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本-高三-化学-新学期教案-5第五讲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课后测.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4569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本-高三-化学-新学期教案-5第五讲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课后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版本-高三-化学-新学期教案-5第五讲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课后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本-高三-化学-新学期教案-5第五讲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课后测.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课后测 1.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s)+3B(g) ? 2C(g)+D(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B 混合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B 的物质的量浓度;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混 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BC D 2.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s)+3Y(g) 2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为了使平衡向 生成 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C 高温 低温高压低压加催化剂 分离出 Z ABCD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D A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比纯水中小 B加压有利于N2和 H2反应生成NH3

2、C可以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来制取氨气 D加催加剂,使SO2和 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SO3 4.将固体 NH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 4I(s) NH3(g)HI(g) ; 2HI(g) H2(g)I2(g)。 达到平衡时, c(H2)0.5 mol/L ,c(HI) 4 mol/L ,则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C A9 B16 C20 D25 5. t 时, 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 +3Y(g) 2Z(g), 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 浓度如下表 : 物质X Y Z 初始浓度 /mol L -1 0.1 0.2 0 2 min 末浓度 /mol L

3、-1 0.08 a b 平衡浓度 /mol L -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平衡时 , X 的转化率为20% B. t 时,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 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 v正增大 , v逆减小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前 2 min 内 , 用 Y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 =0.03 molL -1 min-1 6.700时,向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 和 H2O,发生反应: CO(g)H2O(g) CO2 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 反应时间 /min n(CO)/mol H2O/ mol

4、 0 1.20 0.60 t10.80 t2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反应在 t1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 mol L 1 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 和 1.20 molH2O, 到达平衡时, n(CO2) 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 达到新平衡时CO 转化率增大, H2O 的体积分数减小 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7.将 4mol A 和 2mol B 放入 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 B(g) 2C(g) H 0。 4 s后反 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 的浓度为0. 6 mol/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达到平衡状态后,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则A 的转化率增大, 平衡常数增大 B当 c(A)c(B)c(C)212 时,该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平衡状态后,若只升高温度,则C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D4 s 内, (B) 0. 075 mol/(Ls) 8.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