪瓦尔7.014喀麦隆6.915肯尼亚6.7排序国家占总人口的百分比1海地5.62特立尼达和多巴哥3.23巴哈马群岛3.04柬埔寨2.65圭亚那2.56伯利兹城2.47洪都拉斯1.88多米尼加共和国1.79苏里南1.710泰国1.511巴巴多斯1.512乌克兰1.413缅甸1.214牙买加1.215爱沙尼亚1.1数据来源: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服务部译自美国人口咨询局(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2004年世界口数据表年份年末总人口(万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总和生育率(个)19495416736.0020.00

36、16.006.1419505519637.0018.0019.005.8119515630037.8017.8020.005.7019525748237.0017.0020.006.4719535879637.0014.0023.006.0519546026637.9713.1824.796.2819556146532.6012.2820.326.2619566282831.9011.4020.505.8519576465334.0310.8023.236.4119586599429.2211.9817.245.6819596720724.7814.5910.194.3019606620720

37、.8625.43-4.574.0219616585918.0214.243.783.2919626729537.0110.0226.996.0219636917243.3710.0433.337.5019647049939.1411.5027.646.1819657253837.889.5028.386.0819667454235.058.8326.226.2619677636833.968.4325.535.3119687853435.598.2127.386.4519698067134.118.0326.085.7219708299233.437.6025.835.811971852293

38、0.657.3223.335.4419728717729.777.6122.164.9819738921127.937.0420.894.5419749085924.827.3417.484.1719759242023.017.3215.693.5719769371719.917.2512.663.2419779497418.936.8712.062.8419789625918.256.2512.002.7219799754217.826.2111.612.7519809870518.216.3411.872.24198110007220.916.3614.552.63198210165422

39、.286.6015.682.87198310300820.196.9013.292.42198410435719.906.8213.082.35198510585121.046.7814.262.20198610750722.436.8615.572.42198710930023.336.7216.612.59198811102622.376.6415.732.31198911270421.586.5415.542.25199011433321.066.6714.392.17199111582319.686.7012.982.01199211717118.246.6411.6019931185

40、1718.096.6411.45199411985017.706.4911.21199512112117.126.5710.55199612238916.986.5610.42199712362616.576.5110.06199812476115.646.509.14199912578614.646.468.18200012674314.036.457.580.40200112762713.386.436.95200212845312.866.416.45200312922712.416.406.011992年以前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1989年数据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有所调整,1

41、9902000年数据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调整,200l2003年数据为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数;为五普数。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十三、中国人口55年:成就、问题和应对措施 2004-09-28 18:44:29(一)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伟大成就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也曾经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了减轻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旨在减少人口数量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内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人口

42、转变历程。中国人口出生率在1970年为33.43,2002年下降到12.86;自然增长率在1970年为25.83,2002年下降到6.45;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971年为5.42000年人口晋查得到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1.22;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低年龄组人口的漏报可能使这一数字低估了当前的生育水平,但考虑到漏报因素后,2000年的总和生育水平也不可能超过l-7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的生育率已经降到在国际上来说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有的低生育水平。与上述人口变化相对应,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1950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为22,现在降低到20左右,预计这一比例将进一步降低,2050年左右会

43、降低到15左右;中国人口增长占世界人口增长的比例在80年代后期为19.3,目前下降到15左右。因此,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其伟大成就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使中国少生了大约3亿人口,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生产力的压迫,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中国人口的过快增长严重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马寅初先生曾经在50年代把中国的人口问题总结为lO个方面的矛盾,归纳起来看,马先生所讲的10方面矛盾主要体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素质较低,从而使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陷入一种“低水平均衡

44、陷阱”之中。实际上,目前世界上许多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会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而无法实现经济的腾飞,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仍然无法摆脱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低水平陷阱”的束缚。从全世界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摆脱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低水平均衡陷阱”束缚的关键就是首先把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到一个适当的水平上。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做到了这一点,中国因而才有了经济腾飞的前提和条件。二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极大地提高了人口素质,实现了人口质量对数量的替代。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经常被讥讽为“东亚病夫”。那时的“人口众多”除了意味着沉重的经济负担之外,并没有转化为任何发展的优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45、成立之前,我国的人口是典型的高出生、高死亡模式,总体人口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都非常高,据估计,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不足40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政府对文化教育和健康方面的巨大投资迅速改变了上述状况,人口受教育水平迅速提高,营养和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中国目前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全国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文盲率)为9.54,其中城镇仅为5.22。这一比例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从目前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及其增长速度来看,中国领先其他73个发展中国家20年左右。同时,经过50年的努力,中国人民的总体健康状况也有了极大改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60年的202下降到1996年的39,1岁以下婴儿死亡率由1960年的150下降到2000年的约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