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海洋钻井平台-国际船舶网.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4386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巨型海洋钻井平台-国际船舶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巨型海洋钻井平台-国际船舶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巨型海洋钻井平台-国际船舶网.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巨型海洋钻井平台 世界第六代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工程总投资: 60 亿元 工程期限: 2008 年 2011 年 大型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堪称海上巨无霸,其使用的平台作业吊钩比人还高。 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海上油气资源大部分蕴藏在大陆架及3000 米以下的 海底。有数据显示,深海能源储量将是陆地能源储量的100 倍,但由于开采技 术上的限制,其还是能源领域最具潜力的处女地。 2009 年 4 月 20 日上午,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标志性项目世界第六 代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顺利下坞,进入关 键的搭载总装阶段。 这是我国首次自主设计、 建造的当今世界上

2、最先进的深水半 潜式钻井平台, 不仅填补了我国在深水钻井特大型装备项目上的空白,而且对于 加速我国进军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设计和制造领域, 提升我国深水作业能 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拥有者是中国第三大石油集团中国海洋石 油总公司,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708 研究所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联 合承担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 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承建,是我国实施深水 海洋石油开发战略的重点配套项目之一,也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863”项目之 一,并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项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上海外高桥造船厂承建的世界第六代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

3、井平台,造价60 亿 元人民币。 海上巨无霸 2008 年 4 月 29 日,这座第六代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上海外高桥 造船有限公司开工兴建。这是中国继1983 年成功自主开发“勘探 3 号”大型半潜 式钻井平台后,时隔20 多年再次斥巨资设计建造新一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该钻井平台自重30670 吨,甲板长度为 114 米,宽度为 79 米,甲板面积 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 从船底到钻井架顶高度为130 米, 相当于 43 层的高楼, 电缆总长度 650 公里,相当于上海至天津的直线距离。在主甲板前部布置可容 纳约 160 人的居住区,甲板室顶部配备有包含完整消防系统的直升机

4、起降平台, 可起降 Sikorsky S-92 型直升机。 这座平台具有多项自主创新设计:如平台稳性和强度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 计,能抵御 200 年一遇的台风;选用大马力推进器及DP3 动力定位系统,可以 在 45 海里/小时的风速下正常作业,在109 海里/小时的风速下生存。在1500 米水深内可使用锚泊定位,甲板最大可变载荷达9000 吨等;可在中国南海、东 南亚、西非等深水海域作业,其最大作业水深3050 米,钻井深度 10000 米,设 计寿命 30 年,入美国船级社( ABS)和中国船级社( CCS),计划于 2010 年 底交付。该项目总造价近60 亿元人民币,堪称海洋工程领域的“

5、航空母舰”。 深海石油作业是国际上公认的海洋石油工业的前沿战略阵地,其核心技术 一直由欧美少数国家所掌握。 我国的海洋石油开发长期以来受技术水平所限只能 在近海进行, 如今这一情况将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作为目前国内设施最先进、 综 合实力领先的造船企业,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先进海洋工程装备 的探索。此前,由该公司建造的 30 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海洋石油117” 号即为国内首创,使我国在该类装备的设计与建造领域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目前,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已将战略重点已逐步转移至海洋工程市场。 根据中船集团公司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海洋工程中长期规划,上海外高 桥造

6、船有限公司正在加快建设其专用海洋工程制造基地上海临港海洋工程 有限公司。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3 万平方米,项目生产纲领为:年产半 潜式钻井平台 2 座、自升式钻井平台2 座、FPSO 及上层建筑(船用生活模块) 50 个、特殊模块约 1000 个,计划在 2010 年建成。届时将对上海推进发展先进 制造业、创建世界最大海洋工程基地, 提升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总承包能力起到积 极的促进作用。 该平台的设计方:中国船舶总公司(CSSC) 第七研究院是船舶研究和设计的 专门研究单位,共有32 个研究所,分布于全国。在七院的32 个所中以 702 所 和 708 所的实力最为强大。 702 所在文革

7、期间从上海内迁至苏州,是专门从事船 舶基础研究的单位; 708 所为船舶综合设计单位, 是所有研究所中最大的船舶总 体设计研究所。所以国内属于第一次研究制造的船舶大都出自于708 所的设计, 例如我国研制的南极考察船、 海上导弹试验船、 双体海上石油开采船、 气垫船等 等。作为一个大所,有职工约1500 人,分为军用船只、大型货船、 水上辅助船、 船舶综合实验等编号从1 到 7 的 7 个处级单位的室。在上海的船舶研究所除708 所外,还有 704 所和 711 所。704 所主要是船舶柴油机方面的研究设计单位。 711 所也是船用柴油机和动力装置为主的研究所。 ACTINIA 2 号半潜式海

8、洋钻井平台 海洋钻井平台类型 海洋钻井平台( drilling platform )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上 装钻井、动力、通讯、导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是海上油气 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 主要分为移动式平台和固定式平台两大类。其中按结 构又可分为 : (1)移动式平台 : 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钻井船、半潜式平台、张力腿式 平台、牵索塔式平台 (2)固定式平台 :导管架式平台、混凝土重力式平台、深水顺应塔式平台 坐底式钻井平台又叫钻驳或插桩钻驳,适用于河流和海湾等30m 以下的浅 水域。坐底式平台有两个船体,上船体又叫工作甲板,安置生活舱室和设备,通 过尾郡开

9、口借助悬臂结构钻井; 下部是沉垫, 其主要功能是压载以及海底支撑作 用,用作钻井的基础。 两个船体间由支撑结构相连。这种钻井装置在到达作业地 点后往沉垫内注水,使其着底。因此从稳性和结构方面看,作业水深不但有限, 而且也受到海底基础 (平坦及坚实程度 )的制约。所以这种平台发展缓慢。然而我 国渤海沿岸的胜利油田、 大港油田和辽河油田等向海中延伸的浅海海域,潮差大 而海底坡度小, 对于开发这类浅海区域的石油资源,坐底式平台仍有较大的发展 前途。 80 年代初,人们开始注意北极海域的石油开发,设计、建造极区坐底式 平台也引起海洋工程界的兴趣。 目前已有几座坐底式平台用于极区,它可加压载 坐于海底,

10、然后在平台中央填砂石以防止平台滑移,完成钻井后可排出压载起浮, 并移至另一井位。图为胜利二号坐底式钻井平台。 自升式钻井平台由平台、 桩腿和升降机构组成, 平台能沿桩腿升降, 一般无 自航能力。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被抬起到离开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 并对桩腿进行预压,以保证平台遇到风暴时桩腿不致下陷。 完井后平台降到海面, 拔出桩腿并全部提起,整个平台浮于海面,由拖轮拖到新的井位。1953 年美国 建成第一座自升式平台, 这种平台对水深适应性强, 工作稳定性良好, 发展较快, 约占移动式钻井装置总数的12。 钻井船是浮船式钻井平台, 它通常是在机动船或驳船上布置钻井设备。平台 是靠锚泊或

11、动力定位系统定位。按其推进能力,分为自航式、非自航式;按船型 分,有端部钻井、 舷侧钻井、 船中钻井和双体船钻井; 按定位分,有一般锚泊式、 中央转盘锚泊式和动力定位式。 浮船式钻井装置船身浮于海面, 易受波浪影口向, 但是它可以用现有的船只进行改装,因而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使用。 半潜式钻井平台( SEMI )由坐底式平台发展而来,上部为工作甲板,下部 为两个下船体, 用支撑立柱连接。 工作时下船体潜入水中, 甲板处于水上安全高 度,水线面积小,波浪影响小,稳定性好、自持力强、工作水深大,新发展的动 力定位技术用于半潜式平台后,工作水深可达900-1200 米。半潜式与自升式钻 井平台相比,优

12、点是工作水深大,移动灵活;缺点是投资大,维持费用高,需有 一套复杂的水下器具, 有效使用率低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到目前为止, 半潜式钻 井平台已经经历了第一代到第六代的历程。据统计,目前世界范围内有深水自升 式钻井平台 65 艘,大部分工作在墨西哥湾和北海。其运营商主要为美国石油公 司。 张力腿式钻井平台( TLP)是利用绷紧状态下的锚索产生的拉力与平台的剩 余浮力相平衡的钻井平台或生产平台。其所用锚索绷紧成直线,不是悬垂曲线, 钢索的下端与水底不是相切的,而是几乎垂直的。用的是桩锚(即打入水底的桩 为锚)或重力式锚 (重块)等,不是一般容易起放的抓锚。 张力腿式平台的重力小于 浮力,所相差的力

13、量可依靠锚索向下的拉力来补偿,而且此拉力应大于由波浪产 生的力,使锚索上经常有向下的拉力,起着绷紧平台的作用。自1954 年提出设 想以来,迄今已有55 年的历史。 牵索塔式钻井平台得名于它支撑平台的结构如一桁架式的塔,该塔用对称布 置的缆索将塔保持正浮状态。 在平台上可进行通常的钻井与生产作业。原油一般 是通过管线运输, 在深水中可用近海装油设施进行输送。牵索塔式平台比导管架 式平台、重力式平台更适合于深水海域作业,它的应用范围在200 米650 米。 固定平台包括导管架式平台、 混凝土重力式平台、 深水顺应塔式平台等。 钢 质导管架式平台使用水深一般小于300 米,通过打桩的方法固定于海底

14、,它是 目前海上油田使用广泛的一种平台。自 1947 年第一次被用在墨西哥湾6 米水域 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到1978 年,其工作水深达到312 米,目前世界上大于 300 米水深的导管架平台有7 座。 混凝土重力式平台的底部通常是一个巨大的混凝土基础(沉箱),用三个或四 个空心的混凝土立柱支撑着甲板结构,在平台底部的巨大基础中被分隔为许多圆 筒型的贮油舱和压载舱, 这种平台的重量可达数十万吨,正是依靠自身的巨大重 量,平台直接置于海底。现在已有大约20 座混凝土重力式平台用于北海。不过 由于混凝土平台自重很大, 对地基要求很高, 使用受到限制。 图中八角形处为直 升机起降平台。 固定平台的钻

15、井模块既可以放到固定平台上,也可以采用移动式平台,但 是上部模块价格比较贵, 一套要好几亿美元以上, 所以一般都可以移植到移动式 上面,一般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世界海洋钻井平台发展简史 世界现代石油工业最早诞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村。一个叫乔 治比尔斯的人于1855 年请美国耶鲁大学西利曼教授对石油进行了化学分析,得 出了石油能够通过加热蒸馏分离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含有碳和氢的成分, 其 中一种就是高质量的用以发光照明的油。1858 年比尔斯请德雷克上校带人打井, 1859 年 8 月 27 日在钻至 69 英尺时,终于获得到了石油。从此,利用钻井获取 石油、利用蒸馏法炼制煤油的

16、技术真正实现了工业化,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了。 随着人类对石油研究的不断深入,到了20 世纪,石油不仅成为现代社会最 重要的能源材料, 而且其五花八门的产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被人 们称为“黑色的金子”,“现代工业的血液”,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的进程。 高额的石油利润极大推动了石油勘探开采活动,除了陆地石油勘探外, 对于海洋 石油资源的开发也日益深入。 近海石油的勘探开发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1897 年, 在美国加州 Summer land 滩的潮汐地带上首先架起一座76.2 米长的木架,把钻机放在上面打井,这是世 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 1920 年委内瑞拉搭制了木制平台进行钻井

17、。1936 年美国 为了开发墨西哥湾陆上油田的延续部分,钻成功第一口海上油井并建造了木制结 构生产平台,两年后,于1938 年成功地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油田。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 木制结构平台改为钢管架平台。1964-1966 年英国、挪威在水深超 过 100 米、浪高达到 30 米、最高风速 160 千米/小时、气温至零下且有浮冰的 恶劣条件下,成功地开发了北海油田。 标志着人们开发海上油田的技术已臻成熟。 目前已有 80 多个国家在近海开展石油商业活动,原油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 30%左右。 1897 年,在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的旁边,美国人威廉姆斯在同一个地方造 了一座与海岸垂直的栈

18、桥,钻机、井架等放在上面钻井。由于栈桥与陆地相连, 物资供应就方便多了。 另外,钻机在栈桥上可以随意浮动,从而在一个栈桥上可 打许多口井。在海边搭架子, 造栈桥基本上是陆地的延伸, 与陆地钻井没有差别。 能否远离岸边在更深的海里钻井呢? 1932 年,美国得克萨斯公司造了一条钻井驳船“ Mcbride ”,上面放了几只锚, 到路易斯安那州 Plaquemines 地区“ Garden ”岛湾中打井。这是人类第一次“浮船 钻井”,即这个驳船在平静的海面上漂浮着,用锚固定进行钻井。但是由于船上 装了许多设备物资器材,在钻井的时候,该驳船就坐到海底了。从此以后,就一 直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钻探。 这就是

19、第一艘坐底式钻井平台。同年,该公司按设计 意图建造了一条坐底式钻井驳船“ Gilliasso ”。 1933 年这艘驳船在路易斯安那州 Pelto 湖打了“ 10 号井”,钻井进尺5700 英尺。以后的许多年,设计和制造了不 同型号的许多坐底式钻井驳船,如1947 年,john hayward 设计的一条“布勒道 20 号”,平台支撑件高出驳船 20 多米,平台上备有动力设备、泵等。它的使用 标志着现代海上钻井业的诞生。 由于经济原因,自升式钻井平台开始兴起,滨海钻井承包商们认识到在40 英尺或更深的水中工作, 升降系统的造价比坐底式船要低得多。自升式钻井平台 的腿是可以升降的, 不钻井时,把

20、腿升高,平台坐到水面, 拖船把平台拖到工区, 然后使腿下降伸到海底,再加压,平台升到一定高度,脱离潮、浪、涌的影响, 得以钻井。 1954 年,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迪龙一号”问世,12 个圆柱形桩腿。 随后几条自升式钻井平台,皆为多腿式。1956 年造的“斯考皮号”平台是第一条 三腿式的自升式平台,用电动机驱动小齿轮沿桩腿上的齿条升降船体,桩腿为 架式。 1957 年制造的“卡斯二号”是带有沉垫和4 条圆柱形桩腿的平台。 随着钻井技术的提高,在一个钻井平台上可以打许多口井而钻井平台不必 移动,特别是近海的开发井。这样,固定式平台也有发展。固定式平台就是建立 永久性钻井平台,大都是钢结构,打桩,

21、然后升出海面;也有些是水泥结构件。 至今工作水深最深的固定平台是“ Cognac ”,它能站立在路易斯安那州近海 318 米水深处工作。 1953 年,Cuss 财团造成的“ Submarex ”钻井船是世界第一条钻井浮船,它 由海军的一艘巡逻舰改装建成,在加州近海3000 尺水深处打了一口取心井。 1957 年,“卡斯一号”钻井船改装完毕,长78 米,宽 12.5 米,型深 4.5 米,吃水 3 米,总吨位 3000 吨,用 6 台锚机和 6 根钢缆把船系于浮筒上。用浮船钻井会 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波浪、潮汐至少给船带来三种运动,即漂移、摇晃、上下 升沉,钻头随时可能离开井底, 泥浆返回漏失

22、, 钻遇高压油气大直径的导管伸缩 运动而不能耐高压等等。 这样就把防喷器放到海底。 该船首先使用简易的水下设 备,从而把浮船钻井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 浮船钻井的特点是比较灵活,移位快,能在深水中钻探,比较经济。但它 的缺点是受风浪海况影响大,稳定性相对较差,给钻井带来困难。 1962 年,壳牌石油公司用世界上第一艘“碧水一号”半潜式钻井船钻井成功。 “碧水一号”原来是一条坐底式平台,工作水深 23 米。当时为了减少移位时间, 该公司在吃水 12 米的半潜状态下拖航。在拖航过程中,发现此时平台稳定,可 以钻井,这样就受到了启示, 后把该平台改装成半潜式钻井平台。1964 年 7 月, 一条专门设

23、计的半潜式平台“碧水二号”在加州开钻了。第一条三角形的半潜式平 台是 1963 年完工的“海洋钻工号”,第二条是1965 年完工的“赛德柯135”。 随着海上钻井的不断发展,人类把目光移向更深的海域。半潜式钻井平台 就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在海况恶劣的北海, 更是称雄, 与之配套的水下钻井 设备也有发展, 从原来简单型逐渐趋于完善。 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定位一般都是用 锚系定位的,而深海必须使用动力定位。 第一条动力定位船是“Cussl”,能在 12000 英尺水深处工作,获取600 英尺的岩心。以后出现了动力定位船“格洛玛挑战者 号”, 它于 1968 年投入工作, 一直用于大洋取心钻井。 世

24、界上真正用于海上石油 勘探的第一条动力定位船是1971 年建成的“赛柯船445”钻井船,工作水深在动 力定位时可达 600 米以上。 半潜式平台有自航和非自航的。 动力定位船所配套的水下设备是无导向绳的 水下钻井设备。后来,钻井平台又有新的型式出现。如张力腿平台和“Spar ”。科 学在进步, 时代在发展, 海上钻井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人们现在已向更深的海域 进军,无论是钻井井深、钻井水深、钻井效率都有新的世界纪录出现。 勘探三号 中国海洋钻井平台发展概况 我国石油工业起步比较晚,上世纪50 年代末,当时的石油部领导提出了“上 山下海,以陆推海”的海洋石油发展大略。 1963 年,在对海南岛和广

25、西地质资料 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 决定在南中国海建造海上石油平台。此后的 2 年间,广 东茂名石油公司的专家们用土办法制成了中国第一座浮筒式钻井平台,在莺歌海 渔村水道口外距海岸4 公里处钻了 3 口探井,并在 400 米深的海底钻获了15 升 原油。1966 年 12 月 31 日,中国的第一座正式海上平台在渤海下钻,并于 1967 年 6 月 14 日喜获工业油流,从此揭开了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序幕。 1981 年地矿部为了开展海洋石油勘探, 决定建设一台半潜式的海洋钻井船, 取名叫“勘探三号”。 1984 年 6 月由上海 708 研究所、上海船厂、海洋地质调查 局联合设计, 上海船

26、厂建造的中国第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3 号建成。其后 转战南北,共打出 15 口海底油、气井。它为发现中国东海平湖油气田残雪构造, 作出了重要贡献。 “勘探 3”号由一座箱式甲板(亦称平台甲板) 6 根大型立柱、一座高大井架 和两只潜艇式的沉垫组成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从沉垫底部到平台的上甲板有35.2 米高,相当于一座 12 层的高楼,如果算到井架顶部总高有100 米,总长 91 米, 总宽 71 米,工作排水量 219910 吨,工作吃水 20 米,平台上装有 900 项,8600 多台件机电设备。平台甲板被6 根直径 9 米的主柱高高地托在高空,远远看去 像是一座岛屿。 它除了包括钻井、 泥

27、浆、固井、防喷系统在内的全套钻探设备外, 还配置了 4 组(8 台)150 吨的电动锚机, 5 组 660 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 同时, 船上还配有潜水钟和甲板减压舱组成的200 米饱和潜水系统,防火、防爆和可 燃性气体自动报警系统等现代化设备。“勘探3”号平台上设有地质楼、报务室、 应急发电机室、 水文气象室、 中心控制室和居住室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水电通 讯一应齐全,甲板顶还有可供直升飞机起降的停机坪。 半潜式钻井平台具有优良的抗风浪性能和较大的可变载荷,并可在较深海 域进行钻探作业。 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建造,而且造价昂贵。 为了能 设计出适应中国大陆架实际情况的半潜式钻井平台,

28、3 个单位的设计人员收集了 大量的水文气象资料, 并通过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 对 5 种方案进行了严格筛选, 最后正式确定采用矩形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方案。其主要性能参数为;工作水深 35200 米,最大钻井深度6000 米。 1984 年 6 月 25 日上午,“勘探3”号在我国最大的拖轮“德大”号的拖引下,离开 上海港到东海温州湾外的海域进行各种性能试验。试验表明,“勘探3”号辐射状 锚泊系统布置合理,十分适应该平台的精确定位和作业。其间“勘探3”号在试验 的狂风巨浪中接受了中国船舶检验局和美国ABS 船级社的入级签证,美国船级 社的日籍验船师木下博敏把“勘探 3”号称作为中国现代海上工程的标

29、志。国外一 般海洋钻探公司获悉中国有这样高质量的钻井平台后,纷纷前来探询租用或合资 经营“勘探3”号钻探承包作业的可能性。 目前世界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靠近陆地的称之为大陆边缘的部 分。大陆边缘又分为大陆架、 大陆坡和大陆隆三部分。 中国大陆架是世界最宽的 大陆架之一,总面积473 万平方千米。据有关专家估计仅大陆架石油地质储量 约 250 亿吨,天然气 80000 亿立方米。如果再考虑整个大陆边缘,其发展前景 更不可限量。根据1994 年的数据,我国海上采集地震测线57 万公里,打探井 363 口,发现油气构造88 个,获得石油地质储量11.88 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 1800 亿立

30、方米,年产量达到了647 万吨。目前年产油量2500 万吨,年产气量 约 50 亿立方米。 2008 年 6 月 6 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目前全球最大的座底式 钻井平台中油海三号座底式钻井平台安全抵达冀东南堡油田。该平台投用 后,将大大提高中国石油滩海地区勘探开发的能力。中油海三号是由中国石油海 洋公司与上海 708 所联合研制, 由山海关造船厂制造。 该平台长 78.4 米,宽 41 米,上甲板高 20.9 米,空船总重量 5888 吨,适合 10 米以内水深的海上作业,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座底式钻井平台。中国石油海洋公司组建于2004 年 11 月, 2006 年,公司在渤海湾三

31、个油田海上钻完井17 口,试油试采 11.2 万吨,动用 自有船舶 8 艘、外雇船舶 19 艘,安全完成了 19 次海上平台的拖航、移位。目 前,中国石油海洋公司已拥有各类移动式平台七座,包括五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和 两座生活平台,还有正在新加坡建造三座自升式钻井平台,预计将于 2008 2009 年间陆续完成。 目前我国正在设计、建造的超深水钻井平台(船)主要有: 一、由 708 所与上海外高桥造船厂设计、建造 3000 米工作水深的半潜式钻井平 台。 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新厂建造了BG9000 型 4 艘超深水半潜式 钻井平台。 三、由中国与韩国合资的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承担建

32、造、舍凡钻井公司 (Sevan Drilling) 拥有的“舍凡钻工(Sevan Driller) ”号半潜式平台, 工作水深达当前 创世界纪录的 12500 英尺(3810 米);中部具有双井架的、钻深能力亦达当前创 世界纪录的 40000 英尺(12200 米)超深井钻机;是世界第一艘SSP(即舍凡稳 定性(减摇)钻井平台)。 四、由上海船厂与美国Frontter 公司签订于 2007 年 3 季末以后开始建造4-5 万 吨动力定位深水钻井船。 以上均是我国垮入超深水钻井平台建造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在建造平台、 船体吨位总量方面仅次于韩国而居世界第2 位,但在自行设计建造用于平台、 船 上

33、的主机、特别是浮式钻井专用设备方面几乎还是空白,这需要国内海洋装备企 业瞄准世界顶尖水平继续努力。 2008 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概况 2008 年 蓬勃发展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给萧条的船舶市场带来了一些惊喜。 海工装备租赁市场的火爆不仅为海工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也催生了一些像迪拜 船厂这样的新船企。 然而,受金融危机和油价下跌的双重夹击,世界海洋工程装 备市场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微妙。 2008 年共有 60 套钻井装备成交, 订造量再创近几年新高。 这 60 套钻井装备 包括自升式钻井平台26 座、半潜式钻井平台15 座、钻井船 19 艘。其中,深水 装备占总订单量的比例从2007 年的

34、48上升到 2008# 的 57, 成为投资重点。 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造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吉宝和胜科海事两大集 团,其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截至去年底,全球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共计79 座, 而新加坡两大集团手持32 座,市场占有率达 41;全球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共 计 55 座,新加坡两大集团手持23 座,市场占有率达42。 钻井船订单则主要被韩国船企承揽。该市场在目前海洋工程装备建造领域 是集中度最高的。截至2008 年底,全球船企手持钻井船订单总计44 艘,其中 韩国四大船企 (大宇、三星、现代重工、STX)手持订单达到 41 艘,市场占有率 达 93。2008 年,这四大船企更是包揽了

35、全部订单。 中东地区近年来海洋开发逐渐升温, 凭借多年积累的海工装备修理经验和资 源优势,阿联酋船企迅速崛起, 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海工装备制造力量。在自升 式钻井平台建造领域,目前阿联酋船企手持订单总数达21 座,仅次于新加坡。 韩国占据 FPSO 新建市场的主导地位。截至2008 年 11 月底,全球有超过7 家建造商持有 FPSO( 包括 FPSO 新建和改装 )的建造订单。 从手持订单看, 韩国 依然占据 FPSO 新建领域的主导地位,三大船企(三星、现代、大宇 )手持 FPSO 新建订单共计 9 艘,市场占有率达 75。三星重工是世界最大的FPSO 建造厂 商, 目前手持 7艘: FP

36、SO 订单, 其中有 4艘是 FlexLNG 公司订造的 LNGFPSO , 目前全球仅三星重工在建造该型船。 从 2008 年下半年开始, 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影响逐步 显现。由于信贷紧缩、融资困难,一些海洋工程项目被迫推迟或取消,甚至出现 了企业破产的情况。 12 月,要求海洋工程产品延期交付和订单取消的情况变得 更加严重, 多家海洋工程公司与新加坡吉宝集团协商取消订单。目前,新加坡吉 宝集团已有价值 45 亿美元的 1 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和1 艘多用途工作船的订单 被取消,另有 2 座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还在协商。据报道,由于项目取消,已有 一些原本用于改装FPSO 的单

37、壳油船被卖掉。巴克莱公司最近发布的全球勘 探开发投资调查表明,连续6 年增长的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将在2009 年减 少 12,由 2008 年的 4540 亿美元减至 4000 亿美元,市场正在经历一轮大洗 牌。 南海二号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该平台长108 米、宽 67 米、高 104 米,最大排 水量近 20000 吨,可在水深 300 米海域作业,最大钻深7600 米。 渤海渤西岐口 18-1 平台 东海春晓油气田平台 国产巨型海上储油平台通过苏通大桥 2008 年 4 月,世界第六代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外高桥切割点火 2009 年 4 月 20 日,世界第六代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在上海外高桥造 船有限公司顺利下坞,进入关键的搭载总装阶段。 视频:海洋石油钻井平台 http:/ 世界级海洋钻井平台在沪下坞总装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