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心理学精编.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54640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5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儿童心理学精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殊儿童心理学精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儿童心理学精编.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特殊儿童心理学 第一章重点内容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特殊儿童心理现象,揭示特殊儿童心理 发展过程和内在规律。 3、特殊教育的对象 (1)广义的特殊儿童指包括残疾儿童、超常儿童和问题儿童在内的 一切有特殊需要的儿童。(2)狭义的特殊儿童是指残疾儿童。 4、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感官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和听觉障碍儿童)、 智力异常儿童 (智力落后儿童和超常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和自闭症儿童这几类更为 典型的特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和特点。 5、普通心理学与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过程和发展 规律的一门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2、研究内容是一般人的认知、情感和个性形成发展的 原理。主要探讨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心里的生理基础、心理学的主要派别和实验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特殊儿童心理学是研究特殊儿童心理过程,揭示特殊儿童发展 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涉及认知、情感、个性等,但更侧重于特殊儿童的差异心理 特征以及独特心里发展过程的研究。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研究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特征。不同点:前者重视研究普遍的规律,后者重视研究特殊的规律。 6、国内特殊儿童心理研究历史:(1)最早撰文阐述特殊儿童心里发展问题的是陈鹤琴 先生,他对耳聋儿童、口吃儿童和低能儿童的心理进行了一些开创新的研究。(2) 新中国成立以后停顿状态。至十一届三中全

3、会以后,得到重视。 朴永馨 1983 年出版 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学移动了国内的相关研究。 (3)进 30 年来我国特殊儿童心理 学的学科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陆续出版有关特殊儿童教育和心理研 究的教材。二是在心理学系设置了特殊教育专业。三是由相关学科人员组成的特殊 儿童心理学研究队伍逐渐壮大,他们都开始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 技术手段聚焦于特殊儿童心理研究,获得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 7、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单一被试研究 法。 第二章特殊儿童的感知觉 第 1 节感知觉理论与感知觉的发展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个别

4、属性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个别属性作用于感官, 引起感受器活动而产生的最原始的主观映像。 感觉常受如注意、知觉、情绪、心境等主体高层次心理活动的制约。 感觉分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内部感觉接受肌体内部的刺激,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 2、什么是感觉阈限?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便是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3、什么是感觉的适应?是指在感受器刺激持续作用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可以引 起感受性的提高和降低。 代偿是指当机体某器官发生病变、功能失常时, 自身通过调整病变器官和发展其他健全器官 的功

5、能,使机体与环境重新趋于平衡和协调的过程。 代偿分为结构性代偿、代谢性代偿、机能性代偿。 二、知觉 1、 什么是知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 觉是以感觉为基础的。 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叫错觉。 知觉的特点: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2、视觉的发展:婴儿到了4 个月,就已经像成人那样将细微差别的颜色归类到同一基本色 组红色、绿色、蓝色和黄色。 听觉的发展: 一个月的婴儿就能鉴别200Hz 与 500Hz 纯音之间的差异。5-8 个月的婴儿在 1000-3000Hz 范围内能察觉出频率的2%的变化(成人是1%)

6、,在 4000-8000Hz 内的差别阈 限与成人水平相同。 空间知觉的发生和发展:2-3 个月婴儿已有了对外来物的保护性闭眼反应,90%的 6 个月 半及更大的婴儿只爬过浅的部分,只有10%的婴儿能够爬过深的部分。婴儿能清楚知觉到 深度,并且对陡峭的悬崖表现出惧怕。 第 2 节感官障碍儿童的感知觉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感知觉:(正常人从外界所获得的信息中80%来自视觉。) 1、视觉障碍儿童的感觉特点: 人们认为视觉障碍儿童的听力天生地自然而然地比正常儿童灵敏,其实,这是人们的误解。 相反,视觉障碍儿童的听力损失比正常儿童还要大。 盲人用手指认字、聋童靠振动觉欣赏音乐、利用了肤觉来补偿视觉和听觉

7、的缺陷。 在视觉障碍儿童中,常发现许多人会表现挤眼、摆动身体、绕圈子转、注视光源、玩弄 手指等习惯, 这些习惯是视觉障碍儿童寻求自我刺激的一种方式。这是由于盲童缺乏大量视 觉信息的刺激,只能通过自我身体部位的运动刺激来弥补。 2、 视觉障碍儿童的知觉特点: 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方 位知觉与空间定向等。 视觉障碍儿童主要是借助触觉和动觉,也就是触摸觉来感知的形状的。 心理旋转是形状知觉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视觉障碍儿童的在涉及需空间知觉参与的长度知觉明显差于正常儿童、重量感觉明显好于 明眼儿童。 方位定向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

8、所在的空间位置上的知觉。听觉 是盲人用来定位的主要感觉。 一般来说,盲童对短时距的精确判断主要是依赖于人体自身的生理节律性活动和计数, 而对长时距的精确判断主要是靠计时工具。 二、听觉障碍儿童的感知觉: 1、聋童所接受的外界刺激90%以上来自视觉,以目代耳是聋童感知觉的突出特点。聋人相 对于听力正常人来说有着更高的视觉敏锐度,更敏感于边缘视野的刺激信息,更高的图形视 知觉加工能力,更强的视觉搜索能力,更好的视觉记忆能力,以及更高的视觉表象能力。 唇读(看话)是指听觉障碍者“利用视觉信息,感知言语的一种特殊方式和技能。 3、 听觉障碍儿童的知觉总体特点:知觉分为狭窄,知觉加工不完整;知觉的选择性

9、、系统 性和准确性不强; 听觉障碍儿童的视觉反应时低年级要慢,随着年级的增高听觉障碍儿童的反应时发展速度 快于正常儿童。听觉障碍儿童的视觉认知能力到四年级时已接近正常成人。 第 3 节 智力异常儿童的感知觉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成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2)前运算思维 阶段( 2-7 岁)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 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 岁) 一、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觉特点: 1、智力落后儿童的感觉特点:一般比较迟钝,尤其差别感受性普遍地明显低于同龄的智力 正常儿童。 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视觉感受性比较低,一般很难或不能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

10、颜色等 的微小差异,如他们不能区分颜色的不同浓度,分不清深红、浅红、粉红与紫红的差别。 智力落后儿童的听觉分辨力差,表现在学习汉语拼音时难以区分四声的变化等。 智力落后儿童的触觉、痛觉和温度觉没有正常儿童敏感。 2、智力落后儿童的知觉特点: (1)知觉速度缓慢,容量小。 (2)知觉分化不够,区分能力弱。 (3)缺少知觉积极性 (4)知觉恒常性差 (5)空间知觉发展落后,方位定向能力差 (6)感觉统合失调 二、超常儿童的感知觉特点:表现为感知觉较正常儿童敏锐。主要表现为: 知觉具有明确的 目的、计划性和系统性,观察能力强,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超常儿童的视觉、听觉和辨别能 力都较正常儿童突出。 第

11、4 节学习障碍儿童的感知觉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视知觉特点: 1、 视觉分辨力及视觉跟踪能力低下。 2、 视觉信息空间位置容易混淆。 3、 视觉 -运动协调存在缺陷 4、 立体视觉功能低下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听知觉特点: 1、听觉记忆能力缺陷 2、听觉序列能力有缺陷 3、听觉分辨能力不佳 4、谈话时对起头的语音有固着现象 5、听音能力差 6、欠缺视听统合能力。 三、感觉统合失调: 1、学习障碍儿童有50%以上存在感觉统合失调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不足和大肌肉及平衡问 题。 2、学习障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6-7 岁学生明显高于11-12 岁学生。 3、学习障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性男性明显高于女生主要表现在

12、本体感不佳和大肌肉及平衡 问题两个方面。 第 5 节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许多自闭症儿童有明显的感知觉障碍,有些对感知觉刺激如光、噪音、触觉或痛觉等反 应过度迟钝, 有些则反应过度敏感。另外自闭症儿童的视觉缺乏眼神的接触和追视,难以与 人产生共同注意。自闭症儿童的听力反应具有特殊性,大约有40%的自闭症儿童对环境中 的声音敏感, 另外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具有语音分辨困难的问题,除此之外, 大多数自闭症儿 童也存在感觉统和失调。 第三章特殊儿童的注意 第 1 节注意理论与注意的发展 一、注意的概念: 1、注意 -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贯穿于各种心理活动(既包括感知觉、 记忆、思维等认识

13、活动,也包括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始终。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一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注意障碍主要是主动注意功能减弱,被动注意相对增强,主要表现为注意不能持久和难 以集中。 自我控制能力缺陷是注意障碍的实质,具体反映在意志方面常显得冲动或人性;反映在动 作方面是无目的的活动过多;反映在情绪、 情感方面是易出现情绪不稳,易激动, 缺乏理智。 此外,还可能有知觉、语言或协调动作等障碍。 二、注意的发展特点: 1、注意的一般发展: 第一,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

14、用。 第二, 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材料的主意正在逐步发展,但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 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专用。 第三,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 2、注意品质发展特点: 注意的广度(将注意力保持在特定刺激或活动上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还可能是 因为年龄较大的儿童会使用更有效的策略来调节注意。 计划性注意策略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搜集信息逐渐具有更多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选择性注意 (将注意力保持在与任务相关的信息上而忽视无关或干扰信息的能力),年长 儿童能更好地过滤掉那些对任务起干扰作用的无关信息,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任务相关的信 息上。 第 2 节感官障碍

15、儿童的注意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注意:视觉障碍儿童注意的广度会缩小,所以他们的注意不容易受周围 其他刺激的影响,因而注意就更稳定、更难转移。 视觉障碍儿童识别同一刺激物所消耗的资 源更多,注意的分配的能力就越差,注意也就更难以转移。 1、听觉注意的特点:视觉障碍儿童听觉注意力较高,有较强的听觉选择性。 2、注意的发展: (注意的两个显著特点是指向性与集中性) 视觉障碍使儿童视觉注意的这两个特性消弱了或消失了,但他们的整体注意力并不因此而降 低,其他感觉通道的注意还可能有所加强。 4、 注意的品质特点:注意容易分散、视觉以外的注意分配活动得到良好发展。 二、听觉障碍儿童的注意: 1、听觉障碍儿童的

16、注意大都是由视知觉刺激引起并保持的。 2、注意的发展:无意注意起主导作用;有意注意发展缓慢;有意后注意发展水平较低。 3、注意品质的特点:注意的分配比较困难;注意范围相对狭窄;主义的稳定性较差。 第 3 节 智力异常儿童的注意 一、智力落后儿童的注意特点: 1、注意的广度狭窄。 2、主义的分配能力差。 3、注意的稳定性较差。 4、注意转移不够灵活。 二、超常儿童的注意特点: 1、注意的稳定性好 2、注意的广度大 3、注意的分配有效。 4、注意的转移能力强 第 4 节学习障碍儿童的注意 一、注意的发展:无意注意常态发展;有意注意能力薄弱。 二、注意的品质特点: 1、注意的选择性差 2、注意的分配

17、能力不足是感统能力发展不充分的一种体现。 3、注意的广度偏低。 4、存在明显的注意的稳定性缺陷。 第 5 节自闭症儿童的注意 一、注意的品质特点: 1、注意的选择性:许多自闭症儿童表现出过度的选择性,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物体 或人的较小特征, 而不是整体。 过度选择的倾向妨碍儿童对新概念的学习并干扰了儿童理解 环境中关联意义的能力。 2、注意的稳定性及转移:自闭症另一个倾向是对特殊物体或活动具有强迫性注意。 3、注意的分配:自闭症儿童使用玩具时,常出现对某些玩具的偏好和不恰当的使用方法。 4、注意的广度大都比较狭窄。 第 4 章特殊儿童的记忆 一、 记忆 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

18、回忆和再认)。 二、 识记 是记忆的开始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识记具有选择性。 三、 保持 是识记过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巩固过程。 四、 再现包括 回忆和再认。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 五、 记忆按储存的时间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六、视觉障碍儿童记忆特点 (一)瞬时记忆 1、瞬时记忆不全面、不完善 2、盲生对记忆的意识性提取优于低视力生。 3、视觉形象记忆比健全人的形象记忆差。 (二)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 2、听力记忆较强,短时记忆较好。 3、工作记忆发展进程与正常儿童相同。 (三)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牢固 2、盲童的内隐记忆比低视力儿

19、童要好 七、听觉障碍儿童的记忆特点 (一)瞬时记忆 1、形象记忆好于语词记忆 2、视觉记忆好于动觉记忆 3、对汉字的记忆受到语音的干扰,存在语音混淆现象 (二)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的变成方式和记忆容量与健全儿童有一定的差异 2、言语工作记忆广度小于视空工作记忆广度,视空工作记忆广度优于听力正常人 3、工作记忆任务中的提取速度普遍慢于听力正常人 (三)长时记忆 1、保持总量上和听力正常儿童相似 2、外显记忆劣于听力正常儿童,内隐记忆差别不大 八、智力落后儿童的记忆特点 (一)瞬时记忆 1、记忆的盲目性 2、记忆的不完整性 (二)短时记忆 1、识记缓慢,保持差 2、意义识记差,机械识记相对较好

20、3、记忆的监控能力差 4、工作记忆普遍不佳 (三)长时记忆 1、记忆的编程加工过程不完善,组织水平低 2、记忆目的性欠缺,有意识记忆差 3、记忆不全面,图片效应低于文字效应 九、超常儿童的记忆特点 (一)瞬时记忆 1、瞬时记忆力强 2、记忆速度快,效果好 (二)短时记忆 1、记忆的品质好 2、记忆策略有效 (三)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保持长久 2、记得系统性强 3、善于运用记忆策略 4、记忆监控能力较强 十、学习障碍儿童,也称学习困难儿童。记忆特点为: (一)瞬时记忆:比普通儿童差 (二)短时记忆 1、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时缺陷 2、记忆的广度不佳 3、工作记忆均比正常儿童差 (三)长时记忆 1、

21、存在不同的缺陷模式 2、形音、形义的长时记忆落后于正常儿童 3、记忆策略运用不当 十一、自闭症儿童的记忆特点 (一)刻板记忆 1、机械记忆较好 2、优势记忆与劣势记忆并存 3、信息的回忆、再认和联想记忆弱 (二)语言记忆 自闭症的孩子很少使用言语,即使使用也多为模仿言语、刻板言语, 语言记忆方面能力低下。 (三)图形记忆 图形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闭症儿童在记忆方面的缺陷,图形记忆能够更生动、形象地 表现事物的特征。 第五章特殊儿童的语言 第 1 节语言理论与语言的发展 1、语言 :就是讲少量单个、无意义的符号,根据公认的规则进行组合,产生无数信息的一 种复杂的符号系统。具体包括语音、词汇、

22、语法、语义、语用等五种要素。 2、言语: 是个体利用语言进行交际和思考的心理过程或活动。言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口 头形式(听和说) ,另一种是书面形式(阅读和书写)。在言语活动中,说话和书写属于言语 的表达过程,而听对方说话和阅读属于言语的理解过程。 3、语言和言语的区别:首先,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 种用于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个体利用言语符号进行思维和交往的心理 活动。其次,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而言语则是交往的过程。尽管语言和言语不是一回事, 但彼此之间密不可分:一方面, 语言必须客观地存在于人们的言语活动中,只有经过言语交 往活动,才能发挥语

23、言的交往工具的作用;另一方面,言语活动必须依靠语言来进行,人们 只有利用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才能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 才能表达自己的思 想、感情和态度,从而达到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4、语言障碍和言语障碍的区分:语言障碍 是指个体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语言知 识系统达不到他的年龄应该达到的标准的状况,即个体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符号及规则方面发 生问题, 或者个体语言能力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同龄伙伴的水平。语言障碍不仅包括个体在言 语表达方面的缺陷,而且还包括在言语理解方面的缺陷。言语障碍 是指个体和常人的言语偏 离甚远,以致惹人注意,干扰了信息交流,甚至使说话人或者听话人感到苦

24、恼的言语异常, 即个体在发准声音、 保持适当的言语流畅性及节律或者有效使用嗓音方面表现出的缺陷及困 难。 言语障碍又包括构音异常、发音异常和流畅度异常。 5、语言能力应包括 “语言系统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作为语法单位(音素、 词素、 词、短语、句子)按一定语法结构(词法和句法)组织起来的符号系统,又包括语音学、词 汇学、语法学、语义学等四大系统。 6、语音 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语言意义的声音。语音 分为 音系语音和语流语音。 7、汉语音节 一般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 8、音位 根据音质分为元音和辅音。根据发音部位,辅音一般分为双唇音、唇齿音

25、、齿间音、 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叶音、舌面前音、舌面中音、舌面后音、小舌音、喉壁 音、声门音、 喉音。根据发音的方法,按气流成阻与除阻的方式可以把辅音分为塞音、鼻音、 擦音、闪音、半元音;按照声带颤动与否,可以把辅音分为清音和浊音两类;按气流的强 弱,可以把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9 语法: 是由一系列语法单位和有限的语法规则构成,是语言的最为抽象的基础性系统,是 语言的民族特点和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最为基本的表现。语法分为 词法和句法两部分。根据 语法单位的特点将其分为语素、词、短语和句子四级。 10、汉语的句法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和修饰语等。 11、语义: 用语音

26、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言语的全部内容,它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以及事物之 间的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从语言的结构层次上,语义可以分为词素义、词义、句 义、话语义与篇章义。句义是言语中最小的独立的语义单位。 12、语言运用 :即语用。 主要包括 语境、指示词语、会话含义、言语行为、会话结构等五个 方面。 语境: 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流的言语环境,分上下文语境、 情景语境和民族文 化传统语境。 情景语境包括会话时间、地点、场合和交往者的身份及其相互关系。 指示词语: 是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是语用学最早选定的研究对象,直接涉及语言结构和 语境的关系。 指示词语分为: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

27、、语篇指示和社交指示。 会话含义: 是隐含在话语中的意义、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一准则来传递,但是同时还 要使听话人能够了解说话人的意图,不使会话中断。 合作原则有四条准则:量的准则、 质的 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 言语行为: 就是通过言语达到某种行为效果,通过言语手段实施某种行为。奥斯汀提出了 言语行为三分说:叙事行为、施事行为和成事行为。 13、语言的功能有:符号固着功能、概括功能、交流功能。 14、语言的获得: 是指一个人实际能够运用一种语言去自主地和自由地同已经获得这种语言 的其他人进行交际。在关于“儿童如何获得语言”的问题上,存在四种不同的理论主张:习 得论、先天论、相互作用论、

28、语觉论。 15、儿童的语言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声音发展阶段(大约在0-6 个月)这一时期可以再 分为两个小阶段:非自控阶段和咕咕声阶段被动语言交际阶段(6 个月 - 一岁)特殊语 言交际阶段 (1 岁-2 岁半)这一时期又可分为:独词句、双词句和电报句三个子阶段目标 口语发展阶段(2 岁半 -6 岁)成熟阶段(大约6 岁- 少年期结束) 第 2 节特殊儿童的语音特征 1、感官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的语音特征音段特征: 对声韵掌握普遍较 好 的语音特征超音段特征:对声调 掌握普遍较好 音段特征:塞音( b/p )比较容 易,擦音 (s/sh)、塞擦音 (j/q)较难 超音段特征:语流不 畅、语速过慢

29、 听觉障碍儿童的语音特征 智力落后儿童的语音特征音段特征:声韵发音 基本与正常儿童一致 特殊儿童的2、智力异常儿童超音段特征: 音调明显滞后 的语音特征超长儿童的语音特征语言清楚、 语句完整, 表达 丰富、精确、流畅 语音特征 3、学习障碍儿童音段:音位分辨与组合困难 的语音特征超音段:语言清晰度迟缓、不流利、 声音颤抖、 声 调过高 4、自闭症儿童音段: 存在构音障碍, 从不使用有声语言进行交际 的语音特征超音段:发展异常,韵律失调,语调单调平板 第 3 节特殊儿童的词汇特征 16、 感官障碍儿童的词汇特征:视觉障碍儿童的词汇特征:基本词的获得没有太大的困难, 但一般词汇的获得有一定的困难。

30、听觉障碍儿童的词汇特征:在词汇能力发展方面表现出 明显的落后。 17、智力异常儿童的词汇特征:智力落后儿童的词汇特征:存在这明显的贫乏现象。 超常儿童的词汇特征:词汇丰富,并能正确应用,具有表达的丰富性、精确性、流畅性。 18、学习障碍儿童的词汇特征:词汇学习困难,表现在阅读、拼写、写作、口头表达和听 了等多个方面。 19、自闭症儿童的词汇特征:仅能说几个词,有些即使获得了许多的词汇,但不会恰当或 有效使用。 第 4 节特殊儿童的语法特征 20、感官障碍儿童的语法特征:视觉障碍儿童的语法特征:词法,视觉障碍儿童能掌握 话语中使用频率较高,与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名词、动词、量词、代词等但对表示逻辑

31、意义 的虚词掌握较差。句法, 单句分析、复句、省略。 听障障碍儿童的语法特征:在掌握语法方面的能力不足。 词法,动词: 运用不当、语序颠倒、搭配不当。形容词, 程度范畴缺失和程度范畴误用。名 词,听觉障碍儿童名词方面的异常主要表现在词性误用和运用不当。虚词, 漏用助词 “的”。 21、 自闭症儿童语言韵律失调的表现与成因有哪些? 答:语言失调的表现:自闭症儿童说话的声音语调比较单调平板,务抑扬顿挫之感,还 会出现异常的高声尖叫。但一小部分自闭症儿童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发音,语音还是很准确的。 虽然部分自闭症儿童可以背整首诗或唱整首歌曲,但他们说话时犹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 一字一顿。 成因: 主要

32、与自闭症儿童脑部发育以及其对韵律的感知和表达有关。首先,这可 能和自闭症儿童脑部发育不全有关。其次, 自闭症儿童在韵律的感知和表达方面与正常儿童 相比有显著差异。即便是高功能的自闭症儿童,也较少能采用有效的语调模式参与交流,他 们或是将语调随意地传递给听者,或者完全系统性错误运用语调。 22、听觉障碍儿童述宾结构常见的语法错误有哪些? 答:聋童在汉语述宾结构的习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多错误可以粗略地将其概括为四 种类型:动词“价位”运用不当、述宾搭配不当、成分残缺不当、成分重复连用。 23、超常儿童语言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答:超常儿童由于对新事物敏感,善于模仿,大多数人在语言发展上较常态儿

33、童要早、 要好、语言清楚、语句完整,具有以表达的丰富性、精确性、流畅性等为特征的语言行为。 24、简析学习障碍儿童的阅读障碍的表现。 答:由于视知觉、听知觉和书写等异常,学习障碍儿童,尤其是阅读障碍儿童,词汇 学习困难表现在阅读、拼写、写作、口头表达和听力等多方面。视知觉异常表现在阅读、计 算时会把一些相近的字词混同,出现单词的认识错误,如把天和夫、 大和太, 于和干等看混, 看书跳行、跳字,看成镜影文字等。进行口头阅读时,他们会省略、插入、替代或者颠倒词 语。 25、试述智力落后儿童的语用特征的表现及其原因。 答:言语缺陷严重阻碍了智力落后儿童交际能力的发展,他们很难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内心 世

34、界和主观要求,也难正确及时地理解别人言语的含义及对自己的要求。不愿意与人交往, 在与人交往时产生自卑感。陌生的对象和陌生的环境是智力落后儿童运用语用能力的障 碍。智力落后儿童与同龄人交往的错误率高于父母交往的错误率,在陌生的环境中,无论与 熟悉的人交往还是与陌生的人交往,都会影响他们的会话的顺利进行。智力落后儿童在非 面对交流中存在指示词语表达的困难。智力落后儿童存在违反相关准则的障碍,而且主要 集中在 X染色体脆折症身上。弱智儿童在言语交际中,停顿多, 理解他人话语速度和表达 速度皆缓慢,语句零碎而混乱,影响了人际沟通。 第六章特殊儿童的思维 一、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

35、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可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二、思维的理论流派 1.联想主义心理学(英国霍布斯和洛克) 2.思维心理学(邱尔佩) 3.格式塔心理学(维特墨) 4.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 5.维果茨基社会文化观(维果茨基) 6.皮亚杰认知心理学将儿童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 岁左右) 前运算阶段(2 岁左右到6、7 岁左右) 具体运算阶段(7岁到 11 岁左右) 形式运算阶段(11 岁左右到15 岁左右) 7.信息加工理论(陈述性信息和程序性信息) 8.思维的神经机制 三、思维的发展阶段 1.婴儿期思维发展的特点(13 岁) 一岁

36、前对事物的感知没有思维,一岁后开始形成思维的低级形式。 2.幼儿期思维发展的特点(36 岁)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言语在幼儿思维发 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5 6 岁时幼儿思维活动水平发展的关键年龄,抽象思维开始迅速发 展。 3.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7 13、14 岁) 首先, 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 “变质”。再次,小学阶段,儿童逐步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最后,小学儿童的思维 在从具体形象思维想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平衡性。 4.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14、1517、18 岁) 思维

37、迅速发展,抽象思维处于优势。 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缺乏视觉表象为形象思维提供素材1.概念形成难度较大 2.难以建立完整的触摸觉表象2.分类能力较差, 难以归纳。 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 3.形象思维制约概念的形成3.推理能力较差 (偏重于抽象思维) (二)听觉障碍儿童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1.概念的扩大或缩小化 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存在于每个年龄阶段2.直观和操作分析较好,可词语和逻辑分析较 差, 3.动作思维为形象思维奠定基础分类、推理守恒能力滞后 3.抽象思维的发展以形象思维为基础 (以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为主) (三)

38、智力落后儿童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思维水平长期停留在直观、具体层次上1.只能根据外部特征进行比较和分类 2.在词汇掌握上,具体名词的掌握优于抽象名词2.抽象概括能力很弱 3.思维的目的性不明,刻板性强 4.思维缺乏批判性,调节功能薄弱 5.思维不能体现守恒性 (以形象思维为主) (四)超常儿童的形象思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抽象思维 概括能力, 逻辑思维, 类比推理能力, 数 的认知能力, 创造思维能力超于正常儿童 (思维整体表现优异) (五)学习障碍儿童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对信息的解释偏向于具体。1.思维的调节能力弱 2.思维的不连贯性 3.抽象能力差 (抽象思维较差) (六) 自闭症儿童的形象

39、思维占绝对优势,较强的形象感受能力,但形象思维所依赖的表象 特征比较贫乏、零碎,内容相对单调,反映刻板化。 抽象思维能力停滞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出现晚,发展慢,水平低。 (思维发展停滞在形象思维阶段) 第七章特殊儿童的元认知 元认知理论与元认知发展 元认知概述 1、元认知是个人在意识到自身认知过程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的自我反省、解悟、 自我控制欲自我调节,简言之,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元认知表明了认知过程的自觉性、能动性和监控性。 2、元认知包含三个成分:元认知的知识、元认知的体验、元认知技能。 元认知在不同年龄的发展 个体的生长成熟和心理发展都伴随着自我监控能力的

40、发展。 婴儿期( 0-2 岁) :感觉调控、感知觉调控、初步的知觉思维调控。 幼儿期( 2-7 岁) :表象思维、语言符号的信息调控和具体思维水平的信息调控; 学龄初期( 7-11 岁) :思维水平的调控、意志力薄弱、抗诱惑力差。 少年期( 11-15 岁) :初步的知情意的整合调控,有抗诱惑力,但多凭感情支配,意志行为 增多。 青年期( 15-18 岁) :较高的知情意的整合调控,心理结构已基本形成,有坚强的意志。 第八章特殊儿童的情绪情感 1、情绪的概念:斯切尔认为情绪是由对事件的非线性动态评价所产生的次级系统。 2、情感:是情绪的一个主要成分,是指一个人的个体情绪体验。 3、罗伯特把情绪

41、划分为:基本情绪、复合情绪。基本情绪包括:恐惧、惊讶、厌恶、 悲伤、愤怒、期待、快乐、接受。复合情绪是一种基本情绪和相邻情绪混合而成。 4、拉塞尔将情绪划分为愉快度和强度两个维度。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5、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6、情绪情感的生理基础: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和前扣带回、网状结构。 7、情绪对认知的影响的方面:注意、记忆、推理、创造力。 8、情绪的社会功能: (1) 、情绪理解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2) 、情绪调节对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的影响 (3) 、情绪社会分享的功能 (4) 、情绪体验促进自我认知 9、情绪情感发展的阶段: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初期、青少年

42、期 10、特殊儿童情绪的一般特点: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11、感官障碍儿童的情绪特点: 视觉障碍 (1) 、心境具有孤独感和焦虑感的特点 (2) 、情绪不稳定,但人格具有内倾性 听觉障碍 (1) 、心境具有焦虑感和孤独感的特点 (2) 、缺乏忍耐性,情绪不稳定,容易处于激情状态 (3) 、由于自我意识较低,倾向采取逃避或求助他人的应激模式 智力异常儿童的情绪特点: 智力落后 : (1) 、情绪不稳定,缺乏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容易受激情的支配 (2) 、情绪以满足低级的需要为主,情绪情感分化迟,且缺乏深刻的情感体验 (3) 、情感状态不健全 超常儿童 :超常儿童的情绪并不是由智商决定的,而

43、是受自身气质、早期经历、环境、情感 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学习障碍儿童:学习自我概念上较低,学业情绪具有消极的特点。 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儿童对表情的识别具有辨别下半部分面部特征,忽视上半部分面部特征, 缺乏感情交流的特点。在理解认知性情绪方面存在问题,心理理论能力发展迟缓。 12、特殊儿童情感的一般特点: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平衡的特点。 13、感官障碍儿童的情感特点: 视觉障碍:( 1) 、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和机会,其友谊感的形成有其自身特点。(2) 、情感体验 相对较少,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并存 听觉障碍:( 1) 、道德感未分化,不够深刻。(2) 、缺乏对抽象认识和认识活动的兴趣,缺乏

44、相应的理智感。 智力落后: (1)、自我效能感低,缺乏从理智活动中获得理智感 (2) 、缺乏积极的友谊感,难以从同伴交往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超常儿童:(1) 、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不同于普通儿童(2) 、社会交往的认知能力和实际表现 出的亲社会行为缺乏一致性(3) 、理智感体验深刻 学习障碍:( 1) 、社会你能的缺失,社会智力发展水平较低 (2) 、在以学业成绩为主导的教育体制下,在同伴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3) 、理智情感体 验消极,缺乏对理智感的追求。 自闭症儿童:(1) 、孤立、有疏离倾向、无视他人的存在。(2) 、由于缺乏社会分享的能力和 自身情绪行为问题,自闭症儿童缺乏同伴交往带来的

45、友谊感。(3) 、由于自闭症儿童对社会 认知的缺陷和理解他人心理能力的缺陷,道德感很难得到发展。 第九章特殊儿童的人格 第一节人格理论与人格的发展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 趣、态度、 价值观、 气质、 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 是个体在社会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人格理论 主要的人格理论可以归于以下六大理论流派: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 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流派和社会学习流派、认知流派。 人格理论必然涉及的重要问题 1、 遗传与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2、 意识与无意

46、识对行为的决定作用; 3、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人格的结构 “大五”人格结构 外向性:特征为热情、合群-爱交际、自信、活动性、追求兴奋、积极情绪。 愉悦性:特征为信任、诚实-坦诚、利他、顺从、谦逊、质朴、温和、亲切。 公正严谨性:特征为能力、守秩序-负责任、追求成功、自我控制、严谨、深思熟虑。 情绪稳定性:特征为焦虑、愤怒-敌意、抑郁、自我意识、冲动、脆弱、敏感。 开放性:特征为幻想、爱美-有美感、情感丰富、行动、观念、价值。 人格研究中的重要特质:需要、动机、意志、情感和成就。 各类特殊儿童的人格特点 一、感官障碍儿童人格特点 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点 1、听觉障碍儿童在独立性、忍耐性、领导性

47、方面较差、容易产生固执; 2、依赖性较强,易附和他人; 3、毅力不很强。 二、智力异常儿童的人格特点 智力落后儿童的人格特点 1、缺乏团体集体一起行动的能力,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存在严重不足,社会适应能力普遍较 差; 2、在学习方面,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广泛,同时对学习缺乏恒心和毅力等; 3、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喜欢依赖他人,易受他人影响,并且部分儿童脾气比较固执,行 为习惯固定,难以改变; 4、存在着缺乏自信、低估自己的倾向。 超常儿童的人格特点 社会适应性较好、情绪较稳定、意志坚强 三、学习障碍儿童的人格特点 古怪、孤僻、行为不适应。多内向、害羞、安静,不喜欢与各种人交往。情绪稳定性差。

48、社 会性幼稚水平偏高。 四、自闭症儿童的人格特点 1、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与外界交往; 2、情绪稳定性差,不能控制情绪并且情绪爆发频繁; 3、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刻板固执; 4、整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差。 第二节特殊儿童的需要 需要指的是有机体缺失或要求什么的状态。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两大需要系统: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与尊重需要。成长需要包括知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 要。 各类特殊儿童需要的特点 一、感官障碍儿童需要的特点 听觉障碍儿童需要的特点 1、听觉障碍儿童的认识需要由低到高发展,认识需要的内容是变化的; 2、听觉障碍儿童

49、与教师和同学交往需要的发展; 3、听觉障碍儿童成就需要的发展。 二、智力异常儿童需要的特点 智力落后儿童需要的特点 1、需要层次发展缓慢,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低; 2、原始欲望亢进; 3、高级社会文化需要发展缓慢; 4、智力落后儿童需要具有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常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来考虑别人的需要。 超常儿童需要的特点 1、超常儿童有很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2、超常儿童容易出现需要上的冲突。 三、学习障碍儿童需要的特点 1、学习障碍的需要多层次多方面的。既包括临床诊断方面的需要; 2、不同类型学习障碍的儿童存在不同的需要。 四、自闭症儿童需要的特点 1、需要异常狭窄,具有选择性; 2、自闭症儿童安全需要的异常; 3、自闭症儿童需要缺乏归属和爱的需要。 第三节特殊儿童的动机 动机指的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是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行 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惩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动机有多种分 类,如内在动机 (因活动本身具有吸引或讨厌的性质而引起的追求或回避的动机)和外在动 机(不是活动身本而是活动之外的目标所引起的动机)的区分,主动动机(对行为起支配作 用的动机) 和辅助动机(对行为只起辅助作用的动机)的区分,以及根据特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